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战略案例_第1页
并购战略案例_第2页
并购战略案例_第3页
并购战略案例_第4页
并购战略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并购战略案例【篇一:并购战略案例】2015年1月至5月31日,并购案例高达794起;据不完全统计总金额约为278亿美元;其中有强强联手,也有冤家联姻。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从对手到走到一起成为合作伙伴,结合才是壮大自身实力的最好方式。竞争越是激烈的行业,资本介入越深,最终能够扭转行业格局的,不是公司创始人、不是创始人老婆,而是资本。一、马云的手机梦:魅族目标国内前三,欲与苹果小米三分天下2月9日早上,魅族创始人黄章在微博上写下这几个字:“事情算是办好了”。从去年10月开始就传得沸沸扬扬的阿里入股魅族一事终于公开:阿里斥资5.9亿美元入股魅族,海通开元基金跟投6000万美元。这是魅族第一次引入战略投资者,也是阿里巴巴自上市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投资。在三家合作体系中,阿里提供底层服务,通过阿里云的大数据挖掘,制定智能平台的标准,打造一个智能云的底层系统,将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放。魅族是阿里在此方面的第一个合作伙伴,魅族将阿里的智能云平台和魅族自己的flyme系统打通,提供最适合阿里智能云平台的手机产品。二、冤家变亲家:马云+马化腾,2015年2月14日情人节,滴滴与快的两家高调宣布在一起,合并后的双方并没有改名叫“快滴滴”,而是采用了平行发展的形式,保持业务独立性,互不干扰,合并后双方成为国内最大的叫车平台。据透露,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经过长期的价格大战后,双方公司管理层经过反复沟通与交流,最终达成共识,决定两家公司进行战略合并。此前,滴滴打车获得4轮投资,总金额超8亿美元,背后金主是腾讯,支付接口是微信支付;快的打车获得5轮投资,总金额近8亿美元,背后金主是阿里巴巴,支付接口是支付宝。三、阿里撮合:天天动听、虾米音乐合体3月15日,在春节后第一个月,阿里决定将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组建成阿里音乐。两款产品将继续走差异化路线并实施商业化的运营模式。虾米音乐延续专业音乐人的路线风格,而天天动听则选择了大众用户群。据了解,新组建的阿里音乐将借助其超高人气,通过和多家顶级唱片公司的合作、原创音乐人的挖掘、娱乐数据营销等方式,全方位发力娱乐行业,意欲打造一个多元化娱乐生态系统。随着在线音乐行业的整合,市场上将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分别为海洋音乐集团、阿里音乐、qq音乐,行业其他玩家百度、网易云音乐及a8旗下多米等则相对实力有限。四、中国人寿2亿美元投资uber:保险在本土出行市场地位凸显4月13日,据国外媒体报道,传中国人寿已投资共享型打车软件鼻祖uber2亿美元融资。此前uber于2009年8月获得20万美元种子轮,最近一轮于2015年2月获得10亿美元融资,目前uber估值已超400亿美元。自2013年11月进入中国市场,uber在中国的本地化进程一直倍受诟病,而去年底百度战略投资uber,也将合作的重点放到了本地化,双方将就拓展中国o2o服务展开深度合作。以uber的角度,它在国内需要一个能够在政府方面说话的合作伙伴,并且在软件上,用百度地图替换google地图,将服务接入百度地图和百度移动等装机量亿级的app,纳入百度钱包支付体系,对其本地化体验都有很大的提升。uber在中国的传闻一直未断,滴滴快的合并之后,就有传闻称uber将收购或合并易到用车,也曾传闻与本土拼车企业嘀嗒拼车将展开合作。可以看到,一系列的合作或者传闻都是以增强uber在中国的本土化为目标的。中国人寿在保险方面拥有强大的资源,此前,其已经与微微拼车和嘀嗒拼车合作推出了专门针对拼车领域的保险产品。对于中国用户来说,乘他人的车辆出行都会有安全方面的顾虑,而此类拼车保险的推出很大程度上的解决了这一顾虑。此类保险在本土出行市场的竞争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体验。五、老大、老二成一家:58同城,一个会赶集的网站4月16日,58同城战略入股赶集网,双方将共同成立58赶集有限公司。58同城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获得赶集网43.2%的股份(完全稀释后),其中包含3400万份普通股(合1700万份ads)及4.122亿美元现金。根据双方协议,合并后,两家公司将保持品牌独立性,网站及团队均继续保持独立发展与运营。赶集网此前共获得五轮融资,包括2009年获得蓝驰创投的a轮投资800万美元;2010年,获得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和蓝驰创投的b轮1997年对韩国企业来讲,可谓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自1月23日韩国第二大钢铁公司‘韩宝钢铁公司’宣布破产后,先后有许多国际知名的大企业集团相继宣布倒闭。从企业自身的原因来讲,这是因为它们盲目扩张,滥用多角化经营。韩国企业对规模的热衷,有时几乎到了非理性的地步,像起亚集团本是专门从事生产汽车的,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将生产领域扩大到与汽车毫无关系的特殊钢、建筑、甚至公寓清洁上。不计成本的扩张,使韩国企业债台高筑,并且在规模扩大后管理和协调跟不上,家族统治,职员无主人翁意识,这使其并无真正竞争优势‘,肥而不壮’。对于我国的情况,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我国出口大量减少,国内市场需求也大大减少。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刺激需求的财政政策,但主要用于基础工程建设方面,对我们生产的生活耐用消费品来说作用较小。何况现在集团的利润率并不高,现金流动状况也不好。如果把大量资金用于改造‘休克鱼’,将在市场中失去优势……”与此同时,张总裁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兼并战略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海尔集团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57一案一议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及分析———海尔的并购2000年第1期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企业迅速成长为1996年在全国500强中名列第30位的特大型企业集团。1997年集团销售收入108亿元,出口5600万美元,利润4.3亿元,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海尔是中国家电行业中产品品种最多、规格最齐全的企业,共有27个门类,7000余个品种,集团现有员工18900人。海尔集团的发展目标是下个世纪初闯入世界500强,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海尔集团的迅速成长是与它的资本扩张战略分不开的。它先后通过资产重组,控股联营,损数额5.5亿元的18个企业,资产15.2亿元,约15000;段,,投入资金进行全盘改造,成立了一个新的微波电器厂;1991-1995年是第二阶段,青岛电冰箱总厂在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冷柜厂、冷凝器厂后,投入资金、输入管理、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并成立海尔集团公司。1993年以后,海尔的兼并联合进入第三阶段,特别是1997年,海尔有了比较大的行动。1997年3月,小资60%控股爱德洗衣机,建立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1997年4月,控股80%青岛第三制药厂。1997年8月,兼并莱阳电器。1997年9月,控股60%杭州海尔,合作开发大屏幕数字电视。1997年底,兼并黄山电子,控股59%贵阳风华冰箱厂。在此过程中,海尔集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企业战略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激活‘休克鱼’”理论。在企业目标的选择上,海尔主要选择那些硬件不错,但软件不强的企业,即那些技术、设备、人才素质欠佳,只是因管理不善而在市场竞争中败阵的企业。从西方国家企业兼并目标的选择来看,大概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技术含量不高的时候,主要以资本为基础,谁有资本或规模优势谁就把小的企业吃掉,大鱼吃小鱼;再往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时候,技术创新是最重要的,后来的也可以把以前比较大的挤掉,也就是谁走得快谁就可以吃掉对手,快鱼吃慢鱼;90年代是鲨鱼吃鲨鱼,即为了争夺全球市场份额,强强联合,像前面提到的几次大兼并。企业兼并目标选择的变化,是世界范围内企业竞争加剧、筹资手段多样化和管理科学发展的反58映。而在中国,我们有自己的国情,有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和企业制度,国外的兼并模式不可能照搬。因为中国过去是计划经济体制,政企不分,改革开放以后虽努力做到产权明晰、政企分开,但企业和政府还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各个企业才既无风险意识,破产”这个概念,“小鱼不觉其小,所以在兼并时,不,包括自己、软,是看到政府部门愿意对,而且动用资金不多。张瑞敏形象地称这种现象为“好鱼吃不到,坏鱼不能吃,只能吃半死不动的休克鱼”,也就是说鱼的肌体没有烂,比喻企业的硬件很好;而鱼处于休息状态,比喻企业的战略、理念有问题。对于这种企业,只要注入海尔的文化模式和管理模式,很快就可以使它起死回生,重新充满活力,海尔人称之为“低成本扩张”。同时张瑞敏又提出组建“联合舰队”的战略。经过几年脚踏实地的奋斗,张瑞敏领导员工把青岛电冰箱总厂由一只破烂不堪的小木船迅速改建成一艘装备精良的航空母舰。然而他认为一只军舰的实力再强也是有限的,他朝思暮想的是尽快组建一支实力强大的联合舰队。中国的企业成立企业集团,往往像一列火车,前面是车头,后面挂着车厢。车厢越挂越多,车头的功率再大也架不住这么多车厢。最后这列火车的负担越来越大,只有停下或降低速度。而海尔则想把整个企业集团的结构变成一个联合舰队的模式,每一个产品或企业相当于联合舰队的一个军舰。每只军舰各自为战,但不允许各自为政,也就是说听从旗舰统一指挥,不能脱离整个作战意图,但是又给他们相当的活动范围和扩展空间。具体来说就是,整个集团内部是计划经济,集团外部是市场经济。整个组织网络分成三个层次:集团总部是投资决策中心,事业部是利润中心,工厂是成本中心。这样,海尔就通过不断强化自己的管理模式而最终形成了一套能够凝聚员工的企业文化。取得内部管理优势是海尔扩张的另一个必要条件。人们一般都认为中国企业应先进行横向兼并和纵向兼并,取得规模效益后,再进行混合兼并;而海尔却多是混合兼并。这是为什么呢?张瑞敏解释道,任何产品的市场容量都是有限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当市场占有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再要求进一步提高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适时地转向另一个竞争不太激烈的市场,反而是一种合乎理性的选择。不过说来容易做来难,多元化经营的风险和成本也是很大的,当市场占有率到哪种“一定水平”向哪个“竞争不太激烈”的市场转移是其中的关键,而这往往却是最难判断的。一方面是新市场的潜力如何,另一方面是兼并后的企业内部管理成本提高,能否取得规模优势或品牌等其他优势。从回忆中慢慢回到现实,张总裁说:“海尔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总体上来说发展还不错,可以说是发展迅速。当然这与集团的扩张战略分不开,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误。,下面希望下。”这时,海尔洗衣机住设本部长柴永森谈起了兼并红星电器的经过。海尔整体兼并红星电器(一)兼并背景中国家用洗衣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始于70年代末。1995年全国洗衣机总产量达到约950万台,全国35个主要城市的家用洗衣机拥有率约为89%,这是一个潜伏着巨大商机的市场。一般而言,家用洗衣机可分为单桶、双桶半自动洗衣机及全自动洗衣机,而全自动又可分为波轮、滚筒及搅拌式。单桶洗衣机为原始类型,1995年时大多数厂商已不再生产。双桶半自动较全自动便宜,是当时中国市场的主流滚筒在欧洲较为普遍,但在亚洲则以波轮更为常见。对于当时总容量达900多万台的洗衣机市场,海尔70多万台的产量显然只是一个不大的数目。而且海尔洗衣机当时以滚筒为主,产品结构比较单一,要想扩大自己在洗衣机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就必须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能力。1995年的红星电器厂,拥有员工3240人,到1995年6月,资产负责率高达143.65%,资不抵债1.33亿元。红星有30年的历史,原是一家手工作坊式的集体小企业,1985年原名是煤气用具厂。80年代该厂抓住机遇,从白手起家发展到第一代大容量的洗衣机的定点生产厂,是国内最早最大的双桶洗衣机生产企业,曾走在行业前列。但是,由于经营不善,到了1995年时,机构膨胀,人员臃肿,产品质量大幅下降,市场销量从全国第二位跌至第七位;许多工作人员都对公司的管理有意见;在技术方面,不重视新产品开发,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十几年不变,经营风险较大。连换四任经理,却均无起色,而且企业每况愈下,至1995年6月当月亏损已达750万元。海尔有品牌优势和较好的管理模式,红星虽有100万台的生产能力,但没有名牌效应,红星要发展。海尔1994年引,年初推出了90但是,海尔没有亚,“市场细分,以满足各个。如若生产波轮机,兼并显然比立项投资能更快一些抢占市场。于是,海尔把目光投向了红星厂。红星虽然是国内生产亚洲式波轮洗衣机的三大厂商之一,拥有日本90年代的最新技术,设备硬件还比较好,但其机构臃肿,目前的经营状况极差,产品单一,负债率高,市场信誉不好,要改变这一切,困难很多,风险也很大。弄不好,海尔不但实现不了进军洗衣机市场的战略,还会背上一个大包袱,把自己也压垮。在这种既有机遇又有风险的情况下,海尔该怎样做呢?(二)兼并过程1995年7月4日,在青岛市政府的支持下,海尔兼并了红星厂。但与此同时,红星所有的债务和遗留问题也一并转到了海尔。海尔对红星厂分两步进行改造。首先,在海尔企业文化中心的指导下,教育新员工接受海尔的企业文化,从原咨询认证中心派出质量控制人员;其次,提高工作效率,海尔派出质量保证体系审核小组检查工厂的所有环节。海尔集团认为盘活资产关键在于盘活人,要“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所以张瑞敏相信他找到了改变原红星员工观念的捷径,其做法就是大力宣传海尔的文化价值及行为规范。当然,这仿佛是攻击最坚固的堡垒,因为最大的困难也就是让红星人认识并统一到海尔企业文化的目标上来。在给新员工做过几次介绍海尔企业文化的发言之后,企业文化中心主任认为,对被兼并的企业所应做的重要工作是“你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下一步就是找出好的和坏的行为例子,并将其转化为《海尔人》报纸上的故事,这样才能让员工们记住和讨论。通过“范萍事件”的宣传、“小神童”洗衣机的开发等一系列事件,海尔文化中的80/20原则、oec59一案一议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及分析———海尔的并购2000年第1期管理等精华的部分也都逐渐由不理解、被抵触转变为被红星人所认同、所接爱。红星人变成了海尔人,一切开始走上正轨,先进的技术设备也开始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效率。在海尔全新理念的导向下,原红星公司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市场展开:———建立健全了质保体系,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奖罚制度,使产品走向市场有了可靠保证。———建立高效运作机制,全面调整内部机构。撤销34个处室,成立销售部、财务部、制造部、部、综合部和科研所,实行5部1“竞争、择优上岗”的原则,至45人。,———改革干部制度,变“相马”式的干部提拨制度为“赛马”式的竞争制度。公开招聘、选拔一流人才,充实各部门干部岗位,仅销售部门即招聘了50多位大专学历以上的营销人员。崭新的用人观念,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给企业的人才市场注入了活力,并使洗衣机营销系统寻找到了新的启动点。———调整销售战略,重塑市场信誉。根据国内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克服种种困难,加大产量,将过去单纯面向国际市场的全自动洗衣机,在出口的同时投放国内市场,并冠以朗朗上口的“小神童”新品牌;新开发了一种适销对路、大容量的气泡双桶洗衣机,起名为“小神泡”。两种新品牌产品投入全国各地市场后,一炮打响,供不应求,使失去的洗衣机重回“怀抱”。海尔集团针对原红星厂营销人员在开拓市场方面的被动思想提出批评,指出“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越是淡季越应该做工作,越是淡季做工作越能收到效果”。因为过去,该公司营销人员在夏季前后的洗衣机销售淡季,常常是呆在企业里轧帐囤积。为改变营销人员的旧观念、旧习惯,该公司临时筹措出差资金,发动营销人员在淡季扑向全国各地市场。强大的“淡季攻势”,果然使沉寂的洗衣机市场火爆起来了。最成功的例子是“小小神童”洗衣机的研制开发。每年6-9月一直是洗衣机销售的淡季,但是夏天人们不是不需要用洗衣机洗衣服,而是现售的洗衣机容量太大,多数为5公斤型,换下一件衬衣扔到功能为5公斤的洗衣机里,要浪费很多水,所以不会用洗衣机洗。针对这一点,海尔开发了一个“小小神童”洗衣机,1.5公斤容量,3个水位,最小水60位洗两双袜子。这种洗衣机开发出来,开拓了一个淡季洗衣机市场。在这个季节,当其他洗衣机产销量下降时,海尔“小小神童”却直线上升。(三)成果企业在划归后不久,通过引进海尔竞价模式,使每台海尔515.3元,按每年60万台产量计算,1000万元,9,6万元,11月盈利10多,150多万元,企业出现了越。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该公司洗衣机销量,已从1995年7月份的全国第7位上升为1995年底的第5位;全国市场占有率增长3.7%。截止12月底,该公司1995年出口洗衣机8.2万台,创汇1230万美元,位居全国洗衣机行业首位。1996年海尔洗衣机发展势头更猛,一次性顺利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并囊括了洗衣机行业几乎所有的最高荣誉;荣获中国洗衣机“十佳品牌”第一名;出口量全国第一,仅一个品种出口日本就占日本进口量的61%,占中国出口日本的91%。1996年,出口瞄准南非、埃及等国际市场,“小小神童”在智利,占了50%的市场份额。中国每出口两台自动洗衣机就有一台是海尔出口的;国家质量抽检连续两年荣登榜首,其自动洗衣机无故障运行突破了7000次大关,达到国际新水准;荣获全国消费者欢迎产品第一名、九七购物首选品牌第一名;在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举办的投诉率调查活动中,海尔洗衣机成为唯一一家投诉率为零的企业。目前,海尔集团拥有8大系列50多种规格洗衣机产品,成为中国同时也是世界唯一一家可同时规模生产欧、亚、美三种风格洗衣机的企业。二【、讨论问题】1.企业兼并的动机有哪些?海尔的兼并目标选择的依据是什么?2.海尔提出“休克鱼”战略,这种战略的特点是什么?适用于什么情况?3.海尔在兼并后的操作上有自己独具的特色,如果你是被兼并企业的管理人员,你对它的做法有何评价?4.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的顾问毕德士和华特曼的研究结果表明:“最失败的企业就是扩张范围太广的企业”,因此企业在选择进入行业时一定要慎重。对于海尔进入彩电、医药行业你有何看法?行业2000年第1期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及分析———海尔的并购一案一议的选择标准有哪些?5.海尔的目标是进入世界500强,假如你在世纪之交成为海尔总载,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兼并战略?“继续”低成本扩张还是别的?6.结合案例中的政府行为,讨论一下政府在企业兼并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三【、案例分析要点】本案例涉及企业兼并的动机、行业分析、政府行为以及兼并后的整合管理等方面的理论。1.企业的兼并动机一般来说,面。,就是2+24。一方面是经营协同效应,即兼并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效率方面所带来的变化及效率的提高所产生的效益。企业可以通过兼并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最佳经济规模的要求,保持尽可能低的生产成本,又可以节省管理费用,利用同一销售渠道来推销可以节约营销费用。另外企业规模的相对扩大也使得企业的直接筹资和借贷都比较容易,使其有足够的资金来适应环境和宏观经济的变化。另一方面是财务协同效应,即由于税法(合理避税)、会计处理惯例以及证券交易等内在规定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金钱上的效益。其次,企业的发展动机。兼并有效地降低了进入新行业的壁垒,大幅度地降低了企业发展的风险和成本,而且充分利用了经验曲线效应。企业进入新领域,兼并可以克服成本劣势、资金限制等困难,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的原料来源、销售渠道和已占有的市场以减少不确定性,同时又可因获得原有企业的经验而形成一种有力的竞争优势。最后,企业的发展战略动机。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每一个企业的产品都有一个开发、试制、成熟、衰退的过程。对于生产某一主导产品的企业,它一方面可以不断地开发新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