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分析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3(共64题)_第1页
考研政治(分析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3(共64题)_第2页
考研政治(分析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3(共64题)_第3页
考研政治(分析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3(共64题)_第4页
考研政治(分析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3(共64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政治(分析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3(共5套)(共64题)考研政治(分析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1套一、分析题(本题共12题,每题1.0分,共12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材料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1、为什么说“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标准答案:因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即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分析说明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退耕还“荒”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启示。标准答案: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退耕还“荒”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形成和发展的前提、自然基础。人的实践活动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只有通过实践才可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人类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摘者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今天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就是我国亿万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党和人民感谢你们!全社会都要向你们学习!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和基本依靠。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蕴含的哲学道理及其意义。标准答案:蕴含了物质生产劳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哲学道理。①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物质生产劳动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③物质生产劳动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是物质生产劳动。百姓生活的根基在于辛勤劳动,只要辛勤劳动就不会缺衣少食,勤奋努力才会有机会生存和发展。物质生产劳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分析说明“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标准答案: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伟大的精神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先进的社会意识来自于伟大的人民,伟大的人民即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又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摘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8页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1页材料2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摘自《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3《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朱熹释义:“孟子言物之不齐,乃其自然之理。”即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自然规律。5、为什么说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标准答案: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再次,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分析说明人的自觉活动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标准答案:人的自觉活动包括实践和认识活动。人通过自己的自觉活动去改变和利用自然,去反映和认识自然,去把握和驾驭自然界的规律,又反过来不断地提高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逐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发展是不可分割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自觉活动及其结果构成了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社会规律总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但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分析说明“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蕴含的哲学道理及其意义。标准答案:蕴含了矛盾特殊性的哲学道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马克思指出:“资本一般,这是每一种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或者说是使任何一定量的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44—445页“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摘自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60页8、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结合材料说明资本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标准答案: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资本也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马克思所说的“资本所共有的规定”就是资本的一般即普遍性。资本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利用资本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信用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或利息。第二,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价值。资本只有运动才能增殖。第三,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投资者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两者结合生产出新的产品,实现价值增殖。马克思把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指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这是资本的特殊性。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特殊性: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是资本家进行剥削的手段,最终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的特殊性: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是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有益于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为什么说资本“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标准答案: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逐,是永无止境的。雇佣工人的劳动是活劳动,它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吮吸雇佣工人的劳动才有生命,吮吸雇佣劳动越多,其生命越旺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出发点。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本立论基础,马克思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及其市场经济活动,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分析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发展,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请分析说明:10、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标准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主要包括商品价值的质、价值量、价值形式和价值规律等方面的内容。第一,商品价值的质即价值实体问题,包括商品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形成的问题。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也就是说,抽象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第二,商品价值的量,回答价值的数量有多少的问题。商品的价值量由劳动的量来度量,而劳动量是用劳动时间来衡量的,因此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简单劳动是度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复杂劳动等于自乘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第三,商品价值的形式及历史发展。商品的价值总是要通过商品交换形式表现出来。价值形式经历简单、扩大、一般和货币四个阶段的历史发展。第四,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支配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价值规律表明,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意义。标准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一是理论意义,最重要的是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石。二是实践意义,它是揭示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当代的发展。标准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当代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发展。第一,第三产业的服务性劳动也属于生产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第二,脑力劳动,包括科技人员和管理者的劳动,作为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大高于简单劳动。第三,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但是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人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第四,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政治(分析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2套一、分析题(本题共13题,每题1.0分,共13分。)“神九”任务乘组发回首条面向公众的太空短信。2012年6月25日16时43分,女航天员刘洋代表神舟九号航天员飞行乘组,利用地面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电子邮件传输系统,发回了第一条面向公众的太空短信,通过“天宫一号”科普微博,向祖国致敬!向全国人民问好!这条来自太空的短信内容是:“此时此刻,我们在距离地球340千米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里向祖国致敬!向广大朋友们问好!希望这条从太空传回的信息,能够架起一座沟通天地的桥梁,以此展现栽人航天魅力,传承载人航天精神,激励更多有志之士投身国家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之中!——神舟九号任务乘组。”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系列飞船,经过多次无人和有人航天实践,不断完善,并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请回答:1、自主创新的哲学依据和意义。标准答案:创新的哲学依据在于人类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一原理要求人们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伟大事业与伟大精神的关系。标准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伟大实践决定了伟大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伟大的精神,对伟大的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用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作用。标准答案: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载人航天精神是我国当代航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它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以下是关于社会发展的材料:材料1“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相互冲突中生产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成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7页材料2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摘自《列宁选集》第2卷第694页材料3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的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请回答:4、结合材料,运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发展是决定性和历史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标准答案: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对社会发展有决定性。人类社会在这方面也像自然界一样,实质上服从同一运动规律。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就体现了社会规律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人的自觉活动可以认识社会规律、利用社会规律,在社会主义遭受挫折时经受锻炼,坚定信心,促使社会主义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结合材料1、2、3,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偶然性和必然性辩证关系原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标准答案:第一,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即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同样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虽然人类社会总趋势是上升的,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过程中出现过多次王朝复辟,社会主义出现的严重曲折,都充分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二,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在事物发展中都起作用。任何偶然性背后都有必然性在起作用,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来实现和开辟道路的,所以,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来实现和开辟道路的,某些偶然事件会造成社会发展的曲折性。所以人类世界的历史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还会出现大幅度的倒退。第三,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这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远大的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是新事物,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经历一个长时间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新陈代谢原理的具体表现,但社会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同旧事物的斗争有一个由弱到强、反复较量、逐步取代或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总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这一历史辩证法的通俗表达,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的思想都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道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互联网的发展具有两面效应:它既可以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也可以被用来散布各种文化垃圾;既为人们思想观念的丰富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天地,又为许多负面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事实表明,互联网作为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思想和文化存在,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江苏某学院做出了一个处罚决定。决定对113名考试八门以上不及格的学生做出了退学处理,而对156名考试四门以上不及格的学生留级一年。这么多的同学被退学和留级,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被处理的学生当中绝大多数是因为染上网瘾而荒废学业的。有评论说:早知今日,不如不花钱上学,直接开个网吧,还痛快些。请结合材料回答:6、用矛盾学说的有关原理分析互联网的作用。标准答案:矛盾学说指出,任何矛盾都有两个方面,其中总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此相应的便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一般说来,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非主要方面对矛盾总体的变化、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也会相互转化。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互联网两个方面的作用,构成矛盾双方,其中传播先进文化是主要方面,它主要规定着互联网所具有的积极的性质,但人们也不能忽视互联网散布各种文化垃圾的消极作用。互联网这两方面作用的主次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转化,因此应该对互联网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科学的引导。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请分析互联网的作用与树立科学世界观和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系。标准答案: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价值观。价值是主体实践中选择的结果。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多样的,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它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人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既唯物又辩证地认识互联网的作用,树立先进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的价值观。学生染上网瘾而荒废学业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错误的价值取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摘自《列宁选集》第4卷,第172页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同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鲍威尔兄弟进行过一场争论6鲍威尔兄弟认为,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英雄”的精神,而人民群众是历史中的惰性因素。马克思恩格斯则针锋相对地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4页请回答:8、用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任何真理都不能把它说得“过火”。标准答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的认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淆。真理与谬误又是统一的,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所谓把真理说得“过火”,就是指把某些真理性论断加以夸大,不顾条件的变化加以运用,这样,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与鲍威尔兄弟的观点分歧反映了历史观中在什么问题上的对立?为什么说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标准答案:二者的分歧反映了在何者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鲍威尔兄弟认为英雄的精神决定历史发展,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则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这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历史发展最终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依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的经济产品总量的一个指标。但它只反映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负面影响。20世纪中叶开始,一些国家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把计算结果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请回答:10、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绿色GDP核算指标的运用及其意义。标准答案:唯物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和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观点去认识和处理问题。防止孤立、静止、片面和否认矛盾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绿色GDP核算指标的运用,既反映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又反映负面影响,其计算结果是比较全面的。运用这种核算指标有利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用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原理说明应该合理利用环境资源。标准答案:地理环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地理环境虽然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也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其作用还要受到社会条件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制约。但是,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应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组成的有机整体,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社会是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资产阶级社会借这些社会形式的残片和因素建立起来,其中一部分是还未克服的遗物,继续在这里存留着,一部分原来只是征兆的东西,发展到具有充分意义,等等。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因此,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钥匙。”——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3页恩格斯说:“既然在历史上也像在它的文献的反映上一样,大体说来,发展也是从最简单的关系进到比较复杂的关系,那么,政治经济学文献的历史发展就提供了批判所能遵循的自然线索,而且,大体说来,经济范畴出现的顺序同它们在逻辑发展中的顺序也是一样的。这种形式看来有好处,就是比较明确,因为这正是跟随着现实的发展,但是实际上这种形式至多只是比较通俗而已。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如果必须处处跟随着它,那就势必不仅会注意许多无关紧要的材料,而且也会常常打断思想进程;并且,写经济学史又不能撇开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这就会使工作漫无止境,因为一切准备工作都还没有做。因此,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3页请回答:12、为什么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标准答案:不同运动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运动规律,但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高级运动形式是在低级运动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研究高级运动形式有助于理解低级运动形式。马克思所说的“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表明高级运动形式必然以扬弃的形式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分析高级运动形式是理解低级运动形式的关键。同时也说明对历史上较早出现的社会形态的认识,要在这些社会形态灭亡之后,在更高的社会形态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从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说明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分析能够透视一切已经灭亡的社会形态。标准答案:历史包括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历史上较早出现的社会形态中的社会组织和因素,只有在高级形态中才能逐渐发展到完备的程度。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先行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总结,它的扬弃的形式包含着以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本质。因此,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分析能够透视一切已经灭亡的社会形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政治(分析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3套一、分析题(本题共12题,每题1.0分,共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其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材料250年沧桑巨变,西藏人民从遭受残酷压迫、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命价仅值一根草绳”、丧失了基本人权的人间地狱翻身解放,逐步过上幸福生活;西藏社会从人类社会最为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变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开启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迈上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征程。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和根本。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西藏各族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自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和1965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西藏成功地走上了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平等发展、共同繁荣进步的光明大道。中央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西藏的发展,十分关心西藏各族人民的福祉,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以特殊优惠的政策和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推动西藏的发展进步。从1952年到2014年,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各项财政补助达6480.8亿元,占西藏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92.8%。1980年以来,中央先后六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对西藏的发展建设作出整体规划。从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开始,中央实施对口支援西藏的政策,安排60个中央国家机关、18个省市和17家中央企业对口支援西藏。20年来,先后有七批4496名优秀干部、1466名专业技术人才进藏工作,实施援藏项目7615个,投入援藏资金260亿元,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发展与稳定,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在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西藏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治藏方略,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重大举措,对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作了战略部署。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深刻阐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全局性、战略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2015年8月25日)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和根本是什么?标准答案: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和根本。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西藏各族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提供了制度性保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我国治理西藏自治区的方略是什么?标准答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牢牢把握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习近平表示,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20多年来,随着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的快速发展,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优先方向。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习近平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材料2“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的开放,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东盟国家。中国愿提高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水平,争取使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支持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包括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和东盟共同体、东亚共同体息息相关,应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多元共生、包容共进,共同造福于本地区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一个更加紧密的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一2013年习近平应邀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材料3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将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道义为先、义利并举,向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友好邻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实意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中国将不断增大对周边区域的投入,积极推进周边互联互通,探索搭建地区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把周边区域和海域营造成和平、友谊、和谐的区域和海域。——《求是》杂志文章节选材料4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中国尊重非歧视性规则的国际营商惯例,遵守国民待遇等世贸组织原则,公平公正对待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欢迎跨国公司同中国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我们将及时解决外国投资者合理关切,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公开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高效的行政环境、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尤其是保护好知识产权,为我们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合作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中国正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大幅减少外资准入限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中美双方正在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协定将在更大程度上放松中美市场准入限制,建立更加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这符合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大方向,也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当今时代,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从老百姓衣食住行到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互联网无处不在。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一国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越来越具有重大意义。如何治理互联网、用好互联网是各国都关注、研究、投入的大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中国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主张各国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互联网公共政策。一015年习近平访美系列讲话节选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标准答案:我国实施的是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面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当利益,切实承当起相应的国际责任。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命运共同体意识是确立互利共赢的思想基础。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要着力构建互利共赢的格局,“一带一路”建设要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和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从我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标准答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要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机遇,以开放促发展。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既要注重传统安全,又要注重非传统安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l102项关键技术,托起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正是观察中国经济走势的一个窗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的风口,拥有了从“物理变化”转向“化学变化”的机遇。正因如此,前不久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一个国家,只有抓住机遇、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踏准时代的鼓点、赢得发展的先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已经让世界见识了中国的“体量优势”;在未来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将以更多原创性的贡献,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质量优势”。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正是更好地抓住战略机遇期的时间窗口,实现升级换代的“惊人一跃”。用创新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用协调补足持续发展的短板、用绿色应对资源环境的约束、用开放实现更高层次的内外联动、用共享激发群众的创造热情……——节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1月9日)材料2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结构调整时,他又一次提出早在浙江工作时就强调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榘”。2015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吉林代表团审议时一针见血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组合并没有根本改变。他说:“现在加法多,其他少,亟待补课。这个问题不解决,老工业基地难以凤凰涅榘、腾笼换鸟。”我们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现在离民族复兴越来越近。但正因为越来越近,后面的每一步也越加艰难。世界银行警告说:“只有少数国家从低收入水平跃升到了高收入国家。世界上最失落的地区当属拉丁美洲,它的很多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停止了增长。”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美元一10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敏感期。——节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8月31日)5、为什么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的风口,拥有了从“物理变化”转向“化学变化”的机遇?标准答案: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人了新常态,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进入经济新常态不仅有利于给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有利于改善民生,把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如何理解习近平说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椠”?标准答案:第一,我国经济进入发展速度换挡、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步人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的条件下,提出“两只鸟论”,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所谓“两只鸟论”,即“腾笼换鸟,凤凰涅粲”,它形象准确地说明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转方式、调结构”。第三,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必须实现经济结构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第四,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还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6日下午就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命题。科学认识这一命题,准确把握其内涵,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节选自新华网(2014年5月27日)材料2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1月10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习近平强调,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开放,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习近平强调,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企业家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和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节选自新华网(2015年11月10日)7、运用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原理,说明“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标准答案: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分配,有效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引起社会两极分化,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价值规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宏观调控减轻价值规律对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怎样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标准答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实现从由投资、出口、消费等需求因素拉动经济增长转向由劳动力、资本、科技与管理等供给因素拉动经济增长。这就要求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劳动力、资本、科技与管理等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关键要回答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他内容请结合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自行回答,答案自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两山论”在安吉多少年了,安吉一直是浙江最贫困的山区县。为了摘掉贫困“帽子”,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安吉把目光转向了工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结果是,财政上去了,可青山被毁,污水横流……难道就没有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优化”并存的路子?经反复论证,安吉县人大通过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保护生态,就必须向污染企业宣战。其实,这是领导层的自我加压——在那个很看重GDP的年代,此举需要有相当的勇气。县委、县政府毅然关闭了33家污染企业,包括占全县1/3税源的孝丰造纸厂制浆生产线。开山挖矿,投资少来钱快,一直是县里的支柱产业。治污的第二刀毫不犹豫剁向了矿山企业,243家矿山企业只剩下达标的17家。在治污的同时,从2003年开始,安吉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该县首创的“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成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模本,其主要内容包括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固废处理、化肥农药污染治理、河沟池塘污染治理和提高农村生态创建水平。此外,安吉还在延长产业链条上下功夫,提出了一产“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就是说,把农业产业同二、三产业连成一个整体,通过延长产业链条,让弱质的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利器”。从根到叶、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安吉已形成竹产业配套完整的产业链。全县现有竹产品企业2000余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就有11家。椅业年产量3000万把,占据国内市场份额1/3以上。竹地板产量占世界产量的50%以上。竹工机械制造业占据了80%的国内市场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视察安吉,指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年过去,习近平同志的科学论断在浙江大地已蔚然成为现实。人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树成材需要十年,而要使大地葱茏,十年远远不够。没有定力不成,浙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咬定青山”才有“绿水青山”;只有具备定力,才能最终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节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月25日、8月12日)9、安吉是如何从“咬定青山”实现“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标准答案:安吉经验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创新,集中体现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的绿色发展理念。安吉敢于对传统经济结构进行革命性变革,划定了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红线。安吉又对自身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性治理,改善了经济发展的生态条件。在此基础上,安吉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增强技术创新,实现了由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反哺与转化。(记住:总结基层案例的题目,一上来先概括这个案例的特点,再从材料中把这个特点细化出若干现象,即可轻松答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安吉经验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何借鉴意义?标准答案:安吉经验说明了全面深化改革中摸着石头过河的重要性,即通过基层的发展实践或试验找到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的经验,给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首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进行;其次,改革创新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要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再次,改革创新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记住:问基层案例有何意义的题目,一上来先答“摸着石头过河”、再答“党的领导”、“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与“逐步完善的过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节选自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材料2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按照这个标准,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节选自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2015年11月3日)材料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断开创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节选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年11月29日)11、为什么“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标准答案: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制度的显著标志。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只有走共同富裕道路,社会主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缩小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如何理解“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标准答案: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一块突出短板。确保在2020年前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政治(分析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4套一、分析题(本题共14题,每题1.0分,共14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中华民国”)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即2758号决议。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联合国大会,本是折冲樽俎的会场,但有时却是地球上热情沸腾的场所,1971年10月25日就是如此。当天,大会通过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会场内几度沸腾,掌声经久不息,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情不自禁地欢笑、唱歌、欢呼,坦桑尼亚大使甚至跳起舞来……1971年11月9日,中国代表团离京前往纽约出席第26届联大。11月15日,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正式就座于联合国大会的中国席位。大会对中国代表团的祝贺、欢迎几乎进行了一整天。乔冠华在联大发言后,57个国家的代表在走廊里排起长队,纷纷向他表示祝贺。美国三大电视网在报道中说,“中国代表进入联合国之后的首次发言,犹如爆炸了一枚重磅炸弹!”当天,乔冠华坐在中国席位上仰天大笑的神情被一位美国记者捕捉到了,题为《乔的大笑》的照片夺得当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大奖。毛主席曾风趣地描述:“是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而时任坦桑尼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萨利姆则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就是向全世界宣告:第三世界国家,中小国家,可以在联合国讲坛上扬眉吐气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了!”1、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说的:“是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标准答案:①在联合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排斥在联合国的大门之外。②20世纪60年代以来,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大批发展中国家赢得了国家独立并先后加入联合国,从而使联合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改变了少数西方国家控制、操纵联合国的局面。③正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推动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所以如毛泽东所说:“是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为什么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就是向全世界宣告:第三世界国家,中小国家,可以在联合国讲坛上扬眉吐气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了”?标准答案: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伴随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一向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倚强凌弱,主张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中国一贯支持发展中国家捍卫自己合法权益的斗争。正因为如此,“(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就是向全世界宣告:第三世界国家,中小国家,可以在联合国讲坛上扬眉吐气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如何评价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当前所面临的挑战?标准答案:联合国的作用主要有:积极推进非殖民化运动,支持被压迫民族自决和独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防止和制止战争的爆发和扩大;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当前,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人口、生态、资源等问题方面,以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方面,联合国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冷战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同时遭遇挑战。新世纪以来联合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其一,在外部方面,伴随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国际民主化的发展趋势、非传统安全等新的问题以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要求联合国加以应对。其二,在内部方面,联合国的效率和财政问题也亟待改革。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近来,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援非行动说三道四,不仅政府官员,而且不少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都在散布这样一种言论:在争夺非洲资源的斗争中,中国已呈咄咄逼人之势。它们极力宣扬,中国同非洲国家发展关系就是为了石油,为了攫取非洲的能源,说什么中国这是在搞“新殖民主义”。许多西方媒体对中国在非洲的任何活动都“特别感兴趣”,而“政治化”几乎是所有这些报道的共同归宿。近来,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中国问题专家”纷纷撰文著书,把中国作为美国在非洲未来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以“中国通”著称的奈尔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国在非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是中国“软实力”不断上升的写照,而这种上升是以美国的“软实力”不断下降为代价的。在温家宝出访非洲7国前夕,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还刊登题为《发展中的中国对抗美国在非洲的影响》的文章。其实,这种论调从年初开始就非常流行。西班牙《国家报》曾刊登题为《中国奋起征服非洲》的文章,法国《费加罗报》也发表文章《中国在非洲编织网络》,称“中国占据西方让出的每一寸地盘,在这个被认为没有希望甚至有时无足轻重的大陆上,它成了角逐的主力”。日本媒体的有关报道和评论更是铺天盖地。2006年6月18日的《读卖新闻》用大半个版刊登了题为《中国“包围非洲”》的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在非洲的外交活动,甚至统计出在2004年后,中共中央政治局的9名常委中有6人访问了非洲的20多个国家,并特地配了非洲地图,将中国领导人访问过的国家和温总理这次要访问的国家都标注出来,很容易给人造成中国“包围非洲”的错觉。——摘自《环球时报》(2006年6月21日)材料21956年,中埃建交,埃及成为中国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第一个非洲国家,从此中非开始了政治上相互支持、经贸上友好合作的长期友好关系。五十多年来,中国已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包括纺织厂、水电站、体育场、医院、学校等在内的近900个各类项目。在诸多项目中,坦赞铁路举世闻名。1970年10月,上万名中国铁路工人乘坐几个月的轮船漂洋过海,历时近6年修建了长达1860多公里的坦赞铁路。中国当年不仅花费了约10亿人民币,还有60多名中国专家长眠在了非洲。这条从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直通赞比亚的大铁路,一直被誉为中国无私援助非洲国家的历史见证。派遣医疗队是中国援助非洲的值得称道的方式。截止到2011年,中国向非洲43个国家派出了医疗队,累计达1.6万人次,共救助疾病患者2.4亿人次。多年“润物细无声"的援助,让非洲人民感受到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是真诚的、无私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和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也在飞速发展。众多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办厂,在各个领域和行业与非洲同行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截至2005年,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累计达11.8亿美元,在非洲落户的有800多家企业。这不仅有助于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带动了当地就业。另外,中非贸易2005年达近400亿美元。近年来,中国特别加强了从非洲国家的进口,让非洲保持顺差,使非洲从中获得了大量外汇收入。从2005年1月1日起,中国还对近30个最不发达非洲国家的190个税目的输华商品实施免关税政策,受惠商品的对华出口额增长1倍以上。坦桑尼亚报纸《今日报》最近报道,得益于中国对非洲的免税政策,该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150.1%。4、材料1表明了什么观点?其实质是什么?标准答案:①材料1表明的观点是: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和非洲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感到不安和恐惧,基于“政治化”的眼光和竞争者的立场,污蔑中国发展与非洲的关系是搞“新殖民主义”,对中非关系进行“妖魔化”。②材料1观点的实质是西方国家的一些人固守冷战思维,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持疑虑和敌视的态度,试图通过离间中非友好的方式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并达到其控制非洲的目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结合材料2归纳中国一非洲经济合作的特点有哪些?标准答案: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的特点主要有:其一,平等性。中国和非洲国家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平等相待是中国和非洲国家进行合作的基础。中国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从不附带前提条件。其二,互利双赢。发展中非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使双方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互利双赢是中国和非洲共同的目的。其三,全面性。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援助、投资和贸易等。能源合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发展中非合作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意义何在?标准答案:中国发展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有众多的有利条件。比如,双方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同的历史命运和相同的历史任务;双方对国际事务有相同和相似的看法和立场;中国与非洲国家间没有任何历史纠葛,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合作基础广泛坚实。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意义在于:第一,它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国际经济旧秩序存在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走集体自力更生的道路,才能真正发展起来。第二,经济上的密切合作促进政治、外交上的一致性。整个发展中国家用一个声音说话,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将产生重要影响。第三,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壮大了这些国家的力量,对于提高它们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很重大的意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2012年,“云南某校大学生将废弃空瓶挂窗外戏弄拾荒儿”的新闻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不论是无心之失,还是一时幼稚之举,都反映出这位大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缺乏同情心。有网友评论,“他吊起的是空瓶,跌落的却是他的‘空心’”。一句“空心”,直指大学生。如果主角不是大学生,事件大概不会引发如此争议。正因为大学生是承载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家才会质疑:如果他们连最基本的同情心都缺失,又谈何社会担当?事件激起的义愤背后,隐藏的是社会对整个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水准的担忧。虽然这只是个案,但依旧值得我们反思: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如何才能跟得上脚步?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开始,近些年来高校更加强调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失德事件屡见报端:研究生暴打老父、大学生校园虐猫、戏弄拾荒儿……虽然都是极端个案,但也反映出大学生道德水准与社会期待间的落差。育人成才,是社会对整个教育体系的期待。但判断大学生是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及性格。我们希望已经踏入或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学子们,也能够常常反躬自问:成才之前,我成人了吗?——摘编自《人民日报》材料2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为国为家者”分为四种,“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段话,最近在网络中被演绎为另外一种很有道理的说法: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的是“废品”,有才无德的是“毒品”。由此体现了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摘编自光明网7、为什么说“如果主角不是大学生,事件大概不会引发如此争议”?标准答案:成才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在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始终具有关键意义;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是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人才的基本条件;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即健康的体魄是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既要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又要加强审美修养。整个社会将大学生定位为未来的人才,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承载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如果仅仅将文化知识,即才作为唯一追求目标,那就变成了有才无德,必将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为什么说“成才之前要先成人”,以及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其重要性。标准答案: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这一人的基本素质都不具备,那其拥有再多的才干都无法得到发挥和运用。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法律素质是指人们掌握和运用法律的素养和能力。良好的法律素质有助于保证人们合法地实施行为,依法维护各种正当的权益,履行法定义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近年来,网络反腐显示出强大力量,一批贪污腐败案件的查处都与网民的举报监督相关。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约束,虚假举报、不实举报频现,一些不法分子借机敲诈勒索,实施犯罪活动。此外,由于公众的“猎奇心理”“猛料思维”,导致网络反腐呈现出娱乐化、低俗化的不良倾向,被举报人的个人隐私,包括家庭成员详细信息、照片也在网上疯狂传播,还有造谣诽谤、恶意炒作,形成了汹涌的网络暴力。——摘编自求是理论网材料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13年9月9日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人认为,解释的出台会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很多网友也担心新出台的司法解释是否会成为压制公民言论自由的工具。专家学者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打击利用网络进行诽谤的犯罪行为,对公民行使网络监督权,不仅不会影响,反而是一种保护。——摘编自新华网材料3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惩处力度,是广大网民的心声。这与开放网络、保障网络言论自由并不矛盾,有法制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遵从社会公序良俗、坚守道德底线的言论才会不受约束。——摘自《钱江晚报》9、如何理解加大网络方面的立法,对公民的言论自由“不是压制,而是保护”?标准答案:公民在平等的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才会充分享有自由权。我国公民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也有言论自由,但这种权利和自由要依法行使。既要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又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虽然法律是约束人们的行为的规范,但并不意味着对人们的自由的限制与取消,而是为了保障个人和他人的权利和自由都得以实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如何正确看待网络的作用及其秩序的维护?标准答案:网络生活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为使用不当而违背社会公德,甚至触犯法律。网络生活作为社会公共生活的组成部分,其秩序的维护既需要网民的自律,又要求网民要遵守道德规范,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同时,需要利用高科技手段作为监管。通过加强互联网方面的立法能够做到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启动以来,引起了社会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318位候选人的感人事迹引发各地强烈反响,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投票,网络投票已超过1亿人次。本届评选产生的54位全国道德模范,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有着感人至深的事迹。有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最关女孩何明、师者仁心龚全珍;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女孩刁娜;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诚信老爹”吴恒忠;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生命最后的抉择林俊德、航空报国英雄罗阳;敬老爱亲道德模范——坚强女孩早当家吴林香等。网民普遍认为,这些候选人都是人民群众推选出来的身边榜样,代表着人民群众心中的道德追求,他们的善行义举弥足珍贵,引领着当代中国的道德风尚。点击鼠标投出一票,不仅是对候选人的认可和致敬,更是向候选人事迹和精神的学习。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长期做好事不容易;一个人一时做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不容易。每投一票都是一次“善”的熏陶,每投一票都是一次“义”的洗礼。——摘编自新华网、中国文明网材料2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摘自习近平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的讲话材料3自2010年以来,“道德模范故事汇”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3年,各地故事汇巡演讲2000多场,宣传道德模范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受到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