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生物学注意事项:1、生物学试卷共两大题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2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A.达尔文 B.巴斯德 C.列文·虎克 D.弗莱明【答案】A【解析】【分析】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详解】A.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故A正确。B.巴斯德:法国科学家,他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故B错误。C.列文虎克是第一个用放大透镜看到细菌和原生生物的人,对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的细菌学和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故C错误。D.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首次发现了一种被称为青霉素的抗生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青霉素被用于治疗在战场上受伤并被细菌感染的士兵,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故D错误。故选A。2.你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吗?下列陈述不属于观点的是:()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答案】C【解析】【分析】事实是事情的实际情况,是实有的事情,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等。观点是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详解】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只是科学家对“露西”运动方式所持的一种看法,故属于一种观点,A不符合题意。B.“东非人”时代的石器,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可见此陈述属于一种观点,B不符合题意。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C符合题意。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只是科学家对“亚洲直立人的来源”所持的一种看法,故属于一种观点,D不符合题意。故选C。3.胚胎发育的正确顺序是()①形成胎儿②形成胚泡③受精卵分裂④受精卵的形成A.④③①②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答案】D【解析】【分析】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详解】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通过引道进入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卵细胞与众多精子中的一个结合,形成④受精卵,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向子宫移动,③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②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一般怀孕到第38周,①胎儿发育成熟。成熟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所以胚胎发育的正确顺序是④③②①,ABC错误,D正确。故选D。4.学习“人的生殖与发育”,某同学做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A.人的发育起始于婴儿的出生B.受精卵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C.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D.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答案】A【解析】【分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详解】A.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的形成,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A错误。B.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B正确。C.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C正确。D.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D正确。故选A。5.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产生巨大变化,针对这些变化,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A.青春期中,人的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B.男孩出现遗精是不正常的生理现象,会感到羞耻C.集中精力,积极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D.遇到问题及时与家长和老师沟通,健康成长【答案】B【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另外,体重增加、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因此,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青春期中,人的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A正确。B.遗精是指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中排出的现象。精液是不断产生的,积存多了,自然就会排出。遗精只要不频繁出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感到羞耻,B错误。C.青春期是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应该集中精力,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C正确。D.进入青春期,在学校同学间应互相交流和帮助,跟师长、父母密切交流,健康地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D正确。故选B。6.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期,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开始出现第一性征B.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几乎停滞C.身高突增,代谢速度缓慢D.男女相处有礼有节,建立真诚的友谊【答案】D【解析】【分析】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据此解答。【详解】人的第一性征在没有出生以前就出现了,不是进入青春期出现,A错误。在青春期以前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几乎停滞,B错误。进入青春期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C错误。进入青春期性心理的产生是人体发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培养健康的性心理而不是抑制性心理,要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积极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建立真诚友谊,和睦相处,健康的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7.下列关于人体内营养物质叙述错误的是()A.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在细胞内含量最多B.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C.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D.水在人体内能够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A.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是水,故A错误。B.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也能提供能量,故B正确。C.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能够提供能量,故C正确。D.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含量最多,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它,能够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A。8.本身没有营养价值,但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和排空,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是()A.维生素 B.碘 C.脂肪 D.膳食纤维【答案】D【解析】【分析】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以外较复杂糖类物质,包括纤维素和果胶等,这些复杂的糖类物质人体是不能消化的。【详解】A.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故A不符合题意。B.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B不符合题意。C.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故C不符合题意。D.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现在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类营养元素。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就会排便通畅、减少大肠癌的发生,还能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D符合题意。故选D。9.央视《职场健康课》一期节目《减肥并不难》为人们提供了一些减肥方法,“细嚼慢咽,计数下咽”就是其中之一。这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不包括()A.有利于增加饱腹感,防止饮食过量B.有利于减轻胃、肠负担C.有利于增加食物中的营养成分D.有利于食物在人体内充分消化【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详解】A.细嚼慢咽可以让人们更加意识到自己已经吃了多少食物,从而避免过量进食,这有助于防止能量过剩,A不符合题意。B.我们在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淀粉物质的初步消化,食物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胃肠的消化,可以减轻胃、肠消化食物的负担,B不符合题意。C.通过咀嚼并不能增加食物中的营养成分,C符合题意。D.我们在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淀粉物质的初步消化,食物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胃肠的消化,可以减轻胃、肠消化食物的负担,有利于食物在人体内充分消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兰兰在吃葡萄时将葡萄籽也吞进了肚子里,葡萄籽在她体内经历的旅程是()A.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B.口腔→胃→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D.口腔→咽→胃→小肠→大肠→肛门【答案】C【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腺和消化道组成,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详解】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兰兰在吃葡萄时将葡萄籽也吞进了肚子里,它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理念的是()A.野生菌菇营养丰富,可以随意食用B.餐饮店明厨亮灶,保持卫生C.发霉的大米洗干净煮熟还可以食用D.发芽的马铃薯要削皮后食用【答案】B【解析】【分析】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详解】A.有些野生菌有剧毒,不可以随意食用野生菌,A不符合题意。B.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鼓励餐饮店“明厨亮灶”,保持卫生,B符合题意。C.发霉的食物,会含有毒素,用水洗不干净,食物中的毒素会在体内积累,最终会危害人的健康,C不符合题意。D.发芽的马铃薯内有剧毒物质龙葵素,削皮后龙葵素仍存在,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是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提出的养生方法,也是青少年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下列生活习惯,不科学的是()A.一日三餐定时适量、膳食均衡、比例适中B.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C.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可以大量饮用D.减少烹调油用量,膳食要清淡少盐【答案】C【解析】【分析】(1)合理营养: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要保持平衡。(2)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30%、40%、30%左右。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详解】A.一日三餐定时适量、膳食均衡、比例适中,防止营养不良或过剩,故A正确。B.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故B正确。C.饮料中添加了一些色素和化学物质,大量饮用不利于身体健康,故C错误。D.长期摄入过多的盐,容易导致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长期摄入过多的油易致肥胖。所以,大力提倡减少烹调油用量,膳食要清淡少盐,故D正确。故选C。13.引起肺炎的细菌从空气到达患者肺的“旅程”是()A.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C.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D.鼻→咽→气管→喉→支气管→肺【答案】B【解析】【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详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所以引起肺炎的细菌从空气到达患者肺的“旅程”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4.小西最近感冒严重,形成大量痰。下列关于痰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在口腔中形成②形成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③由黏液及其黏着的灰尘和细菌组成④痰液送到喉部是由于气管的纤毛摆动的结果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的腺细胞形成的。当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细菌或病毒进入呼吸道时,气管和支气管内的黏液就会粘住灰尘、病毒和细菌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的纤毛摆动,将痰送到喉部,我们的喉部就有痒的感觉,于是就产生咳嗽的动作。灰尘、病毒和细菌就随痰被咳出,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不能随地吐痰。【详解】①②痰不是在口腔中形成。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是痰的组成部分,①错误,②正确。③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以及所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组成,③正确。④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的纤毛摆动,将痰送到喉部。于是就产生咳嗽的动作。灰尘、病毒和细菌就随痰被咳出,④正确。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15.学习生物学知识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错误的是()A.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因此不要随地吐痰B.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C.青少年在变声期为保护声带,应尽量避免大声喊叫D.打篮球时,氧气需求量大,应尽量用嘴吸气,用嘴呼气【答案】D【解析】【分析】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详解】A.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摆动,将黏液和尘粒等排出形成痰。由于痰中往往有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所以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是一种非常不文明的行为,A正确。B.吃饭时大声说笑,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上,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甚至窒息。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B正确。C.人经历变声期时,声带会发生生理和结构上的改变。在这个阶段,声带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因此高声喊叫或尖叫可能会对声带造成伤害。可见,青少年在变声期为保护声带,应尽量避免大声喊叫,D正确。D.结合分析可知,在进行打篮球等剧烈运动时,应该通过鼻子呼吸来过滤、加温和湿润吸入的空气,同时用嘴巴呼气以快速排出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D。16.下列有关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泡体积小,数目极多B.肺泡位于细支气管末端C.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肺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答案】B【解析】【分析】肺位于人体胸腔内,分为左肺和右肺,肺中的支气管经多次反复分枝成无数细支气管,它们的末端膨大成囊,囊的四周有很多突出的小囊泡,即为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详解】ACD.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量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ACD正确。B.“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B错误。故选B。17.如图是人体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及其生理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曲线的AB段表示吸气状态 B.膈肌收缩时肺内气压变化如CE段所示C.图中曲线的CD段表示呼气状态 D.空气经呼吸道处理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可知:A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曲线C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详解】A.A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故A正确。B.图中曲线的CE段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故B错误。C.曲线C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故C正确。D.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B。18.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A.肋间肌收缩膈顶部上升B.肋间肌舒张膈顶部上升C.肋间肌收缩膈顶部下降D.肋间肌舒张膈顶部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1)呼吸运动是呼吸肌(膈肌、肋间肌等)收缩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扩张与缩小的过程,也是为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提供原动力的过程。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2)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详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肋间肌舒张,使膈肌回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B正确,ACD错误。故选B。19.血液的组成成分包括()A.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B.血浆、红细胞C.血浆、白细胞、血小板 D.血浆、血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研究血液的组成常采用血液分层的办法,即在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如柠檬酸钠),静止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发生分层现象。【详解】血液分层后: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因此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20.在血液的组成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它们的数量是不同的。在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白细胞的数量最少;白细胞个体最大、血小板个体最小,只有白细胞具有细胞核。【详解】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因为红细胞的个体较大,而且数量较多;看不见的是血小板,因为血小板的个体最小;有时也看不见白细胞,因为白细胞虽然个体最大,但数量较少,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1.生活在高原地区的酚鼠体内红细胞数量是平原大鼠的1.19倍,其原因是()A.高原酚鼠需要消耗更多能量B.平原大鼠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更易与氧分离C.成熟的红细胞中有细胞核,有利于运输更多的氧气D.高原酚鼠的红细胞数量较多,有利于适应高原的低氧环境【答案】D【解析】【分析】1.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2.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详解】A.虽然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动物可能需要更多的能量来适应环境,但这并不是红细胞数量增加的直接原因,A错误。B.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所以,“平原大鼠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更易与氧分离”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该描述也不是红细胞数量增加的原因,B错误。C.成熟的红细胞实际上没有细胞核,所以该选项的观点是不正确的,C错误。D.高原地区氧气稀薄,生活在高原地区的酚鼠体内红细胞数量是平原大鼠的1.19倍,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可以帮助其提高血液的氧气携带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低氧环境,D正确。故选D。22.警察在刑事案件现场的血迹中提取嫌犯的DNA,可锁定嫌疑人。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下列具有细胞核的血细胞是()A.白细胞 B.血浆 C.血小板 D.成熟的红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即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详解】A.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有遗传物质,可以鉴定DNA,A正确。B.血浆没有细胞结构,没有遗传物质,B错误。C.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没有遗传物质,C错误。D.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没有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A。23.西医往手背里的“青筋”输液来治病,中医通过“切脉”可以知晓病情,“青筋”和“切脉”分别指的血管是()A.静脉、静脉 B.动脉、动脉 C.静脉、动脉 D.动脉、静脉【答案】C【解析】【分析】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详解】中医的脉诊就是通过“切脉”掌握脉象,诊断出身体的某种疾病。这里的选择的“脉”是指动脉,它的结构与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功能相适应。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呈“青色”,俗称“青筋”。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4.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下列叙述与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有关的是()①数量多,分布广②管壁弹性非常大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④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详解】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因此,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与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无直接关系。可见B正确。故选B。25.如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A.血管①是动脉,内流静脉血B.血管②是毛细血管,可观察到其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C.血管③是静脉D.用湿棉絮包裹小鱼鳃盖及躯干,以保证小鱼呼吸【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①是小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小静脉。【详解】A.血液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可见,血管①是动脉,内流动脉血,A错误。B.毛细血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结合题图可知,血管②是毛细血管,可观察到其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B正确。C.血液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结合题图可知,血管③是静脉,C正确。D.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应该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并且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小鱼正常呼吸,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试管加入的物质(各2毫升)温度试剂实验现象1号淀粉糊+唾液0℃碘液变蓝2号淀粉糊+唾液73℃变蓝3号淀粉糊+唾液37℃不变蓝4号淀粉糊+清水37℃变蓝(1)实验中1、2、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需要适宜的_______。(2)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择3号试管与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3)实验结果表明,滴加碘液后3号试管不会变蓝,这是因为____________。(4)淀粉被消化的最初部位在______,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食物中的淀粉最终在小肠被胰液和_____中的酶彻底分解成_______。【答案】(1)温度(2)4(3)淀粉被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4)①.口腔②.肠液③.葡萄糖【解析】【分析】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既有物理性消化又有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胃肠的蠕动,把大的食物颗粒变为小的食物颗粒,物质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化学性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的过程,物质成分发生了变化。小问1详解】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温度会影响酶的消化作用。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分析提干表格信息,实验中1、2、3号试管除温度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再结合实验现象说明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小问2详解】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择3号试管与4号试管进行对照,它们的唯一变量是有无唾液。【小问3详解】实验结果表明,滴加碘液后3号试管不会变蓝,这是因为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小问4详解】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既有物理性消化又有化学性消化。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淀粉酶把淀粉初步分解形成麦芽糖,因此淀粉初步消化的场所在口腔,食物中的淀粉最终在小肠被胰液和肠液中的酶彻底分解成葡萄糖。27.如图为呼吸系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呼吸系统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气体都要经过______。然后,空气通过喉进入气管,而食物进入食道。呼吸时,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______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2)写出呼吸道部分结构:3______、4______。【答案】(1)①.呼吸道②.肺③.咽④.会厌软骨(2)①.喉②.气管【解析】【分析】图中1鼻,2咽,3喉,4气管,5支气管,6肺,7膈。【小问1详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气体都要经过咽。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如果吃饭时大声说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小问2详解】3是喉,喉的位置较浅,颈前部正中的皮下,喉的结构:较复杂,由软骨作支架,以关节、韧带和肌肉连接,内衬黏膜组成,喉肌为骨骼肌。4是气管,由许多C形软骨组成,既能保证气管的弹性,又能保持气管的畅通。28.刘伟同学一段时间以来总是头晕,这两天又出现了咳嗽、头痛的症状,于是到医院检查,下面是刘伟在医院检查的部分结果,如表为部分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如图是血涂片,请分析回答:医院检验科报告单0N0.20000506177姓名:刘伟性别:男年龄:16化验项目测定值参考值RBC(红细胞)3×1012个/L男:(4.0~5.5)×1012个/LWBC(白细胞)18×109个/L男:(4~10)×109个/LHb(血红蛋白)115g/L男:120~160g/LPLT(血小板)210×109个/L男:(100~300)×109个/L(1)刘伟咳嗽,结合分析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上的数据,可以判断他可能患有呼吸系统炎症,依据是______________。(2)分析化验单并结合他一段时间以来常常头晕的现象,除了身体的炎症外,还可以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用心服务培训
- 通信工程安全知识培训
- 幼儿园教学部门培训
- 客户服务案例及技巧销售营销经管营销
- 梁硕南:劳动争议司法解释-
- 幼儿园秋学期中班班务总结
-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 含解析
- 老年病防控知识
- 肿瘤科护士个案护理
- 术中知晓的护理措施
- 2024年拉丝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计划
- GeotouringChina-用英语畅谈中国地质公园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住宅楼室外工程专项方案
- 起重机械吊具、索具检查记录表(钢丝绳)
- 2025年中考数学考点分类专题归纳之 一次函数
- 校园欺凌家长卷
- 八上期中复习解题指导+专练100题(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学生专用)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经济学(本)》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
- 2024合同变更函模板
- (2024年)剪映入门教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