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020CCSZ0650IDB50/T1622—2024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25调查范围确定 25.1调查范围 25.2重点调查区 35.3一般调查区 46资料整理与分析 56.1资料收集 56.2资料整理 56.3资料分析 57遥感解译 67.1内业解译 67.2外业核查 68设计书编制 69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69.1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 69.2地表移动变形调查 69.3地质灾害调查 79.4含水层破坏调查 89.5土地资源破坏调查 89.6野外验收 810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810.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单项评价 810.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10.3防治分区及对策 11成果编制与资料汇交 11.1成果 11.2报告编制 11.3图件制作 11.4数据库建设 11.5资料汇交 附录A(规范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表 DB50/T1622—2024附录B(资料性)设计书编制提纲 33附录C(资料性)报告编制提纲 35参考文献 DB50/T1622—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磊、司洪涛、冯樊、李满意、杨致宇、朱冬雪、郑杰炳、葛兆龙、郑财贵、杨永川、李惠敏、王锋文、梁睿雨、刘莉、彭小东、周雷、王素伟、梁丹、李成、巫长悦、许文星、刘江、徐召雷、杨赟、杨先彬、杨燕萍、李鑫。1DB50/T1622—2024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规范本文件规定了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范围确定、资料整理与分析、遥感解译、设计书编制、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成果编制与资料汇交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对煤炭开采引起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调查评价工作,其他地下采矿活动引起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地下工程建设引起地质环境问题的调查评价工作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1044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CJJ7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DZ/T0392矿山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规范JGJ/T8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NB/T10528煤矿老空区普查技术规范SL196水文调查规范DB50/T139DB50/T143DD2014—0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采煤沉陷区subsidedareasofcoalmining因地下采煤活动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高程下降、地表发生形变、含水层破坏的区域。[来源:NB/T10533—2021,3.1,有修改]3.2采空区goaf地下煤炭资源开采后形成的空间。[来源:GB51044—2014,2.1.1,有修改]3.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mininggeo-environmentproblems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产生或加剧的地质环境恶化的现象。主要包括地表移动变形、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来源:DD2014—05,3.3,有修改]2DB50/T1622—20243.4地表移动变形surfacemovementanddeformation因采矿引起的岩层移动波及地表而使地表产生移动、变形和破坏的现象和过程。[来源:GB51044—2014,2.1.29]3.5地面塌陷surfacecollapse土体或岩体向下塌落并在地面形成坑、洞和洼地的现象。[来源:DB50/T143—2018,3.1.8]3.6地裂缝groundfissure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具有一定长度、宽度和深度开裂破坏的地质现[来源:GB/T40112—2021,3.3,有修改]3.7含水层破坏aquiferbreakage地下含水层富水性变化、地表水体漏失及水质恶化等现象。[来源:DD2014—05,3.4,有修改]3.8土地资源破坏occupationanddestructionoftheland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导致土地原有功能丧失、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地质灾害损毁土地、工业场地挖损及压占土地、露天开采剥离挖损土地、土壤污染等。[来源:DD2014—05,3.6,有修改]3.9矿山生态修复mineecologicalrestoration依靠自然力量或通过人工措施干预,对因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破坏、土地损毁和植被破坏等矿山生态问题进行修复,使矿山地质环境达到稳定、损毁土地得到复垦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来源:TD/T1070.1—2022,3.1]4总则4.1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手段以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及野外调查为主,以地球物理探测、钻探工程、山地工程、采样测试等为辅。4.2调查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调查的科技水平和成果质量。4.3资料整理与分析应贯穿于项目全过程。资料分析内容应包括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煤矿总体情况、煤矿采空区展布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4.4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影响评价,分级评价采取上一级别优先原则,只要有一条符合高级别即确定为该级别。5调查范围确定5.1调查范围3DB50/T1622—20245.1.1应在前期资料分析基础上确定调查范围,并进一步划分重点调查区和一般调查区,其调查精度、工作类别及工作量应有差异。5.1.2应在因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影响范围基础上,将调查范围外扩至所涉及的水文地质单元。5.2重点调查区5.2.1地面下沉值在10mm及以上的区域划定为重点调查区。5.2.2有地面下沉值监测数据的,依据监测数据划定重点调查区范围;无监测数据的,依据安监总煤装〔2017〕66号的计算结果划定重点调查区。5.2.3重点调查区一般采用穿越法、追索法、走访调查、采样测试的方法。在采空区资料缺少,且区内调查对象重要性程度为较重要及以上时,应通过地球物理探测、山地工程、钻探工程等进行补充调查,具体调查方法按NB/T10528、CJJ7、JGJ/T87、DB50/T143执行。保护对象重要性程度分级见表1。5.2.4调查精度、工作类别及工作量应满足表2要求。地质环境复杂程度按DB50/T139的要求执行。遥感影像数据应选择不早于调查基期前一自然年度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表1调查区对象重要程度分级表200人~500人的居民集中居住区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铁路8层~29层建筑,高度30m~100m的高耸构筑物,吊车吨位单层工业厂房,跨度小于或等于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或较重要库容≥1×10m的水库,单机容于或等于330kV的变电站或送电工程,日供水量≥20×10m积≥20000m的原油成品油油单机容量30MW~120MW的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50MW~30010m的给水工程,日处理能力000m或单罐容积小于5000m机容量小于30MW的火力发电000kN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4DB50/T1622—2024表1调查区对象重要程度分级表(续)——军事设施,人防中心,国家级自—注1: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监狱的监舍,其重要性当按本表划分为较重要或注2:凡未列入表1的保护对象类型,可以依据其重要性、用途等类比其等级归属。表2重点调查区工作类别及工作量表机正射影像1.0m)卫星影像(≤5m)或机载激光雷达影像1.0m)mmm行指运用卫星搭载传感器获取的航天遥感影像。指利用无人机获取的具有正射投影性质的遥感影像。指主动对地观测卫星通过合成孔径处理生成高分辨率的雷达图像。指利用安装在飞机上的机载激光指面积性调查控制地质点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点。指对水体、土壤进行样品采集。5.3一般调查区5.3.1地面下沉值小于10mm的区域可划定为一般调查区。5.3.2一般调查区采用穿越法、追索法、走访调查、采样测试的方法。5.3.3调查精度、工作类别及工作量满足表3要求。5DB50/T1622—2024表3一般调查区工作类别及工作量表遥感影像1m)m指运用卫星搭载传感器获取的航天遥感影像。指对水体、土壤进行样品采集。6资料整理与分析6.1资料收集6.1.1基础资料包括但不限于:a)地质调查资料:1:50000区域地质调查、1:50000土地质量调查、1:50000或1:20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等;b)规划资料:市级和区(县)国土空间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c)影像资料:SAR影像、不同期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无人机影像等;d)其他资料:区(县)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最新年度地质灾害排查报告等。6.1.2煤矿资料包括但不限于:a)资源类:煤矿划定矿区范围及储量核实报告、储量动态核查报告、闭坑地质报告等;b)开发类:开发利用方案、开采设计、采掘工程平面图、采矿权人公示信息实地核查报告等;c)环境类: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报告、矿井水文地质报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等。6.1.3监测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地表变形监测、水文监测、地质灾害监测、地表水体漏失及建(构)筑物破坏变形监测报告等。6.1.4其他成果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煤矿采空区勘察报告、损毁土地调查报告、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等。6.2资料整理6.2.1对收集的资料按照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进行整理。6.2.2对资料中涉及本文件规定的术语按照本文件要求进行整理。6.2.3对本文件未涉及的术语,涉及的符号、填充颜色等按照DZ/T0157、DZ/T0197进行整理。6.3资料分析6DB50/T1622—20246.3.1资料分析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土地利用、植被概况等;b)煤矿基本情况:各煤矿名称、矿区范围、建矿时间、投产时间、矿山规模、设计开采煤层、设计开采标高、开采方式、终采时间、关闭时间等。各煤矿填表内容按附录A中表A.1执行;c)煤矿采空区展布:各煤矿已开采煤层、开采时间、已开采标高、已开采煤层厚度及采空区充填等。各煤矿采空区填表内容按附录A中表A.1执行;d)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数量、位置、规模、影响范围、已采取治理措施及效果等。6.3.2经整理分析后,明确调查范围,初步形成调查区基础数据、区域地质环境图件等。7遥感解译7.1内业解译7.1.1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内容包括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重点解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及土地资源破坏等位置、范围。7.1.2利用多期次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对比,解译新增土地资源损毁、新增土地资源挖损及压占、生态修复土地等,基本查明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修复变化情况。7.1.3利用多期次SAR影像监测底图进行对比,基本查明地表移动变形活跃区域位置、范围、变形情况。具体解译流程按照DZ/T0296、DZ/T0392执行。7.2外业核查以内业解译的图斑为基础开展外业核查。核查工作按照DZ/T0392执行。8设计书编制8.1在资料整理分析、遥感解译和野外踏勘基础上编制设计书。8.2设计书编制提纲见附录B。9矿山地质环境调查9.1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9.1.1调查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土地利用、植被概况等。9.1.2调查工作按照DB50/T139执行。9.2地表移动变形调查9.2.1应对采空区展布、建(构)筑物受损等情况进行调查。9.2.2采空区展布情况调查应包括平面分布范围、形成时间、埋藏深度、充填情况及上覆岩层破坏等。采空区展布调查应按照GB51044执行,填表内容按附录A中表A.1执行。9.2.3建(构)筑物受损情况调查应包括受损建(构)筑物位置、类型、数量、时间、变形特征、影响对象、已采取防治措施与效果等。建(构)筑物受损情况调查应按照安监总煤装〔2017〕66号执行,7DB50/T1622—2024填表内容按附录A中表A.2执行。9.3地质灾害调查9.3.1崩塌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a)崩塌及其隐患调查应按照DB50/T143、DB50/T139执行;b)煤炭开采活动直接产生或加剧的崩塌发生的位置、时间、规模、影响范围、威胁对象、已采取防治措施与效果等;c)煤矿工业场地边坡、地表移动变形区边坡等可能产生崩塌的危岩体特征、影响范围、威胁对象、潜在危害程度、已采取防治措施与效果等;d)填表内容按附录A中表A.3执行。9.3.2滑坡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a)滑坡及其隐患调查应按照DB50/T143、DB50/T139执行;b)煤炭开采活动引起的滑坡发生的位置、时间、规模、影响范围、威胁对象、已采取防治措施与效果等;c)煤矿工业场地边坡、矸石山边坡、地表移动变形区边坡等可能产生滑坡的边坡体特征、影响范围、威胁对象、潜在危害程度、已采取防治措施与效果等;d)填表内容按附录A中表A.4执行。9.3.3泥石流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a)泥石流及其隐患调查应按照DB50/T143、DB50/T139执行;b)煤炭开采活动导致的泥石流发生的位置、时间、规模、影响范围、威胁对象、已采取防治措施与效果等;c)潜在泥石流物源的类型、规模、形态特征及占据行洪通道程度等;泥石流沟的沟谷形态特征,可能影响范围、威胁对象、潜在危害程度、已采取防治措施与效果等;d)填表内容按附录A中表A.5执行。9.3.4地面塌陷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a)地面塌陷调查应按照DB50/T143、DB50/T139执行;b)煤炭开采活动导致的地面塌陷发生的位置、时间、规模、形态特征、影响范围、威胁对象、已采取防治措施与效果等;c)填表内容按附录A中表A.6执行。9.3.5地裂缝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a)地裂缝调查应按照DB50/T139执行;b)煤炭开采活动导致的地裂缝发生的位置、时间、规模、形态特征、影响范围、威胁对象、已采取防治措施与效果等;8DB50/T1622—2024c)填表内容按附录A中表A.7执行。9.4含水层破坏调查9.4.1应对地下含水层富水性变化、地表水体漏失及水体污染等情况进行调查。9.4.2地下含水层富水性变化调查应包括井泉点位置、类型、流量变化、利用情况、影响对象、已采取防治措施与效果等。调查按照SL196执行,填表内容按附录A中表A.8执行。9.4.3地表水体漏失调查应包括河流、库(塘)等漏失水体位置、漏失量、影响对象、利用情况、已采取防治措施与效果等。调查按照SL196执行,填表内容按附录A中表A.9执行。9.4.4水体污染调查应包括位置、污染源、表观状况、排放去向、影响对象、已采取防治措施与效果等。调查按照GB/T37574执行,填表内容按附录A中表A.10执行。9.4.5水体样品采集点布设在矿井涌(排)水口、工业场地周边的地表水,采集方法、保存应按照HJ493执行。水质检测指标主要包括pH值、铅、镉、铬、砷、铜、汞、锌、镍、铁和锰。9.5土地资源破坏调查9.5.1应对地质灾害损毁土地、工业场地挖损及压占土地、土壤污染等情况进行调查。9.5.2地质灾害损毁土地调查应包括位置、面积、时间、影响对象、已采取防治措施与效果等。调查按照DB50/T139执行,填表内容按附录A中表A.11执行。9.5.3工业场地挖损及压占土地调查应包括位置、面积、时间、影响对象、已采取防治措施与效果、综合利用情况等。调查按照DD2014—05中7.3执行,填表内容按附录A中表A.12执行。9.5.4土壤污染调查应包括位置、污染源、范围、污染途径、影响对象、已采取防治措施与效果等。土壤污染调查应按照GB/T36200执行,填表内容按附录A中表A.13执行。9.5.5土壤样品采集点布设在工业场地周边、矿井涌(排)水流经区域,采集方法、保存应按照HJ/T166、NY/T1121.1执行。土壤检测指标主要包括pH值、汞、铅、镉、铬、砷、铜、锌和镍。9.6野外验收9.6.1应对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结果进行野外验收。9.6.2野外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资料是否齐全;b)是否完成了设计书规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量;c)资料整理分析、调查成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d)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正常、工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e)野外工作总结是否系统、全面。10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10.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单项评价10.1.1地表移动变形程度评价地表移动变形程度评价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对地表移动变形程度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和标准为:1)有地表移动变形监测数据时,采用定量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按照表4执行。9DB50/T1622—2024表4地表移动变形程度分级表W≥602)无地表移动变形监测数据时,采用定性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按照表5执行。表5地表移动变形程度分级表自然间砖墙壁上出现宽度大于30mm的自然间砖墙壁上出现宽度15mm~30mm的裂缝,多条裂缝总宽度介于30mm~于1/3~1/2截面高度;梁端抽出介于20mm~50mm;砖柱上出现小于5mm的b)应对地表移动变形稳定性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和标准按照表6执行。DB50/T1622—2024表6地表移动变形稳定性评价表d10.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应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和标准为:a)危险性评价方法应按照DB50/T139、DB50/T143执行;b)采用发生的可能性、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进行危险性定性评价;c)应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单项分区,分区方法按照DB50/T139执行;d)在各地质灾害危险性单项分区的基础上,综合划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10.1.3含水层破坏程度评价含水层破坏程度评价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对地下含水层富水性变化程度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和方法为:1)地下含水层富水性变化程度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采用矿井涌水量、井泉点水量变化幅度及对生产生活用水的影响。2)地下含水层富水性变化分级按照表7执行。表7地下含水层富水性变化程度分级表m/d%>10000≥1030注:井泉点水量变化幅度为井泉点水量减少量占蓄(流)量比例。b)应对地表水体漏失程度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和方法为:1)地表水体漏失程度评价采用定量评价方法,评价指标采用漏失量占蓄(流)量比例。2)漏失程度分级按照表8执行。DB50/T1622—2024表8地表水体漏失程度分级表%≥1030c)应对水体污染程度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和方法为:1)水体污染程度评价采用定量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优先采用综合污染指数。2)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按照DD2014—05附录D中表D.4执行。d)应对含水层破坏程度进行分区,分区划定标准为:1)在地下含水层富水性变化、地表水体漏失、水体污染程度等级基础上进行含水层破坏程度分区划定。2)分区划定标准按照表9执行。表9含水层破坏程度分区表Ⅲ10.1.4土地资源破坏程度评价土地资源破坏程度评价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对地质灾害损毁土地程度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和方法为:1)地质灾害损毁土地程度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采用是否损毁永久基本农田,损毁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大小。2)地质灾害损毁土地程度分级按照表10执行。表10地质灾害损毁土地程度分级表>1.0>2.0>20—>1.0,≤2.0>10,≤20——b)应对工业场地挖损及压占土地程度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和方法为:DB50/T1622—20241)工业场地挖损及压占土地程度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采用是否损毁永久基本农田,损毁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大小。2)工业场地挖损及压占土地程度分级按照表10执行。c)应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和方法为:1)土壤污染程度评价采用定量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优先采用综合污染指数。2)污染程度分级按照DD2014—05附录D中表D.4执行。d)应对土地资源破坏程度进行分区,分区划定标准为:1)在地质灾害损毁土地、工业场地挖损及压占土地、土壤污染程度等级基础上进行土地资源破坏程度分区划定。2)分区划定标准按照表11执行。表11土地资源破坏程度分区表Ⅲ10.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10.2.1综合地表移动变形、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形成的最大范围,确定为采煤沉陷区范围。10.2.2根据地表移动变形、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影响程度叠加情况,划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综合分区,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一般区。10.3防治分区及对策10.3.1防治分区划定防治分区划定方法和标准为:a)应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综合分区结果和影响对象的重要性等级划定防治分区。b)防治分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具体划定标准按照表12执行。表12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分区表DB50/T1622—202410.3.2分区防治对策分区防治对策应包括下列内容:a)按照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分别阐明各防治区的范围,存在或可能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等;b)防治对策应根据防治分区划定结果和影响对象的防治需求制定;c)重点防治区应以治理工程、监测工程为主,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为辅;次重点防治区应以监测工程为主,治理工程和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为辅;一般防治区实施人工巡查巡视。11成果编制与资料汇交11.1成果成果应包括报告文本、附图、附表、附件及数据库。11.2报告编制报告编制应按照附录C规定的提纲执行。11.3图件制作11.3.1图件应包括但不限于:a)煤矿井上井下对照图;b)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布图;c)地表移动变形程度评价图;d)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图;e)含水层破坏程度评价图;f)土地资源破坏程度评价图;g)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图;h)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分区图。11.3.2附图比例尺应依据调查范围及表达信息需要确定,宜选用不小于1:10000比例尺。11.3.3图件的图式、图例、符号应按照GB958和DZ/T0179的规定执行。11.4数据库建设11.4.1数据库内容应包括原始资料数据库和成果资料数据库。11.4.2原始资料数据库应包括资料收集、遥感解译、调查、分析评价等全过程获取或产生的所有数据、表格、图件、图片以及文字材料等。11.4.3成果资料数据库应包括最终成果涉及的所有数据、表格、图件、图片以及文字材料等。11.4.4数据库文本文件应采用*.doc、*.docx或*.wps格式,以及*.pdf格式,照片文件应采用*.jpg格式,表格文件应采用*.xls、*.xlsx、或.wps格式,矢量文件采用*.dwg、*.map或*.shp格式。11.4.5数据库坐标格式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11.5资料汇交成果经评审合格后,应按照DZ/T0273要求,进行资料汇交和档案管理。DB50/T1622—2024(规范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表煤矿和采空区基本情况表见表A.1。表A.1煤矿和采空区基本情况表煤矿名称现状类型□在建矿山□生产矿山□关闭矿山□其他:煤矿地址区(县)镇(街道)村社(组)采矿许可证号建矿时间年月投产时间年月生产能力(万吨/年)生产规模矿区范围km2设计开采煤层开采方式设计开采标高m终采时间年月关闭时间年月关闭类型□自行关闭□政策关闭□历史遗留已开采煤层采空区情况序号煤层编号开采时间已开采煤层厚度/m已开采标高/m采空区面积(km2)充填情况1234采空区总面积km2埋藏深度m照片及说明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年月日DB50/T1622—2024受损建(构)筑物变形特征调查表见表A.2。表A.2受损建(构)筑物变形特征调查表野外编号室内编号位置区(县)镇(街道)村社(组)建(构)筑物类型□房屋□道路□桥梁(涵)□隧道□电塔□水利设施□其他结构类型□木结构□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其他变形开始时间年月变形结束时间年月变形特征裂缝位置裂缝类型□水平裂缝□竖直裂缝裂缝数量裂缝长度裂缝宽度裂缝总宽度水平错动发展趋势□已稳定□不稳定影响对象已造成危害□经济损失□其他危害人万元建(构)筑物受损原因防治情况防治措施防治效果照片及说明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年月日DB50/T1622—2024崩塌调查表见表A.3。表A.3崩塌调查表崩塌地理区位地理位置(m)日时结构特征岩质DB50/T1622—2024表A.3崩塌调查表(续))距防治情况平剖面示意图照片集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年月日DB50/T1622—2024滑坡调查表见表A.4。表A.4滑坡调查表地理位置X:Y: ′′″″生成环境①层理面②片理或劈理面③节理裂隙面④岩土接触面⑤滑坡基本特征mDB50/T1622—2024表A.4滑坡调查表(续)防治情况平面图DB50/T1622—2024表A.4滑坡调查表(续)剖面图照片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年月日DB50/T1622—2024泥石流调查表见表A.5。表A.5泥石流调查表泥石流沟位置HHHHHHHHHHHHHH±灾害史损失DB50/T1622—2024表A.5泥石流调查表(续)防治情况照片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年月日DB50/T1622—2024地面塌陷调查表见表A.6。表A.6地面塌陷调查表地理位置坑态(m)(m)水位(m)征征)长宽深地下水位埋深m水位年DB50/T1622—2024表A.6地面塌陷调查表(续)m防治情况示意图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年月日DB50/T1622—2024地裂缝调查表见表A.7。表A.7地裂缝调查表单缝特征1N度mmm2345群缝特征长宽深mmm年月日从日月日月年年月日形成条件土层中有无新断裂及其DB50/T1622—2024表A.7地裂缝调查表(续)平面图照片DB50/T1622—2024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年月日地下含水层富水性变化调查表见表A.8。表A.8地下含水层富水性变化调查表野外编号室内编号坐标高程m位置区(县)镇(街道)村社(组)调查点类型□水井□泉点□煤矿井口井(泉)情况含水层性质□承压水□潜水饮用水源地变化前水量m3变化后水量m3变化发生时间变化发展趋势影响对象煤矿井口涌水情况井口类型涌水量情况L/s表观状况涌水发生时间排放去向利用情况影响对象富水性变化原因分析防治情况防治措施防治效果照片及照片DB50/T1622—2024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年月日地表水体漏失调查表见表A.9。表A.9地表水体漏失调查表野外编号室内编号坐标高程m位置区(县)镇(街道)村社(组)地表水体类型□河流□水库□山坪塘河流漏失情况河流名称漏失段长度漏失前流量漏失后流量漏失发生时间利用情况影响对象水库漏失情况水库名称水库库容漏失前蓄水量漏失后蓄水量漏失发生时间利用情况影响对象山坪塘漏失情况山坪塘权属人山坪塘蓄水容积漏失前蓄水量漏失后蓄水量漏失发生时间利用情况影响对象漏失原因分析防治情况防治措施防治效果照片及说明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年月日DB50/T1622—2024水体污染调查表见表A.10。表A.10水体污染调查表野外编号室内编号样品编号水体类型□地表水体□矿井涌水坐标X:Y:高程m位置区(县)镇(街道)村社(组)水体污染情况污染源所属煤矿表观状况排放去向污染途径影响对象污染原因分析防治情况防治措施防治效果采样情况样品编号采样位置采样时间采样量照片及说明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年月日DB50/T1622—2024地质灾害损毁土地调查表见表A.11。表A.11地质灾害损毁土地调查表野外编号室内编号地质灾害类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名称坐标X:Y:高程m位置区(县)镇(街道)村社(组)损毁土地情况损毁面积损毁永久基本农田损毁地类hm2hm2hm2hm2损毁时间年月影响对象防治情况防治措施防治效果照片及说明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年月日DB50/T1622—2024工业场地损毁及压占土地调查表见表A.12。表A.12工业场地损毁及压占土地调查表野外编号室内编号工业场地类型□工业广场□矸石山所属煤矿坐标高程m位置区(县)镇(街道)村社(组)工业广场损毁及压占土地情况工业广场类型损坏及压占面积hm2损坏及压占永久基本农田损坏及压占地类hm2hm2hm2损坏及压占年月影响对象矸石山压占土地情况矸石山现状情况稳定性□稳定□基本稳定□欠稳定□不稳定压占面积hm2压占永久基本农田压占地类hm2hm2hm2压占时间年月影响对象综合利用情况情况防治措施防治效果照片及说明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年月日DB50/T1622—2024土壤污染调查表见表A.13。表A.13土壤污染调查表野外编号室内编号样品编号土壤类型□黄壤土□红壤土□紫色土□黄棕壤土□棕壤土□黄褐土□水稻土坐标X:Y:高程m位置区(县)镇(街道)村社(组)土壤污染情况土地现状地类永久基本农田工业场地类型□工业广场□矸石山潜在污染源□矿井涌水□煤矸石□工业广场机械设备□其他污染途径□矿井涌水污染□煤矸石淋滤污染□工业广场废弃设备污潜在影响范围影响对象土壤污染原因分析防治情况防治措施防治效果土壤采样情况样品编号采样位置采样时间采样重量照片及说明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年月日DB50/T1622—2024(资料性)设计书编制提纲***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项目设计书B.1前言B.1.1工作背景B.1.2目的任务B.2调查区概况B.2.1调查区范围B.2.2自然地理B.2.3地质概况B.2.4煤炭资源概况B.2.5煤矿开采概况B.2.6社会经济概况B.3以往工作基础B.3.1地质调查类B.3.2规划类B.3.3资源类B.3.4开发类B.3.5环境类B.3.6监测类B.3.7其他成果B.3.8以往工作不足B.4矿山地质环境调查B.4.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B.4.2已实施防治措施B.5技术路线及工作方法B.5.1技术路线B.5.2工作内容B.5.3工作方法B.5.4技术要求B.6工作部署B.6.1B.6.2B.6.3部署原则工作方案设计工作量DB50/T1622—2024B.7经费预算B.8保障措施B.8.1组织保障B.8.2质量保障B.8.3安全保障B.8.4进度保障B.9预期成果B.10附图:B.10.1附图1工作部署图DB50/T1622—2024(资料性)报告编制提纲***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报告C.1概述C.1.1项目背景C.1.2调查工作概述C.1.3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C.1.4主要成果C.2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C.2.1自然地理C.2.2社会经济概况C.2.3地质环境条件C.3煤矿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C.3.1矿山分布概况C.3.2矿山开发利用现状C.3.3采空区情况C.4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C.4.1地表移动变形C.4.2地质灾害C.4.3含水层破坏C.4.4土地资源破坏C.4.5已实施防治措施及效果C.5矿山地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公积金贷款购房合同标准解读3篇
- 二零二五版企业间借款合同范本9篇
- 二零二五年度防盗门安全认证及销售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保险居间代理合同(含优惠方案)3篇
- 二零二五版特色果树种植基地承包经营合同3篇
- 影视作品评价与奖项申报2025年度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绿色节能LED广告租赁合同3篇
- 深圳市2025年度人才住房装修补助购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汽车抵押贷款车辆残值评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产品发行与销售合同3篇
- 软件项目应急措施及方案
- 2025河北邯郸经开国控资产运营管理限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才5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民法典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2025老年公寓合同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卷(含答案)
- 钣金设备操作培训
- 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查房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 九年级初三中考物理综合复习测试卷3套(含答案)
- 管理制度评价表(填写模板)
- 工地设计代表服务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