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_第1页
《高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_第2页
《高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_第3页
《高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_第4页
《高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教学基本要求(地理)********出版社2010年3月说明1.《高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是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4年颁布的《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针对地理学科基础型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其相应的教材而编写的,供教师和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地理复习中使用。2.本书的大部分主题内容中,均设置了【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梳理】【学习指引】【核心内容例题解析】等栏目,在四大部分主题下,附设了“学习训练”栏目。3.【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栏目中的“学习水平”,包括“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每一层次的“学习水平”说明如下:学习水平基本含义举例识记能对重要地理事实性知识进行回忆、再认、图上指认◆规范书写地名、地理术语◆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在地图上指明地理位置◆识别与指认地理事物◆说出地理事物的分类与构成◆列举归属某一类的地理事物理解能对主要地理原理性知识进行解释与说明◆描述地理景观并加以区分◆复述地理概念并加以解释◆概述地理过程、地理特征◆阐述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列举同类与异类地理事物简单应用能将某一方面地理知识运用到新情境中描述应用类学习水平的行为动词一般有:“阐明”“解析”“归纳”“评价”“推测”等◆运用地理原理解析或推测某一地理事象◆根据某一地理事象论证地理原理◆归纳某一地理事象的特征◆评价某一地理事象的优、劣◆阐明某一地理事象的地理意义◆找出能够支持地理原理的地理证据◆依据图表、文字材料进行图文转换综合应用能在复杂情境中对多元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解析地理事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某一地理因素变化对其他因素产生的影响◆归纳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并分析区内差异◆预测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发现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4.【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栏目是以表格方式呈现的,例:内容要点学习水平举例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1.月相2.月相与潮汐变化3.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条件◆主要月相的名称及对应的农历日期◆大潮和小潮出现的农历日期……◆月球表面环境的特征◆朝向地球的月面始终不变的原因……◆对某一次日食或月食的现象进行解释与分析……◆阐明潮汐对水资源、海岸地貌、生态、航运、养殖、发电、旅游等的影响……由于应用类学习水平强调在具体情景中运用地理知识,情形相对复杂,因此表中用具体行为动词进行描述。应用类的“学习水平举例”,提供的是地理学习范式,不可能详列知识内容,所以在具体学习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结合国内外重要的时事热点、身边的现实问题与地理学科的新近发展。5.【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栏目,主要是从地理认知的视角来表述“知识与技能”的内容,但其中也表明了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在这些内容要点的落实过程中,还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从而积累并提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2010年3月

目录第一部分宇宙与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梳理】………………………()【学习指引】………………………()【核心内容例题解析】……………()二、月球对于地球的意义【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梳理】………………………()【学习指引】………………………()【核心内容例题解析】……………()三、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梳理】………………………()【学习指引】………………………()四、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梳理】………………………()【学习指引】………………………()【核心内容例题解析】……………()附:第一部分学习训练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一、岩石与地貌【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梳理】………………………()【学习指引】………………………()【核心内容例题解析】……………()二、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梳理】………………………()【学习指引】………………………()【核心内容例题解析】……………()三、水循环与水资源【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梳理】………………………()【学习指引】………………………()【核心内容例题解析】……………()四、海洋环境与海洋资源【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梳理】………………………()【学习指引】………………………()【核心内容例题解析】……………()附:第二部分学习训练……………()第三部分人文地理环境一、人口与环境人口容量【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梳理】………………………()【学习指引】………………………()【核心内容例题解析】……………()二、城市与城市化【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梳理】………………………()【学习指引】………………………()【核心内容例题解析】……………()三、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梳理】………………………()【学习指引】………………………()【核心内容例题解析】……………()四、工业区位与工业区【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梳理】………………………()【学习指引】………………………()【核心内容例题解析】……………()五、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梳理】………………………()【学习指引】………………………()【核心内容例题解析】……………()六、地域文化【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梳理】………………………()【学习指引】………………………()【核心内容例题解析】……………()附:第三部分学习训练第四部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梳理】………………………()【学习指引】………………………()附:第四部分学习训练

第一部分宇宙与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认识地球,从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开始。学习“地球在宇宙中”,能够了解宇宙中的各类天体、各级天体系统以及地球所处的宇宙空间位置;知晓太阳系的八大成员、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认清地球为何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原因。开展观察天象、观看录像、分析图片等活动,采取系统归类、比较异同、成因分析等方法,有助于掌握本主题所涉及的知识。学习“地球在宇宙中”,还可以感知宇宙无边无际的浩瀚之美、天穹万物与天体系统的有序之美、蓝色星球得天独厚的生命之美;培养“遥望天空”的科学意识与探究精神;促进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的形成。【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要点学习水平举例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1.天体系统2.太阳系3.地球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主要天体类型的名称◆两种最基本的天体名称◆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位置序列及分类◆太阳大气三个层次及其主要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及周期◆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体的基本特征◆天体系统的层次◆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的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的特征◆地球生命物质的存在条件◆利用相关示意图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依据图文资料说明主要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内容梳理】宇宙中的天体宇宙中的天体天体类型天体系统最基本的两种天体:恒星、星云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太阳系太阳系太阳八颗行星地球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周期主要标志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太阳外部结构【学习指引】宇宙中最基本的两种天体宇宙中存在各种星体和弥漫物质,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所有这一切通称天体,各种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和星云。这两种天体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认为恒星是由星云演化而来的。恒星和星云的共同特点是质量巨大,不同点是: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星云则由气体、尘埃物质组成,呈云雾状的天体;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体积更大,密度小的特点。宇宙中最基本的两种天体利用天体系统框图,掌握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从属关系宇宙中运动的天体相互绕转、吸引,形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中的中心天体一般是由质量巨大利用天体系统框图,掌握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从属关系银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内其他恒星系彗星、流星体等总星系太阳系八颗行星、卫星太阳矮行星、众多小天体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另外,在阅读“天体系统图”时,要特别注意地球所在的位置。带着问题阅读“太阳系”示意图太阳系的组成是太阳系部分的重点内容。以下问题有助于打开你的阅读思路:(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什么?(2)除了八颗行星外,太阳系还包括哪些天体类型带着问题阅读“太阳系”示意图太阳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吸引了太阳系中其他天体围绕太阳运转,太阳成为中心天体。除太阳、八颗行星外,太阳系还有矮行星、众多小天体、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按距日由近及远的排列顺序可以用“水金地火,木土天海”来记忆。归纳太阳外部结构及各层主要特征的方法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到外可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通常肉眼看到太阳明亮的光盘就是光球。用列表的方式来比较光球、色球和日冕的位置、厚度、温度、亮度等特征,便于我们掌握其变化趋势。归纳太阳外部结构及各层主要特征的方法

位置厚度温度亮度光球里里外薄厚低高高低色球日冕有关太阳活动知识点的列表整理有关太阳活动知识点的列表整理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平均周期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主要标志黑子光球11年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地面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全球天气与气候异常耀斑色球日珥太阳风日冕如何阅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图课本中“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图反映了一些地区太阳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关系。阅读此图时先要明确图中各坐标的含义: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年),纵坐标(右)表示黑子相对数(个),纵坐标(左)表示年平均降水量(mm)。然后明确图中红色曲线表示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年际变化,蓝色曲线表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上中下三组曲线分别表示不同测站测得的太阳黑子相对数如何阅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图根据图中信息分析,70°~80°N一些地区年降水量较多的年份也就是太阳黑子活动相对数较多的年份,反之则较少,两者呈正相关关系;60°~70°N一些地区降水量较多的年份却是太阳黑子数较少的年份,两者呈负相关关系;50°~60°N一些地区有些年份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数呈正相关,有些年份呈负相关。可见以上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活动有关。“太阳系八颗行星主要数据“太阳系八颗行星主要数据”表告诉我们什么(1)表中八颗行星按距日由近及远排列顺序与行星的表面温度高低有什么关系?(2)将行星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等按行星距日由近及远的排列顺序进行比较,归纳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等三类行星的共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等类地行星距离太阳较近,表面温度较高,质量小,但平均密度大。木星、土星等巨行星质量、体积巨大,平均密度较小。天王星、海王星等远日行星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较低。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的天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适中,这三个“适中”使地球具备了生命物质存在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也是地球成为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天体的原因。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的天体【核心内容例题解析】例题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决议,冥王星将从太阳系大行星行列“出局”,被归入“矮行星”。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AABCD土星1.图中表示冥王星与地球的字母分别是和,它们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运动,具有性、性和近圆性的共同特征。3.读下表写出冥王星退出大行星行列的主要原因:轨道半径(天文单位)公转周期自转周期质量(地球=1)体积(地球=1)表面平均温度(℃)地球1.001年23时56分1.001.0015海王星30.13165年(24±4)时17.2257.1-220冥王星39.87248年6.39日0.00240.009-230主要原因:。解析“太阳系示意图”是学习的核心内容。第1小题考查的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位置序列;第2小题要求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得出八大行星的运行具有共面性、同向性以及近圆性的特征;第3小题属于核心内容向外延伸的考点,该题结合了天文学的热点,要求阅读表中数据,分析冥王星与所列海王星、地球的不同特点,阐明“出局”的原因。学习水平1.识记2.理解3.简单应用参考答案1.DA自西向东2.共面同向3.与海王星、地球相比,质量与体积偏小二、月球对地球的意义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对地球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月相变化、海水的潮涨潮落及日食和月食等天文现象,都与月球有关。本主题涉及到一些物理知识和天文知识,涉及抽象的空间位置变化,是学习的难点,需要激发空间感知,把握空间联系,也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综合思维。月亮是婉约浪漫的象征,是人们寄托情思的媒介,是文学艺术作品频频出现的景观。月球知识可以培养人文精神,陶冶美好情操。【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要点学习水平举例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1.月相2.月相与潮汐变化3.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条件◆主要月相的名称及对应的农历日期◆大潮和小潮出现的农历日期◆月球表面环境的特征◆朝向地球的月面始终不变的原因◆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依次出现的规律◆日食与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大潮、小潮出现时对应的月相◆对某一次日食或月食现象进行解释与分析◆用月相变化原理解析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以及文学艺术作品中对月相的描述◆阐明潮汐对水资源、海岸地貌、生态、航运、养殖、发电、旅游等的影响【内容梳理】月球月球月球的环境月球的运动周期对地球的意义月相月相与潮汐日食与月食【学习指引】月球引力小对月面环境的影响月球质量是地球的1/81,引力是地球的1/6,月球如此小的引力对月面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用下面的框图表示。月球引力小对月面环境的影响月球质量小月球质量小月球上没有大气月球没有水没有光的散射无生命月球引力小寂静无声昼夜温差大众多陨石坑环形山漆黑的白天运用“月相成因”图解释月相变化规律月球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由于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导致地球上所见月球光亮部分形状的变化。“月相成因示意”图右侧的一组箭头表示太阳光,图的中央是地球。从逆时针的自转方向判断,这是北半球上空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内圈表示月球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在轨道上所处的不同位置。处在不同位置的月球朝向太阳的半球运用“月相成因”图解释月相变化规律凸月凸月满月下弦月上弦月蛾眉月蛾眉月新月地球朔望太光阳月相成因示意图新月(朔,农历初一)时,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这时正对地球的是月球背向太阳光的暗黑半球。满月(望,农历十五或十六)时,地球处于太阳与月球期间,这时正对地球的是月球面向太阳的明亮半球。从新月至满月期间,我们所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是月球的西半部,并且不断增大;从满月至新月之间,我们所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是月球的东半部,并且在不断缩小。分析大潮与小潮形成原因的要点随着月球不断地绕地球运行,因而形成了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的周期性更迭。月相有规律的变化,是月球绕地球运行时日、地、月相对位置始终在有规律变化的结果。分析大潮与小潮形成原因的要点天体间引潮力的大小与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经测算月球引潮力是太阳的2.18倍,所以地球上的潮汐现象主要取决于月球引潮力。地球上潮汐现象的周期是以月球的周日运动——月球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为周期。期间地表同一地点的海水连续发生两次涨潮(或两次落潮)的时间间隔约为12小时25分。每当农历月初和月半时,月球、太阳和地球几乎处在同一直线附近,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相互叠加,使涨潮特别高,落潮特别低,形成大潮。而农历初七、初八和廿二、廿三时,日地和月地的连线相互垂直,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相互削弱出现小潮。【核心内容例题解析】例题:读美国航天局2009年11月13日公布的撞月后月尘升腾的照片,以及“月相成因示意图”1.从美国航天局公布的撞月后月尘升腾的照片看,月球的表面起伏不平,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这一特征形成的可能原因是。2.在地球上看月球,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读“月相成因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新月的是,满月的是,上弦月的是,下弦月的是。月相变化的原因是。3.我国古代有许多诗句都描写到月相。宋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晓风残月”描写的月相,与图中字母代表的月相图对应的是,此月相出现的农历日期是。解析“月相成因示意图”是学习的核心内容。第1小题要求通过图片回忆所学月球概况的知识,答出月球表面上多环形山和陨石坑的事实,后半部分考点是要求“解释和说明”月球表面环境的特征的,回答此题首先要了解月球体积较小这一事实,才能得出后面的结论。要正确回答第2小题,必须从图中读懂月球绕地球公转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了解月球在不同位置时所出现的月相。第3小题要求熟悉此宋词,知道“晓”即“清晨”之意。“残月”可理解为缺失了月球大半亮面的“蛾眉月”,而清晨可以看到的“蛾眉月”大致出现在“下弦月”之后、“新月”之前。学习水平1.识记理解2.理解3.综合应用参考答案1.多环形山和陨石坑月球体积较小,使得月球引力小,不足以吸引大气,缺乏大气层的保护和缓冲,月面频频遭受陨星(流星体)的撞击;另外,月球早期的火山活动,使得月球上形成很多环形山。2.C;A;D;B;月球绕地球公转,日、地、月三者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3.H;农历二十七或二十八。三、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可以了解各类太空资源以及探索太空的意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结合时事新闻,通过收集资料、观看录像、编写墙报等活动,回首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新进展,从而激励揭秘宇宙、研究太空的科学志向。【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要点学习水平举例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1.太空探索的历程2.太空探索的意义◆太空资源的主要类型◆运用太空探索的新近事例说明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内容梳理】太空探索太空探索探索的历程探索的意义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仰望星空,关注天文学的最新发展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飞出地球,去探索宇宙的奥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使这种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我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及时获取有关人类探索宇宙和开发宇宙的新发展、新成果。仰望星空,关注发展在我们身边重要的天象,关注天文学的最新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我们的宇宙知识,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仰望星空,关注天文学的最新发展如何开展“思考与实践”活动课本在“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专题中设置的“思考与实践”活动大多为开放性内容,一个人苦思冥想往往无济于事,建议合作完成相关内容。如如何开展“思考与实践”活动

四、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地球运动对人类的地理环境有深刻的影响,如地球上的昼夜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等现象,地球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洋流等起着重要作用,地球公转对地球上的气候也有重大影响。地球运动的知识既是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学习中要加强相关图示的阅读与地球仪等教学具的演示,重视空间思维、逻辑推理、地理计算的学习过程,运用举一反三、灵活变式的训练方法来理解概念,掌握原理。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可以帮助理解“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现象的“发现”与“思索”的良好习惯。【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要点学习水平举例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1.地球自转和公转2.地方时和区时3.地转偏向力4.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5.四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经度及日期变更规则◆南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的方向◆黄赤交角的度数◆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对应的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恒星日和太阳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北京时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某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的状况◆天文四季的划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区时的换算◆运用相关示意图阐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知识,解析生产、生活中的地理事象【内容梳理】地球的地球的自转运动运动的方向、速度、周期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与区时地理意义运动的方向、速度、周期运动的方向、速度、周期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四季的形成地球的公转运动【学习指引】怎样换算两地的区时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换算区时的实际问题。换算两地区时,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怎样换算两地的区时第一步,根据两地的经度换算两地分属的时区。(将经度数值除以15,所得商按四舍五入方法保留至整数部分)第二步,计算两地的时区差(即两地时区的间隔)第三步,利用两地区时差等于两地时区差的关系,再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即每向西移一个时区,区时减1小时,反之则加1小时,这样就可换算两地的区时。例:一架飞机于9月10日上午10时解:第一步,换算北京、罗马两地所属时区:116÷15≈8(东八区),12÷15≈1(东一区)第二步,计算北京、罗马两地的时区差:北京位于东八区,罗马位于东一区,两地时区差=8-1=7第三步,计算罗马当地时间(区时)10-7=3,即9月10日上午3时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更为了避免日期上的紊乱,国际上规定把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作了这样的规定: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时,日期要增加一天。学习时要正确理解日界线两侧日期换算法则“西加东减”与时差计算“东加西减”正好相反的原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更东十一区东十一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西十一区加一天减一天180°日界线地球自转方向东当我们阅读日界线图时可以发现,西十二区在日界线右侧,东十二区在日界线左侧,那么日界线两侧到底哪一边是东?哪一边是西呢?下面请你演示:转动地球仪,使0°经线正对你的视线,这时以0°经线为中心,东时区在东边,西时区在西边。再慢慢转动地球仪,使180°经线正对你的视线,这时以180°经线为中心,东时区“跑”到西边,西时区却“跑”到东边去了。因此东时区和西时区并不代表日界线两侧的东西方向。读懂了这个道理后,你就可以归纳并记住: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就是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就是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列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点列表时,可以“运动形式”、“围绕中心”、“方向”、“速度”和“周期”列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点运动形式围绕中心方向速度周期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角速度均为15°/小时(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角速度、线速度均为零1日(1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4秒,1太阳日为24小时)公转太阳平均角速度为1°/日,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1年黄赤交角示意图中的点、线、面地球上连接南北两极并通过地心的线为地轴,地轴与地表的交点为极点,其中指出北极星方向的为北极,另一点为南极。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为赤道,赤道所在的平面为赤道平面。黄赤交角示意图中的点、线、面黄赤交角示意图黄赤交角示意图公转时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运行,且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方向。这样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与地球的赤道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两者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为23°26′。黄赤交角的度数值与地球上阳光直射的最北、最南界线(即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的数值相同,地轴与黄赤交角的夹角数值与地球上极圈的数值相同。黄赤交角和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互为余角。运用“黄赤交角示意图”思考:当黄赤交角稍变大(或稍变小)时,地球上有阳光直射现象的范围、有极昼(夜)现象的范围会如何变化;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会如何变化。折叠铁丝,配合地球仪,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折叠铁丝,配合地球仪,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先用铁丝折成如图右半部分所示形状,使其代表太阳直射光线,其高度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再在桌上用粉笔画一个较大的圆圈,代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如下图中用虚线表示的圆圈)。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演示示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演示示意将地球仪平放在桌面上,缓慢地按逆时针方向围绕铁丝折成的“太阳”公转一周。演示时要注意:(1)地轴倾斜方向不能改变,始终使地轴朝一个方向倾斜。(2)地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保持一致(即逆时针方向)。(3)把支架上部代表太阳直射光线的铁丝,对准地球仪的球心。演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观察“太阳直射光线”在“地球”上移动现象,归纳并总结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移动的规律。把你观察到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情况在下面的示意图中表示出来:23°26′23°26′N23°26′S0°36912次年3月21日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如何确定“二分”“二至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如何确定“二分”“二至”日的位置每年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晨昏圈所在平面正好通过地轴,所有纬线均被平分为长度相等的昼弧与夜弧,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晨昏圈同时与北极圈、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内(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晨昏圈同时与北极圈、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在阅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时,应抓住地球公转时的几个特殊位置:如果晨昏圈同时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我们即可确定此时地球公转所处位置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如果晨昏圈同时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则此时地球所处公转位置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如果晨昏圈通过地轴,所有纬线均被平分为长度相等的昼弧、夜弧,此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其中,由北半球冬至日转到夏至日的位置,是北半球的春分日。阅读“北纬40°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图要领读懂课本阅读“北纬40°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图要领北纬40°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北纬40°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春分、秋分73°26′50°26°34′夏至冬至6:007:264:34东西北南图中通过东西南北四点的圆圈为地平圈。利用地平圈上的信息,我们可以观察北纬40°处二分日、二至日太阳升落方向、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并可分别计算两分日、两至日的白昼时间长度。通过南北两点并与地平圈垂直的圆圈为子午圈(图中半圆表示地平圈以上部分的午圈)。利用午圈上的信息,我们可以比较北纬40°处在二分日、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图中不同长度的圆弧分别表示北纬40°处二分日、二至日太阳在地平线以上运行的路径,根据圆弧的长短可粗略判断不同节气的白昼长短。阅读“北纬40°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图时,可以思考以下问题:(1)二分日、二至日太阳升落时间、方向,计算当日白昼时间长度。(2)二分日、二至日当日正午太阳高度数值,分析该数值大小与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间的关系。(3)归纳40°N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次年春分期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如何比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导致地球上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是一个圆球体,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该纬线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递减。因此,要比较某日不同纬度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首先要确定当日太阳直射纬线的纬度,根据该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原理可得出:与太阳直射纬线纬度差值越小,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大,这样就可比较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了。如何比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核心内容例题解析】例题读某日地球光照图,回答:9090°EAB太阳光90°W180°CD某日地球光照图1.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图中表示的是____(南、北)半球,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日(节气)。2.图示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此刻太阳直射的经度是____________,北京时间是_______时。这一天北京与广州相比,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3.图中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按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解析“地球光照图”是学习的核心内容。试题提供的地球光照图没有标注地球自转方向,但是依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基础知识,解题时可以在图中标注的90°W与90°E之间添画逆时针方向箭头,并由此确定,本题的经纬网图以北极为中心。进一步读图可以观察到,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这说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这一天正值北半球夏至日。从标注的经度数中还可读出,与180°对应的0°经线处此刻为正午12时,由此推算,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是20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期间,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即北京的白昼比广州长;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因此,北京太阳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广州。同理,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是B、A、D、C。因为某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与该地距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有关,距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学习水平1.识记理解2.理解3.简单应用参考答案1.北夏至2.北纬23.5°0°20北京广州3.B、A、D、C

附:第一部分学习训练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现象的出现与太阳活动基本无关的是()A.极地出现极光现象 B.极圈内出现极昼(夜)现象 C.地面短波通讯中断 D.地球磁场受干扰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黑子和耀斑 B.黑子与日珥 C.日珥和太阳风 D.耀斑与太阳风3.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到外依次可分为()A.日冕、色球、光球 B.色球、光球、日冕C.光球、色球、日冕 D.光球、日冕、色球4.宇宙空间是人类进行科学实验的理想场所,它具有特殊的环境条件之一是()A.高真空、低辐射 B.超低温、高真空C.微重力、弱辐射 D.超高温、强辐射5.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已增设为国家法定假日。以下传统节日中,其日期的安排不是依据月相变化来确定的是()A.春节 B.清明 C.端午 D.中秋6.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奥林匹亚当地时间2008年3月24日11时(北京时间2008年3月24日17时)举行,希腊奥林匹亚位于的时区是(A.西二区 B.西八区 C.东二区 D.东十区7.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光下人影始终朝向北方,该地位于()A.赤道 B.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C.北回归线以北 D.南回归线以南8.下列有关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约4°N)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年中各出现一次最大值和一次最小值B.一年中各出现两次最大值和最小值C.最大值出现在白昼最长的一日D.最小值出现在白昼最短的一日9.上海与埃及开罗的纬度位置相当,两城市大致相同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长短变化 B.大潮出现时间C.气候类型 D.降水季节分配10.2008年3月29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活动,全球数百座城市在当地时间29日晚8时起陆续熄灯一小时,以警示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关注。下列参加熄灯一小时活动的各组城市中,其熄灯时间按先后顺序正确排列的是()A.曼谷—悉尼—芝加哥—旧金山 B.悉尼—曼谷—芝加哥—旧金山C.旧金山—芝加哥—悉尼—曼谷 D.芝加哥—旧金山—曼谷—悉尼二、读图分析题1.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1)图中表示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字母代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两平面的夹角度数为_____________。(2)图中表示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A称为__________。字母E所示夹角为地轴与___________面的夹角,它的度数与____________密切相关。(3)如果图中F角稍变大,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将______________,地球上有极昼(夜)地区的范围将变_______________。POQ2.我国南方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个垂直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前后)缩短为零。3月21日(前后)在听到广播传来“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12点整POQ(1)一年中旗杆影子OP最长时出现在______月_____日前后,当天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三个月后该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2)Q处的大树位于旗杆的_________方向。(3)旗杆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以下报道,回答:2007年10月25日农历丁亥年九月十五星期四九月廿立冬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1)央视国际频道向全世界转播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升空实况,在美国旧金山(约38°N,122°W)的华人观看“嫦娥一号”升空的当地时间是()A.10月23日2时05分 B.10月23日14时05分C.10月24日2时05分D.10月24日14时05分(2)下列四幅月相示意图中,表示“嫦娥一号”升空当日晴朗夜空出现的月相的是()A. B. C. D. (3)地球上见到月有圆缺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A.形状不同 B.大小不同 C.发光亮度不同 D.相对位置不同(4)“嫦娥一号”升空至传回第一幅月面图像期间,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长夜短,昼渐长B.昼长夜短,夜渐长C.昼短夜长,昼渐长D.昼短夜长,夜渐长(5)“嫦娥一号”绕月探测一年期间,经历了两次月食考验,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及地球上出现潮汐现象是()A.地球处于日、月之间,出现小潮B.地球处于日、月之间,出现大潮C.月球处于日、地之间,出现小潮D.月球处于日、地之间,出现大潮(6)月球是人类探测宇宙和星际航行的第一站,按天体类型划分,月球属于()A.行星 B.流星体 C.卫星 D.彗星(7)下列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所见所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月球上行走是轻飘飘的 B.没有大气污染,白天天空特别蔚蓝C.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 D.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

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岩石与地貌在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地球上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本主题可以通过景观照片、简单工具、野外实地观察以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方法进行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从中领略到“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了解板块运动及其所产生的后果,而且还可以增添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要点学习水平举例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1.板块构造学说2.地震要素与火山类型3.地震与火山的形成与分布4.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5.等高线地形图6.主要的地貌类型7.地貌对经济建设的影响◆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地震要素: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世界两大地震带的名称和分布◆按成因划分的三大类岩石的名称◆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大理岩所属的岩石类型◆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化学元素◆主要地貌类型的名称◆板块的消亡边界与生长边界◆地震波中的纵波与横波传播速度的差异◆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联系◆影响烈度大小的主要因素◆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其主要特征◆侵入岩和喷出岩的不同特点◆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区◆我国黄土地貌的典型分布区◆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的主要原因◆运用“海底扩张示意图”阐明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规律◆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海沟、岛弧链和高大褶皱山脉的成因◆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世界地震带与火山带的分布特点◆根据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示意图分析地壳物质是如何循环的◆根据景观图判断各类地貌类型,阐明主要特征和形成条件◆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地形特征◆根据地震或火山实例,分析其成因、危害,提出防灾减灾的建议◆评价某地地貌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发展、旅游等的影响

【内容梳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板块运动地震与火山地震、火山与人类的关系板块张裂地区:裂谷或海洋板块碰撞地区:高山、海沟或岛弧链地震火山火山成因火山类型岩石与矿物岩石与矿物岩浆岩侵入岩喷出岩岩浆在地壳内冷凝岩浆喷出地表冷凝沉积岩破碎岩石沉积固结变质岩鞭岩高温高压岩石变质石英、长石、方解石、云母、角闪石、橄榄石等岩石分类及特点岩石成因造岩矿物从等高线数值看:从等高线数值看:平原、丘陵、山地、高原从等高线疏密程度看:陡崖、陡坡、缓坡从等高线形状特征看:山峰、洼地、鞍部、山脊、山谷地貌与农业生产地貌与城市发展地貌与工程建设地貌与旅游资源地貌主要地貌类型及特点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地貌成因过程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地貌类型 【学习指引】如何阅读“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阅读如何阅读“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按照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的边界分为两种:一种为生长边界,这种边界两侧的板块做张裂运动,往往形成海洋或裂谷;另一种为消亡边界,这种边界两侧的板块相互碰撞,往往形成山脉、岛弧或海沟。每一个板块既有生长边界又有消亡边界,因此没有一个板块可以无限地扩大,也没有一个板块会无限缩小直至消亡。注意区分板块的生长边界(张裂地带)和消亡边界(碰撞地带),注意板块生长边界两侧的箭头所表示的板块运动方向,了解各相邻板块是处于碰撞还是张裂状态。阅读“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还要注意六大板块的构成。六大板块中除太平洋板块全部由海洋组成外,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海洋部分和大陆部分。可联系一些区域地理现象来阅读“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下表中列举的是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板块运动而形成的地形:地形举例板块运动特点相邻板块名称大西洋海岭大洋板块张裂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东非大裂谷大陆板块张裂亚洲东南部深海沟、岛弧链大洋板块对大陆板块碰撞、俯冲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北美洲西海岸山脉大洋板块对大陆板块碰撞、俯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阿尔卑斯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联系地震的震级和烈度,两者都是表示地震强度的一种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以从两方面区别它们。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联系首先,震级和烈度的含义不同。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释放能量大小的级别。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烈度是指某地区受地震影响的强弱或破坏程度。破坏越严重,烈度就越大。其次,确定震级和烈度大小的依据不同。震级是根据地震台站的仪器记录,按一定公式推算得出。当地震发生时,处在不同位置的地震台站,只要仪器记录和公式推算准确,会得出相同的地震震级。震级与所释放的地震波能量有固定的函数关系,每增大一级,大约能量增加30倍。地震烈度的大小,是根据地震发生时人的感觉及室内摆设的动摇情况,以及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破坏轻重程度,还有地面破坏现象等来确定。因此,一次地震发生时,所处位置、条件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烈度。烈度大小与地震震级大小,离震中的远近,震源深浅,当地的地质、岩石、土壤以及建筑物本身牢固程度等多方面条件有关。总的说来,地震震级越大,烈度越大;距震中越近,震源越浅、建筑物越不牢固,烈度也就越大。如何理解三大岩石的转化课本介绍了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但没有介绍这三大类岩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来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大类岩石。如何理解三大岩石的转化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下图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示意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1)源于软流层中的岩浆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2)地表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了沉积岩。(3)已生成的各类岩石,在地下的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4)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岩浆。三大类岩石比较辨析岩石的特征最有效的方法是对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特点、矿物成分进行比较,这样可以快速抓住每一类型岩石最本质的特征,从而形成对岩石知识的深刻理解。三大类岩石比较类型形成过程特点岩石举例岩浆岩侵入岩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内部,冷却凝结而成岩石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喷出岩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岩石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玄武岩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搬运,经过沉积、固结而成岩石层理构造、有的含有化石石灰岩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成新岩石片理构造大理岩如何理解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课本在介绍主要地貌类型中提到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这些都是外力如何理解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侵蚀作用是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的破坏过程。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有的像古代城堡,有的像擎天立柱,有的像大石蘑菇,这是风挟带岩石碎屑,磨蚀岩石的结果,称之为风蚀地貌。风蚀地貌包括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雅丹等多种形态。流水的侵蚀作用强大而普遍。地表流水可分为坡面流水和沟谷河流,坡面流水冲刷地面,使之趋于破碎。沟谷河流流水,使谷底和河床加宽加深。瀑布、峡谷、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就是流水侵蚀的强烈表现。流水对岩石还有化学溶蚀作用。含有CO2的地表水、地下水能溶解岩石中的可溶解性盐类,如碳酸钙、氯化钠等,形成天然溶液而随水流失。我国的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等喀斯特地貌就是可溶性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流水的长期溶解和冲刷作用形成的。海浪不断拍击岩石,把岩石“击”成碎屑,再以碎屑为工具加速破坏岩石,在海岸形成海蚀柱、海蚀桥、海蚀洞穴等奇特的海蚀地貌。搬运作用是指风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不同的外力搬运方式不同,流水搬运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流速,流速大的水流能挟带砂砾等较粗物质,流速小的水流则挟带细小的泥沙等较细物质;风力搬运与流水搬运有相似之处,风速越大,搬运的颗粒越粗,移动的距离越远;海浪搬运通常发生在近岸浅水带。波浪瞬时速度快,能量较高,搬运物多为较粗的砂砾,潮流和其他海流流速较慢,搬运物多为较细的粉砂和淤泥。堆积作用是指岩石受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物质逐渐沉淀、堆积的过程。在流水的沉积过程中,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在河流的中下游常常造成宽广平坦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如我国长江三角洲等。风在搬运过程中,因风速减小或遇到障碍物,风沙便沉积下来,形成沙丘、沙垄等风积地貌。颗粒细小的粉砂粘土,被风挟带出沙漠区,随着风力减弱,在外围形成黄土沉积。如我国的黄土高原等。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0米。(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由于图幅限制,在一幅图上不一定每条等高线全部闭合(完整画出)。(4)一般情况下两条等高线不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的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则表示陡崖;如果要表示悬崖地形,则会用虚线表示。(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坡度变化均匀。(6)等高线分布形状表示地表起伏状况。等高线从周围向中心高度逐渐升高的地方表示山峰或山顶;两个山顶间高度相对较低处为鞍部;等高线的弯曲凸向高处部分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凸向低处部分为山脊。(7)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一组闭合等高线的示坡线指向中心,则表示盆地或洼地。(8)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丘陵;500米线以上一般显示山地或高原。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山脉走向、阳坡、阴坡等特征,我们可以综合认识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课本介绍了地貌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发展和旅游的影响,这里再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1)与气候结合计算山麓和山顶的温差。根据气候直减率(0.65℃/判断山脉不同坡向的降水。山脉的迎风坡往往因为气流被抬升、水汽凝结而多雨;背风坡气流下沉,温度升高,水汽蒸发,往往少雨,并有焚风效应。盆地不易散热,易引起空气的滞留。城市如果位处河谷(山谷)或盆地中,大气污染较重,易出现大气污染事件。(2)与河流水文水系结合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山谷处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且落差大,流速急。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形成河流分水岭。(3)与水库建设及坝址选择结合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且在“口袋形”口部筑坝工程量相对较小(不考虑地质等条件)。(4)与铁路、公路、引水线路建设结合一般情况下,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引水线路还要考虑到地势的下行。(5)与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布局结合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居民区应考虑: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核心内容例题解析】例题1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回答:俯冲带俯冲带海平面西大陆板块岩浆上升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QPVGMNH大洋板块EF1.图中海底地形P处为,Q处为;V处是物质涌升处。2.据图可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比,密度较大的是,年龄较为年轻的是,E、F、G三处海底地层岩石年龄按自新到老依次排列是。3.下列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是()A、玄武岩 B、页岩 C、花岗岩 D、石英岩4.如M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N板块的名称是板块,M、N两板块碰撞处形成和。5.日本是世界上火山地震多发的国家,用板块学说的理论解释。解析“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是学习的核心内容。本题以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为材料,综合考查对地壳结构特征、板块构造学说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图文转换能力。第1小题的解答可由图中左部表示板块运动的箭头,确定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相向运动方向。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当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由于大洋板块位置较低、密度较大,因而会俯冲大陆板块之下,并往往形成海沟,即图中P处。图中Q处两侧箭头方向相反,表示这里正好是新的大洋地壳的诞生处,即洋脊,而来自软流层的地幔物质又是从洋脊顶部的开裂处涌出的。由此不难回答第2小题中“E、F、G三处海底地层岩石年龄按自新到老依次排列”,因为距洋脊越近,海底岩石的年龄越年轻。第3小题提及的H处在图中显示了其位于火山口的位置,这与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的观点是一致的,由于页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沉积岩和变质岩,他们都不是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的,而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因此只有作为喷出岩代表的玄武岩才是最佳答案。第4小题根据图中的方向标可以确定,位于太平洋板块以西的大陆板块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处形成的是深海沟和岛弧链。第5小题根据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要说明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处,是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学习水平1.识记2.理解3.理解4.识记理解5.简单应用参考答案1.海沟洋脊地幔;2.大洋板块大洋板块F、G、E;3.A;4.亚欧深海沟岛弧链;5.板块学说认为:板块内部相对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处,地壳活跃,因此是世界上火山地震多发的国家。例题2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甲甲丙乙丁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岩石,请写出岩石的名称:甲;乙;丙;丁。2.甲、乙、丙、丁中,岩石中矿物晶体颗粒细小,多气孔的是;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可能发现动植物化石的是;具有片理构造,有的能剥成薄片、薄板的是。3.甲、乙经过、、作用转变成丙,甲、乙、丙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结构、成分发生改变,转变成丁,这个过程叫作用。解析“组成地壳物质的变化与循环过程”是学习的核心内容。课本虽然没有用集中的文字段落介绍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但蕴含在对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的阐述中。本题中的示意图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过,给出的是“新情景”,主要考查对三大类岩石的基本特点以及相互转换的基础知识。答题时需要首先看清图中文字、箭头及其蕴含的意义,才能正确判断甲、乙、丙、丁所表示的岩石类型,并以此为基础完成后面两小题。学习水平1.简单应用2.理解3.理解参考答案1.甲:喷出岩乙:侵入岩丙:沉积岩丁:变质岩2.甲、丙、丁3.侵蚀、搬运、沉积;变质

例题3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③③②乙丙丁28°300100村庄公路河流拟建水坝甲④①05001000米N1.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一,①地适宜种植的水果是(单项选择)A.苹果B.菠萝C.椰子D.柑橘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仅从工程量考虑,则应选择(②或③)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中发展条件最佳的是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解析“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其在生产、建设上的应用”是学习的核心内容。第1小题要求从题干和图中给出的纬度数中,获取该等高线图所示地区的大致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亚热带,柑橘正是亚热带适宜种植的水果,而苹果则属于温带水果,菠萝和椰子属于热带水果。第2小题仅考虑工程量的话,应该选择②线,因为②线坡度相对和缓、建设工程量小,如果选择③线势必需要开山凿洞,增加工程量。第3小题和第4小题分别要求考虑小城镇、水电站选址条件,比较甲、乙、丙、丁四地可知,丁村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水陆交通便利,是建设小城镇的最佳选址;而在④处修建水电站主要是基于该处修建工程量小和水库蓄水量大,当然库区内地势也较平坦,且有村庄分布,因此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将淹没农田和村庄,需要移民。学习水平1.综合应用2.简单应用3.综合应用4.综合应用参考答案1.D2.②坡度小、工程量小3.丁地势平坦开阔、水陆交通便利4.工程量小(水库蓄水量大)淹没村庄和农田(需要移民)

二、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阴晴雨雪,风云变幻,地球上的各种气候与天气,影响着各地的地理景观,也制约着人们的经济与文化活动。“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是高中地理的重点知识,是学习高中地理后续篇章的基础。“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的学习,要求了解大气的结构、大气的运动、主要气候与天气系统,理解大气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关性,初步掌握观看天气图、判读等温线与等压线、分析常见天气的变化趋势、判断气候类型的技能。开展收集与验证民间气象谚语、观云识天、气象仪器观测、收看气象预报、阅读卫星云图等多种活动,有助于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逐步培养爱护地球环境、关注气候变化的情感与态度。【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内容要点学习水平举例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1.大气的垂直分层2.行星风系3.常见的天气系统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5.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的物质组成◆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名称◆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名称及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主要温室气体◆对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特征◆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季节移动◆大气环流对全球水热分布的意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及成因◆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冬夏季盛行风向及对气候的影响◆气旋和反气旋的气压分布与气流运动状况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台风、寒潮、梅雨的成因及天气特征◆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据图解析温室效应◆根据热力环流原理阐明山谷风、海陆风的风向变化并解释理由◆根据气候图表资料归纳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根据相关图表,判断常见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趋势◆结合某次台风实例,解析风向、气压、降水等天气状况及变化◆根据热力环流原理阐明城市热岛效应◆根据1月、7月等温线或等压线图判断海与陆、冬与夏以及盛行风向,并说明理由◆联系实际评价季风对我国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利弊◆运用各类图表资料列举全球变暖、酸雨、臭氧洞等环境问题的证据,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建议【内容梳理】大气的组成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和氧合占总体积的99%水汽、微小尘埃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显著,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平流层:有臭氧层,气温随高度增加逐渐升高,以水平方向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热层(电离层):气温随高度增加急剧升高,能反射波长较短的无线电波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三圈环流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环流世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冬、夏季风的风向及成因季风对农业的影响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三圈环流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环流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冬、夏季风的风向及成因,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常见的天气系统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气压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低压(气旋)寒潮台风伏旱梅雨全球变暖全球变暖酸雨臭氧洞城市热岛和雨岛主要的温室气体及其来源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减小全球变暖危害的对策概念及其成因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世界和我国酸雨的分布治理措施形成及其危害形成原因人类活动与气候【学习指引】学习“大气垂直分层”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学习“大气学习“大气垂直分层”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结合“大气圈的垂直分层”图,从图上获取有关信息:大气圈各垂直分层的名称及顺序,各层大致的高度、厚度,气温的高低和变化特点,以及各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对流层中的积雨云,平流层中航行的飞机、臭氧层等)。(2)从成因着手,掌握各层的特点。为便于理解,下面以对流层和平流层为例,列出结构框图表示各特点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距地面来自地面尘埃上扬水汽蒸发气温分布下热上冷水汽、尘埃集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变化显著水汽在上升运动中冷凝,易成云致雨热量主要最近对流层臭氧集中臭氧集中吸收紫外线增温气温分布下冷上热水平运动为主大气稳定平流层水汽、尘埃少,能见度好有利飞机飞行如何阅读“1月、7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阅读“1月、7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如何阅读“1月、7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1.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各点的连线。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异,各地气压高低不同,并且时刻在变化,导致实际海平面等压线图上,等压线不仅是弯曲的,而且还形成了一个个等压线闭合的低压和高压中心。低压中心其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向外逐渐增高。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由四周流向中心。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上升。高压中心其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向外逐渐降低。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由中心流向四周,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高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下沉。2.等压线与风向。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在等压线图上判别风向的话,首先要判断高、低气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然后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同时,等压线的疏密程度与风力的大小有关。等压线愈密集,气压差愈大,风力就愈强;等压线愈稀疏,气压差愈小,风力就愈弱。3.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60°N附近由于亚欧大陆比大洋冷却快,气温低,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地气压带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和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4.在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30°N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形成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大气的运动这部分内容是学习行星风系、季风环流和气旋、反气旋的理论基础,是原理性较强的知识,不能依赖于死记硬背。学习时可以从大气运动的过程着手,真正理解近地面气压与气温的关系,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以及气压与大气运动的关系。大气的运动大气运动的过程大致可以分解如下:(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近地面由于受热不均,在受热较多的地区,空气膨胀上升;受热较少地区,空气收缩下沉。(2)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在受热较多地区,近地面因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气压比周围同一水平面的地区低,形成低气压;而在受热较少地区,近地面因空气收缩下沉聚积,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3)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当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产生差异时,空气总是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产生水平运动,也即形成“风”。大范围地区的冷热差异主要是太阳辐射分布不均造成的,所以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分布不均是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近地面受热较多的地区往往形成低气压,空气垂直方向上为上升气流;反之形成高气压和下沉气流。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种。为便于记忆,可将大气运动的这一过程用下列框图表示:地表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地表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地区间冷热差异不同地区的大气分别作上升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高低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如何阅读如何阅读“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阅读“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赤道极地间的热力环流仅是大气环流的理想模式,实际并不存在。2.“三圈环流”分布上“两相间”。即: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气压带中高压带与低压带相间分布。3.不同的风带和气压带对天气影响不同。一般的情况下“西风湿润信风干,上升(低压带)湿润下沉(高压带)干”。4.由于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太阳辐射热量的纬度差异,因此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会出现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是全球水热输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世界气候类型的形成有直接作用。如何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