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4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2)《长城和运河》(2)《美丽的南沙群岛》(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2课时第一课时(1)一、游戏导入二、欣赏优秀作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3)一、导入新课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1)认识长城,介绍长城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出示词卡:嘉峪关,引读)全长1万3千多公里,所(西)嘉峪关山海关(东)随机板书:(北)首都北京(中)京杭大运河(南)天堂杭州下了怎样的印象?(随机教学:壮丽)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1)出示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3)指名理解词语(4)齐读出示的词语第二课时(4)了,可是谁来驾驶飞机呢?(出示:驾驶;个别读)倘若谁能发现这两个字4.引学生说: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指名说,齐说)5.齐读第一小节人呢?7.引学生说: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指名说、齐说)8.齐读第二小节 谱写了的诗篇。五、布置作业(西)嘉峪关山海关(东)(北)首都北京(中)京杭大运河(南)天堂杭州2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是祖国的,也是。2、指名读第1自然段(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了什么?(2)还从哪儿看出岛屿的多?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3)指导读1、2两句。(4)这段话还告诉我们什么?(指名说)(5)指导朗读第3句话。3、默读第1自然段,回答课后第五题。4、学习第2自然段。(1)学生自学,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5、学习第3自然段。(1)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2)这些句子你们都读懂了吗?试着用彩色笔画下来。(3)指导学生边想象边创作绘画。(4)引导学生说,为什么这样画?(5)指导朗读。(6)看图,试背第3自然段。2美丽的南沙群岛3庐山的云雾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7】变)四、教学生字词五、作业第二课时【8】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姿百态)下祖国的美好河山.”3庐山的云雾习作一看图作文习作目标:1.看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2.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3.师生点评4.学生练写,师指导。练习15.练习两个笔画及含有这两个笔画(横撇、撇点)的字。5.熟记并背诵简称歌。2.交流。2.讨论要注意的地方。1.熟记8个成语。(2)指导记忆。(2)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3)小结: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童(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5)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聊聊春节:1.设问导入: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春节。2.出示题目:聊聊春节老人拜年……)勾起回忆。4.交流本地春节的习俗,也可交流其他地方过春节的习俗。1.笔画练写:第二单元单元备课物的命运呢?叙事文在这里起桥梁作用。首先,叙事文故事性强,便于学生而,这平实的背后却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款款的深情!我们如何让这平时的语言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去打动学生、去实现人文浸染呢?这是我们教学设习作2(2)练习2(3)阶段检测(2)两课时。第一课时(14)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多找几名同学,教师适当补充)跨栏田径决赛希腊雅典国际隐隐成绩纪录呐喊当初祝贺遥不可及风驰电掣读音注意:掣字形区分:纪记(3)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读完后试着完成这样的填空: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下)-(翻越大山)。第一部分(一至二自然段),主要写刘翔刚练跨栏那会儿,把约翰逊当成一第二部分(三至七自然段),写刘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来到了“大山”脚第三部分(八至十一自然段),主要讲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最终战第二课时(15)案吗?)座大山了。”(1)你体会到了什么?(差距大、实力强)(2)从哪看出来差距很大?(3)这座山又远又大,想要翻越它真难啊!谁来一读这段话。(指名读第2小节)(齐读)速度。”(1)、什么叫“风驰电掣”?(形容象刮风和闪电一样迅速)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出示:“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2、齐读第5小节(2)交流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1、你读出他的心情了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兴奋、激动)从哪里看2、指导朗读:你走进了刘翔的内心,读好它!(指名读)2001刘翔未进入决赛约翰逊冠军2003刘翔第二,约翰逊第一(2)理解词语(3)指导书写生字。划huá()便biàn()转zhuǎn()传chuán()二、精读第2、3段“弧线”指什么?“划”又指什么?在句中加上一个比喻词。(4)雪儿渐渐地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我”此时变得——(),高兴盼望一敷药取名渴望十飞越万水千山快慰←欢呼望着喃喃说道轻轻捧起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18】红艳艳不知所措惶恐懂事阳台小屋清晨惶恐红艳艳阳台花丛懂事舍不得3、谁会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课时【19】(4)读了这一句,你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疑问呢?(小"摘花瓣做什么呀?""摘花瓣做什么?"6、读了对话说说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板书:让妈妈高兴)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既爱花又爱妈妈的一颗金子一样的孩子吗?(懂事的好孩子)(小女孩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从开始的不解到买花送花是被爱心打动的具体表现)(板书:不解买花送花)女孩呀!花瓣飘香送妈妈买花(孝心)送妈妈买花习作二为他人画像练习22.说话练习和学写毛笔字。三课时一、教学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2.交流找出的词语。3.指名朗读,边读边想象天空的美丽。4.去掉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朗读,体会其作用。5.指导朗读例文。9.讨论交流:为什么填这些颜色的词合适?11.齐读。二、教学第二部分(写好钢笔字)2.指导(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到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3.练习4.反馈一、教学第三部分(读读背背)(1)审题(2)指导②教师范读③学生自由读④理解八个成语的意思(有难度的教师给予讲解)(3练习①学生自由练读(4)反馈①集体齐背②指名背(1)指名读题目。师生谈话: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在清明节人们(2)学生自己试着读古诗(3)学习古诗(4)练习(2)出示卡片,让学生说出笔画的名称(撇折)2.指导(4)每位同学自由练说(5)同桌相互练说第三单元单元备课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些是重点写的,段与段之《菩萨兵》(2)《李广射虎》(2)《少年王勃》(3)《大作家的小老师》(2)习作3(2)练习3(3)(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2)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3)齐读词语。(4)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4.指名读第1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第二课时【26】二.读讲第2~5自然段1.自由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几自然段讲了什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三、读讲第6、7自然段。4.指名读第8自然段,引读第9自然段。朱德:急坏了怎么受得了尽心尽力藏民:躲跑返回流泪(2)指导书写。(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一、听写生字词(巩固积累)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1自然段(1)指名读。(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5)齐读塞下曲。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3)齐读第2自然段。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弓猛射)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3)继续讨论。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4)指导朗读。(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1)轻读课文。(2)讨论。找猎物扎进石头)(3)指读课文。(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8李广射虎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第一课时【29】1.指名读题。(1)自生字词。(2)正音(3)带读,指读。4.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1)自读。(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2)指读。经过又怎样?结果呢?一、(1—2)二、(3—4)三、(5)2.教学第一段(第1-2自然段)1.分析字形。2.指导书写。1.教学第3自然段。(2)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3)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B.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5)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2)自读第4自然段。(3)齐读诗句。(4)理解诗意。(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6)他为什么能写么好的诗句?(9)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3.教学第5自然段,齐读第5自然段。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有感情地齐读全文。1.(放多媒体)读读书,看看景色,把3~4自然段背下来。3.指名背,齐背。9、少年王勃(有才气)10大作家的小老师课时安排:2课时(2)提问:③小老师又是谁?2、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1)思考,答问:(2)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孩子?一、复习导入(巩固复习)(一)学习第二部分(情境采访)(1)临别时,你(萧伯纳)对这个小姑娘说了怎样的话?(3)你是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三)抓住“感触”,明白由来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点题)练习3(1)笔顺。(2)交流朗读成语,纠正读错的字音。(4)再次朗读,加深印象。(5)练习背诵,同桌互相提醒。(6)集体背诵。(7)指名背。2、读背《时间》不复返。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时间》这首小诗。[(2)请学生借助字典或小(3)学生质疑,讨论交流。(4)提问:“小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的(5)同学们,你们想做什么样的人?(6)鼓励学生说说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或诗歌。]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学会商量(在生活中学会与人商量)1、谈话引入(谈话要点):(3)怎样和别人商量,大有学问!第四单元单元备课习作,一个练习。三篇课文在体裁和内容上都有较大差异,《赶海》、《荷花》都是散文性记叙文,《古诗两首》是古代诗歌;《赶海》写了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年趣事,《荷花》和《古诗两首》则描绘了自然风景的美丽动人学生可以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回溯、检验和巩固。教学目标1、除了正常的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朗读课文之外,本单元课文的2、本册书对学生读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单元中,依然要求学生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初步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所描诗文,都要求学生或感悟或摘抄或背诵,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审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所2、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3、初步掌握写人物对话的方法。1、在写作文的时候,把对话当中的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2、重点讲明冒号、引号的用法,顺便再强调逗号、句号等其它标点符号,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了。以以学过的《美丽的南沙群岛》引入,首先引发学生对大海的美的印象,让学生知道,赶海是生活在海边的人常做的事,海水涨潮把许多鱼虾贝类带到沙滩上,退潮后人们便去捡拾,这就是赶海,引美景所陶醉而浮想联翩,如果有条件,最好以播放荷花的录像片段导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播放优美的音乐,在优美的音乐《古诗两首》的学习方式可以借助上学期的习作八《古诗研究报告》,先组织收集两首古诗的资料,了解古诗意思、写作背景“习作4”是看图作文,要求学生在阅读《乌鸦反哺》这篇例文一点讲明: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的什么;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练习”中的古诗相比于课文中的古诗,可以简化学习过程,初读课时安排时4、学习第3自然段。(2)讨论交流。(3)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有趣。(4)指名读第3自然段,加深理解,指导朗读。5、学习第4自然段(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3)指导读。6、学习第5自然段(1)指名读。12荷花(板书:莲花)(板书:莲叶)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巧玲珑,小莲蓬张着笑脸,这些是写荷花的什么?(姿态)这样把荷花的姿看着美冒露姿态美想着爱风过了1.你们读了这一课,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样?”这样想句子就容易正确了。(1)我看着小蝌蚪,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2)我看着金黄的油菜花,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小蜜蜂钻进菜花丛中(3)我看着梅花,仿佛自己是一朵梅花,迎着寒风开放。(4)我看着风筝,仿佛自己随着风筝飞向远方。(学生阅读课文)“须臾”是什么意思?天气烦躁里的“烦躁”是什么意思?要学会看注释,(板书:须臾、烦躁)(5)引导运用:现在我们想想在我们刚学的《荷花》这篇课文的第四节末(3)学了这两句话,你们知道李老师要说荷花的什么美?姿态美我爱,茎叶内在美(1)出示整首诗2)指名读一读4)交流: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壮美山河疑是银河落九天。西岭上的积雪的?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东吴”,什么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近景窗含西岭千秋雪,舒畅愉快门泊东吴万里船。远景习作4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1)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讨论交流。(5)结合书上的分析,总结写法(板书)。(1)情境一。(2)情境二。(1)明确习作要求。(2)课堂小品表演。(3)同桌互相讨论:小品中的人物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9)评议修改。练习4(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2)教师范读。(4)理解成语的意思。(1)学生自由练读。(2)同座位练习背诵。(1)集体齐背。(2)指名背。5、你觉得古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幽静)(2)复习有关礼貌用语。(1)解题:什么叫约请?(2)约请的原因是什么?(1)同座进行演练。(2)选一对到前面表演。第五单元单元备课同单元目标5、6、7(板书)你有什么想知道的?(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想一想课文讲里一件什么事情?疙瘩自豪骆驼委屈足够沙漠小溪陷进养料风沙茫茫贮存俯下身子铺天盖地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3、4自然段)4、指名读词语,注意3个加点字应该读轻声。(1)师述(2)指名说(3)出示句子齐读。(一)、第1、2小节:(1)指名读(3)再指名读。板书:脚掌(又大又厚)眼毛(两层)肉疙瘩难看(4)齐读小红马说的话。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它会怎样说呢?指名说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评读("疼爱")、再指名读、齐读4、读好(1)指名说读(一个演小骆驼,一个演骆驼妈妈)(2)分角色读1、2小节:小骆驼、骆驼妈妈、旁白过渡: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出示沙漠图)指名读3、4小节板书:()沙漠请你说说:你看到了、听到了怎样的沙漠?1、自读3、4小节。2、交流小骆驼担心什么?指名读(读出"担心"的语气)3、同桌同学再读3、4小节,讨论并完成思考题:(1)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2)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3)小骆驼也不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1)出示句子、骆驼图,师生识图,板书:贮存养料齐读句子。(2)出示句子:怎样理解妈妈说的这句话?(3)介绍骆驼鼻孔和眼睛的知识。齐读第4小节。5、读好3、4小节:(1)分角色朗读。(2)评读。(3)再分角色读。峰,看起来不美观,可他们的用处大着哩!又大又厚的脚掌不会陷进沙子里(三)、第5小节:1、齐读第5小节。2、小骆驼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板书:自豪)什么启发?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1、谈话导入(练习说话,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水上飞机,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听读课文。(1)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2)初步知道课文主要写得是什么,水上飞机有哪些用途?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②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师:如果我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③水上飞机有什么作用?师:如果我还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语啊?(与众不同,截然不同……)3、文中也用了一个问(奇怪),相机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突出“奇怪”)6、指导朗读第1段1、读完了吗?现在你有没有知道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水上飞机)③“飞机?你怎么掉到海里去啦?”导学第8段4、汇报评议(名称、用途)(出示)(附板书)1、板书:跟踪指名正音想怎么读这个词?为什么要这样读?(如果体会不到可以演一演)2、知道我们今天要读谁跟踪谁的故事吗?板书:台风——卫星吗?(二)指名交流。卫星说到做到了吗?(生答)刚才xx的发言就能说明了。文看看)7、过度:台风会善罢甘休吗?(生答)仍然紧紧板书设计台风企图甩掉卫星习作51、多媒体演示:赛龙舟、包粽子……端午节到了,人们以各种形式迎接这2、你对端午节了解多少?3、刚好,我们班要出一期有关端午节的黑板报,如果由你来负责,你打算4、师引导:刚才有个同学建议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文章。恰好有同学找来2、全班同学交流讨论3、你对介绍端午节地哪个方面地材料最感兴趣?说说理由。4、你打算如何把你最有兴趣的材料整理成小短文?三、合作交流,完成初稿3、各小组完成习作。2、师就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a、适当的选择b、合理的安排4、师将各小组的习作帖在墙上,让学生下位阅读,并把自己的意见及时地6、师安排众生习作。练习52增加词语积累的练习。3练习用钢笔书写点画教多的字5练习书写带有横折钩笔画的“为”字和带有横折提笔画“计”字,重点要一学习“学用字词句”部分5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学习“写好钢笔字”3讨论:如何将这些点画写好4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5谈谈描红体会6练习写字一、导入不喜欢的广告是什么?为什么?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强调互动)第三课时(学写毛笔字)【62】一复习基本笔画横折、竖钩、竖提二学习“横折钩”2观察笔画特点5评议学生作品6教师范写“为”8评议学生写的字三学习写“横折提”2观察笔画特点5评议学生作品6教师范写“计”7学生练习写“计”8评议学生写的字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共计12课时《“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2)《狼和鹿》(3)第二课时【64】(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2)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3)结果怎么样?(二)围绕以上问题,学生自学课文(三)交流自学情况(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4)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2交流第二个问题(1)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2)比较句子(3)对爸爸的这个决定,汤姆的表现怎么样?3交流第三个问题(1)既然汤姆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这条鱼呢?(2)全班同学自由组合进行辩论提示(6)再读课文5-12自然段(2)齐读最后一段(四)总结课文(五)作业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惊喜→不情愿爸爸:赞赏→斩钉截铁文章?(1)自学生字‘(2)检查自学效果繁殖捕杀枯黄生机勃勃惨灾难葱绿传染病生儿育女繁殖捕杀枯黄生机勃勃惨灾难葱绿传染病生儿育女(1)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里的狼和鹿是什么情况?森林呢?(1)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讲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个狼和鹿超过了十万只—19放飞蜻蜓教学时间:3课时(包括课堂练习)(3)第三遍读,根据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让学二简析首尾,聚焦“放飞”2、读第三段(11自然段)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吗?为什么?提问: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什么了解?(学生读议)三拓展交流,深化理解19放飞蜻蜓散步----看见孩子们捉蜻蜓商量说:“放了它,好不好?”习作6一师生谈话,引出话题二情境启思,例文引路(2)指名发表看法。(1)学生自由读。(2)指明朗读。三誉写习作。练习6(2)师生明确题意。一读读背背——成语。(2)同桌互相背诵。(3)反复读,加深理解。一想想做做。一明确学习内容。二指导书写。(2)教师范写。第七单元单元备课共14课时《恐龙》(2)《槐乡五月》(2)《海底世界》(3)《日月潭的传说》(2)习作7(2)《练习7》(3)20恐龙(4)齐读生字词语。(2)给文章分段。(1品读第2自然段(2)品读第三自然段。(1)齐读课文。(1)朗读课文。(2)教师小结。恐龙种类多检查生字:洋槐坡坡岗岗瑞雪初降酿出挎走喜盈盈浓香傻乎乎拌上咸的浇上(1)读准字音(2)哪些字易读错?哪些容易写错?(3)比较:破坡槐环酿浪跨垮挎(4)找出文章的叠词,仿照形式说说。花形多姿:玉雕圆球??俊俏美丽(别、戴)纯朴可爱(大大咧咧、塞上一把)3、指导朗读,哪些词语写出孩子的这些特点?(各种形式朗读)槐花花形多姿:玉雕圆球??孩子俊俏美丽(别、戴)纯朴可爱(大大咧咧、塞上一把)22海底世界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2.指导学生理解3、4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教学时间三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同学们,你到过海边吗?你看见过大海吗?大海一望无际,大海波澜壮吧!(二)教师范读课文。(配乐),学生边听边想海底世界的样子。(五)检查自学。(检查反馈读书情况)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读音。4.指名分析字形结构。5.可采用形近同音字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六)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质疑。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七)再次让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八)作业。2.熟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一)激情导入。3.指读有关句子:(1)思——问题。(2)画——重点句。(3)找——重点词语。(1)指读第2自然段。思考:海底有风浪吗?有光吗?2.学习第3自然段。(3)出示句子:(2)什么是“窃窃私语”?(4)作者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5)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7)教师读句子:4.用上面的学法自学课文4至6自然段,理解海底世界物产丰富。5.学习第4自然段。(1)指读课文,想想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3)第1句与2至6同之间是什么关系?(4)你是怎么知道的?(5)出示填空练习。6.指读5、6自然段。(一)检查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一)练习造句。1.理解词义。3.师范引路。(1)普通。(2)学生口头造句练习。(3)物产丰富。(二)检查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景色奇异宁静有声音物产丰富植物色彩、形态矿产蕴藏丰富第一课时【83】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班学艺》等)那这篇课文将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呢?(日月潭)指名读第一段。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些什么?是从哪一句中知道(1)抄写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84】二、学习课文1—2自然段第一自然段1、2句)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4.能用最简洁的话概括这个传说吗?(大尖哥和水社姐拯救日月)(3)人们商量出来的办法是什么?(只有请到水性特别好的人,只有拿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才能制服恶龙,暂时能恶龙。)3.出示两个问句。引读两句问话。4.此时,人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焦急的,无可奈何的)书上用了哪个词?“一筹莫展”5.就在人们一筹莫展、心急如焚,甚至有点绝望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板书:挺身而出(1)你觉得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需要什么?(勇气,战胜恶龙的决心)(2)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把这句话读好。齐读四、学习第4自然段1.大尖哥和水社姐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那么这两位英雄是如何降服恶龙,拯救日月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学生自读。(1)他们是如何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的?(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齐读(2)展开想象,体验艰苦(发挥想象力把故事说得更生动)比较句子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同学们,看看这两句哪句好?为什么?除了感受到得到金斧头、金剪刀是那么来之不易,也感受到人物的不畏艰险,为民除害的品质。(4)继续交流当他们拿着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回到潭边。他们又冒着生命威胁降伏恶龙。他们是怎样降伏恶龙的。(板书:降伏恶龙)指导朗读(男女生分读)五、学习第5--6自然段4.让我们带着份崇敬之情,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六、分享幸福,与书相伴(能讲述故事)七、作业2.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如何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在补充习题上。23日月潭的传说漆黑一团一筹莫展挺身而出1观察插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他在做什么?事?练习7教学时间:三课时学用字词句(1)指名读题目(2)明确练习的要求5、交流:你最熟悉哪种花?你还了解哪些,向大家介绍。2、指导(1)自读谜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2)指名读并让学生说说从谜语中看出每种花各有什么特点?(3)猜一猜并说出为什么这么猜花的特点(荷花可以让学生回忆所学课文)几根枝,开满花,叶子小,开黄花。远看蝴蝶在飞舞,迎来春天喜洋洋!(迎春花)尖尖叶子,火红小花。姑娘用它,染红指甲。(凤仙花)大大圆盘竿上挂,八月秋来开黄花。朝着太阳把头转,结出籽儿把油榨。(向日葵)(1)指名用几句花说说说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一种花。(2)师生随机点评(1)学生写句子(3)没有在全班交流的同学与周围的头脑光学交流,互相猜4、反馈练习7先概括后具体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第八单元单元备课【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共11课时《寓言两则》两课时《争论的故事》两课时习作两课时24寓言二则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时间二课时(三)带着问题读课文。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四)检查自学。(五)理解词语。1.读题,知题意。2.知作者。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2)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5)指名读第2自然段。(6)出示句子,抓重点词,比较句意(7)“筋疲力尽”说明了什么?(8)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种田人做了这件事后,自我感觉怎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种田人告诉儿子“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从“总算”一词可以看出种田人自认为力气没白费,心里很得意。(9)指名读种田人说的话,从中体会他得意的心情。5.细读悟道理。(拓展学习,深入明理,学以致用。)指名读第3自然段,讨论。(1)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种田人错在哪里?(2)学生口头归纳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3)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你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做过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组或全班集体讨论的办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寓意。(4)总结学习方法:初读知大意,读题解题意,精读解句意,细读悟道理。第二课时【91】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24《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2、出示图片。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培养朗读、概括能力)1、那么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怎们的故事呢?请大家朗读课文,等一会儿我们集体交流。2、《鹬蚌相争》的故事是怎样的呢?有谁能给大家说一说。3、有哪一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告诉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