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歌教学评语_第1页
场景歌教学评语_第2页
场景歌教学评语_第3页
场景歌教学评语_第4页
场景歌教学评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场景歌教学评语第1篇:场景歌教学设计

《场景歌》教学设计

儿歌是以儿童为主要接收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我国儿歌已有千百年的传承历史,备受大家的喜爱。儿歌形式多样,它们往往内容浅显、语言活泼、节奏鲜明,并且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让儿童在朗诵和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和知识的萌芽。本组教材就是以“儿歌”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选编的一首首儿歌都让我们感受到无穷的魅力,也让我们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识。让我们一起学习儿歌,从儿歌中感受快乐和学习知识吧!

这首儿歌是关于数量词归类识字,以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让学生学习不同事物用数量词的表达,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感受美丽的景色,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会数量词的运用。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学习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图片。(老师)

2.预习课文,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读准生字,识记字形。(学生)1课时

一、游戏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带着学生做游戏,模拟课文里的人物——一群少先队员一起出游的情景。2.板书课题:场景歌跟随老师做游戏,进入模拟的情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5分钟)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

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少先队员分别到过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随情景学文、识字。(用时:20分钟)1.首先学习第四小节,提问:你看到了什么?(1)出示图片,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

(2)学习生字,采纳指读、齐读的方式朗读第四小节。2.情境延伸,学习前三小节。

(1)出示图片:海边、乡村、公园景色,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引导生字识记方法。

(2)朗读小节,朗读竞赛:男女读、小组读、二人合作读。1.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认读生字、词语。

3.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临写。4.朗读竞赛。

5.诵读课文,感受儿歌朗朗上口的节奏与韵律,学习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6.根据图片,小组合作填量词。一()沙滩一()海鸥一()军舰一()帆船

7.拼写词语我最棒。huāyuánshíqiáo()()hónɡlǐnɡjīn()

四、巩固生字,诵读全文。(用时:12分钟)

1.游戏“对口令”检查生字和量词搭配的掌握情况。2.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练习活动: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一说。

五、复习巩固1.游戏竞赛。

2.反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3.参加活动,把数量词搭配延伸至实际生活。4.词语搭配我会连。一面花园一只小溪一座队旗一道海鸥

六、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写会生字。

第2篇:《场景歌》教学设计

《场景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教法设计:情景教学法

学法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就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兴奋兴地出发吧!(课件播放,少先队员举旗吹号去旅游的活动场面)1.沟通场景,出示词语。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2.理解词语,识记生字。

(1)辨析比较“队”和“对”。对队

()号入座()员()不起排()

(引导学生先仔细)

(2)铜号:丰富语境识记“号”。

看图认识“铜号”,出示长号、短号、小号、圆号的图片;结合一班级课文《青蛙写诗》,引出“逗号、句号、省略号”,复习不同的标点符号。在认读中巩固生字“号”的识记。

(2)一队“红领巾”:平常说“一条红领巾”,这里为什么说是一“队”红领巾?这“一对红领巾”指的是谁?

二、初读课文,了解场景。1.配乐听读,感知课文。

老师:“红领巾”们,我们的旅游马上开始了!先来听导游的介绍,了解我们这次旅游的安排(配乐播放课文录音)。2.初读课文,沟通场景。

老师:借助拼音,读读儿歌,读完后想想这次旅游要去哪些地方?3.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沙滩:读读词语,说说这两个字的相同点。

艘、舰:比较发现这两个字的相同点,引导学生明白,带“舟”的字都和船有关。

帆:看图认识帆船上的“白帆”,引导学生了解“帆”字左边的巾表示的意义。

4.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

垂柳:看图感受柳条的“垂感”,理解“垂柳”。春天,柳树长出了碧绿碧绿的枝条,像无数绿色的丝带挂在枝头,微风吹来左右摆动,唐朝诗人贺知章是这样描写这些垂柳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背诵儿歌,积累运用。1.拍手游戏,背诵积累。

老师:小朋友,让我们在田间休息一下,做做课间操,玩玩拍手歌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海鸥展翅飞。

你拍二,我拍二,一片沙滩在眼前。

你拍三,我拍三,一艘军舰真好看。

你拍四,我拍四,一条帆船向前驶。

你拍五,我拍五,一方鱼塘许多鱼。你拍六,我拍六,一块稻田庆丰收。

你拍七,我拍七,一行垂柳燕子戏。

你拍八,我拍八,一座花园开满花。

你拍九,我拍九,海滩边上走一走。

你拍十,我拍十,乡村风光真美丽!

四、比较发现,指导书写。观察“巾、队”,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字巩固复习,

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生字。2.老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二、情境教学解读课文。1.看图说话,合作探究。

(1)学生合上课本,观看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的图片,并填空。题目:一(丛)翠竹一(块)稻田一(道)小溪石桥

(2)小组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一(孔)(3)学生看课文,对比自己的答案思考,为什么答案是这样的。2.解读课文

(1)老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2)老师逐一展示课文中的各个场景,分别进行讲解。

如:一只海鸥,海鸥是一种鸟,用于描述鸟的量词是只,如一只小鸟。

一片沙滩,沙滩远远看去是一片一片套,所以是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军舰是大型的船,如一艘船。

一条帆船,帆船的个头比较小,量词用条。(3)老师引导学生对最后一节的量词进行理解。学生从事物的特征入手理解“面、把、队、片”。3.知识延伸

(1)学生说一说“一群海鸥”和“一只海鸥”的区别。(2)学生讨论、回答。(“群”指很多,一只就是数量是一)(3)师:通过课本课,你学到了什么?为什么课文标题是场景歌?

(4)学生思考沟通,老师指名回答,(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事物所用的量词不同)

(5)现学现用:学生就课堂上的事物进行练习。如:一把伞一片朗读声一块黑板一面班旗一群小学生三指导书写生字

园、孔、桥、群、旗、铜、领、号。

四、课堂小结

1.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指名认读。2.学生“开火车”读课文。

五、拓展活动

学生查一查《场景歌》中哪些量词可以用其他的量词代替。

第3篇:场景歌教学设计

《场景歌》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读花园、石桥等6个词语。会写“孔、桥、群”。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学习数量词的运用;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生字宝宝,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吧。(课件出示生字、词语,采纳开火车形式)

(2)同学们都认识这些生字宝宝了,那现在请大家把生字宝宝带入课文中自由朗读。

二、随情境学文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当导游带大家去几个美丽的地方看一看好吗?还有一群小伙伴也要跟我们一起呢,咱们排好队一起去认识一下他们。

1、学习第四小节,出示图片。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出示词语(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一队“红领巾”:平常说“一条红领巾”,这里为什么说是“一队‘红领巾’?这一对红领巾指的是谁?

这些孩子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声笑语的去郊游。大家是多么兴奋啊!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指名读,引导读出兴奋,喜悦的心情,节奏轻快)

2、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小节:

(1)师:出发喽!我们到达的第一个地方是哪里呢?(出示:海边景色)师:(出示海边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师: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丽的沙滩上玩耍。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出示图片: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2)导入数量词,出示课题。大家看,像一只、一片、一艘、一条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做“数量词”(板书:数量词)。

(这一小节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想象踩在柔软的沙滩上散步的感觉,语气温柔,缓慢.)

3、师:前面是什么地方,到处一片翠绿鲜红?师:(出示:乡村景色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1)师:鱼塘里,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向你们招手呢,这一小节中有哪些数量词?大家找一找,读一读。(2)图文解释‘一方’,‘一行’数量词的意思。

4、师: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出示:公园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己用数量词搭配词语)

(出示图片: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1)这一小节中有哪些数量词,大家找一找,读一读。

(2)图文解释“一道”,“一孔”,“一丛”数量词的意思。

三、背诵儿歌,拓展练习。

1、手指游戏,背诵积累。

老师:小朋友,让我们活动一下,做做课间操,玩玩手指游戏吧。(老师示范第一小节,学生自由想象

二、三小节,配音表演。

2、自由选择用课文中的数量词说一说其他的词语,比如还可说一只(

),一片(

),一条(

)等等。

3、用数量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大家见到的事物。(教室里的场景)

四、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以后收集更多的数量词互相沟通或者回家讲给家人听。

第4篇:场景歌教学设计

场景歌

郑旺中心小学张一凡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一《场景歌》,来,跟老师齐读课题《场景歌》。

一、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今天呀,秋高气爽,我们班要举行一次秋游活动,大家兴奋吗?生:兴奋

师: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兴奋兴的出发吧!同学们,你们看,少先队员们多么兴奋啊,你们能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吗?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等会请同学起来读,好开始吧!

师:让我们在这欢声笑语中快快上车吧!车来了,可是司机叔叔给了我们一个考验,他准备了一些生字卡片,只有读对卡片上的生字,才能上车,同学们愿意接受考验吗?生:愿意

师:都这么勇敢,那就开始吧师:看来这几个词语难不倒大家,我们一起来读吧!二

师:勇敢的红领巾们,我们上车出发吧!

今天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海边,海水轻轻拍打着沙滩,一只海鸥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海面上驶来一艘军舰和一条帆船。

接着,我们要去乡村,太阳暖暖的照在稻田,稻田的旁边有一方鱼塘,小鱼儿们快乐的游来游去。

最后,我们来到山林间,放眼望去,一丛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的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风景美吗?生:

师:我们把今天旅游是看到的写下来,就是一篇优美的韵文,你们想读吗?

快快翻开课本的第16页,不用老师教,你们自己能读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把他读准确,好,开始读吧!三

1、看同学们读的这么仔细,字宝宝想和大家来打声招呼,我们去认识认识他们好吗?

2、字宝宝还给我们带来了他的好朋友词娃娃,我们也和他打声招呼吧!

3、生字都认识了,谁愿意给大家来读读课文。四

1、同学们,今天我们跟着旅游客车来到海边,乡村和山林,老师在海边看见一片沙滩,一只海鸥,一艘军舰和一条帆船。

你在哪里看见了什么?谁能像老师这样试着说一说。

2、同学们,今天我们读到的这种词语,像一只、一片·····这样的词语叫数量词

3、老师这里还有几组图片,谁愿意像课文里那样,用上数量词说一说五

1、让学生观察我会写的生字,自己观察那些字自己容易写错要提醒同学注意的由此引导老师要教写的三个生字,孔、桥、领,独体字作偏旁或者部件时,笔画改变。六

拓展《量词歌》

七、

课下,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并用上数量词说一说

第5篇:场景歌教学设计

《场景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教法设计:情景教学法

学法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就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兴奋兴地出发吧!(课件播放,少先队员举旗吹号去旅游的活动场面)1.沟通场景,出示词语。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2.理解词语,识记生字。

(1)辨析比较“队”和“对”。对队

号入座员不起排(引导学生先仔细)

(2)铜号:丰富语境识记“号”。

看图认识“铜号”,出示长号、短号、小号、圆号的图片;结合一班级课文《青蛙写诗》,引出“逗号、句号、省略号”,复习不同的标点符号。在认读中巩固生字“号”的识记。

(2)一队“红领巾”:平常说“一条红领巾”,这里为什么说是一“队”红领巾?这“一对红领巾”指的是谁?

二、初读课文,了解场景。1.配乐听读,感知课文。

老师:“红领巾”们,我们的旅游马上开始了!先来听导游的介绍,了解我们这次旅游的安排(配乐播放课文录音)。2.初读课文,沟通场景。

老师:借助拼音,读读儿歌,读完后想想这次旅游要去哪些地方?3.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沙滩:读读词语,说说这两个字的相同点。艘、舰:比较发现这两个字的相同点,引导学生明白,带“舟”的字都和船有关。

帆:看图认识帆船上的“白帆”,引导学生了解“帆”字左边的巾表示的意义。4.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

垂柳:看图感受柳条的“垂感”,理解“垂柳”。春天,柳树长出了碧绿碧绿的枝条,像无数绿色的丝带挂在枝头,微风吹来左右摆动,唐朝诗人贺知章是这样描写这些垂柳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背诵儿歌,积累运用。1.拍手游戏,背诵积累。

老师:小朋友,让我们在田间休息一下,做做课间操,玩玩拍手歌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海鸥展翅飞。你拍二,我拍二,一片沙滩在眼前。你拍三,我拍三,一艘军舰真好看。你拍四,我拍四,一条帆船向前驶。你拍五,我拍五,一方鱼塘许多鱼。你拍六,我拍六,一块稻田庆丰收。你拍七,我拍七,一行垂柳燕子戏。你拍八,我拍八,一座花园开满花。你拍九,我拍九,海滩边上走一走。你拍十,我拍十,乡村风光真美丽!

四、比较发现,指导书写。观察“巾、队”,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生字巩固复习,

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生字。2.老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二、情境教学解读课文。1.看图说话,合作探究。

(1)学生合上课本,观看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的图片,并填空。

题目:一(丛)翠竹一(块)稻田一(道)小溪一(孔)石桥

(2)?小组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3)?学生看课文,对比自己的答案思考,为什么答案是这样的。

2.解读课文(1)老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2)老师逐一展示课文中的各个场景,分别进行讲解。如:一只海鸥,海鸥是一种鸟,用于描述鸟的量词是只,如一只小鸟。

一片沙滩,沙滩远远看去是一片一片套,所以是一片沙滩。一艘军舰,军舰是大型的船,如一艘船。一条帆船,帆船的个头比较小,量词用条。

(3)老师引导学生对最后一节的量词进行理解。学生从事物的特征入手理解“面、把、队、片”。(4)3.知识延伸

(5)(1)学生说一说“一群海鸥”和“一只海鸥”的区别。(6)(2)学生讨论、回答。(“群”指很多,一只就是数量是一)

(7)(3)师:通过课本课,你学到了什么?为什么课文标题是场景歌?

(8)(4)学生思考沟通,老师指名回答,(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事物所用的量词不同)

(9)(5)现学现用:学生就课堂上的事物进行练习。(10)如:一把伞一片朗读声一块黑板一面班旗一群小学生(11)三?指导书写生字

园、孔、桥、群、旗、铜、领、号。四、课堂小结

1.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指名认读。2.学生“开火车”读课文。五、拓展活动

学生查一查《场景歌》中哪些量词可以用其他的量词代替。

第6篇:《场景歌》教学反思

《识字1场景歌》的词串为我们展现了四幅美丽的场景图图。课前孩子们进行预习——读熟课文,在读熟的基础上能够背诵先背诵下来。教学本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并不难,关键是让学生将图文对应起来,能形象地记住词串,有滋有味地朗读韵文,使其仿佛身临其境,对四幅场景有一个整体认识,从而深切的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有些难度。为了攻克这一难点,课上我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配以文中插图,这样这些场景就在在学生头脑中会逐渐清晰起来。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比如:“军舰”、“帆船”、“铜号”、“队旗”等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我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这样学生从直观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生活感悟再来体会词语意思就水到渠成。

体现了随文识字的教学特点,识字的基础上组词、在组词的基础上练习说话,实现了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不足之处:总感觉给他们留出读书识字的时间少了些。

第7篇:场景歌教学反思

《场景歌》教学反思:

现象一:在识记生字这一环节上,大部分学生只是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方式单一,学生爱好不是太高。分析老师没有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阅历,调动学生认字的乐观性,同时对制造性地运用教材还需努力。对策:应重视识字教学的生活化和情景化。老师平时多注重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在情景中识字。

现象二:做“小诗人”这一环节,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合作学习,有点流于形式。分析对合作学习理解不够深透,忽视了部分学生没能进行充分的个体学习与自我感悟。对策合作学习要落到实处,在合作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沟通,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第8篇:《场景歌》教学设计(优秀)

《场景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妙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铜、队”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美,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愿意吗?请你给我招招手,(我就跟你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板:(海边、乡村、公园)

三、随情境学文、识字1、学习第四小节:

⑴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你看到了什么了?指名说,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出示图片: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⑵师: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参观券啊!

(出示:“铜号”、“红领巾”)认识生字“铜、号、领”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读对了,这张参观卷就送给你了。我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声笑语的去郊游。大家是多么兴奋啊!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2、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小节:

师:出发喽!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出示:海边景色)⑴预设学路1:

①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