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23/24/wKhkGWbGVQiAPe0KAAFHmc_4-lY219.jpg)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23/24/wKhkGWbGVQiAPe0KAAFHmc_4-lY2192.jpg)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23/24/wKhkGWbGVQiAPe0KAAFHmc_4-lY2193.jpg)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23/24/wKhkGWbGVQiAPe0KAAFHmc_4-lY2194.jpg)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23/24/wKhkGWbGVQiAPe0KAAFHmc_4-lY21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
元名第三单元课题课外古诗词诵读第3T课时
次
称
作业设计意图和题目来
作业内容
类型源
设计意图:通过默
写,落实诵读古诗
的目标;规范书
写,养成良好的写
字习惯。
学科素养:
1.请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登小阁,国语言的建构和运
忆洛中旧游》两首词默写在下面横线上,注意书写工整。
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
升
基础—
口审美的鉴赏和创
性
造
作业—
口文化的理解和传
(必
承
做)
能力维度:
团识记口理解口分
析综合
□鉴赏评价口表达
应用口探究
2.下列对《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设计意图:深入理
一项是()解词的内容,体会
A.创作这首词时,苏轼被贬居黄州,仍有出游之兴,遇雨也不词人情感。
慌不忙,在雨中吟咏长啸。
B.词人手持竹杖,脚穿草鞋,不留意“穿林打叶”的风雨,思学科素养:
索人生,展现了坦荡的胸怀。国语言的建构和运
C.炎炎夏日的风雨吹散了酒意,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普用
照,词人都能随遇而安。团思维的发展和提
D.词人笔调幽默,联系其坎坷的仕途,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乐观升
旷达的生活态度。口审美的鉴赏和创
参考答案:C(词中写的是微有寒意的春风。)造
口文化的理解和传
承
能力维度:
口识记回理解回分
析综合
回鉴赏评价口表达
应用口探究
设计意图:深入理
解词的内容,体会
3.下列对《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一词的理解不正词人情感。
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刘与义回忆往昔在洛中与好友旧游所作,学科素养:
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世沧桑的感慨,情感真挚。回语言的建构和运
B.词的上阙回忆与英雄豪杰在午桥宴饮,而洛城的繁华、优雅用
的杏花与悠扬的笛声都已远去。国思维的发展和提
C.词的下阙写“二十余年如一梦”,追昔抚今,感慨人生沉升
浮,以清新之语,写怅惘之情。口审美的鉴赏和创
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二句将个人愁思融入历史长造
河,渔唱樵歌,传递出词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口文化的理解和传
承
参考答案:D(没有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能力维度:
口识记13理解四分
析综合
团鉴赏评价口表达
应用口探究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
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乙】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
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
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
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这时苏轼被贬
居黄州(今湖北黄冈)。
拓展
设计意图:通过比
性
读,结合所学文
作业
章,加深对诗词内
(选
容和情感的理解。
做)
1.甲文中苏轼称自己为“闲人”,请你结合乙文谈谈苏轼的
“闲”体现在何处?学科素养:
国语言的建构和运
用
13思维的发展和提
参考答案:①“闲”在无事。苏轼被贬居黄州,是清闲之人,升
有外出游玩的空闲。②“闲”在心态。苏轼途中遇雨,淡然不因审美的鉴赏和创
惊,不慌不忙,展现出顺境不骄,逆境不惧的乐观旷达。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
承
能力维度:
口识记13理解团分
析综合
回鉴赏评价回表达
应用口探究
设计意图:在理解
文言诗词的基础
上,结合实际表达
所思所感。
学科素养:
困语言的建构和运
2.无论是在无眠深夜与友人信步赏月,还是在风雨途中淡然自
用
若,苏轼都为我们展现了人在面对逆境时的一种处世智慧。面
团思维的发展和提
对逆境时,你或你身边的人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请你分享,并
升
谈谈你的所思所感。
团审美的鉴赏和创
造
国文化的理解和传
承
参考答案:能具体写出面对逆境时,人有智慧的处世经历,并
谈谈感想即可。
能力维度:
口识记回理解回分
析综合
□鉴赏评价回表达
应用E1探究
单元节
第三单元课题课外古诗词诵读第3-2课时
名称次
作业设计意图和题目来
作业内容
类型源
设计意图:通过默
写,落实诵读古诗
的目标;规范书
写,养成良好写字
习惯。
学科素养:
团语言的建构和运
1.请将《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浣溪沙(身向云
用
基础山那畔行)》两首词默写在下面横线上,注意书写工整。
口思维的发展和提
性
升
作业—
□审美的鉴赏和创
(必
造
做)
—□文化的理解和传
承
能力维度:
因识记口理解口分
析综合
□鉴赏评价口表达
应用口探究
设计意图:深入理
解词的内容,体会
词人情感。
学科素养:
国语言的建构和运
2.请在理解《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词的基础
用
上,判断选项正误。
的思维的发展和提
A.辛弃疾饮酒后悲问月中嫦娥,体现了词人因时光流逝,年岁
升
增长而心生愁苦。()
口审美的鉴赏和创
B.“乘风好去,长空万里”实写山河辽阔,表达了词人的壮志
造
豪情。()
口文化的理解和传
C.词人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托物言志,无论是写月还是写山
承
河,都寄寓了自己对魂牵梦萦的祖国的挚爱。()
能力维度:
参考答案:A.VB.X(不是实写,是虚写•)C.V
口识记回理解回分
析综合
回鉴赏评价口表达
应用口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把
握诗词中的意象,
理解诗词情感。
3.请将《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一词中的意象在横线上
罗列出来,并说说这些意象传递出怎样的情感。学科素养:
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团语言的建构和运
情感:一
用
参考答案:云山、北风、马嘶、深秋、远塞(边关)、晚烟、EJ思维的发展和提
戍垒、斜日、关城;悲凉萧索、幽恨怅惘。升
口审美的鉴赏和创
造
口文化的理解和传
承
能力维度:
口识记E1理解团分
析综合
国鉴赏评价口表达
应用口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理
解性默写,加深对
诗词内容和情感的
1.按要求默写句子。理解。
(1)《定风波》中写词人虽穿草鞋,仍不惧风雨,一身轻
松,显现出乐观坦荡的人生态度的词句是:学科素养:
回语言的建构和运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一词中忆往昔如用
梦,望当下仍心有可惊之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团思维的发展和提
_________________O升
拓展
(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词中想象自己乘口审美的鉴赏和创
性
风而去,在高空看大好山河的词句是:,造
作业
,O口文化的理解和传
(选
(4)《浣溪沙》一词展现边塞云山苍茫,北风呼啸图景的词承
做)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能力维度:
(2)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团识记团理解13分
(3)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析综合
(4)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鉴赏评价口表达
应用口探究
2.材料: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设计意图:在理解
座谈中引用“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来表达自己诗词的基础上,结
对新时代青年的美好祝愿。(央广网2019年3月2日发布)合实际,体会诗词
请你结合《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词和材中蕴含的时代精
料,谈谈“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几句给你怎样神。
的思考。
学科素养:
国语言的建构和运
用
参考答案:示例:“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意为团思维的发展和提
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大好山河,表现了词人的壮志豪升
情。而新时代青年也要乘新时代春风,在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0审美的鉴赏和创
想,心怀祖国,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造
回文化的理解和传
承
能力维度:
口识记回理解回分
析综合
回鉴赏评价因表达
应用团探究
单
节
元名第六单元课题课外古诗词诵读第3-3课时
次
称
作业设计意图和题目来
作业内容
类型源
设计意图:通过诗
两首默写,规范书
写,落实诵读。
1.请将《南安军》《别云间》两首诗默写在下方框里,注意
书写工整。
学科素养:
—国语言的建构和运
基础
用
性
□思维的发展和提
作业—
升
(必
口审美的鉴赏和创
做)
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
承
能力维度:
团识记口理解口分
析综合
□鉴赏评价口表达
应用口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易
错字练习,深入理
解重点字词。
学科素养:
团语言的建构和运
2.易错字练习:在原句中圈出错别字并更正,并说明理由。用
(1)饿死真吾志,行歌怀采微。
团思维的发展和提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升
(2)毅魄归来日,临旗空际看。
口审美的鉴赏和创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
口文化的理解和传
参考答案:
承
(1)微——薇,薇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菜,“采薇”是指伯牙
和叔齐隐居时采摘薇草来充饥,所以“薇”有草字头。
(2)灵旗,指战旗。古代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
能力维度:
故称。而非“面对旗子”之意。
0识记团理解口分
析综合
□鉴赏评价口表达
应用口探究
3.(1)下列对《南安军》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设计意图:深入理
()
解词的内容,体会
A.一二两句写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借“风雨”“征衣”等意
词人情感。
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重。
B.“归乡如此归”是指作者因领军北上,责任在身,故虽经故
乡却有家不能归,表现了作者内心的遗憾。学科素养:
C.“山河千古在”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抒口语言的建构和运
写自己的胸怀。用
D.诗中用伯夷、叔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的失
团思维的发展和提
望,渴望能避世隐居的心理。
E.整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情,可升
以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团审美的鉴赏和创
(2)下列对《别云间》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造
A.此诗表现诗人誓死不屈的报国决心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
口文化的理解和传
念之情。
B.首联叙事,“三年”与“又”联用,暗示诗人离乡之久,永承
别之憾。
C.尾联抒悲愤之情,表达了诗人死后仍要为抗清战士摇旗呐喊能力维度:
的决心.
口识记0理解0分
D.全诗悲壮动人,塑造了一位充满热血、忠肝义胆、英勇奋斗
析综合
的英雄形象。
的鉴赏评价口表达
参考答案:(l)BD(B.错误。“归乡如此归!”是指诗人被俘应用口探究
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D.错误。“饿死真吾志,梦
中行采薇。”诗人文天祥宁愿绝食饿死在家乡,也不与元兵合
作。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
(2)C(尾联表明诗人不怕逼近黄泉之路,怕的是再也没有机
会抗击异族侵略,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设计意图:通过比
读,加深对课本注
解及爱国主题诗词
1.九(1)班小龙同学注意到,《南安军》与《别云间》两首
内容和情感的理
诗题中“南安”和“云间”都是地名,南安是文天祥被俘由广
解。
东至江西的经行地,云间是夏完淳的家乡,松江的古称。请结
合两首诗的背景,思考并总结这两首诗有何相同之处?
学科素养:
国语言的建构和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邓州市春雨国文学校高二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学校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32 分析思想感情和评价观点态度(含答案)
- 激励高一高二学生的发言稿
- 电力市场下电能质量监测的商业价值分析
- 英语老师实习总结
- 农经站年终工作总结
- 影楼年终工作总结
- 上半年招商引资工作总结
- 社交媒体的心理健康与保护措施研讨
-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综合管理类A类)试卷及解答参考
-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案例教程》教学教案
- 煤矿掘进队机电管理制度汇编
- 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幼学纪事获奖课件
- 代理商的管理制度
- 名著阅读:简答、阅读题(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练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护理
- 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赛前辅导课件
- 部编四下语文《口语交际:转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