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宿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德性是人的本性,……(但)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下列主张与上述看法基本一致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2.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最有力的证据的是A.历史记载,19世纪末沿海各州县,大多用洋布,用土布者渐少B.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求,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封限制。”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原遍于县市,自西洋以风火永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3.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A.以鸦片换取白银 B.以鸦片换取丝茶C.以白银换取丝茶 D.以白银换取棉布4.如图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申报》上刊载的一篇关于“哈德门”牌女士香烟的广告。这反映了当时A.民族企业积极采用舆论宣传 B.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色彩C.民国成立推动社会习俗转变 D.女性成为烟草业消费主体5.1962年1月至2月,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著名的七千人大会”,指出了几年来工作的缺点情错误,总结了16条基本经验。同时又强调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三面红旗”不能动。这次会议A.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B.根源于中苏之间关系的恶化C.有利于“左”倾错误的彻底纠正 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恢复6.1929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同时政府用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亿美元。这说明当时政府A.继续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D.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7.据记载,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国运往荷兰的瓷器为28641件,而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则达到69057件。这一变化表明当时中国A.瓷器成为新兴外贸品 B.民间制瓷工场规模扩大C.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 D.政府废止了“海禁”政策8.1864年,户部因财力匮乏,向两江总督曾国藩索要淮南盐税,曾国藩以诸种理由拒绝。次年,户部又令江苏巡抚李鸿章匀拨两淮盐税,以解中央燃眉之急,李鸿章仅答应略增该省财政上缴数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这反映了当时A.盐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异常尖锐C.洋务运动的资金匮乏问题严重 D.中央政府的权威出现了弱化9.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一改晚商早周时期厚重典雅的风格转为简洁朴素;饕餮纹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写实性较强的风鸟纹和简练的重环纹。这反映出A.周代青铜制造技术的进步B.周代审美标准的变化C.周人质朴尚文和注重人事D.青铜器注重实用功能10.在二战后的民族解放浪潮中,亚非拉地区诞生了一大批新兴民族国家。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等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将大约30个经济快速增长、市场潜力大的国家和地区称为“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从以上变化可以看出A.新兴力量重塑着战后世界秩序 B.区域经济集团的影响扩大C.发展问题是战后世界的首要问题 D.经济全球化加大了南北差距11.《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A.《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12.巴黎公社曾发表公告,宣布“选民无财产限制”,选举中央委员时实行“每二万居民或余数超过一万者,得推选委员一名”,使各区人口数与代表名额比例合理,并且还规定了从地方到中央参与管理的程序。巴黎公社此举A.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性 B.完善了资产阶级的代议制C.运用了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 D.践行了无产阶级民主原则13.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中世纪末期的西欧,除英国外,都以罗马法典为基础形成法律,而且指出,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参照了罗马法的诸原则。这表明()A.彰显了人生而平等的精神 B.复制了罗马法的私法内容C.复兴了罗马法的立法原则 D.否定了宗教法庭的合法性14.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15.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6.中世纪欧洲盛行封建制度,维系其封建关系的主要基础是A.国王的权威B.土地与契约C.宗教与习俗D.宗法与血缘17.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A.扩大了统治基础B.实现了选贤任能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18.“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该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9.金庸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虚构了主角郭靖大侠在南宋末年一直坚守襄阳(今湖北)抵御外族进攻。郭靖所抵抗的“外族”是A.契丹B.党项C.女真D.蒙古20.下表为中国1957年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及其增长情况统计表。据此推知,当时中国项目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长是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产量的倍数钢535万吨296%5.8倍原煤1.3亿吨96%2.1倍发电量193.4亿度166%3.2倍A.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社会经济逐渐恢复 D.国民经济结构趋向合理21.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在于()①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②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思想③强调仁政,反对暴政④思想保守,主张“法先王”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22.某学者曾对晚清时局疾呼:“民权则志在必行,公理则今日万不能尽行也。盖今日……由君主而至民主,正当过渡之世,……万无一跃超飞之理。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由此推论他最可能赞同A.洋务运动 B.清末新政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3.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大会召开时,每个公民都可以登上讲台对国家的政策和所有公职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国家的一切重大决定必须经过公民大会讨论表决后方能生效。这些举措A.体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B.提高了人民的参政热情C.保证了城邦的巩固统一 D.确立了公民大会的地位24.下图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对图表中数据变化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二战后各国间的关税贸易壁垒彻底消除C.“新经济”的出现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 D.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25.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26.清代书法家梁鹹在《评书贴》中提到-段著名书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其意在强调A.时代特征影响书法特色 B.市民阶层兴起促进书法演变C.中国书法艺术成果丰硕 D.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27.《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以下能佐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殖民者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B.列强取得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的特权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列强扶植地方军阀,形成割据状态28.《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这种现象反映了汉朝A.分封带来弊端 B.地方郡县势力强大 C.皇权遭到削弱 D.矛盾尖锐,社会动荡29.明代农村出现了大量的雇农,有长年为地主佣工的长工,有按季佣工的短工,有按月受值的月工,有临时受雇的日工。这反映出,在明代农村A.率先出现新的社会关系 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加强C.劳动力的性质发生变化 D.小农经济开始逐渐瓦解30.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命原处平津两地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1月,教育部下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主持学校日常工作的梅贻琦教授提倡“德、智、体、美、劳、群六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主张“博先于精”。联大的很多教授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他们经常夹着讲义逃警报,在树底下、茅屋内给学生讲课,一些教授运用化学方法制造战时急需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农业生产,还将云南马油适当处理作为火车,汽车及飞机的润滑油使用。——据《抗战时期的中国高校教育管理》等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国家布局在陕西省的重点建设工程数量居全国首位,但高校数量、学生规模与沿海相比仍相去甚远。1955年,教育部决定将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交通大学随即发出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口号。1956年起,6000余名交通大学员工,从上海迁至西安,不仅跨越了1500千米的空间距离,而且战胜了由十里洋场落地黄土高原的心理落差,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拓荒者和先行者。——摘编自《从交大西迁看高校使命担当》(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南联大成立的背景及办学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国家为什么要推动交通大学西迁?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两个时期高校西迁体现出的共同价值取向。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疫病频发的国家,在公共危机应急救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两汉疫病流行,西汉有11次,东汉有27次。疫病爆发以后,帝王一般会下罪己诏主动承担责任,认为疫病的流行是自己的政事有所欠缺而导致的,并大赦天下、减免赋税、举办大型祈禳仪式。西汉元帝时,关东水灾疾疫,大量流民涌入关内,元帝诏集转运粮食给流民,并开仓赈济,赐寒衣,保证灾民能有基本的吃穿。东汉和帝永元问,曹褒官为城门校尉,“时有疾疫,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多蒙济活”。安帝元初间,会稽大疫,政府派“遣光禄大夫将太医循行疫病”,到乡村为老百姓治病。两汉时期,从农村到城市,每逢疫情严重,惑病人增多,政府会因地制宜地腾出一些住宅作为疫病的医院,集中为他们进行治疗,以防止疫病扩散。——摘编自刘滴川《大瘟疫病毒、毁灭和帝国的抗争》等材料二晚清时期,以灾荒为代表的灾害性公共危机事件日趋频仍,以瘟疫为代表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此起彼伏。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官赈为代表的传统危机应对机制渐趋衰弱,新型商人开始活跃于近代历史舞台。新型商人文化教育程度较高,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同时具有“我本同处宇内,有分地无分民”的超越乡土观念的社会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发生重大灾荒时,他们号召社会各阶层人民关注灾区,为灾区人民募捐灾款和物资,义贩逐渐发展成为晚清社会主要的灾荒救济形式。——摘编自姜强《近代江南公共危机与社会应对》等材料三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局限在自然灾害和社会事故上。2003年“非典”后,针对危机事件的科研机构纷纷建立,在研究中各有侧重。2005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35个与公共危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汶川地震时,国内媒体从中央到地方全力以赴地对地震和救灾情况进行了及时、充分、生动的报告,将全国人民的注意力凝聚到抗震救灾上,激发了整个社会强大的救灾合力。——摘编自刘亚光《浅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时期应对公共危机措施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简要谈谈你从我国历代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建设中获得的启示。33.自山和平等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价值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芝诺在《国家篇》中讲的“所有人”,指的并不是生活在这一或那一城邦,这一或那一地区的居民,而是生活在疆域辽阔的亚历山大帝国这一“世界城邦”的所有的“世界公民";他所讲的“看成是我们的同胞和当地居民”,其含义应是消除帝国内各城邦、各地区、各等级居民之间在政治和法律上的不平等,实现作为“世界公民”的人人平等。——段忠桥《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平等观念》材料二《社会契约论》一书是他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他的理想中的国家是一个小型的民主共和国。……在立法工作中,每个公民都直接参与法律的制定,参加法律的讨论和表决。他反对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制定法律,他认为在制定法律的工作中,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吴千度、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大西洋宪章》(1)阅读材料一,指出芝诺的观点属千古希腊哪一思想学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学派的主要主张。(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的主要政治主张并论述其影响。(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大西洋宪章》的主要内容,并简述此后英美等国为推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所做出的努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强调了理性对道德培养的重要作用,结合备选项含义A项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B项主张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C项强调以人的主观感受评判世间万物,而D项则是凸显了知识(理性)对道德培养的重要性,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2、C【解析】
自然经济解体的最大表现就是耕织分离,传统纺织业衰败。洋布的涌入使“女工几停其半”,直接打击家庭手工业,促使“男耕女织”紧密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C符合题意;A虽然反映了用洋布多,用土布少,体现了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但是与C相比,C项更准确,排除;B反映厦门虽对西方棉织品有较大需求,但受到限制,体现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作用,排除;D说的是农妇等开始从事建筑业,但没有表明是因为外国商品输入,排除。故选C。3、C【解析】题干中的时间段正处于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从题干可知,当时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居于出超地位,中国输往英国的商品中,以丝、茶为大宗,故C项符合题意。4、B【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广告中的代言人摆脱了封建保守封闭,追求时髦和欧美的消费生活,反映了西方文化的渗透,体现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色彩,因此B选项正确;驻华英美烟草公司不是民族企业,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民国成立的影响,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女性成为烟草业消费主体,D选项错误。故选B。5、D【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七千人大会总结了过去的一些教训,在经济发展路线上作出了一定的改变,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调整,D项正确;七千人大会强调了“三面红旗”不能动,这不利于全面客观地反思总结历史问题,因此没有充分体现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也不利于“左”倾错误的彻底纠正,排除A、C两项;七千人大会在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背景下召开,这是由于经济建设思想错误,与中苏关系的恶化无关,排除B项。故选D。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A项错误,故本题选B项。凯恩斯主义出现于新政后,C项错误。因为新政只是缓解了经济危机,因此不能说根本改变了美国经济。【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7、C【解析】
由材料中1612年瓷器的“28641件”到1616年瓷器的“69057件”可知,中国瓷器外运数量大幅增长,海外市场进一步被拓展,故选C项。瓷器在宋代就已成为外贸品,而材料已是明代,故排除A项;材料只能说明中国瓷器整体的外运规模扩大,但不能说明民间制瓷工场规模扩大,因为材料并未明确瓷器主要出自官营还是私营的问题,故排除B项;材料只能说明万历时期海禁政策有所放松,D项“废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注意选项内主语和程度词的运用即可作出判断。8、D【解析】
据材料“曾国藩以诸种理由拒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可知,晚清时期地方财政为地方汉族官僚把持,中央难以调度地方财政资金,反映了中央政府权威下降,故D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盐税是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A选项错误;B项中“异常尖锐”说法过于夸大,故B选项错误;题干不能明显体现洋务运动资金匮乏问题,故C选项错误。9、C【解析】
材料指出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饕餮纹减少,写实性较强的凤鸟纹和简练的重环纹增多,反映了周人在思想文化领域神秘主义思想趋弱,质朴尚文和注重人事的理性主义思想的新发展,选项C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出青铜器制造技艺的变化,排除A;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周人审美标准变化,排除B;青铜器主要功能是礼器,排除D。【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青铜器风格的变化受制于当时社会政治理念。10、A【解析】
从新兴民族国家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再到一些国家成为新兴市场和经济体,这些新兴力量冲击着战后旧的世界秩序,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一些经济快速增长、市场潜力大的国家和地区称为“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并非都是区域经济集团,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情况,并非强调战后世界的首要问题是发展问题,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发达国家发展情况,无法体现南北差距加大,排除D。1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都发生在19世纪末,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CD项排除,因此答案为A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辛丑条约12、D【解析】
从“选民无财产限制”和“使各区人口数与代表名额比例合理,并且还规定了从地方到中央参与管理的程序”等信息可知,巴黎公社此举践行了无产阶级民主原则,故答案为D项;巴黎公社不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权,排除A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工农联盟,排除C项。13、C【解析】
在中世纪末期的西欧都以罗马法典为基础形成法律,英国有关私法的法律制定参照了罗马法的原则,可见,罗马法的立法原则得到复兴,罗马法成为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渊源和先驱,故C正确;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中“复制了”错误,中世纪欧洲和英国的法律应用了罗马法的原则,并非照搬罗马法的内容,B错误;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形成法律”“参照了罗马法的诸原则”,联系所学罗马法的影响分析解答。14、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主要的外交成就是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以及中日建交,这三大外交成就可以用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来概括,选项D正确;选项A中的另起炉灶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政策,排除;选项B中的再次较量不符合中美关系缓和,排除;选项C中的另起炉灶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政策,排除。15、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1953年我国尚未建立最高权力机关,决定由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替行使全国人大的职权。故答案为B项。A项政协代表并不是由选举产生的,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1950年6月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排除;D项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由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排除。16、B【解析】
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随着国王和大封建主的层层分封,封建等级制度逐渐形成。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封主和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这一时期,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封建庄园盛行,农奴与领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非常明显。因此,维系中世纪欧洲封建关系的主要基础是土地和契约。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17、A【解析】
隋唐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使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也参与到政治中来,罗马的万民法扩大了适用范围,三者都扩大了统治基础,A正确;雅典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不是选拔官吏的政策,排除B;C明显不符合中国的科举制,它是专制的产物,不是民主政治,排除;雅典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不是选拔官吏的政策,排除D。18、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C正确;A、B、D与材料不符。19、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南宋末年主要少数民族政权是蒙古,选项D正确;契丹建立的辽被金攻灭,选项A排除;南宋末年西夏和女真建立的金已经灭亡,选项B、C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南宋民族政权并立情况。20、D【解析】
1957年正是一五计划完成时期,钢铁、煤炭和发电量都在大幅度增加,可知重工业发展,结合一五计划前我国的工业经济基础是以轻工业为主,一五计划后重工业发展,使得国民经济结构趋向合理,选项D正确;重工业增速快是因为基础薄弱,而非急躁冒进,排除A;材料未提供轻工业数据,因此无法判断结构比例失衡,排除B;1949年至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阶段,排除C。21、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强调仁政,反对暴政”以及思想保守、主张“法先王”均是只属于先秦儒学的。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神化封建统治,特别是糅合其他学派思想,所以“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思想才是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名师点睛】在历史选择题中,命题者常常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实际上和题干无关的题肢做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的错误,即回答的并非所问的问题,所以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只能选择那些与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题肢,对那些和题干无关、即使本身说法再正确的选项也是不能选的。22、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由君主而至民主,正当过渡之世”表明,该派主张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应逐步推行,这是一种社会改良的思想,属于维新派的主张。故选B。A项不主张社会变革,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C项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实行共和制;D项主张在思想上进行变革,引进西方的民主和科学。考点:维新变法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思想的特点。维新派为了进行变法运动,进行了广泛地思想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一方面希望通过改良可以实现富强,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革命保留清朝统治。但是维新变法思想因为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而失败,不过维新思想的传播却起到了第一次思想启蒙的作用。23、A【解析】
由材料“每个公民都可以登上讲台对国家的政策和所有公职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一切重大决定必须经过公民大会讨论表决后方能生效”可知,伯里克利充分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故选A;伯里克利推行的措施激励的是公民的参政热情,而非“人民”,排除B;雅典城邦的这种直接民主并不能保证城邦的巩固统一,否则雅典何以衰落,故排除C;公民大会地位在伯里克利之前就早已确立,故排除D。24、A【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期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不断上升,世界贸易快速发展。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它的建立暂时结束了二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二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中“彻底消除”的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C选项错误,“新经济”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与材料信息不符;D选项中“广泛”一词表述错误,在此时期还有许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5、D【解析】
雅典戏剧及神庙这些的出现都受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故D正确。26、A【解析】
据“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可知梁鹹认为不同时代书法的侧重点不同,说明时代特征影响书法特色,故选A;材料未涉及市民阶层和书法之间的关系,排除B;C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27、A【解析】
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打破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不平等条约体系代替了“朝贡”体系,故选A项;B、C、D三项都不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与“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的论述不符,排除。28、A【解析】
“诸侯或骄,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汉初郡国并行制之下分封制所带来的问题,故A正确;郡县服从于中央,不会出现诸侯问题,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地方问题,与皇权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社会动荡无法体现,排除D项。29、C【解析】
根据材料中明代农村的农民以“长工”、“短工”、“月工”和“日工”等多种“雇佣”出现,说明在自耕农和佃农之外出现的新的劳动力类型,可知这反映出农村劳动力性质发生了变化,故选C项;材料仅体现明代农村出现雇农,不能说明农村新的社会关系出现较早或是“率先”,排除A项;从材料中雇农只是临时的受雇于雇主,说明地主与雇农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排除B项;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与材料给出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30、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作为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决定性的转折点,指的是从此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由国王转移到了议会那里,B选项符合题意;《权利法案》是议会用立法手段限制国王的权力,而非剥夺王权,A选项错误;光荣革命以后,国王受议会限制,两者在国家权力中并非互相制衡,不是“平衡”关系,C选项错误;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英国君主立宪制则是通过《权利法案》及之后英国议会先后制定的一些法律,逐渐建立起来的,D选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背景:日本全面侵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特点: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通才教育);办学条件艰苦;服务于战时需要;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研究。(2)原因: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国防安全的需要;高等教育布局亟需优化。价值取向: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服从大局。【解析】
(1)背景一问,根据材料西南联大成立的时间可得出日本的全面侵华,根据材料“教育部下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可得出政府的重视。特点一问,根据材料“德、智、体、美、劳、群六育并举”、“在树底下、茅屋内给学生讲课”、“一些教授运用化学方法制造战时急需品”、“将云南马油适当处理作为火车,汽车及飞机的润滑油使用”等信息,从对学生全面教育、办学条件、服务对象、因地制宜科学研究等角度概括即可。(2)西迁原因一问,根据材料交通大学西迁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但高校数量、学生规模与沿海相比仍相去甚远”,可以从一五计划、国家安全、教育优化等角度思考。价值取向一问,结合两所大学的时代背景,可以从爱国、奋斗、服从大局等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32、(1)特点:注重稳定人心;救助范围广,创没专门性救助医院(实施隔离防治);以政府救助为主;神学迷信色彩浓厚。(2)变化:从以官赈为主到以义赈为主。原因:清政府晚期政治腐败;传统儒学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西方慈善思想的引入。(3)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建筑工程法规论文模板及撰写指导合同3篇
- 入学个人军训心得体会
- 2025版教育培训机构购销合同范本及教育法规
- 遥控无人机航拍合同
- 室内拆除合同范本
- 专业生产实习报告范文集合五篇
- 监控维修合同
- 砂石料加工合同
- 建筑设计工程合同
- 云分发网络平台软件服务合同
- 和员工签股权合同范本
- 07FD02 防空地下室电气设备安装
- 《工程伦理》题集
- 江苏2024年江苏省新闻出版学校招聘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 河北省2024届高三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Ⅵ)英语试题含答案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课件
- 《金属基增容导线技术条件+第2部分:铝包殷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
- 园艺植物栽培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
- 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写字表字帖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