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甲卷一2023年高考作文解析及2024届备考启示
2023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权威专家对全国4套卷作文评析】
(1)2023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语文作文试题共4道。试题文字简
洁,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贴近考生生活实际,鼓励考生个性化表达;坚持价值引领,
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关注社会生活;考查高阶思维品质,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2)高擎思想大旗,坚定理想信念。统筹设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机融入试题。一是直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原著原文;二是体现习近平总
书记相关系列讲话精神,如“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维能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等。
立足学生生活,鼓励个性表达。作文题与考生生活息息相关,每道题可书写的空间与切入
角度都相当多,学生既能紧扣时代脉搏书写重大主题,也能结合个人生活与学习,从身边
具体事例谈起,表达个人成长中的感悟与思考。
(3)精选思辨材料,提升思维品质。全国甲卷思辨型作文材料文字精到,启人深思,引导
学生结合情境观察、归纳相应现象,并凝练成鲜明的观点,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
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4)阅读写作关联,引导深度学习。新课标II卷是读写结合类新题型,根据本试卷其他模
块的阅读材料,生发出相关写作话题或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在读、思、写之间转换,做到
深入阅读、延伸思考、个性写作。
(5)2023年高考四道作文试题合理布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细悟
笃行。试题精心选材、精心设问,题面简洁但意蕴丰富,启人深思,切实发挥了高考立德
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2023全国甲卷【名家解读】
“时间”是这道写作试题材料的重要关键词,时间的有限性、不可重复性,构成了探索人
生意义的基本前提。人与时间的关系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安排时间、驾驭时间,是人类自
我意识的彰显。生活中,对时间的计划、安排与体验,就是时间观念的具体表现;这是考
生立意行文时感受与思考的起点,也是入手写作一个最直接的切入点。
“技术”,是材料里的另一个关键词。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技术”是一个重要变量。怎
样通过技术更好地掌控时间?利用像编写计划单、任务书、行程表等一些技术,我们得以
更好地规划日程、安排学习;利用工业革命诞生的一些技术,如机器生产、交通工具,我
们得以扩大交往范围,拓宽时空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
智能物流等,我们得以让经历的时间变得更有质量。
材料中“时间的仆人”是个比喻,指在时间面前没有了自我,本想掌控时间却事与愿违,
反倒被时间所左右,丧失掉自己的主体地位。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因为依赖技术,生活变
得机械、刻板,例如拘泥于时间计划表,忽略灵活性、自主性;受日程支配,疲于赶进度,
没有自己的独处时间。这的确是不少高中生的备考学习状态,在高中的最后阶段,触及这
个话题并不敏感,有必要重新审视人面对时间的态度,“一张一弛"''博观约取”并不是奢
侈的想法,是现实中很多好学生已有的学习品质。在知识获取的同时,适度地有一些“放
空”的时间,在沉潜思考中去形成自己的思想才是学习的要义。
从材料中,考生可以提炼出“技术发展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这样一个论述主
题。考生可以围绕这个论题,结合个人体验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或学科认知情境,观
察、梳理相应的现象,通过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与观点;考生也可以围绕“技术、
时间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思考技术给掌控时间带来的便利与遗憾,还可以就人在
时间流逝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以及人掌控时间的方式方法等等进行阐释论证。当然也可
以择取一个现象、一个故事、一段经历写记叙文;如有学生能写出富有想象力的科幻小品,
也在立意的范围之内。
这道作文题文字简洁,意蕴丰富,给考生写作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它不同于以前限制了
写作指向的命题式作文,不同于给定了情境任务的写作,也不同于以往的材料式作文,简
洁的导引文字推动学生自己去想象生活中的现象,形成明确观点或相对凝练的感受,并以
记叙、抒情、议论等不同方式表达出来,避免面面俱到然而却浅尝辄止或简单罗列正反两
面现象然而却没有主见的写作。联想与归纳、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这些高度综合的思
辨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得以体现。“解题”的过程正是思维展开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考试与教学也就这样统一起来。
2022年全国甲卷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
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
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
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
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
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
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
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官方答案解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述现象,介绍传统文化经典《红楼
梦》中众人给匾额题名三种不同的方式;第二部分是对上述三种题名方式的评价,暗示了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对应了直接
学习、借鉴、创新三种不同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由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内涵拓展到更广
泛的领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此题以写议论文为宜,论证角度丰富。可从三种方式中任意选择,学习、借鉴他人(国)
的方法经验或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创新,进而对效果进行评价;也可对三种方式综合理解,
逐层分析:从模仿借鉴到自主创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这个规律。写作时要注意小
处着眼,大处落重墨。从个人的学习生活到国家的发展繁荣,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
自信、坚定全民抗疫、航天创新梦圆到科技助力中国梦的实现,选材俯拾即是。
【名师解读1】
回溯一下题目,贾妃要回家省亲,贾府盖院子,院子里边建亭子,亭子就得有名字。有说
叫“翼然”吧,这是简单抄袭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一句的用
词,既无新意,又无深意,贾政并不满意,说你得体现我们亭下这水才好。
有清客接着附和说叫“泻玉”,贾宝玉说不如叫“沁芳”,这就是题目给的材料。从材料指
向性上看,命题人更倾向于“沁芳”的名称,所以立意的关键点就是研究“沁芳”跟“泻
玉”的高下之别。
“泻玉”一词,顾名思义就是说水是白的,像玉。好不好呢?好啊,有想象力有美感。但
差在哪儿呢?差就差在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跟“沁芳”一比,高下立判。
这“沁”就是本义为沁水,另有渗入浸润之义。字从水从心,心意为内部。水与心联合起
来表示从内部渗透出来的水。着一“沁”字,既摹泉水之形,又蕴泉水之意,给人品味的
余地。
“芳”乃嗅觉体验,明指泉水之香,暗喻元妃之德。
香从何来?说明此处环境优雅,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一个“芳”字,从嗅觉角度,
不仅激发读者的想象空间,而且增加了审美体验。古人运用嗅觉的案例比比皆是,“好竹连
山觉笋香”,“卖花人去有余香”,“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都是跟嗅觉有关的诗句,
都能激发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最关键的是,“芳”字又隐隐在比拟元妃之德,元妃娘娘是史上最尊贵的花呀,野芳发而幽
香,佳木秀而繁阴,不是高明的赞美元妃娘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美好品德吗?而
这芳草美人生于贾府,无形当中又提升了贾府的层次。实在是高,确实是妙。
因此立意可从如下角度确立:
贾宝玉取名“沁芳”体现了东方生活美学的传统。中国古典美学家们往往能体悟到生活本
身的美感,并能在适当地方上升到美学的高度。从庄子的“美的哲思”到明清的小说批评,
那种生活见识与审美之思的融合,皆浸渍了中国传统原生的美学智慧,表达了民众对于美
好生活的追求。
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智慧,就在于将过日子过成“审美生活”。此种原生态的生活美学传统,
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生活艺术:从诗情画意到文人之美,从笔砚纸墨到文房之美,从琴棋
书石到赏玩之美,从茶艺花道到居家之美等,都属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的拓展疆域。儒家
的“六艺之教”就是源于“生活”而带有“美质”的全面教育,蔡元培曾极有洞见地认为,
“乐为纯粹美育;书以记实,亦尚美观;射御在技术之熟练,而亦态度之娴雅;礼之本义
在守规则,而其作用又在远鄙俗;盖自数之外,无不含有美育成分者”。在古代六艺的完整
谱系里面,都是从生活出发并包孕美化的“人文化成”。以“美”育人,在高雅生活中追求
美好品质的涵养,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特征。
除了审美和文化角度,还结合当今时代对青年的要求,从生活智慧、创新思维等角度放飞
思维,展开论述,体现当代青年的时代担当和精神追求。我想文章的立意水平和思想高度
应该在高考中就颇具竞争力了!
【名师解读2】
2022年全国甲卷的作文题“《红楼梦》的思考”聚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型转化。一方
面,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必备篇目《醉翁亭记》熟悉,对《红楼梦》要有基本的了解;另
一方面,学生需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梳理出基本脉络,然后根据“提示语”确定写作的关
键,就是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该作文题聚焦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契合《中国高考
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中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和“责任担当
从形式上看,作文题延续了2021年全国乙卷,引用杨雄的名言,引出实现理想所涉及的“基
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2020年新课标H卷,由墨子等人的名言,引出在世界青
年论坛上的发言;2019年新课标I卷,由古代劳动的言论,引出当今部分青年学生对劳动
的错误认识,发表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等等。
其实,作为作文题,考察的核心能力依然是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考察的重心在前面的
阅读题。从这个意义上看,《红楼梦》的相关材料只是“引子”,熟悉《红楼梦》与否,对
考生的写作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所以,熟悉《红楼梦》的同学不必窃喜;不太熟悉《红楼
梦》的同学也不必担心。
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平心静气,认真审读材料。
材料中,众人为大观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宝玉不随声附和,而是从景和事两个角度一
一景物本身的特点和元妃省亲事情一一独创出受到众人首肯的“沁芳
接下来,要认真审读“提示语”:“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
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结合对材料的分析,不难得出结论,找到
最恰当的立意角度。显然,”根据情境独创”要优于“直接移用”和“借鉴化用饱读诗
书的宝玉并没有成为书蠹,灵秀聪慧的他将自己积淀的文化根据现实情境创造,赢得了赞
叹。当然,“独创”并不等于闭门造车,或自以为是;而是要有丰厚的知识文化储备,同时
要实事求是地立足于现实,并且要能听取他人意见的合理之处,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
能动性,创造出新的东西。
当然,在提示语中,并没有像原著那样直斥众人的题名“粗陋不雅”,而是强调“产生了不
同的艺术效果因此,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根据情境独创都属于方式手段,艺术效果则
属于创造的成果。因此,方式方法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不同的方法各有所长,重点在于
兼容并蓄,立足实际,合理运用。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则就要求考生不能就题论题,而应该结合自
己的学习生活,放眼社会,传统文化的现代运用,思考创新创造的途径和意义。
2调动积累,汇聚整合素材。
事实胜于雄辩。对于考生来说,完全用演绎推理方式写出一篇考试作文难度较大,且容易
滑向空洞的说教。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归纳论证、演
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式的综合运用,既能让论证深入透彻,
也让文章丰富多姿。尤其论据的准确、充分的使用,能展现考生思维的灵活和精确,还能
让论证饱满充实。
虽然作文提示语中有“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之语,但一定注意不能全写自己的生
活和学习。如果写成记叙文要注意适时点题,同时要通过矛盾冲突来推进作文,至少塑造
一个鲜明的性格有发展的人物。如果写成议论文,则注意所选择的与自己生活学习有关的
事例则一定要有代表性。
在确定“文化创造性转化”这一主题后,就要列出相关素材,并进行整合。比如:
古代的有:
子贡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
之'三。
孟子,吾善养我浩然之气。
唐代诗人,孟浩然。
庄子,《逍遥游》。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岳飞,字鹏举。
陶渊明,“审容膝之易安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当代的有:
冬奥会,“燕山雪花大如席”。
“神舟”飞船,“北斗”卫星,“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祝融”火星车。
白先勇,传统昆曲的现代推广。
樊锦诗,用现代科技保护敦煌。
屠呦呦,用现代科学利用中医药。
吴姥姥,大学教授成科普网红。
3抓住问题,构思文章层次。
要想作文写得深刻,就得有的放矢,抓住材料的关键,并且将材料的关键转化为问题。通
过一篇作文,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三级跳。
考生需要结合事例对“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情境独创”三者进行权衡比较,虽然各
有其优势,但显然“借鉴化用”要优于“直接移用”,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更充分;
而“情境独创”要优于“借鉴化用”,因为除了个体主观能动性之外,还特别了现实情境的
要求。最佳立意显然通过与“移用”和“化用”进行比较,从而凸显“独创”的优势,这
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有思辨的深度。
就这篇作文而言,可围绕“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进行提问:
什么是传统文化?
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什么态度?
为什么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的转化?
怎样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化?
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我们在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中能做什么?
4构思题目,展开文章论点。
应试作文,应先确定骨架,然后再展开写作。一般来说,中心论点从材料中来,题目从中
心论点而来,分论点从题目而来。确定了中心论点,就可以根据论点尝试拟题,然后再根
据题目确定分论点。
【参考标题】
1.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2.继承优良传统,创新时代文化
3.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4.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5.传播古典文化,成就华夏修养
6.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
7.汲取优秀文化,积淀创新底气
8.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
9.学古今优秀文化,担青年复兴之责
10.用创造培育新文化
2021年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
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
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
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
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家解读1】
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采用的视角为第一人称"我们”,亲切自然,贴近现实,
号召力强,能够引起考生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共鸣。所以,在展开写作思路时定要立足
于“百年历程”,联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突出“我们”在红色文化传承中建立起
来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在这种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下能做什么,做些什么,从而更好地彰
显新一代青年传承红色文化、窿续精神血脉、肩负时代重任、续写时代新篇的核心价值追
求。换言之,写作时一定要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价值定位,做好党史文化传承的价
值解读,合理恰当地表达继往开来、接续奋斗、功成必定有我的价值主张,在这大有可为
的时代,奋发有为。
立意角度:(1)以史为镜,当为必为;(2)可为者必为,有为者必成;(3)有梦可为,有为圆
梦;(4)唯能可为,方可更有为;(5)可为不求功,有为功有我;(6)可为者勇闯,有为者担当。
本题命题时代色彩浓郁,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和鲜明的文化定位,以“可为与有为”
为驱动,以“我们”为实现主体,导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的价值追求,传承
红色基因,深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材料为“总一一分——总”形式:第一层高度
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第二层先总说党史文化的传承,然后分歌曲、作品、烈士、榜
样四个角度例证了党史文化传承对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第三层则引导我们秉承百年党史
文化之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格局中奋发有为,争做新时代建功立业者。“心
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的内涵就是百年党史璀璨如光,能够进发出催人奋进、不忘来时
路、走好脚下路的磅礴力量。材料内容不避热点,不设难点,在强调认同的同时,引发个
性理解,能够很大程度上杜绝套作的出现,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综合评价改革的要求。
总体来说,准确把握“可为与有为”的辩证关系,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
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关的历史规律,是精准立意的坚实基础。
【名家解读2】
该作文命题指向较为宏大的时代命题,站在新百年的节点上,强调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于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和为国选材的高考任务,引导青年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
展紧密关联起来,综合性很强。材料设置情境和写作任务,引导考生在读图基础上体悟含
义,从部分到整体,从形式到内涵,感知材料、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断探究,进而鉴别
取舍,以文章形式呈现个人思考,实现对考生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辩证思维
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
首先,题目将青年的成长与未来发展置于当代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展现出当代青年的
成长受到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浸润和滋养,青年的未来也必将融汇于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的事实,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我们”之
间的密切联系,引导考生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
的历史规律,自觉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融汇在一起,进而思考自己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能够做什么,怎样才能有所作为,完成新一代青年传
承红色文化、腐续精神血脉、肩负时代重任、续写时代新篇的历史使命。新时代背景下,
作为社会的接班人,学生的担当和责任感是不可或缺的,这样社会才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可以将此作为一个切入点。
其次,材料本身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空间。材料以第一人称复数的“我们”,将考生带
入共同参与、共同记忆的同情共感的情境中,有效地将红色文化传承的重大问题,极其自
然地转化为考生必然要思考的成长与发展问题,使其能够有切身体验,有感可发、有感而
发,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在写作能力考查中的有机融入。考生首先应该思考“可为”和
“有为”这两个概念的关系,作为关系型的话题,它们以相对概念的形式出现。结合材料
最后一句,可以看出时代是“大有可为”的,而青年自当“有为”,由此,可以将话题延伸
到“个人”与“大我”之间的关联。更进一步,可以思考“历史”与“现在”的关系。材
料的主题内容先总述了在百年历程中,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血脉灵魂,之后
分别列举节日、歌曲、作品、烈士、榜样等为实例。这百年的文化是开创今日“可为"时
局的原因,也是当今青年的“有为”底气,由此可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思维。
再次,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在国家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一
份子,都有“可为”的机遇、条件和环境。而对每个中国人来讲,我们又都应该“有为”,
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总结来讲:如今的中国,我们“可为”;如今的中国
人,应当“有为”。
【参考立意】
1.把握正确的方向,大有可为
2.带着担当与责任继续前行,不负众望。
3.响应时代召唤、肩负时代使命。
4.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勇于担当。
5.做可为之事,成有为青年。
6.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
7.握可为时代之脉,做有为青年
8.为所应为,激流勇进
9.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
10.时代向前,吾辈向上
【参考范文】
时代已大有可为,我们当有所作为
(1)时光流逝,浪潮翻滚,我们来到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时代:政治昌明,经济发展,文
化繁荣,人民生活欣欣向荣。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也身处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繁荣昌盛是
发展的土壤,而即使是挑战,背后也是机遇,就算是危机,当中也孕育着先机。此时此刻
的我们,要立于时代潮流,必须有所作为。
(2)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我们发现其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已经成为了成长和发展的土壤:无论是“五四”、“七一”一类的节日还是红色歌曲,无
论是经典作品还是景仰的烈士、学习的榜样,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这不仅是时
代大有可为的生动表现,更是时代大有可为的根本。
(3)正因为如此,身处这个大时代发展的我们,不能辜负这时代给予我们的成长和发
展的机会,而更应该将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融汇在一起,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
人。我们看到,非典肆虐时,钟南山让“重症患者都到我这里来“,而新冠未明时,这位八
十多岁的老人又火速驰往武汉;我们也看到袁隆平怀揣着两个伟大的梦想,在水稻田里耕耘,
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更是造福了全人类;我们还看到许许多多的青年人深入到扶贫
攻坚一线,“以我滑滴,会它千顷澄碧”;我们更看到,每一个你我,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这些,都是身处可为的时代里的有所作为。
(4)可为与有为,看似独立,实则两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可为是有为的前提和条件,
有为是可为的目的和根本。没有可为的条件,虽然可能也会有“乱世出英雄”的情况,但
是对于普罗大众来说,生存已经是难事,又何来发展?然而,如果没有有所作为之心,那么
可为的条件也是徒然。
[2024高考作文备考启示】
①不避热点,把握备考方向。
2021年八套高考作文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河学院《高级俄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政法业务培训课件
- 控制血压的措施
- 廉租房转让合同书
- 2024年环境保护的思想汇报
- 2024年度智能化农业高低压配电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2篇
- 亲子活动夏令营
- 育婴师雇佣合同
- 《阴道分泌物检查》课件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及课件
- 《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
- 《美丽的小兴安岭》学情分析方案
- 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课件讲义
- 低压电工作业(复审)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通信工程投标专家继续教育题库(附答案)
- 直播带货-直播控场-带货直播间如何控场
- 【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含提纲)3000字】
- C++程序设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咸阳师范学院
- 加油站全年12月消防灭火疏散应急演练
-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研读心得体会-道法新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感悟总结
- 2023年2月广州金碧雅苑维修部应知应会考试附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