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季新版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学实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2024秋季新版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学实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2024秋季新版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学实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2024秋季新版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学实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2024秋季新版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学实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夜雨寄北》教学实录一、结合背景,巧妙导入

师:《夜雨寄北》这一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在一个下雨的夜晚,诗人寄给妻子一封信。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诗人所在的“巴蜀”,他的妻子在?

生:(齐)长安。

师:长安在巴蜀的北方,所以叫?

生:(齐)《夜雨寄北》。

师:同学们对于巴蜀和长安两地有所了解吗?

生:巴蜀位于四川西南地区,大致位于四川盆地;长安是西安的古称,位于黄河流域中部。

师:课下工作做得非常充分。还有补充吗?

师:关于巴蜀之地,李白写过一首诗,有没有同学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以后有人问起,可一定得说你听说过了。

(生笑)

师:可见巴蜀之地地形非常?

生:险峻。

师:同学们想一想,诗人在为他妻子写这封信,信的字里行间会饱含怎样的感情?今天,我们来学习——

生:《夜雨寄北》。

二、借助词句,感悟诗意

师:看一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谁来读一下?

(屏显,生读)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读懂诗中描述的虚实画面,体会诗人的孤寂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领悟诗歌寄情于景、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激发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读本诗,在读的过程中找一找有没有易错的字音。

(屏显,生朗读)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师板书:夜雨寄北)

生:“君问归期未有期”的“未”。

师:还有同学有补充吗?老师来考考大家,“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涨”在这里读?

生:zhǎng。

师:组个词试试。

生1:涨水。

生2:涨价。

师:有个四字词语也用了这个读音。

生:水涨船高。

师: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也可以以组词的形式回答。

生:zhàng,涨满。

师:我们再找同学读一读这首诗,我找一位不举手的同学。

(生读诗)

师:不错,一个字都没有读错。同学们,字音我们解决了,来看看这首诗中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生:诗人说“何当共剪西窗烛”,“剪西窗烛”是什么意思?

师:老师在这个地方也有困惑,为何要把“烛”剪掉,直接吹灭不就好了?

生:古代的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剩余一根线,需要剪到蜡烛燃烧之处。

师:生活常识很丰富。我们把蜡烛中间的线剪掉是为了?

生:让蜡烛燃烧得更加旺盛。

师:还有困惑吗?

生1:“君问归期未有期”的“君”是什么意思?

生2: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师:看来诗人与妻子关系很好。

师:刚才我们把诗读懂了,现在就让我们带着理解再读诗,读的时候看看能不能读出节奏?

(生读诗)

师:此时应该有掌声。

(生鼓掌)

师:刚在这位同学读得节奏感很强,但老师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读诗的时候语速要——

生:要慢一些。

师:对,要慢一些。这位同学你也来试试。

(生读诗)

师:一首诗读只读出节奏便不叫诗。我们要想把诗读好,还得读出诗的韵味。那么,怎么才能读出诗的韵味呢?我们先从作者的心理开始解读。下面请同学默读本诗,看一看你能读出诗中的几幅画面?

(屏显,生默读)

你读出了一幅什么画面?

师:小组讨论以下,看看能不能将画面描述得更丰满、丰富。

(屏显)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夜雨涨池”图。

师:这句诗里有个字特别具有表现力,很有画面感,是哪个字?

生:“涨”。

师:那你再带着理解读读本句诗。

生:“巴山夜雨涨秋池”。

师:画面感还不够强烈,同桌试试。

生:“巴山夜雨涨秋池”。

师:秋水还不够多呀,秋雨下得还不够急。秋雨连绵的意味要怎么读出呢?

生:“巴山夜雨涨秋池”。

师:同学们有感觉了吗?(师范读)

师:仅仅是“巴山夜雨”涨了吗?再读读前后文,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生: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也“涨”了。

师:请你带着理解读一读本句诗。

生:“巴山夜雨涨秋池”。

师:思念在颤动。还有什么颤动?仅仅只有思念之情吗?

生:还有孤独。“巴山夜雨涨秋池”。

师:再读。

生:“巴山夜雨涨秋池”。

三、提取手法,触碰感情

师:同学,像这样,运用景物将自己的情绪、情感描绘出来,这是运用了什么方法?

生:借景抒情。

师:在诗里面,咱们可以称为?

生:寓情于景。

(师板书:寓情于景)

师:这“雨”就是诗中的意象。在李商隐现存的543篇作品中,写“雨”的就高达79首。比如说——

(屏显,生齐读)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端居》

师:李商隐为什么喜欢写雨呢?他为何在诗中喜欢写雨?读一下。

(屏显,生读)

李商隐一生穷困潦倒,空有满腹壮志却怀才不遇,尤其是自己还陷入了唐代晚期的党争之中,最终沦为了牺牲品。他从一个人生的低谷走向另一个人生的低谷,45岁抑郁而死。

师:结合背景我们再来看看李商隐为何喜欢写雨呢。

生:因为雨可以体现他悲伤的情感。

师:就是这一生当中的悲惨经历。有人说李商隐这场雨下了整整一生,李商隐心中的雨实际上就是他心中的——

生1:泪。

生2:悲伤。

生3:哀伤。

(师板书:涨)

师:我们再读读本句诗。

(屏显,生读)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师:读有读的智慧,我们还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何当共剪西窗烛”,读出了李商隐和妻子间的美好情感。

(屏显)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师:这句诗中有一个特别具有表现力的词。

生:“剪”。

师:除了“剪”之外,还有一个更温馨的词。

生:“共”。

师:什么意思?

生:一起。

师:你剪一剪刀,我剪一剪刀,这叫做“共”。还可能是什么情形?

生:他们手握着手共拿一把剪刀,一边剪烛,一边彻夜长谈。

师:他们会谈些什么呢?

生:共话今宵。

生:巴山夜雨时。

生:李商隐的遭遇。

生:表达自己的孤独情感。

师:也许他们夫妻二人之间什么都不说,只需要静静地看着对方就好了。

(生笑)

师:也许他们把“巴山夜雨时”的场景讲了一遍又一遍,但只要你喜欢说——

生:我就喜欢听。

师:只要你喜欢听——

生:我就喜欢说。

师:我们读着读着,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对怎样的夫妻呢?

生1:幸福。

生2:快乐。

师:李商隐的这首诗写得幸福恩爱,在古老的《诗经》里也写了这般画面。我们一起来读读。

(屏显,生齐读)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师:这句话是何意?

生:生生死死,我都与你言说;我会牵着你的手,直到老去。

师:这就叫——

生:(齐)白头偕老。

师:带着你的理解再读。

(生读)

师:这样美丽的词语、句子,我们一定牢记在心。

(生背)

师:在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里,也有这般的语句。

(屏显,生齐读)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清平乐·村居》

师:这句话是何意?翁是什么意思?

生:老翁。

师:媪是什么意思?

生:老太太。

师:都成了老头、老太太了,他们之间还是那样的——

生:恩爱。

师:我们带着理解再读。

(生齐读)

师:今天,我们还能读到这样的诗句。

(屏显,生读)

你不在,春夏秋冬;

你在,春华秋实夏蝉冬雪。

师:读懂了没?

生:你在的日子,春夏秋冬都是美丽的、有意义的。

师:现在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我们来读一读。

(屏显,生齐读)

有你在身边一直感觉很骄傲,

有你在身边幸福从来不迟到。

——《最浪漫的事》

师:两个人只要在一起,面对面,手牵手,只要有你在,就是幸福;只要有你在,就是最浪漫的事。

(屏显,生配乐读)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师:再浪漫一点,你读。

(生轮流读)

师:一起读。

(生齐读)

师:但这美好的愿想,作者实现了吗?

生:没有。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何当”。

(师板书:何当)

师:你又“何当”中读到了什么?

生1:诗人对妻子的思念。

生2:诗人对与妻子“共剪西窗烛”的期盼。

生3:能和妻子相见的悲伤。

生4:还有一种凄凉。

师:请把你的情融到文字中,再读一读。(范读)

(生轮流读)

师:这几句诗有什么不同?

生:前两句诗是实写,后两句诗是虚写。

师:在诗中,我们说这种方法叫——

生:虚实结合。

(师板书:虚实结合)

师:结合整首诗看看,虚实结合方法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生:显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对妻子的思念。

师:突出中心。还有吗?

生:前两句写孤独凄凉,后两句写与妻子共话今宵,前后对比,更加突出诗人的孤独。

师:虚实结合的方法使画面更加生动。这就是虚实结合的妙处。

师:这一首诗,我们一会儿功夫就把它读透了,想想看,我们是怎么把诗读透的,结合写作手法。

生:把情感想象出来。

师:加入我们的?

生:加入我们的思想。

师:如果我们能与我们学过的诗建立联系,诗就可以被读得更透了。我们还可以试着把诗读薄。文章有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夙愿,也是他妻子的梦想。

生1:“共”。

生2:“归”。

师:我们来看看“归”的古字及古义。

(屏显)

“归”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图片

归:

归,女嫁也(本义)

回家,回乡(引申)

师:同学们猜一猜,“归”的本义与引申义间有什么关联?

生1:女子嫁出去再回来叫回家。

生2:女孩子出嫁了就成了妻子、母亲。

师:说得不错。有妻子、母亲的地方才叫家。这一个“归”字你又读懂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

(师板书:归)

生1:诗人渴望归乡之情、离别之苦、思念之深。

生2:诗人想家又不能归家,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之情。

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

(生鼓掌)

师:孩子们,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

师:情不在浓矣,若将你的感情融入文字中,一定更有韵味。

(生读)

师:情比刚才更浓了。

(生读)

师:一个“归”字让大家体会到了诗人浓浓的情

(师板书:情)

师:“何当”和“涨”都是有温度的词,都是会说话的词,我们都能体会出作者那浓浓的感情。老师来读一下这首诗。

(师配乐范读,生鼓掌)

师:让我们带着感情再读一读这首诗。

(生配乐轮流读,生鼓掌)

师:同学们,据史料记载,李商隐在作这首诗的几个月前,他的妻子便去世了,但他不知道;还有史料记载,李商隐明知道妻子已逝,却还是写下了这首诗。为什么?

生:他的妻子虽已去世,但他们二人间的情感却不会逝去。

师:这是一种坚贞不移的情感。

生:可以看出李商隐对妻子的眷恋,这是一种纯真的情感。

师:是的,这样一种纯真的情感,这样一种坚贞不移的情感,我们理应记住。

(生齐背全诗)

四、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师:李商隐在得知妻子去世后,真的写了一首诗。注意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看看能不能把这首诗也读懂,读不懂的小组可以讨论交流一下。

(屏显)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李商隐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生:诗人去从军,但他已无家了,妻子没法为他寄衣服了。塞外飘雪,诗人又想起了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