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跨越发展思想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跨越发展思想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跨越发展思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跨越发展思想摘要:马克思晚年将研究的视域转向东方,开启了对东方落后国家非资本主义道路的探寻,在深入研究俄国社会制度,与一些俄国民粹主义理论家的交流过后,马克思逐渐形成了跨越发展的思想,提出了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阶段。这种跨越思想影响到甚至指导了后来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梳理马克思跨越思想的缘起与脉络,探寻其中的科学内涵,反思其局限,对我们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跨越思想卡夫丁峡谷

一、马克思理论视域的转向

马克思晚年提出了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的跨越式发展设想。长久以来,这种跨越式发展设想都是学界争论探讨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跨越发展思想是一个完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直接影响到甚至指导了后来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跨越发展思想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是马克思出于对落后国家的感情,为了鼓励革命所提出的尚不成熟的设想。

19世纪70年代起,马克思逐渐将研究的重心从西方转向东方,开始对落后国家非资本主义前途的探寻。在这一时期,在俄国兴起的民粹运动以及指导这一运动的各种理论,将马克思的研究聚焦点进一步引入到了东方社会,同时也将马克思主义与东方社会的社会主义运动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在深入研究俄国社会制度和与俄国民粹革命家的交流过程中,马克思逐渐形成了跨越发展的思想。马克思的跨越思想一经提出就备受争议,而历史和实践也仿佛成为了马克思跨越思想的试金石,人们可以随意用过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来评判或反证马克思跨越思想,在一时将马克思的跨越思想奉为圭臬,一时将之视如敝履。

二、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缘起

在《德意志意志形态》中,马克思写到,“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最初强调的世界历史进程就是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进程,世界历史的根本推动力来自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只有在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下才能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同时,也将其内在的、不可能解决的矛盾扩展到全世界,因此,世界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摆脱资本主义方式,进入到更高级的发展阶段。然而,对于东方社会的研究动摇了马克思的这一看法。在研究了东方的社会制度之后,马克思不再秉持一种“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单向观点,转而认为世界历史的最终形成是东方和西方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再由资本主义的单纯拓展所单向性决定。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马克思的跨越思想开始逐渐发轫于其对俄国社会制度的研究过程和与俄国革命家的交流过程之中。

1877年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俄国是应当像它的自由派经济学家所希望的那样,首先摧毁农村公社以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呢,还是与之相反,俄国可以在发展它所特有的历史条件的同时取得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部成果,而又可以不仅受资本主义制度的苦难。他表示赞成后一种解决办法。”“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在这里,通过对车尔尼雪夫斯基观点的肯定,马克思暗含性地提出了跨越思想的观点。

马克思对于跨越发展何以可能的最早具体论述见于其给查苏利奇复信的初稿中,“俄国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农业公社’保存到今天的唯一的欧洲国家。……另一方面,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就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因此,从理论上说,俄国‘农村公社’可以通过发展它的基础即土地公有制和消灭它也包含着的私有制原则来保存自己;它能够成为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制度的直接出发点,不必自杀就可以获得新的生命;它能够不经历资本主义制度(这个制度单纯从它可能延续的时间来看,在社会生活中是微不足道的)而占有资本主义生产使人类丰富起来的那些成果。”

在论述了俄国跨越发展的可能性之后,马克思进一步审慎地列举了俄国跨越发展的前提,在给查苏利奇的正式回信中,马克思写道,“我根据自己找到的原始材料对此进行的专门研究使我深信: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排除从各种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正常条件。”在马克思看来,俄国的公社制度本身具有比各种私有制形式强大得多的生命力,因而公社制度的存在是俄国跨越发展可能实现的先决条件。

三、恩格斯对跨越思想的阐述和发展

恩格斯在其1875年写作的《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一文中提出了跨越思想,他指出,“俄国的公社所有制早已度过了它的繁荣时代,看样子正在趋于解体。但是也不可否认有可能使这一社会形式转变为高级形式,只要它能够保留到条件已成熟到可以这样做的时候,只要它显示能够在农民不再分开而是集体耕作的方式下向前发展:就是说,有可能实现向这种高级形式的过渡,而俄国的农民无须经过资产阶级的小土地所有制的中间阶段。然而这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才会发生,即西欧在这种公社所有制彻底解体以前就胜利地完成无产阶级革命并给俄国农民提供实现这种过渡的必要条件,特别是提供在整个农业制度中实行必然与此相联系的变革所必须的物质条件。”恩格斯在承认俄国资本主义前途的现实性的同时,提出了在条件适当的前提下,俄国的跨越发展是可能实现的。

在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就俄国的跨越发展问题开始了新的思考,并且逐渐放弃了跨越发展实现的可能性。在1893年致丹尼尔逊的信中,恩格斯写道,“在俄国,从原始的农业共产主义中发展处更高的社会形态,也象任何其他地方一样是不可能的,除非这种更高的形态已经存在于其他某个国家并且起着样板的作用。这种更高的形态——凡在历史上它可能存在的地方——是资本主义生产形式及其所造成的社会二元对抗的必然结果,它不可能从农业公社直接发展出来,只能是仿效某处已经存在的样板。”

马克思对于俄国跨越发展问题的思考源出于他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体性认识,基于他对摩尔根人类学笔记的研究之后所得出的原始社会内生着朴素的共产主义,私有制并非是与生俱来的结论,进而得出了并非所有的国家都必然经由资本主义制度而迈向更高级社会形态的结论。而恩格斯对于俄国跨越发展问题的思考更多地基于他对俄国现实社会问题的考量。在马克思逝世之后,由于俄国农村公社制度的进一步解体和资本主义在俄国的迅猛发展,恩格斯比马克思更多地强调了俄国公社瓦解的必然发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