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地震博物馆_第1页
九二一地震博物馆_第2页
九二一地震博物馆_第3页
九二一地震博物馆_第4页
九二一地震博物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二一地震博物馆座落地点:台中县雾峰乡,台湾建筑设计:大函设计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莊学能建筑师事务所

建筑师:邱文杰、莊学能

设计完工:2001~2004

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第一期工程案规划设计构想为一场质变后的建筑再生运动,将撕裂的大地所造成之失望与哀伤,以建筑的针及隐藏于大地的线,将此裂缝缝合,造就未来之希望并给予永远记忆的展示教育……1999年9月21日清晨1:47分,台湾发生里氏7.3级的强烈地震,造成多人伤亡及巨大的财物损失,为台湾百年来最大的地震灾难。9.21地震发生后,地质学者和专家前往震中地带勘查后,将台中县雾峰乡光复国中断层隆起的灾区现址规划改建为“地震纪念博物馆”,以保存地震原址,纪录地震史实,提醒政府及民众反省重视防震及救灾措施,提供有关地震教育之活教材,以彰显其纪念及教育意义。撕裂了的伤口,我们将它缝合;撕裂了的大地,我们引用“针”情缝合伤口的概念暗喻将伤口缝合,缝合的过程用什么样的针?什么样的线?怎么缝合?就意味着最后建筑的样貌,毕竟设计者不能原封不动,时代性的需求、展览、冷气、空调设备,一再暗示新形态空间的必然,针是硬的,线是软的;针是结构,线是钢索,是钢性结构与柔性结构交织而成的柔性结构系统,但针落何处,线如何引(牵针引线)?土地设计上作者在基地找到了重要的两个对象,一个是被大地断层扫描后的断层线本身,另一个是被断层切过而断为两截的400m红色PU跑道,上下盘落差大概从1m~2.5m。缝合的坐标落点就是上述两个重要对象的再定义。最后的建筑样貌不是先入为主的意识形态,而是植根于上述逻辑操作与实际需求下的结果,而此亦弓亦弦、是针是线的象征,有趣的是在建筑化的过程中它形成了一种空间,这个空间将室内、半户外与户外,三种空间基本利用一种结构原理呈现开来。针线缝合在此空间中既存的跑道残迹则适当地保留下来,施工过程中拆掉的部分使用红色EPOXY材质表现,企图重现跑到的路径。而此跑道的路径则又呼应动线的需求,死而复生不再局限在原有完整400m的构成中。部分跑道开始有了自己的定位,像会延展的有机体一样,配合基地及动线的需要,穿梭在整体园区土地上。其中一条跑道延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