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先进事迹(12篇)_第1页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12篇)_第2页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12篇)_第3页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12篇)_第4页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12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精选12篇)一个医生取得患者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篇1

彭林,男,44岁,大专文化,村医,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镇高粱村人。自1998年担当高粱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以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悄悄奉献,守护着当地农夫群众的健康。他靠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阔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一、情系农村,服务百姓无怨无悔。

2022年,他在参加统一的手足口病防疫任务时,有一次晚上出急诊,由于雨天路滑,不幸跌倒。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尽管掌握手足口病疫情,她带伤仍旧坚持战斗在一线,到病患者家中督导消毒杀菌,宣扬疾病防控学问。群众看到她有时痛得直冒冷汗,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得到彭医生细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高校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二、扎根农村,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2022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为了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他乐观协作上级,根据镇卫生院的统一标准要求,建成了布局合理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实现了六室分开、配备了微机和规范化的诊疗设施,并实现了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让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受到广阔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交口赞扬。

同时,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乐观主动地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已为辖区2000多名常住居民进行了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为辖区200多名老人,123例高血压病人,3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供应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他特殊关怀老年人健康状况,每年都亲自上门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准时将查体信息存入档案,成为老年人的贴身健康顾问。

三、支持改革,利为百姓谋。

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名目制度,从根本上转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但对于乡村医生来讲,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且待遇大幅度地降低。彭林医生没有丝毫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乐观协作村支两委工作

作为村医,还是一名老百姓信任的村医,他除了日常工作还大力支持高粱村村支两委各项工作,遇到有不理解的群众,做出正面解释,还帮忙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篇2

李广歆,男,汉族,民权县人,1963年10月生,中专文化,全科医师合格证,1983年至今担当伯党乡乡双楼村卫生员,30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悄悄倾注和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全村各族人民的健康。靠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从未消失医疗事故,赢得了广阔群众的信任和赞誉,多次受到乡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1983年刚毕业,李广歆就在双楼村卫生室工作,由于工作仔细精彩,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非常严峻。双楼村人口一千余人,双楼村地广人稀,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非常不便,李广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就报名到商丘卫校学习,毕业后他回家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

在平凡而艰难的工作岗位上,李广歆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把握医学学问,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常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2022年正值“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李广歆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五十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准时将信息反馈给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扬手册和黑板报,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乡党委和卫生院领导赐予高度赞扬。

三、情系农村,关怀广阔群众疾苦。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不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特别多,而且半夜出诊现象也很普遍。还记得在1997年9月的一个夜晚,时间已是十二点多,劳累了一天的李广歆刚刚睡觉。突然间,邻村的两个村民在门外大声敲门,说他们村有人服了农药,李广歆赶忙起床,向他们简洁了解一下状况后,背起药箱,不顾一天的疲乏,立即赶到现场,对病人进行抢救,最终,病人得以脱险了。像这样半夜出诊的事对于李广歆来说真的是太多了。三十年来,李广歆共接诊病人四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却从没有收取群众的一分出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削减诊疗费用数十万元。这三十年来,李广歆跑遍本村和周边几个村每一条小道,熟识了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平稳觉,从没过一个轻松开心的节日。由于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过他细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高校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篇3

赵纯清:让乡亲在家门口瞧上病

赵纯清,现任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山西村卫生室主任。1992年,他从淮北卫校毕业后,顺当进入濉溪县一家公立医院上班,很快成为医院骨干。但工作几年后,他听从内心深处的呼唤,不顾领导和同事的一再挽留,毅然辞职,回到家乡古饶镇山西村,利用家里的3间破瓦房办起了村卫生室,看病、治疗、出诊都是他一个人。虽然环境跟县里医院没法比,而且工作没日没夜,但他始终坚守初心——“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瞧得上病”,而且一干就是20多年。多年来,他还通过拜师学艺和刻苦钻研,娴熟把握了中医治病、推拿按摩、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等医术,努力提升服务村民的本事。

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有钱没钱,只要病人有需要,他就随叫随到。赵纯清说,多年来他最担忧的是有村民突发疾病。在上世纪90年月,村里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发生的两件事让他刻骨铭心:一件是一名村民农药中毒,因道路不畅未能准时送到医院救治,最终不幸去世;另一件是一名村民突发脑溢血,同样由于道路不畅,抢救车未能准时赶到,耽搁了治疗,留下严峻的后遗症。从那时起,他立志肯定要把路铺平修好,打通一条生命通道。20多年来,赵纯清先后挤出6万多元用于修路。

“做人讲人品,做医生就要树医德。”这是赵纯清多年来的行医宗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赵纯清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安徽好人”和“安徽省优秀医生”,并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赵纯清经常说:“作为一名时代乡村医生,在我心里,乡亲们恢复健康后那句真诚的‘感谢’,还有他们脸上舒心的笑容,才是我最大的成就和收获。”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篇4

任新海:家庭医生的“新标杆”

任新海,1986年开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现任定远县池河镇七里河村卫生室室长,30余年来,急躁细致服务辖区群众,被村民誉为健康“守门人”。

2022年,定远县开头实行医改,要求落实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名目制度。任新海乐观宣扬医改政策,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乐观开展新型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使村民在卫生室看病就能报销药费。他还根据要求在本辖区内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各项服务,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档,建档率达82%。

2022年,定远县全面开展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任新海仔细为辖区群众做好各项签约服务,赢得了签约村民的好评和赞誉。2022年7月7日,七里河村卫生室作为“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推动会”现场观摩和考察点之一,为全县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做出表率。2022年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以来,任新海又为辖区贫困群众免费签约并定期上门开展履约服务,履约服务率达96%以上。七里河村料沟圩组一位老党员为此写了一首赞扬任新海的打油诗:“签约服务形式好,家庭医生户户跑,服务热忱又周到,签约群众都夸耀!”

因工作成果突出,2022年8月,任新海获得“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光荣称号。2022年2月,被县卫生计生系统评为“最美家庭医生”。2022年7月被滁州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成为定远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一面旗帜!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篇5

庞建奎:哪里有病痛就去哪出诊

庞建奎,家住阜南县龙王乡槐寨村曹郢村民组,是槐寨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

自高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学医,后来又随多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及专家学习医术。一晃40多年过去了,他为解除患者的苦痛,走村串户,哪里有病痛去哪里,为病人排忧解难、医治疾病,如同雪中送炭,暖和着人心。

在行医生涯中,有几件事令庞建奎终身难忘。一次是20多年前一个腊月的夜里,有村民得了急性病,他毫不迟疑出诊。由于大雪下了一天,路途特别困难,他有好几次差点掉到沟里。到了病人家中后,他诊断患者得了急性胃炎,经过对症处理,病情得以缓解。

回来时大雪纷飞,但他的心却是暖暖的。还有一次,在出诊回家的路上,他发觉路旁躺着一位乞讨的老人,上前查看发觉老人是急性胃肠炎发作,状况非常危急。庞建奎想也没想把老人搀扶到家中,将老人安置好,马上对症下药,始终照看到康复,又给老人预备了回家的路费。老人回家后,写来一封感谢信,他才知道老人叫张万清,家住太和县。

以前人们对艾滋病不大了解,不情愿与患者接触,不同桌用餐,甚至连医生也不情愿救治。庞建奎发觉有不少艾滋病患者由于得不到有效救治,病情加重夺走生命。于是,他下定决心,仔细学习相关学问,通过对艾滋病学问的学习,把握了艾滋病传播三大途径,懂得了预防措施,便主动给艾滋病患者打针、打点滴,还督导他们按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并上门随访,让当地艾滋病患者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篇6

汤永:乡亲们离不开的村医

汤永,1971年诞生,是肥西县铭传乡白龙村的一名一般村医。其父是一名老赤脚医生,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幻想当一名医生。1993年卫校毕业后,回村从事预防、保健、诊疗工作。2000年全县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他担当白龙村卫生室室长。

靠着过硬的医术,以及热忱、和气的服务态度,当地十里八乡的患者都来找他就诊。每每天一亮,患者就排着长长的队,按序就诊。汤永一年接诊患者近3万人次,为患者出诊2000余人次。由于长期的过度疲惫工作,2022年3月,他累倒了,右耳失聪,重度耳鸣,紧接着脱发,从一开头斑秃,继而进展为全秃。此后,他带病工作,一边吃药、治疗,一边连续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服务。他曾在2022年、2022年、2022年被县卫健委评为“优秀健康卫士”。

20多年行医如一日,他随叫随到,从无怨言,电话始终保持24小时畅通。有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就是大年初一也是如此,更谈不上节假日。有人曾问他:“你这样没日没夜地干,图的是什么呀?既没有高收入,还担当着相当大的医疗风险,何苦呢?”他回答:“一是靠着一颗和善的心,二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三救死扶伤是一名医生的基本职业道德。”

目前,白龙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77人。汤永经常为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送药上门、指导就医,贫困户深受感动。“把病人当邻里、当伴侣、当亲人,成为乡亲们离不开的一名一般村医,就是自己的欢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说。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篇7

石水生:贴钱贴药暖民心

石水生,宿松县五里乡黎冲村乡村医生。从1970年起始终从事乡村医生工作,诊断患者80万人次,无一起医疗事故发生。1998年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2022年获宿松县卫生系统先进工称号,2022年获安徽省优秀乡村医生称号,2022年10月被评为“宿松好人”,多次被评为乡村优秀党员。

1970年经群众推举和领导批准,石水生当上了一名赤脚医生。1983年,他顺当通过了全省统一考试,获得乡村医生证书;2022年获中专文凭;2022年获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这些平凡的履历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和培训的石水生来说,其间布满着艰辛的努力。

黎冲村有18个村民小组,30多个自然村,3400多人口。全村群众新病老病,石水生心中都有一本账。2022年村民石先和突患脑溢血,两个多月不能说话。石水生每天背着药箱到他家为他治疗,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多月,病人完全恢复健康。

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石水生从不为金钱所动,在治病过程中,贴钱贴药贴时间是常有的事,始终把解决病人苦痛放在心上。50年来,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过来(或来人报信),马上上门诊治。诊治时,有时忙到深夜,等病人病情稳定了才离开,遇到疑难杂症,他就想方设法,关心病人转院治疗,并陪病人一同前往,直到病人转危为安,才放心回家。

近年来,石水生又为实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连续努力着,为做村民满足的乡村医生不停奔忙,尽己所能保障一方百姓的健康。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篇8

李艳:淮河上的“白衣天使”

“一位乡村医生,长年划船摆桨去淮河水面为船户们看病检查身体,送医送药。”——这条特别的行医路她坚持了20多年,淮河水里有她洒下的辛勤汗水,淮河岸边有她留下的很多脚印。这位可爱可亲的人,就是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镇信湾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李艳。

1974年,李艳诞生在一个农夫家庭,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医生,要关心乡亲们治病脱贫。1992年,她如愿考取了蚌埠卫生学校,毕业后毅然回村。良好的医术、热忱的服务、高尚的品德,让她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更是成了方圆几十里村民眼中“最美的医生”。

距离信湾村2公里远的地方,有个力源码头。由于船民们吃住都在船上,大多数人饮用淮河水,很不卫生,常常患有胃肠道疾病等。李艳时刻牵挂着船民的安危,急救包总是预备妥当,一旦接到患者的电话,便立刻动身。20年来,她共接诊病人3万人次,出诊服务1万人次,却只收基本的医疗费,从不多收一分钱。

2022年,实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李艳被推选为信湾村卫生室负责人。她到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上班最早一个来,下班最晚一个走。村卫生室面对的是农夫群众,孤、寡、老、残比较多,她给老百姓看病实行减、免、缓,卫生室每年给患者减免费用达5000多元。

由于积劳成疾,李艳于2022年5月突然患了眼底静脉堵塞,右眼的视力下降到0.1,几乎失明。她从上海出院后,乡亲们都纷纷拿着家里的土鸡蛋等礼品前去探望,并主动帮忙干一些农活。乡亲们的关怀让李艳深受感动,她不顾家人的劝阻,只在家呆了两天,就回到了岗位上。

淮河水奔流不息,过往船只日夜穿梭,李艳守着淮河,守着百姓,践行着医术和医德,用她的小医大爱惜佑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平安。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篇9

蒋国胜:40年无医疗事故和纠纷

蒋国胜,1958年8月诞生,现任黄山区汤口镇冈村卫生室负责人。1979年6月,他迈入简陋的村卫生室,同时暗下决心:“硬件不足软件补”,肯定要用精湛的医术、贴心的服务赢得患者的信任。

40年来,蒋国胜的脚印     遍及冈村的每一个角落。他常说:“先做人,后行医。”在他的乡村行医执业记录中,诊疗群众15万余人次,出诊及上门服务2.1万余人次,从未消失医疗事故、医疗纠纷。他的一言一行见证了医德乃是乡村医生的灵魂。

1992年4月,蒋国胜开头担当冈村卫生室负责人。为了促进卫生室的进展,他全力推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建成省级规范化建设达标村卫生室。同时,他乐观提倡学习提升,卫生室工作人员相继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执业护士证书、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证书等,是黄山区为数不多的具备国家执业资格的村卫生室之一。

2022年7月,冈村卫生室领先响应药品零差率改革试点号召,严格执行基层医改政策,成为黄山区首个试点村卫生室。2022年乡村一体化服务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2022年规范药房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试点,2022年签约服务试点等等一系列的达标试点,冈村卫生室都在黄山区充当“领头雁”角色。

2022年6月初,蒋国胜感到身体明显不适,但面对老年人体检和家庭签约贫困人口履约的繁重工作任务,他没有告知任何人,而是始终坚持到当年6月14日下午,被家人送往安医大一附院治疗,查出系肺恶性肿瘤。即便住院期间,他仍电话指导同事们做好签约服务,嘱咐做好公卫随访。

多年来他所管理的村卫生室屡获表彰。1993年,他获得“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1998年被评为“全国模范乡村医生”。他悄悄扎根基层,当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篇10

董末平:青春韶华献乡村

董末平,1972年诞生,泾县云岭镇章渡村村医。从1990年起,从事乡村医生30年来,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让患者满足,让家属放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

有病人常问董末平过年过节上不上班,她总开玩笑地说:“从正月初一上到腊月三十晚,从腊月三十晚上到正月初一。”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乡村行医生涯中,董末平始终把医德作为乡村医生的灵魂。女儿还小时,董末平常常骑着自行车,肩膀上背着出诊箱,车后带着女儿,车头上挂着出诊包,到病人家里帮病人打针。逢到有河流时,先把女儿背过去,然后再把出诊箱和出诊包背过去,再把自行车搬过去。有一次带着女儿出诊时,被一条恶狗追着,两个人都摔倒了。女儿哭着说:“妈妈,我们以后走大路,不要走小路。”孩子那时候小,她不懂,到农户家哪有大路走。

1996年夏日的一天中午,董末平去河对面出诊,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啊”。她赶忙背上药箱,不顾自己已怀孕8个月,一口气跑到现场。原来是一个6岁小孩在河里溺水了,在村民的关心下,她开头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在高温下抢救了1个多小时,仍没能挽救孩子的生命。此后出诊的路上,只要观察小孩子,她就习惯性地提示家长要看管好孩子。

30年来,董末平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山间小道,对每一户村民的身体状况都了如指掌。她始终坚守在村医这个岗位上,守护着村民的健康,把最美妙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基层卫生事业。她说,我会一如既往地走下去,我坚信乡村医生将来的路会越走越宽,明天会越来越好!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篇11

丁明玉:电话是村民“救命号码”

丁明玉,1969年2月诞生,现为泗县丁湖镇丁陈村一名乡村医生。自走上从医道路后,丁明玉就在心里暗暗宣誓,肯定要做一名李月华那样的好医生!

作为一位农村医生,他服务的对象多是一些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儿童,这更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但是丁明玉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还是夜深人静、酷热难当,总是随叫随到。他不仅是一名救死扶伤的乡村医生,还是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亲人。他的电话号码被当地群众称为“救命号码”。

1995年,村里连卫生室都没有,百姓看病要到十几里地外的乡镇卫生院,非常不便。看到这种现状,在蚌医进修后的丁明玉放弃了到外面进展的念头,留在村里干起了村医。曾有一家外地医院要高薪聘请丁明玉,被他婉言谢绝。当时,很多伴侣都不理解他,可他却说:“乡亲们都信任我,干村医给了我莫大的成就感和使命感。”

2022年,草沟镇官塘村一位80多岁老太太听说丁明玉医术高超、为人和善,特地到卫生室找他看病。老太太却遗忘带钱,丁明玉就把老太太的医药费全部垫付,还亲自把她平安送回家。丁陈村村民朱乐前的儿子因车祸成了植物人,家庭非常困难。丁明玉在得知状况后,便不定期上门为其孩子进行体检,向朱乐前夫妻俩传授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学问,并垫付部分医药费用。

从医多年来,丁明玉以精湛医术获得了十里八乡群众的高度认可,就连本县的其他乡镇,以及周边的五河、灵璧、泗洪等地也常常有患者慕名前来就诊。他所负责的丁陈村卫生室,无论是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还是贫困人口健康扶贫等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县前列。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篇12

“乡亲们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我原来工作的村卫生室有4名医生,活不多,我们都觉得这里更需要我们。”谢爱娥说,船上的日子的确很苦,2022年以前连电视都看不了,家里的收音机不知道听坏了多少台。“开头几年熬不住的时候也想过离开,可是乡亲们需要我,我和乡亲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离不开他们了。”2022年,谢爱娥又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成员,分管妇联和计生工作。

谢爱娥告知记者,刚到船头咀时,湖上常有大风大浪,让她这个“旱鸭子”很不适应。“有时候一个浪拍过来,立马浑身就湿透了,我就紧紧地把住船沿儿,一刻也不敢松手。之前那个皮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