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增分策略-散文语言赏析_第1页
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增分策略-散文语言赏析_第2页
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增分策略-散文语言赏析_第3页
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增分策略-散文语言赏析_第4页
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增分策略-散文语言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增分策略一-散文语言赏析

语言之美,赏析“含蓄隽永”的语言艺术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在高考的语文试卷中,散文阅读一直是考查学生语言理解和赏析能力的重要环节。特别

是对于那些充满“含蓄隽永”之美的散文,更是深受命题人的青睐。这类散文语言优美、意

蕴深厚,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巧妙的比喻、深邃的思考,让读者在品味语言之美的同时,

也能感受到作者的独特情感和深刻思想。因此,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掌握赏析“含蓄隽永”

散文语言的能力,无疑是对提高语文成绩具有关键性意义的。

【应对策略】

1.深入理解散文的语言特点:要赏析“含蓄隽永”的散文语言,首先需要对散文的语

言特点有深入的理解。一般来说,散文的语言注重表达的真实、自然、流畅,同时又不失深

度和韵味。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捕捉作者使用的生动形象的词汇、富有节奏感的句式以及

独特的修辞手法,这些都是构成散文语言艺术的重要元素。

2.注重整体感知和细节分析:在赏析散文时,既要注重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旨和

情感基调,又要关注细节分析,深入品味作者使用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通过对细节

的深入剖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3.多做练习,积累经验:要提高散文语言赏析的能力,多做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可以

通过阅读经典散文作品、分析历年高考真题中的散文阅读题目等方式来积累经验。同时,也

要注意总结自己在赏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方法。

4.拓展阅读视野,丰富语言积累:除了多做练习外,拓展阅读视野也是提高散文语言

赏析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了解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方式来

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同时,也要注意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现象,从中汲取灵感和营养。

【练习建议】

针对上述策略,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练习建议:

L阅读经典散文作品: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

这些作品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有助于你深入理解散文的语言特点,并提高对“含蓄隽永”

散文的赏析能力。

2.分析历年高考真题:通过分析历年高考真题中的散文阅读题目,你可以了解命题人

的出题思路,熟悉散文阅读题型的解题技巧,同时也可以积累一些常见的散文语言赏析方法。

3.撰写赏析文章:在阅读经典散文作品的过程中,你可以尝试撰写赏析文章,分析作

品中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通过撰写赏析文章,你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语

言赏析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参与课堂讨论: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赏析心得。

通过课堂讨论,你可以了解他人的观点和方法,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思

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5.关注生活语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关注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如广告语、

网络流行语等。通过分析这些语言现象,你可以了解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

语言积累,提高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

【分类例析】

分类例析(一)词语含义理解

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丢失的脚步

王开岭

大,正让城市削掉双足,脚步日渐枯萎。点与点之间的遥远,让我们望而却步,不得不

折叠起双足,换之以轮胎和轨道。现代人的日常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是“乘客”。

北京城,已套上了第6个大呼拉圈,且环距越来越大。

没人再敢把城市当棋秤、视自己为棋子了。城市的态势只能用涟漪来形容,且是巨石“扑

嗨”激起的那种。面对急剧的放扩,没人敢吹嘘熟悉每一条波纹了,连的士司机都像片警那

样,专挑熟悉的“片”跑。

由于太大,任何人都只能消费极小一部分,无法从整体上参与它、拥有它。

这是一盘谁也下不完的棋。人只能在上面流浪,胡乱移动。某种意义上,已无真正的“北

京人”“上海人”“广州人”。无边无际、日夜更新的城市,所有人都变成了它的陌生客。据

说,法国学者皮埃尔•卡蓝默访问了几座中国城市后感叹:“它们太大了,每一次进入我都

忍不住发抖。”

在无界的大面前,脚力是渺小的,所有的腿都会恐惧、自卑、抽搐。

由于“脚”和“历程”之间的逻辑驰散了,“人生脚步”一词,正丧失其象征性。城市

无法用脚来丈量,人生也不再用脚来记录。我的办公室同事,人均每日乘车3小时,那是一

种天天出差的感觉。一家伙恶狠狠道:“天天三小时!三小时!他妈的……”

是的,我们最有效的生命时间,虚掷在了路上。

而且,这是纯物理、纯机械的“赶路”,绝无精神活动和审美可能:堵、挤、抢、揉、

刮擦、焦灼、噪音、污染……整个一皱眉和不断骂娘的过程。

我一直深以为一一

美好的地方一定是养脚的地方。诗意的城市应该是漫步的城市。

在一座美好之城里,道路系统应在细节上处处体现对行人的体恤,人行道应享有特殊的

荣誉和尊严。

那天,我要到马路对面去,一个外地来的朋友正拼命挥手,可附近既无天桥亦无路口,

我想了半天,也不知如何跨越几十米天堑,最后招了辆车,到一桥底再绕回来,跋涉了几公

里,才和朋友握上手,真可谓咫尺天涯。

丹尼贝尔说:城市不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选择一座城市,就是投奔一种生活。

规划一座城市,就是设计一种生活。

“湖上笠翁”李渔最懂得“步”和“行”的关系。《闲情偶记》里有一篇专门论行,他

对沉湎车马者的建议是一

“使乘车策马之人,能以步趋为乐,或经山水之胜,或逢花柳之妍,或遇戴笠之贫交,

或见负薪之高士,欣然止驭,徒步为欢,有时安车而待步,有时安步以当车。”

他的时代全是木牛流马的环保车,故只从美学上衡量废足的损失,若换了现在,无马可

策、无辔可驭,惟有屁股冒烟的汽车,这位绿色享乐者恐该气急败坏了。

虽发掘出很多足乐,但显然,他对沿途空间企求太高:山水之胜,花柳之妍,负薪之高

士……也就是说,行步之趣须魅力风物相伴,须有好玩的故事和兴奋点。心旷神怡,方举目

皆景,否则即纯粹累足之苦。

柳永有过一篇《望海潮》,写宋朝杭州市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市列珠矶,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蟾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

夜,嬉嬉钓叟莲娃。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读罢,我真有股冲动,恨不得即刻动身,奔赴那座伟大的城池。

那样的户外,你想不挪步都难,会觉得呆屋里是犯罪,走得太急也是犯罪。

柳永有过一篇《望海潮》,写宋朝杭州市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读罢,我真有股冲动,恨不得即刻动身,奔赴那座伟大的城池。那样的户外,你想不挪

步都难,会觉得呆屋里是犯罪,走得太急也是犯罪。

不可否认,长安街乃京城最伟大的街。但真正对漫步发出邀请的是胡同。其一砖一木都

有体温,元素鲜活、细节密集,最具酵母气息和微生物色彩,所遇之人也有趣……重要的是,

你能与它对话,一副门做、春联,一棵槐树和一窝喜鹊,一丛墙头草或一只流浪猫,都是一

个有趣的信息体。而长安街,你就没法交流,它根本不打算和你平等。那些威风凛凛的建筑

体,阴郁僵冷,拒绝握手,拒绝攀谈,只接受瞻仰、服从。

胡同街区的枯萎、市井活性的夭折、“步行街”的出世,皆意味着漫步文化渐行渐远。

“这样的城市非常乏味,它显示的是技术能量,没有灵魂。”皮埃尔•卡蓝默说。

给双足一块有力量的落点吧。

脚,是要用来走路的。否则,从肉体到精神皆有“失足”感。

那年,崔永元拉一帮人去搞“新长征”,红旗飘飘,走了趟物非人非的老路。我所在的

央视栏目做了期纪录片,讲这群好事者如何折磨自己,如何痛并快乐着。我还发明了个词:

“精神足疗”。在我看来,小崔的红旗实为幌子,不过是一帮废足已久、萎靡不振的现代人

一做了次“足底按摩”罢了。

据说疗效不错,很多脚激动得热泪盈眶,小崔的抑郁也好了大半。

足底穴位那么多,通着那么多的经络和神经元,不治百病才怪呢。

(有删改)

【原题呈现】请综合全文,解释标题“丢失的脚步”的丰富含义。

明确:

“丢失的脚步”这个标题具有丰富的含义。首先,从字面上看,它指的是在现代城市中,

由于城市的巨大和交通的拥堵,人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路上,导致他们无法享受漫步

的乐趣,甚至无法方便地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这种“丢失的脚步”象征着人们对城

市的陌生感和疏离感,以及对生活的疲惫和焦虑。

其次,从象征意义上来看,“丢失的脚步”也代表着人们对生活节奏的控制权的丧失。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被各种压力和期待推动着前进,他们无法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意愿

去生活。他们的脚步被束缚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之中,无法自由地探索和体验生活的美好。

最后,从更深层次上来看,“丢失的脚步”还代表着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认同的缺

失。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物质和功利所驱使,忽视了内心的需求和感受。他们追求的

是快速的成功和满足,而不是真正的自我实现和成长。这种对自我价值的忽视和迷失,也体

现在他们丢失的脚步之中。

因此,“丢失的脚步”这个标题表达了作者对于现代城市生活的反思和批判,呼唤人们

重新找回生活的节奏和自我价值,享受漫步的乐趣和自由。

【失误警示】

在解读“丢失的脚步”这一标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避免失误:

1.字面与象征意义的结合:标题“丢失的脚步”既有字面含义,也有象征意义。字面

上,它描述了现代城市中人们因交通拥堵等问题而难以自由行走的现象。象征意义上,它则

代表了人们对生活节奏失控、对自我价值追求的迷失等深层次问题。因此,在解读时,需要

将两者结合起来,全面理解标题的丰富内涵。

2.关注作者的意图和情感态度: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意图和情感态

度。在解读“丢失的脚步”时,需要关注作者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反思和批判,以及对人们重

新找回生活节奏和自我价值的呼唤。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标题的含义和文章的主旨。

3.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文章的内容和标题往往与上下文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在

解读“丢失的脚步”时,需要联系现代城市生活的特点、人们对生活节奏的追求以及自我价

值认同的重要性等方面,以更准确地把握标题的含义和文章的主旨。

4.避免过度解读和偏离主题:在解读标题时,需要避免过度解读或偏离主题。虽然''丢

失的脚步”具有丰富的含义,但我们也应该将其与文章的整体内容相结合,避免将标题解读

得过于复杂或离题万里。

【增分策略】

1.常考词语的特点

常考词语的特点往往与文章的主题和语境密切相关,常常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

内涵。在解读常考词语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关注词语的字面意义。字面意义是词语最基本的含义,也是我们理解词语的基础。

通过仔细分析词语的字面意义,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和含义。

其次,深入挖掘词语的象征意义。象征意义是词语在特定语境中所蕴含的特殊含义,常

常与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连。通过深入挖掘词语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更深

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止匕外,注意词语的文化内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语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

解读常考词语时,我们可以关注其文化内涵,了解其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和用法,从而

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最后,结合上下文和时代背景进行解读。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往往与上下文和时代背景密

切相关。在解读常考词语时,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和时代背景进行解读,以更准确地理解其

在文章中的作用和含义。

对于“丢失的脚步”这个标题而言,其常考词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丢失”这个词语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仅指物理意义上的失去或遗失,

更是指人们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对自我、对生活节奏的失控和迷失。这种失控和迷失是现代社

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作者通过文章想要表达的主题之一。

其次,“脚步”这个词语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中,“脚步”往往与行走、

旅行、探索等概念紧密相连。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交通拥堵、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人

们往往无法自由地行走和探索。这种对“脚步”的束缚和限制也是作者想要通过文章揭示的

问题之一。

最后,”丢失的脚步”这个标题还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它紧密地结合了现代城市生活的

特点和人们的生存状态,反映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通过解读这个标题,我们

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现代城市生活的特点和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

遇。

2.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

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是结合语境、注意词语间的关联以及关注

作者的意图。

首先,语境是理解词语含义的关键。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我

们需要仔细分析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乃至整篇文章,理解其上下文,从而准确地把握词语

的含义。例如,在解读“丢失的脚步”这个标题时,我们需要结合现代城市生活的特点、人

们对生活节奏的追求以及自我价值认同的重要性等方面,以更准确地把握标题的含义。

其次,词语间的关联也是理解词语含义的重要线索。在文章中,词语之间往往存在着一

定的关联和逻辑关系。通过分析和理解这些关联和逻辑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词语的含

义。例如,“丢失”和“脚步”这两个词语在“丢失的脚步”这个标题中就存在着紧密的关

联。通过分析这种关联,我们可以理解到标题所表达的是人们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对自我、对

生活节奏的失控和迷失。

最后,关注作者的意图也是理解词语含义的重要方法。作者在写作时往往会通过选择特

定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态度。因此,在理解词语含义时,我们需要关注作者的意

图,尝试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词语。例如,在解读“丢失的脚步”这个标题时,我们

需要关注作者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反思和批判,以及对人们重新找回生活节奏和自我价值的呼

唤。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标题的含义和文章的主旨。

分类例析(二)句子含义理解

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丢失的脚步

王开岭

(文章见例一)

【原创题目】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结合文本分析说明。

脚,是要用来走路的。否则,从肉体到精神皆有“失足”感。

明确: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思和批判。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节奏

的加快、交通拥堵等原因,人们往往无法自由地行走和探索,导致他们的脚步变得沉重和迟

缓。这种状态下,人们不仅身体上感到疲惫和无力,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失去了追求和自我实

现的动力。这种“失足”感不仅仅是指物质层面上的失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迷茫和空虚。

从更深层次上来说,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人们重新找回生活节奏和自我价值的呼唤。

作者认为,人的脚步应该是一种自由和探索的象征,代表着人们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和成长的

过程。因此,人们需要重新找回自己的脚步,摆脱现代生活的束缚和限制,重新找回自我和

生活的意义。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从肉体到精神都重新焕发出活力和生机,实现真正的自我

价值和人生意义。

【失误警示】

在解读这句话时,一些常见的失误警示包括:

1.忽视语境:解读这句话时,必须将其置于整篇文章的语境中。如果仅从这句话本身

出发,可能会忽略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例如,这句话出现在对现代城市生活批

判的背景下,因此,理解这句话时,必须考虑到现代城市生活对人们行走和探索的限制。

2.忽略象征意义:在这句话中,“脚”和“走路”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它们还具有

丰富的象征意义。脚象征着人们的行动和探索,而走路则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自我实

现。因此,在解读这句话时,必须深入挖掘其象征意义,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3.过度解读:虽然这句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意,但也不能过度解读。一些读者可能

会将这句话与一些与文章主题无关的概念或理论联系起来,导致解读偏离了文章的主旨。因

此,在解读这句话时,应保持理性和客观,避免过度解读。

4.忽视作者意图:这句话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对现代城市生活的批判和对人们重新找

回生活节奏和自我价值的呼唤的。因此,在解读这句话时,应关注作者的意图,尝试从作者

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这句话。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这句话的含义和文章的主旨。

【增分策略】

划线句子是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对于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具有重要作用。在解读划

线句子时,我们需要结合上下文和作者的意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说明:

首先,关注句子的字面意义。划线句子往往是文章中的核心表述或重要观点,通过仔细

分析句子的字面意义,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和含义。例如,在王开岭的《丢

失的脚步》中,划线句子可能是关于现代城市生活的描述或对人们生活状态的反思,通过字

面意义的解读,我们可以初步把握句子的基本含义。

其次,挖掘句子的深层含义。除了字面意义外,划线句子往往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和观点。这些深层含义可能与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情感态度或文化背景等方面相关。通过深

入挖掘句子的深层含义,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在《丢失的脚步》

中,划线句子可能表达了作者对现代城市生活的担忧和对人们内心世界的关注,通过深层含

义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旨。

此外,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往往与其上下文密切相关。在

解读划线句子时,我们需要关注其与前后文的联系和逻辑关系,以更准确地理解其在文章中

的作用和含义。在《丢失的脚步》中,划线句子可能是在描述现代城市生活的特点或在反思

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文章的主旨。

最后,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作者在写作时往往会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

手法来增强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解读划线句子时,我们需要关注其表达方式和修辞手

法,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态度。在《丢失的脚步》中,划线句子可能运用了比喻、

对比等修辞手法来突出现代城市生活的特点或表达作者的担忧和反思,通过注意这些表达方

式和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文章的主旨。

对划线句子的理解需要结合上下文和作者的意图,从字面意义、深层含义、上下文联系

以及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说明。通过这样的解读过程,我们可以更准确地

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意义。

分类例析(三)句段赏析

例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丢失的脚步

王开岭

(文章见例一)

【原创题目】赏析下面出自文章里的句段。

他的时代全是木牛流马的环保车,故只从美学上衡量废足的损失,若换了现在,无马可

策、无辔可驭,惟有屁股冒烟的汽车,这位绿色享乐者恐该气急败坏了。

虽发掘出很多足乐,但显然,他对沿途空间企求太高:山水之胜,花柳之妍,负薪之高

士……也就是说,行步之趣须魅力风物相伴,须有好玩的故事和兴奋点。心旷神怡,方举目

皆景,否则即纯粹累足之苦。

明确:

这段话是王开岭在《丢失的脚步》一文中的精彩表述,他巧妙地将古代的木牛流马与现

代的屁股冒烟的汽车进行对比,以此来揭示现代人对行走方式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对人们生

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作者通过对古代绿色享乐者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自然和环境的

尊重与享受,同时也暗示了现代人对汽车等机械工具的依赖,以及这种依赖可能带来的对环

境和健康的负面影响。

【失误警示】

在赏析句段时,学生容易出现以下失误:

一、忽视句子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

在赏析句段时,学生需要关注句子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和

含义。然而,有些学生可能会忽视这一点,只是孤立地看待每个句子,导致对文章整体内容

的理解出现偏差。

例如,在赏析上述例文中的句段时,学生需要理解这段话与文章整体内容的联系,以及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段话是对现代生活方式和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思和批判,是对文章主

旨的进一步阐述和深化。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只是孤立地看待这段话,就很难准确地理解其

含义和作用。

二、缺乏深入思考和挖掘深层含义

在赏析句段时,学生需要深入思考并挖掘句子的深层含义。然而,有些学生可能会停留

在表面意思上,缺乏对句子深层含义的挖掘和理解。

例如,在赏析上述例文中的“他的时代全是木牛流马的环保车”这句话时,学生需要思

考这句话背后的深层含义。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古代环保、自然、慢生活的向往,同时

也暗示了对现代生活方式和人们内心世界的担忧。如果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意思上,就很难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旨。

三、忽视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在赏析句段时,学生需要关注句子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

情感态度。然而,有些学生可能会忽视这一点,只是简单地阅读句子而没有深入分析和欣赏

其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例如,在赏析上述例文中的“山水之胜,花柳之妍,负薪之高士”等描述时,学生需要

欣赏其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所营造的画面感和感染力。如果学生忽视了这些语言表达和

修辞手法,就很难感受到这段话所表达的美好和意境。

【增分策略】

在赏析这段文字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关注句子的对比手法。作者通过对比古代的木牛流马和现代的汽车,凸显了现代

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种对比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社会的进步,也让我们思

考这种变化对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影响。

其次,关注句子的象征意义。在这段话中,“木牛流马”和“屁股冒烟的汽车”不仅仅

是字面上的交通工具,它们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木牛流马象征着环保、自然和慢生活,

而屁股冒烟的汽车则象征着污染、快速和浮躁。通过对比这两种象征物,作者表达了对现代

生活方式的担忧和对环保、慢生活的向往。

止匕外,关注句子的语言表达。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这段话具有很

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例如,“山水之胜,花柳之妍,负薪之高士”等描述,让我们仿佛看

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闲自得的行人;而“屁股冒烟的汽车”则形象地描绘了现代汽车的

污染和喧嚣。

最后,关注句子的深层含义。这段话不仅仅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批判和反思,更是对人

们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思考。作者认为,现代人在追求快速和便捷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内心的

需求和感受。而真正的行走应该是一种心灵的旅行和探索,需要我们去感受沿途的风景和故

事,去体验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分类例析(四)语言特点赏析

例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丢失的脚步

王开岭

(文章见例一)

【原创题目】本文的语言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明确:

王开岭的《丢失的脚步》一文,其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诗意。例如,

文章中的“木牛流马”和“屁股冒烟的汽车”等比喻,既揭示了作者对古代和现代生活方式

的不同态度,又使文章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意图和情感态

度。

其次,作者的语言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在文章中,作者通过运用短句和排比等修辞

手法,使得文章语言紧凑有力,节奏感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丢失了慢走,

丢失了漫步,丢失了随意之步、逍遥之步、情爱之步、欢悦之步、悲戚之步”等排比句,既

展现了作者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批判,又使得文章语言更加富有节奏感。

止匕外,作者的语言还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在文章中,作者通过对现代生活方式

的反思和批判,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例如,“这个时代,能走的路太多了,

能走的样子也太被迫了”等句子,既揭示了现代人对生活方式的无奈和迷茫,又表达了作者

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

【失误警示】

在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时,学生容易出现以下失误:

一、忽视语言的整体风格和特点

在赏析语言特点时,学生需要关注文章的整体风格和特点,以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和魅

力。然而,有些学生可能会忽视这一点,只是孤立地看待某个词语或句子,导致对文章语言

特点的理解出现偏差。例如,在赏析本文时,学生需要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是诗意而富有哲

理的,这种风格贯穿全文,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二、缺乏对比喻和象征手法的深入理解

在本文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这些手法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富有诗意。然而,有些学生可能会对这些手法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挖掘其深层含义

和作用。例如,对于“木牛流马”和“屁股冒烟的汽车”这两个比喻,学生需要深入思考其

背后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对古代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态度,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

情咸木唐

心:、艮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本文的语言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美是文章语言特点的重要组成部

分。然而,有些学生可能会忽视这一点,只是简单地阅读文章而没有深入感受和欣赏其语言

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例如,在赏析文章中的排比句时,学生需要关注其节奏感和韵律美,从

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作者的意图。

四、缺乏对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的深入挖掘

本文的语言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这些思考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深刻、有力。然

而,有些学生可能会忽视这一点,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文字理解上,没有深入挖掘其背后的人

文关怀和哲理思考。例如,在赏析文章中关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反思和批判时,学生需要深

入思考其背后的人文关怀和作者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

的情感态度。

【增分策略】

在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关注文章的整体风格和特点。在赏析本文时,学生需要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是诗

意而富有哲理的,这种风格贯穿全文,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其次,深入理解比喻和象征手法。深入思考文章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挖掘其背后的象

征意义和作者对古代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态度。例如,对于“木牛流马”和“屁股冒烟的汽车”

这两个比喻,需要理解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批判态度。

此外,关注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学生需要深入感受和欣赏文章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

美,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作者的意图。例如,在赏析文章中的排比句时,学生

需要关注其节奏感和韵律美,感受其强烈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最后,深入挖掘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学生需要深入思考文章中关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

反思和批判背后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例如,在赏析文章中关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反思和

批判时,学生需要理解作者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

【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题。

惜字亭下

①老街口的惜字亭还在,风风雨雨,不改古朴模样。天晴时候,有老人去亭下焚烧字纸,

5古典又清闲,砖炉纸灰仿佛透着幽静,飞扬出诗书礼乐的韵致,飘飘然遁入暗黄淡然的遥

远心境。

②惜字亭是砖石结构,形如塔,高三丈三尺有余,五方皆为假门,底层有一方辟有拱形

空心正门,专供焚烧字纸之用,以育人文风气。二至三层实心结构,飞檐斗拱,有各式花纹

图案。墙角斑驳着裸露出藏青色大砖,砖上稀落落生有苔野。老式木板门,窗户也是木制的,

窗格烟熏火燎,漆黑漆黑、一节一节。苍老与陈旧里,凝结着一份幽古的清寒。旷达和清穆

不倒。一百多年的光阴点点滴滴渗透成壁,斑驳坑洼,古意充盈,愈久弥坚。

③中国人认为字是神圣的,对字纸有特殊心理。燕京旧俗,污践字纸几乎与不敬神佛不

孝父母同罪。仓颉造字,惊动了天地鬼神,只因文字有灵。读圣人之书,更应严肃恭敬相对,

守住笔下的清正光明。有关性命、功名、闺阑以及婚姻之类,须谨慎再谨慎。忌淫词艳曲兼

以书文讥谐他人,不可离间骨肉,倾人自肥;不可凌高年欺幼小;不可挟私怀隙谋害别人,

唆人构怨,颠倒是非,使人含冤。这样的“惜”是敬是止是仁是义,为人处世堂堂正正,多

些磊落,踏实安稳。

④旧时儒生乡绅自愿组建惜字会、敬字社,尊孔尚道,叫人爱惜字纸。《帝京岁时纪胜》

上说,二月初三文昌帝君圣诞日,文人行礼拜祭并举办“敬惜字纸”香会,在文昌祠、精忠

庙、梨园馆或各省会馆献贡演戏,动辄聚集千人。北地如此,南方也不例外,雇人沿街定期

收取废旧的字纸残书汇总焚化,余烬投入江河。古风绵延几百年,风雨无阻。

⑤惜字亭下人家,虽世代耕农,对字纸也有敬惜之心。家里有读书人的,必备字纸篓。

字纸保持清洁,不受污秽,得空放入炉中焚化,将灰烬深埋或送入河里。乡民识不了多少文

字,却深得人间仪礼。记忆中,祖父略通文墨,桌底备有竹箧,将写有字的废纸团成一球放

入其中,隔十天半月,找一树下或河边焚去,所烧字灰中一切法义与大地众生结缘。幼年记

忆里,纸灰浮扬上空或随水波悠悠荡荡漂远了,引得一阵遐想,让我懂得百姓之礼自有端庄

肃穆。

⑥乡人惜字更惜物,村戏里的唱词一句句都是惜物之情:“舍不得老布袜子有帮无底,

舍不得鸡窝上一顶斗笠,舍不得床底下三升糯米,舍不得刚抱的一窝小鸡。”

⑦地底潮湿,房子屋基用青石方块,青砖砌半人高,刷上石灰。青砖是珍物,舍不得多

用,平常人家造房子,一律砌土砖上顶。砖缝抹平了,沿缝压出一条沟纹。夏天敞开窗子,

冬天才贴上薄薄的白纸,窗上微微发出米糊与白纸的气味。屋檐下堆满松针,引火烧饭。劈

开的木柴码放整齐,这种情调为山乡独有。

⑧在徽州游玩,一族人家老祠堂大厅抱柱上高高挂有旧联,说是清人所作,内容大好,

说出了心头话:

惜衣惜食缘非惜财而惜德

求名求利只需求己莫求人

⑨这联语让我感动,仿佛看见了惜字惜物的祖父青灰色的身影,也仿佛看见了一代代乡

村老人的面容。做孩子的时候,凡穿衣或饮食,长辈总让我们爱惜,一粒米也不能糟掉。吃

饭不得多话,不准挑三拣四。人世经年,觉得少比多好。轻轻浅浅享一份清福就好。君子知

命,要懂得随分寸时、惜福养命。

⑩惜字亭下山深树茂,一年四季花色烂漫,绿植遍野,无有风沙,窗明几净。少年时每

日在窗下读两册书,喝一壶茶,间或一二乡友来闲坐,上下千年。远离闹市,得了清静也得

了热闹。友人住在惜字亭东。冬天借宿其家,夜雾中影影绰绰的鱼鳞瓦老房子,几盏未灭的

灯火,点缀其间。早晨起霜了,一头走出去,迎面沁凉。友人母亲为人和善,待我等如亲儿,

每日烧好热水灯下候着。洗漱泡脚,屋梁上近尺长的老鼠探头缩脑,好像通了人情,并不可

厌。几个少年雄皮等至,世间最好的事,是人的相遇,像梅花沾有霜雪,草叶凝结露珠。他

母亲做的萝卜干真好吃,二十几年,忘不了那样的情味。

(g姑祖母孀居多年,父亲兄弟四个侄辈经常送些柴米,肩挑背驮几里路。她上了年纪,

手脚不利索,做出饭菜无人问津。有一年路过她家,歉然留我午饭,咸豆角与萝卜干,竟还

有一碗蔬菜。我连吃两碗米饭,姑祖母很高兴,说小哥当年也如此。她小哥是我祖父,兄妹

情谊迥于世人。哥哥去世十多年,妹妹还记得往昔的日子。

⑫H里一老妪,无儿无女,幼年缠足,做不得农事。村民轮番砍柴晒干挑到她家,也有

人送肉菜盐米酱醋。此俗成了惯例,直至其寿终。平人的关怀,虽只有一饭一蔬,却细水长

流、温润贴心。

肝春后,惜字亭下村落山野的各色花都开了,小路上常见挑夫折一枝野花放在扁担头,

蕴含三分春色,又吉庆又邳眼。日子贫苦,生在马槽牛栏,也在槽里栏里开有绿叶鲜花。

⑭人过中年,前途短促,心怀不甘,常常有戾气,惜字亭下的人们却面容安详。岁月漫

长,历经世事,他们尝尽几度秋凉。冬日窝在草丛晒晒太阳,便有了温润人心的暖意,不管

老之将至老之已至,无惧生,无惧死。

⑮走在惜字亭边,喧嚣只在别处。近旁荒藤绿树老宅古桥,远处飞鸟废园晨雾青山。暮

鸦归来,秋燕南去;风过亭尖,雨落天井,烟锁池塘;草动虫鸣,水流花落……四季悄然更

迭。几百年来人们从亭前走过,汲水、灌溉、浆洗衣物。牧童牵牛过桥,一身夕照,像诗像

词像曲又像画。白昼日光,夜阑月色,将惜字亭下的日子照得晴朗光明。

⑯秋夜过惜字亭边石桥,河里一轮圆月,明润在天,不知它照着溪水,溪水不知有月照

着,不管不顾地流着。石桥、溪水、明月不知有我经过。

(取材于胡竹峰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懂得随分守时随分守时:遵行本分,随从时俗

B.几个少年嬉皮笑脸嬉皮笑脸:不严肃,不庄重

C.又吉庆又和煦和煦:温暖

D.不管不顾地流着不管不顾:自顾自地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⑤段从普通乡民写到略通文墨的祖父,展现了亭下百姓对待“字纸”端庄肃穆的

态度。

B.第⑩段作者写二十年来未曾忘掉“萝卜干”的味道,是为了赞美友人母亲的高超厨

艺。

C.第⑬段用“在槽里栏里开有绿叶鲜花”的比喻,表现出亭下人家乐天开朗的性格。

D.本文通过描写惜字亭下人家恬静、古雅的生活,展现乡民们守礼、敬道的人生态度。

3.请简要赏析第⑮段中画线句在语言运用方面有哪些妙处。(6分)

4.本文围绕“惜”字层层展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莫如抚琴

①文友徐先生去年送我一幅画,说此画专为我作,名字叫《江中酉邀明月》,画中一青衣

学士坐在江边石矶之上潇洒抚琴。当时,明月初升,江潮涌起,画中人、手中琴、天上月与

石下江潮,可谓动静相宜,而那缥缈在江天之中的古琴声正在使潮水安静下来。滚滚红尘里,

如何让自己气定神闲,并由此让身处的四周也归于宁静,这不也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吗?

而这样情境的获得,有什么能比得上对月抚琴呢!

②小的时候,乡村里颇有几个识得乐器的,夏日里在屋外乘凉,就能听到不远不近地传来

他们用笛子吹奏的《姑苏行》,用二胡拉的《二泉吟》,这丝竹之声有时像清风吹过柳条,有

时宛如流水滑过青石。这样的声音能让心境不再燥想能让夏夜变得清凉。闭上眼睛,自己就

仿佛是跳进了头顶上的银河,哪里还有多少暑热呢!于是就想着,这样的乐曲,要是能从我的

手中奏出,那该多好啊。后来在古书中读到不少关于音乐的文字,比如《礼记•乐记》里说: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又如《史记•乐书》里说:

“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忽而似乎明白了,音乐是出自内心的,好的音乐不但能陶冶

自己,而且可以教化人心,礼乐的盛衰所对应的,正是天下的兴亡。这就比较深奥了,不是我这

样的乡下孩子能够识得的。可又一想,村里的那几个人也没见得是读书人,却如何能把几段旋

律带进人的心里,并且在乡间的树丛茅舍间萦绕不绝呢?想不明白这些事,学乐器的事就这

样放下了。直到现在,有人因我的文章而把我设想为江上抚琴的雅士,竟不觉有些本颜自以

为写得几篇文章就悟得世间百味,却不知自己还不如乡野村夫对于生活乃至生命的表达。真

该学学抚琴,弄弄丝竹,那样就等于掌握了一种语言,用这种语言可以穿越千年与圣贤交谈,

可以在林中月下与自然对话,还可以在幽雅的气韵里与自己的灵魂相约,这该是何等的荣幸

啊!

③《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

和。”这里的“八音”就包含了琴。古琴的形制,除了文王武王各加一弦,几乎从未变过,而更

加恒久的是,琴永远地表达着中国文人士子的操守,它不只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载体,承载

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浩荡走来。

④《孔子家语》里描述了孔子学琴的故事。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师襄子说,你已经弹

得不错了,可以学学新的东西了,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节奏呢。又学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

你已经掌握节奏了,可以学新的了,孔子又说,我还没有领会琴曲的内涵呢。又过了一段时间,

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琴曲内涵了,孔子却说,我还没有悟出琴曲里的人呢。于是又学了起来。

直到有一天孔子说:“我知道曲子歌颂的人了,他肤色黝黑,身材魁梧,胸怀广阔,拥有天下四

方,这人如果不是文王,那还有谁能有这样的境界呢?”师襄子大惊,拱手道:“您真是圣人啊,

这首琴曲就是《文王操》。”

⑤孔子学琴,竟然能在琴曲中感悟到曲中人的性情操守,可见一床古琴就是一条源衡能

够连接人的心灵,志趣相投的人在琴曲之中能找到自己,也能认识他人。后来,孔子历聘诸侯,

没能获得重任,途中被困陈蔡,绝粮七日,但依然“慷慨讲诵,弦歌不衰”,忽见“芳■兰独茂”,

感叹兰花“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于是作《猗兰操》(又名《幽兰操》)。

唐代韩愈也写了一首《猗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韩愈在孔子

的《猗兰操》里看到了孔子的郁闷和志向,再写《猗兰操》则是对孔子最大的致敬。韩愈极

大程度理解了孔子说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⑥一曲《猗兰操》,让两位圣贤跨越千年,他们共同把最好的语言连同音乐献给了心中的

芝兰,真的是心心相通。而如今我们习练古琴,不也可以走进我们传统文化的殿堂,去听一听

先贤听过或弹过的音乐,去感受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吗?

⑦古琴的每一个音符都那么深刻地在中国文人的性格里打上了烙印,在我们的文学里随

处可见古琴的身影。它那么优雅地让我们记住了那些作品,它让我们的民族个性里除了包容

除了隐忍除了仁和还流露着多情。被称为“赋圣”的司马相如在他的琴曲《凤求凰》里有这

样几句: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⑧我也试着抚琴。那一次在扬州一位斫琴大师那里寻得一床古琴,桐木琴,体形网温轻

抚一下,一缕清韵摇入心魄,早已是爱不释手了。好不容易看熟了“减字谱”,学会的第一首

琴曲是清代的古曲《长相思》。《长相思》琴曲比较简单,没有泛音,但情感非常充沛,名字取

自词牌,表达的是旅人思乡,抑或是思念故人。曲中每一个散音都仿佛是在诉说,而每一个按

音也仿佛是在叹息。音节简短,不像是娓娓道来,却像是哽咽倾诉,可一曲终了心里却没有忧

伤,有的只是安详和对生命的感恩。

⑨我喜欢在静夜灯下轻抚一曲《长相思》,万千想念随琴声萦绕心头,这是一个很温暖很

幸福的时刻,是一个能穿越时空回到最怀念的日子的时刻,也是一个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时刻。

(取材于夏磊的同名散文)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样的声音能让心境不再燥热燥热:烦躁

B.竟不觉有些汗颜汗颜:惭愧

C.可见一床古琴就是一条通衢通衢:纽带

D.体形圆润圆润:圆熟流利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中作者认为对月抚琴能够让人在尘世中获得气定神闲的心境。

B.第②段中关于乐曲与音乐的描述,意在说明礼乐能够决定天下兴亡。

C.第⑦段引用司马相如《凤求凰》的几句,体现我们民族个性里的多情。

D.《长相思》琴曲简单却感情充沛,能够让人感受到安详并感恩生命。

7.文章第④段写了孔子学琴的故事,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6分)

8.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莫如抚琴”的内涵。(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古栈道随想

奚耀华

古人把路留在了“墙”上,我们的船行在水里。

过滩了。船工从小凳上站起,暴满青筋的手握紧篙杆,将它插进大宁河湍急的水流,在

显示其力量美的同时,避险就夷,将船稳稳地送进了古雒门,也就是小三峡上的第一峡一一

龙门峡。

晨雾犹浓,一团团、一簇簇,罩在峰的顶端,聚在峡的褶皱。一阵轻风拂过,雾移散了,

像拉开了一道薄薄的帷幕,将那两岸雄峻的峭壁径直推到了我的眼前。

“看,古栈道!”

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了左侧巍峨的崖壁,展现在眼前的,是两排平行

的方孔,上下交错成不规则的倒“品”字形,顺着蜿蜒险峻的绝壁伸展开去,像一个个古堡

的窗口,气势森严。

一时间,我被震撼了。

出来时未做功课,从引航员那里,我知道了那方孔是古栈道的遗迹,据传它开凿于秦汉

时期,至于究竟是秦还是汉,便说不清楚了。不过这并不重要,秦汉两朝在中国历史上同处

一个非常的历史断代,那时,人们正在努力摒弃奴隶制的票目,构建着封建制的理想,革故

鼎新。栈道不论修于两朝中的哪一个,都将是一种时代精神和历史格局的体现。然而,我们

此时不约而同在惊叹着的,却是另一个问题:在如墙一样陡峭的绝壁上,这道是如何被修起

来的?它又是作何而用?

古栈道神奇诡谪,巧夺天工,建造它时的艰苦卓绝自然令人难以想象,几乎为奇迹。于

是民间便有了鲁班与观音菩萨打赌,夜修栈道,以造福于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西进平蜀,修

栈道以供行军之用等等传说,将这种不可思议托付给神力和王权,虚虚实实,莫衷下悬。传

说自然不是确切的结论,但却引发了我们对历史的无限遐想和怀古幽思一一自从秦代修建秦

始皇直道,从咸阳直至九原,以申秦法、扬威德以来,路便开始载入史册,称为“驰道”,

即为跑兵马之道;隋炀帝虽暴虐,但一条大运河却使南北漕运畅通,亦促商贾繁荣,福荫后

世,那又是一条行舟船之道,谓之“水道”;而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条刻在石壁上的道,

依然显示了古代工匠天堑变通途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古往今来,世间的道路总有千千万万,

纵横交错使九府通衢。有的易走,如履平地;有的难行,步步艰辛。但路总是以不同的形态

顽强向前伸展着,延续着,持续向着既定的目标。

人们常言“蜀道难”,蜀道的确难,这条古栈道也难,我们的船在激流中向大宁河的纵

深行驶,沿途景观如一幅长卷渐渐舒展开来。浏览两岸,一样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

欲度愁攀援”,而那条“道”竟也始终伴随着,不曾有过须臾的间断。于是,小三峡的秀美

中又融进了一层沉重的历史感和朦胧的神秘感,不时扰动着你的心绪,那一个接一个的方

孔……我开始膜造当年古人在上行走的情景:或是蒙蒙细雨,那头上是一顶斗笠;或是白雪

茫茫,那身上是一件蓑衣;还有那风、那烈日、那负重……这是行路,若再往前联想开去,

便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了。

古埃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人面狮身像,据说狮身代表力量,人面代表智慧。雄狮般强健

的体魄加上人类的聪颖,便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生存自立的基础。埃及人大可为这一

创造而感到自豪。当然,中国人也很有一些值得骄傲的,如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隋唐

大运河,若论当代,也还有林县的红旗渠、新疆的坎儿井……但我觉得在这些骄傲中,应该

加进古栈道,因为,它不仅同样象征着我们先辈一种超人的力量付出,同时也印证了一种卓

越绝伦的智慧构想。时光流逝,斗转星移,古老的栈道已不复存在,但那一座座方孔已沉淀

为古代文明的化石,它安静、寂寞地依附于耳审的绝壁之上,为我们坚守着一个越来越遥远

的古老传奇,今天我们在听,明天我们的后代仍将继续听下去。

雾彻底散了,久违的阳光终于覆盖了整个峡谷,像在一条昏暗的甬道里,点起了一盏巨

大的白炽灯,将那山、那水、那崖照得辉煌起来。峡谷醒了。我忽然想起鲁迅说过的话「'其

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确,世上的路有许许多多,有些是被人不

知不觉走出来的,如鲁迅所说;有些则是在根本无法走的地方硬开出来的,就像这条古栈道。

不论什么样的方法,路总归是人们生命意志和理想维度的体现和延伸。蜀道难,古栈道亦难,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嫌岩不可攀”,这已是路难行的极致,若有比之更甚者,便只有心

路了。从古至今,行路也许就不曾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非凡的胆识和坚毅的洞察力,执着

且笃行。不仅行路,我们的人生,抑或一个社会的发展大概也是如此吧。

从小三峡回来,为解疑惑,我翻阅了一些资料,找到一些关于这条古栈道遗迹的记述,

应为正解。现摘录于此:

大宁河古栈道遗迹,平均距河面约15米,每个方孔长宽各六寸,深约一尺,孔距五尺。

始建于秦汉时期,用以设竹管,将巫溪盐卤输送至巫山熬制;到唐代又加以改造,成为人行

栈道。从巫溪宁厂至龙门峡,全长约一百二十公里,上游至下游逐步升高,超过了著名的剑

阁栈道。大部分开凿于禽兽难以攀援的绝壁之上,是我国最长而又最险的古栈道之一。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努力摒弃奴隶制的窠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