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环境提升工程-库岸应急抢险通道排水设计说明_第1页
社区环境提升工程-库岸应急抢险通道排水设计说明_第2页
社区环境提升工程-库岸应急抢险通道排水设计说明_第3页
社区环境提升工程-库岸应急抢险通道排水设计说明_第4页
社区环境提升工程-库岸应急抢险通道排水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6页社区环境提升工程-库岸应急抢险通道排水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设计规范、标准1.1.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1.1.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1.1.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1.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5《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1.6《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1.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1.8《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图集号06MS201)1.1.9《雨水口》16S5181.1.10《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1.11《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1.1.12《四川省城市排水管理条例》1.1.13《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DB510100/T203-20161.1.14《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1.1.15《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1.1.16《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1.1.17《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1.1.18《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1.2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1.2.1我公司与甲方签订的本工程设计合同;1.2.2甲方提供的用地规划及红线资料;1.2.31/500地形图资料;1.2.4道路相关设计图纸;2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2.1排水体制及坐标高程系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高程系为1985国家基准高程。2.2基本设计参数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污水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管径(mm)最大设计充满度4000.65500~9000.70≥10000.75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粗糙系数,对钢筋砼圆管取n=0.014;塑料排水管道:n=0.009。规范允许最小设计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雨水管道在满流时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规范允许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道为10m/s,非金属管道为5m/s。2.3雨水系统设计参数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qψF(L/S)暴雨强度公式采用重庆市开州区暴雨强度公式,即q设计暴雨重现期:道路排水系统P=3年设计降雨历时:t=t1+t2(min)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1=5(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min)按计算确定。综合径流系数:市政道路取Ψ综合=0.65(绿地取0.15)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hm2)。2.4污水系统设计参数根据《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中排水规划内容指导意见,污水量标准按平均日用水量的90%计,考虑到地下水的渗入,适当提高标准,人均综合污水量标准:300升/人.日。污水量按安置区生活给水量计算,排污系数按100%考虑。本次设计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为按300L/Cap.d考虑,计算人口以片区规划安置人口为准。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max=Qave×Ks×Kz(L/S)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L/S)q=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100%(L/Cap.d)Ks:地下水渗入量系数,取1.1②污水管道设计流量Q=Kz×q×Ω(L/s)Kz-总变化系数,取值按1.5~2.7内插计算q-污水径流模数(L/s·hm2)Ω-污水管道服务面积(hm2)2.5沿线地质情况拟建场地区域内岩层晚近期构造活动微弱,断裂构造不发育,区域稳定性好。场地基岩为侏罗系中统遂宁组泥岩(J2s),岩层倾角平缓,近于水平,本次钻探未揭露该地层。拟建道路区域内断裂构造不发育,无断层通过。根据地勘资料显示,拟建道路勘察钻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现对各地层特征描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及耕土(Q4pd)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混凝土构件、建渣及黏性土组成,系老路路基及房屋宅基地等,含量在30~35%之间,充填物主要为粉质黏土等,为新近回填土,未完成自重固结。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3~2.30m,其密实度不能满足要求,不可作为路基持力层。素填土(Q4ml):褐红色,松散,稍湿,主要由泥质砂岩、砂质泥岩、黏性土组成,含植物根系,局部夹少量砖头等建渣,为新近回填土,未完成自重固结,层厚0.50~1.80m,其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低,力学性质差,不可作为路基持力层。(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质泥岩和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棕红色,薄层~中厚层状,泥质结构,矿物成分为黏土矿物为主,泥岩中偶见夹有5~20cm厚砂岩,与泥岩呈互层现象;上部裂隙较发育,部分裂隙中充填黑色氧化物膜。可见灰白色矿物(石膏)斑点、团块及其条带等。承载力较高,为拟建道路良好的天然地基土及下卧层。(3)路基方案评价:路基部分以基岩作为路基持力层,采用天然路基,对表层的松散素填土、杂填土应挖除,采用合格材料进行换填处理。其中当素填土、杂填土厚度较薄、埋深较浅时,考虑将该层清除,采用合格材料换填至设计标高即可;当素填土厚度较大时采用换填处理,处理深度、换填厚度应满足承载力和沉降要求;以处理后的地基作为道路路基的持力层。3雨水系统设计3.1平面设计(1)功能:雨水管道负责收集、输送该片区内道路路面、场坪及上游雨水管道转输之雨水流量。(2)定线原则:雨水管道的布置考虑道路路面及汇水面积内相邻场坪雨水收集的便利性。(3)平面布置:裕河街与龙盘路交叉口雨水管单侧布置于道路下,管道中心距道路中心线5.0m;东浦大道至长安劝导站雨水管单侧布置于道路下,管道中心距道路中心线2.0m;具体布置位置详见《管网标准横断面图》及《排水平面图》。3.2纵断面设计雨水管管道坡向与道路坡向基本一致,最小坡度0.003,最大坡度0.016,能确保在设计流量范围内雨水管道流速大于0.75m/s并小于5m/s。4污水系统设计4.1平面设计(1)功能:污水管道负责收集、输送该服务面积内的居民生活生产污水流量。(2)定线原则:污水管道的布置考虑地块污水收集的便利性。(3)平面布置:裕河街与龙盘路交叉口雨水管单侧布置于道路下,管道中心距道路中心线5.0m;东浦大道至长安劝导站雨水管单侧布置于道路下,管道中心距道路中心线2.0m;具体布置位置详见《管网标准横断面图》及《排水平面图》。4.2纵断面设计污水管管道坡向与道路纵坡基本一致,最小坡度0.002,最大坡度0.03,能确保在设计流量范围内污水管道流速大于0.6m/s并小于5m/s。5管材、基础及接口5.1管材本次暂根据重庆市习惯及最新的排水设计规范指导意见,雨水口联络管采用钢筋砼承插管,其余雨污水管道采用钢带增强双壁波纹管(HDPE)。管道覆土高度1.0m≤H≤4.5,环刚度采用SN=12.5,4.5m<H,环刚度采用SN=16,聚乙烯钢塑复合缠绕管管材、管件外观质量及尺寸应该符合《聚乙烯结构壁管材》(GB/T19472.2)《埋地钢塑复合缠绕管排水管材》(QB/T2783)及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质量要求。5.2基础雨水口联络管采用满包砼基础(详见管线360°满包大样图),其余管道基础根据管顶覆土不同分别采用砂石基础和混凝土基础。当管顶覆土1.0≤H≤7.0m时采用180°砂石基础(06MS201-1/11)。当雨、污水支管与排水主管垂直净距小于0.2m时,优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支管高程。管道基础应置于密实的未扰动的原状土层或经处理后回填密实的地基,要求地基承载力≥120KPa。若遇建渣、杂填土等,应将其全部清除。根据地勘报告,本设计管道主要位于粉质黏土层(承载力为120KPa),部分位于素填土和杂填土层。当管道位于素填土和杂填土层应进行换填处理(该土层道路专业已进行了处理,本部分管网专业进行剩余部分的换填处理)。若在施工中遇到其他不良地质情况(如流砂、淤泥、松散杂土等)等和地勘不符,施工单位及时通知业主、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5.3接口采用砂石基础的钢带增强双壁波纹管(HDPE),接口采用柔性橡胶承插接口,详06MS201-1/23。橡胶密封圈应满足JC/T946-2005的要求。对于聚乙烯钢塑复合缠绕管:管道与钢筋混凝土检查井的衔接,宜采用柔性止水件(由管道生产厂家配套供应),施工前在管道与检查井相接部位预放橡胶止水件,然后用水泥砂浆砌入检查井井壁内。详见图集06MS201-2、56页57页。采用混凝土基础的钢筋混凝土平、企口管,管道接口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详06MS201-1/29。钢管采用焊接接口。采用混凝土基础的管道,每隔20~25m设柔性接口,可参照06MS201-1/35中180°混凝土基础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同时柔性接口部位的混凝土基础应设变形缝,缝内填2cm厚沥青木板。6附属构筑物6.1检查井雨、污水检查井均采用钢筋砼检查井,详见20S515,混凝土检查井要求混凝土面浇筑平整,不再抹面。检查井尺寸均严格按20S515选用。设在车行道下的检查井,井周1.0米范围内回填采用天然级配砂砾,考虑到文宦路周边地块的小区多数已经建设完成,因此此次设计考虑若立即铺筑路面时,应采用5%水稳碎石分层夯实回填至路面层。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当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回填材料压实后应与井壁紧贴。06MS201-3检查井适用条件为:雨水管顶覆土不大于4m,污水管顶覆土不大于6m,当管顶覆土超过图集要求时,应采用多层井室,多层井室做法另请设计人员附设计图或加以说明。6.2检查井井盖及井座根据《DB510100T203-2016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所选择检查井盖必须满足《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规范要求;检查井均位于车行道上,检查井盖选用荷载等级D400类型,人行道下不低于B125级;所有检查井内应配套安装防坠落装置:设计选用成品防坠网,防坠网承重要求详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安装图》。井盖直径为∅700,检查井盖应有雨、污水标识。设于车行道和人行道下的检查井井盖顶面与路面齐平,设于绿化带下的检查井井盖顶面应高于地面0.20m。注:排水井类选用采用标准图集应根据现行混凝土规范对钢筋种类进行相应的更改且满足现行相关规范,并将标准图集内相关内容做作出以下修改,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以下要求施工。(1)钢筋HPB235改为HPB300;(2)钢筋HRB300改为HRB400,相应焊条修改;6.3雨水口除交叉口外,雨水口一般在与检查井垂直的方向接入。在道路凹曲线段布置雨水口时,雨水口应设在该段最低处。交叉口布置的雨水口在后期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根据道路专业交叉口竖向设计来调整布置的雨水口的位置,将雨水口调整至交叉口竖向设计中的最低处,就近接入雨水检查井。雨水口串联后接入雨水主管检查井,串联两个以上雨水口后的联络管管径为d300,坡度为1.0%。雨水口均加深0.30m用以沉砂。雨水口详见图集16S518。雨水篦建议采用球墨铸铁重型雨水篦,详见16S518。并应具有防盗、防位移、防噪音、防滑、防沉降及防跳动、防意外开启等功能。本工程为偏沟式雨水口,雨水口篦面标高应比周围路面标高低3cm~5cm。。雨水连接管位于车行道上,采用满包混凝土加固处理;参照设计图纸管道360°混凝土基础图。6.4雨、污水支管雨水支管:一般按80~120m左右设置支管,管径为d400,坡度为0.3%,支管检查井位于道路红线外2.0米处。考虑到周边地块已经多数已经建设完成,此次设计中已收集芙蓉小学、芙蓉幼儿园、誉峰一期、誉峰二期地块的排水总平面设计图,支管的竖向高程及位置均已经无缝设计对接,现场如发生位置偏差可适当调整。污水支管:一般按80~120m左右设置支管,管径为d400,坡度为0.3%,支管检查井位于道路红线外2.0米处。考虑到周边地块已经多数已经建设完成,此次设计中已收集芙蓉小学、芙蓉幼儿园、誉峰一期、誉峰二期地块的排水总平面设计图,支管的竖向高程及位置均已经无缝设计对接,现场如发生位置偏差可适当调整。其他预留支井外均安装2m长同样管径的管道,端部用砖封堵,做好隐蔽记录,方便后期地块接管,如果后期预埋支管井位于道路边坡上或其他不利位置时,导致施工受限,施工单位可以暂不实施该预埋支管井,仅对预埋支管做好砖堵密封。6.5管道抗震设计本项目设计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根据地勘报告,本项目拟建场地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特征周期为0.45s。根据国家现有规范,本场地属于可进行建筑的一般场地。抗震设防类别为标注设防类(丙类),抗震等级为四级。本项目抗震设计:管材:根据《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直埋圆形排水管道应采用承插管或企口管。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选用的管道为钢带增强双壁波纹管承插管,满足规范要求。管道接口:根据《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直埋圆形排水管道其接口处填料应采用柔性材料。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选用橡胶圈接口,满足规范要求。结构材料:根据《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管网的阀门井、检查井等附属构筑物不宜采用砌体结构。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采用的检查井等构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满足规范要求。根据《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要求,本次所设计之埋地预制圆管,接口均为柔性接口,且每个接口的允许轴向拉、压变位不少于10mm,可不进行抗震验算。7管道施工7.1管道放线本工程排水管道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本着尽量不切管或少切管的原则,检查井的位置可沿道路纵向适当平移,但交叉口范围内与其他路段相交的检查井除外。平移距离应控制在1.5m以内且不能超规范检查井最大间距。图中所示检查井桩号均指井中心桩号,检查井桩号与道路中线桩号一致,施工时应注意转弯弧线处井位桩号与中线的关系。7.2现场复核本工程雨水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渠、接纳水体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若在施工期间出现因调查不清而未提前解决的实施障碍,由施工方负责提出解决方案,并经设计人员审核。施工中如果发现本设计没有接入的排水管道,应及时告知业主和监理人员,并联系设计人员,共同协商解决。7.3沟槽开挖当土(石)方用机械开挖时,保留0.2m土应用人工清槽,不得超挖,如若超挖应进行地基处理。当有地下水时,应进行施工降水以保证干槽施工,当降水不利地基被扰动应进行地基处理。沟槽开挖的宽度、边坡坡度、分层开挖每层深度等应根据施工规范并结合实际地质情况确定。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当沟槽开挖深度大于5m时,施工单位应编制深基坑支护专项方案,并会同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专家共同完成深基坑开挖支护专项专家评审,经各方确认后方可实施。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当沟槽开挖深度超过3m时,施工单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报审监理及相关责任单位,确保施工安全。在开槽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及时会同有关方面验槽,合格后尽快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开槽距离和亮槽时间尽量短。管槽开挖应确保安全,深基坑应分级开挖支护,不能长距离开挖,注意防水冲刷,开挖土石方应堆放安全,及时回填。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0.5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在高填方段管道基槽应超挖0.5m,再回填0.5m厚的砂卵石或级配碎石,再施工管道基础。沟槽开挖中,应对适宜回填的土方分别堆放并采取保护措施,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借土回填。7.4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2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7.5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管道安装宜按先下游后上游的次序进行,管道承口朝向施工前进的方向,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缝、保护层脱落、空鼓、掉口、掉角等缺陷,使用前应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管节安装前还应将管内外清扫干净。安装时应使管内底标高符合设计规定,调整管节及标高时,必须垫稳,两侧设撑杠稳固,防止滚动。橡胶圈要采用管道生产厂家配套的专用橡胶圈。橡胶圈使用前必须逐个检查,不得有割裂、破损、气泡、大飞边等缺陷。安装时,管道承口内工作面、插口外工作面应清洗干净;套在插口上的圆形橡胶圈应平直无扭曲。管道两侧回填应对称均匀进行,回填时不得扰动管身。若需要分段施工时,应加强内业工作,严格控制管内底高程及管道设计纵坡。7.6测试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所有的雨、污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7.7沟槽回填管道管基达到设计强度及闭水试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沟槽回填;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