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恩施茶文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目录TOC\o"1-2"\h\u16022恩施茶文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 129498一、茶文化的价值功能 116277(一)经济方面 110534(二)社会方面 26204(三)文化方面 216525二、恩施茶文化发展现状 215376(一)恩施茶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现状 211413(二)茶旅融合发展现状 312423三、恩施茶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26655(一)恩施茶旅融合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手段落后 427451(二)恩施茶文化活化理念较为缺失 418353(三)茶叶品牌建设有待加强 55792四、恩施茶文化保护发展的对策 531690(一)创新茶文化宣传方式 56552(二)打破传统观念,深化茶文化活化发展理念 520158(三)创新茶文化品牌整合模式 624652五、结论 617036参考文献 6摘要:恩施作为我国茶叶的发源地之一,茶叶作为恩施的主要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在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其具有产值较小、受众有限等局限性。这需要恩施州进一步探索茶产业发展的方向,找到一条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从而带动乡村振兴。恩施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势头,同时随着游客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恩施州的茶文化旅游发展迎来了较好的机遇。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当前促进茶产区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茶旅融合不仅能延长茶产业的产业链,也能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如何有效促进恩施地区茶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茶文化的价值功能的基础上,针对恩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关键词:恩施;茶文化;茶旅融合一、茶文化的价值功能(一)经济方面茶文化在推动茶叶发展过程中。早在唐,饮茶之流行就使得茶叶生产与贸易发达起来,茶税也就成了中国财政收入之大宗。当今社会新型茶艺馆不断涌现,茶艺繁荣发展,拉动消费、推动茶叶生产、增加茶农收益。如茶叶名镇——福建省安溪县开展茶文化活动使铁观音这一地方名茶走俏国内外,甩掉贫困县之名。(二)社会方面饮茶能满足人的生理需要,保持健康,主要表现在“以茶敬客”和“以茶行客”三个方面。一,前言自唐代以来,人们便把茶视为澄澈,和气,淡雅,洁净,成了人生道德理想之标志。人在饮茶的时候,不但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而且可以提高自身修养、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成了一种愉悦、坦诚的工具。茶文化也就成了人们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媒介;其次,茶在生活中是友谊、尊重、和谐的象征。为了礼貌起见,为来宾斟茶。友人品茗叙旧增友情。敬茶给长辈,表示敬意。同时,茶道精神中所倡导的“和”、“敬”、“论”也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重视,要尊重和爱护人,友好睦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最终在快节奏生活和浮躁人心的背景下,在茶文化平和,淡化,优雅的精神内涵下,使人们的情绪趋向淡泊宁静和减轻心理压力,净化社会风气,建设文明和谐社会。(三)文化方面开展茶文化活动和普及茶艺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与此同时,人们在日常闲暇时,也会通过各种茶事活动对人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和道德教育相辅相成。二、恩施茶文化发展现状(一)恩施茶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现状从生态的角度来看,恩施很多农村都进行禁燃鞭炮,焚烧秸秆和垃圾分类的工作,以改善本地的生态环境;以润邦为代表的茶叶企业加强了对恩施雨露种植基地的统一管理。采取统一收购有机肥、农家肥、严禁茶农施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拒购不法农民种茶等措施。全镇有机绿色食品原料(茶叶)基地面积达到8000hm2,促进了茶叶种植环节的绿色化。在文化上,五峰县建立了湖北省第一个茶叶博物馆,弘扬恩施茶文化;恩施雨露博物馆设立于八角洞乡,馆藏恩施雨露有关制茶工具、装备等,展现恩施雨露制作加工方式发展变化,反映恩施雨露传承创新。另外湖北电视台《乡亲相爱》节目录制恩施雨露专题节目,对恩施雨露历史文化、制作工艺等各方面进行全面介绍。恩施文工团又编《乡士清明问茶恩施玉露》一剧,推广恩施雨露制作技艺。在技艺传承上,恩施雨露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这一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谱系,建立了“恩施雨露制作技艺”传承基地。证实了,姜是恩施制作技艺的继承人。同时将该制作工艺中的技术规程汇编成《茶叶生产与初制》、《制茶学》,是制茶专业人员必读书之一。将雨露的茶叶生产纳入新型职业农民茶叶生产经营培训;与此同时,政府还组织开展了许多活动,使恩施雨露制作技艺真正做到了入校、入局、入企,发挥了很好的传承作用。恩施有关企业为了确保茶农收入,坚持把茶农利益和茶企利益密切结合起来的态度,推行“公司加专业合作社加基地加农户”茶产业模式,较好地维护了茶农利益和促进了当地就业。同时,恩施政府严控恩施玉露公用品牌授权,发布《恩施玉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开展“恩施玉露,利川红”品牌保护专项行动,净化茶叶市场,确保恩施玉露的品质和声誉。此外,州政府还发布了《恩施硒茶(恩施玉露、利川红)宣传推介行动方案》《恩施州茶文化建设推进方案》等。加大恩施雨露推广力度,提升知名度。(二)茶旅融合发展现状2016年,恩施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讨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照协议,双方将围绕恩施州茶叶产业链建设,经过州所共建方式,建立茶叶科技参谋制度、专业人才培育平台、科技创新研讨基地、科技效果转化基地、科技培训基地,完成全方位、多层级合作,打造恩施硒茶技术支撑体系。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党委与宣恩县伍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党支部持续开展“携手共建、助力重振”活动,突出组织联建、利益联结、脱贫联动,落实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健全完善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出一条校企共建助力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宣恩县坚持推动校企党组织全面深入合作,华农与伍家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产学研示范基地五年建设协议,倪德江教授团队4次指导绿茶安全生产工艺,开展茶树品种比对试验,分两批次派14名高校技术人才到基地开展研究实习,华中农业大学联合中茶所60人先后开展夏秋季茶园病虫害防治试验3期,完成特色经济林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1个。华中农业大学致力于把伍家台茶的文化的创意资源做好,把湖北省的茶文化和文创资源结合起来,以“四季宣恩”为中心,以茶为根,以茶为灵魂,建设伍家台“春之茶”的旅游品牌。恩施市当地政府积极支持恩师职业技术学院的成立、发展,为当地培养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人员。恩师职业技术学院在当地又被称为硒茶学院,主要招生对象有当地茶商以及学生,同时在当地茶商进行有关茶或者采茶、制茶学习的时候,当地硒茶学院为前往学习的茶商免费提供吃、住,在学习结束后组织茶艺的统一考核,考核通过者会得到颁布国家认可的评茶证。三、恩施茶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恩施茶旅融合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手段落后近年来,恩施的茶旅融合宣传主要集中在传统媒介宣传(如:公共交通上的广告投放、在央视投放旅游推介片、粘贴景区相关海报等宣传方式)。而在新兴媒体宣传上的宣传力度不够(如抖音、微博、小红书等APP),这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更没有根据茶旅实际的需求人群和市场去进行推广和宣传。恩施区域内缺乏专门介绍茶旅融合发展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笔者在浏览新兴媒体的过程中发现,相较于国内茶旅融合发展的先进地区(如浙江杭州、江苏溧阳等地)会有许多游客的游记或者是官方推出多条高质量的旅游推荐视频,恩施的茶旅融合的相关推荐就少了很多,游客的游记数量和官方的视频都较少。与此同时,茶文化相关旅游的宣传主要是存在于恩施旅游的整体介绍中,作为恩施旅游的其中一部分而出现在恩施旅游宣传视频中,这就使得恩施茶旅融合无法得到大众的关注,从而无法提高恩施茶文化相关旅游的知名度。(二)恩施茶文化活化理念较为缺失恩施旅游产业在近十年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相较于我国茶旅融合发展发达的地区而言,恩施旅游发展的时间较短、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教育较为落后,这就导致恩施的茶旅融合发展理念较为落后。由于茶产业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恩施的农村地区的年轻人大部分都会选择外出务工,家中留下的小孩和老人接受文化的程度较低,思想水平比较落后,对外界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不高,在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时速度较慢。并且,部分茶农们的种茶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种茶方式上,坚持着靠着老一辈的制茶手艺维持生活,这使得茶叶的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茶叶的集约化发展。大部分的茶农的思想仅仅局限在种茶、采茶上,对活化茶文化来发展茶旅融合的理念持怀疑态度。除此之外,恩施州的茶旅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即茶叶与旅游资源的简单结合。在这个阶段的茶旅融合不利于延长茶叶的产业链,无法使得茶叶的价值得到有效的增长,从而促进恩施地区的乡村振兴。(三)茶叶品牌建设有待加强恩施名茶数量较多,但由此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即,恩施各个茶品牌仍处于各自管理、各自经营的状况,例如当前市面上知名的恩施玉露、利川红、伍家台贡茶等茶品牌都处于各自管理的状态,没有形成统一管理的规模效应。另外,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管理不到位。例如,恩施的大部分茶品牌是采用“贴牌”的方式进入市场的,使得市面上的主打品牌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口碑褒贬不一,价格不一致,从而不能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四、恩施茶文化保护发展的对策(一)创新茶文化宣传方式在大数据时代,当代年轻人在出游前会通过浏览网上相关信息制定旅游攻略。恩施州应捉住当今旅游营销的趋势,积极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新兴媒体上开展以恩施茶文化或者茶旅为主题的摄影、微视频等比赛或征集活动,用新媒体来引起大众对恩施茶文化的关注度。此外,恩施可以邀请恩施当地的网红大V,例如徐国泰、秀秀大姐等来采茶、制茶、品茶全过程,并进行剪辑后上传至他们自己的账号,例如李子柒拍摄关于制作蜀绣、制作井盐等非遗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一波热潮,为这些非遗带来了热度。最后,景区可以采用措施来鼓励游客上传自己的游记到社交平台,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游客周围的朋友,形成蝴蝶效应。新媒体营销方式能更好地助力茶文化可持续发展,借助互联网能更好地的推动茶文化活化。(二)打破传统观念,深化茶文化活化发展理念在原有茶旅融合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思路,依托恩施各茶文化旅游区,通过打造茶文化活化的主题活动形式,打造以体验为核心的旅游项目,把民族特色融入项目中,将旅游体验贯穿于各产业链各环节各方面。首先,政府和茶文化景区应组织专业人员到茶文化活化示范区进行培训,学习先进地区的茶文化活化的方式,耳濡目染先进地区的做法,尽可能将其内化,通过学习的方式培养先进的理念。其次,在外地接受培训的人在回到恩施后,政府应将其组织起来,为领导班子、当地著名茶商、旅游开发商等茶文化旅游的开发者开办讲座等活动,在这群人中树立茶文化活化旅游的意识。最后,要着力破除恩施当地居民的落后的茶叶经济理念,应尽可能帮助他们树立茶叶不仅是一种农作物,同时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更是旅游发展的一种载体,是一种能帮助他们增收的物质财富的理念,使当地居民能自觉培养学习、传承、传播茶文化的意识。例如,当地政府可在各茶文化旅游区选择几户农户作为示范点,帮助其打造茶文化特色民宿、开发茶文化特色美食,助力其通过茶文化旅游增加收入,使其余居民关注到茶文化活化带来的实际好处。在实际利益的直接刺激下,当地居民会对茶文化活化的理念有更高的接纳度,从而使当地居民成为茶文化活化的践行者。(三)创新茶文化品牌整合模式在恩施茶文化活化过程中,应将恩施各类名茶的茶文化进行整合,应将恩施茶叶的品牌建设纳入恩施茶文化活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大力加强恩施的茶叶品牌建设。首先,依托恩施州特有的“恩施玉露”和“利川红”等品牌优势,发展优质名茶,在原有茶文化基础上进一步赋予恩施茶叶新的时代内涵,打造“恩施硒茶”共享品牌。其次,将恩施玉露、利川红、伍家台贡茶的茶文化进行整合、捆绑营销,扩大恩施茶文化的影响力。最后,通过参与政府和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类茶文化竞赛、茶文化讲座等活动,大力传播恩施州茶文化,提高恩施州茶文化的影响力。五、结论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恩施的茶文化在活态传承过程中存在茶旅融合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手段落后;恩施茶文化活化理念较为缺失;茶叶品牌建设有待加强的问题。针对恩施茶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目标,提出了以下的优化策略:打破传统观念,深化茶文化活化发展理念;创新茶文化宣传方式;创新茶文化整合模式。通过以上途径来实现茶文化的活化发展推动实现恩施茶旅融合,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参考文献[1]章凡华,董占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起草离婚协议书
- 房地产交易合同书
- 印刷品采购合同
-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合作协议
- 建设工程转让合同
- 合伙入股协议书分红
- 体育行业智能赛事管理与运动训练方案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合作协议
- 健康科技产品推广协议
- 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合作协议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二)
- 2025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博物馆场地租赁与文物保护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2024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震旦ad188维修手册
- 五金英语词汇盘点
- 内容讲义说明案例nxt pop trainning
- 2021年羽毛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手势
-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 入职申请表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