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卓中学高二上学期生物学期末考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细胞外液【答案】B【解析】【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详解】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所以②是血浆,④是组织液,⑤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液,淋巴液可以汇入血浆,所以③是淋巴液;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组成,因此①是细胞外液。所以图中①~⑤的名称依次是细胞外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细胞内液,B正确。故选B。2.在下列物质中,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的一组是①血红蛋白②血浆蛋白③葡萄糖④尿素⑤生长激素⑥尿液⑦细胞内液⑧泪液⑨乳汁⑩脑脊液A.①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⑨ C.①⑥⑦⑧⑨ D.②③④⑤⑩【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能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都属于内环境是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成分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人体内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的器官内的液体不是体液,也不是内环境。【详解】①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不是内环境是组成成分,①错误;②血浆蛋白是血浆的组成成分,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正确;③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③正确;④尿素存在于血浆、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④正确;⑤生长激素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等,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⑤正确;⑥尿液随尿道直接排出体外,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⑥错误;⑦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⑦错误;⑧泪液由泪腺直接排出体外,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⑧错误;⑨乳汁由乳腺细胞产生进入乳腺管内,乳腺管与外界连通,因此乳汁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⑨错误;⑩脑脊液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⑩正确.故选D.3.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出现在内环境中②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③血浆成分稳定时机体保持稳态④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⑤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会出现组织水肿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答案】B【解析】【详解】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正常情况下不出现在内环境中,①正确;组织液,大部分渗回血浆,少部分渗入淋巴,②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可见,血浆成分稳定时机体不一定保持稳态,③错误;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大量丢失,④错误;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会引起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由血浆渗透到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加,因此会出现组织水肿,⑤正确。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4.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答案】B【解析】【分析】大脑皮层有相应的感觉中枢,若传入神经元和神经中枢没受到侵染,则相应的刺激仍会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感觉。【详解】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受损,则对相应的刺激不能产生相应的运动,但是因为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对刺激还是有感觉的,B正确,故选B。5.下列关于成年人神经细胞各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树突增大了神经细胞膜面积,利于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B.突触小体兴奋时可能释放肾上腺素C.细胞体是染色质中DNA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D.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是多种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细胞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又称神经元。神经细胞一般包含胞体、树突、轴突三个部分。神经细胞在接受足够大的刺激时能够形成动作电位在神经细胞内传递,也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导。【详解】解:A、树突增大了神经细胞膜面积,利于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A正确;B、肾上腺素可以作为神经递质,B正确;C、细胞体中的细胞核是染色质中DNA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C错误;D、细胞质基质是多种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元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是对识记层次的考查,属于基础题。6.下列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主神经系统是指受人体意识支配、可以“自主”控制的B.自主神经系统是指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C.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D.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是自主神经调节的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A、受人体意识支配、可以“自主”控制的是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A错误;B、自主神经系统是指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控制,B正确;C、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C正确;D、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是自主神经调节的结果,此时交感神经活动不占优势,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D正确。故选A。7.巴甫洛夫曾经做了如下的经典实验。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关于此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都属于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2、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该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A错误;B、味觉的形成无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属于反射,B错误;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进而建立起条件反射,这属于学习过程,C正确;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为非条件反射,两过程经过的反射弧有差异,前者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错误。故选C。8.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意:“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也就是说细胞外的钠离子浓度远高于膜内,所以当钠离子内流时,通过被动运输进入膜内,当排出时,钠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详解】A、由于细胞外钠离子浓度远高于膜内,所以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A正确;B、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Na+流入是被动运输,B错误;C、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Na+排出主动运输,C错误;D、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Na+流入是被动运输,D错误。故选A。【点睛】神经元上动作电位是由Na+的内流造成的,顺浓度梯度运输,此过程没有消耗能量,为被动运输;而恢复静息电位时,Na+排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所以为主动运输。9.已知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内则相反,如图所示。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应的电流,则膜外与膜内电流方向为
(
)
A.膜外b→a;膜内a→b B.膜外b→a;膜内b→aC.膜外a→b;膜内a→b D.膜外a→b;膜内b→a【答案】A【解析】【详解】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兴奋首先传到a点,此时a点变为外负内正,而b点还是外正内负,所以膜外电流方向b→a,膜内电流方向a→b,故选A。10.如图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切断②处,刺激③处,④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B.兴奋传递方向是④→③→①→②→⑤C.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③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答案】C【解析】【分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分析题图可知,①神经中枢,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途径是⑤→②→①→③→④。【详解】A、②上有神经节,可以判定其为传入神经,进而判定①为神经中枢、③为传出神经、④为效应器、⑤为感受器。若切断②处,刺激③处,④处有反应,但因反射弧结构不完整,故不属于反射活动,A错误;B、兴奋传递方向是⑤→②→①→③→④,B错误;C、②为传入神经,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正确;D、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但在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③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单向传导,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重点是根据反射弧的结构判断出反射弧的各部分的名称,识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11.成人排尿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当膀胱充盈的压力通过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直接传到脊髓。在排尿中枢的控制下,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使尿液进入尿道,可反射性地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于是完成排尿。从以上信息不可以得出()A.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反射B.排尿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膀胱壁的逼尿肌C.排尿反射使尿液顺利排出D.排尿反射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高级中枢调节起着主导的作用。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成人的有意识排尿是通过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对脊髓的低级排尿中枢调控完成的,故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反射,A不符合题意;B、根据题意“膀胱充盈的压力通过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可直接传到脊髓”可知,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膀胱内壁,B符合题意;C、正常人排尿过程中,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并使收缩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即排尿反射使尿液顺利排出,C不符合题意;D、排尿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排尿反射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切除健康狗的胰腺,2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症状。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为了证明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组的是()A.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腺,又不注射胰岛素B.用溶解于蒸馏水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C.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腺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D.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腺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腺的狗【答案】C【解析】【分析】因实验狗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要排除是否是溶剂的作用使血糖含量恢复正常,设置的对照应是对切除胰脏的狗体2天后,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等量溶剂。【详解】A、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组应2天后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A错误;B、为了排除该实验中所用溶剂的干扰,2天后只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生理盐水,B错误;C、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腺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排除生理盐水的影响,C正确;D、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腺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腺的狗,不能排除生理盐水对实验的干扰,同时还增加了许多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D错误。故选C。13.如图是血糖调节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低血糖状态时,通过①→②→③使血糖恢复正常,主要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B.高血糖状态时,胰岛A细胞产生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合成肝糖原和甘油三酯等C.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二者作用相同D.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答案】A【解析】【分析】血糖低于正常水平,可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血糖高于正常水平,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使血糖降低。【详解】A、低血糖状态时,通过①过程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胰高血糖素通过②过程作用于肝脏,使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A正确;B、高血糖状态时,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合成肝糖原和甘油三酯等,B错误;C、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两者作用相反,C错误;D、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错误。故选A。14.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酶和神经递质都是有机物B.激素弥散在全身体液中,激素和酶发挥作用后,即失活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都可以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D.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也一定能产生酶【答案】C【解析】【分析】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只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其自身并不参与代谢。酶作用的特点是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以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会抑制。【详解】A、神经递质大多是有机物,也有无机物,如一氧化氮,A错误;B、酶发挥作用后,不被灭活,酶可重复利用,B错误;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都可以与特定分子(受体)结合后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C正确;D、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的,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D错误。故选C。15.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调节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答案】B【解析】【详解】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最终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故A项正确;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重吸收水分,故B项错误;摄盐过多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通过相关神经调节,会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C项正确;饮水增加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进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最终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D项正确。【名师点睛】1.图解水盐平衡调节过程2.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三者关系如图:16.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不正确的是()A.a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C.c引起下丘脑分泌③神经递质D.d引起下丘脑分泌④甲状腺激素【答案】D【解析】【分析】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详解】A、过度紧张会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A正确;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引起尿量减少,B正确;C、c引起下丘脑的某一部位兴奋,通过神经调节分泌神经递质,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③胰高血糖素,C正确;D、d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④甲状腺激素,从而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D错误。故选D。17.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B.T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C.溶菌酶主要由唾液腺、泪腺分泌,因此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溶酶体、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答案】B【解析】【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3)免疫分子: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详解】A、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B、T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B正确;C、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的非免疫细胞产生,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错误;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不包括溶酶体,D错误。故选B。18.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B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只针对一种抗原发挥免疫作用;2、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组成;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详解】A、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A正确;B、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即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特异性免疫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只针对一种抗原发挥免疫作用,即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B正确;C、免疫活性物质是指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C正确;D、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错误。故选D。19.如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①是抗原呈递细胞B.细胞②是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C.细胞③是记忆B细胞,再次接触该抗原时可迅速增殖分化D.细胞④寿命比较长,细胞⑤产生的物质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抗原呈递细胞,②表示辅助性T细胞,③表示B淋巴细胞,④表示记忆细胞,⑤表示浆细胞。【详解】A、细胞①是抗原呈递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A正确;B、细胞②是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正确;C、细胞③是B淋巴细胞,接触抗原时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错误;D、细胞④是记忆细胞,寿命比较长,细胞⑤浆细胞产生的物质为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正确。故选C。20.下图表示人体过敏反应发生的基本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包含细胞免疫过程和体液免疫过程B.细胞①和细胞②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C.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指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细胞①是T细胞,细胞②是B细胞,细胞③是记忆B细胞,细胞④是浆细胞。【详解】A、根据图中分泌的抗体可知,过敏反应参与的是体液免疫,A错误;B、细胞①是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细胞②是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错误;C、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是B细胞分化出的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C错误;D、由图可知,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导致过敏症状,则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D正确。故选D。【点睛】21.下图甲为某植物芽的分布示意图,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B芽生长素浓度最可能处于图乙de区间B.对A芽给予右侧光照,其右侧生长素浓度可能处于图乙cd区间C.如果摘除图甲中的A芽,则B芽生长素浓度将会介于ef之间D.植物水平放置后A芽仍会向上生长,原因不是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为某植物芽的分布示意图,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导致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侧芽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造成顶端优势;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知生长素浓度在a~e之间是促进作用,高于e后是抑制作用。【详解】A、据分析可知,图甲B芽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抑制,最可能处于图乙ef区间,A错误;B、对A芽给予右侧光照,则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右侧向左侧运输,导致右侧生长素浓度低于左侧,右侧促进作用较弱,故右侧生长素浓度应低于c,B错误;C、如果摘除图甲中的A芽,则解除顶端优势后,B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会降低,从而促进侧芽生长,故B芽生长素浓度小于e,C错误;D、植物水平放置后,由于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导致近地侧生长比远地侧快,没有体现出两重性,D正确。故选D。22.为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B.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可能促进乙烯的合成C.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两者对茎段生长有协同作用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当植物茎中生长素的含量达到M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当茎中乙烯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详解】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是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共同起作用的,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有关,A错误;
B.据图分析,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即M时,会促进植物茎中乙烯的合成,B正确;
C.据图分析,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两者对茎段生长有拮抗作用,C错误;
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生长素的含量相同,但a点能促进植物生长,b点植物基本不生长,D错误。
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理解与运用。23.下列关于“探究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用葡萄插条不能带幼叶或幼芽,以免自身产生生长素影响实验结果B.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避免实验误差C.实验中不同浓度NAA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要相同D.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和IAA浓度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探究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实验中,自变量为NAA的浓度,因变量为生根数,芽的数量浸泡时间等均属于无关变量。【详解】A、实验用葡萄插条可少带一些幼叶或幼芽,但要保证各插条所带幼叶或幼芽的数量相同,A项错误;B、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B项错误;C、实验中自变量是NAA浓度,NAA处理插条的时间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C项正确;D、NAA(萘乙酸)属于生长素类似物,不是生长素(IAA),因此不能确定促进葡萄枝条生根的最适NAA和IAA浓度是否相同,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考生要能够通过实验分析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24.自然界中,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刺激,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对日照时间的感知跟光敏色素有关,其信息传递类型是化学信息B.该现象说明信息的来源可以是外界环境C.日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本质上是对基因程序性表达的调控D.可以通过人为地控制光照时间达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概念:信息一般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2、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应用:(1)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详解】植物对日照时间的感知虽然跟光敏色素有关,但是该信息是借助于光进行的信息传递类型属于物理信息,A错误;题目中的现象说明信息的来源(光)可以是外界环境,B正确;日照时间的长短变化是环境因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通过影响植物的代谢进而影响植物的开花,而植物代谢的调节本质上是由基因来调控的,C正确;信息传递可以用于生产和生活,根据题意可以通过人为地控制光照时间控制植物开花的时间,达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D正确。二、简答题(共5小题,共50分)25.人在运动时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机体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时,某种自主神经的活动占优势使心跳加快,这种自主神经是__________。(2)剧烈运动时,机体耗氧量增加、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大量CO2,CO2进入血液使呼吸运动加快。CO2使呼吸运动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3)运动时葡萄糖消耗加快,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以维持血糖相对稳定。胰高血糖素在升高血糖浓度方面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4)运动中出汗失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某种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该激素是__________。若大量失水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加。醛固酮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答案】(1)交感神经(2)人体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增强,耗氧量增大,同时产生的CO2增多,刺激呼吸中枢,加快呼吸运动的频率(3)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4)①.抗利尿激素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解析】【分析】1、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2、剧烈运动时,人体的呼吸频率会加快,呼吸作用增强,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刺激呼吸运动中枢,加快呼吸运动频率。【小问1详解】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运动时,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表现为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小问2详解】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剧烈运动时,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刺激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增加,排出体内过多的二氧化碳。【小问3详解】胰高血糖素是机体中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之一,该激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使血糖回升到正常水平。【小问4详解】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可以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渗透压恢复正常;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26.当人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疾病等情况时,常会产生消极情绪。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抑郁。有假说认为抑郁症与脑中神经递质NE(去甲肾上腺素),5HT(5羟色胺)等不足有关,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递质NE储存在___中,NE从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___,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从而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2)5HT在发挥作用后,一般不会再持续发挥作用,其原因是___。(3)物质M能降解NE或5HT。M制剂是一种抗抑郁药,请推测其抗郁的机制为___。(4)为了研发抗抑郁药,科研人员研究了柴胡皂A对抑郁模型大鼠脑中NE、5HT含量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A(正常大鼠)、B(抑郁模型大)、C(抑郁模型大鼠十柴胡皂首A)三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科研人员认为抑郁模型大鼠抑郁情况有所改善,根据结果分析,依据是___。【答案】(1)①.突触小泡②.受体(2)5HT在发挥作用后会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3)M抑制剂通过抑制物质M的活性来防止NE和5HT被降解,从而提高突触间隙中NE和5HT的含量(4)柴胡皂昔A可以提高大鼠脑组织中NE和5HT的含量【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小问1详解】神经递质NE储存在突触小泡中,NE从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上。【小问2详解】5HT在发挥作用后,一般不会再持续发挥作用,其原因是5HT在发挥作用后会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小问3详解】分析可知: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或NE含量较低。M抑制剂可能抑制物质M的活性,使5HT或NE的降解减少,突触间隙中5HT或NE含量升高,增强其兴奋性,以达到缓解抑郁症症状。【小问4详解】分析图可知,抑郁模型大鼠(B组)的5HT或NE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大鼠(A组)的,使用柴胡皂昔(C组)后,抑郁模型大鼠的5HT或NE含量接近正常大鼠(A组)的,说明柴胡皂昔
A可以提高大鼠脑组织中
NE和5HT的含量,使抑郁模型大鼠抑郁情况有所改善。27.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调控。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增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具有周期性,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物质准备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2)植物细胞分裂是由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协同作用完成的。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3)给黑暗中生长的幼苗照光后幼苗的形态出现明显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光信号的受体有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除了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还有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答案】(1)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①.促进细胞核的分裂②.促进细胞质的分裂(3)①.光敏色素②.温度、重力【解析】【分析】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受到光照射后→光敏色素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传导到细胞核内→基因选择性表达→表现出生物学效应。【小问1详解】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物质准备过程主要包括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小问2详解】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表现在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表现出协同作用。【小问3详解】植物能对光作出反应,是因为其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给黑暗中生长的幼苗照光后幼苗的形态出现明显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光信号的受体有光敏色素,光敏色素接受光照后,结构发生改变,该信息传导到细胞核,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表现出生物学效应;除了光,温度(如植物代谢会随温度不同而有旺盛和缓慢之分)、重力等环境因素也会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28.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可调节人体多种生命活动。双酚A(B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若进入人体可导致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及BPA作用位点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在TH分泌的过程中,过程①②③属于_____调节,过程④⑤⑥属于_____调节。(2)TH是亲脂性激素,可穿过特定细胞的质膜并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内的TH受体特异性结合。这一过程体现激素调节的特点是_____。(3)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促进胸腺分泌胸腺素。胸腺素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这说明垂体除参与体液调节外,还参与_____。(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是合成TH所必需的酶,且能促进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进入人体的BPA能抑制TPO活性,可导致血液中TH含量_____,其原因是_____。(5)有研究表明,BPA也能促进皮质醇分泌,抑制睾酮分泌,说明BPA除影响HPT轴外,还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其他内分泌轴的功能。这些内分泌轴包括_____。【答案】(1)①.分级②.反馈(2)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3)免疫调节(4)①.减少②.BPA能抑制TPO活性,导致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基因的表达减少,进而表现为促甲状腺激素作用效果下降,TH分泌少。(5)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解析】【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衢州学院《安装工程计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理工学院《地下空间利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短视频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东软学院《新闻发布理论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地籍测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有限元分析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理工学院《现代加工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图形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黄河交通学院《大型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必修6 项目二 设计制作交通信号灯 教学设计-沪科版(2019)信息技术教材选择性
- 口语教程4整套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讲义教案
- 商务部专员绩效考核指标量表
- 加德纳多元智能测评量表【复制】
- (完整)PEP人教版小学生英语单词四年级上册卡片(可直接打印)
- 面神经疾病课件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课件
- 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 班、团、队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 最全的人教初中数学常用概念、公式和定理
- 桥面结构现浇部分施工方案
- 开网店全部流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