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测评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新教材适用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测评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新教材适用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测评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新教材适用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测评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新教材适用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测评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测评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广5题。

材料一①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装扮表演且以代言体叙述故事的艺术。戏剧的代言体,是指

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化装和模仿等手段假定性地化身为戏剧人物,不仅以该戏剧人物的身份、言语和

行动,更通过样貌、声音和行为模式等途径,努力营造如同真正的戏剧人物出现于观众面前的幻觉。

戏曲用独特的脚色制,将所有演员分为不同的行当,帮助观众跨越演员和戏剧人物之间的界限。脚

色制不仅是戏曲内部的行业制度,更是用以表现不同类型戏剧人物的表演体制,具有丰富的美学内

涵。

②戏剧这种艺术样式以演员的表演为媒介,通过有限的演员,把整个人类历史与现实作为其表

现对象。戏剧的本质特征是由演员“扮演”人物,但演员数量是有限的,而戏剧人物是无限的,演员

与戏剧人物无法一一对应。观演双方的关系,就建立在观众认同演员在舞台上通过扮演转化为戏剧

人物这一重要默契的基础上。但默契的前提是戏剧表演者所运用的艺术化手段,能引导观众忽视有

限的演员需在不同戏剧作品中扮演无限多的戏剧人物这一明显的矛盾。这就需要演员在不同剧目

(甚至在同一剧目)中扮演不同戏剧人物时采用合适的手段和途径,为观众营造误将演员视同戏剧人

物的幻觉。

③戏曲更倾向于通过将所有戏剧人物按照表演艺术的需要分为不同的“类”,这里所说的“类”

的表现方式就是“脚色”。

④戏曲的脚色制指戏班剧团里的所有演员都分门别类归属于各自的“行当”。每个戏曲演员

都有相对固定的具体分工,分别司职扮演某一类戏剧人物,是谓“脚色”。如洛地所言,“脚色,是

因演员设置分工而划分、安排的剧中人物的分类,同时又是按剧中人物分类而安排、划分的演员分

工。”“脚色”和一般的戏剧术语“角色”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每个脚色都有其按例应该

负责扮演的戏剧人物,即‘‘角色”。

⑤在戏曲成熟之前脚色制就已经形成其雏形。学者延保全通过对大量宋金元文物的考证,指出

“宋杂剧通常有五个脚色,其中包括末泥、引戏、副净、副末和装孤”。金院本的脚色体制亦与之

相同。然而,直至南宋戏文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脚色体系才真正形成。始于北宋末年或两宋之

交的南宋戏文有完备的生、旦、净、末、丑五大脚色的划分,这一脚色体系一直延续至今。从宋杂

剧、金院本到标志着戏曲成熟形态的南戏和元杂剧,脚色体系的称谓有某些明显的变化。主要扮演

女性角色的“旦”从“引戏”演化而来,而“引戏”的前身是“引舞”;主要扮演男性角色的“末”

则从“末泥”转化而来,它的前身是“戏头”。也有歌舞的渊源,是负责歌唱的“舞头”在戏剧中

的演变。

⑥戏曲脚色制的成熟有一些重要标志,包括“末”和“生”的分离及“净”和“丑”的分离。

宋杂剧、金院本没有净行,从宋杂剧、金院本向成熟的戏曲形态一一南戏和元杂剧演变过程中,就

在“副净”转化为“丑”的同时,其表演上的特色与“净”开始出现明显区隔,变为两个行当。从

现存南戏和元杂剧的剧本可见,净和丑之间分工十分明确,滑稽调笑的功能主要由“丑”承担,而

“净”虽然和“丑”一样在装扮上以涂面为标志,在表演上则更近于正色。无论是从功能看还是从

表演风格看,南戏和元杂剧里的“净”前身仿佛都更近于宋杂剧、金院本里的“装孤”,而与“副

净”迥然相异。从宋杂剧、金院本的表演分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个主要脚色,到南宋

戏文和元杂剧分生、旦、净、末、丑五个主要脚色,看似差别细微,却完成了从表演小型节目的宋

杂剧、金院本所需的脚色体系到表演有完整叙事内容的南戏所需的脚色体系之间的关键递进,戏曲

因此才形成完备的脚色体系。这一体系在昆曲中得到完备和系统的接续,并最终影响几乎所有戏曲

剧种。

⑦戏曲的脚色体系不受角色数量的限制,从而解决了戏剧人物在数量上的无限和演员在数量上

的有限这一矛盾,这是脚色制的重要价值之一。它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戏剧智慧,又与戏剧的

一般规律有内在的相通之处。

(摘编自傅谨《脚色与行当》)

材料二①什么“跳进跳出”,什么“写实写意”,我们总在这两个圈子里做文章,没有更多的

东西。中国的传统戏曲岂只是“跳进跳出”?这个自由度,咱们评弹、演戏,和观众的交流是多么自

由,实现的方式有多么丰富。什么一会我进角色,一会我出角色。我们根本没有什么演员与角色的

所谓界限。这个不是哪个西方戏剧能够实现的,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戏曲太高明的地方。

②西方传统戏剧的表演理论认为演员创造角色的至高境界是“我就是”,即演员与角色合二为

一。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是多重的关系,它在扮演中不刻意追求合一。演员与角色时而交替,

时而并存,时而自己都讲不清此时此刻我到底是角色还是我自己:经常还时不时地同观众一起审视、

欣赏、评价、调节、控制自己的表演。这种中性的状态能使演员获得心理的、形体的、声音的解

放,自自由由地与观众交流,时而进,时而出,叙述的、人物的、审视的、体验的无所不能。这才是

表演的自由王国,是表演艺术成熟的标志。

(摘编自林兆华《戏剧的生命力》)

1.根据对材料中相关概念的理解,下列各句中戏曲术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戏剧脚色之名,自宋元迄今约分四色,人人之所知也。”

B.“(正旦上云)妾身姓窦(娥),小字端云,祖居楚州人氏。”

C.“旧戏班的老师,一开始就要替学生决定他应该学习什么角色。”

D.“等到明末清初,昆曲盛行的时候,行当的划分就日益细密精确。”

2.下列是有关中国古代戏曲脚色演变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宋戏文脚色体系的“旦”与“末”,是由“引舞”“戏头”直接演化而来的。

B.“丑”从“副净”转化而成后,与“净”成为两大行当,二者差异随之趋大。

C.“净”与“副净”的表演风格迥异,它的源头是宋杂剧、金院本中的“装孤”。

D.脚色体系从宋杂剧到南宋戏文的发展,最终完成了从雏形走向完备的过程。

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代言体戏曲,与古典诗歌的代言体闺怨诗实现代言的途径是基本一致的。

B.戏曲演员借扮演这一艺术手段完成向人物的转化,从而达成了观演双方的默契。

C.脚色体系由雏形走向完备,顺应了戏曲表演内容的变化,也因此得以发展完成。

D.脚色制的创设是为了解决演员与角色人数不对等的矛盾,它彰显了民族的智慧。

4.材料二的语言风格相较于材料一活泼散漫且更趋感性。请仿照材料一画线部分对材料二画线部

分进行改写,使之更简练严谨,更富于理性。改写时,可以对原文语词、文句进行适当的增删、更换、

调动等,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60字。(4分)

5.请分析材料一第⑤段和材料二第②段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效果。(6分)

(二)现代文阅读n(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智斗(选段)

(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个伪军从坡上走过。)

胡传魁嘿,阿庆嫂!(胡传魁脱斗篷。刘副官接住,下。)

阿庆嫂(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

胡传魁你好哇?

阿庆嫂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

胡传魁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

阿庆嫂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

胡传魁哈哈哈……

阿庆嫂胡司令,您这边请坐。

胡传魁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子,刁德一。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阿庆嫂(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

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胡传魁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

刁德一好说好说。

(刁德一脱斗篷。刁小三接住,下。)

阿庆嫂参谋长,您坐!

胡传魁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地谢谢你呀!

阿庆嫂那是您本身的造化。哟,您瞧我,净顾了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泡茶去,您坐,

您坐!(进屋)

刁德一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

胡传魁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

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

(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

胡传魁(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

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阿庆嫂(有意在敌人面前掩饰自己)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

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

(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

阿庆嫂参谋长,您吃茶!(忽然想起)哟,香烟忘了,我去拿烟去•(进屋)

刁德一(看着阿庆嫂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

胡传魁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那时候你还在日本留学,你怎么会认识她哪?

刁德一哎!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

胡传魁怎么,你对她还有什么怀疑吗?

刁德一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

胡传魁你这个人哪!

刁德一

•JMIL'i八f、f、lnfinfi.....

(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

阿庆嫂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

(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送上的烟。阿庆嫂欲为点烟,刁德一谢绝,自己用打火机,点着。)

阿庆嫂胡司令,抽一支!

(胡传魁接烟。阿庆嫂给胡传魁点烟。)

刁德一(望着阿庆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

(阿庆嫂摇手拒绝。)

胡传魁人家不会,你干什么!

刁德一(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

阿庆嫂(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

(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

刁德一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

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

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

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

阿庆嫂(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胡传魁哈哈哈……

刁德一嘿嘿嘿……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佩服!佩服!

(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有删改)

注京剧《沙家浜》讲的是,1939年秋在沙家浜秘密疗伤的新四军战士面对日伪勾结、下乡“扫荡”

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抗日的故事。阿庆嫂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中

共地下工作者;刁德一是与日寇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参谋长,胡传魁是其司令。

6.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胡传魁和阿庆嫂再相逢后,阿庆嫂只寒暄了一句就问胡传魁“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意在询

问胡传魁此次回到沙家浜的真实目的。

B.“我借贵方一块宝地”点明阿庆嫂是个外乡人,“参谋长树大根深”是阿庆嫂向刁德一表明自己

知道他在本地是很有势力的。

C.刁德一的应答“好说好说”既显示了他对阿庆嫂的热情,意思是“我会照应的",同时也是在观

察阿庆嫂。

D.胡传魁是个草根出身的司令,说话带有很重的江湖气。阿庆嫂讲话也很得体,把自己的恩惠轻轻

带过,而且还特意半开玩笑地说“后怕”。

7.下列关于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至“阿庆嫂:参谋长,您吃茶!……(进屋)”这一部分的对白与唱词交代人物关系,为下面矛

盾冲突的展开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B.本选段的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茶馆老板娘地下党阿庆嫂和敌伪头目刁德一之间,描写了他们之间

的相互试探、相互提防。

C.“(望着阿庆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这一段唱词对白简短

干练,堪称心理较量的经典:刁德一、胡传魁、阿庆嫂各怀心思,又不动声色;内心涌动,却表面平静。

D.阿庆嫂“垒起七星灶……”一段唱词,运用夸张、借代、对偶等修辞手法,点出自己与客人的关

系。

8.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两处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4分)

(D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2)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

9.剧本为什么把本场戏命名为“智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梁肃字孟容,奉圣州人。天眷二年,擢进士第,调平遥县主海,迁望都令。以廉,入为尚书省令史。

摄大名少尹。正隆末,境内盗起,驱百姓平人陷贼中不能自辨者数千人,皆系大名狱。肃到官,考验

得其情就,出者十八九。改大兴少尹。肃上疏言:“方今用度不足,非但边兵耗费而已吏部以常调除

漕司僚佐皆年老资高者为之类不称职臣谓凡知钱谷利害能使国用饶足而不伤民者,许上书自言。就

择其可用,授以职事。每五年委吏部视其增耗而黜陟之。”不报。除河北东路转运副使。是时.,窝

斡乱后,兵食不足,诏肃措置沿边兵食。移牒肇州、北京、广宁盐场,许民以米易盐,兵民皆得其利。

转吏部尚书。上疏论台谏,其大旨谓“台官自大夫至监察,谏官自大夫至拾遗,陛下宜亲择,不可委

之宰相,恐树私恩,塞言路也”。上嘉纳之。肃举同安主簿高旭,除平阳酒使,肃奏曰:“明君用人,

必器使之。旭儒士,优于治民,若使榷酒酷,非所能也。”上日:“善。”久之,为济南尹,上疏

日:“今太平日久,当用中典,有司犹用重法,臣实痛之。”不报。拜参知政事。上谓侍臣曰:“梁肃

以治入异等,遂至大任,廉吏亦可以劝矣。”肃奏:“汉之羽林,皆通《举经》。今之亲军,即汉之羽

林也。臣乞每百户赐《孝经》一部,使知臣子之道。”上曰:“善。”诏与护卫俱赐焉。二十三年,

肃请老,上谓宰臣日:“梁肃知无不言,正人也。卿等知而不言,朕实鄙之。虽然,肃老矣,宜从其

请。”遂致仕。二十八年,薨。旗正宪。

(选自《金史•列传第二十七》,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但边兵耗费而己/吏部以常调除漕司/僚佐皆年老资高者为之/类不称职/臣谓凡知钱谷/利害能

使国用饶足/而不伤民者

B.非但边兵耗费而已/吏部以常调除漕司僚佐/皆年老资高者为之/类不称职/臣谓凡知钱谷利害/能

使国用饶足/而不伤民者

C.非但边兵耗费而已/吏部以常调除漕司/僚佐皆年老资高者为之/类不称职/臣谓凡知钱谷利害/能

使国用饶足/而不伤民者

D.非但边兵耗费而已/吏部以常调除漕司僚佐/皆年老资高者为之/类不称职/臣谓凡知钱谷/利害能

使国用饶足/而不伤民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簿”,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隋、唐以后渐少。

B.“路”,宋金时的行政区划,最初是为征赋税、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有了行政区划的性质。

C.《孝经》,中国古代的儒家伦理著作,它以孝为中心,集中阐述了儒家“孝”的伦理思想。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肃心存仁爱。担任大名少尹时,他认真审理关押在狱中的几千人,释放了其中大部分人;担任济

南尹时,对当时有关部门使用重法感到痛心。

B.梁肃才干卓越。大乱后军粮不足,皇帝命他担任转运副使措置兵食,他下令数个盐场允许百姓用

米换盐,既解决了粮食问题,又让百姓得了好处。

C.梁肃尽忠尽言。他忠于朝廷,尽管皇帝有时并不听他的话,但他总是只要有建议就提出来。皇帝

对此十分赞赏,还以他为榜样批评了其他大臣。

D.梁肃重视孝道。他认为皇帝的亲军相当于汉代羽林军,皇帝应当让这些军人读《孝经》以明孝道,

进而明白做臣子的道理,皇帝赞同并照做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陛下宜亲择,不可委之宰相,恐树私恩,塞言路也。

(2)梁肃以治入异等,遂至大任,廉吏亦可以劝矣。

14.梁肃对御史台进谏事务有怎样的建议?(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16题。

咏怀二首(其一严

李贺

长卿②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礴泰山顶。

注①此诗是李贺因不得举进士,赋闲在昌谷家中所作。②长卿:即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在官场上一

直不得意,最终弃官而去,与其妻卓文君一起闲居茂陵家中。③金泥:水银和金屑和成的泥,用以涂

封玉牒(祭告天地的文章)。此处指的是涂封封禅时用的封禅书。相如死后,他的《封禅书》被汉武

帝奉为至宝。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绿草垂石井”写修长的绿草从石井栏上披挂下来,静静地低垂着。这里远离尘嚣,虽安谧静寂,

但也萧条荒凉。

B.颔联写司马相如用琴声向妻子卓文君倾诉心曲,望着她那在春风吹拂下微微晃动的美丽鬓影,陶

然欲醉。

C.诗歌前四句描绘了司马相如居住的茂陵的周边环境,以及司马相如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D.颈联写梁王和武帝都没有重用才气纵横的司马相如,而是把他当成断残的草梗一样弃置不用。

16.本诗在抒发诗人的情感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企望同仙人一起自由飞行,情愿长伴明月的句子是

⑵杜甫《登高》中,“,”从横(空间)、纵(时间)两

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

(3)《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11分)

五月里,我正在研究室里整理旧稿,一只漂亮的蓝蜻蜓忽然穿窗而入。我措手不及,整个乱了手

脚,又怕它被玻璃橱撞昏了,①,当然,我也想指点它如何逃走。但整个

事情发生得太快,它一会儿撞到《元杂剧》上,一会儿又撞到《全唐诗》上,一会儿又撞到《莎剧全

集》上,我简直不知怎么办才好。然后,不着痕的,仅仅在几秒之间,它又飞走了,留下我怔怔地站在

书与书之间。是它把书香误作花香了呢,还是它蓄意要求棒喝我,要我惊悟读书一世也无非东撞一

头西碰一下罢了?我探头窗外,后山的岩石垒着岩石,相思树叠着相思树,

②o奇怪的是仅仅几秒的遇合,研究室中似乎从此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一

直记得,这是一间蓝蜻蜓造访过的地方。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3分)

A.比拟B.反问

C.反语D.夸张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它一会儿撞到《元杂剧》上,一会儿《全唐诗》上它也去,《莎剧

全集》也被它撞到”,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

个字。(4分)

21.下面是某校学生会写给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李先生的邀请函,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或不合规

范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改。(5分)

邀请函

尊敬的李先生:

您好!

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值此最美人间四月天,贵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戏剧节。您是我国著名

的戏剧表演艺术家,也是我校杰出校友,全校师生对您十分青睐!现诚挚邀请您莅临戏剧节晚会,担

任表演嘉宾,让广大师生有机会一睹您的风采。届时您也会荣幸地观赏到同学们带来的中外经典剧

目演出。戏剧节晚会时间是4月14018:00—21:00,地点在学校青春剧场。盼望您务必参加,和我

们一起“致敬经典,'戏'读人生”。

2021年4月8日

某学校学生会

22.将下面一段话压缩为一句话,表明作者的主张。(不超过25字)(4分)

我绝不反对倾向诗本身。“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是有强烈倾

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席勒的《阴谋和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

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现代的那些写出优秀小说的俄国人和挪威人全是有倾向的作家。可是我认为

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同时,我认为作家不必

要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和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近日,某网站推出以“追梦•奋斗”为主题的大型

征文活动,以加强网民互动,传递新时代强音。

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参与征文活动。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

1.C解析C项,错误。本题意在考查对“脚色”和“角色”的理解。旧戏班的老师替学生决定的

应是学生学习的行当或脚色,而不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剧中人物,即角色。

2.D解析A项,“引舞”与“戏头”分别是“引戏”与“末泥”的前身,而''旦”"末”分别是由

“引戏”与“末泥”演化而来的,所以“直接演化”表述错误。B项,“成为两大行当,二者差异随

之趋大”错误,原文为“就在‘副净'转化为'丑'的同时,其表演上的特色与'净’开始出现明

显区隔,变为两个行当”。C项,“它的源头是宋杂剧、金院本中的‘装孤’”表述绝对,原文是

“仿佛都更近于”。

3.C解析A项,“与古典诗歌的代言体闺怨诗实现代言的途径是基本一致的”错误,据材料一所述,

二者完全不同。B项,“从而达成了观演双方的默契”错误,选项中“达成了”将可能性说成了必然

性或肯定性。D项,“脚色制的创设是为了解决演员与角色人数不对等的矛盾”错误,原文信息为

“戏曲的脚色体系不受角色数量的限制,从而解决了戏剧人物在数量上的无限和演员在数量上的有

限这一矛盾”,脚色体系解决了演员与角色数量不对等的矛盾,但这并不能说明创设脚色制就是为

了解决这一矛盾。

4.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不受演员和角色界限的限制,从而能以方式的丰富性实现与观众交流的自由

性,这正是它优于西方戏剧之处。

5.(1)材料一:①引用论证,引用延保全的话佐证戏曲成熟前脚色制已具雏形,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②举例论证,列举“旦”等的演化来源,佐证从雏形到完备的脚色制,脚色的称谓有明显的变化,来

增强观点的可信度。

(2)材料二:对比论证,将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戏剧进行对比,来论证中国戏曲表演的自由性,(答

“中国戏曲不刻意追求演员和角色合一”也可),使观点突出。

6.C解析C项,刁德一的应答“好说好说”仅仅是寒暄应付,他对阿庆嫂自始至终是持怀疑态度的。

7.D解析D项,唱词中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8.参考答案(1)“上下打量”这个细节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怀疑,表现了他的谨慎、多疑、阴

险。(2)泼茶的动作是阿庆嫂对对手的有力回击,体现了她对刁德一的不满,表现了她的机智果敢。

9.参考答案这是一场表面平和实则波涛汹涌的敌我矛盾冲突:刁德一设置圈套,步步紧逼,企图找

寻对手言谈中的漏洞;阿庆嫂则巧妙利用与胡传魁的关系,察言观色,反击对手,保护自己。刁德一

与阿庆嫂之间的试探与反击,是敌我双方的一次交锋,体现了双方的斗争策略。

10.B解析“漕司”指政府部门,“除”意思是“任命”,两者搭配不当;“僚佐”才是“除”的

宾语,所以第二处应在“僚佐”与“皆”之间断开,由此排除A、C两项。“利害”无法做“能使”

的主语,它与“钱谷”是修饰关系,所以应在“利害”后面断开,而不应在它前面断开。由此排除D

项。

11.D解析D项,错在“褒扬”,谥号可褒可贬。

12.B解析B项,错在“大乱后军粮不足,皇帝命他担任转运副使措置兵食”。皇帝任命他担任转

运副使在前,大乱后粮食不足在后。

13.(1)陛下应当亲自挑选,不能把相关事情委托给宰相,恐怕宰相会建立私恩,堵塞了进言之路。

⑵梁肃因善于治理而进入优秀官员行列,身居高位,受到重用,廉洁的官员也可以借此勉励自己了。

14.参考答案梁肃认为御史台官员应由皇帝亲自挑选,不能把相关事情委托给宰相,以免因私人恩

惠阻塞进谏之路。

参考译文梁肃字孟容,是奉圣州人。天眷二年考中了进士,调任平遥县主簿,升任望都县令。

因为清廉,他被召入朝廷担任尚书省令史。又代理大名府少尹。正隆末年,大名境内出现盗贼,官府

把那些身陷盗贼之中而无法辩白自己身份的数千平民百姓都抓起来关进大名监狱。梁肃到任后,经

过考察得到实情并进行审理,放出了十之八九。改任大兴府少尹。梁肃上疏说:“当今国家财力匮

乏,不仅是边境军队耗费的。吏部按常规任命各漕司的官员,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