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学生实验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教学目标情境引入实验探究交流讨论拓展延伸1.通过实验,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等概念,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探究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加强对等效替代法的理解与运用
3.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基于测量进行规律探索,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与创新的意识教学目标情境引入——被“绑架”的玩偶现象:两种情况中玩偶均静止在空中
实验1:受到两个斜向上的拉力
实验2: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
思考:为什么两种情况中同一个玩偶均静止在空中?——受力分析情境1中的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等于情境2中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如果一个力F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我们就将力F称为这几个力的合力,这几个力称为力F的分力。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F的过程,称为力的合成。力的合成
有规律吗?探究方案与设计: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与另外一个力F′产生相同的效果,用平行四边形画出F1、F2的合力F,判断F与F′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同。
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弹簧测力计两个、三角板、刻度尺、铅笔实验探究——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1.实验准备: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有两个细绳套。2.分力的确定: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用铅笔记录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3.实际合力F′的确定: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4.改变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再重复实验两次。实验探究——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利用作图找到合力F,利用相同的标度作出拉力F'的图示。比较F与F'是否完全重合,总结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数据处理与分析经过实验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遵循什么规律?
(1)为什么两次都要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个位置O?这体现了什么科学方法?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可以从调零、读数、量程等角度展开分析)
(3)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夹角多大为宜?
(4)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建议。交流讨论实验优化?(2022·辽宁·模拟预测)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1)要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
B.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细些且要稍短一些
D.标记细绳方向的点要尽量离结点近些
拓展延伸——模拟预测(2)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均为5N,某次实验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两个绳套间的夹角为60°,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均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你认为这次操作____________(填“合适”或“不合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次实验的结果如图丙所示,这次实验F1、F2刚好垂直,若在图丙所示的实验结果中,保持结点的位置F2的方向不变,将两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研发合同范本
- 杭州房屋合同范本
- 数字创意在建筑视觉化与模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窗帘墙纸合同范本
- 沟通技巧与职场人际关系的建立
- 数字艺术社团创作与展现活动计划
- 社交媒体时代品牌传播的多元化路径
- 信用服务法律法规知识考核试卷
- 幼儿园小班的学前教育工作计划
- 可持续发展小班环保项目专项计划
- 2万吨马铃薯深加工(淀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服饰品设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颅脑横断层解剖09课件
- 2023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真题
- 2023年04月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许可审查中心招考聘用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员(员额)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安捷伦N9020A频谱仪操作说明
- 孟氏骨折与盖氏骨折
- 我的妹妹-教学设计教案
- GB/T 30512-2014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 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 小学一年级硬笔书法入门25839教学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