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水毁重建工程(智凤街道标段)设计总说明_第1页
农村公路水毁重建工程(智凤街道标段)设计总说明_第2页
农村公路水毁重建工程(智凤街道标段)设计总说明_第3页
农村公路水毁重建工程(智凤街道标段)设计总说明_第4页
农村公路水毁重建工程(智凤街道标段)设计总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公路水毁重建工程(智凤街道标段)设计总说明S-2第页设计总说明1概述1.1任务依据及测设过程智凤街道,隶属于重庆市大足区,地处大足区东南部,东邻石马镇,南连龙水镇,西连大足城区,北与宝顶镇接壤,距大足区人民政府驻地7千米,总面积87.7平方千米。本项目是沿线周边地区的主要通道,它承担了沿线片区的人流运输、物质运输任务。现状水毁路段已出现纵横裂缝、网裂、龟裂、坑槽、松散、沉陷等病害,严重影响到交通运行,并且带来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对本项目的恢复重建是必要的。为了促进区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区域路网,我公司受大足区公路养护中心的委托,承担了大足区农村公路水毁重建工程(智凤街道标段)施工图设计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于2024年03月中旬进驻现场对大足区农村公路水毁重建工程(智凤街道标段)进行勘察和详细的测量,并于2024年03月下旬完成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图1.1-1项目位置图1.2设计标准及设计依据1.2.1设计标准设计等级: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路基宽度:5.0米;路面宽度:4.5米;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路面设计年限:4年(依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5421-2018);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自然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区。1.2.2技术规范、参考文件公司与业主签订的勘察设计合同;《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5421-201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5142-2019);《公路沥青路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201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本通用图在实施工程中,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变更时应自动更换。1.2.3设计原则本项目为水毁重建工程,设计主要是对水毁段路基路面恢复,以便于过往车辆及沿线群众的更好通行。1.3既有道路的等级、标准、建管养情况和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3.1既有道路等级、标准表公路等级状况表起点桩号止点桩号路段长度路基宽度路面宽度路面类型公路等级备注K0+000K2+465.8042465.804m5.0m4.5m冷拌沥青砼四级公路弥新路1.3.2建管养情况及使用情况大足区农村公路水毁重建工程(智凤街道标段),起于新店村新店子,止于新店村檬梓桥,路线全长2.466公里。原路面为冷拌沥青砼结构,路基宽度为5.0m、路面宽度为4.5m。依据现场踏勘调查及询问,该路于2015年建成通车,路面为冷拌沥青砼。原路面结构型式:5cm冷拌沥青砼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原路面结构调查表原路面结构型式5cm厚冷拌沥青砼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3.3存在的主要问题本路段主要通行居民小型轿车、农用运输车。现沥青路面已出现纵横裂缝、网裂、龟裂、坑槽、松散、沉陷等病害。结合现场情况分析其病害的主要原因是路面长期受雨水浸湿、\t"/item/%E6%B0%B4%E6%AF%81%E8%B7%AF%E9%9D%A2/_blank"浸泡,使沥青膜从集料表面脱落,失去附着力后路面出现松散、掉粒、坑槽,同时局部路段边沟堵塞排水不畅,致使路表水长时间聚集在路面,并深入路面内部,随着季节的变化热胀冷缩,冬季低温缩裂,春融季节会翻浆,对沥青层内部和半刚性基层造成冲刷,形成卿浆、网裂和坑洞等。如不及时处治,雨水渗入裂缝,在雨水和车辆碾压作用下,路面病害将急剧加速发展,致使该水毁路段在通行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带来了较大的社会影响。1.4测设内容及经过1.4.1勘察设计内容根据业主的要求,本工程仅对水毁路段整治。本项目主要工作内容如下:既有公路设计及施工情况调查。沿线地形、地质、水文及其特征调查。调查公路沿线筑路材料、环境保护现状及环境保护措施。测量现状地形图。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1.4.2测设经过从2024年03月中旬开始,我单位对所承担的路段进行测量和调查,并于2024年03月下旬完成施工图文件的编制。1.5建设条件1.5.1筑路材料供应、运输情况及对项目的影响(1)水泥项目周边有水泥厂,可采取汽车运输,能满足施工需求。(2)砂料项目周边料场开采条件良好,每年可补充储量,也可直接购买使用,采用汽车运输。(3)碎石项目周边有多处采石场,石料为石灰岩,灰色、深灰色,岩质较坚硬,能够满足施工需求,采用汽车运输。(4)水、电等建设条件公路沿线均有居民点,工程用电、用水可根据情况协商解决。1.5.2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⑴自然地理概况智凤街道,隶属于重庆市大足区,地处大足区东南部,东邻石马镇,南连龙水镇,西连大足城区,北与宝顶镇接壤,距大足区人民政府驻地7千米,总面积87.7平方千米。⑵地形、地貌沿线微地貌特征及岩土工程特性将其划分成两个工程地质区段:即Ⅰ1区段—浅丘基岩剥蚀区和Ⅱ区段—残丘沟谷堆积区。Ⅰ1区段—浅丘基岩剥蚀区:为浅丘坡体,相对高差15~30m,最大坡度约55°。地貌属剥蚀浅丘斜坡。该地段地表植被发育一般,植被主要以灌木及杂树为主。Ⅱ区段—残丘沟谷堆积区:地势较低、地形较平缓,为第四系土层堆积区,相对高差小于5m,地貌属剥蚀残丘沟谷。⑶气候大足区属亚热带潮湿气候区,具有夏热而长、冬无严寒、少霜雪、雨量充沛、多云多雾、日照短等特征。据大足区气象站多年实测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6.3°C~17.4°C,全年一月平均气温最低,七月最高。年平均降水量976~1001.10毫米,7~9月份雨量集中,占全年的50~60%,12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最少。根据该区气候条件,本场地内无冻胀土分布。工程所在区域洪水由暴雨形成。区内仅发育地表片流和股流,多源径流短。⑷水文地表水拟建道路沿线主要为剥蚀残丘区和沟谷堆积区,在工程地质Ⅱ区农田内有少量农业灌溉畜水,在雨季斜坡坡面地段易形成地表片流,在沟谷地段易形成地表股流。其对道路路基施工无大的影响,建议在路基施工时,做好临时排水系统。地下水拟建项目区的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耕土及低液限粘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及基岩层中的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垂直渗透补给,一般埋藏较浅,无统一的地下水位面,埋深约0.50~3.60m;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层中,受基岩层中裂隙的发育程度、延伸方向等影响,埋藏深度变化较大,且无统一地下水位面,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影响。基岩裂隙水赋存于泥岩、泥质砂岩强风化带及裂隙中,其透水性、富水性差,水量贫乏。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走访调查表明:场地地下水年变化幅度在1.0~2.0m左右。⑸地质工程区内主要出露的地层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则广泛分布于地表一带。区内出露各类地层岩性特征由新至老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Q4):破残积及坡洪积成因。堆积物成分为低液限粘土;分布于浅丘基岩剥蚀区和残丘沟谷堆积区,上层为低液限粘土(软塑~硬塑),下层为紫红色泥质砂岩、泥岩,浅紫色,由石英、长石、岩屑组成,泥质胶结,厚层状构造,细粒结构,裂隙发育,见铁锰质浸染,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分为两个工程地质亚层,主要分布浅丘基岩剥蚀区,上部为强风化层,层厚1.5~3.0m,其下为中风化层,该层厚度较大。⑹地震场地位于四川盆地丘陵地带,地壳块体结构,稳定性好,构造活动微弱。第四系松散土地基结构紧密,厚度小,地基抗震性强。从新构造运动特征反映此区为一相对稳定的地块,不具备发生5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区内地质构造简单,无较大断裂和发震构造存在,近期构造运动微弱,主要表现为区域缓慢上升,场地属区域构造稳定区。拟建项目经现场工程地质测绘未发现有不利于工程建设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区域地质相对稳定,属简单场地,中等复杂地基,区域稳定性较好,建筑场地地基稳定性一般,适宜道路的建设。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5图A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15图B,本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抗震设防烈度6度时,标准设防类建筑结构设计时可以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应符合有关抗震措施要求。图1.5.2-1路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图图1.5.2-2路线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5.3沿线自然环境对项目的影响(1)每年6月至10月雨水期,项目所在地降雨较为充沛。(2)沿线居民及车辆较多,将对沿线交通造成影响。2调查及处治措施水毁路段现状调查(弥新路K0+000-K2+465.804)①交通量调查及分析根据当地调查交通量资料,结合野外调查期间的交通量,走访业主单位及进行实地调查,具体交通量如下:表2.1-1交通量观测统计数据表项目小货中货大货三轮汽车小客中客摩托车四轮低速货调查车辆数量188021158485折算为标准小客车1812021158245合计103根据交通量分析,可知本项目交通量属于轻等交通等级。②旧路路线指标情况经对旧路平纵线形拟合,旧路全长2.466km,平面交点34处,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24.096个,平曲线最小半径12m,纵面变坡点18处,最大纵坡为12%。旧路平纵面技术指标见下表。表2.1-2旧路平面技术指标表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路线长度Km2.466路线增长系数1.195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个8.922平曲线最小半径m/处15/3平曲线占路线总长度%36.556直线最大长度m190.301表2.1-3旧路纵断面技术指标表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路线长度Km2.466平均每公里变坡次数次9.327竖曲线占路线总长度%40.713最大纵坡m/处7.2/1最小坡长m45最小凸曲线半径m/个330/1最小凹曲线半径m/个440/1③现状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通过现场测量其标准横断面划分如下:5.0m=0.25m土路肩硬化+4.5m行车道+0.25m土路肩硬化。④现状路面经现场踏勘调查,路面出现纵横裂缝、网裂、龟裂、坑槽、松散、沉陷等病害。⑤现状排水经现场踏勘调查,沿线边沟为土质边沟,杂物、淤泥较多,局部出现堵塞,本次清淤利用;沿线涵洞结构完好,排水通畅。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沿线路段存在一处既有涵洞破损堵塞,本次进行拆除重建。具体位置详见S-18涵洞工程数量表。⑥现状交通安全设施通过对全线交通安全设施的踏勘调查,沿线标志标牌,波形护栏,设置较为周全、详尽,现状完好,本次设计利用。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沿线路段新增设18块告示标志。具体路段位置详见S-9标志工程数量表。水毁路段现状路面技术状况调查、检测及评定(弥新路K0+000-K2+465.804)2024年3月,我公司组织项目组,对本项目进行了路况调查及相关项目的检测。分别对面层结构性损坏、行驶质量、外观质量评定、整体结构寿命损失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并收集设计文件、施工、养护相关资料和交通量资料,以求准确地评价路面损坏情况,找出造成路面损坏的原因,为处治措施提供设计依据。①路面破损评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5142-2019及《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2018,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路面破损分类表进行分类评定。a.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及路面破损率(DR)PCI=100-α0DRα1式中:DR——路面破损率,为各种损坏的折合损坏面积之和与路面调查面积之百分比(%);Ai——第i类路面损坏的面积(m2);A——调查的路面面积(调查长度与有效路面宽度之积,m2);ωi——第i类路面损坏的权重;α0——沥青路面15.00;α1——沥青路面采用0.412;i——考虑损坏程度(轻、中、重)的第i类路面损坏类型;i0——包含损坏程度(轻、中、重)的损坏类型总数,沥青路面取21;表2.1-4沥青路面损坏类型和权重类型(i)损坏名称损坏程度权重(ωi)计量单位1龟裂轻0.6面积m22中0.83重1.04块状裂缝轻0.6面积m25重0.86纵向裂缝轻0.6长度m(影响宽度:0.2m)7重1.08横向裂缝轻0.6长度m(影响宽度:0.2m)9重1.010坑槽轻0.8面积m211重1.012松散轻0.6面积m213重1.014沉陷轻0.6面积m215重1.016车辙轻0.6长度m(影响宽度:0.4m)17重1.018波浪拥包轻0.6面积m219重1.020泛油0.2面积m221修补0.1面积m2②路面破损状况的评定结果根据本次调查结果(详见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分段计算路面综合破损率(DR)和路面状况指数(PCI)如下:表2.1-5路面损坏状况每公里统计表起止点桩号长度(米)路面综合破损率(DR)%路面状况指数(PCI)评价等级K0+000~K1+00010006.6967.18次K1+000~K2+00010009.0362.86次K2+000~K2+465.804465.8047.5365.54次根据调查实际情况,计算路面的破损率DR及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并根据评定标准分段进行评定,其评定结果见上表所示。③现状路面病害原因分析结合现场情况分析其病害的主要原因是路面长期受雨水浸湿、\t"/item/%E6%B0%B4%E6%AF%81%E8%B7%AF%E9%9D%A2/_blank"浸泡,使沥青膜从集料表面脱落,失去附着力后路面出现松散、掉粒、坑槽,同时局部路段边沟堵塞排水不畅,致使路表水长时间聚集在路面,并深入路面内部,随着季节的变化热胀冷缩,冬季低温缩裂,春融季节会翻浆,对沥青层内部和半刚性基层造成冲刷,形成卿浆、网裂和坑洞等。水毁路段处治措施(弥新路K0+000-K2+465.804)采取铣刨原5cm厚沥青砼面层,并对基层病害进行挖除后用C25砼修补,待病害处治完成后再重新铺筑5cm厚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措施如下图所示:3主要材料及技术要求3.1沥青混凝土⑴沥青①基质沥青基质沥青采用道路石油沥青70号A级,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要求。表3.1-1A级道路石油沥青70#技术要求试验项目70#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T0604软化点(R&B)℃≥46T0606闪点℃≥260T0611动力粘度60℃Pa.s≥180T0620含蜡量(蒸馏法)%≤2.2T0615密度15℃g/cm3实测记录T0603溶解度%≥99.5T0607质量变化%≤±0.8T0609残留针入度比%≥61T0604残留延度cm≥4T0605②乳化沥青乳化沥青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要求。表3.1-2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品种及代号阳离子阴离子阳离子阴离子阳离子PC-2PA-2PC-3PA-3BCR破乳速度慢裂慢裂快裂或中裂快裂或中裂快裂或中裂粒子电荷阳离子(+)阴离子(-)阳离子(+)阴离子(-)阳离子(+)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0.10.1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1~61~61~61~63~30蒸发残留物残留物含量,不小于%5050505060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s8~208~208~208~2012~60溶解度,不小于%97.597.597.597.597.5针入度(25℃)0.1mm50~30045~15050~30045~15045~100延度(15℃),不小于cm4040404020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2/32/32/32/3常温储存稳定性:1d,不大于2d,不大于%1515151515⑵透层①沥青路面各类基层都必须喷洒透层油,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参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气温低于10℃或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本次设计透层油选择乳化沥青,其规格用量参照下表实施:表3.1-3透层材料的规格和用量表用途乳化沥青规格用量(L/m2)无结合料粒料基层PC-3PA-31.0~2.0②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③喷洒透层油钱应清扫路面,遮挡防护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避免污染,透层油必须喷洒均匀,有花白遗漏应人工补洒,喷洒过量的立即洒布石屑或砂吸油,必要时作适当碾压。透层油洒布后不得在表面形成能被运料车和摊铺机粘起的油皮。④透层油洒布后的养生时间随透层油的品种和气候条件由试验确定,确保乳化沥青参透且水分蒸发,然后尽早铺筑沥青面层,防止工程车辆损坏透层。⑶粗集料①碎石的基本性质要求为保证沥青加铺层表面的抗滑能力和混合料中骨料的嵌挤,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卵石破碎石料或其他优质石料作为表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石料,石料应满足下表所示的技术要求。表3.1-4石料技术要求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5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45T0304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T0616坚固性不大于%--T0314细长扁平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20T0312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5T0320石料磨光值(面层石料)不小于BPN--T0321吸水率不大于%3.0T0304石料的破碎面积不小于%80T0346②石料的级配要求特别强调粗集料的第二次破碎应采用反击式破碎机、锤击式破碎机或圆锥式破碎机破碎,但不能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石料(第一次破碎可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在路面加铺工程中,拟采用两种规格要求的破碎集料:S9、S10;粗集料的级配组成应满足下表所列的技术要求。表3.1-5沥青混凝土粗集料的级配要求规格名称公称粒径(mm)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26.519.05S910~2010090~1000~150~5S1010~1510090~1000~150~5⑷细集料①碎石的基本性质要求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成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需满足下表所列的质量要求:表3.1-6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的质量要求项目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45T0328坚固性(>3mm部分),不小于%--T0340含泥量(<0.075mm的含量),不大于%5T0333砂当量不小于%50T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T0349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T0345②石料的级配要求细集料的级配应满足下表所列的级配要求。表3.1-7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机制砂)的级配要求公称粒径(mm)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0.150.0750~510090~10060~9040~7520~557~402~200~10⑸矿粉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4.10.1技术要求的石灰石矿粉,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成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如下表所示。本工程不使用回收粉。表3.1-8沥青混凝土用矿粉的质量要求项目单位质量要求试验方法表观密度,不小于g/cm32.45T0352含水量,不大于%1T0103烘干法粒径范围<0.6mm%100T0351<0.15mm%90~100T0351<0.075mm%70~100T0351外观亲水系数T0353塑性指数%T0354加热安定性T0355⑹沥青混合料沥青各结构层的矿料级配范围宜符合下表要求。施工单位应委托试验单位进行配合比设计,应在级配范围内选择二、三条级配曲线,进行马歇尔配合比试验,优选一条经热稳性、水稳性检验的级配曲线,作为设计级配线,并确定设计级配线的主要筛孔容许偏差范围,再进行生产配合比试验。通过试拌试铺,并检验马歇尔各项指标及压实度,经业主、设计、监理等各方认可,才能正式摊铺。①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如下表所示:表3.1-9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关键性筛孔通过率混合料类型公称最大粒径(mm)用以分类的关键性筛孔(mm)粗型密级配名称关键性筛孔通过率(%)AC-16162.36AC-16C<38表3.1-1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混合料类型AC-16C筛孔(mm)通过率%26.519.010016.090~10013.276~929.560~804.7534~622.3620~481.1813~360.69~260.37~180.155~140.0754~8油石比5.0~6.0②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宜用马歇尔试验进行,并进行车辙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以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表3.1-11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试验指标AC-16C击实次数(双面)50试件尺寸(mm)φ101.6mm×63.5mm稳定度MS不小于(kN)5流值(mm)2~4.5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设计空隙率3%14设计空隙率4%15设计空隙率5%16沥青饱和度VFA(%)70~853.2水泥混凝土①水泥路面水泥宜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旋窑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42.5级。水泥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应满足《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相关要求,如下表。表3.2-1水泥各龄期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表项目技术要求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MPa)4.0龄期(d)328水泥实测抗压强度(MPa)≥1032.5水泥实测抗折强度(MPa)≥36.5表3.2-2水泥化学成分及物理指标表项目技术要求熟料游离氧化钙含量(%)≤1.8氧化镁含量(%)≤6.0铁铝酸四钙含量(%)12.0~20.0铁铝酸三钙含量(%)≤9.0三氧化硫含量(%)≤4.0氯离子含量(%)≤0.06初凝时间≥0.75终凝时间≤10标准稠度需水量(%)≤30.0比表面积(m2/kg)300~450细度(80μm筛余)(%)≤10.028d干缩率(%)≤0.10耐磨性(kg/m2)≤3.0②细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不得低于Ⅲ级。细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如下表。表3.2-3细集料技术要求项目技术要求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10.0含泥量(按质量计)(%)≤3.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1.0氯离子含量(按质量计)(%)≤0.06云母含量(按质量计)(%)≤2.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3质量计)(%)≤0.5轻物质含量(按质量计)(%)≤1.0吸水率(%)≤2.0表观密度(kg/m3)≥2500.0松散堆积密度(kg/m3)≥1400.0孔隙率(%)≤45.0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碱活性反应不得有碱活性反应或疑似碱活性反应结晶态二氧化硅含量(%)≥25.0表3.2-4标准级配范围砂分级方筛孔尺寸(mm)9.54.752.361.180.600.300.150.075通过各孔筛的质量百分率(%)粗砂10090~10065~9535~6515~305~200~100~5中砂10090~10075~10050~9030~608~300~100~5细砂10090~10085~10075~10060~8415~450~100~5③粗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Ⅲ级,符合规定级配,最大公称粒径31.5mm,碎石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如下表。表3.2-5碎石技术要求项目技术要求碎石压碎指标(%)≤30.0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12.0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20.0含泥量(按质量计)(%)≤2.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7吸水率(%)≤3.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3质量计)(%)≤1.0洛杉矶磨耗损失(%)≤35.0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岩石抗压强度(MPa)≥沉积岩60变质岩80岩浆岩100表观密度(kg/m3)≥2500.0松散堆积密度(kg/m3)≥1350.0孔隙率(%)≤47磨光值(%)≥35.0碱活性反应不得有碱活性反应或疑似碱活性反应表3.2-6标准级配范围级配类型粒径(mm)方筛孔尺寸(mm)2.364.759.5016.019.026.531.537.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合成4.75~31.595~10090~10075~9060~7540~6020~350~503.3水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硫酸盐含量小于等于2700mg/L;含盐量不得小于等于3500mg/L;pH值不得小于4.5;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3.4标志①版面设计版面设计应以司机在以设计速度行驶时能及时辨认标志内容为基本原则,同时版面布置应美观、醒目,并且标志应具有夜间反光的性能。本项目交通标志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的。标志版面内容采用中文及汉语拼音对应标识,中文在上,汉语拼音在下,中文字高为30cm,英文字高为15cm。全线标志的颜色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执行。②结构及反光材料本设计标志板均采用3mm厚铝合金板制成。标志边缘均采用角铝加固,角铝和滑动槽铝用铆钉铆固在标志板上,铆钉头应打磨平滑。标志的支撑结构应保证安全、美观、耐用。设计时考虑本地风速、板面大小、路侧条件、标志作用等因素,确定针对不同标志分别采用单柱或双柱的支撑方式。标志结构中所有钢构件均应进行热浸镀锌处理,螺栓、螺母等连接件的镀锌量为350g/㎡,其余均为600g/㎡。为了提高夜间的视认效果,并使所有反光膜的使用年限得以统一,标志版面所有反光膜的指标均应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中所规定的二级反光膜的要求。3.5标线所有标线材料均采用热熔反光涂料。普通标线厚度不小于1.8±0.2mm,横向减速标线厚度不小于5.0mm。涂料中应混合占总重量15%~23%的玻璃微珠,在喷涂时,普通热熔标线表面应均匀撒布0.3Kg/㎡的玻璃微珠,减速震动标线表面应均匀撒布0.5Kg/㎡的玻璃微珠。3.6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⑴施工准备铺筑沥青层前,应检查基层或下卧沥青层的质量,不符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旧路面或下卧层已被污染时,必须清洗或经铣刨处理后方可铺筑沥青混合料。石油沥青加工及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及粘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确定。⑵沥青混凝土的施工①在透层油洒布完毕并完全固化后,应立即铺筑面层沥青混凝土。②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但不得超载运输,或急刹车、急弯掉头使透层造成损伤。③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赃物。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地点凭运料单接收,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不得铺筑。④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气温较低或等候时间过长,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其中上层沥青混合料的残余孔隙率要求小于7%)。⑤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可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执行。⑶沥青路面的压实①压实成型的沥青里面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②沥青混合料的初压应符合下列要求:初压应在紧跟滩铺机后碾压,并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通常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滩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则由低向高碾压,在坡道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向高处碾压。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有严重缺陷时进行修整乃至返工。③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且不得随意停顿。压路机碾压段的总长度应尽量缩短,通常不超过60~80m。采用不同型号的压路机组合碾压时宜安排每一台压路机作全幅碾压,防止不同部位的压实度不均匀。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以增加密水性,其总质量不宜小于25t,吨位不足时宜附加重物,使每一轮胎的压力不小于15Kn。冷态时的轮胎充气压力不小于0.55Mpa,轮胎发热后不小于0.6Mpa,且各个轮胎的气压大体相同,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为止。对粗集料为主的较大粒径的混合料,尤其是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厚度小于30mm的薄沥青层不宜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振动压路机的振动频率宜为35~50Hz,振幅宜为0.3~0.8mm。层厚较大时选用高频率大振幅,以产生较大的激振力,厚度较薄时宜采用高频率低振幅,以防止集料破碎。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0~200mm。振动压路机折返时应先停止振动。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宜小于12t,相邻碾压带宜重叠后轮的1/2宽度,并不应少于200mm。对路面边缘、加宽等大型压路机难于碾压的部位,宜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板作补充碾压。④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至无明显痕迹为止。⑤碾压轮在碾压过程中应保持清洁,有混合料沾轮应立即清除。对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但严禁刷柴油。当采用向碾压轮喷水(可添加少量的表面活性剂)的方式时,必须严格控制喷水量且成雾状,不得慢流,以防混合料降温过快。轮胎压路机开始碾压阶段,可适当烘烤、涂刷少量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也可少量喷水,并先到高温区碾压使轮胎尽快升温,之后停止洒水。轮胎压路机轮胎外围宜加设围裙保温。⑥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调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⑦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的接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⑷沥青路面施工温度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不得在气温低于10℃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要求满足下表的要求。⑸开放交通及其他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滩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铺筑好的沥青层应严格控制交通,做好保护,保持整洁,不得造成污染,严禁在沥青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已铺沥青层上制作水泥砂浆。⑹乳化沥青透层的施工①在乳化沥青透层洒布前,应认真检查乳化沥青的质量,只有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能施工。②在洒布过程中,透层油的洒布量应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即洒布量应符合设计要求。③在洒布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不得污染环境。⑺水泥砼基层修补的施工①水泥混凝土基层的拌和、运输、摊铺及养生,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_F30-2014)相关规定。②在浇筑混凝土基层前,应将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土基表面上的浮土杂物予以清除,并进行必要的修整。③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厚度和强度符合标准;进行混凝土基层的质量检测,包括压实度、含水率、坍落度等指标,确保施工质量。④搭建必要的施工围栏和安全警示标识,确保施工安全。⑤雨天大不宜施工,已施工的及时做好覆盖保护。⑻标志牌的施工①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文字字体、颜色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标准及设计图纸要求制作,全线标志中字体统一;②所有钢构件均应先加工制作,后热浸镀锌,严禁镀锌后加工;③主要钢构件(如立柱、横梁、法兰盘等)镀锌量为600g/㎡,热浸镀锌所用的锌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锌镀》(GB470-83)中所规定的0号或1号锌;④钢筋混凝土基础应提前施工,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安装立柱及标志板;⑤标志设置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可在小范围内调整布设桩号。⑼标线的施工①施工路面标线之前,要求路面干燥、清洁,除净杂物和灰尘。②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0℃。③划标线之前,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并结合道路的实际情况调整,以保证标线位置精确、线形顺畅。④标线施工应符合JTG/T3671—202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⑤白色标线初始逆反射系数不小于150(cd.1x–1.m-2),黄色标线初始逆反射系数不小于100(cd.1x–1.m-2);正常使用年限内的白色标线逆反射系数不小于80(cd.1x–1.m-2),黄色标线逆反射系数不小于50(cd.1x–1.m-2)。⑽涵洞的施工①开挖基坑时一定要做好支护措施,保证安全施工。②建设方应选择有资质、有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施工,严格把握质量关。③要求施工开挖前需对各高程及交叉角度进行仔细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④施工前应认真阅读本套图纸,发现“错、漏、缺”的部分请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修改;施工放样时请注意复核其斜交方向和角度。⑤施工时若发现设计与实际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予以确认。以便及时相关调整。⑥工程完工后应将开挖的场地进行恢复,以免影响观瞻,同时应彻底清除施工中产生的工程垃圾或渣土。⑦锥坡及台背填料要求采用砂砾石或其它透水性材料。⑧涵洞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最新的公路安全生产许可达标标准、国家安全生产强制性条例规范实施手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同时在其运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对危险处应加强防护,确保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⑨其他未尽事宜请严格按照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的有关规定执行。3.7质量检测标准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铺筑质量控制,并按下表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查。表3.7-1沥青路面施工工程质量控制标准项目检测频率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试验方法外观随时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明显轮迹、裂缝、推挤、油斑、油包等缺陷,且无明显离析目测接缝随时紧密平整、顺直、无跳车目测逐条缝检测评定5mmT0931施工温度摊铺温度逐车检测评定符合规范要求T0981碾压温度必要时符合规范要求插入式温度计实测压实度每2000m2检测一组,逐个试件评定并计算平均值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7%(98%)T0924、T0922最大理论密度的93%(94%)试验段密度的99%(99%)平整度(最大间隙)随时接缝处单杆评定5mm(上面层)、7mm(中下面层)T09313.8施工质量验收路面铺筑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对所辖合同段全线进行自检,通过对每个评定路段(1~3Km)进行检测与数据分析,形成全线路面的检测结果及施工总结报告后申请交工验收。本线路面主要检查与验收标准见下表。表3.8-1沥青路面交工检查与验收的主要质量标准项目检测频率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试验方法外观随时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明显轮迹、裂缝、推挤、油斑、油包等缺陷,且无明显离析目测面层总厚度代表值(5点/km)设计值的-8%T0912极值(5点/km)设计值的-15%T0912表面层厚度代表值(5点/km)--T0912极值(5点/km)--T0912压实度代表值(5点/km)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6%(98%)T0924、T0922最大理论密度的92%(94%)试验段密度的98%(99%)路表平整度标准差(全线连续)2.5mmT0932IRI(全线连续)4.2m/kmT0933横坡度20断面/km±0.5%T0911路基整修完成后,其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3.8-2路基竣工弯沉值结构层单位弯沉值路基0.01mm310路面铺筑完成后,其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及压实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3.8-3路面竣工弯沉值层位竣工验收弯沉各层压实度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5.7×10-2mm≥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8%4环境保护在本项目实施作业过程中,应执行以下环境保护规定:1.承包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方案中应当包括防尘组织计划内容,按规程提出防治扬尘污染的具体防治目标和防治方法,并将防治尘污染的费用单列入项目报价中。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中应当明确承包单位防治扬尘污染的责任。未制定防尘组织计划的,不得批准其施工。2.承包人在工程施工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承包人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以预防和消除因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工程范围以外的土地及植被应注意保护,并应保证业主避免由于施工污染而承担的索赔或罚款。3.承包人生产、生活设施应符合环保要求,并接受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督。4.承包人应在施工期间加强环保意识、保持工地清洁、控制扬尘、杜绝漏洒材料。为此,承包人应使施工场地砂石化或保持经常洒水,使得施工场地旁的农田作物绿叶无扬尘污染。路面必须保持整洁,在整个路面内无积水、杂物、污物和大面积可见浮尘。5.为防止清扫过程中产生扬尘,清扫车集尘槽内应当配备喷水装置。喷淋及喷水装置应当定期维护保养,喷淋装置或喷水装置损坏的清扫车辆,不得进行清扫作业。6.施工现场堆放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时,应当分类集中堆放,堆放高度应当在0.7米以下,其周围应当设置封闭围档,并用彩条布或其它遮挡材料进行覆盖。在公路路面上堆放散体材料时,应当采取铺设彩条布等隔离措施,禁止将散体材料直接堆放在路面上。9.承包人应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将施工噪声控制到最低程度。当施工工地距居民住宅区距离小于150米,承包人不得在夜间安排噪声很大(55dB以上)的机械施工。10.承包人应及时处理施工及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运至监理工程师及当地环保部门同意的指定地点弃置,应注意避免阻塞河流和污染水源。如无法及时处理或运走,则必须设法防止散失。11.承包人应将施工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或废水,集中处理,经检验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才能排放到河流或沟溪中。承包人不得将含有污染物质或可见悬浮物质的水,排入河流、水域、或灌溉系统中。承包人的排水不得增加河流或水域中的悬浮物,或造成河道冲刷、水质污染。12.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扬尘、排污、噪声、材料漏失等对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的损失应承担全部经济及社会责任。13.承包人应将施工中挖除的旧路面材料及软土集中堆放到弃土场,并对弃土场进行必要的绿化和防护,做好弃土场的排水设施。5施工组织、施工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5.1施工交通组织方案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道路现状为单车道路幅型式,结合当地有关部门意见及其他项目建设期保通经验,考虑断道施工,间断性开放交通以保证沿线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需要。5.2施工安全措施本工程处于正在营运的公路上,交通维护对行辆车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尤为重要。为规范施工中作业区的设置标准,施工单位应认真分析了路线状况,结本项目的实际车流量,本着“交通和施工安全”的宗旨,有效提高施工作业区和通车路面行使安全,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组织方案。公路作业安全管理有两部分,一是对作业区以外的有限范围内实行交通管制,目的是避免作业人员、设备与行驶车辆的安全隐患;二是对作业区内都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1、一般要求承包人除应遵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F90-2015)、《公路筑养路机械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有关指导安全、健康与环境卫生方面的法规和规范,并应提供相应的安全装置、设备与保护器材及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保护现场施工和监理人员的生命、健康及安全。2、作业人员安全要求本工程场镇路段地处车流量密集的路面,人、料、机集中,存在多种威胁因素,施工环境恶劣。为此确保人的安全与健康,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的不安全状态,是施工现场安全、健康、文明施工管理的重点,也是预防与避免伤害事故,保证施工处于最佳状态的根本环节。=1\*GB3①开工前,施工单位对该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和技术培训。=2\*GB3②施工进出场,必须由现场负责人指挥,操作人员再封道和撤除过程中应保持高度警惕,特别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3\*GB3③项目部应配备专职交通协管人员,用于平时安全设施维护工作和施工期间交通指导和疏导工作,同时,交通协管人员还负责在施工活动中,和技术员一道监督和保证施工人员和施工车辆只能在施工区域内活动。=4\*GB3④封道完毕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施工作业区作业,施工结束时,作业人员撤退后才能撤除封道设施。=5\*GB3⑤施工期间,作业人员不得随意变更和扩大控制区,不得走出安全保护区,不得就任何施工机具和材料放置于安全保护区外。=6\*GB3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志功能的工作套装,佩戴安全帽,对颜色和反光标志陈旧的工作套装及时更换。⑦遇到雾、暴雨等特殊气候,停止常规作业,做好人料机及安全设施的保护工作。⑧交通管理部门有特殊要求的,则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执行。3、安全标志预告标志、旗帜、灯光照明等应按相关要求落实到位。(1)承包人应在本工程现场周围配备、架立并维修必要的标志牌,以为其雇员和公众提供安全警示和通行方便。(2)标志牌应包括:a.警告与危险标志;b.安全与控制标志;c.指路标志与标准的道路标志。(3)所有标志的尺寸、颜色、文字与架设地点,均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4、事故报告(1)无论何时,一旦发生危害工程安全、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事故时,承包人除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以外必须立即暂停此项目和与之有关的项目的施工。(2)质量事故发生后,承包人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报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程师初步确定安全、质量事故的类别性质后,按下述要求进行报告:a.质量问题:承包人应在2天内书面上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b.一般质量事故:承包人应在3天内书面上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c.重大质量事故:承包人必须在2h内速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5.3弃土弃渣措施本项目废方清运,现场统一协调指定位置堆放,其运距按1.5km考虑。5.4施工工期根据项目特点,本项目计划建设工期4个月。6社会效益评价6.1社会影响分析社会评价是把社会分析和公众参与融入发展项目的设计和实施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公路建设不仅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需求、资金来源和工程技术方案等因素,更要考虑项目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促进社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对项目进行社会评价是了解项目投资对直接影响区社会文化直接和潜在的影响,考察项目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对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影响做出评估,从而分析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项目社会评价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重点关注文化教育、卫生健康、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贫困、弱势群体、环境及社会机构的参与性等问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分析项目所涉及的主要社会因素,认识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问题,评价项目的社会可行性,消除或减少社会负面影响,规避项目的社会风险,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评价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项目于所在地区的互适性分析和社会风险分析等三个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