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清明节古诗大全_第1页
2022年清明节古诗大全_第2页
2022年清明节古诗大全_第3页
2022年清明节古诗大全_第4页
2022年清明节古诗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清明节古诗大全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清明节详细是哪一天呢?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传统节日中比拟重要的节日,因为清明节这天要祭祖祭祀,下面是我整理的2022年最新清明节古诗大全,盼望能够协助到大家。

2022年最新清明节古诗大全

1、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2、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3、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4、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5、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困人天气近清明。苏轼《浣溪沙春情》

7、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8、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9、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10、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11、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2、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13、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4、惋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15、中庭月色正清明,多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6、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7、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18、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9、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20、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21、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22、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3、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2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25、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26、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27、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28、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9、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30、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1、童颜假设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2、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3、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彦《兰陵王柳》

34、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35、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36、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7、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38、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9、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0、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41、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2、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43、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44、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5、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46、清明季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季节》

47、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48、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49、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杨万里《寒食上冢》

50、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一、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祀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日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洁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予对先人的思念。

二、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开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安康,而且可以造就英勇精神,至今为人们特殊是儿童所宠爱。

三、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宠爱的一种嬉戏。相传是黄帝独创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四、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嬉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输赢。

五、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嬉戏,斗鸡由清明起先,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与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六、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展,绝大多数在船上进展,极具水乡特色。

七、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独创于春秋后期,起先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办大规模的拔河竞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局部。

八、春游

清明季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间。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春游的习惯。

九、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全部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十、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始终流传至今。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1.青团

江南地区的人在清明节的时候有吃青团的饮食习俗。青团是用一种叫做浆麦草的植物用工具捣烂之后挤压出汁液,把汁液与糯米粉揉捏成团,这样青团那个青色的皮就做好了,中间包上红豆沙制成的馅料,然后放在蒸笼中蒸熟,出锅之后在外表涂抹上一层菜油,这样青团就做好了。

2.艾粄

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客家人在清明节必备的传统食物。艾粄是用艾草煮水之后,把煮过的艾草沥干剁成草泥,越细腻越好,然后用艾草泥,糯米粉还有之前煮艾草的水一起调和揉捏成团,然后再在中间包上芝麻,花生之类的馅料,封口捏成方形或圆形等形态,放入蒸锅中蒸熟,这样艾粄就做好了。

3.馓子

在清明节的时候,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馓子的习俗,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虽然南方和北方都会吃馓子,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做法却有所不同,南方的馓子以米面做为主料,制作精致细致,而北方的馓子是以麦面做为主料,制作大方潇洒。

4.暖菇包

泰宁一带的人在清明节的时候有食用暖菇包的饮食习俗。暖菇包是由一种当地人称为暖菇草制作而成,暖菇草的学名叫做鼠曲草,又叫做佛耳草。而暖菇包这种食物不同的地方做法也是不同的,南边制作的时候用的是别致采摘的暖菇草,制作成的暖菇包外形像包子,圆形的,而北边制作暖菇包的时候用的是暖菇草磨成的粉末,制作成的暖菇包外形像饺子,月牙形。

5.子推馍

在清明节的时候有吃子推馍的饮食习俗,是用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品质。子推馍的外形像古代将领的头盔,一个有半斤到一斤重,又叫做老馍馍,子推馍的中间包着红枣或者鸡蛋,顶端的四面那么贴着面花,面花也就是面做的小馍,可以捏成各种形态。食用子推馍还有一些规定,不同形态的子推馍不同的人食用,像圆形的子推馍是只能男性食用,条形的梭子馍是已婚妇女食用的,而未婚女性那么是食用抓髻馍,儿童那么是食用不同形态的面花。

6.鸡蛋

在清明节有食用鸡蛋的饮食习俗,起源于先秦时代的一些地方,并且古人认为在清明节的时候吃鸡蛋,也就是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整年都有一个好身体。清明节这天的鸡蛋不仅可以吃,还可以拿来玩,主要有两种鸡蛋的玩法,分为画蛋和雕蛋,而画的蛋还可以食用,雕的蛋那么是拿来赏玩的。

7.薄饼

在厦门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吃薄饼”,也就是在厦门有清明节扫完墓之后一家人一起食用薄饼,不仅仅是厦门,闽南多数的地方都有吃薄饼的习俗。老一辈的厦门人在食用卷薄饼的时候,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