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萧红萧红,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和萧军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另为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
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画忆萧红萧红故居作者介绍
许广平(1898-1968),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团成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笔名景宋,祖籍福建,1898年2月12日生于广东番禺一个败落的官僚家庭里。
周海婴,1929年9月生于上海,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1个儿子,著有《鲁迅与我七十年》等书。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另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北京鲁迅中学、绍兴鲁迅中学名誉校长,中国鲁迅研究室、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顾问等。
周海婴出生于1929年9月。在他将出世时,一度出现难产的迹象。当医生为此征求鲁迅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鲁迅不假思索地说:“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也许鲁迅认为这孩子是意外
的收获,为了孩子的坚强,他对新生命倾注了异乎寻常的爱。海婴这个名字,鲁迅取自上海出生的婴儿这一意思。他对海婴的教育完全按照他于1919年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尽量创造机会让海婴自由地成长,希望海婴成为一个“敢说、敢笑、敢骂、敢打”的人。
朱安,1878年6月生于浙江绍兴。祖上做过知县一类的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朱安,虽然识字不多,但懂得礼仪,性格温和,待人厚道。鲁迅的母亲决定娶来给自己的大儿子鲁迅做媳妇.这婚事是母亲安排的,他只能默默承受。结婚后他很少向外人诉说自己的婚姻生活,仅对好友许寿裳说过这么一句沉痛的话:“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她性格和顺,与人相处并不困难,婆婆鲁瑞对她十分喜爱。她的遗愿是葬在上海鲁迅墓旁,这当然未能如愿;她的葬礼按许广平的意思举行,下葬在北京她婆婆鲁瑞的墓旁,坟上没有任何标记。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没用。看来我这一辈子只好服侍娘娘一个人了,万一娘娘归了西天,从大先生一向的为人看,我以后的生活他是会管的。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赴日本留学,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他发表著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1927年10月起定居上海。1930年,他发起组织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3月,发起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1932年,他与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组织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6年10月19日病逝。
鲁迅简介鲁迅重要文章的解读《祥林嫂》人性的残忍,“咀嚼人的灵魂”《药》启蒙的结果是被启蒙的对象活活吃掉《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民族的劣根”,呼唤生命的强者《狂人日记》吃人的文化,打破“瞒”和“骗”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
)关于回忆录回忆录主要记录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或所熟悉的历史事件,也有主要记述自己所交往过的他人的事迹的。回忆录主要就是对回忆的整理和记录,和一般传记相比,不见得很连贯和完整,但作者常常拿带着某些感情来叙述,对某些事件或者生活细节的呈现可能更加生动、亲切。
本文与一般人物传记不同,是一篇回忆录。萧红以细腻的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零碎的细节,随意点染,但感情真挚而又深厚,文笔散漫而又抒情,展现出鲁迅先生丰富的性格特征。萧红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作为作家的鲁迅,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形象丰满的鲁迅。鲁迅先生属于他所处的时代,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精读课文内容并思考:阅读课文后,结合课文具体事例,你觉得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运用哪些人物描写手法刻画鲁迅?节数事件性格手法1
鲁迅的“笑”
2鲁迅的步伐
3品评衣着
4
夜谈和待人吃饭
5
招呼来客
明朗、爽快、不掩饰真情轻捷善解人意、知识丰富友善、慷慨大方、尊重妻子
爱开玩笑略写、细节描写略写、细节描写正侧面结合、详写详写、细节描写略写、语言及细节节数事件性格手法6
久雨偶晴的造访
7
和海婴嬉戏
8冯雪峰来访
9对青年来信的态度
1011指导青年看电影
善用革命和科学精神指导青年善解人意、童心依在略写、语言及细节语言和对比描写关心、宽容青年语言(直引和间引)场面描写、语言描写和蔼可亲语言描写、对比好客、真心待友
节数事件性格手法12不游公园却勤出门
13不请男佣却热待客
14不吝校样纸及坐车1516喝茶和抽烟
1718昼陪客人夜加班
热爱、指导青年节俭、好客礼让别人、宁亏自己礼让别人、宁亏自己(节俭)惜时、勤奋对比、语言及细节描写对比、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对比描写对比、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细节描写节数事件性格
手法19对“时髦”的厌恶
20对鬼神的不相信
21品尝海婴的鱼丸
22
包书也要亲自动手
23简陋的居住环境
朴素、不张扬、爱憎分明富有科学精神不轻易否定、有家庭民主思想
对工作一丝不苟俭朴、勤劳、待人真诚环境、衣着、眼神描写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动作语言、对比对比、细节环境、细节节数事件性格手法24
书房就是卧室
2526整个三层楼的寂静
27鲁迅先生病了28病中鲁迅的休息态度
29病中鲁迅的待客之道勤俭节约、爱书如命、惜时喜静、勤奋工作坦然面对疾病惜时、忘我工作好客、平易近人、忘我工作环境、细节对比烘托对比、神情、语言心理、细节语言、神情节数事件性格手法30先生体质大不如前
31妻子许先生的担当
32病中先生的饮食
33病情不断恶化
34病中的困顿
一讲话就精神
工作如山、不得休息别人重视、自己不以为然仍不忘工作(问刊物)、坚强俭省、坚定
神情、对比间接描写环境、语言、间接神情、细节、间接神情、间接、环境、细节节数事件性格手法35海婴的药瓶“玩具”
36病稍好转就会客
37时刻伴随的小画
3839最后的时刻
语言、细节描写爱孩子、坚强坚强、关心别人、乐观、平和间接、语言、细节推崇个性解放、
个性自由勤奋不息细节、语言细节、避讳探讨与归纳生活中的鲁迅萧红眼中的鲁迅①人之夫的鲁迅②人之友的鲁迅③人之主的鲁迅④生活之主的鲁迅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探讨与归纳生活中的鲁迅萧红眼中的鲁迅①人之夫的鲁迅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
②人之友的鲁迅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探讨与归纳生活中的鲁迅萧红眼中的鲁迅③人之主的鲁迅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人的平等待人的老人④生活之主的鲁迅潇洒、轻松、极富生活化、幽默、风趣、好玩、
鲁迅先生“写给亲属”的七条遗嘱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你的事情,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鲁迅《死》鲁迅与许广平、周建人等合影。(1927年10月4日摄于上海。)
“海婴六个月,一九三0年三月二十七日,上海”。(注:背后扶着周海婴的是鲁迅的手。)周海婴出生百日全家照,1930年1月4日午后摄于上海。
许广平最喜欢的一张鲁迅照片,背心为许广平亲手编织。
1912年鲁迅自己设计的服装,有点像中山装,更像今天的夹克。鲁迅不是神仙。鲁迅与我们是最为贴近的。细读鲁迅,你会感到它仿佛是针对当下中国的问题在发言,而又具有历史的高度和深度。鲁迅是活在现实中国的,每一个愿意并正在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问题的青年,都能够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过去,人们把鲁迅复杂化了,今天我们要把复杂的鲁迅简单化,也就是还原一个可亲可爱、可敬可学的鲁迅。小结思考、讨论、探究、合作下列问题,理解本文在结构上的艺术特色。1、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明显感到,全文总共39节,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这是一种什么手法?这种手法实际上是散文化的写作方法,即“形散神不散”或“形散神聚”的特点。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许多生活的细节,随意写来,就象一些印象的片断回放,但这些印象组合起来,突显出一个生活化、人情味十足的鲁迅——即本文的“神”。2、本文的“传主”是鲁迅先生,却用很多笔墨写了鲁迅的妻子许广平先生,这是为什么?
这是一种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因为许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的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断,令人信服。即本文采用了直接(或正面)和间接(或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双线结构。“深刻、伟大”与“平和”是如何统一在鲁迅身上的?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他的深刻与伟大,正如前面毛主席所给予的高度评价,是无与伦比的,但这是基于对他的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