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CCSB65DB50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0/T1653—2024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原则 5调查分析 6森林防火规划 47森林质量提升规划 8重点区域规划 9成果要求 附录A(规范性)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成果格式要求 附录B(资料性)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图集参考目录 附录C(规范性)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数据库模板 附录D(资料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汇总表 17附录E(资料性)近期建设任务分解表 参考文献 DB50/T1653—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林业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林业规划设计院、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森林草原火灾预防预警监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芾、曹春华、孟庆、王梅、李启菊、邓丽、熊忠武、廖秀云、王声斌、卢涛、贾子瑞、宋春攀、杨德敏、牟维斌、陈志云、周恺、陈本文、曾瑜、何波、陈子豪、曹春霞、崔云兵、温晨晓、张鹏、杨乐、马佳琪、黄特康、刘晓燕、唐国祥。1DB50/T1653—2024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编制导则本文件规定了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编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林区调查分析、森林防火规划、森林质量提升规划、重点区域规划等编制内容以及成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的编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GB/T51425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设计标准LYJ127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LY/T1063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LY/T1690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2085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技术规范LY/T2580森林防火通信车通用技术要求LY/T2581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LY/T3179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LY/T5005林区公路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森林防火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早期处置,以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3.2森林质量提升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按照近自然经营理念,准确诊断、精细规划、定向施策,为修复、保持和增强森林的供给、调节、服务、支持等多种功能而开展的一系列经营措施和活动。3.3技防设施是为森林防灭火应急决策提供信息与数据支撑的设施。包括森林火险预警、火情监测和森林防火通信与指挥系统等设施和应急平台。3.4物防设施DB50/T1653—2024是为森林防灭火配置的应急救援和安全防范的物质装备及设施。包括宣传与火源管控、以水灭火保障系统、林火阻隔系统和森林航空消防移动保障系统等。3.5早期火情处理设施是为开展早期火情处理而配置的空间设施,包括队伍建设、教育培训等保障空间。4基本原则4.1生态优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保育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妥善处理好与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各类用地的关系。4.2统筹规划坚持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系统思维,统筹林区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及周边农业设施资源等,综合编制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4.3分区施策坚持因地制宜,依据不同林区的火灾风险、保护等级、用途管制和保护利用等要求,科学分区,制定分区森林防火和森林质量提升规划。4.4科技引领坚持科技赋能,加强林区森林防火、森林质量提升相关成果应用和技术平台建设,加强装备和设施的提升,科学制定林区森林防火和森林质量提升的保障系统规划。5调查分析5.1规划基础调查分析5.1.1内容调查分析内容包括:——现状调查应包含森林立地条件、林分状况、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等。——现状分析应包含综合特征、存在问题和相关规划要求等。5.1.2要求调查分析要求包括:——底图底数: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以国土变更调查、自然保护地和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数据作为基础。——资料收集:收集政策文件、技术标准、相关规划、建设项目以及林区基础测绘、地理国情、森林资源专项调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普查等相关资料。——实地调查:通过现场踏勘、走访座谈等方式,开展林区管理部门、驻地单位、防火责任主体等走访调查,深入了解林区现状资源条件、建设实际、主管部门要求和居民诉求等。——梳理分析:梳理林区自然地理、区划管理、人口分布、经济产业、历史人文资源、生态敏感区、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地、河湖岸线、灾害风险、造林绿化、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林地权属、交通和市政设施等内容,并分析评估。23DB50/T1653—20245.2森林防火调查分析5.2.1火灾隐患调查分析规划范围及关联区域内包括居民集聚区、加油(气)站、电力设施、易燃易爆设施等易发生火灾的隐患类型、分布和数量,结合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普查结果,明确火灾风险等级和相关防护要求。加强火灾高易发区域、历年火灾多发区域、优势树种(组)燃烧类型的调查分析,明确火灾原因和防护重点,相关分析应符合LY/T2085和LY/T1063的规定。5.2.2重点保护对象调查分析规划范围及关联区域内居民集聚区、国家和社会财富、历史文化资源、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空间分布特征、存在问题、保护要求等内容,提出规划策略及措施。5.2.3防火基础设施现状防火基础设施现状调查分析包括以下内容:——湖水系、山脊沟谷、悬崖峭壁和各类阻隔带等现状防火阻隔资源及设施。——消防管网、森林消防水池(箱)、取水点、泵站、消防队伍装备设施和营房场地、站房、车库、仓(油)库、相关物资库等现状防灭火设施的分布、规模和运行情况。——防火指挥调度系统、数字超短波通讯系统、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监测系统、森林火险监测站、智慧防火卡口、森林防火检查站、防火宣传碑(牌)等设施的分布、规模和运行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及措施。——森林防火消防队伍建设现状、科研人员及技术支撑等。5.2.4其他因素其他因素调查分析包括以下内容:——林区内优势树种(组)燃烧类型、重要动物迁徙通道等调查。——现状道路和通道系统调查,分析与防火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关系。——林区气候条件、人员活动、火灾隐患和森林生产(经营)等调查分析,确定火灾隐患扩散区域。——涉及林区防灭火的其他因素调查分析。5.3森林质量提升调查分析5.3.1森林现状森林现状调查分析包括以下内容:——林地类型及分布;——林分现状;——林地立地条件;——古树名木分布;——森林起源、林种、林相、生产和经营等。5.3.2森林质量提升范围森林质量提升范围划定应结合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等现状,分析评估林区内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地的核心保护区、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地、调查特用林以及国家一级公益林、河湖岸线、临溪临田等因素综合确定。DB50/T1653—20246森林防火规划6.1分区应落实上位规划要求,结合林区现状特征、森林火灾风险调查等,划定森林火灾危险性分区,制定森林防火目标。6.2分类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包括森林防火的技防设施、物防设施和早期火情处理设施。6.3技防设施6.3.1火险预警明确森林火险监测站的规划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6.3.2火情监测按照GB∕T51425、LY/T2580、LY/T2581、LYJ127等规定,结合地方实际,明确无人机监测系统、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林下红外自动报警系统等规划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6.3.3通信与指挥明确防火通信基础设施、指挥系统等规划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6.4物防设施6.4.1宣传与火源管控按照LYJ127、LY∕T2798的规定,明确森林防火宣传碑(牌)、智能防火卡口、森林防火检查站、瞭望塔等设施等规划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6.4.2以水灭火保障充分利用河流、水库、山坪塘等自然水体,明确以水灭火保障设施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规划布置消防主支管网、森林消防水池(箱)、泵站等,明确消防水源地和取水口位置。6.4.3林火阻隔6.4.3.1防火分区构建完整、封闭、适宜的防火分区,确定分区范围及编号。防火分区规模一般不超过1km2,远离城镇的集中连片林区以及城乡融合区域内林区防火分区规模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自然保护地等有特殊管控要求的区域,防火分区需专门划定。6.4.3.2自然阻隔带结合天然沟壑、裸岩区、河湖水系等自然要素划定自然阻隔带,明确规模、分布和特征。6.4.3.3工程阻隔带结合道路、铁路、水渠和防火线、生土带、防火沟、防火墙等工程设施设定工程阻隔带,明确布局、建设类型、建设标准和主要技术措施。新建(改扩建)道路,应符合LYJ127、LY/T5005的规定。6.4.3.4生物阻隔带通过保留、改造、补植防火植物形成生物防火阻隔带,明确布局和主要技术措施。45DB50/T1653—20246.4.3.5组合阻隔带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阻隔带形成组合阻隔带,明确布局和主要技术措施。6.4.4森林航空消防移动保障合理布设野外停机坪、配套建设飞机灭火水源地。具有大型水源地的林区,可建设水上飞机停靠码头,有条件的可配置航空灭火特勤中队,配备后勤保障设施和培训设施等。6.5早期火情处理设施6.5.1队伍建设明确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乡镇森林消防半专业或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村社群众义务扑火队的配置要6.5.2保障空间明确专业、半专业队伍的人员集结、训练,物资集散等相关设施的空间布局、建设标准等,明确防火物资和扑火机具配置标准。7森林质量提升规划7.1一般规定7.1.1坚持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以“扩绿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为目标,以森林近自然经营为技术理念,以人工造林、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及封山育林为主要抓手,以重点工程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着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7.1.2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优先,提高森林蓄积量和林地生产力,增强森林碳汇能力,维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异龄复层混交的森林生态系统。7.1.3遵循自然规律,统筹兼顾,采取以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措施,按照造林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法并举。7.1.4按照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根据林区功能,规划对应的森林质量提升类型,逐步形成公益林、商品林科学布局以及合理的林种结构。7.1.5不同森林质量提升分区的技术措施可以根据森林质量提升实施情况、林区现状进行动态调整,技术措施应符合森林质量提升相关要求。7.1.6将林火阻隔系统、以水灭火保障系统等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同步纳入森林质量提升规划设计、实施建设和检查验收。7.2森林质量提升分区按照林分特征和功能目标,森林质量提升分为森林抚育区、人工造林区、低效林改造区、退化林修复区、森林火灾受损区等。森林火灾受损修复区域应作为森林质量提升重点区域。7.3人工造林区7.3.1划分要求将林区内的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废和受损山体、疏林地、一般灌木林地、采伐或火烧迹地(含救火开挖隔离带、便道)、火灾扑救受损以及其他适宜补植补造的区域划为人工造林区。7.3.2规划要求DB50/T1653—2024明确造林地类现状构成、布局范围、森林培育等目标,以及造林树种、密度、配置模式、未成林地抚育管理等要求。7.3.3技术措施按照GB/T15776规定,选择造林树种,确定造林密度、造林整地、造林方法,以及未成林抚育管护措施等。7.4森林抚育区7.4.1划分要求将林区内的中幼林、大密度人工同龄林,以及发生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出现林木死亡、林分遭受自然灾害显著影响的区域划为森林抚育区。7.4.2规划要求明确森林抚育区的森林现状构成、布局范围、森林抚育提升质量目标,确定森林抚育的主要技术措施。7.4.3技术措施按照GB/T15781规定,采劣留优、采弱留壮、采密留稀、强度合理,保护幼苗幼树及兼顾林木分布均匀,避免对森林造成过度干扰。抚育方式一般分为透光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补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修枝、割灌除草、浇水、施肥等。7.5低效林改造区7.5.1划分要求将林区内的林分结构和稳定性失调、林木生长发育迟滞、系统功能退化或丧失,导致森林生态功能、林产品产量或生物量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相同林分平均水平,不符合培育目标的林分区域划为低效林改造区。7.5.2规划要求明确低效林改造区的森林现状构成,规划布局范围,确定低效林改造提升的目标和主要技术措施。7.5.3技术措施按照LY/T1690规定,低效林改造方式包括封育改造、补植改造、间伐改造、调整树种改造、效益带改造、更替改造、综合改造,应综合考虑改造区域林种、树种的科学布局与合理配置,通过改造实施达到调整、优化林分结构的效果。7.6退化林修复区7.6.1划分要求将林区内的乔木林、竹林或灌木林受到干扰或自然灾害影响,森林结构发生逆向改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或生产力持续性明显下降,提前或加速进入衰退阶段,出现枯死、濒死、生长不良等现象,且难以自然恢复的森林划为退化林修复区。7.6.2规划要求明确退化林修复区的森林现状构成、规模及范围,确定退化林质量提升目标和主要技术措施。7.6.3技术措施退化林修复包括补植补造、采伐修复、更替修复(包括皆伐更新、林冠下更新、渐进更新)、平茬复壮等4种类型及适宜的辅助措施(人工促进天然、封育管护、修枝、钩梢、立地管理)。辅助措施不67DB50/T1653—2024作为单独修复措施,应与其他措施配套实施。7.7森林火灾受损区7.7.1划分要求森林火灾受损区分为受灾区、过火区、救火受损区。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技术措施,分区开展生态治理,分类开展生态修复。7.7.2规划要求森林火灾受损区应按照原生态保护和近自然修复理念,采取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措施恢复植被,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正向演替和质量提升。过火林分林木应在一个生长季后,视存活情况开展清理和植被恢复。扑火期间开挖的应急防火阻隔带和救灾便道,可因地制宜结合森林防火规划建设生物阻隔带或组合阻隔带。7.7.3技术要求按照GB/T15776、GB/T15781、LY/T1690规定,森林火灾受损区树种选择应以多功能防火树种为主,提升防火能力。重要输配电通道及周边区域应采取防火隔离措施,原则上实施去乔留灌,改种防火性好的小型乔木或灌木经济林树种,消除高大林木安全隐患。7.8质量提升评价7.8.1效果评价按照相关规定,对森林成活率、郁闭度、树种结构、林木生长状况等进行修复效果评价。7.8.2监测评价按照相关规定,对实施森林质量提升的林地定期进行调查和质量监测评价。8重点区域规划8.1重点区域划定将森林火灾高风险、重要功能以及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林区划定为重点区域。8.2重点区域规划要求重点区域按照详细规划要求编制,其中纳入近期实施的部分可按照指导施工设计的要求编制。9成果要求9.1成果构成规划成果包括文字成果、图纸成果和数据库成果。9.2文字成果9.2.1一般规定文字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和规划附件(说明书等),成果格式见附录A。9.2.2规划文本9.2.2.1前言DB50/T1653—2024阐明规划编制的背景,委托、论证、公示、修改和审查的过程。9.2.2.2总则总则应包含以下内容:——规划依据;——规划目标和原则;——规划重点内容;——规划范围。9.2.2.3森林防火规划森林防火规划应包含以下内容:——防火基础设施类型及规划原则:明确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包括森林防火技防设施、物防设施和早期火情处理三大类设施,确定规划的基本原则、等级划分等内容;——明确森林火险监测站的规划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等;明确无人机监测系统、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林下红外自动报警系统的规划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等;明确防火通信基础设施、指挥系统的规划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等;——明确森林防火宣传碑(牌)、智能防火卡口、森林防火检查站、瞭望塔等设施的规划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等;明确以水灭火保障设施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包括消防管道的线路、管径、泵站设置等布局及建设要求,消防水池(箱)、生态蓄水池、泵站的规划布局与建设要求,明确水源地和取水口位置等;划定防火分区,确定分区范围及编号,对特殊管控要求的区域单独说明;明确阻隔带类型、布局及长度及建设要求,以及各类型阻隔带现状保留、改扩建、规划新建等规模、分布和特征;明确森林防火公路、防火便道的等级、布局、走向及建设要求。明确野外停机坪、配套建设飞机灭火水源地布设;——明确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乡镇建设森林消防半专业或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村社建立群众义务扑火队的配置安排及要求;明确专业、半专业队伍的人员集结、训练,物资集散等相关设施的空间布局、建设标等;明确防火物资和扑火机具配置标准。9.2.2.4森林质量提升规划森林质量提升规划应包含以下内容:——明确主要分区的类型和主导功能以及分区范围、分区规模等规划控制内容和控制要求;——明确人工造林区划分情况、主要修复措施、树种选择、配置方式等规划控制内容以及人工造林区的设施保留和增减情况;——明确森林抚育区划分情况、森林现状构成、规划布局范围及面积;明确森林抚育与质量提升目标、主要技术措施等;明确区内设施保留和增减情况;——明确低效林改造区划分情况、森林现状构成、规划布局范围及面积;明确低效林改造与质量提升目标、主要技术措施;明确区内设施保留和增减情况;——明确退化林修复区划分情况、面积和分布情况;明确主要的修复措施、树种选择、配置方式等规划控制内容;明确区内设施保留和增减情况;——明确受损区划分情况、面积和分布情况;明确主要的修复措施、树种选择、配置方式等规划控制内容;明确区内设施保留和增减情况。9.2.2.5重点区域详细规划9.2.2.5.1防火详细规划防火详细规划应包含以下内容:89DB50/T1653—2024——明确重点区域的区位和规划范围;——明确防火分区编码、范围,明确森林火险监测站、无人机监测系统、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林下红外自动报警系统、防火通信基础设施与指挥系统等技防设施数量、位置、规模和技术要求;——明确阻隔带、消防水池、生态蓄水池、消防管道、泵站、森林防火公路、防火通道、防火宣传碑(牌)、智能防火卡口、森林防火检查站、瞭望塔等物防设施数量、位置、规模和技术要求;——明确专业、半专业队伍的人员集结、训练,物资集散等相关设施数量、位置、规模和技术要求,确定建设标准及实施措施指引。9.2.2.5.2质量提升详细规划质量提升详细规划应包含以下内容:——确定重点区域中人工造林区、森林抚育区、低效林改造区、退化林修复区、森林火灾受损区森林质量提升范围和技术要求。——明确不同质量提升区域的森林现状构成、规划布局范围、质量提升目标,以及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改造方式的选择以及林种、树种的布局与配置等。9.2.2.6规划实施对策与措施明确规划实施时序、重点建设项目、组织保障措施和规划修改原则及相关建议。9.2.2.7附则明确规划生效时间和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9.3图纸成果9.3.1一般规定主要图纸目录见附录B。图纸采用1:10000~1:5000的比例尺,重点区域可采用1:2000及其以上比例尺。9.3.2综合现状图包括现状用地类型和分布、森林资源类型和分布、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类型与分布、古树名木类型与分布、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类型与分布、生态红线及自然保护地红线、优势树种(组)燃烧类型与分布等内容,可分类表达。9.3.3防火基础设施现状图包括现状森林防火技防设施、物防设施和早期火情处理设施类型与分布等内容,可分类表达。9.3.4林区通道现状图包括林区内及周边区域连通道路、林区出入口、林区内车行道路和步行通道等内容。9.3.5火灾隐患及重点保护设施现状图包括林区及邻近区域的电力设施、燃气设施、加油加气设施、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等火灾隐患点类型与分布,并表达需要重点防护保护的历史人文资源、重要生态敏感区以及其他需要重点保护设施的类型与范围等内容,可分类表达。9.3.6防火分区结构规划图包括各防火分区边界、分区编码等内容,并明确表达与重要敏感区的关系。9.3.7防火基础设施规划图包括森林防火技防设施、物防设施和早期火情处理设施类型与分布等内容,可分类表达。DB50/T9.3.81653—2024森林质量提升规划图包括森林质量提升分区的类型、分区范围、主导功能等内容。并在图中以表格形式表达不同分区的森林质量提升措施、时序安排、实施单位、规模等规划控制内容和控制要求。9.3.9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规划总图应表达森林防火建设规划中的技防设施、林火网络阻隔系统、以水灭火保障系统等规划要素,以及森林质量提升规划中的质量提升分区等规划要素,协调森林防火规划和森林质量提升规划相关空间要素的协同布局。9.3.10重点区域规划图则表达重点区域的区位和规划范围、相应防火分区编码、防火基础设施布局,明确技防设施、物防设施和早期火情处理设施类型与分布等防火基础设施要求,标示重点区域内不同森林质量提升区的范围、面积、措施等质量提升要求。9.4数据库成果规划数据库包括规划范围、森林防火、森林质量提升三类矢量数据。数据集要求见附录C。9.5建设任务汇总及近期建设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汇总表,见附录D;近期建设任务分解表,见附录E。DB50/T1653—2024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成果格式要求A.1格式要求成果格式应符合以下要求:a)装订标准:编制成果统一采用A3幅面大小装订,大于A3幅面的附图亦折叠为A3幅面大小装订,各部分应有相应目录;b)装订顺序:文本、图集、附件;c)封面:注明项目名称、规划设计单位名称和编制日期。编制日期以正式成果提交给主管部门的日期为准,如图A.1所示;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文图附本集件XXXX规划设计院XXXX年X月图A.1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封面(示例)d)封一:规划设计单位的规划设计资质样张;e)封二:依序列出规划设计单位法人代表、总工程师、单位分管负责人、项目总工、部门负责人、项目审查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制人员、项目校核人等名单,重要项目应列出项目协作人员,合编项目应列出合编单位及编制人员名单;g)封底:可注明规划设计单位的地址、联系电话。DB50/T1653—2024(资料性)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图集参考目录B.1表B.1给出了规划图集参考目录:表B.1规划图集参考目录123456789DB50/T1653—2024(规范性)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数据库模板C.1表C.1规定了《规划范围属性结构描述表》要求:表C.1规划范围属性结构描述表1-M-2 M 3 M 4-2M5-2M6-O-注1:总面积指林区范围的总面积,单位为km,保留四位小数;注2:林地面积指林区范围内的林地面积,单位为km,保留四位小数。C.2表C.2规定了《森林防火分区属性结构描述表》要求:表C.2森林防火分区属性结构描述表1-M-2-M-3 M 4-M-5-M-6-M7-M8-M-9-2M 2M-O-),注3:总面积指林区外围边界范围内的总面积,单位为km,保留四位小数;注4:林地面积指林区外围边界范围内的林地面积,单位为km,保留四位小数。DB50/T1653—2024C.3表C.3规定了《火源隐患点属性结构描述表》要求:表C.3火源隐患点属性结构描述表1-M-2-M-3-M-4-M-5-M-6 M7-M8 M9-M M O C.4表C.4规定了《点状重要设施属性结构描述表》要求:表C.4点状重要设施属性结构描述表1-M-2 M 3-M-4-M-5-M-6-M7X-M8Y M9 M-M--O-DB50/T1653—2024C.5表C.5规定了《线状重要设施属性结构描述表》要求:表C.5线状重要设施属性结构描述表1-M-2-M-3-M-4-M-5-M-6-M7-M8-M9-M--O-C.6表C.6规定了《点状防火基础设施属性结构描述表》要求:表C.6点状防火基础设施属性结构描述表1-M-2-M-3-M-4-M-5-M-6-M7-M8-M9-M-M-M-M-O-DB50/T1653—2024C.7表C.7规定了《森林质量提升规划属性结构描述表》要求:表C.7森林质量提升规划属性结构描述表1-M-2-M-3-M-4-M-5-M-6-M7 M8-M9-M- 2M-O-注2:根据相关技术标准,森林质量提升技术措施包括透光伐、疏伐、生长伐、C.8表C.8规定了《线状防火基础设施现状属性结构描述表》要求:表C.8线状防火基础设施现状属性结构描述表1-M-2 M 3-M-4-M-5 M 6 M7-M8-M9-2M M-M M-M O-注3:防火设施建设类型包括保留、改(扩)建、规划3种类型;DB50/T1653—2024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汇总表D.1表D.1规定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汇总表》格式:表D.1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汇总表 ---- -------- ...... ---------------- ---- -------- ---------障--- ---- ------ DB50/T1653—2024(资料性)近期建设任务分解表E.1表E.1给出了《近期建设任务分年度进度表》示例:表E.1防火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任务年度进度表(xx年-xx年)----------------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车辆转让合同协议书电子版标准模板
-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考核试卷
-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与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2025-2030全球自适应前照明系统(AFLS)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搅拌装置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高财课程设计自我鉴定
- 风变编程课程设计团队
- 带式课程设计
- 铁路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 齿轮轴生产课程设计
- 专题6.8 一次函数章末测试卷(拔尖卷)(学生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苏科版)
- GB/T 4167-2024砝码
- 老年人视觉障碍护理
- 《脑梗塞的健康教育》课件
- 《请柬及邀请函》课件
-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AQ 6111-2023》知识培训
- 青海原子城的课程设计
- 2023年年北京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分类试题汇编 - 作文
- 常州大学《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