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阶段检测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阶段检测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阶段检测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阶段检测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阶段检测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阶段检测(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测试范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中相应的题号下面)1.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按血缘亲疏安排权力C.王权渐渐走向集中 D.起先实行分封制2.春秋时期,晋文公创立六卿制,掌管晋国政治、军事和外交事务,依据“长逝次补”的规则轮番执政。到战国初期,几大卿族在斗争中仅剩韩、赵、魏三家。晋国六卿制A.是晋国确立霸业的条件B.为晋国分裂埋下了隐患C.是西周分封制度的持续D.是秦朝九卿制度的基础3.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提道:“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这大约是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方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歼灭。”该论述中的秦国的社会转型表现在A.编制户口,加强国家管理B.嘉奖军功,取消世卿世禄制C.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制D.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小农经济发展4.某博物馆保藏了一块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砖文写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该砖经学者推想为秦朝文物。该文物印证了秦朝A.疆土宽阔,臣民众多B.国家统一,皇帝集权C.社会稳定,人民富有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5.汉武帝即位后,变更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起先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汉武帝此举A.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靠性B.强化了相权对中心集权的限制C.减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D.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207年作的《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们的共同志向是A.发展经济B.争权夺利C.战胜孙权D.统一中国7.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更状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西晋东晋南朝皇权的宗室外戚19%-38%7%19%-38%门阀的世家大族49%-64%78%49%-64%A.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C.皇权势力渐渐走向衰微D.社会发展出现了严峻倒退8.有学者认为,“鲜卑族在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定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A.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B.促进黄河流域民族融合C.促进北魏经济发展 D.为后世的发展注入活力9.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担心,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该时期A.民族交融的作用 B.察举制的主动作用C.江南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D.有效打击士族势力10.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②都修建了规模浩大的工程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④都是因暴政而亡的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1.中唐后,汴州(开封)、宋州(商丘)、楚州(淮安)、广陵(扬州)、苏州和杭州等城市渐渐旺盛起来,其主要缘由是A.运输河航运的兴盛 B.长江航运的发达C.江南经济的发展 D.对外贸易的兴盛12.唐太宗曾说:“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以下唐太宗实践这一言论的措施是A.轻徭薄赋B.虚怀纳谏C.劝课农桑D.戒奢从简13.唐太宗“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秦王府旧人,也用东宫旧仇;既用高祖遗臣,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B.统治者的革新魄力C.统治集团的开放性D.科举制的发展完善14.开元年间,唐玄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处置使。玄宗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这一变更A.干脆导致了唐朝的灭亡B.促使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C.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D.减弱了中心对地方的限制15.“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夫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起义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B.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C.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D.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16.科举制同以往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心确定标准、确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这表明科举制A.提高了官员素养B.实现了社会公允C.推动了教化发展D.有利于中心集权17.有学者说,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各部职责有了明确的分工,……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这表明三省六部制A.导致了权力分散,不利于皇帝集权B.明确了各部职责,实现了限制皇权C.强化了权力制约,减弱了国家机能D.便利了政令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18.隋朝规定“(丁)民满五十,纳庸代役”;公元624年,唐高祖颁布“……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下列关于“庸”的理解正确的是①输庸代役有利于保障农时②唐与隋相比放宽纳庸年龄限制③相对减轻农夫的劳役负担④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③④19.唐玄宗天宝年间,租庸调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2/3多。代宗大历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的重点则起先转向田亩税。赋税征收重点转移是由于当时A.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B.国家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C.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D.国家无法干脆限制土地和人民20.晋代葛洪在道教典籍《抱朴子》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这反映了A.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B.儒道思想的融合C.儒本道末的指导思想D.道教危机的出现21.我们通过探讨唐代诗人和诗篇发觉:杜甫恋君爱民、关怀社会;李白痴想神仙、梦为王佐;王维淡漠世情、静观自适。这体现出唐诗A.实现了三教合一B.服务于儒学主流地位C.风格多元化D.具有极强的世俗性22.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其中饮食烹饪有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齑、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列举的食品、菜点品种约达三百种。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A.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与贮藏等方法B.汇合了当时最超群的烹饪技术C.是北方民族交融在文化上的反映D.是好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2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赞扬的是A.诸葛亮 B.贾思勰C.祖冲之 D.郦道元24.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最终到达志向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拓了丝绸之路C.传播了中国文化D.扩大了唐朝疆域25.魏徵主编的《隋书•食货志》记载,北朝末期,中国河西走廊地区东罗马金币、萨珊波斯银币是官方认可的民间流通货币。后来考古学者在新疆和田与吐鲁番分别发觉了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这一考古发觉A.有利于印证北朝民间货币的运用状况 B.表明中欧之间的沟通始于南北朝C.证明《隋书•食货志》的内容皆为信史D.可印证当时中西贸易的繁盛二、非选择题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整体,三省是对重要最高权力的划分,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和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担当。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终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就是说其工作运转受到了皇帝的严密限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给予。在以皇帝和三省为核心的最高领导机构之下,政令的详细执行由六部与尚书省详细负责。唐代的六部设置于尚书省之下,分别为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在每个部下面又设置了四个司,这样中心的领导机构为皇帝和三省,重要的执行机构就是六部和二十四司,这些机构统领着全国的行政事务。——摘编自赵冬云《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其发展》等材料二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行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从理论上讲,皇帝拥有天下全部权力,尚书省是贯彻皇权的详细办事机构,尚书省的首脑即为丞相。历史沿革中,尚书省的一枝独大,势必造成相权过重,为了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简明来说为了抑制相权,中书省和门下省应运而生。“三省六部制”是秉承儒家思想,吸取历代治权的有益部分完善而成的,到了唐代堪称为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摘编自《唐代政治制度设计》(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作用。(6分)(2)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调”,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的理解。(4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唐代三省六部制“堪称为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的表现。(5分)27.(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摘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材料二中国文明的独特特性亦内在地体现于审美之中。周代以来,特殊是先秦诸子之后,中国人就已经有了儒道互补的审美传统。……魏晋时期的审美,曾试图废儒而重道,但却是颓废而变态的。然而尽管如此,魏晋审美的定势却对中国往后的艺术实践具有极大的影响。唐代开国之后不久,便有一种新的审美意向在成长和发展,到开元、天宝年间,蔚为大观。一方面,南北文化沟通融合,使汉魏旧学(北朝)与齐梁新声(南朝)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中外贸易交通发达,“丝绸之路”引进来的不只是“胡商”会集,而且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以至各种宗教。——摘编自《中国文明史》材料三下面为两幅唐代艺术品(局部图)。(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魏晋时期流行怎样的社会风气并分析这种社会风气形成的因素。(6分)(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唐代的审美意向有了哪些新发展并指出这些审美意向体现了唐朝怎样的社会现实。(5分)28.(12分)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很多政治才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察举、征召、辟除等方式。两汉的察举,以孝廉最多。察举贤良,一般还要进行对策考试。——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隋唐五代史论集》材料三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肯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淌。——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及原则。(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魏晋时期选官制度的弊端。(2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科举制的作用。(4分)(4)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化的特点。(2分)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唐朝前期的一百多年中,经济发展快速,社会呈现旺盛景象。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亲密的联系,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化,喜好骑马、打球、拔河等活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沟通中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摘编自《中国历史老师教学用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盛唐气象的表现。(6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盛唐气象出现的缘由。(6分)阶段检测(二)单项选择题1.A【解析】材料中商王将自己说成是“帝”神的嫡系子孙,这是为了神化王权,反映了商代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政治特点,故A项正确。2.B【解析】依据材料“到战国初期,几大卿族在斗争中仅剩韩、赵、魏三家”及所学三家分晋的历史可知,晋国六卿制为晋国分裂埋下了隐患,故B项正确。3.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本题考查商鞅变法中移风易俗的相关内容,即实行分异令,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4.B【解析】材料中的“秦朝文物”及“海内皆臣”等信息印证了秦朝完成国家统一和建立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的史实,故B项正确。5.A【解析】汉武帝变更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起先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靠性,故A项正确。6.D【解析】依据题干中“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以及所学学问可知,诸葛亮的志向在于辅佐刘备兴复汉室,统一中国;曹操也想结束东汉末年以来的军阀割据局面,统一中国,故选D项。7.B【解析】魏晋时期门阀政治盛行,豪强大族限制朝政,皇权受到约束,图表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的占比反映了皇权与门阀士族的权力斗争,故B项正确。8.D【解析】材料信息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时期获得新生和大放异彩。由此可知,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为隋唐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故D项正确。9.A【解析】魏晋时期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A项正确。10.A【解析】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①符合题意;秦朝修筑了长城,隋朝开凿了大运输河,②符合题意;秦朝的暴政,导致农夫起义,最终秦朝被推翻。隋炀帝的暴政引发农夫起义,最终隋朝被推翻。秦朝和隋朝都是因暴政而亡,④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①②④正确,故A项正确;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隋朝没有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③不是共同点,因此B、C、D三项错误。11.A【解析】依据地理学问分析,材料中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杭大运输河的旁边,大运输河的开通促进南北经济沟通以及运输河沿岸城市发展,故A项正确。12.B【解析】依据材料“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朕)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可知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唐太宗则虚怀纳谏,故选B项。13.C【解析】材料“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说明唐太宗治国任人唯贤,不拘一格,故C项正确。14.D【解析】材料中“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导致军、政、监察集于一身,不利于防范贪腐、渎职等行为,不利于中心对地方的限制,故D项正确。15.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黄巢起义,唐末农夫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故B项正确。16.D【解析】依据材料“同以往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心确定标准、确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科举制比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来说把选官权力收归为中心,这有利于中心集权,故D项正确。17.D【解析】三省六部制不仅分化了丞相的权力,也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提高了行政效率,故D项正确。18.A【解析】农忙季节用庸代替服劳役,可以保障农业生产,①正确;隋朝规定,满五十才可以纳庸代役,而唐代只要是成年男子均可,说明唐代放宽了纳庸年龄限制,②正确;纳庸代役,成年男子可以不去服劳役,相对减轻农夫的劳役负担,③正确;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④正确;①②③④正确,故选A项。19.D【解析】租庸调规定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后来转向“田亩税”,说明政府对“人丁”的限制减弱,故D项正确。20.B【解析】材料信息“道教典籍”“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表明这一时期道教典籍中吸取了儒家思想,这反映了儒道思想的融合,故B项正确。21.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人,这体现了唐诗风格的多元化,故C项正确。22.A【解析】材料介绍的酱、豆豉等烹饪是关于食品加工与贮藏的方法,故A项正确。23.C【解析】依据材料“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他的探讨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的时间,故选C项。24.C【解析】据所学可知,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都是为了佛法,二者都促进了中国文化传播,故C项正确。25.D【解析】材料中“东罗马金币、萨珊波斯银币是官方认可的民间流通货币”“考古学者在新疆和田与吐鲁番分别发觉了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表明,这一考古发觉可以印证中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