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化学三个必考实验(原卷版)_第1页
2024中考化学三个必考实验(原卷版)_第2页
2024中考化学三个必考实验(原卷版)_第3页
2024中考化学三个必考实验(原卷版)_第4页
2024中考化学三个必考实验(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中考化学三个必考实验专练

实验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实验改进

i.下列有关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生成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实验如下图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均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有黑色物质生成

C.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汞的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D.波义耳的实验中,曲颈甑内物质加热后质量增加的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3.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以下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①②③④

A.图①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B.图②加入氧化钙后,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证明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

C图③滴入稀盐酸后,气球胀大,说明镁和稀盐酸反应一定放出热量

D,图④测量生成的m体积,集气瓶中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4.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将教材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

持装置已忽略),实验时引燃红磷后便熄灭酒精灯。下列有关改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红磷弹簧夹

(教材实验)(改进实验)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

C.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

D.改进后的装置能减少测量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

5.智能手机APP采集数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使用激

光笔引燃烧杯内的红磷,观察并记录智能手机气压计和数字温度计的数值变化,记录如下。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足量

红磷

实验编号①②③

反应前压强P/hPa989.0989.1988.9

反应中最大压强/hPa1092.11093.01091.9

反应后压强P/hPa804.1805.2804.0

消耗氧气含量/%18.718.618.7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反应中压强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

C.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D.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红磷燃烧不能将氧气完全耗尽

6.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颗粒活

性炭层

B.探究灭火的原理C.用于测定空气中0,D.海水从b口进入净化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之一的含量后可得纯净水

A.AB.BC.CD.D

7.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如

图所示。下列对实验记录的分析错误的是

传感器

A.c点温度最高,说明红磷燃烧在此时结束

B.a—b段压强增大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

Ct2~t3时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反应停止后温度降低

D.若在t,打开止水夹,则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大

8.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A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

量实验,记录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时间/s

A.装置A的外壳、隔热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热量散失

B.c点时装置内的温度就是g点时的装置内的温度

C.f点时红磷燃烧结束,氧气还有剩余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O反应时间/s由胸夫

B

反应时间/s图温燧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P、

C

反应时间/s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时间/s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钱固体

10.甲、乙、丙三个探究实验同学们都很熟悉,请回答问题:

Ko一

°冰C

三个探究实验共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甲为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A装置中能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与A

装置相比,B装置一个显著的优点是

(3)乙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若红磷不足量,会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

或“偏高”或“无法确定”)o实验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4)丙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该装置中气球的作用。

11.科学研究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结合书本知识回答:

l

l

li-ii

H

M

A

实验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3:探究CO?的性

(1)实验1: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白磷燃烧,利用了粗铜丝的性。若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

数小于五分之一,可能原因是。

(2)实验2:除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外,还观察到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结合

质量守恒定律,该气体可能是(单选,填序号)。

A.H2B.CO2C.SO2D.NO2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认为利用铁钉和硫酸铜溶液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装置______(填“需要”或

“不需要”)密闭。

(3)实验3: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原因是;能否由该装置中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得出CO,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结论?(填“是”或"否")o

12.根据下图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高镒酸钾碘

汽油-

实验三实验四

(1)实验一:此实验验证分不断运动,大烧杯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⑵实验二:通过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

中水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3)实验三:实验结束后,发现高镒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说明物质的溶

解性与有关;

(4)实验四:电解水实验中,在b管收集到的气体是

13.下列A〜C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

A读取液体体积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硫在氧气中燃烧

图1

(DA实验中用10mL量筒量取6mL蒸镭水,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A图中处

(填“a”或"b”)的刻度线保持水平;

(2)图B是课本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

①打开弹簧夹前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若红磷熄灭后

立即打开止水夹会导致测定的氧气含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o

②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红磷可以用炭粉代替

B.实验结束后,装置内剩余气体为纯净的氮气

C.点燃红磷后塞紧瓶塞太慢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D.若红磷量不足会使测量值偏大

③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3)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1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以后,对实验方案进行了以下的

改进:

【知识储备】

(1)图1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常规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红磷燃烧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改进实验】为了更好地测量实验数据,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2改进的装置进行实验。

(2)查阅资料: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

同学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为44mL,反应前注射器中的刻度为36mL,

反应后注射器中的刻度为24mL,计算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o实验测得的

结果与理论值有较大偏差,可能的原因是

(3)为了更好地理解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图3

所示的装置进行改进实验,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曲线

0

图3

①图3所示装置中电烙铁的作用是

②图4中Y曲线表示(填“压强”“温度”或“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实验装置(如图3)中的氧气并没有被红磷完全消耗

b.图4中X曲线AB段变化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导致瓶内气压增大

c.图3与图1的实验装置对比,图3的装置更环保,测量数据更精准

15.化学研究的对象是我们身边的物质

一、氧气

通过“红磷燃烧”的实验我们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暖宝宝贴”是冬天常见的取暖小物件,

其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用“暖宝宝贴”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的原理就

是铁生锈消耗空气中氧气和水并放出热量。

实验开始前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进入广口瓶(容积为250mL)中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

锈蚀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回答问题:

(1)成分中的食盐的作用是。

(2)和红磷燃烧相比,该实验的优点有C

(3)本次实验中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保留一位小数)

(4)若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可能原因是o

二、双氧水

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一“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过氧气,他高兴的将家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探究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5)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mL“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较多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

⑹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镒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7)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实验步骤: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镐;

②将二氧化镒装入大试管中并加入5.0mL“双氧水”;

③待反应结束后,将大试管里的固体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称量;

④得出结论。

(8)做完此实验后,小方认为要证明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通过

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实验反思】

(9)依据实验一、实验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等。

三、碳酸氢铁

如图是碳酸氢镂受热分解的改进装置,

干燥的红

石蕊试纸

NHHCO

43澄清

石灰水

生石灰和水

B

【查阅资料】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回答下列问题:

(10)按要求装配好仪器,实验前首先要检查.

(11)在烧杯中先加入水,然后向其中加入生石灰,烧杯A中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生成氢氧化钙,实现了反应所需的温度条件,说明该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写出碳酸氢镂受热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12)根据现象:,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13)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6.人类对空气成分的探究经历了艰辛的过程。

一、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18世纪拉瓦锡为研究空气成分时,用如图1所示装置

持续加热12天,直到曲颈瓶中红色粉末不再增加。

图1图2

(1)在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与反应,生成固态物质。

(2)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下列数据必须测量的有0(填标号)

A.实验前后曲颈瓶内的气体体积B.实验前后玻璃钟罩内的气体体积C.汞

槽的容积

二、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的实验设计流程,请你参与实验;

【设计方案】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可采取不同的测定方案。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

物,若要测定氧气的含量,可以设计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除去除氧气以外的气体,测量氧气的体积

方案二:除去氧气,测量剩余气体的体积

【选取药品】

(3)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分别用铜粉、红磷等进行实验,其原理都是采

用上述两方案中的(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进行实验】

(4)该小组设计了如图2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①硬质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②实验中反复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

③室温下,图2实验测定的数据如表(在气球完全干瘪的状态下测量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硬质玻璃管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50.0mL20.0mL6.5mL

为了保证该实验的成功,反应前注射器中最少留mL气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209

计算):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保留至0.1豹。

【实验分析】

(5)从上述数据中可知,该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导致该实验数据比21%小的原因不可能是(填

数字序号)

①没有缓缓推拉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铜丝量太多

17.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利用课本上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多次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内上

升的水体积始终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1/5。为了找出原因,他们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足量的红磷燃烧能否耗尽空气中的氧气?

【查阅资料】白磷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

【设计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红磷和白磷均过量)。他

们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被点燃。待红磷熄灭且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

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白磷被点燃。

200400附间/9

图1图2

【记录数据】研究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氧气浓度传感器与数

显设备相连,测量的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如图2。

【实验分析】

(1)图1中红磷燃烧的现象为

(2)图2中BC段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C

(3)图2中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

【实验结论】

⑷红磷燃烧(填“能”或“不能”)耗尽空气中的氧气。

【再次探究】研究小组的同学再次查阅资料发现,食品脱氧剂(以铁粉为主的物质组成)能通过化学

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使食品处于无氧状态。他们尝试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来测定空气中

氧气的体积分数,量筒中装有50mL水,记录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时间/min0510303545

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503527.519.719.719.7

(5)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6)若实验结束时,俯视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则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1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采用下图中两种方案测定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在甲装置中连

接数字传感器,并绘制出压强变化曲线(图丙)。请结合图示回答:

图丙实验过程中广口瓶内

压强变化曲线

(1)图甲所示实验操作中,小组同学先用集气瓶等必要仪器和用品采集了教室里的空气样品,请简

述操作方法,反应结束后,由图甲实验现象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

为,红磷燃烧的生成物化学式为

(2)图丙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据图像分析,从D点起进行的实验操作

为_______________

(3)乙实验操作中,小组同学先连接装置,堵住气球一端导管,推拉注射器,松手后若活塞

说明装置不漏气,而在实验过程中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的目的是;图乙中玻璃管中发

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或方程式)是

(4)若乙装置的玻璃管中空气体积为50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20mL刻度处,反应完毕后,注

射器活塞位于8mL刻度处(反应前后气球都是瘪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保留到0.1%),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小组同学首先从操作的角度进行了查找,你认为可能是

(答一点),经检查发现操作无误,反复几次实验多次测量后,发现数据仍基本不变,小明同学认

为原因还可能是,大家同意小明的观点并通过测量其他地点的氧气含量进行了验证。

(5)下列有关甲、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

A.甲中红磷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B.甲中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C.乙中铜粉可以换成铁丝

D.乙中气球的作用:调节压强并可使反应充分

(6)与图甲实验相比,图乙实验的优点是C

19.拉瓦锡被称为“现代化学之父”,让我们共同跟随他的足迹进行科学探究。

资料卡片:

汞(Hg)氧化汞(HgO)

汞是一种重金属,对人体有害有毒

密度:13.59g/cm3密度:11.14g/cm3

沸点:356.6℃不能溶于汞

加热过程中会变成汞蒸气与分解温度:500℃

氧气反应。

图1图2

【经典实验回顾】

(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

色粉末,将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得到了汞和氧气,结果生成的

氧气体积(选填“〉”、“="、)密闭容器里减少的体积,将得到的氧气导回密闭容器,

所得气体和空气性质完全相同。他得出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2)根据图2资料卡片,选用汞的优点中不可能是(填序号)。

A.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B.汞蒸气与氧气反应能将密闭容器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C.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教材实验重温】

(3)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图3),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及现

象:,化学方程式为o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产生压强差,消耗气体的体积=

但是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查阅资料: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8%左右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实验测定

结果小于理论值。

【实验探究改进】化学小组按照图4装置来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滤纸包中为潮湿的铁粉、少量氯

化钠和活性炭(可加快反应速率)。

实验前实验后

集气瓶(扣除滤纸包)和导管容积量筒中水的体积量筒中水的体积

131mL90.0mL63.7mL

(4)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

(5)根据本次实验数据,计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果精确到0.1%)

【反思评价】

(6)①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通过燃烧消耗氧气测定结果误差较大,通过缓慢氧化消耗氧气

测定结果误差较小。

②该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证明铁锈蚀的条件是与水和空气充分接触。

【表达交流】

(7)18世纪末,拉瓦锡基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研究思路和定量分析方法,在普利斯

特里、卡文迪许两位科学家研究基础上,补充了一个相反的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

得到,“易燃空气”。通过分析和归纳,他得出结论:水不是一种元素,是由_______组成。

(8)拉瓦锡倡导并改进定量分析方法,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

变化关系,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在科学探索道路上,拉瓦锡这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0.化学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铁生锈的条件后,对暖宝宝的成分(下面图)及发热原理感到好奇,请

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产品名称】一次性发热贴

【主要成分】铁粉、活性炭、水、吸水性树脂、食盐

【产品性能】平均温度53℃,持续时间210h

查阅资料:①铁粉是黑色;②铁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

同学们在实验室打开一片暖宝宝,取出其中黑色粉末做了下面的实验。

I、黑色粉末的成分

(1)取暖宝宝中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证明黑色粉末中有

铁粉。

(2)反应结束之后,发现仍有黑色固体残留,经过滤,洗涤,干燥,获得黑色粉末。取样通入氧气

点燃,将产物(写出操作及现象),说明黑色粉末中还有炭粉。

II、“暖宝宝”发热的原理。

按图(夹持仪器已略去)采用湿度、氧气、温度传感器收集数据,将拆除包装的暖宝宝倒入三颈烧瓶

中密封装置,开始收集数据,观察曲线变化(图中A、B、C)o

氧气浓度传感器

(3)从收集到的图像看暖宝宝发热是因为颗粒微小的铁粉与和.等物质发生

反应,并.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探究三: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量筒中水的读数为100mL。

温度计弹簧夹

100

80

60

暖宝宝贴40

预装30mL水20

(4)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填“升高”或“降低”)。

(5)冷却一段时间之后,打开弹簧夹,水从量筒中流入集气瓶(容积为250mL),最后量筒内水为

63mL(铁粉生锈消耗水的体积忽略不计),通过计算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1%)o

(6)上述结果与理论值相比,引起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2: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1.实验室若要制备一瓶干燥的氧气,下列装置的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a—eB.b—>c—d—fC.b—fD.b-c—d—e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时间/s通电分解水

B.0时间/s煨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氢气质量/g

/------锌粉

//一铁粉

C.0反应时间/S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生成O?的质量/£

有催化剂

二/无催化剂

D.0反应时间/加热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

3.如图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多次连续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2)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二氧化镒用水泥负载做成小球状放在多孔隔板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o

(3)打开弹簧夹,反应一段时间后在X中点燃硫粉,丙装置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推测

此时Y中盛放的液体的主要作用是

4.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a、b仪器的名称:a,b

(2)用高镒酸钾固体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收集装置为O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如需要E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则

E装置中应装,气体应从端通入(填"c”或"d”)。

(4)乙快(C2H2)气体由碳化钙(块状固体)与水反应生成,且反应非常剧烈,乙快难溶于水,密度

比空气略小.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快,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

选择

将图1装置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检验所收集的

气体应进行的操作是

(2)利用图2装置进行硫的燃烧实验。

用气卿(能不断鼓入空气的装置)不断地向弯型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同时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

烧,移去酒精灯,可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然后停止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镒酸钾加热,

使硫粉继续燃烧。

①写出高锯酸钾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g

②当“硫粉继续燃烧”时,可观察到色的火焰。

③该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a.节约药品;

b.能对比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情况

6.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2)用加热高镒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0,,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该反

应的符号表达式为e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符号表达式为o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O

用装置F测定生成co,的体积时,需要在水面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e

(4)在装置G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测定装置G内压强变化,图H记录压强随时间变化情况。图

H中ab段对应的现象是试管中液面逐渐(选填“上升”或“下降”).

压强

(5)实验室用FeS固体和稀HSO4反应制取HS。H,S是有毒气体,能溶于水。

H,装

①图中“防倒吸装置”应选择(选填“甲”或“乙”)。

②水的作用是

7.2023年5月,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我国已实现空间站氧气资源100%再生。国

际空间站曾用高压氧气瓶、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又称“氧烛”)等方法供氧。

气体

气出

火帽氧过滤

装置

启动

装置

产氧

药块

间有

说明分

存,

压储

被加

气可

(1)氧

收集

)极端

负”

或“

“正”

(填

源的

接电

在外

,0,

供氧

解水

(2)电

O3性

KCI

0与

NaC1

粉末。

和金属

C10)

钠(Na

氯酸

分为

要成

块主

氧药

中产

模型

烛”

图“氧

(3)如

3

3

生氧

粉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