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造业智能制造与品质控制系统方案TOC\o"1-2"\h\u1417第一章智能制造概述 280471.1智能制造的定义与特点 278691.2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 227520第二章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3205102.1工业大数据分析 31932.2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3219682.3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 423152第三章品质控制原理 4222963.1品质控制的基本概念 4163073.2品质控制的主要方法 5121873.2.1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简称TQM) 5210993.2.2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简称SPC) 58513.2.3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ManagementSystem,简称QMS) 645433.2.4供应商管理 631617第四章品质控制系统的构成 6219764.1数据采集与处理 6153374.2品质监控与分析 7139914.3品质改进与优化 723310第五章智能制造与品质控制系统的集成 875935.1系统集成策略 8157015.2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 87765.3系统集成实施步骤 829238第六章制造过程监控与优化 962856.1制造过程数据采集 9276096.2制造过程监控与分析 9310266.3制造过程优化策略 1027869第七章设备智能维护与故障预测 10272387.1设备智能维护技术 1095017.2故障预测与诊断 11256557.3设备健康管理 1132157第八章供应链管理与协同制造 12327658.1供应链智能优化 12217848.2协同制造模式 12105628.3供应链协同质量控制 1314787第九章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328049.1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13210439.2信息安全策略 13171949.3隐私保护措施 1430362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施策略 143122910.1智能制造与品质控制案例分析 141758010.1.1项目背景 14723910.1.2案例实施过程 15305310.1.3案例效果 151671410.2实施策略与建议 15748110.2.1制定明确的实施计划 151498110.2.2技术选型与设备升级 15813510.2.3数据驱动决策 16186110.2.4强化品质控制 162430310.2.5政策支持与激励 162911010.3智能制造与品质控制系统的未来展望 16第一章智能制造概述1.1智能制造的定义与特点智能制造是指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效率最大化、产品质量最优化的一种新型制造模式。智能制造具有以下定义与特点:(1)定义: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新阶段,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实现制造业的全面升级。(2)特点:(1)高度集成:智能制造系统将设计、生产、管理、物流等各个环节紧密集成,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作业。(2)自适应能力:智能制造系统具有强大的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生产环境、设备状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自动调整生产策略。(3)智能决策:智能制造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决策,提高生产效率。(4)高质量控制:智能制造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生产过程,及时发觉问题并进行调整,保证产品质量。(5)节能减排:智能制造系统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设备运行,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1.2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全球制造业竞争的加剧,智能制造已成为各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以下为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以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型数字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2)网络化程度加深:制造业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内部网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网络化协作日益紧密。(3)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不断拓展,智能、智能工厂等成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4)定制化生产逐渐普及:制造业逐渐从大规模批量生产向个性化定制生产转变,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5)绿色制造成为发展趋势:制造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6)跨界融合加速:智能制造涉及多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如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跨界融合加速推进制造业创新。第二章智能制造关键技术2.1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大数据分析是智能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核心在于通过对海量工业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工业大数据分析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挖掘和可视化等方面。在数据采集环节,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生产线等设备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压力、能耗等。数据存储环节则需采用高效、可靠的存储技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数据处理环节涉及数据清洗、数据整合和数据转换等操作,旨在提高数据质量,为后续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数据挖掘环节运用机器学习、统计分析等方法,挖掘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可视化环节则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便于企业决策者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工业大数据分析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产品质量。2.2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是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人工智能主要包括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方面。深度学习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通过多层神经网络的构建和训练,实现对大量数据的高效处理。在智能制造领域,深度学习可用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故障诊断等任务,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人类语言,应用于智能制造中的智能问答、智能客服等领域,提高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效率。计算机视觉技术则通过对生产现场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机器学习作为一种自动化学习方法,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自动调整生产策略,实现优化生产。2.3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为制造业提供了全新的信息交互和业务模式。在智能制造中,互联网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传输:通过互联网实现生产设备、系统和平台之间的信息传输,提高生产过程的协同性。(2)云计算:利用云计算技术,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存储、计算和分析任务外包给云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数据处理能力。(3)大数据分析: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工业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物联网技术则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网络等设备,实现生产现场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在智能制造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1)设备监控:实时监控生产设备的状态,发觉异常及时处理,提高设备可靠性。(2)生产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计划的实时调整,提高生产效率。(3)产品追溯: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产品进行全程跟踪,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通过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智能制造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三章品质控制原理3.1品质控制的基本概念品质控制(QualityControl,简称QC)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产品进行质量监控、评估和改进,以保证产品满足预定的质量要求。品质控制的核心目的是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不良品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品质控制包括以下基本要素:(1)质量标准:根据产品特性、用户需求和企业战略,制定明确、可操作的质量标准。(2)质量控制计划:根据质量标准,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检验方法、检验频率、检验工具等。(3)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工序、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并解决质量问题。(4)质量改进:通过分析质量数据,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3.2品质控制的主要方法3.2.1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简称TQM)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强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以及与供应商、客户等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其主要方法包括:(1)质量管理小组(QualityCircle):通过组织员工参与质量管理活动,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2)过程改进:运用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简称SPC)等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3)质量成本分析:分析质量成本,降低不良品率,提高产品质量。3.2.2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简称SPC)统计过程控制是一种利用统计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改进的技术。其主要方法包括:(1)控制图:通过绘制控制图,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判断过程是否稳定。(2)能力分析:通过分析生产过程的能力指数,评估过程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3)过程优化:根据控制图和能力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优化生产过程。3.2.3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ManagementSystem,简称QMS)质量管理体系是一套系统性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制定、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其主要方法包括:(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按照ISO9001标准要求,建立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2)内部审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审计,保证体系的有效性。(3)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审,持续改进体系。3.2.4供应商管理供应商管理是指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其主要方法包括:(1)供应商选择:根据企业需求和供应商能力,选择合适的供应商。(2)供应商评价:对供应商的质量、交期、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3)供应商合作: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质量改进活动。第四章品质控制系统的构成4.1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是品质控制系统的首要环节。在这一环节,系统通过自动或手动方式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参数、设备状态、物料批次信息等。数据采集完成后,系统将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数据采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生产参数:包括生产速度、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用于监控生产过程是否在预设的范围内进行。(2)设备状态:包括设备运行时间、故障率等数据,用于评估设备功能及维护需求。(3)物料批次信息:包括物料批次号、供应商信息等,用于追踪产品质量问题。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数据清洗:去除重复、错误、异常等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3)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障数据安全。4.2品质监控与分析品质监控与分析是品质控制系统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系统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与分析,发觉潜在的质量问题,为品质改进提供依据。品质监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实时监控:通过可视化界面实时展示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发觉异常。(2)预警提示:当生产过程中的某项指标超出预设范围时,系统将发出预警提示,提醒操作人员采取措施。(3)历史数据分析: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产品质量问题的规律,为改进提供依据。品质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生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2)故障诊断:通过对历史故障数据的分析,找出故障原因,为设备维护提供依据。(3)质量改进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4.3品质改进与优化品质改进与优化是品质控制系统的最终目标。在这一环节,系统根据监控与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持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品质改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工艺优化:针对分析出的关键因素,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降低不良品率。(2)设备维护:根据故障诊断结果,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3)人员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降低人为误差。品质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持续改进:通过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2)技术创新: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管理升级: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第五章智能制造与品质控制系统的集成5.1系统集成策略系统集成是制造业智能制造与品质控制系统方案实施的重要环节,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系统目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明确智能制造与品质控制系统的目标,为系统集成提供指导。(2)制定总体方案:结合企业现有资源和条件,制定系统集成总体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技术路线等。(3)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实现模块间的松耦合,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4)标准化接口:采用标准化接口,保证各模块之间的互联互通,降低系统集成难度。(5)分阶段实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阶段推进系统集成工作,保证系统逐步完善。5.2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1)设备集成技术:研究如何将各类制造设备与品质检测设备集成到系统中,实现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2)数据集成技术:研究如何将来自不同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库,为后续分析和处理提供基础。(3)平台集成技术:研究如何将各类应用系统(如ERP、MES、SCM等)集成到统一的平台中,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4)系统集成测试与验证技术:研究如何对集成后的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保证系统稳定、可靠、高效。5.3系统集成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深入了解企业现状和需求,明确智能制造与品质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和功能指标。(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技术路线等,形成系统集成方案。(3)设备接入:将制造设备和品质检测设备接入系统,实现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4)数据整合:将采集到的设备数据、生产数据、品质数据等整合到统一数据库中。(5)平台搭建: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各应用系统的集成和业务协同。(6)系统测试与验证:对集成后的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保证系统稳定、可靠、高效。(7)系统部署与培训:将系统部署到生产现场,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系统顺利投入使用。(8)系统优化与升级: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不断提高系统功能和功能。第六章制造过程监控与优化6.1制造过程数据采集在制造业智能制造与品质控制系统方案中,制造过程数据采集是的一环。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到监控与优化效果的实现。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数据采集范围:制造过程数据采集应涵盖生产线的所有关键环节,包括原材料、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人员等多个方面。(2)数据采集方式:采用自动化采集与人工录入相结合的方式。自动化采集主要包括传感器、设备接口等,人工录入则包括操作人员对生产情况的实时记录。(3)数据采集频率:根据生产线的实际需求,设定合理的数据采集频率,以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4)数据存储与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分类、存储和处理,以便后续的分析与优化。6.2制造过程监控与分析制造过程监控与分析是保证生产过程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实时监控: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如温度、湿度、压力等。一旦发觉异常,及时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采取措施。(2)历史数据分析: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规律和问题。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数据,了解生产线的运行状况,为优化提供依据。(3)故障诊断与预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故障进行诊断和预测,提前发觉潜在问题,减少故障停机时间。(4)生产功能评估:对生产线的整体功能进行评估,包括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产品质量等方面,为优化提供参考。6.3制造过程优化策略在制造过程中,优化策略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1)生产计划优化: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保证生产线的稳定运行。(2)设备维护与更新: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提高设备功能,降低故障率。(3)工艺改进: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4)人员培训与管理: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降低人为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影响。(5)质量控制与改进: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6)生产环境优化:改善生产环境,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绿色生产。通过以上优化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制造业智能制造与品质控制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第七章设备智能维护与故障预测7.1设备智能维护技术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智能维护技术已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设备智能维护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通过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发觉潜在的故障隐患。(2)预测性维护:基于设备运行数据和历史故障数据,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提前进行维修或更换,降低故障率。(3)智能故障诊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设备故障进行智能诊断,快速定位故障原因,提高维修效率。(4)自适应控制与优化:根据设备运行数据,实时调整设备参数,实现设备自适应控制,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7.2故障预测与诊断故障预测与诊断是设备智能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潜在故障进行预测和诊断,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1)故障预测:通过分析设备运行数据,结合历史故障案例,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法,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为设备维护提供依据。(2)故障诊断:当设备出现故障时,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和历史故障数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故障类型、故障原因进行诊断,为维修人员提供准确的故障信息。(3)故障预警:根据设备运行数据,对设备故障进行预警,提前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降低故障对生产的影响。7.3设备健康管理设备健康管理是制造业智能制造与品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预测与诊断,实现对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1)设备状态监测: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评估设备健康状况,为设备维护提供依据。(2)设备故障预警:根据设备运行数据,对设备故障进行预警,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3)设备维护计划:根据设备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提高设备运行效率。(4)设备功能优化:通过自适应控制与优化技术,调整设备参数,提高设备功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5)设备健康管理平台:构建设备健康管理平台,实现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故障预测与诊断、维护计划管理等功能,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第八章供应链管理与协同制造8.1供应链智能优化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供应链管理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型。供应链智能优化旨在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从而提升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在供应链智能优化过程中,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1)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实时共享。(2)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和优化空间。(3)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供应链需求的预测和智能调度。(4)建立智能物流系统,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5)推广供应链协同管理理念,强化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关系。8.2协同制造模式协同制造模式是指在供应链中,各企业通过共享资源、协同研发、协同生产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协同制造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企业间紧密合作,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关系。(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快速响应和定制化生产。(3)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4)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升整体竞争力。(5)强化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保证产品和服务的高品质。在实施协同制造模式过程中,企业应关注以下方面:(1)构建协同制造平台,实现企业间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协同作业。(2)建立完善的协同制造管理体系,保证协同制造的顺利进行。(3)加强供应链协同研发,推动产品创新和升级。(4)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5)加强供应链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8.3供应链协同质量控制供应链协同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作业,实现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供应链协同质量控制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2)实现质量问题的快速响应和解决,降低质量成本。(3)加强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监督,提升整体质量水平。(4)促进上下游企业间的质量共赢,提高供应链竞争力。为实施供应链协同质量控制,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保证供应链各环节的产品质量。(2)采用先进的质量检测技术,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3)建立质量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质量数据的实时传递。(4)开展质量协同培训,提升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5)加强供应链质量考核,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第九章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9.1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在制造业智能制造与品质控制系统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以下为该系统面临的主要信息安全风险:(1)数据泄露风险:系统中的敏感数据可能因内部员工操作失误、外部攻击等原因导致泄露,造成企业商业秘密泄露、客户信息泄露等严重后果。(2)系统攻击风险:黑客可能通过漏洞攻击系统,导致系统瘫痪、数据损坏等问题,影响企业正常运营。(3)病毒感染风险: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可能通过互联网传播,感染系统,窃取数据、破坏系统等。(4)内部安全风险:内部员工可能因操作失误、离职等原因导致系统安全问题。9.2信息安全策略为保证制造业智能制造与品质控制系统方案的安全,以下信息安全策略应予以实施:(1)物理安全策略:加强系统硬件设备的保护,防止非法接入、盗窃等事件发生。(2)网络安全策略: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防止外部攻击;定期检查网络设备,保证系统安全。(3)数据安全策略: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保证数据安全性;定期备份重要数据,防止数据丢失。(4)身份认证策略:实施严格的身份认证机制,保证合法用户才能访问系统。(5)权限控制策略:合理分配系统权限,保证用户只能访问授权范围内的资源。(6)安全审计策略:建立安全审计机制,对系统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行为及时处理。9.3隐私保护措施为保证用户隐私不受侵犯,以下隐私保护措施应予以实施:(1)数据收集原则:仅收集与业务相关的必要数据,避免收集过多个人信息。(2)数据存储与处理:对收集到的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保证数据安全;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遵循隐私保护原则,避免泄露用户隐私。(3)数据共享与传输:在数据共享和传输过程中,采取加密措施,保证数据不被非法获取。(4)用户权限管理: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权限管理功能,用户可自主控制个人信息的使用范围。(5)隐私政策:制定明确的隐私政策,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使用目的、范围和保护措施,保证用户知情权。(6)用户反馈与投诉:建立用户反馈与投诉渠道,及时处理用户隐私保护问题,保障用户权益。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施策略10.1智能制造与品质控制案例分析10.1.1项目背景以某知名汽车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产品质量,引入了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动画短片创作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生物药物化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全程种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餐饮行业投资指南模板
- DB2201T 72-2024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评估规范
- 生物学开题答辩模板
- 七夕节文化讲座
- 申请外国人签证邀请函需提供的材料
- 读后感《小王子》
- 二零二五年度赡养协议及养老产业市场调研合同范本3篇
- 2024届北京市通州区英语高三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培训课件
- 能源管理体系记录表单
- 智慧城市建设课件
- 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可研
- 湖南省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服务费计费规则【实用文档】doc
- GB/T 6913-2008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
- GB/T 18717.2-2002用于机械安全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第2部分:人体局部进入机械的开口尺寸确定原则
-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全套课件
- 117-钢结构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与管控措施
- SHS5230三星指纹锁中文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