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中考地理临考押题卷2(内蒙古专用)(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内蒙古中考地理临考押题卷2(内蒙古专用)(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内蒙古中考地理临考押题卷2(内蒙古专用)(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内蒙古中考地理临考押题卷2(内蒙古专用)(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内蒙古中考地理临考押题卷2(内蒙古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内蒙古中考地理临考押题卷02

地理

(考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3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n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中考全部内容。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2023年4月24日是我国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其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特别倡导青少年,行

而致知、知而促行,不断探索宇宙奥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地球公转示意图

1.我国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此时辽宁省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C.昼夜等长D.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1.A2.B

【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当天(2023年4月24日)位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即位于图中①处。故选A。

2.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直射北半球,此时北半球的辽宁省昼长夜短,B正确,AC

错误;极昼是极地地区的特有现象,D错误。故选B。

2023年10月1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共同为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揭幕。

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的项目。雅万高铁开通后,印尼首都雅加

达到第四大城市万隆的时间由之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下图是雅万高铁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

题。

3.雅万高铁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包括()

A.滑坡、泥石流B.高寒缺氧C.高温潮湿D.地震火山

4.据图可知,影响雅万高铁线路选址最重要的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城市分布D.河流

5.下列有关雅万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印度尼西亚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中国高铁走向世界③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④促使印度尼

西亚人口分布更加均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3.B4.C5.A

【解析】3.印度尼西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受降水的影响,在山区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且印度尼西亚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因此,滑坡、泥石流,高温潮湿,

地震火山是雅万高铁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ACD不符合题意;高寒缺氧不是雅万高铁修建过程中遇到的

困难,B符合题意。故选B。

4.由图可知,雅万高铁线路连接了众多的城市,因此影响雅万高铁线路选址最重要的因素是城市分布,C

正确;气候、地形和河流不是影响雅万高铁线路选址的最重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5.雅万高铁是印度尼西亚境内的铁路,故有利于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①正确;雅万高铁是中国与印度尼

西亚合作并帮助印度尼西亚修建的铁路,故利于中国高铁走向世界,②正确;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都是发展

中国家,两国之间的合作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③正确;雅万高铁的修建不会改变印度尼西亚人

口分布格局,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第n卷

二、解答题(共20分)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之地,21世纪的今天,各国

完全可以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

材料二:大湄公河次区域示意图和金边(柬埔寨首都)的气候资料图

(1)图中序号①②③④所示河流中,表示湄公河的是―(填序号),根据其流向可以推出本区地势特点为—

(2)图中箭头所示为东南亚―(夏/冬)季风风向,受其控制,东南亚地区处一年中的—(旱/雨)季。

(3)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合作也包括对湄公河的共同开发与利用,结合地形与气候等知识,分析上、下

游地区不同的开发方向。(各举一条)

(4)结合金边的气候资料图,从降水量、蒸发量的角度分析当地4月旱情严重的原因。

【答案】6.(1)③北高南低

(2)夏雨

(3)上游:地势落差大且降水丰富,可开发水能资源。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发展航运或灌溉。

(4)4月,当地降水量较少,月平均气温达到一年中最高值,气温高,蒸发量大。

【解析】6.本题以大湄公河次区域示意图和金边(柬埔寨首都)的气候资料图为背景材料,共设置四道试

题,涉及中南半岛的河流和气候、东南亚的气候、河流的开发、金边旱情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

活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1)读图分析可知,图1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四条河流中,①是萨尔温江,②是湄南河,③是湄公河,④是

红河,湄公河,它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该半岛的河流由北向南流,地势特点为北高南低。

(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箭头为从印度洋吹向陆地,所示为东南亚的夏季风,风向为西南风,因此性质是

湿润的,受其影响,东南亚地区处于一年中的雨季。

(3)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合作,促进了湄公河沿岸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湄公河上游地势落差大且降水较

多,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在湄公河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流速慢,可发展航运。

(4)读图分析可知,金边4月旱情严重是因为:4月为热带季风气候的旱季,降水量较少;且月平均气温

达一年中最高值,蒸发量大,故而干旱严重。

7.【大豆的“学问”】2023中国・深圳第九届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上,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优质大豆生产和

供给基地前来参展,引起广泛关注。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10分)

栽种千年,名扬天下

大豆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1873年,中国大豆首次在奥地利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展

出,被誉为“东方一宝''和"中国珍珠”,推动了大豆在世界范围内的种植和传播。

大豆传播路径图

(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大豆制品。

(2)说出大豆传播到A、B两个大洲的名称。

大豆种植,科技强农

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大豆生产和供给基地。2022年,黑龙江省实施大豆产能提

升工程,采用航化作业、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节粮减损等先进生产技术,实现了大豆生产的高产、优质、

局效。

大豆性喜暖,种子在10〜12℃开始发茅,生长温度以15—

20℃最适,温度过高植株则提前结束生长。种子发芽要

求较多水分。

(3)根据大豆的生长习性,简述黑龙江省种植大豆的有利自然条件。

(4)举例说明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7.(1)豆浆;大豆油;豆皮;豆腐;等等。

(2)A北美洲;B非洲|。

(3)大豆性喜暖,以15〜20℃最适,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温度适宜;种子发芽要求较多水分,黑

龙江省河流众多,夏季降水充足;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当地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等等。

(4)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增加产量,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生产模式转型升

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等等。

【解析】7.本题以黑龙江大豆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大豆制成品种类、大洲、农业区位因素、科技

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

(1)大豆富含优质的植物蛋白,生活中我们常见豆浆、豆奶、豆腐、豆皮、腐竹都源于大豆。

(2)由图知,A是北美洲,B是有热带大陆之称的非洲|。

(3)由材料知,大豆性喜暖,生长在以15℃〜20℃最适,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较高,热

量充足,温度适宜;种子发芽要求较多水分,黑龙江省河流众多,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大,能

够满足大豆生长的水分需求;处于东北平原,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当地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另外生

长季所在的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时间长,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东北冬季寒冷漫长,病虫害少。

(4)科技可以:①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②提高产量:通过培育优良品种、研发先进种植技术等,能

大幅提升农作物和畜产品的产量;③提升质量和效率:有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