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汇编(三)12.【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纪录片视频《大文豪巴尔扎克》,提问:视频中的主人公是谁?学生:巴尔扎克。教师:他为什么能够享有“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的美誉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入新课《巴尔扎克》。环节二:新课讲授(一)生平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案上给大家呈现出的有关巴尔扎克的人物资料卡片,说说你对他的了解都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一个中产者家庭,他一生做过很多尝试,最终在文学创作领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成为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二)成就教师提问:巴尔扎克在小说创作方面究竟有着怎样的成就呢?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品?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巴尔扎克一生成就甚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系列小说,其中包含了90多部作品。在这些小说中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如《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够分享一下,你对《高老头》的了解?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但是他的爱轻而易举就被金钱至上的原则战胜了,至死两个女儿都不在身边,其实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尤其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够继续来谈一谈你对《欧也妮·葛朗台》的了解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部作品主要描写了老葛朗台这一资产阶级暴发户发家的罪恶手段,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本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塑造出老葛朗台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吝啬鬼形象。教师追问:从这两部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巴尔扎克作品具有怎样的风格特点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巴尔扎克把观察到的种种社会现象细致地描绘出来,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比如高老头和老葛朗台,这也是巴尔扎克作品的魅力所在,对细节描写的逼真使人物更具真实感,更富感染力,达到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恩格斯称巴尔扎克为“现实主义大师”,《人间喜剧》也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三)原因教师提问:巴尔扎克取得如此高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呢?请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思考讨论。学生代表回答后,教师总结:从背景上来说,19世纪早期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激烈的动荡,资产阶级金钱至上观念甚嚣尘上,这一系列的变革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个人经历来说,巴尔扎克一生命途多舛,也为他之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更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根植于时代的变迁,巴尔扎克的作品就是对当时社会的再投影,对当时社会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挞。2.作业:除了巴尔扎克之外,还有哪些优秀的文学和艺术大家,他们又通过什么途径来鞭挞现实呢?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其他领域代表性的人物及作品,下节课分享交流。【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简述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及艺术特点?【参考答案】(1)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伴随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矛盾尖锐;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不再适应社会现实,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应运而生。(2)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2.情境教学法有什么特点呢?【参考答案】(1)形象直观,具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感。(2)形式新颖,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表现力强,学生的情感易于调动。(4)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利于扩宽知识面和培养思维能力。13.【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视频片段,学生观察清军所用武器的变化,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进而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洋务运动的兴起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提问: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大家回忆一下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回顾所学,回答问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继续引导: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中国人民的处境更加艰难了,在五六十年代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什么?给清政府的统治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教师继续提问:面对内忧和外患,清政府会如何应对?学生结合教材,回答问题: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教师展示李鸿章、奕䜣、曾国藩等人的图片,并继续引导:这些开明的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他们的代表都有谁呢?学生结合图片回答问题: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二)洋务运动的内容1.教师展示江南制造总局等洋务企业,引导:19世纪60年代,在洋务派的努力下,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开始了。洋务派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主要的企业有哪些呢?学生结合教材和图片,回答问题:主要的企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2.教师继续引导:建立的这些近代工业需要专业的人才,清政府当时有这样的人才吗?应该怎么办?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没有这样的人才,可以设立学校培养人才或者派人去学习。教师总结:为了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建立了新式学校,培养军事和翻译人才,还建立翻译馆,翻译外国书籍,并且派人前往西方留学。3.教师展示轮船招商局的图片,并引导: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了“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那么主要的企业有哪些呢?学生结合图片和教材,回答问题:主要的民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4.教师提问:建立新式企业和兴办教育能够直接抵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吗?还需要怎么办?学生回答:建立新式军队,提高军事力量。教师总结: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建立新式洋枪队,使用新式武器和西方训练方法。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海防建设,到80年代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并且设立了海军衙门进行统一协调指挥。(三)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史料,组织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及史料,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有哪些?材料如下: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适当归纳。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教师继续提问:清政府实行洋务运动是否使中国富强起来了?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所以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教师点明这就是洋务运动的消极影响。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的主要知识点。2.作业:请同学们回去搜集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相关事迹,创办一期洋务运动的主题板报。【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什么是“洋务”?【参考答案】“洋务”一词由“夷务”而来。中国古代“夷”专指华夏以外民族,把与外国人打交道称为“夷务”。“夷”字经逐渐演变而成为贬称,含有歧视之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58年的《天津条约》规定公文不用“夷”字,从此“夷务”为“洋务”所取代,泛指与西方国家进行的一切事务,如外交、商贸、传教、办新式学堂、引先进技术等。2.怎样理解“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理念?【参考答案】“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改的核心理念。它主要有三层含义:(1)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2)课程要面向每位学生。(3)课程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14.【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带领同学回顾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所进行的探索,指出这些探索都未能成功,提出疑问:“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的革命道路将何去何从?”进而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1)引导知识回顾,提问:辛亥革命的影响有哪些?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主和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教师出示袁世凯的《大总统祭圣告令》节选,并提问:辛亥革命之后的政局如何?史料如下:学生分析史料,回答问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定思痛,认识到只变革政治制度无法挽救中国,只有改造国民的思想,使民众觉醒才能救中国。2.概况教师播放新文化运动的纪录片,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并回答如下问题:(1)新文化兴起的标志是什么?(2)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哪里?学生观看视频,进行总结,可以认识到:(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3)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1.内容教师出示史料,提问: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宣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核心是什么?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回答问题:两位先生指的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就是民主和科学,说明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教师继续展示《狂人日记》的片段,提出问题:新文化运动还提倡什么?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鲁迅先生通过文章抨击封建礼教,指出其吃人的本质,这是对旧道德的抨击。教师展示史料三和史料四,继续引导:你对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这件事怎么看?学生通过分析,回答问题:封建礼教是封建统治的基础,反对儒家传统文化可以打击封建统治,但儒家传统文化也有进步的地方,应该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不应全部否定。教师之后展示《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书影,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其主要主张。学生总结内容,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建立通俗、平易、新鲜的文学。2.意义教师出示材料,之后提出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如何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请同学们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后派代表来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进步性:(1)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冲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2)促使民众的觉醒,特别是知识青年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3)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推动了文化的平民化。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建构知识体系来结束本堂课,强化学习效果。2.作业:针对新文化运动的消极影响,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节课讨论。【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几个历程?【参考答案】(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技术”。(2)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3)从1915年到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4)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2.怎样在课堂上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参考答案】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情趣。苏联霍姆林斯基曾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那么让课变得有趣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采用创设情境营造愉快的氛围。(2)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云:“学贵质疑”、“疑是思之路,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3)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5.【简答题】1.题目:“状元实业家”张謇2.内容:甲午战败后,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民间掀起了办厂浪潮。清末状元张謇为“求国之强”,弃官经商,于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创办大生纱厂之后,张謇还创办了染织、盐业、渔业、运输、水利、电气、旅店、银行等多个行业的60多家企业。这样,张謇创办的企业就形成了一个产业庞大、资本雄厚的大生集团。人们称他为“状元实业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扩张,民族工业的发展遇到了严峻的困难。加之张謇投资过多过快,导致大生集团于1925年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趋于衰落。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教学过程中有小组讨论环节。(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4)讲清张謇弃官从商的原因。答辩题目1.一战期间民族工业为什么会迎来黄金时期呢?2.可供开发和利用的历史课程资源有哪些?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导入法。教师提问: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忆继鸦片战争之后,近代的中国又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过渡:鸦片战争之后,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势力,列强又先后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面临着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近代中国人民掀起了反侵略、求民主的政治运动,随着政治运动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在经济、教育和文化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经济领域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产生了近代民族工业,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民族实业家,其中突出的代表就是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张謇。之后教师提问:他为什么有这样一个称号呢?他在实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引发学生思考,顺势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原因教师过渡:要想解开这些谜团,我们还得从张謇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从中探寻张謇从事实业的原因。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一部分知识,说一说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甲午战败后,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开设工厂的限制。同时为了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批有识之士创办了一批民族工业,由此在民间掀起了办厂浪潮。张謇就是在这股浪潮中投身于实业的。教师提问:除了大的时代背景,还有哪些原因促使张謇投身于实业呢?请同学们观看纪录片《张謇》进行思考。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视频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张謇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国家、民族利益始终重于个人利益,所以他才会主动放弃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选择了弃官从商这条路。(二)成就教师介绍:从视频中我们也能够看出,他曾经考取了清末的状元,所以有“状元实业家”之称。那在从事商业活动过程中,他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呢?请同学们继续观看视频,并且归纳张謇创办的企业类型。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张謇创办了染织、盐业、渔业、运输、水利、电气、旅店、银行等多个行业的60多家企业,其中以大生纱厂最为著名,人们也把张謇创办的这些企业称为大生集团。教师展示相关史料,并提问:这些企业的发展都是一帆风顺的吗?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学生阅读史料回答,教师总结: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抢占市场和原料,又使得这些民族企业遇到了严峻困难。(三)评价教师过渡: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大生集团于1925年陷入危机,趋于衰落。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以历史的眼光,客观的评价张謇及其创办的近代民族企业。教师展示相关史料,组织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客观评价张謇。材料一大生纱厂“厂约”指出,之所以创办大生纱厂,是为南通老百姓的民生所想,更是为了维护中国经济利益……长期为日本纺织厂提供了必需的棉花,日方则卖给我们纱线……无异于用我们的血肉喂养老虎,我们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如何不贫穷?材料二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张謇给沈曾植的信(1897年)材料三在发展实业的同时,张謇大力兴办教育、文化、社会事业,创办了师范、农业、商业、医学、纺织、盲哑学校,兴建了博物馆、图书馆、气象台,还创办慈善事业。材料四1926年,张謇去世。张謇的陪葬品是:一顶礼帽、一副眼镜、一把折扇,还有一对金属的小盒子,分别装着一粒牙齿、一束胎发。出殡时,许多南通民众前来为他送行。材料五毛泽东高度评价张謇的历史贡献,指出: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1)张謇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情怀,始终践行实业救国的理念,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2)张謇还热心慈善事业,对教育事业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3)在个人生活方面,张謇非常简朴,他的精神和品质不仅对当时也对后世民族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从毛泽东对他的评价“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就能够了解到。教师强调:大生集团的兴起、短暂发展和迅速破产的过程,就是整个旧中国民族工业历史的缩影,也证明了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很难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阻挠,也不能使中国真正实现独立、富强。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教师结合板书,系统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作业:请同学们课下以“实业救国”为主题,分组搜集相关的人物事迹,设计一期黑板报。【板书设计】“状元实业家”张謇(一)背景(二)成就大生集团(三)评价【答辩题目解析】1.一战期间民族工业为什么会迎来黄金时期呢?【参考答案】外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这也是最主要的因素。内因:辛亥革命一方面冲击了封建制度,另一方面其后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政策、法令,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的群众性的抵制洋货运动也是原因之一。2.可供开发和利用的历史课程资源有哪些?【参考答案】(1)历史教科书,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2)学校图书馆,是重要组成部分。(3)校外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遗迹、遗址,以及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等。(4)视频资料:历史题材的影视音像作品。(5)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博物馆网站等。(6)人力资源: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16.【简答题】1.题目:护国战争2.内容: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梁启超与他的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护国战争形式示意图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但是,他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连其北洋嫡系部属也阳奉阴违。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袁世凯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讲解清楚护国战争袁世凯战败的原因。(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答辩题目1.请简述护国运动与护法运动的区别。2.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电影《建党伟业》的片段,请学生观看。提问:影片中孙中山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中原豪俊,望旆来归,草泽英雄,闻风斯起,大兵既至,诛罚必申。”孙中山要讨伐的是谁?学生可根据所学和影片回答:袁世凯。教师引导:孙中山为什么要讨伐袁世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顺势引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护国战争的背景过渡:孙中山为什么要讨伐袁世凯呢?哪位同学可以结合上节课的知识说一下。学生可根据上节课所学回答:因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引起社会各界的不满。教师继续提问:正如刚刚影片中宋庆龄提问的那样,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交由袁世凯之后,并不担任要职,也没有军队,那他如何讨伐袁世凯呢?教师继续播放影片,请学生结合课本和影片进行归纳。学生观看影片后结合课本回答:梁启超和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袁事宜。1915年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除蔡锷之外,南方宣告独立的还有李烈钧、唐继尧。这些将军与蔡锷一起,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二)经过及结果过渡:袁世凯会放任这些人前来讨伐自己么?他是怎么应对的?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教师在继续播放《建党伟业》的片段,观看影片结束后,请学生担任战地记者,结合大屏幕上出示护国战争的形式示意图,总结护国战争的大致经过和结果。学生可根据影片及示意图进行回答:南方的护国军在蔡锷等人的带领下与袁世凯的北洋军在四川、江西、广西等地展开激战,最后袁世凯因各方压力,被迫取消帝制,护国战争结束。(三)袁世凯战败的原因过渡:袁世凯在1916年3月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为什么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但最后仍然以失败和死亡告终?请同学们以历史小组为单位,结合大屏幕上出示的史料,用5分钟时间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从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北洋军内部等分析。材料一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材料二我们用了几年、十几年才将君主从头顶赶下去,结果……一个人的野心就能将摘掉了的帽子再重新压到人民的头上。学生讨论后回答: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北洋军阀内部也阳奉阴违;孙中山、蔡锷等人的积极反袁。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反侵略、求民主是近代中国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袁世凯复辟帝制是个人野心的膨胀,更不符合历史发展和人民的期望,他的失败是必然的。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教师请学生担任老师一同回顾本节课所学。2.作业:袁世凯的死亡是否意味着民主共和已经完全实现?护国战争结束后中国社会又处于怎样的局势?请同学们课下观看《建党伟业》的后续内容,也可以查找其他资料,下节课一起交流和学习。【板书设计】护国运动(一)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蔡锷讨袁(二)过程及结果时间:1915-1916结果:袁世凯取消帝制(三)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答辩题目解析】1.请简述护国运动与护法运动的区别。【参考答案】护国运动是本节课所讲,发生于1915年-1916年,又称护国战役、护国战争、护国之役、洪宪之役,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护国运动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下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护法运动又称护法战争,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指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2.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参考答案】中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由于知识的陌生和复杂可能会有一定的抗拒或紧张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繁难偏重的知识讲授,尽量采用直观明了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其次,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加强历史与生活的联系;采用多媒体辅助、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而不是死板生硬的讲授知识;最后,应当秉持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引导,不要使用填鸭式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7.【简答题】1.题目:《拿破仑法典》2.内容:为了加强统治,从1804年到1810年间,拿破仑先后制定和颁布了《民法典》(CivilCode)《商法典》和《刑法典》等法律文献。其中,最著名的是《民法典》,这部法典后来被称为《拿破仑法典》(NapoleonicCode)。《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并吸收了大革命以来的各种社会立法和理论上的成果。《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拿破仑法典》3.基本要求:(1)围绕《拿破仑法典》的影响设置两个课堂提问。(2)师生互动中有小组讨论的环节。(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答辩题目1.请你说一说为什么显赫的拿破仑帝国只存在了短短十年?2.简述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史论结合?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拿破仑的画像,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拿破仑的印象如何?(南征北战,建立了地域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数次挫败反法同盟的围剿,军事上十分强悍。)教师引导:拿破仑文治武功皆盛,但使他名垂千古的是一部法律。这部法律是什么?为什么这部法律能使拿破仑名垂千古呢?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拿破仑法典》颁布的原因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材料,请学生结合材料与课本内容思考:拿破仑为什么要颁布法典?学生回答:不论是从政治统治角度,还是精神层次,都需要一部法律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二)《拿破仑法典》的原则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并提问:《拿破仑法典》是什么时候颁布的?具体包括哪几部分?学生回答:在1810到1814年间,拿破仑先后颁布了《民法典》《刑法典》和《商法典》等法律文献。其中最著名的是《民法典》,这部法典后来被称为《拿破仑法典》。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拿破仑法典》的部分重要条文,并提问:仔细阅读思考,通过《拿破仑法典》的条文,我们可以看出它体现了哪些原则呢?第11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488条规定:“满21岁为成年(1974年改为18岁),到达此年龄后,除结婚章规定的例外外,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第544-546条规定:“给予动产和不动产所有人以充分广泛的权利和保障。对所有权的定义是对于物有绝对的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第113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学生分析回答: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体现了天赋人权的原则;财产所有权无限制,体现了自由和平等的原则;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体现出资产阶级提倡的社会契约原则。(三)《拿破仑法典》的影响教师在多媒体展示《拿破仑法典》图片和相应的资料卡片,安排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讨论:《拿破仑法典》颁布后,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小组代表讨论后,师生总结:《拿破仑法典》吸收了大革命以来的各种社会立法和理论,随着拿破仑的铁骑踏遍欧洲,《拿破仑法典》以及法典中蕴含的平等和契约精神也随之传遍欧洲。同时,它的立法精神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比如1838年的《丹麦民法典》、1940年的《希腊民法典》都是以该法典为范本的。教师补充说明:不仅对欧洲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影响都非常深远,我们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借鉴了《民法典》的内容。教师补充介绍:《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总结。2.作业:请学生课下搜集资料,思考怎样评价拿破仑及其《拿破仑法典》?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节课交流。【板书设计】《拿破仑法典》(一)原因(二)原则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三)影响借鉴、效仿资产阶级第一部民法典【答辩题目解析】1.请你说一说为什么显赫的拿破仑帝国只存在了短短十年?【参考答案】(1)后期的侵略战争引起了欧洲人民的反抗。(2)长期的战争导致国内民怨沸腾。(3)远征俄国失败。(4)欧洲封建势力远胜于资产阶级势力。2.简述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史论结合?【参考答案】史论结合原则是历史教学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则。在历史教学中,首先必须详细地把握和讲清基本史实,使学生获得大量的具体的感性认识材料,为正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其次,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对基本史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史论结合必须做到史实讲述中寓有观点,观点分析中不离史实。要反对只讲理论观点,而不注意讲授基本史实;或是只讲基本史实而不注意讲理论观点。18.【简答题】1.题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产量比上年增产六倍多。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教学过程中利用视频材料进行讲解。(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答辩题目1.谈一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2.简述在历史课堂中使用直观教具的作用。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纪录片,纪录片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由于受到十年文革的影响,政治和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破坏。视频观看完后,教师提问学生当时中国是什么样的国情?学生回答贫穷落后,教师再次播放视频,展示新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后提问学生:那么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改革成就究竟原因在哪里呢?又是从哪里突破的呢?以此进入本课的新课讲授环节。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背景教师介绍: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中共在探索阶段缺乏经验,出现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等违背客观规律的政策路线。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当时农民的生产情况。图一: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图二: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教师提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真的见过这么大的猪和萝卜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次提问:这样的错误指导思想对我们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危害呢?(违背自然规律,粮食歉收,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教师总结:当时的农业生产不遵循自然生产规律的发展,同时当时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家同吃大锅饭,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农民缺少自主生产权,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过渡语:那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时的党和政府又出台了什么样的政策呢?(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教师介绍:1978年安徽一些地区遭受大旱,粮食歉收。农民没有存粮,导致许多农民成群结队的出门讨饭。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的制度。那么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看一下通过包产到户的政策有没有解决当时严重的饥荒问题呢?视频播放完后,组织学生讨论:实行包产到户有没有解决当时的饥荒问题?为什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大大发展了?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后,师生总结:包产到户的政策不仅解决了农民的生存温饱问题,同时还交够了国家要求的公粮。同时这种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使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师介绍:当时中共正在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人民将重心放到经济建设当中来,安徽小岗村的这一成功的实践得到了中央的重视,这一做法也在全国推广开来,这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教师提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如何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使农民达到富裕的水平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师生总结:除了实行包产到户之外在农村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大的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梳理本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作业:观看介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纪录片。【板书设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背景(二)内容1.包产到户、自负盈亏2.乡镇企业【答辩题目解析】1.谈一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参考答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把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从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八亿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2.简述在历史课堂中使用直观教具的作用。【参考答案】第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第二、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理解历史概念。第三、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19.【简答题】1.题目:武昌起义2.内容: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打开城门迎接驻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后步炮联合,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10分钟。(2)讲清楚辛亥革命的意义。(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答辩题目1.武昌起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2.请你简述课堂小结的作用。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在上课之前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武昌起义》的浮雕照片,请学生观看图片并引导:作为国家级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呢?引发学生思考,顺势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革命先烈都掀起了哪些起义?这些起义的结果如何?学生回顾知识,回答问题:有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广州起义等。这些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了。教师引导:革命志士掀起的一次又一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革命先辈们不畏挫折,继续发动起义,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说一说接下来他们策划的起义是什么?学生结合课本,回答问题: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武昌起义。(二)战争经过教师展示南昌起义的视频,请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武昌起义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内容,回答问题: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打开城门迎接驻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后步炮联合,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教师展示《湖北军政府》《黎元洪》的图像,同时展示史料——《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并引导: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并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请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根据史料可以看出,黎元洪是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由他来担任革命政府的都督,说明革命潜伏着危机。教师继续展示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并提出问题: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的革命形势是如何发展的?学生结合示意图,进行回答: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三)武昌起义的意义教师引导: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它具有怎样伟大的历史意义呢?请同学们结合史料及课文内容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的讨论。材料一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材料二清帝退位诏书材料三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主要知识。作业:课下搜集孙中山的相关故事,制作孙中山大事年表,下节课分享。【板书设计】武昌起义(一)原因(二)经过(三)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答辩题目解析】1.武昌起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2)武汉地区人民反帝斗争高涨。(3)清政府已空前孤立,革命时机成熟。(4)革命党人尤其是文学社和兴进会的宣传组织。(5)四川保路运动为其提供了有利的时机。2.请你简述课堂小结的作用。【参考答案】(1)重申主要内容,增强学生记忆。(2)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系统。(3)及时反馈新知,检查教学效果。(4)能够承上启下,埋下新的伏笔。(5)拓展延伸,升华主题。20.【简答题】1.题目:达·芬奇2.内容:达·芬奇因出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而得名。他15岁开始接受绘画和雕塑训练,同时学习机械工艺,后来又学习解剖学,25岁时已名满天下。他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于一身,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有人说:“达·芬奇的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损失,造物主无力再造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了。”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极负盛名。前者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在受难前夜,与12个门徒共进晚餐,席间耶穌突然说他们中有人出卖了他。画面描述了耶稣说此话时诸门徒的各种反应:或惊愕,或愤慨,或悲叹,或相互议论,或急于表白。犹大惊慌失措的神情与耶稣的镇定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肖像画。画中少妇目光神奇而专注,面颊柔润而微红,似有若无的笑容,让人琢磨不透。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介绍达·芬奇的人文思想。(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答辩题目1.说明欧洲人文主义发展的脉络线索。2.作为历史老师,要如何选择有效史料展开教学?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为学生讲解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达·芬奇身上。教师介绍:达·芬奇十四岁那年,拜著名艺术家弗罗基俄为师。他让达·芬奇从画鸡蛋开始不断练习。有一次,达·芬奇问老师:“为什么老是让我画鸡蛋?”老师告诉他:“鸡蛋,虽然普通,但天下没有绝对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鸡蛋,角度不同,投来的光线不同,画出来也不一样,因此,画鸡蛋是基本功。基本功要练到画笔能熟练地听从大脑的指挥,得心应手,才算功夫到家”。教师过渡:经过不懈的努力练习,达·芬奇最终成为了举世闻名的艺术家,今天我们便一起走进达·芬奇看看他拥有怎样传奇的人生和瑰丽的作品。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达·芬奇的一生过渡:与我们学习过的但丁一样,达·芬奇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位艺术家。教师展示材料并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史料和我们上节课的所学知识说说达·芬奇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工商业得到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而当时罗马教廷却束缚人性,最终引发了新兴资产阶级旨在解放人性,倡导享受现世生活的文艺复兴运动。教师播放关于达·芬奇生平的纪录片并提问:达·芬奇除了画家之外还要哪些身份?学生根据视频并结合教材可知回答:达·芬奇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当中,接受了很好的艺术熏陶,年少成名的达·芬奇不满足仅仅做一名画家,同时还是优秀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同时他也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二)达·芬奇代表作赏析过渡:关于达·芬奇最为著名的便是他留下的不朽画作,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最著名《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教师提问:结合教材及所学思考,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了怎样的内容?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自由交流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最后的晚餐》呈现的是耶稣受难前与12门徒共进晚餐的画面,画面上一共13个人物,每个都栩栩如生,生动表现了每个人的内心活动。《蒙娜丽莎》中描绘了一个微笑着的夫人,悠闲恬静的表情可以看出达·芬奇笔法的细腻。(三)达·芬奇作品中的人文内涵教师展示相关史料并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刚刚我们欣赏的作品讨论一下达·芬奇作品中展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呢?5分钟时间讨论。材料一作为哲学家,他非常注重思想自由,能够撇开一切传统偏见,坚持特立独行……只要他觉得对他的技艺发展有必要,就会毫不犹豫地去从事各种实验。正是这种坚持观察和实验的治学方法,使他卓然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首屈一指的科学巨匠。材料二达·芬奇曾说过:“我是画家,但我还是工程师、机械师。我终生与自然作长期搏斗,解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征服不驯的自然之力,为人类服务。.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在达·芬奇的作品和其言论中,渗透出的是人文之光。:强调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注重实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因此我们才称其为文艺复兴巨匠。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2.作业:关于达·芬奇的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还有一部文学作品叫做《达·芬奇密码》,同学们可以回去阅读交流。【板书设计】达·芬奇(一)达·芬奇生活的时代(二)《最后的晚餐》与《蒙娜丽莎》(三)达·芬奇的人文主义1.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2.张扬人的理性【答辩题目解析】1.说明欧洲人文主义发展的脉络线索。【参考答案】欧洲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要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古希腊从智者学派到希腊三哲都突出强调了人的作用,罗马法中渗透着自由、平等的自然法思想也成为其滥觞。进入近代后,欧洲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一步步从黑暗的中世纪走出,不断解放思想,反对封建教会的束缚,强调人的理性价值,进一步突出了人的中心地位。而经过思想解放后的欧洲大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进而反促了思想解放,人文主义成为欧洲的思想共识。2.作为历史老师,要如何选择有效史料展开教学?【参考答案】史料运用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教师课堂上的史料选择至少要注意到以下几点:(1)注意史料的适当性。要考虑到学情特点和教学实际,不能过难过繁。(2)注意史料的趣味性。历史史料选择不可过于学术化,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3)注意史料的针对性。要根据教学内容,针对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而引入。(4)注意史料的多样性。注重不同形式、不同史观的史料运用,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21.【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圆周率,之后出示圆周率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问: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圆周率已经能准确计算到小数点后31.4万亿位。其实,中国古代对于圆周率就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其中最具突出贡献的就是祖冲之。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数学成就过渡:《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数学体系的形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数学有了新的发展。教师补充讲解:三国时期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提出了“割圆术”,并利用这一方法将圆周率计算到3.1416。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割圆术原理,并请学生尝试进行计算,感受当时科研之艰难。具体材料如下:在对割圆术有所了解后,教师请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在如此复杂的计算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圆周率的研究又有了怎样的发展?学生回答后由教师总结:祖冲之利用“割圆术”将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之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祖冲之画像与相关资料,了解祖冲之的基本情况及其它成就。通过阅读资料,学生了解到: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在数学上除了“圆周率”的杰出研究外,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界于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定理同样比西方早一千多年。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一原理为"祖暅原理"(二)天文与机械过渡:祖冲之除了精通数学外,在天文、机械方面同样有众多贡献。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总结祖冲之在天文、机械的突出成就。具体材料如下:请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方面,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礁磨、千里船等。教师继续补充:1964年11月9日,为了纪念祖冲之对中国和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三)评价过渡语:祖冲之虽然早已逝去,但他却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财富。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后世对祖冲之的纪念活动,并提问:对于祖冲之,我们应该怎么评价?请学生评价后教师总结: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在感叹祖冲之伟大成就的同时,更应该向祖冲之学习,养成追求真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良好学习习惯。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2.作业:现代,我国在数学方面有哪些杰出成就?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下节课一起交流分享【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请列举四项我国古代有关天文方面的科技成就。【参考答案】夏朝历法《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汉武帝时的《太初历》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完整的历书。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2.初中历史的课程性质有哪些?【参考答案】初中历史的课程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的认识。21.【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圆周率,之后出示圆周率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问: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圆周率已经能准确计算到小数点后31.4万亿位。其实,中国古代对于圆周率就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其中最具突出贡献的就是祖冲之。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数学成就过渡:《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数学体系的形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数学有了新的发展。教师补充讲解:三国时期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提出了“割圆术”,并利用这一方法将圆周率计算到3.1416。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割圆术原理,并请学生尝试进行计算,感受当时科研之艰难。具体材料如下:在对割圆术有所了解后,教师请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在如此复杂的计算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圆周率的研究又有了怎样的发展?学生回答后由教师总结:祖冲之利用“割圆术”将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之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祖冲之画像与相关资料,了解祖冲之的基本情况及其它成就。通过阅读资料,学生了解到: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在数学上除了“圆周率”的杰出研究外,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界于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定理同样比西方早一千多年。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一原理为"祖暅原理"(二)天文与机械过渡:祖冲之除了精通数学外,在天文、机械方面同样有众多贡献。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总结祖冲之在天文、机械的突出成就。具体材料如下:请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方面,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礁磨、千里船等。教师继续补充:1964年11月9日,为了纪念祖冲之对中国和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三)评价过渡语:祖冲之虽然早已逝去,但他却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财富。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后世对祖冲之的纪念活动,并提问:对于祖冲之,我们应该怎么评价?请学生评价后教师总结: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在感叹祖冲之伟大成就的同时,更应该向祖冲之学习,养成追求真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良好学习习惯。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2.作业:现代,我国在数学方面有哪些杰出成就?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下节课一起交流分享【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请列举四项我国古代有关天文方面的科技成就。【参考答案】夏朝历法《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汉武帝时的《太初历》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完整的历书。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ng应急处置措施
- 《全国建设工程土建》课件
- 《各国汽车特点》课件
- 安全标准化培训
- 《光谱分析技术》课件
- 住院患者心脏骤停应急预案
- 头痛治疗与用药指导
- 《天然产物化学》课件
- 用品销售项目二
- 微课管理实践中常见的问题财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副
- 语文园地四 写话 学写留言条(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23《马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理智与情感:爱情的心理文化之旅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昆明理工大学
- 期末模拟考试03-【中职专用】《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含答案)
- GB 20052-2024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陶行知与乡村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丽水学院
- 人民调解卷宗规范化制作说明
- 手术切口感染PDCA案例
- 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 烟雾病与麻醉
- 学生会团总支学期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