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选修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选修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选修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选修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选修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3-江苏省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选修,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留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综合题2。全部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运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干脆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盛典于2024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实行。左图为11:30“国旗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的照片,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国庆期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2.有关照片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位于国旗方阵的正南方向B.伦敦正值早晨上班的高峰时段C.该日泰州市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D.该日以后天安门广场旗杆的正午影子渐渐变短【答案】1.B2.C【解析】【1题详解】依据昼夜分布状况和直射点位置推断,地球公转示意图中,①表示冬至日与春季日之间,②表示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③表示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④表示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国庆节为10月1日,应位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因此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②位置,B符合题意,解除A、C、D。故选B。【2题详解】左图为11:30“国旗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的照片,图示时刻应为北京时间11:30,北京(116°E)当地方时应约为11:14,处于上午时间,太阳位于国旗方阵的东南方向,A错误。北京时间为11:30时,伦敦时间为3:30,还处于黑夜,还没有到早晨上班的高峰时段,B错误。当日为10月1日,直射点在南半球,因此该日泰州市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C正确。当日为10月1日,该日以后直射点向南移动,离北京渐远,正午太阳高度渐小,因此天安门广场旗杆的正午影子渐渐变长,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方位规律: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有太阳升落现象的各地东北升西北落,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有太阳升落现象的各地东南升西南落;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美国太空总署NASA发觉,太阳表面再度出现了“无黑子”现象(又称“白太阳”),太阳表面活动正进入“微小期”,这可能会导致地球的“小冰河期”提前到2024年年底前发生。下图为“白太阳”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A.全球降水均削减,干旱灾难更加频繁B.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可能会减弱,磁暴可能会削减C.极地旁边出现“极光”的范围不断扩大D.影响电离层,造成无线电长波通讯中断4.地球进入“小冰河期”,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有()A.我国的霜冻线向南移动 B.热带地区的范围扩大C.乞力马扎罗山雪线上升 D.全球各地农作物产量增加【答案】3.B4.A【解析】【3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太阳表面活动进入“微小期”,太阳表面出现了“无黑子”现象,被称为“白太阳”。“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就是太阳活动微小年,全球各地降水量有的地方削减,有的地方增加,一般极端天气出现频率会削减,A错误。太阳活动微小年,太阳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和射电削减,因此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可能会减弱,磁暴可能会削减,B正确。太阳活动微小年,太阳风的强度减弱,因此极地旁边出现“极光”的范围不会扩大,可能缩小,C错误。太阳活动可能会通过干扰电离层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无线电长波通讯影响小,D错误。故选B。【4题详解】地球进入“小冰河期”,即地球平均气温偏低。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气象灾难。地球进入“小冰河期”,冬季气温偏低,原来我国霜冻线以南地区也会出现霜冻,因此我国的霜冻线向南移动,A正确。地球进入“小冰河期”,冬季气温偏低,原来是热带的地区有部分达不到热带气候标准,因此热带地区的范围缩小,B错误。地球进入“小冰河期”,夏季气温偏低,则乞力马扎罗山雪线下降,C错误。地球进入“小冰河期”,地球平均气温偏低,很多地区热量条件变差,因此不行能全球各地农作物产量增加,D错误。故选A。【点睛】探讨发觉,一些乔木年轮的疏密改变和极地地区永久冰层探讨,证明白地质时期的气候改变有约11年的周期性,与太阳活动周期相同,因此一般认为,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太阳黑子数量与降水量的关系有的呈正相关,有的呈负相关;太阳活动放射出的剧烈射电和高能粒子,到达地球后会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剧烈的电磁扰动,产生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威逼宇航器平安;太阳活动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产生极光现象。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是我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属于发育到老年期的丹霞地貌。这里山块比较离散,山峰大多呈林状,地势高差相对较小。下图为龙虎山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与龙虎山地貌形成依次相吻合的是()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C.丙—乙—甲—丁 D.丁—乙—甲—丙6.有关图示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是岩层断裂后经抬升形成断块山B.②处因断层发育简单被侵蚀成谷地C.③处岩层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化石D.④处因风力作用多形成林状的山峰【答案】5.C6.B【解析】【5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龙虎山属于发育到老年期的丹霞地貌。要形成丹霞地貌,首先应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水平分布的红色岩层,与丙图吻合;然后地壳上升,岩层出现断层构造,外力侵蚀,红色岩层出露地表,流水沿断层线向下侵蚀,红色岩层出现沟谷,与乙图吻合;随着流水侵蚀作用不断进行,沟谷扩大,地表山峰大多呈林状,与甲图吻合;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使得山峰不断削低、变小,多个山峰消逝,便形成了龙虎山老年期的丹霞地貌,与丁图吻合,因此与龙虎山地貌形成依次相吻合的是丙—乙—甲—丁,C符合题意,解除A、B、D。故选C。【6题详解】①处是外力作用在岩层断裂处侵蚀形成的沟谷和山地地貌,不是断块山,A错误。对比甲图可知,②处因断层发育简单被侵蚀成谷地,B正确。图例信息表明,③处岩层为花岗岩,属岩浆岩,不会含有丰富的生物化石,C错误。材料信息表明,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属于南方潮湿地区,风力作用弱,因此④处不是因风力作用形成林状的山峰,而是流水作用形成的,D错误。故选B。太阳辐射强度是表示太阳辐射强弱的物理量。左图为我国上海、成都和昆明三地太阳辐射强度年改变图。右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②地7~8月的太阳辐射强度达一年中最大,主要缘由是()A.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B.海拔较高,空气稀簿C.纬度高,日照时间 D.受高压限制,晴8.与③相比,①地()A.甲较大 B.乙较大 C.丙较大 D.丁较大【答案】7.D8.A【解析】【7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左图为我国上海、成都和昆明三地太阳辐射强度年改变图。依据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推断,昆明因纬度低、处于高度地区,太阳辐射最强,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因多云、雨、雾天气太阳辐射最弱,上海居中,因此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表示昆明、上海和成都。由此可知,②地为上海,7~8月时,上海受“副高”的高压脊限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伏旱天气,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弱,因此此时太阳辐射强度达一年中最大,D符合题意。上海的纬度没有季节改变,解除A、C。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海拔低,空气密度大,解除B。故选D。【8题详解】读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依据图中箭头指向推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被地面汲取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被大气汲取的地面辐射、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依据上一题分析可知,左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表示昆明、上海和成都。与成都(③)相比,昆明(①)晴天更多,纬度更低,空气密度小,因此被地面汲取的太阳辐射更大,即甲较大,A正确。与成都(③)相比,昆明(①)晴天更多,因此大气逆辐射较小,即乙较小,B错误。与成都(③)相比,昆明(①)海拔更高,空气密度较小,因此被大气汲取的地面辐射较小,即丙较小,C错误。与成都(③)相比,昆明(①)晴天更多,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较少,即丁较小,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地表太阳辐射量的因素:纬度和季节因素(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大气透亮度、天气与气候、地势凹凸、污染程度等差异。旗云是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它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的。攀登者们发觉,在7000米以下的珠峰表面被冰雪覆盖,从7000以上到峰顶反而是碎石坡面。天气晴朗时,项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旗云),下图为旗云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旗云的形成主要集中在当地时间()A.6~10时 B.11~15时 C.16~20时 D.20时~24时10.下列四幅图中与旗云的形成原理及基本过程极为相像的是()A. B. C. D.【答案】9.B10.A【解析】【9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的。在7000米以下的珠峰表面被冰雪覆盖,从7000米以上到峰顶反而是碎石坡面。白天随太阳高度上升,7000米以上到峰顶的碎石坡面汲取的太阳辐射热量为较多,7000米以下的冰雪覆盖表面反射率较高,汲取的太阳辐射较少,因此同一海拔高度上,山顶气温较高,空气对流上升,水汽凝聚形成积云,在水平风力作用形成旗云。11~15时太阳高度高,山顶获得的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对流运动较强,因此形成旗云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旗云的形成主要集中在当地时间11~15时,B符合题意,解除A、C、D。故选B。【10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的。白天,随太阳高度上升,7000米以上到峰顶的碎石坡面汲取的太阳辐射热量为较多,7000米以下的冰雪覆盖表面反射率较高,汲取的太阳辐射较少,因此同一海拔高度上,山顶气温较高,空气对流上升,水汽凝聚形成积云,在水平风力作用形成旗云。从上述分析可知,旗云主要是地面性质不同导致受热不均而形成的。图A示意白天的海风环流,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导致陆地与海疆之间受热不均,陆地空气对流上升,与旗云的形成原理及基本过程极为相像,选项A符合题意。图B示意中纬度环流圈,30°旁边空气为重力下沉,60°旁边空气为辐合上升,与旗云的形成原理及基本过程不相像,解除选项B。图C示意山风环流,山顶旁边空气下沉,不行能形成积云和旗云,与旗云的形成原理及基本过程不相像,解除选项C。图D示意南亚季风环流,南亚的西南季风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与旗云的形成原理及基本过程不太相像,解除选项D。故选A。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关于①②两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1月盛行东北季风,7月盛行西南季风B.②地夏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关C.①地夏季风势力强于冬季风,②地冬李风强于夏季风D.②地某年若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易产生洪涝灾难12.当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A.①地高温多雨 B.②地寒冷干燥C.③地形成高气压中心 D.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答案】11.D12.D【解析】【11题详解】读图可知,①地位于东亚、②地位于南亚。①地(东亚)1月位于亚洲高压东部,应盛行西北季风为主,7月①地位于亚洲低压的东部,应盛行东南季风为主,A错误。②地(南亚)的夏季风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形成的西南季风,因此夏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亲密相关,B错误。东亚(①地)地区夏季风风力较强弱,冬季风风力较强,因此①地夏季风势力弱于冬季风,C错误。南亚(②地)某年若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则雨季起先早、结束迟,雨季长,降水量大,雨水补给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简单产生洪涝灾难,D正确。故选D。【12题详解】③地位于澳大利亚北部,位于南半球,当地夏季时,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季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因此当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冬季时,①地受冬季风影响,低温少雨,A错误。②地位于热带地区,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但气温较高,不具有寒冷特征,B错误。南半球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南移,且③地大陆较热空气上升,因此③地形成低气压中心,C错误。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此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D正确。故选D。大翅鲸有相对固定的捕食区、繁殖区和洄游路途。夏季到冷水海疆捕食,冬季到暖和海疆繁殖。下图为“全球大翅鲸分布及洄游路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有关大翅鲸洄游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北太平洋因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B.南极大陆旁边海疆因水体上升出现补偿流,饵料丰富C.7月大翅鯨在东南太平洋逆流前往繁殖区D.1月大翅鲸在东北大西洋逆流前往捕食区14.生活在①海疆的大翅鲸常年不进行洄游,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季风洋流C.气候改变 D.人类活动【答案】13.B14.B【解析】【13题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东北太平洋没有寒暖流交汇现象,A错误。南极大陆终年受极地高气压限制,近地面水平气流辐散为主,从大陆吹向海洋,为离岸风,因此南极大陆旁边海疆因水体上升出现补偿流,饵料丰富,B正确。材料信息表明,大翅鯨夏季到冷水海疆捕食,冬季到暖和海疆繁殖。7月为南半球冬季,应向较暖和的低纬度海疆移动,当地秘鲁寒流也流向低纬度,因此7月大翅鯨在东南太平洋顺流前往繁殖区,C错误。1月为北半球冬季,大翅鲸在东北大西洋逆流前往繁殖区,而不是捕食区,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读图可知,①海疆位于阿拉伯海,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阿拉伯海处于季风洋流区,夏季当地盛行西南风,多为离岸风,海水上泛形成时寒流,鱼饵料丰富,适合大翅鯨到冷水海疆捕食;当地盛行东北季风,海水向西流,流经该地的洋流为暖流,适合大翅鯨到暖和海疆繁殖,因此生活在①海疆的大翅鲸常年不进行洄游,也能够满意其生长繁殖的需求,由此推断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季风洋流,B符合题意。生活在①海疆的大翅鲸常年不进行洄游,与纬度位置、气候改变、人类活动无关,解除A、C、D。故选B。2024年8月,受台风“利奇马”影响,浙江永嘉县岩坦镇出现山体滑坡并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导致近百人被洪水围困。左图为该区域局部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堰塞湖疏通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左图中最简单形成堰塞湖的地点是()A.a B.b C.c D.d16.有关堰塞湖的说法正确的是()A.溢洪道与等高线走向大致一样,易限制河流流速B.溢洪道海拔较高、坡度较大、流速更快,利于泄洪C.堰塞体积累物疏松,宜开凿溢洪道加快排水D.堰塞体抬高河流水位,可大力开发水能资源【答案】15.C16.A【解析】【15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受台风带来的暴雨影响,当地出现山体滑坡并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简单形成“堰塞湖”的地点一般位于具有峡谷出口、上游有较宽广的积水区域的地带。左图中,c处位于较狭窄的山谷,且位于“口袋型”山谷的出口处,上游积水区域大,假如滑坡体堵塞此处河道,最简单形成堰塞湖,C符合题意,解除A、B、D。故选C。【16题详解】右图中显示,溢洪道与等高线走向大致一样,易限制河流流速,从而达到平安泄洪的目的,A正确。右图中显示,溢洪道与等高线走向大致一样,溢洪道坡度较小,溢洪道中河水流速更慢,简单限制,假如泄洪速度过快,会导致下游洪水压力增加,B错误。堰塞体积累物疏松,一旦在堰塞体上开凿溢洪道,流水的侵蚀简单导致堰塞体垮塌,从而威逼下游地区的平安,C错误。滑坡体形成的堰塞体,比较破裂,简单垮塌,不利于大力开发水能资源,D错误。故选A。下图为我国六个城市在两个时段内的人口数量改变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下列关于各城市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武汉市人口数量先减后增 B.上海市人口增速减缓C.长沙市人口总量基本不变 D.苏州市人口增速最快18.重庆和杭州人口数量改变的主要缘由,最有可能是()A.重庆市因人口政策的改变,诞生率显著上升B.杭州市因人口老龄化严峻,死亡率大幅上升C.重庆市因产业结构调整,吸引乡村人口流入D.杭州市因环境条件变差,致使人口大量迁出【答案】17.B18.C【解析】【17题详解】读图可知,武汉市人口数量在两个时段内增加量均为正值,因此当地人口数量始终处于增长状态,A错误。读图可知,上海市2000~2010年人口数量年均增加60万以上,而2010~2025年年均人口增加20万以上,因此上海市人口增速减缓,B正确。读图可知,长沙市2000~2025年年均人口增加10万人左右,因此长沙市人口总量始终增加,不是基本不变,C错误。读图可知,2010~2025年间,苏州市年均人口增加量比重庆、武汉、长沙、上海市、杭州市都低,因此苏州市人口增速不是最快的,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在2024年前,重庆市人口政策并没有大的改变,因此重庆市2010~2025年年均人口增加量增加的缘由与人口政策改变关系不大,A错误。杭州市虽然人口老龄化压力较大,但死亡率并没有大幅上升,假如死亡率大幅上升,则人口数量应削减,图中显示,2000~2025年杭州市人口数量每年均有增加,B错误。读图可知,2000~2010年重庆人口数量呈负增长,这主要是外出务工人口多,2010~2025年,重庆市年均人口数量增加特别快速,说明重庆市因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供应了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乡村人口流入,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大增,C正确。读图可知,从2000~2025年,杭州市人口数量始终呈正增长状态,表明没有出现人口大量迁出,D错误。故选C。(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下图为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和东半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0°,110°W)B.全球新旧日期的范围比例约为1:4C.该日过后泰州正午太阳高度渐渐减小D.PA是晨线,B地昼长为12小时20.假如该日日后P地及其四周出现了极夜现象,三个月后,以下现象的叙述不行信的是()A.加勒比海地区飓风活动频繁B.我国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C.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D.南极洲正值科考活动繁忙期【答案】19.AD20.CD【解析】【19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和东半球,说明夜半球与东半球重合,即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表明直射点位于赤道。A点位于东半球界线上,应为20°W或160°E,图中显示,A点接近180°经线,应为160°E,再依据东经度递变规律推断,图示区域顺时针自转,A点位于晨线上,应为6时,即160°E为6时,则此时12时经线应是110°W,即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0°,110°W),A正确。A点位于晨线上,应为6时,即160°E为6时,则0时经线应为70°E,即70°E以东至180°为新的一天,约跨经度110°,全球新旧日期的范围比例大于1/4、接近1/3,B错误。依据前面分析可知,图示日期可能是春分日,也可能是秋分日,因此该日过后,直射点移动方向不确定,因此泰州正午太阳高度不肯定渐渐减小或增加,C错误。依据前面的分析可知,PA是晨线,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因此B地昼长为12小时,D正确。故选AD。【20题详解】依据上一题分析可知,图示区域顺时针自转,则P地为南极点,假如该日日后P地及其四周出现了极夜现象,说明此日直射点向北移动,应为春分日,因此三个月后,日期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夏至日时,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热带海疆气温较高,简单产生热带气旋,因此加勒比海地区飓风活动频繁,A不符合题意。北半球夏季,我国西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且集中,加上我国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大,简单导致滑坡、泥石流多发,B不符合题意。北半球夏季,大陆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因此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而不是向低纬度凸出,C符合题意。北半球夏季,南极洲白昼短,多极夜现象,气候寒冷,不是南极洲科考活动繁忙期,D符合题意。故选CD。某地理研学小组在野外考察活动中沿Ll-L4中的某条线路依次考查了①②③④⑤5个观测点,下图为当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表格中记录了5个观测点的地理信息,其中,岩层P、Q、S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研学小组绘制了M、N两地的地质地貌示意图(虚线代表岩层弯曲状况),以下四幅图与其相符的是()A. B. C. D.22.下列关于该研学小组的考察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该小组研学路途可能为L2线 B.②地可作为本次研学的宿营地C.M地地貌形成以外力作用为主 D.在③地可以干脆观测到⑤地【答案】21.AC22.AC【解析】【21题详解】依据表中①~⑤海拔高度和出露岩层新老关系可知,②处海拔最低,岩层最老,应为背斜谷,图中M位于谷地,应为背斜谷,与图A表示的地质地貌相符,选项A符合题意。依据表中①~⑤海拔高度和出露岩层新老关系可知,④处海拔最高,岩层最新,应为向斜山,图中N位于山脊,应为向斜山,与图C表示的地质地貌相符,选项C符合题意。图B表示的向斜谷,图D表示背斜山,与题意不符,解除B、D。故选AC。【22题详解】依据表中①~⑤海拔高度改变可知,考察线路中经加了一个山谷和一个山脊,其中山脊最高处超过600米。读图可知,L1线路穿过的区域海拔最高处低于600米,因此不行能是L1线路;L3线路穿过的区域海拔最高处低于600米,因此不行能是L3线路;L4线路穿过的区域没有山谷地形,因此不行能是L4线路;L2线路穿过的区域海拔最高处高于600米,从左自右依次经过了山谷和山脊,与表中信息吻合,因此该小组研学路途可能为L2线,A正确。依据海拔高度改变特征推断,②地位于山谷,在此宿营有可能受到山洪影响,因此不行作为本次研学的宿营地,B错误。依据上一题的分析可知,M地地貌为背斜谷,主要是外力侵蚀作用的形成的,因此形成以外力作用为主,C正确。依据表中海拔高度信息推断,③地与⑤地分列在山脊两侧,由于山脊阻挡视线,在③地不行以干脆观测到⑤地,D错误。故选AC。【点睛】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常成为山岭,但其顶部受张裂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凹陷(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常成为山谷或盆地,但其槽部因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易成为山岭。纳马夸兰地区有一个自然奇迹,1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植物广布于这片狭长的土地上。左图为纳马夸兰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纳马夸兰植被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下列叙述与纳马夸兰地区的自然特征相符的是()A.光热足够,昼夜温差大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植物叶片小,肥厚多汁 D.河流短小,多外流河24.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和冬季多雨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的主要缘由是()A.夏季太阳辐射增加气温上升B.夏季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C.冬季昼夜温差大富含养分物D.冬季西风带来海洋上的水汽【答案】23.AC24.BD【解析】【23题详解】读图可知,纳马夸兰地区位于30°S旁边大陆西岸,应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影响,全年高温,降水稀有,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当地属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光热足够,昼夜温差大,A正确。当地气候干旱,植被相对稀有,补充给土壤的有机质相对较少,因此土壤并不肥沃,B错误。当地降水稀有,为了保持水分,削减植被蒸腾,因此植物叶片小,为了保存水分供生长需求,枝干多肥厚多汁,C正确。当地气候干旱,河流大多在流淌过程中消逝在沙漠之中,河水大多没有进入海洋,因此外流河少,D错误。故选AC。【24题详解】夏季太阳辐射增加气温上升,则水汽很难凝聚,因此这不是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的缘由,A错误。依据所学学问可知,纳马夸兰地区西侧有本格拉寒流流经,夏季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近地面大气中水汽简单凝聚形成多雾天气,B正确。冬季昼夜温差大富含养分物,与冬季多雨无关,C错误。读图可知,纳马夸兰地区南部位于30°~40°S大陆西岸,南半球冬季西风带北移至此,带来较丰富的海洋上水汽,因此降水较多,使得多肉植物疯狂繁殖,D正确。故选BD。浙江某沿海港口城市各组团分工明确,其城市“绿心”主要由山体和原始水域构成这里以爱护主,禁止大规模开发。下图为该城市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5.下列关于该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A.商业区形成只受经济因素影响B.行政、文教中心的形成受地价凹凸影响不大C.工业基地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D.生态功能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26.下列有关该城市保留“绿心”的说法合理的有()A.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B.加强城市各组团间地域联系C.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D.为发展生态农业留有物质基础【答案】25.CD26.AC【解析】【25题详解】当地商业区的形成除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历史文化因素、自然地理因素等影响,A错误。行政、文教中心的建设也要考虑成本,因此行政、文教中心的形成受地价凹凸影响较大,B错误。工业基地的形成受到环境、土地成本、交通、劳动力、资源、协作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C正确。生态功能区的形成受到地形、湿地、功能区的相互位置、土地成本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D正确。故选CD。【26题详解】城市“绿心”具有丰富的植被和湿地,可以调整城市气候、径流,降低城市污染,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因此该城市保留“绿心”应是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居环境,A正确。该城市保留“绿心”,对各组团之间的联系具有肯定的阻隔作用,因此该城市保留“绿心”不会加强城市各组团间地域联系,B错误。该城市保留“绿心”,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减缓城市化问题,因此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C正确。该城市保留“绿心”,不是为了发展生态农业,D错误。故选AC。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二、综合题:(第27题~第30题)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卡塔尔实行,下图为第20-22届世界杯举办地分表格为第20~22届世界杯足球赛统计表材料二:下图为第20-22届世界杯足球赛部分举办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1)描述第20届世界杯举办期间举办地的昼夜长短及改变特征。(2)说出甲图所示气候类型对应的城市名称,并描述乙图所示气候的特点。(3)简述卡塔尔在11月21日~12月18日相宜举办世界杯的自然缘由。(4)说出多哈城市用水短缺可实行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多哈实施该措施的有利条件。【答案】(1)昼短夜长6月11日至6月22日昼渐短夜渐长,6月22日达到昼最短,6月22日至7月11日昼渐长夜渐短(2)多哈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暖和短促,年降水较少(3)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或天气凉快)(4)海水淡化接近海洋,取水便利:经济发达,供应资金;技术条件好。【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世界杯足球赛举办地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昼夜长短刚好间改变、气候类型推断、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类型特点描述、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缓解水资源惊慌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学问分析地理问题的实力。【详解】(1)从表格资料信息可知,第20届世界杯举办地点及竞赛时间:巴西里约热内卢,2024年6月12日~7月13日。6月12日~7月13日期间,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各地(包括里约热内卢)昼短夜长。6月11日至6月22日(夏至日)直射点向北运动,南半球各地(包括里约热内卢)各地白昼变短,至夏至日(6月22日)达到白昼最短;6月22日(夏至日)至7月13日,直射点南移,南半球各地(包括里约热内卢)各地白昼变长。(2)读甲图可知,该地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超过15℃,为热带气候,该地各月降水量都少,降水最多的月份降水量不到20mm,因此气候干旱,该地属热带沙漠气候,而里约热内卢为热带潮湿气候,莫斯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哈为热带沙漠气候,因此甲图所示气候类型对应的城市是多哈。读乙图可知,该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左右,平均气温低于0℃大约有5个月,最热月平均气温接近20℃,月平均气温超过10℃大约有4个月,因此乙图所示气候具有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暖和短促的特点;读乙图可知,该地降水最多月份的降水量低于100mm,降水最少月份的降水量低于40mm,因此乙图所示气候具有年降水较少的特点。(3)卡塔尔在11月21日-12月18日相宜举办世界杯的自然缘由主要从气温角度进行分析。从图甲(多哈)气候资料可以看出,当地11月和12月平均气温在20~25℃左右,相对于6~7月来说,气温较低,天气凉快,这是因此直射点在南半球,当地离直射点较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4)多哈城市用水短缺可实行的主要措施应从其海陆位置进行分析,多哈是波斯湾沿岸的闻名港口,接近海洋,因此海水淡化是缓解用水短缺的主要措施。多哈实施海水淡化措施的有利条件应从位置、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多哈接近波斯湾,取水便利,海水丰富;卡塔尔石油丰富,采油工业发达,石油美元多,能够为海水淡化供应大量资金;海水淡化始终是其主要淡水来源,发展历史久,海水淡化的技术和阅历丰富。【点睛】缓解水资源惊慌问题的措施:开源——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收集雨水。适当开采地下水。爱护和复原植被、湿地等。节流——节约用水(循环利用、节水浇灌、节水意识等)和防治水污染。加强立法、执法,提高环保意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据中心气象台预报,2024年11月28日夜间至30日,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等地将有雨雪天气,江淮、江汉、江南等地有小雨,局地中雨。材料二:下图为2024年11月28日17时亚洲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1)说出图中甲地表示的天气系统名称,并描述乙地的气流运动特征。(2)说出图中A地的风向,并比较A、B两地风力的大小。(3)说出11月28日夜间至30日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并描述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4)甲、乙两地相比,昼夜温差较大是哪个地点?试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简述缘由。【答案】(1)反气旋(高压)水平方向呈逆时针辐合运动;垂直方向呈上升运动(2)东北风A地大于B地(3)冷锋气温降低,气压上升,天气转晴(4)甲地甲地受高气压限制,天气晴朗,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亚洲局部地区某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及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天气系统与天气、气旋的气流运动、风向和风力、等压线判读、大气保温作用原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学问和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实力。【详解】(1)读图可知,甲地气压高于四周,应为高气压或反气旋天气系统。读图可知,乙地气压低于四周,应为气旋天气系统,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气流运动特征为:水平方向呈逆时针辐合运动;垂直方向呈上升运动。(2)读图可知,A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风向右偏形成东北风。读图可知,A地等压线密集,B地等压线稀疏,因此A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B,因此A地的风力大于B地。(3)材料信息表明,2024年11月28日夜间至30日,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等地有雨雪天气,江淮、江汉、江南等地有小雨,局地中雨。由此推断,说出11月28日夜间至30日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冷锋,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了暖气团,则气温降低,气压上升,由单一的冷气团限制,因此天气转晴。(4)读图可知,甲地为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乙地为低气压,盛行上升气流,多云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气温不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低,昼夜温差较小。甲、乙两地相比,昼夜温差较大的是甲地。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24年8月亚马孙雨林地区的大火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左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图,右图为8月某日南美洲部分地区一氧化碳浓度分布图材料二:甲地沿海的高地是天文观测的完备之地,一些天文学家正份建史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以便观测更多更遥远的天体(1)说出一氧化碳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雨林区的部位,并阐述其缘由。(2)简述甲地成为“天文观测完备之地”的区位条件。(3)简述①山脉植物种类丰富的主要自然缘由。(4)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对水循环的环节可能会带来的影响,【答案】(1)西南受东南信风影响,西部山地阻挡(2)海拔高;纬度低,可观测的星座多;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晴天多,可观测时间长;城市少,光源干扰少。(3)南北跨越纬度广,气候南北分异明显;山地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分异大。(4)蒸发、蒸腾作用减弱;下渗减弱;地下径流减弱;地表径流增加【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南美洲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盛行风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天文观测的影响因素、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森林火灾对水循环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学问分析地理问题的实力。【详解】(1)读8月某日南美洲部分地区一氧化碳浓度分布图可知,一氧化碳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雨林区的西南部。其缘由应从火灾发生地、大气环流和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2024年巴西、秘鲁与玻利维亚交界处的亚马孙地区为火灾重灾区,主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低纬度盛行东南信风,污染物(一氧化碳)随风向西运动,受到西侧高大的安第斯山阻挡,一氧化碳在亚马孙雨林区的西南部集聚,形成高值区。(2)甲地成为“天文观测完备之地”的区位条件应从观测星空范围、大气透亮度、人为干扰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①地位于南回来线与赤道之间,纬度低,可观测到的天空范围广,观测到的星座多;当地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晴天多,且海拔高,空气淡薄,大气透亮度高,可观测时间长;当地城市少,光源干扰少,有利于天文观测,因此被称为“天文观测完备之地”。(3)①山脉植物种类丰富的主要自然缘由应从地理环境的困难程度进行分析叙述。①山脉为安第斯山脉,南北跨越纬度约60°,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度,气候南北分异明显,地理环境困难;安第斯山脉中的山地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分异大,地理环境困难,从而导致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丰富。(4)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对水循环的环节可能会带来的影响主要从蒸发、下渗、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等方面进行叙述。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使得当地植被覆盖率下降,因此蒸发、蒸腾作用减弱;植被覆盖率下降,涵养水源功能下降,导致下渗减弱;下渗减弱,使得地下径流减弱;由于蒸发蒸腾减弱、下渗减弱,则地表径流增加。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24年5月,国家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下图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