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下期期中调研测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卷(闭卷本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9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1.将“581年”和“杨坚”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是()A.隋朝的建立 B.唐朝的建立C.陈朝的灭亡 D.唐朝的灭亡【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A项正确;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时间是公元618年,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陈朝的灭亡时间是589年,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唐朝的灭亡时间是907年,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项工程,它的完工使国家南北的交通更加便利。人们可以从余杭乘船北行直达涿郡,西行直达洛阳。这项工程是()A.秦国都江堰 B.秦朝灵渠 C.隋朝大运河 D.明长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可以从余杭乘船北行直达涿郡,西行直达洛阳”,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达余杭,符合题意,C项正确;秦国修筑的都江堰位于岷江之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朝开凿的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3.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科举士子读万卷书,方可有“鱼跃龙门”之巨变。这说明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吏时()A.依据家世门第 B.注重真才实学C.重视道德品质 D.看重身份资历【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唯才是举”可知,这是说真才实学,B项正确;不依据家世门第,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道德品质,排除C项;不看重身份资历,排除D项。故选B项。4.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以下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言论的是()A.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 B.注重文教,编修经籍C.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D.减轻劳役,减省刑罚【答案】D【解析】【详解】“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体现了唐太宗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思想,据此分析,最能体现这一言论的是他注意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减省刑罚,从而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D项正确;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有利于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加强皇权,但不是最能体现民本思想,排除A项;注重文教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不是最能体现民本思想,排除B项;重用贤能有利于选用人才,但不是最能体现民本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5.武则天时期下令奖励农桑,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唐玄宗前期,任用有才能的姚崇、宋璟做宰相,这一时期人口户数比唐太宗时增加了三倍。这说明()A.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在两人统治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C.统治者合理的措施促进社会发展 D.任用人才能促进人口的不断增长【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武则天时期下令奖励农桑,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唐玄宗前期,任用有才能的姚崇、宋璟做宰相,这一时期人口户数比唐太宗时增加了三倍”可知,武则天时期重视农业的发展,唐玄宗时期任用贤臣治国,推动了唐朝经济的持续发展,说明统治者合理的措施促进社会发展,C项正确;题干未涉及生产力提高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开元盛世”,排除B项;任用人才能促进人口的增长,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6.观察下图唐朝墓葬出土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说明唐朝()大食金币波斯金币东罗马金币开元通宝A.人们喜欢收集钱币 B.随葬文物品种多样C.中外铸币技术高超 D.中外经贸交流频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对外贸易频繁,出土唐朝的大食金币、波斯金币、东罗马金币等就体现了中外经贸交流频繁,D项正确;金币是通货,它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来往,出土唐朝的大食金币、波斯金币、东罗马金币并不单单只说明人们喜欢收集钱币,排除A项;出土单一的金币并不能说明唐朝随葬文物品种多样,排除B项;金币是通货,出土外国金币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来往,并不能看出中外铸币技术高超,排除C项。故选D项。7.下图是中国古代时间轴,关于②阶段特征表述正确的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时间轴再结合所学,581年到907年,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唐朝末年,统治腐败,农民起义不断发生。907年,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故阶段③是隋唐时期。隋朝统一了南北,唐朝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实行对外政策,与世界各国交流频繁,科技、艺术方面都有很大建树。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项正确;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为秦朝的时代特征,排除B项;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为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8.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为防止藩镇割据局面重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下列措施不属于此类的是()A.派文臣任知州 B.分割宰相大权C.地方设置通判 D.设置了转运使【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材料“为防止藩镇割据局面”和所学知识可知,藩镇割据属于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的问题,而宋初赵匡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而分割宰相大权是为了分散相权,加强专制主义,并非为了解决藩镇割据问题,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结合所学可知,为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宋朝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9.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C. D.【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60年(10世纪中期),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1127年金灭北宋。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国,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都城在上京。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在西北,史称西夏,形成北宋、辽、西夏并立的局面,西夏在西北,辽在北方,北宋在中原地区,C项正确;西夏在西北,辽在北方,北宋在中原地区,位置分布错误,排除A项;金在我国北方,不是西北,排除B项;金在我国北方,不是西南,辽在北宋的东北方向,排除D项。故选C项。10.2023年春节贺岁电影《满江红》,再现了宋金对峙史实。读下图,下列史实表述正确的是()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A.西夏是契丹族所建的政权 B.“岳家军”在开封大败金军主力C.“澶渊之盟”后北宋向辽称臣 D.宋金和议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141年,宋与金于书面达成《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D项正确;西夏是党项族所建政权,排除A项;“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排除B项;“澶渊之盟”后两国为兄弟之国,而不是称臣,排除C项。故选D项。11.如表中国古代历朝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该表反映的历史现象是()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2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北方生产技术一直领先C.南方政局战乱频繁 D.北方人口增长超过南方【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分析图表可知,西汉时期,北方人口占比远超过南方,但是到了唐代,南方人口与北方人口占比相差已经不那么明显,北宋时期,南方人口更是超过了北方人口,这说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了,故选A项;图表反映的是人口变化,与技术无关,排除B项;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的一个原因就是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排除C项;图表反映的是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排除D项。故选A项。12.有同学在搜集史料中发现,元朝统一后,许多南方士人前往北方旅行考察,从河川到山岳,从城邑到宫阙,他们走访孔子故里曲阜,汉唐故都长安、洛阳,北宋故都开封等地。这段史料可以用于佐证()A南方没有历史文化资源 B.元朝统一加强南北联系C.国内民族矛盾完全消除 D.南方士人喜欢游山玩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史料中南方士人前往北方考察的广泛活动,正是元朝统一后南北联系加强的生动体现。通过这种跨地域的文化交流和实地考察,南北之间的了解和联系得以加深,B项正确;史料中并未提及南方没有历史文化资源,反而描述了南方士人前往北方考察的广泛活动。此外,从历史常识来看,南方地区同样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排除A项;“国内民族矛盾完全消除”表述过于绝对,且史料中并未提及民族矛盾的问题,排除C项;虽然史料中提到了南方士人的旅行考察活动,但这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的考察活动更多地是出于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的需要,而非纯粹的休闲娱乐,排除D项。故选B项。13.下列活动共同探究的主题是两宋时期()活动内容查阅文献《“交子”胀破了北宋王朝》——宋佳欣赏绘画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观看视频《话说市舶司》——名人讲堂(魏峰;第六讲)观察地图南宋海外贸易示意图A.市民生活多姿多彩 B.经济中心向南转移 C.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D.商业贸易繁荣兴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联系所学可知,“交子”是北宋时期出现的最早的纸币,《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市民生活的场景,市舶司是管理海外贸易的,这些都是宋朝经济发展的体现,是商业繁荣的印证,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市民生活方面,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经济重心南移,排除B项;综合国力包括很多方面,材料只是强调商业贸易方面,并不能通过这一方面的繁荣说明综合国力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14.这是北宋时期的一部著名史书,作者称其写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净恶,取是舍非”,此后历代帝王以此书为“历史教科书”。该书是()A.《史记》 B.《贞观政要》 C.《资治通鉴》 D.《窦娥冤》【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净恶,取是舍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书是《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齐名,其著作被宋神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此后历代帝王都以此书为“历史教科书”,C项正确;《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的纪传体通史,排除A项;《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排除B项;《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元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排除D项。故选C项。15.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 B.唐朝时期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C.武则天在位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制度 D.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而“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体现出了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产生的影响,所以属于历史观点,A项正确;唐朝时期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项;武则天在位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制度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属于历史史实,排除C项;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6分,共35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人们注意到唐朝因多种文化汇聚而导致的文化昌盛情况,认为唐朝之所以朝气蓬勃、富有生机,一是因为唐朝的社会和文化能条贯、折中此前数百年的遗产,二是因为唐朝能兼容并包地摄取其他民族甚至外来的各种文化营养。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它们对唐朝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宗教、艺术、实用器物等方面。——摘编自王小甫《边塞内外》(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朝气蓬勃、富有生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证明“唐朝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材料二古代东亚国家之所以向中国朝贡,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中国发生关系,是因为各民族的国家形成比中国迟,所以有必要向中国学习其国家机构的建制及其运作。在这个时代(注:唐朝时期),东亚各国与中国的交往,是以此为中心展开,并因此获得各种文化的。中国的国家机构建制及其运作,规定于律令之中。因此,对于各国而言,重要的是学习律令,引入律令所规定的各项制度。——摘编自《天一阁文丛》(2)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二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二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二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A.古代东亚国家向中国朝贡的目的是为了向中国学习。()B.古代东亚各国与中国交往的中心是学习中国的律令。()C.中国的国家机构建制及其运作对日本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外交往的特点。材料三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出土的《永清公主墓志》汉文墓志铭写道:“原其姓耶律氏,孝章皇帝之嗣女,圣宗孝宣皇帝之侄孙。盖国家系轩辕黄帝之后……”又萧氏墓志铭提及其丈夫时,也有“其先出自禹舜”之说,表现出在民族史源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出土的西夏文类书《圣立义海》中,有“国属金”的记载。这是西夏认同中国帝统,讲究“德运”的真实记录,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共性。——摘自史金波《宋辽夏金时期的文物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4)根据材料三,指出宋辽夏金时期各民族交流交融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辽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答案】(1)原因:唐朝继承并发展了两汉以来社会文化(唐朝的社会和文化能条贯、折中此前数百年的遗产);唐朝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兼收并蓄,兼容并包史实:继承: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兼收并蓄:唐朝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唐朝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研习佛法。(分两个角度作答)(2)A正确B错误C未涉及(3)唐朝是当时亚洲文化和各国学习的中心;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中国输出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宗教、艺术、实用器物等;唐朝与各国的交流是双向的。(4)特点:在民族史源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突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时代特征:多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原因:根据材料“一是因为唐朝的社会和文化能条贯、折中此前数百年的遗产”可以得出唐朝继承并发展了两汉以来的社会文化(唐朝的社会和文化能条贯、折中此前数百年的遗产);根据材料“二是因为唐朝能兼容并包地摄取其他民族甚至外来的各种文化营养。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它们对唐朝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宗教、艺术、实用器物等方面”可以得出唐朝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兼收并蓄,兼容并包;史实:继承:结合所学知识,唐朝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并且进一步完善,体现出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唐朝也继承了隋炀帝设立的科举制度,而且进一步完善,体现出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兼收并蓄:结合所学知识,唐代吸收外国文化的例子有唐朝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唐朝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研习佛法。【小问2详解】判断:A:根据材料“古代东亚国家之所以向中国朝贡,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中国发生关系,是因为各民族的国家形成比中国迟,所以有必要向中国学习其国家机构的建制及其运作”可以得出“古代东亚国家向中国朝贡的目的是为了向中国学习”说法正确;B:根据材料“在这个时代(注:唐朝时期),东亚各国与中国的交往,是以此为中心展开,并因此获得各种文化的”可以得出古代东亚各国与中国交往的中心是学习中国的国家机构的建制及其运作,所以说法错误;C: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的国家机构建制及其运作对日本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小问3详解】特点:根据材料“古代东亚国家之所以向中国朝贡,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中国发生关系,是因为各民族的国家形成比中国迟,所以有必要向中国学习其国家机构的建制及其运作”可以得出唐朝是当时亚洲文化和各国学习的中心;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唐朝与外国交流既有政治上的制度学习,也有类似佛教的文化交流,体现出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根据材料“古代东亚国家之所以向中国朝贡,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中国发生关系,是因为各民族的国家形成比中国迟,所以有必要向中国学习其国家机构的建制及其运作”可以得出中国输出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宗教、艺术、实用器物等;根据玄奘西行可以得出唐朝与各国的交流是双向的。【小问4详解】特点:根据材料“表现出在民族史源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可以得出在民族史源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根据材料“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共性”可以得出突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辽宋夏金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而且出现大规模民族交融,也就是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17.重庆高新区某校历史兴趣社团以“考察唐宋经济社会的变化”为主题设计了下列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技术进步】技术革新推动经济繁荣(1)根据上面图片信息,请指出图一、图二工具的共同作用,并概述图三纸币产生的原因。【任务二城市发展】城市面貌反映时代特征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唐长安城设东、西两市,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是当时长安城商业活动的中心。据记载在唐都长安,太阳升起后,击鼓开市,开始贸易活动;傍晚日落前,关门闭市,停止贸易活动。——摘编自曹尔琴《唐长安的商人与商业》北宋东京平面图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近百万,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城里没有坊市的区分,随处可以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市区之内,城乡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业活动也没有时间的限制白天黑夜均可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摘自《中国古代经济简史》(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A.唐朝长安城内商业活动时间不受限制。()B.唐宋时期都城的商业贸易呈现出繁荣景象。()(3)根据以上图片和材料,指出唐宋城市的不同点有哪些?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任务三海外贸易】贸易地图直观呈现历史现象《唐朝中外交往路线图》《宋代海外贸易路线图》(4)观察上面两幅地图,对比唐宋对外交往路线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对外交往频繁的共同原因。【任务四鉴赏艺术】艺术承载历史价值(5)请从艺术价值两方面分别解读以上艺术作品。【答案】(1)共同作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原因:北宋商业贸易繁荣,货币交易量增长;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2)A.错误B.正确(3)不同点: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北宋东京打破了坊市界限;唐代长安商业活动有时间限制,北宋东京打破了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和早市等。原因: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和政府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4)不同:唐朝海路、陆路并存,宋朝只有海路。原因:政府的开放政策;经济繁荣。(5)图片1体现了唐朝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当时制瓷业的繁荣;图片2代表了宋代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解析】【小问1详解】共同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为曲辕犁,图2为秧马,它们的共同作用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商业自身发展上看,北宋商业贸易繁荣,货币交易量增长;从金属货币的弊端上看,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小问2详解】A.根据材料“据记载在唐都长安,太阳升起后,击鼓开市,开始贸易活动;傍晚日落前,关门闭市,停止贸易活动”可知,A错误;B.根据材料“唐长安城设东、西两市,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是当时长安城商业活动的中心”和“城里没有坊市的区分,随处可以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市区之内,城乡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业活动也没有时间的限制白天黑夜均可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可知,B正确。【小问3详解】不同点:根据材料中“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北宋东京平面图”可知,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北宋东京打破了坊市界限;根据材料“据记载在唐都长安,太阳升起后,击鼓开市,开始贸易活动;傍晚日落前,关门闭市,停止贸易活动”和“商业活动也没有时间的限制白天黑夜均可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可知,唐代长安商业活动有时间限制,北宋东京打破了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和早市。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上看,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和政府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小问4详解】不同:根据“《唐朝中外交往路线图》”和“《宋代海外贸易路线图》”两幅地图上的信息可知,唐朝海路、陆路并存,宋朝只有海路。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上看,政府的开放政策;经济繁荣。【小问5详解】解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1唐三彩骑驼乐舞俑作为唐朝的陶瓷艺术品,体现了唐朝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当时制瓷业的繁荣;图片2张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