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第6节《物质的分离》培优训练A卷(一)物质的结晶、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实验)学习目标:1.通过对硫酸铜晶体、云母晶体和食盐晶体的观察,了解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2.通过对晒盐和硫酸铜晶体析出的实例分析,理解蒸发溶剂和冷却热饱和溶液的两种结晶方法。1.关于溶液中晶体的析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海水一经降温,就会有大量食盐晶体析出B.加热蒸发硝酸钾溶液,开始时就会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硝酸钾D.将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再冷却,仍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2.如图所示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这两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若要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从溶解和结晶的角度考虑,应采用的正确方法是(▲)A.先全部溶解,再冷却热饱和溶液B.先全部溶解,再蒸发结晶C.先全部溶解,再蒸发大部分溶剂,最后趁热过滤D.先全部溶解,再趁热过滤,最后蒸发全部溶剂3.我国青海湖是一个典型的咸水湖,水中溶解有大量的食盐和纯碱,有“夏捞盐,冬捞碱”一说,其中的碱指纯碱(即碳酸钠)。含有碳酸钠的湖泊在冬季结冰时,湖底常有碳酸钠晶体析出,这是因为(▲)A.碳酸钠难溶于水B.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温度变化对碳酸钠的溶解度影响不大4.结晶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食盐等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要使这类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通常可采用▲的方法;用该方法将溶液从不饱和变成饱和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恒温条件下,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与食盐饱和溶液相比溶质质量分数▲。(2)硝酸钾等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要使这类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通常可采用▲的方法;用该方法将溶液从不饱和变成饱和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相比溶质质量分数▲。5.海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人们可以从海水中获得多种有用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晒盐”所采用的方法是▲(填字母)。A.冷却结晶B.蒸发结晶C.过滤(2)海上航行缺乏饮用水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获得淡水,用该装置将2000g含3%氯化钠的海水暴晒4h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则收集到的可饮用水为▲g。(3)海水中的硼酸可用于玻璃行业,如下表所示为硼酸的部分溶解度数据: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3591523①由表可知,硼酸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60℃时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g(结果保留整数)。6.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C.若乙中含有少量甲,则可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乙D.t3℃时,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是甲<乙7.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硫酸铜晶体,条件不变,静置几天后,硫酸铜晶体的变化是(▲)A.形状、质量都不变B.形状不变、质量增大C.形状不变、质量减少D.形状改变、质量不变8.20℃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20℃,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是(▲)A.小于3gB.等于3gC.大于3gD.大于或等于3g9.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中应用结晶方法的是(▲)A.除去混浊水中的泥沙B.分离豆浆和豆渣(制作豆浆的最后一道工序)C.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铁粉D.从脱色后的蔗糖水中提取“白糖”10.在温度不变时,某固态物质的溶液M经过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蒸发5g水,因为无晶体析出,所以M2溶不一定是饱和溶液B.第二次蒸发5g水,因为有晶体析出,所以M3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第一次蒸发5g水,因为无晶体析出,所以M2和M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D.第二次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若将M3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是2g11.如图所示为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根据图中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进入贮水池后,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12.要从饱和食盐水中获得食盐晶体,下列实验中能成功的是(▲)13.【昆明】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分别取等质量的A、B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80℃时,A的饱和溶液与B的饱和溶液相比,前者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比后者小B.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大,则m一定小于nC.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小,则m一定大于nD.30℃时,A的饱和溶液与B的饱和溶液相比,后者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前者大14.【沈阳】如图甲所示为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2)80℃时14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按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再现结晶过程。本实验条件下,影响析出晶体质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15.某同学进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实验,配制了某温度时的硫酸铜热饱和溶液,静置、冷却到室温,观察晶体的生长,如图所示。(1)能判断硫酸铜溶液已饱和的方法是▲(填字母)。A.观察颜色,溶液蓝色较深B.溶液冷却,有蓝色晶体析出C.蒸发少量水有蓝色晶体析出D.加入硫酸铜晶体,晶体质量不变(2)现称取49g无水硫酸铜溶于水,配成150g某温度时的热饱和溶液,再冷却到室温,共析出50g硫酸铜晶体,请计算该室温时硫酸铜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提示:250g硫酸铜晶体中含结晶水90g)(二)其他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学习目标1.理解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等常用的物质分离方法的原理及其操作注意事项。2.知道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学会粗盐提纯的原理、方法和操作过程。3.了解自来水厂的水净化原理及过程。1.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处理有多种方法,其中净化程度最高、所得到的水近乎纯净的方法是(▲)A.吸附法B.沉降法C.过滤法D.蒸馏法2.净化带有少量色素的浑水,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则用该净水器净化后的水是(▲)A.蒸馏水B.透明但有色的水C.纯净物D.混合物3.在过滤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4.粗盐滤液蒸发时,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液体B.向蒸发皿中注入液体量不超过其容积的2/3C.等液体完全蒸干,才停止加热D.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5.老师用手机拍下了某同学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的几个重要步骤,转到投影中让同学们分析,其中错误的是(▲)6.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具体指:一贴:滤纸紧贴▲内壁,中间不留气泡。二低:▲边缘低于漏斗边缘,▲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末端轻轻斜靠在▲处,漏斗下端管口紧靠▲。7.蒸馏是净化水的方法之一,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烧瓶中自来水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3)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填“a”或“b”)口进入。(4)蒸馏后收集到的蒸馏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5)下列过程中只能用蒸馏法分离的是▲(填字母)。A.除去混水中的泥沙B.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除去水中的异味D.从原酒中提取酒精8.向漏斗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则引起的后果是(▲)A.液面高,将滤纸压破B.液体溢出漏斗C.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流入烧杯D.滤纸被压过紧,不能起过滤作用9.过滤是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下列用过滤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A.汽油和酒精B.泥沙和食盐C.水和食盐D.食盐和蔗糖10.【台州】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11.在溶解、过滤、蒸发三种实验操作中均要使用玻璃棒,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捣碎块状固体B.过滤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过滤速度C.蒸发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蒸发速度D.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溶解速度12.【兰州】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提纯含有泥沙的粗盐,并用提纯后的氯化钠来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7.5%的氯化钠溶液。(1)粗盐提纯:①将粗盐加入盛有水的烧杯里,使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作用是▲。②在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时,停止加热。(2)配制溶液:①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称取提纯后的精盐▲g。②量取所需的水应选用▲mL的量筒。13.小明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2)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有▲。(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①▲。②▲。③▲。(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小明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你是否同意小明的看法?▲(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14.【台州】如图所示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清水池中的水是溶液B.过滤池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C.消毒用的液氯是化合物D.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15.【湘潭】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湘江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操作1的名称是▲。(2)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2,此操作的作用是▲。待处理的水应该从▲(填“a”或“b”)端通入,理由是▲。(3)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操作3的名称是▲。16.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可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物质氢气氮气氧气氨气沸点/℃-252.8-195.8-183.0-33.35(1)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T<▲℃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开。(2)要将工业合成氨的产物氨气从它的反应物氮气和氢气的混合物中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T<▲℃.(3)工业上制备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第6节《物质的分离》培优训练A卷(一)物质的结晶、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实验)学习目标:1.通过对硫酸铜晶体、云母晶体和食盐晶体的观察,了解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2.通过对晒盐和硫酸铜晶体析出的实例分析,理解蒸发溶剂和冷却热饱和溶液的两种结晶方法。1.关于溶液中晶体的析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海水一经降温,就会有大量食盐晶体析出B.加热蒸发硝酸钾溶液,开始时就会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硝酸钾D.将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再冷却,仍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答案】D【解析】A、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分析。B、根据蒸发结晶不是一开始就析出晶体分析。C、根据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分析。D、根据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再冷却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还会析出硝酸钾晶体分析。【分析】蒸发是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一种基本操作,要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分使溶液饱和后再蒸发才会析出晶体;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不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办法结晶只能蒸发结晶。【详解】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降温不会有大量食盐晶体析出,A说法不正确。B.蒸发结晶不是一开始就析出晶体,要蒸发大量的水分后才能结晶析出晶体,B说法不正确。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C说法不正确。D.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再冷却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还会析出硝酸钾晶体,D正确。故选D.2.如图所示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这两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若要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从溶解和结晶的角度考虑,应采用的正确方法是(▲)A.先全部溶解,再冷却热饱和溶液B.先全部溶解,再蒸发结晶C.先全部溶解,再蒸发大部分溶剂,最后趁热过滤D.先全部溶解,再趁热过滤,最后蒸发全部溶剂【答案】C【解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分析】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碳酸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要除去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固体中的少量苏打(即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先全部溶解,再蒸发大部分溶剂,最后趁热过滤,故选:C.3.我国青海湖是一个典型的咸水湖,水中溶解有大量的食盐和纯碱,有“夏捞盐,冬捞碱”一说,其中的碱指纯碱(即碳酸钠)。含有碳酸钠的湖泊在冬季结冰时,湖底常有碳酸钠晶体析出,这是因为(▲)A.碳酸钠难溶于水B.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温度变化对碳酸钠的溶解度影响不大【答案】B【解析】根据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进行解答。【分析】分析类似题目时要注意题目隐含的要素以及与课本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知识链接,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化学内容进行分析解决,反过来指导生产实践。【详解】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含有碳酸钠的湖泊在冬季结冰时,温度降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所以会有碳酸钠晶体析出。故选:B.4.结晶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食盐等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要使这类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通常可采用▲的方法;用该方法将溶液从不饱和变成饱和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恒温条件下,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与食盐饱和溶液相比溶质质量分数▲。(2)硝酸钾等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要使这类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通常可采用▲的方法;用该方法将溶液从不饱和变成饱和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相比溶质质量分数▲。【答案】(1)蒸发溶剂;变大;不变;(2)冷却热饱和溶液;不变;变小;【解析】【分析】【详解】略5.海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人们可以从海水中获得多种有用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晒盐”所采用的方法是▲(填字母)。A.冷却结晶B.蒸发结晶C.过滤(2)海上航行缺乏饮用水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获得淡水,用该装置将2000g含3%氯化钠的海水暴晒4h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则收集到的可饮用水为▲g。(3)海水中的硼酸可用于玻璃行业,如下表所示为硼酸的部分溶解度数据: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3591523①由表可知,硼酸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60℃时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g(结果保留整数)。【答案】1)B;(2)500;(3)①增大.②13【解析】①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回答;②根据溶质质量不变原理分析计算。③I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硼酸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情况。II根据溶解度的含义计算回答。【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溶液的蒸发、结晶、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等知识,涉及的知识较多,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详解】①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所以“海水晒盐”所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②设集到的可饮用水为的质量为x2000g×3%=(2000g-x)×4%解得:x=500g③I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硼酸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II设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的质量为y,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在60℃时,硼酸的溶解度是15g,则:115g:15g=100g:y解得:y≈13g故答案为:(1)B;(2)500;(3)①增大.②13.6.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C.若乙中含有少量甲,则可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乙D.t3℃时,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是甲<乙【答案】A【解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分析】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A、t3℃ta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A错误;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B正确;C、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若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乙,故C正确;D、t3℃t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故D正确。故选:A.7.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硫酸铜晶体,条件不变,静置几天后,硫酸铜晶体的变化是(▲)A.形状、质量都不变B.形状不变、质量增大C.形状不变、质量减少D.形状改变、质量不变【答案】D【解析】根据饱和硫酸铜溶液,加入小块硫酸铜晶体,利用溶解和结晶是同时进行的,单位时间内溶解的质量等于结晶出来的固体的质量来分析解答。【分析】本题较难,学生应正确理解溶解和结晶是同时进行的,把握二者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因为硫酸铜晶体和硫酸铜溶液存在着溶解平衡,即硫酸铜晶体不断溶解,溶液中的硫酸铜不断析出,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结晶形成的晶体形状都是规则的,所以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硫酸铜晶体时硫酸铜晶体的形状会变得规则,而质量不发生变化,故选D.8.20℃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20℃,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是(▲)A.小于3gB.等于3gC.大于3gD.大于或等于3g【答案】D【解析】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特点以及溶解度的知识进行分析,第一次蒸发10g水,没有晶体析出,说明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第二次又蒸发掉10克水,再冷却到20℃时,析出3克晶体,则溶液为饱和溶液,第三次蒸发10g水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取决于第一次蒸发水形成的溶液是否饱和。【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溶解度的有关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溶解度的概念进行。【详解】若第一次蒸发10g水恰好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根据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3g晶体,说明10g水恰好溶解3g晶体,则第三次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是3g,若第一次蒸发10g水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则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3g晶体的质量是3g,需要先蒸发一部分水形成饱和溶液,再蒸发水才能析出晶体,说明10g水中溶解的晶体的质量大于3g,故第三次仍蒸发掉10克水,再次冷却到20°C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大于3g,观察选项,故选D.9.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中应用结晶方法的是(▲)A.除去混浊水中的泥沙B.分离豆浆和豆渣(制作豆浆的最后一道工序)C.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铁粉D.从脱色后的蔗糖水中提取“白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略10.在温度不变时,某固态物质的溶液M经过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蒸发5g水,因为无晶体析出,所以M2溶不一定是饱和溶液B.第二次蒸发5g水,因为有晶体析出,所以M3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第一次蒸发5g水,因为无晶体析出,所以M2和M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D.第二次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若将M3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是2g【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第一次蒸发5g水,无晶体析出,得到M2溶液,所以M2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有可能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第二次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过滤,得到M3溶液,所以M3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如果M2溶液是饱和溶液,而M3溶液也是饱和溶液,且温度相同,所以M3和M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如果M2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将M3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大于2g,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是:D11.如图所示为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根据图中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进入贮水池后,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答案】A【解析】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某种说法是否正确;【分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抓住二者的基本概念是关键,要熟练掌握转化方法,不同物质的转化方法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详解】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正确。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在饱和以前或刚刚饱和时不变,在饱和以后逐渐减小;不正确。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小;不正确。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仍然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否则析出的氯化钠晶体就又溶解了;不正确。故填:A.12.要从饱和食盐水中获得食盐晶体,下列实验中能成功的是(▲)【答案】C【解析】根据结晶的方法主要有①降温②蒸发溶剂的方法,不同物质结晶的方法不同,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只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进行分析。【分析】此题是对溶液溶质析出的考查,对晶体析出的知识训练有一定帮助,需要注意物质在形成结晶水合物时,会结合一定的水分。【详解】A、无水硫酸铜具有吸水性,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会吸收水分形成硫酸铜晶体,但是吸收水分有限,且氯化钠中会混有硫酸铜晶体,故A错误;B、从饱和氯化钠中取出一部分,不会获得晶体,故B错误;C、蒸发是减少溶剂的过程,能使溶液析出溶质,故C正确;D、过滤是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与晶体析出无关,故D错误;故选C.13.【昆明】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分别取等质量的A、B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80℃时,A的饱和溶液与B的饱和溶液相比,前者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比后者小B.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大,则m一定小于nC.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小,则m一定大于nD.30℃时,A的饱和溶液与B的饱和溶液相比,后者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前者大【答案】B【解析】A、根据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但不知道8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的质量进行解答;B、根据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大,而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说明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进行解答;C、根据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小,而80℃时,物质A的溶解度也比B小,不能说明A、B物质的溶解度哪一个受温度影响较大进行解答;D、根据30℃时A、B的溶解度大小不知道进行解答。【分析】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A、虽然80°C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但是80°C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知道,所以无法比较二者者所含溶质的质量的大小,故A错误;B、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大,而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说明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C,m一定小于n,故B正确;C、30°C时,若A的溶解度比B小,而80°℃时,物质A的溶解度也比B小,不能说明A、B物质的溶解度哪一个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无法比较m、n的大小,故C错误;D、根据30°C时A、B的溶解度大小不知道,所以无法比较30°C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故D错误。故选:B.14.【沈阳】如图甲所示为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2)80℃时14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按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再现结晶过程。本实验条件下,影响析出晶体质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答案】(1)<;(2)不饱和;(3)热水的温度、热水的量【解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分析】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KN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2)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150g,所以140gKNO3溶于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3)通过分析可知,本实验条件下,影响析出晶体质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热水的温度、热水的量。故答案为:(1)<;(2)不饱和;(3)热水的温度、热水的量。15.某同学进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实验,配制了某温度时的硫酸铜热饱和溶液,静置、冷却到室温,观察晶体的生长,如图所示。(1)能判断硫酸铜溶液已饱和的方法是▲(填字母)。A.观察颜色,溶液蓝色较深B.溶液冷却,有蓝色晶体析出C.蒸发少量水有蓝色晶体析出D.加入硫酸铜晶体,晶体质量不变(2)现称取49g无水硫酸铜溶于水,配成150g某温度时的热饱和溶液,再冷却到室温,共析出50g硫酸铜晶体,请计算该室温时硫酸铜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提示:250g硫酸铜晶体中含结晶水90g)【答案】(1)D;(2)17%【解析】无水硫酸铜和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计算方面的知识,比较简单,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详解】(1)A.硫酸铜溶液呈蓝色,通过溶液颜色的深浅不可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故A错误;B.硫酸铜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若是接近饱和的溶液降低一定温度也会有蓝色晶体析出,故B错误;C.若是接近饱和的溶液蒸发少量水,溶剂减少,也会有蓝色晶体析出,故C错误;D.加入硫酸铜晶体,晶体质量不变,说明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了,是饱和溶液,故D正确;(2)析出50克硫酸铜晶体中硫酸铜的质量为:50g×160/250=32g,溶液中剩余溶质硫酸铜的质量为:49g-32g=17g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50g-50g=100g则该室温时硫酸铜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g/100g×100%=17%,答:该室温时硫酸铜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7%.故答案是:(1)D;(2)17%(二)其他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学习目标1.理解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等常用的物质分离方法的原理及其操作注意事项。2.知道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学会粗盐提纯的原理、方法和操作过程。3.了解自来水厂的水净化原理及过程。1.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处理有多种方法,其中净化程度最高、所得到的水近乎纯净的方法是(▲)A.吸附法B.沉降法C.过滤法D.蒸馏法【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D,蒸馏可以杀菌消毒2.净化带有少量色素的浑水,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则用该净水器净化后的水是(▲)A.蒸馏水B.透明但有色的水C.纯净物D.混合物【答案】D【解析】根据简易净水器的净化作用进行分析,纱布和小卵石能除去大颗粒不溶性固体,石英砂能除去小颗粒不溶性固体,活性炭能除去色素和异味,故得到的水仍然是混合物。【分析】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课本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运用。【详解】纱布和小卵石能除去大颗粒不溶性固体,石英砂能除去小颗粒不溶性固体,活性炭能除去色素和异味,水中的可溶性固体和微生物没有除去,故得到的水仍然是混合物,观察选项,故选D.3.在过滤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中的滤纸的折叠处理进行分析。【分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要明确实验的正确操作,因为正确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详解】过滤时将一张滤纸对折两次后,展成圆锥形;A、B、C是滤纸的正确的折叠方法,D中的滤纸,接口处出现缝隙,液体会直接的进入下面的烧杯,故不该出现;故选D.4.粗盐滤液蒸发时,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液体B.向蒸发皿中注入液体量不超过其容积的2/3C.等液体完全蒸干,才停止加热D.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答案】C【解析】A、根据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受热不均造成液滴飞溅分析。B、根据蒸发皿中注入液体量不超过其容积的2/3。C、根据不能等液体蒸干才停止加热,只要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就停止加热分析。D、根据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液体蒸干分析。【分析】蒸发操作的过程中,切记不可加热到无液体剩余时再停止加热,防止将蒸发皿烧裂。【详解】A、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受热不均造成液滴飞溅,A正确。B、蒸发皿中注入液体量不超过其容积的2/3;B正确。C、不能等液体蒸干才停止加热,只要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就停止加热,C不正确。D、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液体蒸干,D正确。故选C.5.老师用手机拍下了某同学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的几个重要步骤,转到投影中让同学们分析,其中错误的是(▲)【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6.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具体指:一贴:滤纸紧贴▲内壁,中间不留气泡。二低:▲边缘低于漏斗边缘,▲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末端轻轻斜靠在▲处,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答案】漏斗;滤纸;液面;玻璃棒;三层滤纸;烧杯内壁【解析】【分析】【详解】略7.蒸馏是净化水的方法之一,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烧瓶中自来水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3)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填“a”或“b”)口进入。(4)蒸馏后收集到的蒸馏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5)下列过程中只能用蒸馏法分离的是▲(填字母)。A.除去混水中的泥沙B.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除去水中的异味D.从原酒中提取酒精【答案】2/3;防止暴沸;b;纯净物;D【解析】【分析】【详解】略8.向漏斗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则引起的后果是(▲)A.液面高,将滤纸压破B.液体溢出漏斗C.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流入烧杯D.滤纸被压过紧,不能起过滤作用【答案】C【解析】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即可,过滤操作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一贴:湿润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尖嘴紧靠烧杯内壁。【分析】对于过滤操,很多同学都掌握的差不多,但完全掌握过滤的方方面面,很多同学做不到。这就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多总结,理解性的去记忆。【详解】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液面应该低于滤纸边缘,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则滤液会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中流过,造成滤液仍然浑浊,故选C9.过滤是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下列用过滤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A.汽油和酒精B.泥沙和食盐C.水和食盐D.食盐和蔗糖【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理解过滤的原理(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的方法)、掌握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详解】A.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而汽油和酒精均为液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食盐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B符合题意;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氯化钠溶液,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D.食盐和蔗糖均易溶于水形成溶液,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台州】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答案】B【解析】A、依据蔗糖能溶于水的知识解决;B、依据过滤所除掉的杂质情况进行分析;C、依据蒸发能使溶质氯化钠与溶剂水分离进行分析;D、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相关的溶液计算并判断即可;【分析】此题是对实验基本操作原理的考查,掌握各个操作的实验原理及目的是解题的关键,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详解】A、因为蔗糖能溶于水并形成溶液,所以100mL水与1g蔗糖混合搅拌后能得到蔗糖溶液;B、过滤操作能除掉的是不溶于水的物质,泥浆水过滤后能除掉不溶于水的泥浆,但溶于水的大量杂质不能被除掉,所以不能获取纯净水;C、经过蒸发操作后食盐水中的水会被蒸发掉,剩余的溶质氯化钠会存在于蒸发皿中,所以可获取氯化钠晶体;D、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且水的密度为1g/mL,所以50mL水的质量是50g,则50mL水倒入50g20%的食盐水中所得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g×20%)/(50g+50g)×100%=10%,所以这样操作可得10%的氯化钠溶液;故选:B.11.在溶解、过滤、蒸发三种实验操作中均要使用玻璃棒,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捣碎块状固体B.过滤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过滤速度C.蒸发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蒸发速度D.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溶解速度【答案】D【解析】根据溶解、过滤、蒸发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熟悉溶解、过滤、蒸发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详解】A.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B、过滤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选项说法错误。C、蒸发中使用玻璃棒,作用是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2.【兰州】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提纯含有泥沙的粗盐,并用提纯后的氯化钠来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7.5%的氯化钠溶液。(1)粗盐提纯:①将粗盐加入盛有水的烧杯里,使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作用是▲。②在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时,停止加热。(2)配制溶液:①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称取提纯后的精盐▲g。②量取所需的水应选用▲mL的量筒。【答案】(1)①加速溶解;②出现较多固体;(2)①7.5;②100【解析】【分析】【详解】(2)①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7.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7.5%=7.5g;②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水的质量=100g-7.5g=92.5g(即92.5mL).应选用100mL的量筒。13.小明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2)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有▲。(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①▲。②▲。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科学研究方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数学教案制作设计实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财经学院《网络营销与推广》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茶叶加工溯源机制研究报告
- 茶叶公司合作方案
- 茶具陶瓷烧制工艺研究报告
- 茶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报告
- 炒股和人性研究报告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CJJ193-2012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 阿迪达斯品牌陈列手册
- 2023年辽阳市文圣区人民法院聘用制书记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食堂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 护理安全质控总结分析报告
- 钢筋拉伸试验课件
- 办公室人员颈肩腰腿痛的预防和治疗课件
- 三废环保管理培训
- 人工智能伦理导论- 课件 3-人工智能伦理
-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文本表
- 非煤地下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