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研发TOC\o"1-2"\h\u3412第一章绪论 2217231.1研究背景 3111341.2研究意义 3173731.3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2591.4研究内容与目标 37361第二章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概述 4231312.1系统架构 440592.2功能模块划分 4183342.3关键技术分析 528158第三章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5201203.1数据采集方法 5152443.2数据预处理 5272883.3数据分析与挖掘 621804第四章智能识别技术 6250774.1图像识别技术 6314864.2语音识别技术 7171314.3机器视觉技术 732378第五章智能决策与优化技术 7277675.1决策模型构建 7287825.1.1模型概述 7109915.1.2作物生长模型 7224455.1.3土壤模型 8282575.1.4气象模型 8323635.2优化算法研究 843625.2.1算法概述 849655.2.2遗传算法 857285.2.3粒子群算法 813375.2.4蚁群算法 8203535.3实时监控与调整 8290905.3.1监控系统设计 8307265.3.2数据分析与处理 839565.3.3决策调整与优化 913965第六章农业物联网技术 9290626.1物联网架构设计 916576.2传感器网络技术 9127896.3数据传输与处理 1031922第七章智能灌溉系统 10205737.1灌溉策略优化 10100937.1.1引言 1089547.1.2灌溉策略优化方法 1023807.2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11311947.2.1引言 11292637.2.2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要点 11195847.2.3自动控制系统实现 11198197.3灌溉效果评价 11198757.3.1引言 11286117.3.2评价指标 11240527.3.3评价方法 127904第八章智能施肥系统 12240818.1施肥策略优化 12279858.1.1数据采集与处理 1284598.1.2施肥参数设定 12188408.1.3施肥策略优化算法 1331208.2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13146838.2.1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1356158.2.2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3192418.3施肥效果评价 1394868.3.1评价指标 13233798.3.2评价方法 1468118.3.3评价结果分析 1427819第九章智能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系统 14256509.1病虫害识别技术 1472119.1.1技术概述 1485849.1.2技术原理 14119779.1.3技术应用 14326189.2防治策略研究 14294529.2.1防治策略概述 14152419.2.2防治策略研究方法 15153839.2.3防治策略优化 1581389.3系统集成与示范 15108269.3.1系统集成 15309639.3.2示范应用 15219279.3.3示范效果分析 1527633第十章系统集成与示范应用 152063210.1系统集成 152611410.2示范应用 162811910.3经济效益分析 16193410.4发展前景与展望 16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智能决策和自动化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降低生产成本: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3)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产量,保证粮食安全。(4)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1.3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对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国外,美国、以色列、荷兰等国家在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如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技术进行农田监测和管理。在国内,我国高度重视农业智能化研究,已成功研发出多种农业智能化设备和管理系统,如智能温室、智能灌溉系统等。1.4研究内容与目标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分析现有农业种植管理系统的不足,明确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的研发需求。(2)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框架,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智能决策和自动化控制等模块。(3)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如作物生长模型、病虫害识别、智能灌溉策略等。(4)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软件系统,并进行实证检验。(5)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的推广与应用策略。研究目标主要包括:(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保障粮食安全。(3)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章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概述2.1系统架构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以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构建了一套集成度高、功能全面的系统架构。该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数据采集层: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农田环境参数、作物生长状态等信息,为后续处理提供数据基础。(2)数据传输层:采用无线或有线网络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3)数据处理与分析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对作物生长状态进行预测和评估,为决策提供依据。(4)决策支持层: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为种植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建议,辅助决策。(5)用户界面层:为用户提供直观、易操作的界面,展示系统运行状态、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2.2功能模块划分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实时采集农田环境参数、作物生长状态等信息。(2)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3)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模型建立等。(4)决策支持模块: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为种植者提供种植管理建议。(5)用户界面模块:展示系统运行状态、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提供人机交互功能。(6)系统管理模块:负责系统参数配置、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等。2.3关键技术分析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涉及以下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农田环境参数和作物生长状态,为系统提供数据支持。(2)数据传输技术:采用无线或有线网络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3)人工智能算法: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作物生长状态的预测和评估。(4)大数据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5)决策支持技术: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为种植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建议。(6)用户界面设计:设计直观、易操作的用户界面,提高用户体验。(7)系统安全与稳定性:保证系统运行稳定,防止数据泄露,保障用户隐私。第三章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3.1数据采集方法数据采集是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研发的基础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数据采集方法:(1)传感器采集:通过安装各类传感器,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养分等,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获取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数据。(2)无人机采集: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和传感器,对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定期航拍,获取图像数据。(3)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农作物种植区的遥感图像,分析农作物生长状况。(4)物联网技术:将种植区域内的传感器、无人机、摄像头等设备连接到物联网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3.2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去除异常值、重复值和空值,保证数据的准确性。(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格式和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库,便于后续分析。(3)数据归一化: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在相同量纲下进行比较和分析。(4)特征提取: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对分析目标有显著影响的特征,降低数据维度,提高分析效率。3.3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分析与挖掘是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描述性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农作物生长状况、环境变化等基本情况。(2)关联分析:分析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找出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3)预测分析:基于历史数据,建立预测模型,预测农作物未来的生长趋势和产量。(4)优化决策: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种植管理策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5)可视化展示: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地图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便于用户理解和决策。第四章智能识别技术4.1图像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是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对种植环境中的植物、果实、病虫害等进行识别和分类,从而实现对农田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在图像识别技术中,常用的算法包括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图像分割等。深度学习算法能够自动提取图像特征,实现对复杂场景的识别和分类;卷积神经网络则具有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适用于处理大规模图像数据;图像分割技术则能够将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进行分离,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分析。4.2语音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是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中的另一项关键技术。它通过将人类语音信号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文本信息,实现对种植环境中的语音指令的识别和响应。目前常用的语音识别技术包括声学模型、和解码器等。声学模型用于将语音信号转化为声学特征,则用于对声学特征进行建模,解码器则将声学特征和结合,输出对应的文本信息。为了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率,还可以采用端到端模型,直接将语音信号转化为文本信息。4.3机器视觉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是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模拟人类的视觉系统,对种植环境中的植物生长状态、病虫害等进行分析和识别。机器视觉技术主要包括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等环节。在图像获取环节,通常采用高分辨率相机对农田进行拍摄,以获取清晰的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环节,通过图像滤波、边缘检测、形态学处理等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高图像质量;在图像分析环节,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从而实现对农田的智能化管理。智能识别技术在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农田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第五章智能决策与优化技术5.1决策模型构建5.1.1模型概述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的核心在于决策模型的构建。决策模型主要包括作物生长模型、土壤模型、气象模型等。通过对这些模型的集成与分析,可以实现对种植环境的全面了解,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5.1.2作物生长模型作物生长模型是决策模型中的关键部分,它描述了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本节将详细介绍作物生长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生长周期划分、生长参数估计以及模型验证等。5.1.3土壤模型土壤模型主要用于描述土壤性质、土壤养分状况以及土壤水分运动等。本节将阐述土壤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土壤属性数据库的建立、土壤养分动态模拟以及土壤水分运动模拟等。5.1.4气象模型气象模型是反映气象因子对作物生长影响的重要工具。本节将介绍气象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气象数据收集、气象因子筛选以及气象模型验证等。5.2优化算法研究5.2.1算法概述优化算法是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中实现智能决策的关键技术。本节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优化算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等。5.2.2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本节将详细阐述遗传算法的原理、步骤以及参数设置,并分析其在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中的应用。5.2.3粒子群算法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优化算法。本节将介绍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参数设置以及优化过程,并探讨其在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5.2.4蚁群算法蚁群算法是一种基于蚂蚁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本节将详细介绍蚁群算法的原理、参数设置以及求解过程,并分析其在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中的应用。5.3实时监控与调整5.3.1监控系统设计实时监控系统是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节将介绍监控系统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关键技术研究,包括传感器选型、数据传输与处理等。5.3.2数据分析与处理实时监控系统收集的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处理,以实现对种植环境的实时监测。本节将阐述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包括数据清洗、特征提取以及异常检测等。5.3.3决策调整与优化根据实时监控系统提供的数据,决策模型需要不断调整与优化,以适应种植环境的变化。本节将探讨决策调整与优化的方法,包括参数自适应调整、模型动态更新等。第六章农业物联网技术科技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农业物联网技术为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本章将主要介绍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架构设计、传感器网络技术以及数据传输与处理。6.1物联网架构设计农业物联网架构设计是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的基础。该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架构的基础,主要负责收集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状态等数据。感知层设备包括各种传感器、摄像头、无人机等。(2)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将感知层收集到的数据传输至平台层。传输层设备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等。(3)平台层:平台层是物联网架构的核心,主要负责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存储。平台层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4)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架构的顶层,主要负责为用户提供各种农业智能化应用服务,如智能灌溉、病虫害监测等。6.2传感器网络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是农业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网络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选型:根据农田环境和作物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2)传感器布局:合理布局传感器,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3)传感器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农田环境数据和作物生长状态数据。(4)传感器网络管理:对传感器网络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节点配置、数据传输、能耗控制等。6.3数据传输与处理数据传输与处理是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关键环节,以下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1)数据传输:数据传输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移动通信网络传输和卫星通信传输等。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考虑传输速率、传输距离、能耗等因素。(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用于发觉数据之间的规律和趋势。数据挖掘则是对大量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为农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通过以上对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介绍,可以看出其在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第七章智能灌溉系统7.1灌溉策略优化7.1.1引言灌溉策略的优化是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智能灌溉系统中灌溉策略的优化方法,旨在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消耗,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7.1.2灌溉策略优化方法(1)基于作物需水量的灌溉策略优化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结合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因素,对灌溉策略进行优化。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水分,预测作物需水量,实现灌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2)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灌溉策略优化利用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分析不同灌溉水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确定最优灌溉策略。通过调整灌溉制度,使作物产量最大化,同时降低水资源消耗。(3)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灌溉策略优化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对灌溉策略进行优化。在保证作物生长需求的同时降低灌溉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7.2自动控制系统设计7.2.1引言自动控制系统是智能灌溉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本节主要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7.2.2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要点(1)传感器设计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参数,为自动控制系统提供数据支持。(2)控制器设计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实现灌溉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控制器需要具备较强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以满足不同作物和环境条件下的灌溉需求。(3)执行器设计选择合适的执行器,如电磁阀、电动泵等,实现对灌溉设备的精确控制。7.2.3自动控制系统实现(1)系统架构设计根据灌溉需求,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模块。(2)系统软件设计编写系统软件,实现数据采集、处理、控制等功能。软件设计应具备良好的模块化、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3)系统调试与优化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调试,优化控制参数,保证系统在实际运行中达到预期效果。7.3灌溉效果评价7.3.1引言灌溉效果评价是衡量智能灌溉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本节主要介绍灌溉效果评价的方法和指标。7.3.2评价指标(1)灌溉效率灌溉效率是衡量灌溉系统功能的关键指标,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灌溉效率=(灌溉水量渗漏水量)/灌溉水量×100%(2)作物产量作物产量是衡量灌溉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比较不同灌溉策略下的作物产量,评价灌溉效果。(3)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衡量灌溉系统水资源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水资源利用效率=作物产量/灌溉水量7.3.3评价方法(1)统计分析法通过收集灌溉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灌溉效果。(2)对比分析法将智能灌溉系统与常规灌溉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灌溉效果的变化。(3)模型评价法建立灌溉效果评价模型,结合实际数据,评价灌溉效果。通过以上方法,对智能灌溉系统的灌溉效果进行评价,为系统改进提供依据。,第八章智能施肥系统8.1施肥策略优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施肥系统在农业种植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施肥策略的优化是智能施肥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目标是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8.1.1数据采集与处理智能施肥系统首先需要对农田土壤、作物生长状况以及气象条件进行实时监测,采集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土壤类型、土壤养分含量、作物种类、生长周期、气象条件等。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为施肥策略优化提供依据。8.1.2施肥参数设定根据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结果,设定施肥参数,包括肥料种类、施肥量、施肥时机等。施肥参数的设定应考虑以下因素:(1)土壤养分状况: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确定需要补充的肥料种类和数量。(2)作物需肥规律: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需肥规律,确定施肥时机和施肥量。(3)环境因素:考虑气象条件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合理调整施肥策略。8.1.3施肥策略优化算法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如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对施肥策略进行优化。算法通过不断学习和调整,使施肥策略更符合实际情况,提高肥料利用率。8.2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是实现智能施肥的关键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根据施肥策略,自动控制施肥设备进行施肥操作。8.2.1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控制系统硬件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土壤养分、作物生长状况等数据;执行器用于驱动施肥设备,实现自动施肥;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根据施肥策略,控制执行器进行施肥操作。8.2.2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控制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施肥策略优化模块、施肥控制模块等。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负责实时采集农田数据,为施肥策略优化提供依据;施肥策略优化模块根据数据采集与处理结果,施肥策略;施肥控制模块根据施肥策略,控制执行器进行施肥操作。8.3施肥效果评价施肥效果评价是智能施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评估施肥策略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为系统优化提供依据。8.3.1评价指标施肥效果评价指标包括肥料利用率、作物产量、土壤养分含量等。肥料利用率反映了施肥策略的合理性;作物产量反映了施肥效果;土壤养分含量反映了施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8.3.2评价方法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施肥效果进行评价。定量评价通过对比施肥前后的数据,分析施肥策略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定性评价通过专家评审、农民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评估施肥效果。8.3.3评价结果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施肥策略和自动控制系统的优缺点,为系统优化提供依据。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施肥策略和控制系统参数,提高施肥效果。第九章智能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系统9.1病虫害识别技术9.1.1技术概述病虫害识别技术是智能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技术主要基于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实现对作物病虫害的准确识别。通过对病虫害特征进行分析,为防治策略提供数据支持。9.1.2技术原理(1)图像预处理:对采集到的病虫害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增强、分割等,提高图像质量。(2)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病虫害特征,如颜色、纹理、形状等。(3)模型训练: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如深度学习、支持向量机等,训练病虫害识别模型。(4)模型评估与优化: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评估,通过调整模型参数优化识别效果。9.1.3技术应用病虫害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如智能识别病虫害、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等。9.2防治策略研究9.2.1防治策略概述防治策略研究旨在根据病虫害识别结果,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降低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防治策略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9.2.2防治策略研究方法(1)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农药、天敌等生物资源进行防治。(2)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3)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方法,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对病虫害进行控制。9.2.3防治策略优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防治策略进行优化,实现病虫害的精准防治。9.3系统集成与示范9.3.1系统集成将病虫害识别技术、防治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甲乙双方关于医疗技术研发与成果共享的合同
- 2024水沟改造与地下管网建设劳务承包合同3篇
- 2024年股东股权质押合同范本
- 网络通讯技术服务长期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导游兼职劳动合同规范3篇
- 企业品牌价值评估报告编制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景区资源开发与运营管理合同样本3篇
- 金融行业数据安全保护服务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科技研发成果保密及推广合同3篇
- 2025标准合同写法模板
- 代县雁门光伏升压站~宁远220kV线路工程环评报告
- 承诺函(支付宝)
- FZ/T 81024-2022机织披风
- GB/T 24123-2009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
- 艾滋病梅毒乙肝实验室检测
- 国铁桥梁人行道支架制作及安装施工要点课件
- 领导科学全套精讲课件
-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全册精华知识点(2022新版)
- 萎缩性胃炎共识解读
-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含新增和修订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