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B/TXXXXX—XXXX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4部分:1:50001:1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本文件规定了编绘1:5000、1:10000地形图的基本要求、地形数据综合和编绘技术方法要求,以及编绘各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编绘1:50001:10000地形图,编绘相应比例尺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343.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1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831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0257.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2435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CH/T1001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3术语和定义GB/T12343.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地形图编绘topographicmapcompilation利用大于成图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和更新资料,通过拼接与坐标转换、内容取舍与更新、制图综合与编辑等编绘技术获取符合成图比例尺要求的地形图的过程。[来源:GB/T12343.1—2008,3.1]3.2地形数据topographicdata地物、地貌的空间坐标及几何信息数据,指非符号化的数据。[来源:GB/T12343.1—2008,3.2]3.3制图综合cartographicgeneralization对地形图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进行选取、概括、夸大、移位,用以反映制图对象的基本特征的典型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的过程。[来源:GB/T12343.1—2008,3.4]2GB/TXXXXX—XXXX4基本要求4.1时空基准和数学基础坐标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当确有必要采用其他坐标系统时,应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联系。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在海域应采用理论最低潮位面,在内陆水域可采用设计水位。日期应采用公历纪元,时间应采用北京时间。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经差3°分带。4.2图幅规格1:5000、1:10000地形图的图幅分幅和编号按照GB/T13989相关要求执行。图幅范围见表1。表1地形图图幅范围4.3图名每幅图除注图号外,还应注出图名,图名不宜重名。图名应选用图内著名或较大的居民地名称,无居民地时可选其他地理名称或明显高地的高程注记。4.4基本等高距4.4.1基本等高距由地形类别确定,见表2。表2基本等高距单位为米4.4.2一幅图内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当一幅图存在地形突变,一种基本等高距无法满足表达要求时,可采用两种等高距。4.5地形图精度4.5.1平面精度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表3的规定,特殊和困难地区可按地形类别放宽0.5倍,如大面积的森林、沙漠、戈壁、沼泽、海岛(礁)等。3GB/TXXXXX—XXXX表3平面精度单位为米4.5.2高程精度高程注记点、等高线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表4的规定,特殊和困难地区可按地形类别放宽0.5倍,如大面积的森林、沙漠、戈壁、沼泽、海岛(礁)等。表4高程精度单位为米4.6综合合理性地形图内容及符号应符合GB/T20257.2的规定。制图要素的选取应考虑地理特征、地图内容统一和地图负载量。制图要素的综合应考虑要素合并、数量抽稀;制图要素的图形化简应考虑保留重要特征、减轻地图图面负载量;制图要素的移位应考虑减少要素相互压盖、保障总体协调。4.7完备性地形图的各内容要素、要素属性、要素关系应正确、无遗漏。4.8现势性应正确、充分地使用各种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增强地形图现势性,符合制图时的实际情况。5综合要求5.1测量控制点原地形图中国家等级的控制点应全部选取,埋石点过密时可适当取舍或作为高程点表示。位于居民地内的测量控制点,如影响居民地的清晰时,水准点可不表示,其他控制点可只表示符号,不注高程。用古塔、水塔、烟囱等地物作控制点时以相应的地物符号表示,并按图式规定注记。4GB/TXXXXX—XXXX5.2水系5.2.1一般要求准确表示水系类型、主次关系、附属设施及名称,合理反映水系要素的分布特点和不同地区的密度对比,充分表示水利设施,并正确处理水系与其他要素的关系。5.2.2岸线(水涯线)、高水位岸线(高水界)、岸滩5.2.2.1综合岸线图形时,应正确反映其形态特征,保持岸线主要转折点位置正确,注意岸线弯曲程度的对比及水陆面积的对比。图上小于0.5mm×0.6mm的弯曲可适当化简,特征弯曲应夸大到0.5mm×0.6mm表示。岸线与等高线紧靠时,应注意与等高线图形协调一致。岸线与堤重合时,岸线可省略。5.2.2.2表示高水界时,高水界与水涯线之间的图上距离应大于3mm。高水界与水涯线之间的岸滩应配置相应的土质、植被符号。池塘、水库及实地界线不明显的高水界不表示。当高水界与陡岸、堤重合时,应省略高水界,仅表示堤、陡岸符号。5.2.3常年河、运河、沟渠5.2.3.1河流在图上的表示宽度按表5执行。表5河流宽度5.2.3.2沟渠在图上的表示宽度按表6执行。表6沟渠宽度5.2.3.3沟渠在取舍时,宜先选取干渠,再选取重要的支渠,最后选取次要的支渠。5.2.3.4地形图上河流、运河、沟渠宜表示,河网密集地区,图上长度不足1cm的可酌情舍去,特别密集区图上长度不足1.5cm的支渠可舍去。5GB/TXXXXX—XXXX5.2.3.5河流、运河及有固定流向或往复流向的沟渠应表示流向,在山区水流方向明显的河流可不逐条表示流向。通航河段宜表示流速。较长的河、渠宜每隔图上15cm~20cm重复表示。5.2.4地下河段、消失河段、时令河、干河床5.2.4.1地下河段图上长度大于1mm的宜表示。5.2.4.2消失河段应分别按实地宽度用一排或两排的点线表示。图上长度小于符号三个点的间距时可不表示。5.2.4.3时令河图上宽度大于0.5mm的用双虚线依比例尺表示,小于0.5mm的用0.1mm~0.5mm的单虚线表示。单线表示的时令河,其符号实部长度可根据河流的长度渐变为0.5mm~3.0mm,空白部分渐变为0.3mm~1mm。时令河实地宽度对应图上的表示宽度同表6。时令河应加注有水月份。5.2.4.4干河床图上宽度小于0.5mm的以0.1mm~0.5mm的渐变单线表示,大于0.5mm的依比例尺用双线表示,大于3mm的干河床内应表示等高线及相应的土质符号。干河床实地宽度对应图上的表示宽度同表5。漫流干河用相应的土质符号表示。5.2.5坎儿井、输水渡槽、输水隧道、倒虹吸、涵洞、干沟5.2.5.1坎儿井宜表示。废坎儿井加注“废”。5.2.5.2干渠上的输水渡槽、输水隧道、倒虹吸宜表示,支渠上的择要表示。有专有名称的加注名称,废弃的加注“废”。5.2.5.3公路、铁路的涵洞应表示,村道附属的涵洞有水系连通的应表示,机耕路及其以下道路附属的涵洞可不表示,实地跨度1m以下的涵洞可不表示。5.2.5.4干沟图上宽度小于0.5mm的用单线表示,大于0.5mm的用双线依比例尺表示。干沟实地深度小于0.5m(1:5000地形图)和小于1m(1:10000地形图),或图上长度小于10mm的不宜表示;实地深度大于2m的应标注沟深。旧战壕用此符号表示,并加注“战壕”。5.2.6湖泊、池塘5.2.6.1湖泊岸线以常水位位置确定;池塘岸线一般以塘坝边缘线测定。根据密集程度,图上面积小于2mm²~4mm²的池塘不宜表示。池塘一般只取舍,不综合,但在大面积的基塘区或只有土埂相隔的池塘,可适当综合,不论取舍或综合,均应保持其原有的形状特征及与其它地物、地貌的相关位置。5.2.6.2湖泊、池塘的水是咸水(矿化度在1g/L~35g/L)或盐水(矿化度>35g/L)时,应加注“咸”、“盐”;用以人工养鱼或繁殖鱼苗的应加注“鱼”。单色印刷时,湖泊、池塘等水域部分应加注“水”、“塘”。5.2.7时令湖、干涸湖时令湖、干涸湖图上面积大于2mm²的应表示。时令湖应加注有水月份。干涸湖内应表示相应的土质符号。5.2.8水库6GB/TXXXXX—XXXX5.2.8.1水库岸线以常水位岸线表示,并应加注名称注记,废弃的水库加注“废”,附属设施以相应符号表示。容量在一千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和重要的小型水库,应加注正常水位的水库容量(以万立方米为单位)。5.2.8.2水库的溢洪道用干沟符号按其实际宽度依比例尺表示,图上宽度小于0.3mm的可适当放大表示。溢洪道口底部应标注高程,高程标注在溢洪道底部的最高处。溢洪道的闸门用水闸符号表示。5.2.8.3水库的泄洪洞洞口图上大于1.0mm的依比例尺表示,符号表示在洞口位置。引水孔、取水孔、灌溉孔、排沙洞等出水口,也用此符号表示。5.2.8.4横截河流以提高水位的堤坝式构筑物用拦水坝符号表示,并加注坝顶高程、坝长及建筑材料;简易修筑的挡水坝体用堤符号表示。坝、堤内侧堤坡脚线与水涯线间的图上距离大于0.5mm时应表示水涯线,小于0.5mm的可不表示水涯线。5.2.8.5建筑中的水库应表示水库坝址,范围线为设计洪水位时的水涯线。5.2.9海岸线、干出线、干出滩(滩涂)、危险岸区、礁石5.2.9.1海岸线可根据当地的海蚀阶地、海滩堆积物、海滨植物、人工构筑物等确定。海岸线与内陆河流的具体分界点原则上以水闸、桥或河口作为分界点。5.2.9.2干出线应依据编绘数据源进行转绘。5.2.9.3干出滩范围内应配置相应的土质及植被符号。不同类型干出滩之间用地类界分隔,干出滩图上宽度小于3mm时可不表示。5.2.9.4船只不能靠近的海岸多礁石地段以危险岸区表示,其范围内配置危险岸区符号,并加注“危险岸”。5.2.9.5暗礁和干出礁图上面积大于4mm²的依比例尺表示,并加注“暗”或“干”。不依比例尺表示的暗礁和干出礁,按测定位置用相应的符号表示。5.2.9.6珊瑚礁图上面积大于4mm²依比例表示,并加注“暗”或“干”;不依比例尺的分别用暗礁或干出礁符号表示,并加注“珊”。5.2.9.7对航行存在危险的礁石,应用地类界表示其危险范围。5.2.10海岛、水中岛岛屿应全部准确绘出,岛屿图上面积大于4mm²的依比例尺表示,不大于4mm²的不依比例尺表示,成丛分布的丛礁在其范围内按测定位置用从礁符号表示。当岛屿密集,图上无法全部表示时,可在保持其外缘轮廓和密度的基础上进行取舍,但不应合并。孤立的、著名的或位于国界两侧的小岛不宜舍去。5.2.11水中滩、岸滩、沙洲5.2.11.1水中滩图上面积大于等于10mm²应表示,小于10mm²的可不表示。5.2.11.2岸滩内应配置相应的土质符号,有植被的还应配置植被符号。5.2.11.3沙洲图上面积大于等于4mm²应表示,小于4mm²的可不表示。5.2.12泉、井、贮水池7GB/TXXXXX—XXXX5.2.12.1缺水地区的泉、井、贮水池均应表示,水井较多的地区可适当进行取舍。5.2.12.2贮水池图上面积大于1.3mm²按实地形状依比例尺表示。贮水池(净水)不加注“水”,其他池应加注相应存储物,如净化池加注“净”、污水池加注“污”、地热池加注“地热”。5.2.13瀑布、沼泽5.2.13.1瀑布、跌水在双线表示的河流和单线表示的主要河流中应表示,其他河段内可取舍。瀑布应标注落差,有名称的加注名称,无名称的加注“瀑”。跌水不加注落差。5.2.13.2沼泽按其通行情况分别用相应符号表示。盐碱沼泽、泥炭沼泽应加注“碱”“泥炭”。沼泽地上的植被用相应的植被符号表示。5.2.14水系附属设施5.2.14.1实地高1m以上的堤应表示,实地高1m以下的堤仅表示有方位意义的。堤坡的投影宽度图上大于0.5mm的依比例尺用长短线表示,小于0.5mm的均用0.5mm短线表示。5.2.14.2堤上地物按相应符号表示。连接双线表示的道路,堤作为路堤表示;连接单线表示的道路,不表示道路符号,路表示至堤端。5.2.14.3当水域边的堤其内侧斜坡边沿线与水涯线图上间距小于0.2mm时,水涯线可不表示。但当堤顶内侧线与水涯线间的图上距离小于0.5mm时,堤可不表示内侧边沿线及斜坡,外侧斜坡边沿线及斜坡按实地位置表示。5.2.14.4干堤应注堤顶高程,一般图上每隔10cm~15cm注一点。堤高大于2m时,应注比高。重要的大型防洪堤、防潮堤应加注名称。5.2.14.5进水闸、分水闸、节制闸、排洪闸、拦潮闸等应根据建筑情况区分能通车的和不能通车的,并用相应符号表示,孔径大于1m的分水设备也用水闸符号表示。图上长度大于1.9mm的,用闸门符号依比例尺双线表示。图上不区分单孔闸门和多孔闸门,符号中的尖角指向上游。闸上有其它建筑物时,用相应符号表示。5.2.14.6船闸的闸门应根据其通行情况区分能通车的和不能通车的,并用相应符号表示;图上长度大于1.9mm的闸门,用闸门符号依比例尺双线表示。两闸图上间距小于3mm的只表示主闸。5.2.14.7扬水站、水轮泵、抽水站只表示有固定设施的。5.2.14.8滚水坝图上长度大于2.0mm或宽度大于0.8mm的依比例尺表示。单线表示的河上的滚水坝不表示。5.2.14.9拦水坝图上长度大于2.0mm或宽度大于0.8mm的依比例尺表示。坝长大于50m或坝高大于15m的应加注坝顶高程、坝长及建筑材料。坝坡侧面的投影宽度图上大于0.5mm时,用依比例尺长线表示,小于等于0.5mm的,用0.5mm短线表示。5.2.14.10加固岸图上长度小于5mm的不表示,单线表示的河流上的加固岸不表示,图上宽度小于1.0mm的双线表示的河流上的无滩加固岸不表示。5.2.14.11陡岸图上长度大于5mm、比高大于1m的应表示,比高大于2m的应加注比高。5.2.14.12防波堤、制水坝图上长度小于5mm的不表示。8GB/TXXXXX—XXXX5.3居民地及设施5.3.1一般要求5.3.1.1居民地主要包括街区式和散列式两个类型。5.3.1.2应正确表示居民地及设施的位置、轮廓图形、基本结构、通行情况、行政意义及名称,反映居民地及设施的类型、分布特征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5.3.1.3房屋毗连成片,但没有按街道形式排列的房屋建筑区,房屋图上间距小于1.5mm的可综合表示,大于等于1.5mm的应分开表示。居民地外围具有一定方位作用的单幢房屋,应着重表示,不应遗漏。5.3.1.4居民地突出房屋、高层房屋、超高层房屋应区分表示。5.3.1.5工矿、农业、公共服务、宗教及设施、名胜古迹、科学观测站等有房屋的,房屋按照居民地相应类型表示,有定位信息的用相应符号在其定位处表示。5.3.2居民地5.3.2.1街区式居民地街区式居民地,应准确表示居民地轮廓、分布特征,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注重单位、院落的完整、突出房屋的表示。要求如下:a)街区式居民地内不依比例尺、半依比例尺房屋可适当表示,外围的宜尽量表示;b)街区式居民地外围轮廓明显的,用街区范围线表示;c)街区的外轮廓在保持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图上凹凸部分小于1.0mm时可综合表示。房屋图上间距小于1.5mm的可综合表示,街区内的空地可根据居民地的特征进行取舍,取舍指标一般为图上4mm²~9mm²;d)城镇街区内部可进行较大综合,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的房屋宜按实际情况表示,密集分布的可适当综合表示;e)街区内部特色建筑群(例:排列有序的房屋群、大型厂房、仓库群等)应表示;f)不在同一水平面依地形分层建筑的街区式居民地,当上下两层间无通道或无明显陡坎时,可合并表示。5.3.2.2散列式居民地散列式居民地分为分散式及行列式两种,应真实反映居民地分布范围和房屋疏密程度,密集时外围房屋按真实位置采集,内部可取舍但不应综合,取舍时应注意表示分散的房屋和着重选择有方位作用的单独房屋。要求如下:a)不依比例尺、半依比例尺房屋,注意表示其朝向,不应偏转,应清楚区分不依比例尺与半依比例尺独立房屋;b)别墅式、度假村、学校、房屋排列整齐成行列分布的房屋,应保持分布特征,只作取舍不应综合,对行列式房屋不能逐个表示时,可正确表示两端的房屋,中间房屋合理配置;c)房屋建筑分散而无序排列,图上又不能逐个表示时,应保持外围及分布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取舍,取舍时应总体衡量,着重选择外围、道路及河流两旁有明显方位作用的房屋予以表示;d)经济林、耕地内建有不依比例尺的独立房,只表示建筑正规且有方位作用的,简易的不表示;e)图上面积小于等于1mm²的简易房屋不表示,大于1mm²的简易房屋用依比例尺普通房屋表示。5.3.2.3独立房屋9GB/TXXXXX—XXXX独立房屋图上凹凸小于0.4mm可综合取舍。房屋朝向相同的可综合,朝向不同的不宜综合,综合后的房屋朝向不应改变。不依比例尺棚房、临时性棚房不宜表示,但在地物较少并具有一定方位意义的不依比例尺棚房应表示。毗连成片、密集区域的机井房及鱼塘旁边的独立房屋可适当取舍表示。5.3.3工矿及其设施5.3.3.1依比例尺表示的发电厂(站),宜在实地发电机组位置(或概略位置)上绘出符号,并注记名称;不依比例尺绘出的发电厂(站)符号绘在主要厂房的位置上;面状范围较大的风力发电场应绘出实线范围线。5.3.3.2烟囱、水塔及水塔烟囱,只表示独立、高大、有方位作用的,依附在房顶上的不表示。高架水罐和由砖石砌成的架空供水设备不表示。低矮、纤细铁管烟囱不表示。工厂内水塔、烟囱较多时,可适当取舍。居民地外围、地物稀少地区中有方位意义的塔类建筑应表示。5.3.3.3露天开采矿物及挖掘沙、石、粘土等的场地按露天采掘场表示,图上面积大于10mm²的应表示,小于此面积但有方位意义的可适当放大到10mm²表示。露天采掘场、乱掘地应表示范围线,乱掘地中间宜适当表示陡坎符号。露天设备可选择表示。5.3.3.4河滩中的采沙场不宜表示,但长期固定有名称的应表示。5.3.3.5依比例尺的窑应表示,不依比例尺的可取舍,废窑不表示。5.3.3.6盐田、盐场应表示,并明确其范围,各种形状的分格线按实地特征示意绘出。5.3.3.7架空的、地面上的、地面下的传送带,应用同一种符号表示。5.3.4农业及其设施5.3.4.1居民地内、外零星用于饲养的建筑用相应符号表示,不应表示成饲养场,不应注记“牲”。居民地外围用于养牲畜的固定房屋,有围墙的按围墙范围表示,没有围墙的按地类界表示。不依比例尺或居民地内部的不表示。5.3.4.2规模较大的饲养场、水产养殖场应加注名称;海堤外的水产养殖场用面表示,分割线用堤表示;有围墙、简单房屋等维护物的养殖场用饲养场表示范围,内部正规房屋按房屋表示,围墙、简单房屋等维护物不表示。5.3.4.3居民地内积肥池不表示,只表示居民地外坚固的较大积肥池。5.3.4.4水磨房、风磨房用相应符号表示,其房屋图上长度大于1.0mm且图上宽度大于0.7mm的按相应的符号表示,小于该尺寸的房屋不表示。5.3.4.5打谷场、贮草场与球场兼用时,用球场表示;与空地兼用时,用空地表示;临时性的不表示。5.3.5公共服务及其设施5.3.5.1行政村级及以上等级固定的医疗点(主要指提供简单医疗服务的场所,如医务室、医疗站、急救站等,不包括医院),应加注名称。5.3.5.2公共服务设施的房屋、垣栅等应表示。GB/TXXXXX—XXXX5.3.5.3公园、陵园、动物园、植物园应表示,小型的街心公园、微型公园不表示。5.3.5.4标准露天体育场、高尔夫球场、体育馆等应表示,位于房顶的体育场不表示。5.3.5.5大型的公共游泳场(池)或者大型小区中的游泳池应表示;海滨游泳场有明确范围线的应表示,没有范围线的不表示;房顶的游泳池不表示。5.3.5.6电视发射塔应表示,电视差转天线不表示;位于居民地外的移动通信塔(手机通信基站)、微波塔择要表示,密集时可取舍;居民地内的移动通信塔(手机通信基站)、微波塔不表示。无线发射塔、杆的符号表示在塔、杆的位置处,并加注“通信”、“微波”等字。5.3.5.7大型的垃圾场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其范围、内部建筑及设施;垃圾台择要表示。5.3.5.8公共区域完整、固定的独立厕所应表示,简陋的不表示。5.3.5.9殡葬场所的建筑物按相应符号表示,正规的公墓应表示,属文物古迹的烈士墓、独立坟应表示。成片独立坟,择要表示。大面积散坟区域,应适当配置不依比例尺坟地符号,体现其分布特征。5.3.5.10广告牌一般不表示,有明显方位意义的可用彩门、牌坊、牌楼符号表示。5.3.5.11路灯、照明灯、喷水池、避雷针、旗杆、地磅、露天货栈不表示。5.3.6名胜古迹、宗教设施、科学观测站5.3.6.1古遗迹、古遗址和属于文物保护的碑石等应表示,并标注名称;在居民地内部的按相应建筑物表示。5.3.6.2属文物保护有纪念意义或有方位作用的碑、柱、墩、雕塑、塑像、钟鼓楼、城楼应表示;碑石、彩门、牌坊、牌楼、凉亭可选取表示;有方位作用的土地庙应表示;北回归线标志塔应全部表示。5.3.6.3居民地内属省、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应表示,并加注名称;地物密集时,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可取舍。5.3.6.4知名的庙宇、清真寺、教堂应表示,并加注名称;其余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取舍。5.3.6.5位于居民地外的宝塔、经塔,有明显方位作用的应表示,其他的可选取表示,有名称的应加注名称。5.3.6.6科学观测站建筑物按相应符号表示,并按照专题数据进行标识。5.3.6.7水系干流中的水文站应表示,其他的可选取表示。5.3.7其他建筑物及其设施5.3.7.1街区式或密集居民地内的围墙可不表示,仅表示机关单位、独立院落的围墙;工地(含空地)等周围临时性围墙不表示。围墙与居民地的轮廓线重合时,应以轮廓线绘出。5.3.7.2栅栏、铁丝网、篱笆与居民地轮廓线重合时,应以轮廓线绘出。5.3.7.3柱廊图上长度小于5mm的不表示,柱廊两端和拐角处支柱应按实地位置表示,其余支柱可适当配置。5.3.7.4台阶图上长度小于2mm的可不表示。GB/TXXXXX—XXXX5.3.7.5地下建筑物出入口、门洞应视道路、街道的通行情况表示,依比例尺的地下建筑物出入口采用范围线加标志符号表示。5.4交通5.4.1一般要求5.4.1.1应正确表示道路的类别、等级、编号、位置,反映道路网的结构特征、通行状况和分布密度,正确反映交通与其它要素的关系。5.4.1.2道路应连续采集,县级以上公路遇乡镇以下级别的居民地,代码不变连续通过;遇乡镇以上(包括乡镇)街区式居民地,应变换为主次干道代码采集通过。机耕路、小路除遇散列式居民地通过外,均断在居民地外,不应连续采集。5.4.1.3等级公路、等外公路、机耕路(大路)等两侧修路挖掘的路边沟(水渠除外)宜舍去,路边沟实地宽度大于5m时应表示,一般以人工坎表示,其它地物地貌用相应符号表示。5.4.1.4机耕路、乡村路和小路可适当概括,舍去无特征意义的小弯曲。时令路、无定路可进行较大程度的图形概括,只着重表示其走向。5.4.2铁路5.4.2.1单线、复线、建筑中的铁路均应表示,不宜化简。5.4.2.2标准轨铁路按中心线和范围面同时表示,铁路范围面按基底边线采集,铁路范围面相交的,相交处重叠表示,复线铁路分开走向的范围面按两条单线铁路分别表示。5.4.2.3高速铁路以中心线定位按实际位置表示。高速铁路的架空部分不构面,非架空部分采集高速铁路范围面。5.4.2.4临时窄轨不表示。废弃轨道不表示。5.4.2.5车站都应表示,有构筑物的火车站,应采集火车站主体结构。车站内的候车室、检车室、巡道房、机车库等均按实际情况以房屋符号表示。车站内的站台和货台不单独表示,但站台和货台上的房屋应表示。5.4.2.6多条正线轨道并行时,实地间隔10m以内的按一条采集,间隔10m以上的分别采集。间隔10m以内的若为两条并行,按其中一条轨道的中心线位置采集;若为多条并行,按较为居中的一条轨道的中心线位置采集。5.4.2.7铁路支线应按实际绘出。铁路与双线河、渠并行时,若符号不能同时绘出,应以铁路为主,次要者移位绘出。5.4.2.8单线铁路同时为某双线铁路的组成部分时,该路段按照双线铁路的要求填写其上下行属性。5.4.3城际公路5.4.3.1城际公路在表示中心线的同时,还应表示道路范围面。5.4.3.2高速公路两侧的路堤、铁丝网、行树和边沟等线状地物较多时行树、边沟可取舍;当路与路堤之间的行树与地物相互压盖时,行树可移至堤坎下表示。高速公路中间起隔离作用的栏杆不表示,高速公路两旁的排水沟一般不表示,高速公路两旁的铁丝网根据两旁的地物复杂程度择要表示。GB/TXXXXX—XXXX5.4.3.3道路中央隔离带或绿化带实地宽度大于等于10m时应按两条路线采集,小于10m的,宽度计入道路宽度。5.4.4城市道路5.4.4.1城市主次干道在表示中心线的同时,还应表示道路范围面。5.4.4.2城市地铁,地面线路用相应符号准确绘出,地下线路概略表示;地铁站应标注名称,地铁站主体结构(含出入口通道)用地铁主体结构表示,出入口用地下建筑物出入口择要表示。5.4.4.3快速路按其中心线表示,快速路与主干道路段重合时,只表示快速路。5.4.4.4高架路、高架快速路分别用其中心线、边线表示;连接高架路与地面道路的引道用中心线、边线表示,引道边线按实际位置绘出。5.4.4.5乡镇以上街区式居民地街道采集时应采集街道边线。5.4.4.6与国道、省道和县道相连的街道用主干道表示,与乡道、其他公路相连的街道用次干道表示。城市街道可按路面宽度作为辅助判断指标,大型城镇可视城区建设规模将交通流量最大的街道表示为主干道。5.4.4.7内部道路主要采集与外部有连通关系或连通主要建筑物的。内部道路图上宽度大于1mm的依比例尺表示,图上小于1mm的,反映内部道路特征的宜按1mm表示,其他可舍去。5.4.5乡村道路5.4.5.1乡村道路可根据重要性、图面密度取舍表示,取舍按由主要到次要、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进行。优先选取连接乡、镇、大村庄之间的道路,通往高等级道路、车站、码头、矿山的道路,作为行政界线的道路,穿越国境线的道路以及连接水源的道路。应使居民地之间、居民地与主要地物之间均有道路连接。两居民地之间有数条道路相连接时,应优先选取等级较高、距离较短的道路。5.4.5.2村与村之间,无机耕路以上道路时,主要乡村路应表示,其余乡村路或小路可适当取舍。山区作为主要通行道路的小路应表示。断头路、田间小路不表示,不成系统的机耕路不表示。5.4.5.3乡村道路的等级不应随意变换,其等级交换可选择在道路交叉、桥梁、居民地等处,否则应作降级处理。5.4.5.4省内闻名的栈道、古驿道应用小路符号表示,与其他地物位置发生矛盾时按实际路线采集,不应避让处理。5.4.6道路构造物及附属设施5.4.6.1规模较大的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换电站应表示。站内主体建筑物按主体结构表示,厕所按相应符号表示,其他构筑物按房屋表示。5.4.6.2地铁站、轻轨站、乡镇级及以上的客运汽车站主体建筑物按主体结构表示,并加注名称,其他构筑物按房屋表示。5.4.6.3城市中的主次干道和实地宽度大于10m的支路上的过街天桥应表示,其他择要表示;主次干道上有建筑物贯穿覆盖的,参照建筑物几何中心采集门洞、下跨道中心线表示。GB/TXXXXX—XXXX5.4.6.4铁路、公路上的桥梁应表示,其他道路上的桥梁择要表示。公路上的桥梁应加注载重吨数。重要桥梁应加注名称。漫水桥、铁索桥等应加注说明注记。立交桥应表示,密集时不依比例尺的可适当取舍。铁索桥、级面桥、人行拱桥根据区域通行能力及其重要性进行取舍表示;大型公园或历史古迹范围内的亭桥、廊桥应表示。5.4.6.5公路服务区采集其范围构面,并在其主建筑物上采集标注点符号。内部构筑物按照其功能分别采集加油站、厕所、房屋等。5.4.6.6连接立体交叉的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道路之间的匝道应用匝道中心线和立交桥边线共同表示,匝道中心线应连续表示,不断开,立交桥边线按照投影原则,下层被上层遮盖部分断开,上层保持连续;其他连接立体交叉的道路采用匝道中心线表达。5.4.6.7城市固定的大型停车场应表示。5.4.7水运设施5.4.7.1码头、干船坞、停泊场在双线表示的河流中应表示。当河流宽度较窄难以表示时,可缩小符号尺寸或舍去。沿海港湾大型停泊场应表示。5.4.7.2灯塔和方位作用明显的灯桩应表示,其他助航标志不表示。5.4.7.3通航河段起止点应表示,其箭头方向朝向通航河段。5.4.8空运设施5.4.8.1机场应表示,符号配置在机场适中位置上,民用机场加注名称。5.4.8.2机场内部道路择要表示。5.4.9其他交通设施5.4.9.1大型缆车道应表示,有名称加注名称。临时性的缆车道、简易轨道不表示,在矿区作为主要运送路线的简易轨道应表示。5.4.9.2建筑正规、实地长度大于200m的架空索道应表示,地物稀少地区相对固定的滑道可择要表示。5.4.9.3渡口、徒涉场与道路相连接的应表示,其他可舍去。5.5管线5.5.1管线要素按相应线型表示,应正确反映管线的种类、位置以及走向特征。只表示长输管线,城市管线不表示。5.5.2长输管线电力线只表示35kV以上且固定的高压电线,并注记电压数,注记压盖在符号上。在地物稀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可酌情表示35kV以下的高压电线。山区输电线连续拐弯过多、电杆密集时,其转折点电杆可进行适当取舍。输电线入地口应表示,入地口处不表示电杆。5.5.3变电站(所)范围依比例尺表示的,用相应符号按真形表示轮廓,其内配置符号;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表示在大变压器的位置上。安装在电线杆、架上的小型变压器和居民地内的10kV的变电站室(所)不表示。GB/TXXXXX—XXXX5.5.4通信线一般只表示地物稀少地区且较固定的或有方位意义的线路,多行并行的择要表示。当通信线在图上距铁路、公路符号边线3mm以内时,只在分岔、转折处和出图廓时表示出一段通信线符号,以示走向。5.5.5埋设在地下的输油管道、输气管道、输水管道的主管道,除特大型外,地下部分不表示,能明显判别的出入口应表示。三根及以上管道并排布置太密时,可保留主要管道,舍去次要管道。5.6境界5.6.1境界应以民政部门提供的最新境界为准。5.6.2境界要素宜表示乡(镇)界及以上。5.6.3境界按线状要素表示,应保证各行政区域的闭合,同时加注行政区域名称。5.6.4不同等级的境界重合时应表示高等级境界符号,与其他地物不重合的境界线应连续表示;境界的交汇处和转折处应以点或实线表示。境界符号两侧的地物符号及其注记不宜跨越境界线。5.6.5境界以单线河、道路等线状地物为界时,应保证境界与线状要素重合,跳绘表示。境界以双线河、河流主航道等为界时,按中心线或主航道连续表示。5.6.6飞地的界线用其所属的行政单位的境界符号表示,并加隶属说明注记,如“属××省××县”或“属××县”,注记大小根据飞地在图上的面积而定。5.7地貌5.7.1一般要求地貌表示以等高线为主,同时恰当配置各种地貌符号和高程注记点。有明显特征和方位作用的地貌要素应表示。用符号表示的各种地貌要素,在图上的位置、形状、大小、方向等应符合实地情况。5.7.2等高线5.7.2.1等高线应连通表示,等高线赋值应正确,不应出现高曲矛盾。5.7.2.2等高线应真实反映各种地貌的形态及其特征,凹地及凹凸难辨的地形应加绘示坡线。5.7.2.3等高线与高水界重合时,应省略等高线。采集等高线时应做到等高线与河流套合,等高线的变换处,方向转折点要与河流凹形不一致,等高线间距大小应正确反映河流的倾斜坡度。5.7.2.4综合等高线图形时应根据不同地区地貌类型特点,正确表示山脊、山头、谷地、斜坡及鞍部的形态特征。一般情况下是删除次要的负向地貌碎部,但在概括刃脊、角峰、冰斗、凹地、方山、盆地等的图形时,则可删除次要的正向地貌碎部。5.7.3高程注记点5.7.3.1高程注记点注至0.1m。散点高程应适当取舍,使其均匀分布,每个公里格网内宜不少于15个。5.7.3.2特征点和特征线处优先注记高程注记点,其他高程注记点宜按品字形均匀标注。宜选取一、二类方位物,地形变换处标注。特征点线一般包括:路交叉口、桥中心、干堤上下、铁路、等级公路路面、山脊、山谷、鞍部等。GB/TXXXXX—XXXX5.7.3.3建筑密集区宜适当选取高程注记点,特征点上的高程应保留。河谷、平坦地区闭合等高线内应加测高程注记点。5.7.4自然地貌山洞、溶洞只表示有专门名称的,且应表示洞口真实位置。5.7.5人工地貌铁路、高速公路的堤、路堑,当与山体相衔接时,应作为地貌特征,完整表示。5.8植被与土质5.8.1一般要求5.8.1.1植被的表示,应正确反映出植被和土质的类型、分布范围、轮廓特征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着重考虑其面积大小、经济价值高低或所起方位作用大小。在植被较多的地区,应着重表示大面积的或经济价值较大的植被等。在植物稀少地区,凡有方位作用的植被都宜尽量表示,零星树木可取舍并按点表示。5.8.1.2不同的植被用地类界分隔表示,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如道路、陡崖、林带等)重合时,可省略;但与境界、通讯线、电力线、等高线等重合时,地类界移位绘出。地类界弯曲较多时,图上小于2mm的弯曲部分可综合取舍。5.8.1.3面状植被要素范围线按相应要素表示,宜尽量闭合,不能独立闭合的用植被类辅助线连接闭合。范围线内用散列的符号表示植被。加注的植被类性质名称注记的,面心点应与注记关联。面状植被遇到其它面状地物(如:面状居民地)时,应采用植被类辅助线绘出相应区域,辅助线与区域范围线应严格重合。5.8.2耕地5.8.2.1稻田不分常年有水和季节性有水,水旱轮作地按稻田符号表示。5.8.2.2大面积的旱地可不用符号表示,在其范围内加注“旱地”;一幅图均为旱地,可加注说明。5.8.2.3水生作物地图上面积大于2cm²的除表示符号外,应加注品种名称;小于25mm²的不表示。5.8.3园地图上面积大于25mm²的经济林、经济作物地分别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小于此面积的一般不表示,仅在植被稀少地区或小面积分布成片地区适当选取,不依比例尺表示。图上面积大于50mm²时应加注相应的产品名称。5.8.4林地5.8.4.1成林、幼林、灌木林、竹林、迹地在图上面积大于25mm²的分别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小于此面积的一般不表示,仅在植被稀少地区或小面积分布成片地区适当选取,并分别用其小面积符号表示。图上宽度小于2mm、长度大于5mm的成林用狭长林带表示。5.8.4.2疏林、稀疏灌木林按实地树木稀密情况在其范围内配置符号,可与其底层的土质、植被符号配合表示。GB/TXXXXX—XXXX5.8.4.3防火带应表示,并加注防火带宽度。5.8.4.4杂生在灌木林、竹林、草地中的零星树木应选择表示,田间及居民地内、外的零星树木仅在树木稀少地区选择表示。5.8.4.5独立树、独立树丛仅表示有方位意义的或古树名木。古树名木应加注名称。5.8.5草地高草地图上面积大于2cm²时,应加注植物名称,如“芦苇”、“芒草”等。人工种植的绿地按草地符号表示,并加面色。5.8.6城市绿地5.8.6.1城市绿地按实地真实形状的面表示,有名称的加注名称。图上面积小于25mm²的不表示,城市道路中隔离带的花坛、花圃不表示。5.8.6.2学校等大型单位内部的绿地可适当表示,居民地内部绿地不表示,居民地附近的散树可择要表示。5.8.7土质盐碱地、小草丘地、龟裂地、沙砾地、石块地、残丘地等,其范围内长有其他植被时,用相应的植被符号配合表示。5.9注记5.9.1注记应以清晰易认、指向明确、互不混淆、位置合理为总体原则,注记密集区域可进行取舍。5.9.2注记之间不应压盖,注记不应压盖点状符号,注记压盖线状符号、面状符号造成判读困难的,应移动注记。沿线标注的注记最大字隔不宜超过字号大小的5倍。5.9.3图面注记宜采用全称,当名称过多时,优先选择较重要的和知名度高的。注记长度大于10个字时宜分行显示,且不应造成歧义,也可注记简称。5.9.4各级行政区驻地名称应全部保留,注记定位点一般为其几何中心点,或为其相应级别的政府办公地点的所在位置。5.9.5单位名称按图面负载量取舍表示,优先保留政府机构、学校、医院、标志性建筑等,注记定位点可选其主要建筑物或单位范围内的几何中心。5.9.6一个居民地有多个等级居民地名称时,地名注记点应全部采集。邻近多个居民地只有一个名称时名称注记只采集一个,点位选取为图上平面图形较大的或居民地几何中心。当居民地跨图幅时,应在不同的图幅中同时采集地名注记点,名称注于面积较大的图幅内,面积较小的注于内外图廓间,图内不注。面积与邻幅相等时,名称注于方便的图幅内,邻幅则注于内外图廓间。5.9.7水系、河流、山体等自然地理名称应全部保留。5.9.8较长的河、渠名称注记宜每隔图上15cm~20cm重复注出。5.9.9交通线路注记字头朝向均遵循光线法则,如道路、铁路上同时有名称、等级和编号,则等级和编号与名称间隔交替放置。矢量地形图公路、地铁、轻轨名称注记沿线路注于实体线符号上,铁路名称GB/TXXXXX—XXXX注记注于实体线符号一侧,正射影像地图公路、地铁、轻轨、铁路注记都放于实体符号上。道路注记文字不能放置于交叉口,以免造成路名之间的判读。城市道路密集区域,道路名称保留主干道及以上道路名称,优先舍去级别最低的道路名称。5.9.10界端注记与图廓整饰中经纬度注记产生压盖的,应移动界端注记,保持经纬度注记完整性。5.9.11带有说明注记的植被,由于小面积或狭长植被造成注记压盖符号不能完全表达的,不标注说明注记,其它情况下说明注记压盖符号的,移动说明注记保证注记符合的完整表达。5.9.12等高线标高列注记应适当分布,便于用图时迅速判定等高线的高程,其字头朝向高处。6编绘方法及要求6.1一般要求6.1.1点状要素用相应的单元符号表示,单元不应打散。编绘时点状要素取符号定位点。有向点状要素按两点有向线段表示,第一个点为要素的定位中心点,第二个点为标志要素方向。6.1.2线状要素上点的密度以几何形状不失真为原则,点的密度应随着曲率的增大而增加。线状要素应用相应线型表示,线型不应打散。有向线状要素应将符号部分放在前进方向的左侧。6.1.3面状要素的表示应保证边线闭合。6.1.4图幅所采用的图廓、文字注记应是完整整体,不应打散。6.1.5所有相邻图幅应做接边处理。6.2编绘方法编绘方法包括人工编绘、人机交互编绘、自动化编绘。对于概括、综合难度大的居民地、水系等要素宜采用人工编绘;对便于取舍、抽稀的控制点、等高线等要素宜采用自动化编绘。编绘工作中,应优先使用自动化编绘、人机交互编绘。6.3编绘流程编绘流程见图1,一般为:a)资料选择与分析评价,制图区域研究;b)技术设计书拟定;c)地形数据预处理;d)要素取舍与更新;e)数据接边;f)地形数据编辑;g)图幅接边与图廓整饰;h)成果检查与提交。GB/TXXXXX—XXXX图1编绘流程6.4编绘顺序编绘应按有利于要素关系协调和重要要素在先、次要要素在后的原则进行。编绘顺序宜为:内图廓线、控制点、高程点、独立地物、水系、铁路、主要居民地、公路及附属物、次要居民地、一般道路、管线、地貌、境界、植被与土质、注记、直角坐标网、图幅接边、图廓整饰。7编绘准备7.1资料搜集7.1.1地形图编绘基于已有基本资料和补充资料开展,资料现势性应在5年以内。7.1.2基本资料包括:a)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b)地图精度符合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精度要求、现势性强的地形图全要素矢量数据;c)在特殊情况下,图幅局部地区可搜集与成图比例尺相同的地形图作为基本资料。7.1.3补充资料包括:a)测量控制点成果、基本资料的元数据文件或图历簿;b)最新航摄或卫星影像制作的数字正射影像图(或航摄像片);GB/TXXXXX—XXXXc)与成图比例尺相同的数字栅格地图;d)有关的行政区划、水利、交通、海洋、电力、通讯、石油、地名等现势性强的数据库或专题地图和文字资料等。7.1.4当收集的资料不足,无法满足编绘要求时,应进行必要的补充测绘。7.2资料评价与区域研究7.2.1对于确定为制图所需使用的资料,应进行分析,并做出简明评价,确定其使用程度。对于制图区域,应进行区域研究,确定其地形特点。根据以上情况确定基本资料、补充和参考资料的使用程度及方法。7.2.2评价内容一般包括:a)测制单位、时空基准、成图年代等;b)地形图内容精度、现势性、可靠性与完备性等。7.2.3区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为:a)居民地的分布特点和密度差别,居民地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及行政意义等;b)道路的等级、通行情况、分布特点和密度差别;c)各级境界状况,特别是未定的国界、省界;d)水系的结构特征及河网密度,湖泊类型及分布特点,运河、沟渠等人工水系物体的分布状况;e)海岸类型,岛、礁、航海设施分布特点,海底地貌的形态特征;f)陆地地貌的类型及形态特征;g)各种植被的分布特点;h)有特殊文化、历史或经济价值的地物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分布情况;i)其他要素的分布情况。7.3编绘技术方法确定和技术设计书拟定编绘1:5000地形图宜以1:1000地形图为基本资料,编绘1:10000地形图宜以1:2000地形图为基本资料,当基本资料无法满足要求时,可采用现势性强的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编绘为相应比例尺基本资料后,再进行成果编绘。应根据资料情况、图幅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选择6.2中规定的编绘技术方法。技术设计书内容按照CH/T1004有关要求编写,并应提供设计书附件。附件宜包括制图区域图幅接合表、行政区划略图、相邻图幅接边关系等。8地形数据采集8.1预处理将数据按照成图比例尺的图幅范围进行坐标统一、数据拼接、数据整理。对于纸质地形图资料,应预先进行扫描、矢量化后再进行数据处理。8.2制作综合参考图GB/TXXXXX—XXXX根据图幅的难易,确定是否制作综合参考图。即按照成图比例尺生成工作底图,在图上根据编绘各要素的技术要求及综合指标标绘居民地街区分块、水系取舍、等高线综合等,同时标记需补充、修改的要素。8.3综合取舍与概括按第5章和技术设计书的要求进行地形数据的选取和图形的概括(有综合参考图的可对照综合参考图),根据补充、参考资料进行要素的修改和补充。要素取舍时,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取舍尺度,可叠加与成图比例尺相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议、接待管理制度
- 浅谈供热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
- 学校安全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 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薪酬绩效管理制度
- 控辍保学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 河道护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围墙砌筑及装饰施工方案
- 长期合同日期范本
- 一组代购合同
- Morusin-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3年新课标I卷现代文阅读II《给儿子》讲评课件
-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集团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 基于MQTT协议的物联网平台设计与实现
- 国有企业招标采购相关法律法规与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
- 幼儿园大班绘本《小熊不刷牙》 优质课件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2 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表格式)
- 贵州大学-学生手册-易班考试答案
- 防水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私家菜园认领及配套照管服务合同
- 跨文化商务交际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