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基础》考点难点_第1页
陕西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基础》考点难点_第2页
陕西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基础》考点难点_第3页
陕西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基础》考点难点_第4页
陕西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基础》考点难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考点1:会计概念及特征

(-)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

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对经济活动过程中使用的财产物资、发生的劳动耗费及劳动成果等以货币作为主

要计量单位,进行系统的记录、计算、分析和考核,已达到加强经济管理的目的。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的方法是由会计核算、会计预测、控制、分析和检查的方法所组成的。这几部分

的方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应用的方法并不一样,但是他们又是相互配合、密切联系的。

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会计一方面要按照会计法规制度的要求,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另方

面要对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因此,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

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会计核算和监督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

能,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也是会计管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会计产生于人们管理社会生产和经济事务的过程中,不仅为管理提供各种数据资料,

还通过各种方式直接进行管理,如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而参与经营方案的选择、经营计划的制

定、经营活动的控制和评价等。会计工作往往在单位内部管理的整个系统中进行,每一个管

理环节都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参与。在宏观经济中,会计也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和组成

部分。从职能属性看,核算和监督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从本质属性看,会计本身就是一

种管理活动。

考点2: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其中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

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

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运营绩效)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会计核算只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会计核算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

2.会计核算主要是对己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中、事后的核算,同时也为预测未来

提供信息。

3.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对象经济

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对不合法的经济业务,会计人员有权提出意见、不予办理

或事后提出报告。

会计监督职能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指标进行的。

2.会计监督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三)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保障,只有

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考点3: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

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

或资金运动。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通常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

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投入企业的资金一部分构

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构成非流动资产。

(2)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1、供应过程

2、生产过程

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费、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

金便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考点4:会计基本假设的理解

会计基本假设又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对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空间范围和

计量标准等所做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考点5: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在主体的经济业务。会计制度规定

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

动。应当注意的是: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

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考点6: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

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确

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需要注意的是,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定,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存在破产、清算等不能

持续经营的风险,一旦进入清算,就应当改按清算会计处理。

考点7: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以便分

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会计年度采用的是公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度。

由于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

质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考点8: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

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我国会计法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

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为

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三节会计基础

考点9: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会计基础是指企业会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是确认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费

用,从而确定损益的标准。由于会计分期的假设,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从而出现了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质的区别。所以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考点10: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权责发生制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

根据权、责关系实际发生的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要求凡事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

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

当期收付了,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

发生制为基础。也就是说,企业应当在收入已经实现和费用已经发生时就进行确认,而不

是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或者支付现金时才确认。

考点11: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收付制或现金制。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

计基础是收付实现,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与费用等依据。

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

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是:会计记录直观,便于根据账簿记录来量入为出;会计处理

简便,不需要对账簿记录进行期末账项调整。然而,收付实现制这种确认本期收入、费用

的方法不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其缺点是:不正确计算各期损益。因而,可适用于各级人

民政府的财政会计、行政单位和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会计。

第四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和一般要求

考点12: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根据会计法规定,对下列

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的内容包括: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1、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

金。

2、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全活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3、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如果款项和有价证券收付环节出现问题,不

仅使企业款项和有价证券受损,更直接影响到企业货币资金的供应,从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活动。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如实地核算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

付及结存,保证企业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财

物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

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这些物资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往往占有很大

比重。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是会计核算中的经常性业务,也是发挥会计在控制和降低

成本、保证财务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等职能作用的重要方面。因此各企业必须加强对财

务收发、增减和使用环节的核算,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债务则是指由于过去

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

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

经济往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款项没有及时结算,就会形成单位的各种债权和债务,债权、

债务的发生和结算是单位一项非常重要的会计核算内容。

(4)资本的增减。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

投入资本。投资者对单位的投入资本是单位存在的前提条件,单位的财务会计在很大程度H

是为企业的投资者服务的,它要正确反映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因此,资本的增减变动是会

计核算的重要内容。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

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

失。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

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

对象化了的费用。企业要生产经营,就必然会发生一定的耗费,同时努力去获得收入,收入

是利润的源泉,因此,在会计上要正确地对企业的收入、支出、费用进行核算并正确地进行

成本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

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

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考点13: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各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遵循一下一般要求:

1、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

记会计帐簿、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在依法当设置会计账簿上进行统一登记,不得违反

《会计法》和国家规定的私设会计帐簿登记、核算。

4、各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簿、报告和其他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5、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平证、账簿、报告,也必须复合

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6、会计记录使用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一节会计要素

考点13: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对资金运动第

二层次的划分。这些基本分类在会计上都有特定的含义和特征,为会计分类核算提供了基础,

也为财务会计报表构成了基本框架,因而会计要素也称为会计报表要素。会计工作就是围绕

着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展开的。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

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

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

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是

利润表的基本要素。

考点14: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

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

企业的潜力。资产预期能否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

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

如果不能在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考点15: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变现或耗用时间的长短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

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等。

考点16: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

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考点17: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其流动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市值通常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它主要包括短期

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考点18: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

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

所有者享有的部分,即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表明企业归谁所有。

在企业清算时,资产要先清偿债务,有剩余才会分配给投资者。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

认和计量。

考点19: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

收益等,通常划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项目。

考点20: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

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考点21:收入的分类

收入按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考点22: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

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将费用界定为口常活动所形成的,是为了将其与损失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

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

考点23:费用的分类

费用按照与收入的配比关系不同,可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成

本、其他业务成本以及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考点24:利润的定义及分类

(-)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再加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损失。

(二)利润的分类

利润按照构成一般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考点25: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室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

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认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反映

的是会计要素的确定基础,主要是包括历史成本、重要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

值等。

(一)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

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

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

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历史成本是我国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计量属性。

(二)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

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计量。

(三)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四)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

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五)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

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

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第二节会计科目

考点26: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而这六项会计要素仍显得过于粗略,难以满足各

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我们必须对会计要素作进一步分类。因此,会计科目(简称科

目)是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要求,根据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和外部信息需要,时

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是对资金运动第三层次的划分。

考点27:会计科目的分类

(-)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通常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

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1、资产类科目

2、负债类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4、成本类科目

5、损益类科目

(-)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1、总分类科目

2、明细账分类科目

3、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是,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具

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考点28: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总分类科目是在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中统一规定的。

明细分类科目除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以外,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

行设置。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

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之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考点29:常用的会计科目

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自

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编号的第一位数代表会计要素的类别:

1、代表资产类;

2、代表负债类;

3、代表所有者权益类;

4、代表成本类:

5、代表损益类;

考点30: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驾驭关系分类

1、总分类帐,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包括二级明细科目和三级明细科目

需要说明的是:总分类科目不一定都要设置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之下设置的

明细分类科目,也不限于二级和三级明细科目。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账科目之间是

统驭和从属的关系。

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原理

第一节会计等式

考点31:会计等式

会计的六项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之间在数量存在着内在平

衡平衡关系,将这种数量上的平衡关系用数学表达式表达出来,就是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量的经济资源。资源的所有者,或者用现

款,或者用实物等,投入企业供其运营,形成以企业名义所持有的各种资产,如

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所有者的投入不是无偿的,对所提供的资产存在着相

应的要求权(即权益),二者相互依存。也就是说,资产与权益在任何一个时点

都必然保持相等的关系,即:资产=权益

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

产生的效益,分别归属于所有者和债权人。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

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由于权益是由债权人权

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部分构成的,因此,进一步可表达成: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二)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会计基本等式是用来反映某个会计期间开始时

(某一时II)企业的财务状况。随着经济活动的进行,在会计期间内,企业一方

面取得了收入,并因此而增加了资产或减少了负债;另一方面要发生各种各样的

费用,并因此而减少了资产或增加了负债。所以企业在会计期间内的任一时刻,

即未结账前,原来的会计等式就转化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一等式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财务状况表明企业一

定时期资产的运用分布状况及其来源的情况。经营成果表明则表明企业一定时期

净资产的增加或减少情况,反映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的增值额(或减少额)。企

业经营成果最终要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就是说,利润会增加所有者权益和

资产;亏损会减少所有者权益和资产。

当一个会计期间终了结算利润后,企业应依法按照规定程序对实现利润进行分配,

分配后的剩余利润成为所有者权益的构成部分。所以在分配利润之后,会计等式又

变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由此可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六项要素无论如何变

化,最后还是会回到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上来。

考点32: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数额相等的关系。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在任何

一个时点上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保持着数额相等的平衡关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

程中,每天发生着大量经济业务,必然会引起会计要素千变万化,但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

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不外乎一下两种类型九种情况:

1、经济业务的发生,仅引起等式一边生发增减变化,但增减金额相等,总额不变。这

种类型可分为五种情况:

1)、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2)、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3)、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

4)、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

5)、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

2、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的变化,增加或减少金额相等,等

式两边的总额或同时增加或减少,但仍保持平衡。这种类型可分为四种情况:

1)、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2)、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3)、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4)、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上述两种类型九种情况的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

等式的平衡关系,所以这一等式为会计恒等式。

第二节账户

考点33:账户的概念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即结构)、用以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

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账户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同时,账户又具备一定的格式(即结构),只有如此,

才能记录经济业务。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的分类,但它只有分类的名称而

没有一定的格式,还不能把发生的经济业务连续、系统地记录下来,以取得经营管理所需的

信息资料。因此,还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利用具有一定结构的账户记录交易

或事项,有利于分门别类地、连续系统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及其所引起的有关会计要

素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考点34: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账户与会计科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的共同点是: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会计要素)的科学分类,

两者设置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1.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赈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2.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账户的分类和会计科目的分类内容一致;

即也可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损益类账户等。按账户提

供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分类,账户相应地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等。因而,没有会

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

区别:账户除了具有与会计科目的相同之处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即账户有自己

的格式或结构,可用来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反映某项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而

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有无结构)

不过,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账户和会计科目这两个概念,经常可以不加严格区分地相互

通用。

考点35: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

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和余额等。

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设置账户的根本作用在于可分门别类地记载各项经济业

务、提供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和数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依据。为此,账户不仅应有明确的

核算内容,而且还应当具有一定的格式,即结构。账户所记载的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

要素数量上的变动,只有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因此,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账户也相应地划

分为两个部分,以便分别登记会计要素的增加额和减少额,即账户通常分为左右两方,一方

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

经济业务的类型。一般而言,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通常指账户分为左右两方,

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同时,账户还应具备以下内容:

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摘要,即记载经济业务的日期和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3.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

4.凭证号数,即说明记载账户记录的依据。

在会计实务中,账户是根据以上基本内容来设计账簿格式的。账户的基本结构通常可简

化为丁字账户(或T型账户)表示,丁字账户的基本结构见图2—1。

一方(借方)账户名称(会计科目)右方(贷方)

图2—1账户的基本结构

上列「字账户分左右两方,分别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加额和减

少额。

考点36: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1、账户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等。

1.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借加贷减)

在资产类账户中,资产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贷方,账户

的余额在借方。资产类账户的结构见图3—2。

借方资产类账户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期末余额

图3—2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2.负债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借减贷加)

在负债类账户中,负债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贷方,负债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账户

的余额在贷方。负债类账户的结构见图3—3。

借方负债类账户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减少额本期增加额

期末余额

图3—3负债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一借方本期发生额

3.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借减贷加)

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中,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所有者权益减少记录在账

户的借方,账户的余额在贷方。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见图3—4。

借方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减少额本期增加额

期末余额

图3-4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与负债类账户相同。

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一借方本期发生额

4.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借加贷减)

在成本类账户中,成本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借方,成本的转销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期初、

期末如有余额,余额在账户的借方。成本类账户的结构见图3—5。

借方成本类账户_____________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期末余额

图3—5成本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其计算方法与资产类账户相同。

5.损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由于企业在一定期间所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都将体现在当期损益中,因此,损益

类账户又可以分为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是反映会计主体在某一会计期间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支出情况,在某

一会计期间结束时,收入与费用相抵后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或减少,因此,损益类账户

在期末要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该类账户期末结转之后没有余额。

(1)收入类账户的结构

在收入类账户中,收入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收入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借方,期末

本期发生的收入增加额减去本期发生的收入减少额的差额转入所有者权益类有关账户,期末

无余额。收入类账户的结构见图3-6。

借方收入类账户_______________贷方

收入减少或结转额收入增加额

本期发生额(收入减少额合计)本期发生额(收入增加额合计)

图3—6收入类账户的结构

(2)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在费用类账户中,费用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费用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期末

本期发生的费用增加额减去本期发生的费用减少额的差额转入所有者权益类有关账户,期末

一般无余额。费用类账户的结构见图3—7。

借方费用类账户___________贷方

费用增加额费用减少额或结转额

本期发生额(费用增加额合计)本期发生额(费用减少额合计)

图3—7费用乡^账户的结构

第三节复式记账

考点37:复式记账原理

(-)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例如:用银行存款1000元购买材料的经济业务发生后,只在账户中记录银行存款付出1000

元的业务,而对材料的收入业务,却不在账户中记录。单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

的记账方法。

单式记账法的记账手续简单.,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直接联系和相

互平衡关系,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经济业务很简单或很单一的经

济个体和家庭。

(二)复式记账法

L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

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例如:上述用银行存款1000元购买材料的经济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

10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的库存材料增加1000元。按照复式记账法,这项经济业务应以相

等的金额在“银行存款”和“原材料”这两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中登记。这样登记的结果,就

能清楚地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即资金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2.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1)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分类记录。

这样,通过账户记录不仅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还能全面、系统地

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的账户中登记,因而,可以对

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为依据建立的一种记账方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已

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我国过去曾先后采用过的复式记账法主要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

法和收付记账法等,如商品流通企业曾采用增减记账法,行政事业单位采用收付记账法。自

1993年7月1日起,所有企业统一采用了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经历数百年的实践,被

全世界的会计工作者所普遍接受,被证明是一种比较成熟、完善、科学的复式记账法。

考点38:借贷记账法

1、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两字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

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全面反映的一种复

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两个字为记账符号,这两个字已失去它本来的含义,在

会计中的专业术语解释它的特殊含义是:

1)表示一个账户中的两个不同部位。

2)表示不同记账方向

3)具有互为相反的双重含义

3、借贷记账法的账户设置

前已述及,账户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利损益类,每个账户

都核算和监督各自不同的经济内容

4、借贷记账法的规则

5、由于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

中进行分类记录,记录一个账户的借方,同时必须记录另一个账户或几个账户的贷

方;记录一个账户的贷方,同时必须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记入借方的金

额与记入贷方的金额必须相等。因此,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

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

户中,以借方和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

6、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

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公式为: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在会计核算中是逐笔记账的情况下,根据发生额试算平衡的原理,应将本期所发生

的经济业务,按编制的会计分录全部记账之后,根据各类账户的本期借、贷方发生

额编制发生额试算平衡表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和验证本期记入账户借贷方发生额

是否正确。

如果试算结果是平衡的,则证明记入各账户的发生额可能是正确的;如试算结果不

平衡,则证明记账有错误,应对账户记录进行检查。(★注意结合试算平衡的局限

性)

2.余额试算平衡法。

在日常的会计记录中,即使记入账户的发生额是正确的,但由于计算差错等原因,

所结出账户的期末余额也有可能发生错误.为了确保账户期末余额的正确性,除了

检查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外,还应检查各账户的期末余额是否有误。

余额试算平衡法就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

验证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根据余额的时点不同,余额试算平衡法又

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两类。期初余额平衡是期初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

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期末余额平衡是期末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

计相等,这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决定的。公式为: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记账过程中的差错,便于及时纠正。一般而言,如果所有账户

在一定期间内借、贷方发生额合计不平衡,借、贷方余额合计不平衡,则可以肯定本期内记

账和结账有错误;而如果两者都平衡,则说明记账和结账可能正确(但不能就此断定记账肯

定没有错误)。

试算平衡虽然有利于及忖检查和发现记账过程中的差错,但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即它不能发现全部记账过程中的错误和遗漏,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方的平衡关系。

例如:记账时重记或漏记整笔经济业务、对相互对应的账户都以大于或小于正确金额的数

字进行记账、对应账户的同方向串户等,都难以通过试算平衡检查出来。

第四节会计分录

考点39:会计分录的概念

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可以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记录时首先要编制会计

分录,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的环节是将经济业务以会计语言描述的重要环节,编制会计分录还能够

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便于日后的检查和分析。

每一笔分录应包括以下内容(会计分录的三要素):(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2)

记账方向的符号,即借方或贷方;(3)记录的金额。

考点40:会计分录的分类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可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

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

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根据各项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通过编制记账凭证确定的。

复合分录是由简单分录合并组成的,编制复合分录可以简化记账手续,大大提高会计核算

工作效率、节约记账时间、又不影响有关账户的对应关系,并能集中反映某项经济业务的全

貌。但是,不能将没有相互联系的简单分录合并相加成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否则,就无法

反映账户的对应关系。换言之,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不能简单地合并反映,发生的不同类型

经济业务必须逐项加以反映和记录。

考点41:会计分录的编制

当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编制会计分录:

1.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是资产(费用、成本),还是权益(收入)。即分析经济业务

的内容,确定它涉及到哪些会计要素。

2.确定涉及到哪些账户。即确定具体应使用的会计科目。

3.确定涉及的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即应记入哪个(或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或哪

些)账户的贷方。根据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如会计要素是增加还是减少,来确定在

不同会计科目中应记录的方向。

4.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的金额是否相等。根据经济业务发生的金额和

会计计量的要求,确定在不同的账户中应记录的金额。

第五节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考点4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为了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外部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会计核算不仅要

提供总括核算指标,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要提供明细核算指标。为此,企业既要根据总分类

科目开设明细分类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总分类账户的概念

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

分类核算的账户,又称为i级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

(-)明细分类账户的概念

明细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

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

(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主要表现在:1)反映的经济内容一致2)原始依据相同

区别主要表现在:1)设置的依据不同,总账依据一级会计科目设置,明细分

类账户根据明细分类账户设置。

2)运用的计量单位不同,总账依据货币,明细分类账除货

币外,还可以实物、劳动时间计量。

3)反映经济的详细程度不同,总账反映会计要素具体内容

增减变动的总括情况,提供总括的价值指标,明细分类账户反映会计要素具体

内容增减变动的具体情况,提供具体、详细的价值指标和实物量等指标。

4)作用不同,总分类会计科目对明细分类会计科目具有统

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会计科目对总分类会计科目具有补充说明作用。

考点43: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所谓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

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平行登记既可以满足管理上对总括会计信息和详细会计信息的需求,又可以检验账户

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平行登记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依据相同。

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以相关的会计凭证为依据,既要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又要登

记其所属明细分类赈户。

2.方向相同。

将经济业务记入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时,记账方向必须相同。即总分类账户记入借方,

明细分类账户也记入借方;总分类赈户记入贷方,明细分类账户也记入贷方。

3.期间相同。

对每笔经济业务在记入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过程中,可以有先有后,但必须在同

一会计期间全部登记入账。

4.金额相等。

记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应与记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合计数相等。也就是说,

平行登记的结果使总账与其所属明细账之间在数量上存在着如下的勾稽关系:

总账账户的期初余额=所属明细账户期初余额合计

总账账户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

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在LI常会计核算中,财务处理的一般步骤是:

1、开设账户

2、登记期初余额

3、编制分录并登记账户

4、月末结账

5、试算平衡

6、总账与明细账核对

第四章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第一节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考点44: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它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一

项资产。

银行存款是企业存放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是企业货币资产的重要组成部

分,企业在银行开设的账户有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

1、设置的会计科目

企'也应当设置“库存现金”科目,借方登记库存现金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库存现金的

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期末企业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金额。

企业应当设置“银行存款”科目,借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增加数,贷方登记银行存款的

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期末企业实际持有的银行存款金额。

2、提取现金的账务处理

3月5日,公司库存不足,从其开户行账户提取现金50000元,以备日常开支

借:库存现金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3、现金存入银行的账务处理

3月6日,将当日超出库存限额40000元现金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40000

贷:库存现金40000

考点45: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

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1、设置的主要账户

为了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收取现金股利或利息、处置等业务,企业

应当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科目。

2、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

1)、企业取得交易性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成本”

科目,按照发生的交易费用,借:“投资收益”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发

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应收股利”、“应收

利息”科目,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贷:“银行存款”科目

2)、企业收到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支付的价款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

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银行存款”账户,贷: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科目

3)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时,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便是其在该时点上的公允价值,与前次

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及公允价值变动金额需要计入当期损益。应借记或贷

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科目。

4)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将出售时取得的价款与其出售时账面余额之间

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同时将已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余额转

入到''投资收益”科目中。

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该金融资产的账面

余额,贷记“金融性金融资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科目,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例10-1】2010年3月9日,甲公司以赚取差价为目的委托某证券公司从上海证

券交易所购入乙公司股票500000股,甲公司将其划归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该股票买价为每

股6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为11000元。根据股票成交过户交割凭单及相关付款凭证,甲

公司编制会计分录如F:

(1)2010年3月9II,购买该股票时,确定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00000X6=3000000(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3000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3000000

(2)支付相关交易费用时:

借:投资收益11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nooo

【例10一2】承【例假定2010年6月30日,甲公司购买的该笔乙公司股

票的市价为3100000元;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购买的该笔乙公司股票的市价为3070000

元。

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2010年6月30日,确认该笔股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0

分析:在本例中,2010年6月30日,该笔股票的公允价值为3100000元,账面价值为

3000000元,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100000元,因此,按差额增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

面价值,并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贷方。

(2)2010年12月31日,确认该笔股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0000

分析:在本例中,2010年12月31日,该笔股票的公允价值为3070000元,账面价值

为3100000元,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30000元,因此,按差额减少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

面价值,并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巨的借方。

【例10一3】承【例10一1】、【例10一2],假定2011年1月9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乙

公司股票全部出售,实际收到出售价款3110000元存入银行,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311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3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70000

投资收益40000

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0000

贷:投资收益70000

分析:以上两笔分录反映了出售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实现投资收益110000元,即

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购买成本为3000000元,出售收入为3110000元,因此,实际实现投

资收益110000元。在会计处理匕这110000元的投资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出售交易性

金融资产的处置收入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40000元;二是原来已经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入

账在本期实现的收益70000元。

第二节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产物资主要包括存货和固定资产。存货是指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

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包括原

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和周转材料等。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

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

器、设备等。

考点46:原材料

1、设置的会计账户

“原材料”科目用于核算各种库存材料的收发和使用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入库材料

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

本。

2、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A购入材料时,按入库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借:“原材料”账户,按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记有关账户。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某日该企业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