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1页
第三周-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2页
第三周-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3页
第三周-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4页
第三周-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周——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每周一测1.九品中正制明确规定中正官必须是中央政府的在职高官,这实际上是将汉代的乡里清议纳入朝廷选举的轨道,同时,这些高官对乡里清议的私家操纵也因此取得合法地位。由此可知,这规定()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豪强的妥协 B.导致选官权从中央旁落到地方C.实现了政府对民间舆论的控制 D.有助于扩大士族的政治影响力2.科举制从隋朝创立,直至1905年废除,这期间统治者都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这反映()A.学优则仕的儒家文化利于巩固统治B.儒学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C.科举制的不断发展助推社会公平化D.科举制的推行使统治基础不断扩大3.明初地方官的考核内容为“六事”,即学校、田野、户口、赋役、讼狱、盗贼,地方官也围绕“六事”施政。宣德开始,赋税征收未完,不能进入考满程序,地方官的行政重心转移到“钱粮”一事上。材料表明()A.考核制度深刻影响地方管理 B.明朝后期财政压力与日俱增C.明朝官吏考核制度逐渐完善 D.中央集权加强制约地方发展4.唐代传奇《枕中记》中的主角卢生“明年,举进士,登第释褐,秘校,应制,转渭南尉,俄迁监察御史,转起居舍人知制诰,三载,出典同州,迁陕牧,生性好土功,自陕西凿河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利之,刻石纪德,移节汴州,领河南道采访使,征为京兆尹”。这折射出当时()A.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嬗变 B.传统儒家思想内涵拓展C.士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D.主流文学形式发生变化5.秦汉至明清的地方监察官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在地方行政官府内置监察官,二是在地方行政官府以外另设较大的监察区和专职监察官。下列属于后者的是()A.御史大夫 B.通判 C.郡监御史 D.刺史6.763年,礼部侍郎杨绾认为科举考试造成了“幼能就学,皆诵当代之诗”,而“六经则未尝开卷,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则皆同挂壁”的现象。由此可知,杨绾主张()A.增强考试的公平性 B.确立儒学主流地位C.改革官员选拔制度 D.抑制文学艺术发展7.1851年,美国众议院的部分议员提出“建立政府雇员的分级考试制度”;1855年,美国国会提出“为了使政府雇员不致因无能而坏事,雇员在被录用前须通过考试”。这些提议有助于()A.行政效能的提高 B.国会职责的扩充 C.权力中心的转移 D.政党政治的形成8.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彭德尔顿法案》,规定:建立一个不受党派控制的文官委员会,负责对联邦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对部分官职实行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禁止文官参加党派活动或利用官职分配作为竞选者的政治资本;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该法案的颁布()A.有效制止政治腐败现象 B.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C.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D.不利于政府工作的连续性9.1853年,英国王室任命查理·特罗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两位爵士,负责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拟。他们向议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就是建议学习中国,通过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手段来招聘官员。其改革主要借鉴了中国()A.九品中正制度 B.察举上计制度C.科举选拔制度 D.学堂选官制度10.1870年6月,英国首相格拉斯顿颁布了文官体制改革的枢密院命令,明确文官制度奉行“政治中立”原则,规定在任文官不得参与任何党派的政治活动,不能介入党派间的政治斗争。这一举措()A.保证了英国文官群体的素质 B.体现政府对政党的监督制衡C.表明英国政党之间斗争激烈 D.有利于维护政局的稳定有序1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A.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 B.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C.保证了公共行政的稳定性 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12.在英国,公务人员一律不准经商,或是从事与其公职部门业务有关的任何营利性事业。凡利用国家职权泄露国家机密的,将根据《国家保密法》予以严惩。同时,公务人员也不可以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公开发表政见对政府施政任意批评或使政府为难。这些规定旨在()A.树立公务员公正无私的责任心 B.维护政府公正无私的形象C.杜绝公务员营私舞弊的现象 D.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作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专设“御史府”,用于监察文武百官。中央设置掌管全国监察事务的御史大夫,地方设有郡监御史,军队设置了军监。当时的监察系统虽然较为粗糙,但对后世监察制度影响较大。——摘编自王勇《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嬗变及其借鉴意义》材料二:元朝的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品秩由之前的正三品升至从一品,与中书省、枢密院并立为中央三大重要机构。以前的王朝在地方未建立过正规的监察机构,从元朝开始,地方建立起正规的监察机构,组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独立监察系统。监察官通过朝廷制定的《风宪宏纲》和“诏作新风纪”,可建言直达皇帝,弹劾不避权贵,有效地行使了职权,保证了元朝整个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摘编自周继中《论元朝监察制度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及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秦朝相比,元朝监察体制的不同之处。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83年美国以英国文官制度为蓝本,结合自身经验制定《彭德尔顿法》。该法提出凡通过文官考试而被择优录取的人员,不得因政治原因被革除公职,不得参加政党的竞选活动。法案要求考试具有务实性,考试内容与文职人员要履行的职责相联系。公职人员的录用考试和提升考试,在公职的任何一级,对所有人开放。美国文官制度建立后根据时代发展及时进行调整,1923年《分类法》建立系统的分类考绩制度,1950年实行《考绩法》。材料二卡特政府深感联邦虽规定了考绩制度,但文官晋级主要取决于服务年限而不是服务质量,于1978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改革法把设立高级行政职位作为提高政府效率的焦点,总统每年对5%的高级行政官授予“功绩奖”,对1%的高级行政官授予“杰出奖”。同时改革法实行功绩工资制,按工作表现付酬薪。这次改革对美国现代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1978年美国联邦政府空缺15万个职位,有200多万人参加考试。近年来美国总统在任用高级官员时更加表现出重视教授和专家的趋势,经过考试录用的文官在美国联邦政府总人数的比例上升到90%以上。——以上均摘编自刘建芳《试论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文官制度建立的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1978年美国文官制度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材料“这些高官对乡里清议的私家操纵也因此取得合法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相关势力的选管权,故B正确;A项“中央对地方豪强的妥协”说法片面,排除;C项“实现”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题干不能体现,排除。故选:B。2.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从科举制创立到清朝废除科举制,儒家经典一直都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所以统治者重视儒家经典在选官中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儒家经典所体现的儒家强调的伦理纲常,有利于巩固统治,A项正确;儒学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B项;儒家经典作为科举制的重要内容不能体现科举考试的公平化,排除C项;儒家经典作为科举制的重要内容不能体现科举考试使得不具备贵族身份的人进入到官僚体系之中,推动了统治基础的扩大,排除D项。故选A项。3.答案:A解析:据材料“明初地方官的考核内容为‘六事’”“地方官也围绕‘六事’施政”,可以看出通过对地方官进行考核,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规范了地方官的行为,巩固了统治,A项正确;从明初对地方官的考核内容,无法得出明朝后期财政压力与日俱增,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地方官的考核内容,不能说明官吏考核制度的完善,排除C项;对地方官考核,加强地方管理,不能说明中央集权制约地方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生性好土功,自陕西凿河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利之,刻石纪德,移节汴州,领河南道采访使,征为京兆尹”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传奇《枕中记》中的主角卢生折射出当时士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C项正确;当时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仍是儒家伦理纲常,排除A项;材料没有传统儒家思想内涵拓展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主流文学形式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在地方行政官府以外另设较大的监察区和专职监察官”可知在中国古代符合这一标准的监察制度是刺史,D项正确;御史大夫是秦汉中央监察官职,排除A项;通判、郡监御史是在地方行政官府内置监察官,排除BC项。故选D项。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礼部侍郎杨绾认为科举考试造成了‘幼能就学,皆诵当代之诗’而‘六经则未尝开卷,三史则皆同挂壁’的现象”可知,杨绾认为科举考试只注重诗赋,而忽视了儒家经典,说明杨绾主张改革官员选拔制度,C项正确;材料信息主要说明杨绾认为科举考试只注重诗赋而忽视了儒家经典,并没有涉及考试的公平性问题,排除A项;儒学主流地位早在汉代就已确立,排除B项,材料信息并没有交代唐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7.答案:A解析:A.19世纪中期,众议员提议建立政府雇员的分级考试制度,国会提出雇员在被录用前须通过考试等,有助于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A项正确;B.“政府雇员的分级考试制度”等不会扩充国会职责,B项错误;C.建立政府雇员的分级考试制度的提议与权力中心的转移无关,C项错误;B.促进文官制度建立的提议与美国政党政治的形成无关,D项错误。故选:A。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彭德尔顿法案》规定文官“实行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不与执政党共进退”等,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促进了文官的专业化和行政管理的职业化,B项正确;该法案促进了文官的专业化和行政管理的职业化,不会降低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C项;该法案的颁布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效制止政治腐败现象”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有利于政府工作的连续性,排除D项。9.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拟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手段来招聘官员,以提高政府官员的素质和效率,C项正确;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门第,排除A项察举制是西汉的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上计制是官员考核制度,排除B项;学堂选官制度是晚清新政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0.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在任文官不得参与任何党派的政治活动,不能介入党派间的政治斗争”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使政府工作摆脱党派利益之争,从而有利于维护政局的稳定有序,故选D项。11.答案:C解析:据材料“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两党制的发展与政府事务的复杂,采用常任文官制,从而确保在两党竞选中,国家事务能够正常运行,故选C项。12.答案:A解析:材料中要求公务员不得从事与其公职部门业务有关的营利性事业,是为了培养公务员保守国家机密的责任心,不允许公务人员参加政治活动是为了减少公务员腐败的可能性,以使其更加公正无私,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树立公务员公正无私的责任心,故A项正确。13.答案:(1)特点:监察官员由皇帝任命:自上而下进行垂直监察;监察机构较多。作用:有助于加强皇权促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巩固;为后世的监察制度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澄清吏治,提高官员素质。(2)元朝的监察制度更加细化;元朝的监察官员地位上升;元朝在地方设立起了正规的监察机构元朝的监察官直接由皇帝进行管理。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秦统一国后,在全国范围内设御史府,用于监察文武百官。”可知,监察官员由皇帝任命,自上而下进行垂直监察:根据材料“中央设置掌管全国监察事务的御史大夫,地方设有郡监御史,军队设置了军监。”说明监察机构较多。作用:根据所学知识,秦始皇设立监察机构,是为了增强皇权,因此有助于加强皇权,促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巩固:根据材料“当时的监察系统虽然较为粗糙,但对后世监察制度影响较大。”可知,为后世的监察制度奠定了基础:设置监察机构,能够促进吏治的清明,有利于清吏治,提高官员素质。(2)根据所学知识,历代的监察制度在不断细化,因此秦朝与元朝相比,元朝的监察制度更加细化:根据材料“元朝的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品级由之前的正三品升至从一品,与中书省枢密院并立为中央三大重要机构。”可知元朝的监察官员地位上升根据材料“从元朝开始,地方建立起正规的监察机构,组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独立监察系统。”可知,元朝在地方设立起了正规的监察机构:根据材料“可建言直达皇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