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三)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4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三)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4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三)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4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三)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4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三)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三)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红学在我国学术史上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本身独特性甚强,却又很容易被当作一

般对象对待。它的文化内涵极丰富,文化品位极高,所以需要我国的文学、史学、哲学、

美学、科学等多方面的第一流学者通力协作,方能胜任愉快,展现光辉;而那些第一流

学者各有自己的理想事业,如何能以“一部小说”来作为他们的研究目标?于是“红

学”遂落于低层次的人士之手。以我自己为例,如果勉强冒称一个“学者”,也不过是

在三流的层次,还有一些尚不如我,根本不具备研治此学的条件。以上二端,乃是“红

学”悲剧性的最关键的矛盾因素,至少在历史现阶段,其情势实在如是,讳言与美化,

是有害无益的。

无视于“红学”之极大独特性而总想把它拉向一般化,最好的例子可举海外的余英

时。余教授曾著专文倡言“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与“红学革命”,并以此而名扬寰宇。

在他看来,已有的红学一无是处,尤其是考证派已是“山穷水尽”“眼前无路”,故必须

“革命”,而他的革命口号却是“回到文学上来”——他认为红学研究只应是一种文艺方

面的事,别的都是错了路头的。这就是我所说的,无视于“红学”的独特性而要把它向

“一般化”拉挽。其实余英时倒是个研究文化的高层次的教授(如对胡适的思想有所评

论等),连他都那么看待《红楼梦》,则其他同类论红之人可推而知了。文学,它是什

么?离开特定的文化底蕴、历史环境、作者心灵神智,又能有何等真知灼见可以启迪学

人呢?长时期评赞《红楼梦》的“艺术”的,仍然离不开“形象塑造”“性格刻画”

“心理描写”“口语运用”之类,这倒看起来满像“文学”了,难道余教授会满足于这

样的“回到文学”而以此排斥其他层面的研究吗?

我所列的第二条悲剧性,一方面与第一条有关联,另一方面则是文化学术的普遍水

语文•第1页(共io页)

平的事情。前者,至今连这“红学”的特定含义在大教授那儿都扯不清,则势必产生真

红学与假红学的混乱。“文学”范围的一般赏析评论不必说了,即如对小说作者的生卒

与祖籍来作些考证——这其实也是一般从事文史工作者的“基础课”,可是现在这也成

了“著名红学家”,可见这一“界”的“家”之滥竽之地步了。

归结一句话:“学”不足而“红”必虚。

(摘编自周汝昌《还“红学”以学》)

材料二:

周汝昌先生于1982年发表了《什么是红学》的演讲,提出两个观点:1.“红学”

有其特殊性,研究《红楼梦》的学问不一定就是红学。他说,“我的意思是,红学有它

自身的独特性,不能只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来研究《红楼梦》”,

“红学不是要去代替一般小说学,它却补充和丰富一般小说学。一般小说学也不能代替

红学”。2.“红学”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四学。周氏的观点非常明晰:“红

学”是一种独特的学问,不同于小说学;“红学”指曹学等四学。

应必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那篇《也谈什么是红学》中说:“《红楼梦》作者、版

本文献的考证和《红楼梦》作品研究是统一红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红楼

梦》作者版本的考证对《红楼梦》研究具有基础性、前提性的意义,因而是必要和重要

的”,“但《红楼梦》作品的研究是红学的主体,《红楼梦》作者和版本的考证不能脱离

《红楼梦》作品的研究”,“红学何为?就是用美学的、历史的方法,包括运用作者版本

考证的研究成果在与时代历史、文化环境、思想思潮、作者身世、文学传统以及与读者

的联系中,去阐明《红楼梦》审美艺术的创造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阐明《红楼梦》的

审美个性和艺术风格,等等”。

应文说:“红学有它的特殊性,但是,不能以此来否定对《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

术的研究。”在这里,应氏以他自己的“红学”概念界定去反对周氏在另一种“红学”

界定下的逻楫展开。周氏的“红学”界定是否隐藏着否定“《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

的研究”的动机,他自己并未明言。他只是说这种研究是属于“一般的小说学的范围”,

而不在“红学”的范围。周氏的红学界定与他一生的红学研究大致对应。面对周氏的红

学界定,我们只能说其过于狭窄、过于专门化。但我们没有理由因此而认为,周汝昌否

定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进行研究。

几乎对于任何《红楼梦》的爱好者来说,指出周氏的红学界定过于偏狭,这并不困

难。我曾打过一个比方:大家都知道,人既需要吃饭,也需要喝水。突然有一个人说,

人不需要吃饭,光喝水就行了,喝水才是人最特殊的地方。于是大家纷纷出来反对,连

篇累牍地说,吃饭和喝水是一种辩证关系,应以吃饭为主,喝水只是辅助的,但也不能

缺少。如此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辩证法自是常理,但又有什么价值呢?我们为什么不能耐

心地听听对方的陈述,也许可以从对方的荒谬中找到更加科学的养生之道。

(摘编自陈维昭《“红学”何以为“学”一兼答应必诚先生》)

语文•第2页(共10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各学科的第一流学者都有各自的理想事业,所以不会以《红楼梦》为他们的研究

目标。

B.无视“红学”的独特性会使研究脱离特定的文化底蕴、历史环境、作者心灵神智。

C.周汝昌先生并没有明确否定“红学”对思想艺术的研究,但其中隐藏着否定动机。

D.陈维昭和应必诚围绕周汝昌先生的演讲进行争论,他们坚守着各自的观点和立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汝昌先生深入探讨“红学”研究的悲剧性,对已有研究并不讳言或美化,可见

他严谨而谦逊。

B.周汝昌先生认为,余英时虽然倡导研究《红楼梦》要回到文学但也绝不会排斥其

他层面的研究。

C.学者对“红学”概念的界定与学者本身所从事的红学研究大致对应,因此会产生

不同的界定标准。

D.陈维昭先生既能充分分析他人观点,又能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理念,措辞委婉,

立场鲜明。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在聆听之前,必须让自己变成一只宽口大腹的瓮,把陈年的灰尘泥垢刷洗干

净。——简姨

B.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莫里斯

C.辩才是一种将真理转化为语言的能力,而所使用的语言又能让聆听者完全理

解。——艾默生

D.当我自己在黑暗幽远的道上,当心地慢慢走着,我只倾听着自己的足音。——

冰心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论证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余英时事例——举例论证——论证学者无视于“红学”之极大独特性而总想把它

拉向一般化

B.论说余英时“那么看待《红楼梦》”——类比论证——论证同类论红之人也像余

英时一样

C.引用周汝昌、应必诚先生观点——引用论证——指出他们对“红学”的认识,为

比较二者观点做铺垫

D.关于吃饭和喝水的争论——比喻论证——论证指出“周氏的红学界定过于偏狭”

的争论没有什么价值

5.为什么说“'学'不足而'红'必虚"?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语文•第3页(共10页)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潭柘寺戒坛寺

朱自清

早就知道潭柘寺,戒坛寺。在《北平指南》上见过潭柘的铜图,小小的一块,模模

糊糊的,看了一点没有想去的意思。有一回骑驴上八大处,赶驴的问逛过潭柘没有,我

说没有。他说潭柘风景好,离八大处七八十里地,坐轿骑驴都成。我不想骑驴走七八十

里地,因为我知道驴子与我都受不了。真打动我的倒是“潭柘寺”这个名字。不懂不

是?就是不懂的妙。这怕是中国文法的花样;要是来个欧化,说是“潭和柘的寺”,那

就用不着咬嚼或吟味了。还有在一部诗话里看见近人咏戒台松的七古,诗腾挪天矫,想

来松也如此。所以去。

这才认真打听去过的人。有人说路太难走,走到了筋疲力尽,再没兴致玩儿;有人

说走路有意思。又有人说,去时坐了轿子,半路上前后两个轿夫吵起来,把轿子搁下,

直说不抬了。于是心中暗自决定,不坐轿,也不走路;取中道,骑驴子。又按普通说法,

总是潭柘寺在前,戒坛寺在后,想着戒坛寺一定远些——雇驴的时候,才知道戒坛去便

宜一半,那就是说近一半。这时候自己忽然逞起能来,要走路。走吧。

这一段路可够瞧的。像是河床,怎么也挑不出没有石子的地方,脚底下老是绊来绊

去的,教人心烦。又没有树木,甚至于没有一根草。这一带原是煤窑,拉煤的大车往来

不绝,尘土里饱和着煤屑,变成黯淡的深灰色,教人看了透不出气来。走一点钟光景。

自己觉得已经有点办不了,怕没有走到便筋疲力尽;幸而山上下来一条驴,如获至宝似

地雇下,骑上去。这一天东风特别大。平常骑驴就不稳,风一大真是祸不单行。山上东

西都有路,很窄,下面是斜坡;本来从西边走,驴夫看风势太猛,将驴拉上东路。就这

么着,有一回还几乎让风将驴吹倒;若走西边,没有准儿会驴我同归哪。想起从前人画

风雪崎驴图,极是雅事;大概那不是上潭柘寺去的。驴背上照例该有些诗意,但是我,

下有驴子,上有帽子眼镜,都要照管;又有迎风下泪的毛病,常要掏手巾擦干。当其时

真恨不得生出第三只手来才好。

东边山峰渐起,风是过不来了;可是驴也骑不得了,说是坎儿多。坎儿可真多。这

时候精神倒好起来了:崎岖的路正可以练腰脚,处处要眼到心到脚到,不像平地上。人

多更有点竞赛的心理,总想走上最前头去,再则这儿的山势虽然说不上险,可是突兀,

丑怪,蟆刻的地方有的是。我们说这才有点儿山的意思;老像八大处那样,真教人气闷

闷的。于是一直走到潭柘寺后门;这段坎儿路比风里走过的长一半,小驴毫无用处,驴

夫说:“咳,这不过给您做个伴儿!”

墙外先看见竹子,且不想进去。又密,又粗,虽然不够绿。北平看竹子,真不易。

又想到八大处了,大悲庵殿前那一溜儿,薄得可怜,细得也可怜,比起这儿,真是小巫

语文•第4页(共10页)

见大巫了。进去过一道角门,门旁突然亭亭地矗立着两竿粗竹子,在墙上紧紧地挨着,

足称得起“天外飞来之笔”。

正殿屋角上两座琉璃瓦的鹤吻。神话说殿基本是青龙潭,一夕风雨,顿成平地,涌

出两鸽吻。寺里殿很多,层层折折高上去,走起来已经不平凡,每殿大小又不一样,塑

像摆设也各出心裁。看完了,还觉得无穷无尽似的。正殿下延清阁是待客的地方,远处

群山像屏障似的。屋子结构甚巧,穿来穿去,不知有多少间。寺门前一道深沟,上有石

桥;那时没有水,若是现在去,倚在桥上听潺潺的水声,倒也可以忘我忘世。过桥四株

马尾松,枝枝覆盖,叶叶交通,另成一个境界。西边小山上有个古观音洞。洞无可看,

但上去时在山坡上看潭柘的侧面,宛如仇十洲的《仙山楼阁图》;往下看是陡峭的沟岸,

越显得深深无极,潭柘简直有海上蓬莱的意味了。寺以泉水著名,到处有石槽引水长流,

倒也涓涓可爱。

第二天清早,二十多人满雇了牲口,向戒坛而去,颇有浩浩荡荡之势。我的是一匹

骡子,据说稳得多。这是第一回,高高兴兴骑上去。这一路要翻罗喉岭。只是土山,可

是道儿窄,又曲折;虽不高,老那么凸凸凹凹的。许多处只容得一匹牲口过去。

戒坛在半山上,山门是向东的。一进去就觉得平旷;南面只有一道低低的砖栏,下

边是一片平原,平原尽处才是山,与众山屏蔽的潭柘气象便不同。进二门,仰看正殿前

的平台,仿佛汪洋千顷。这平台东西很长,是戒坛最胜处,眼界最宽,教人想起“振衣

千仞冈”的诗句。三株名松都在这里。“卧龙松”与“抱塔松”同是偃仆的姿势,身躯

奇伟,鳞甲苍然,有飞动之意。“九龙松”老干槎枇,如张牙舞爪一般。若在月光底下,

森森然的松影当更有可看。此地最宜低徊流连,不是匆匆一览所可领略。

还是骑骡子。回到长辛店的时候,两条腿几乎不是我的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虽然不懂“潭柘寺”名字的妙处,但它体现了中国文法的韵味,激起了

“我”游寺的兴趣。

B.驴夫能够依据风势临时调整路线,并且在小驴毫无用处时开解“我”,可见他经验

丰富,处事乐观。

C.“我”认为画中人风雪骑驴既有诗意又具雅趣,他们骑驴并不像“我”骑驴去潭

柘寺一样狼狈不堪。

D.“我”登临潭柘寺、戒坛寺都经历了崎岖山路,虽然过程艰难,但最终欣赏到了不

一样的美景。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有人说”列举多种登山方式,使“我”后来选择走路这一决定既在意料

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语文•第5页(共10页)

B.文章把去潭柘寺的路比作河床,生动形象地写出路上石子多,路途坎坷崎岖,为

后来骑驴作铺垫。

C.文章在写潭柘寺的风物时,依据游历的踪迹移步换景,适时插入游览时的所想所

感,内容丰富别致。

D.文章善于运用短句写景叙事,表情达意真挚且细腻,其语言风格平易、典雅而又

不失风趣俏皮。

8.请简要概括潭柘寺的景物特点。(5分)

9.请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楚武王侵随,使遂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斗伯比言于楚子曰:

“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茗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

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

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耳,少师得其君。”王毁

军而纳少师。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日:“天方授楚,楚之羸,其

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

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

日:“吾牲性肥脆,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

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脑’,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

谓其不疾嗾蠡也,谓其备脆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

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

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禅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

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4

免于难。”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节选自《春秋左传•桓公六年》)

材料二:

古之善将者有四: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

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停。禁、礼、劝、信,师之大经也。未有纲直而目不舒

语文•第6页(共10页)

也,故能战必胜,攻必取。庸将不然退则不能止进则不能禁故与军同亡。无劝戒则赏罚

失度,人不知信,而贤良退伏,谄顽登用,是以战必败散也。

(节选自《将苑•善将》)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庸将不然回退叵]则不能©止向进叵则不能E禁叵]故间与军同亡

H.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被,文中指披上,与《屈原列传》中“被发行吟泽畔”的“被"意思不同。

B.图,文中指计议,与《孔雀东南飞》中“不图子自归”的“图”意思相同。

C.庶,文中指或许,与李密《陈情表》中“庶刘侥幸”的“庶”意思不同。

D.信,文中指诚信,与《苏武传》中“信义安所见乎”的“信”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武王派造章与随地共商和解事宜,随人派少师负责议和,楚武王一面攻击敌军

一面迎接少师。

B.斗伯比向楚武王提出的建议虽然受到熊率且比的质疑,但经过解释后最终得到了

楚武王的采纳。

C.随侯认为自己的祭品肥硕,谷仓和祭器丰盈,季梁借此时机劝说随侯修明政教以

达成诚实祭祀。

D.《将苑》认为做不到禁、礼、劝、信就会导致贤德的人远走,谄媚狡猾的小人得

势,出战必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2)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

14.治国与治军有相通之处,请简要说明材料一中随国“善将”的表现。(3分)

语文•第7页(共10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①

叶梦得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秋事②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

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

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③。

【注】①作于南宋绍兴八年。叶梦得六十一岁,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总管四路漕计,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

九月望日,与幕下诸将操练弓箭,因病而未能上场习射。②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③云中:汉代北方边防

重镇。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点明时令、气候,以一“促”字突出秋风的气势强劲,也写出秋收、制衣等

事的紧急。

B.词人在深秋之夜起身登城远望,与同伴痛饮,希望能在大醉中放下对关河寥落的

挂怀,聊以浇愁。

C.上阕“闹”“引”以动衬静,写出了清晨时分演武场上鼓声密集,飞骑奔驰张弓

竞射的场面。

D.本词善于塑造人物形象,下阕“双雁落遥空”直接表现出当筵虎士技艺高超、箭

无虚发的特点。

1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提出,如果秦国的四位先主“,一

",就会让国家没有强大的实力和声名。

(2)在《书愤》中,陆游想象曾经",”的战

斗场面,表达自己的一腔报国热血。

(3)“桂”被视为吉祥、高洁、美好的象征,古人常把它融入诗文,如:“

—_______,O

语文•第8页(共10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近日,民族舞剧《红楼梦》在河南郑州完成了年度收官演出,尽管已巡回演出了一

百多场,场馆内仍然A座无虚席。B无独有偶,芭蕾舞剧《红楼梦》亦完成了当年最后

••・♦・•・・

一场演出,同样爆满。这两部舞剧的爆火,充分展现了传统经典的巨大魅力,也启发我

们对传统经典的现代化路径作更深入的观察与探索。

《红楼梦》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IP之一,各类艺术形式对这部名著

的改编C辱中不多。①民族舞剧与芭蕾舞剧,在戏剧舞台上还出现了越剧、话

剧、昆曲、嘉剧等多种形式的《红楼梦》,②还有集合了剧场、情景园林等元

素的文旅项目《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这些作品是近年来文化艺术领域利用经典创

造新文化产品的国风潮流的一部分,③是戏剧创作者们对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与发展工作的呼应。

从这些作品来看,《红楼梦》的舞台改编已超越了“讲原著故事”的层次,呈现出

一种叙事淡化,追求风格化、审美化的创作趋势。面对当代观众,改编《红楼梦》极具

挑战性,由于原著本身有D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度,观众对于原著情节又较为熟悉,舞台

••••

艺术在讲故事方面未必有太大优势。创作者也许应该尝试通过将原著情节化繁为简和强

化抒情写意的表现手法等方式另辟蹊径地打造不同于传统审美风格的新舞台艺术形式。

18.文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座无虚席B.无独有偶

C.层出不穷D.无与伦比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3分)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

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U(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这把宝剑的特殊之处,

不仅在于埋藏了2300多年依然锋利如初,更令人震惊的是,其剑格中晶莹剔透的装饰物

并非天然宝石,①。

玻璃作为一种由天然矿物(石英砂)加工而成的无定形材料,拥有悠久的历史。从

4000多年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被发明之后,玻璃都是作为稀有的装饰与礼器材料

语文•第9页(共10页)

使用。直至公元10世纪以后,透明玻璃组分的诞生以及吹制法等工艺的不断成熟上玻璃

开始被制成容器等并规模化生产,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玻璃之所以能够长时间保存,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非晶态结构和稳定的化学性质。

②,玻璃内部的原子排列杂乱无章,就像液体一样;然而从宏观层面来看,玻

璃会表现出固体的特征,这被称为“玻璃态”,是非晶态固体的一种。尽管玻璃内部的

原子③,但如果我们将观测范围缩小,就会发现近邻原子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

律,这被称为“短程有序”。在玻璃内部存在着一种被称为硅氧四面体的构造单元,这

种牢固的构造单元赋予玻璃耐高温、耐腐蚀、耐氧化和高硬度等特性。后来人类不断研

究玻璃特性、创新玻璃品种,玻璃现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

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提到,传统经典改编舞剧启发我们对传统经典的现代化

路径作更深入的观察与探索。其实,不只是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面临现代化,其他领

域也是如此。

请以“传统与现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第10页(共10页)

2024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三)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C【解析】“但其中隐藏着否定动机”曲解文意。

2.(3分)C【解析】C项,以偏概全、强加因果。

3.(3分)B【解析】该段观点是“我们为什么不能耐心地听听对方的陈述,也许可以从对

方的荒谬中找到更加科学的养生之道”。B项符合。

4.(3分)B【解析】“类比论证”错。

5.(6分)①《红楼梦》文化内涵极丰富,需要各个领域的一流学者共同研究。②《红楼梦》

文化品位极高,对研究者的文化学术的普遍水平要求很高。③研究《红楼梦》需要以美学

的、历史的方法,在多种联系中阐明其思想艺术等。(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

理可酌情给分)

6.(3分)A【解析】“,我’虽然不懂‘潭柘寺’名字的妙处”有误。

7.(3分)D【解析】“又不失风趣俏皮”有误。

8.(5分)①层折。寺里的殿、深沟、石桥、山坡等景物层折分布。②幽深。寺周群山环绕,

松树枝叶繁茂。③静谧。泉声潺潺衬托出寺内静谧的氛围。④缥缈。沟岸深深无极,更显

潭柘寺宛如仙境。(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

理可酌情给分)

9.(6分)①戒坛寺有三株名松,值得长时间慢慢地欣赏。②“我”在戒坛寺匆匆一览,感到

遗憾。③要想领略到看似平淡的自然景致的美,需要细细品味。(每点2分)

10.(3分)ADG【解析】庸将不然,退则不能止,进则不能禁,故与军同亡。

11.(3分)B【解析】“不图子自归”的“图”意思是“料想”。

12.(3分)A【解析「'楚武王一面攻击敌军一面迎接少师”有误,“王毁军而纳少师”意为

“楚武王故做弱军迎接少师”。

13.(8分)翻译:

(1)(4分)现在百姓饥饿而您称心满足,祭官诈行谎言来祭祀,我不觉得这种做法可行。

(句意通顺2分,译出“馁”“矫举”各1分)

(2)(4分)现在百姓各有担心,而神灵没有化身,您纵然(祭品)丰厚至极,那又有什

么福报呢?(句意通顺2分,译出“虽”1分,“其何福之有”宾语前置1分)

14.(3分)①季梁告诉随侯行道而非行淫,才能民力富足,“示之以进退”。②随国修明政教,

力图使百姓中没有谗慝奸诈之人,“诱之以仁义”。③随侯采取正确建议,行事有纲直而

目舒。(任答2点得3分)

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15.(3分)C【解析】“以动衬静”有误。

16.(6分)①对秋色凄凉、时光流逝的慨叹。''霜降”“西风”“寒声”“梧桐”写出秋景萧条,

表达凄凉之感。②年老体弱,难展抱负的哀伤。“衰翁”“平生豪气安在”体现词人年老

垂暮难以报国。③对虎士豪情的羡慕,渴望报国。“何似当筵虎士”体现对勇士的羡慕,

希望以身报国。④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远望云中郡,惭愧未能收复失地,忧国忧民。(每

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17.(6分)

(1)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示例1: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示例2: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示例3: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示例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如有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18.(3分)B【解析】“无独有偶”含贬义。

19.(3分)示例:①除了②甚至③也(每处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4分)①创作者也许应该尝试另辟蹊径地打造新舞台艺术形式,②将原著情节化繁为简,

③强化抒情写意的表现手法,④使它们不同于传统审美风格。(每句1分)

21.(6分)示例:①而是人工合成的玻璃②从微观层面来看③是无规则排列的(每处

2分,意思对即可)

22.(4分)直至公元10世纪以后,随着透明玻璃组分的诞生以及吹制法等工艺的不断成熟,

玻璃开始规模化生产并被制成容器等,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成分残缺、逻辑不当,改对

1处得2分)

23.(60分)命题立意:围绕“传统与现代”这一话题,考生需要辩证看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有所侧重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注意的是,发扬传统要与现代适配,要契合时代的发展

进程,要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有效发扬传统。二者缺一不可。

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A/r

一等一寺三等四等

(20〜16分)(15-11分)(10—6分)(5〜0分)

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中心明确中心基本明确中心不明确

价蓉

内容充实内容较充实内容单薄内容不当

不中Zk思想健康思想健康思想基本健康思想不健康

竺感情真挚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感情虚假

寸主

幺万表符合文体要求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结构完整结构基本完整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语言通顺语言基本通顺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体工整字迹清楚字迹基本清楚字迹潦草难辨

发特深刻较深刻略显深刻个别语句有深意

展征丰富较丰富略显丰富个别内容较好

等20有文采较有文采略有文采个别语句较精彩

级分有创意较有创意略有创意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

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

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7)意境深远

3.有文采:(8)用词贴切(9)句式灵活(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