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土地资源与环境课件_第1页
3第三章-土地资源与环境课件_第2页
3第三章-土地资源与环境课件_第3页
3第三章-土地资源与环境课件_第4页
3第三章-土地资源与环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土地资源与环境第一节土地的概念及特性第二节土地资源第三节世界土地资源的地理分布及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一、土地的概念马克思的土地概念最初以食物,现成的生活资料给人类

第一节土地的概念及特性英国科学家马歇尔(Marshall)土地是大自然为帮助人类,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所赠与人类的物质和力量。

一、土地的概念美国经济学家(伊利Ely)

土地是侧重于大自然所赋予的东西,不仅仅包括它的表面,还包括地面上和地面下的东西。

农村土地评价专家会议

土地包含地球上特定地域的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地、水文和植被的物质基础,它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目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

土地: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括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一、土地的概念水生物岩石

土壤大气地球上的特定部分土地土地地上层地表层地下层土壤地貌水文植被动物气候岩石水文土壤

Soil岩石

Rock生物

Organism

①土地是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然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

②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具有一定的立体空间;

③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结果;

④土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要点⑤土地的性质随时间而不断变化。二、土地的特性1、土地的自然特性(土地固有)(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2)土地利用的永续性只要利用合理,土地的生产力能够得到保持或不断提高,土地可以年复一年地使用下去要求尊重土地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土地(3)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不动产地理位置不同,土地的有用性会有很大变化,即土地利用与改良有很强的地域性就地利用;因地制宜(4)土地质量地域间的差异性土地自身条件(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气候条件(光照、温度、降雨量等;地方经济技术水平土地质量与功能上的差异特定用途而言发挥本地优势,地区间优势互补2.土地的经济特性(1)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土地是人类的稀缺资源,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必须节约用地,努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力(2)土地用途的多样性在利用土地时,力求使土地的用途、利用规模和利用方法等均为最佳,追求土地效益最大(3)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土地用途变更有时较容易有时需付出巨大代价有时根本办不到在决定土地用途时,要充分论证,科学合理决策,谨防造成损失和浪费!(4)土地的资产性土地具有经济价值和交换价值作为财产保存;作为生产资料进行买卖和出让温州商人正式以50亿元买下阿联酋三小岛300个人工小岛拼成了世界地图的形状,其中135个岛屿已经有了买主。三、土地的功能与作用1、土地的功能(1)养育功能:(2)承载功能:(3)美学功能:(4)资产功能:

万物土中生大自然是美的;美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缺乏发现美的眼光或视角。跨地区、跨国界购买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我国可以这样,但前提是:买得起、守得住、用得好。城在水中水在山中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在水中水在城中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熊猫故乡茶文化(1)土地是社会制度演替的中介。(2)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3)宏观调控经济发展的手段。2、土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剥削者(富人)被剥削者(穷人)土地毛的“打土豪分田地”对要鼓励发展的产业或部门,供土地促其发展;对要限制发展的就少供或不供土地。按地貌特征,可把土地划分为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按土壤性质:粘质土、砂质土和壤质土;按土地所有权:私有、国有和集体所有;最为常用的是按照土地的经济用途分类:四、土地的分类四、土地的分类(依经济用途)(1)耕地(2)园地(3)林地(4)草地(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交通用地(7)水域(8)未利用土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耕地(2)园地(3)林地(4)草地(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交通用地(7)水域(8)未利用土地城镇土地分类第二节土地资源一、土地资源的概念

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能够创造财富和产生经济价值的那部分土地。土地土地资源二、影响土地资源质量及其利用方向的主要自然因素1.气候要素

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东南、华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降水充沛,气候温暖一年3熟干旱少雨,寒冬长一年1熟中南、西南地区华北地区一年2.5熟一年2熟二、影响土地资源质量及其利用方向的主要自然因素2.生物要素: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耕地---农作物园地---果蔬林地---林草草地---牧草土壤性质与质量因植物种类和覆被条件不同而不同二、影响土地资源质量及其利用方向的主要自然因素3.地学要素

地形(海拔高度、坡度)

地貌(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成土母质(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平坝区:耕地(水田)+园地丘陵区耕地+园地+林地山区:林地+荒草地+耕地丘陵旱坡地利用丘体中上部丘体中下部丘底-丘间丘陵区不同坡位的土壤残积物、坡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成土母质二、影响土地资源质量及其利用方向的主要自然因素4.土壤要素土壤类型、母质、土壤地带性、土壤剖面及理化性状水文及地球化学特征:地表水、地下水及其水质紫色泥岩坡积物上发育形成的石灰性紫色土紫色砂岩坡积物上发育形成的酸性紫色土第三节世界土地资源的地理分布及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一、世界各地土地资源的分布概况71%3.61亿km229%1.49亿km21.海陆分布2.世界土地资源分布气候带面积(106hm2)占世界%耕地(106hm2)高纬度极地气候4593.4中纬度冷温气候190013.7523中纬度温暖气候地中海型气候区1120.815东海岸区217015.81200内陆区204914.81082荒漠、半荒漠区280020.114低纬度热带气候湿润区10407.783干湿交替区3002.2150冲积土5904.3320山地土壤246517.715合计13885100.030673.世界土地资源现状(万hm2,hm2/人)地区土地面积耕地人均耕地草地森林人均森林森林覆盖率%其他土地世界1341422513655480.2334631633454380.6126.640亿公顷亚洲30871094834840.131095003474170.1417.76600(不含中国)大洋洲849137555501.8942389990690.7210.7非洲29633131776860.23891788520230.8417.77000北美洲中美洲21370372597400.603672791407121.8236.53000南美洲1752946961230.295029814200欧洲22609842929850.40182213145980.2930.9600中国9327421241440.10400001数据来源于FAO2001资料,1997《世界森林状况》美国9158961769500.65239250印度2973191501000.1511050俄罗斯16888501260240.85二、全球土地资源退化土地资源退化——由于人类不当的利用土地或某些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地生产能力或其他功能的衰减,以致土地生态系统向简单无序的方向演替的过程。土地沙化(荒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或碱化土地污染成因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1.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

即土壤侵蚀,指在水(水蚀)或风(风蚀)的作用下,地表土壤被分离、运移和沉积的过程。每年全球的土壤侵蚀量约250亿t,由此每年失去耕地5~7万km2。成因自然因素气候(降雨量、降雨强度、风速风向及气温等)土壤(质地、结构性、透水性等)植被(类型、覆盖度等)人为因素陡坡开垦;毁坏植被;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农耕措施等。2.土地荒漠化(沙化)

由于植被遭到破坏,在干旱、风、水的作用下,地面土壤肥力逐渐减弱或丧失,土地向(荒漠)沙漠方向演变的过程。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成因3.土壤次生盐渍化或碱化

指由于土壤中盐分(盐渍化)或钠离子(碱化)含量的增加、土壤pH值上升,导致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恶化,土地生产力下降的过程。成因不合理灌溉地下水位上升(海水倒灌)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三、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及特点1.概况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土地辽阔,类型多样②山地多,平地少③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④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严重⑤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组合错位,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别大三大自然区域

全国土地面积耕地面积东部季风区48%

93%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52%7%农地坡度<8°,平地---64.9%;8°~25°,缓坡地---29.6%;>25°,陡坡地---5.5%;3.我国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水土流失(2)耕地面积逐年减少(3)土地沙化(4)土地次生盐渍化或碱化(5)耕地土壤贫瘠化(6)土壤污染水土流失70%47%33%20%70%50%40%全国水土流失情况土地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CO32-,HCO3-,NO3-PO43-,Ca2+,Mg2+,K+,Na+,Fe3+CO32-,HCO3-,NO3-PO43-,Na+,Ca2+,Mg2+,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土壤碱化土地污染我国耕地面积连年锐减,已迫近“18亿亩红线”——叩问中国粮食安全的生命线(《科学时报》2008年4月21日报道)耕地资源是中国粮食安全的生命线,近年来呈现出令人焦虑的危急形势。在《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全国耕地面积已经从2001年的19.14亿亩锐减至2007年的18.26亿亩,迫近“18亿亩耕地红线”。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2008年,国际粮食涨价浪潮汹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再度引起广泛关注。“任何时候,一个国家的吃饭问题不能攥到别人手里,尤其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要时刻注意自身的粮食安全,牢牢守住耕地资源这道最后防线。”(郧文聚)我们要守住的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仅是数量、质量问题,更是耕地健康问题。这道红线应该是能够持续而稳定地向所有人群提供无污染、无公害、能增强健康和延年益寿的粮食和其他食物的“绿色耕地”。

近7年时间里,年度间耕地减少量从最初的3800万亩,减至目前的100万亩以内。2007年,全国耕地的净减少量是61万亩,实际耕地因占用减少354万亩,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达293万亩。过去5年(2003-2008)我国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达152.6万公顷(2289万亩)。在占与补之间,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差别,更重要的差别在于,耕地在占与补之间,空间上发生了变化,质量状况也有变化。例如:我国耕地南北产能变化较大,南方一亩地能养3个人,到了北方,3亩地不一定能养一个人。因此,眼睛不能仅仅盯在数字上,而应该追问耕地减的是什么,在哪儿减的,减的怎么样,补的是什么,在哪儿补的,补得怎么样。郧文聚展示,全国连片集中分布的优质耕地只有50多片,不到10亿亩耕地,其中6亿亩可灌溉,4亿亩不能灌溉。即使是优质耕地,依然有必要细化认识。例如全国最大的连片集中分布的优质耕地——黄淮海平原,就存在很多不可持续因素(不少地方过度抽取地下水,已经形成巨大的地下漏斗,大量的耕地资源持续利用面临水资源的制约)。同时,这些耕地尚存在“健康”隐忧。2007年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全国受污染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三项合计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据估算,全国每年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到人体健康。我国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的潜力很大,保障发展的国土空间潜力也很大。现在,建设用地当中闲置土地、空闲土地、批而未供土地大约有400万亩,还有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2亿亩,未利用地39亿亩。“十五”期间,国土资源部每年通过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年均400多万亩。另据一项对全国644个城市的统计表明,我国城镇人均建设用地达到了133平方米,大大高于国际水平。城市里各种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效率也比较低;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的总量数倍于城镇建设用地,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退宅还田的潜力巨大;公路、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节约用地的潜力同样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