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9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将4份等量的铝片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量最快的是A.溶液 B.溶液C.溶液 D.溶液2.下列生产中,不涉及勒夏特列原理的是A.合成氨 B.饱和氨盐水中通制碳酸氢钠C.和制 D.侯氏制碱法处理母液3.反应A(g)+3B(g)2C(g)
达到平衡后,将反应体系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4.以、和为原料,制备和氯化亚砜()的原理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平衡常数B.键断裂的同时有键形成,说明反应到达该条件下的平衡状态C.使用催化剂可以同时降低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活化能D.上述反应中消耗的,转移电子数为5.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升高温度的作用是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C.降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 D.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6.氯气、氯盐、次氯盐[]、二氧化氯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Deacon曾提出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氧气直接氧化氯化氢成功制备氯气。该反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
;二氧化氯(ClO2)为新型绿色消毒剂,沸点为9.9℃,可溶于水,有毒,浓度较高时易发生爆炸。用浓盐酸和NaClO3反应可制得ClO2.关于Deacon提出的制Cl2的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B.每生成22.4LCl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放出58kJ的热量C.升高温度,核反应v(逆)增大,v(正)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断裂4molH—Cl键的同时,有4molH—O键生成,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7.利用合成气(CO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Q>0),反应体系中CO的平衡转化率α(CO)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B.C.在不同温度、压强下进行该反应,α(CO)不可能相等D.若,则合成气中9.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备高纯氢的方法之一,反应为CH4(g)+H2O(g)⇌CO(g)+3H2(g)。在不同温度下,向a、b两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均通入1.1molCH4(g)和1.1molH2O(g),测得容器a中CO物质的量、容器b中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容器a、b的体积为2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两容器达到平衡时,b容器中CO的体积分数大于a容器C.a容器前4min用CH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5mol/(L∙min)D.a容器达到平衡后,再充入1.1molCH4(g)和1molCO(g),此时v正<v逆10.利用现代传感技术探究压强对2NO2(g)N2O4(g)平衡移动的影响。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条件下,往针筒中充入一定体积的NO2气体后密封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分别在t1、t2时迅速移动活塞后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测定针筒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t1时移动活塞,使容器体积增大B.在B、E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v(B)>v(E)C.图中除A、C、F点外,其他点均为平衡状态D.在E,F,H三点中,H点的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1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和,发生反应,所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编号温度/℃起始起始平衡①300②500③500A.上述反应的B.时测得①中,则内C.5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D.实验③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小于20%12.温度为T1时,在容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充入一定量的M(g)和N(g),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min0510n(M)/mol6.04.0n(N)/mol3.01.0A.T2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64,则T1>T2B.0-5min内,用M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mol∙L-1∙min-1C.该反应在第8min时v逆>v正D.当M、N的转化率之比保持不变时,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3.工业上,用天然气处理废气中的发生反应为
△H。某小组在刚性密闭容器充入lmol(g)和2mol(g)在不同温度下仅发生上述反应,测得的浓度()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温度05min10min15min20min25min℃1.000.700.650.600.600.60℃1.000.800.700.650.500.5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温度T:B.℃下,若开始加入催化剂,则平衡所用时间小于15minC.℃下,20min时充入少量,则平衡转化率增大D.℃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14.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进行的前3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3mol/(L·min)B.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15.体积为1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B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X表示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B.25~30min内用A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C.气体总压不随时间变化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A的浓度16.向密闭容器中充入S2Cl2、Cl2和SCl2,发生反应,S2Cl2与SCl2的初始消耗速率(v)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点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v(SCl2)随温度的变化曲线B.该反应的ΔH<0C.200℃下反应一段时间,S2Cl2的物质的量增多反应达到平衡后向体系中充入氦气,平衡不移动1.(2022·辽宁卷)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有关数据如下:时间段/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0~20.200~40.150~60.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时,Z的浓度大于B.时,加入,此时C.时,Y的体积分数约为33.3%D.时,X的物质的量为2.(2021·广东卷)反应经历两步:①;②。反应体系中X、Y、Z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c(X)随t的变化曲线B.t1时,C.t2时,Y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D.t3后,3.(2021·河北卷)室温下,某溶液初始时仅溶有M和N且浓度相等,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M+N=X+Y;②M+N=X+Z,反应①的速率可表示为v1=k1c2(M),反应②的速率可表示为v2=k2c2(M)(k1、k2为速率常数)。反应体系中组分M、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30min时间段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6.67×10-8mol•L-1•min-1B.反应开始后,体系中Y和Z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C.如果反应能进行到底,反应结束时62.5%的M转化为ZD.反应①的活化能比反应②的活化能大4.(2021·湖南卷)已知:,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和3molB发生反应,t1时达到平衡状态I,在t2时改变某一条件,t3时重新达到平衡状态Ⅱ,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B.T2时改变的条件:向容器中加入CC.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D.平衡常数K:5.(2020·江苏卷)CH4与CO2重整生成H2和CO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在恒压、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比条件下,CH4和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B.曲线B表示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C.相同条件下,改用高效催化剂能使曲线A和曲线B相重叠D.恒压、800K、n(CH4):n(CO2)=1:1条件下,反应至CH4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改变除温度外的特定条件继续反应,CH4转化率能达到Y点的值专题09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将4份等量的铝片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量最快的是A.溶液 B.溶液C.溶液 D.溶液【答案】C【解析】铝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不会放出氢气,铝和醋酸、硫酸、盐酸反应实质是和氢离子反应,氢离子浓度越大放出氢气越快,硫酸是二元强酸,盐酸是一元强酸,醋酸是一元弱酸,相同浓度的三种酸开始时氢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硫酸>盐酸>醋酸,所以铝和相同浓度的醋酸、硫酸、盐酸,放出氢气最快的是硫酸,答案选C。2.下列生产中,不涉及勒夏特列原理的是A.合成氨 B.饱和氨盐水中通制碳酸氢钠C.和制 D.侯氏制碱法处理母液【答案】C【解析】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生产中一定涉及勒夏特列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饱和氨盐水中存在着氨水的电离平衡,则饱和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制碳酸氢钠一定涉及勒夏特列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氢气与氯气制氯化氢的反应不是可逆反应,氯化氢的生产中不一定涉及勒夏特列原理,故C符合题意;侯氏制碱法的母液中存在铵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向母液中加碱溶液,碳酸氢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均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则侯氏制碱法处理母液时一定涉及勒夏特列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反应A(g)+3B(g)2C(g)
达到平衡后,将反应体系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C【解析】反应A(g)+3B(g)2C(g)的焓变,即该反应正向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将减小,降低温度,平衡将向放热反应移动,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答案为C。4.以、和为原料,制备和氯化亚砜()的原理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平衡常数B.键断裂的同时有键形成,说明反应到达该条件下的平衡状态C.使用催化剂可以同时降低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活化能D.上述反应中消耗的,转移电子数为【答案】C【解析】反应中为固体,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平衡常数,A错误;1mol键断裂的同时有键形成,描述的都是正反应,不能说明反应到达该条件下的平衡状态,B错误;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加快反应速率;使用催化剂可以同时降低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没有标况,不能计算转移的电子数,D错误;故选C。5.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升高温度的作用是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C.降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 D.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答案】B【解析】升高温度,平衡不一定正向移动,若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故A错误;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可能为放热反应,也可能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可能正向移动,也可能逆向移动,故升高温度能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故B正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C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D错误;故选B。6.氯气、氯盐、次氯盐[]、二氧化氯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Deacon曾提出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氧气直接氧化氯化氢成功制备氯气。该反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
;二氧化氯(ClO2)为新型绿色消毒剂,沸点为9.9℃,可溶于水,有毒,浓度较高时易发生爆炸。用浓盐酸和NaClO3反应可制得ClO2.关于Deacon提出的制Cl2的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B.每生成22.4LCl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放出58kJ的热量C.升高温度,核反应v(逆)增大,v(正)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断裂4molH—Cl键的同时,有4molH—O键生成,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B【解析】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为熵减反应,A错误;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22.4LCl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为1mol),放出116kJ÷2=58kJ的热量,B正确;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会变大,C错误;断裂4molH—Cl键的同时,有4molH—O键生成,描述的都是正反应,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故选B。7.利用合成气(CO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Q>0),反应体系中CO的平衡转化率α(CO)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B.C.在不同温度、压强下进行该反应,α(CO)不可能相等D.若,则合成气中【答案】C【分析】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相同条件下,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解析】由分析可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A正确;由分析可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温度、压强均会改变平衡移动,由图可知,不同温度、压强下进行该反应,α(CO)可能相等,C错误;若,则反应中投料比等于反应的系数比,故合成气中,D正确;故选C。9.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备高纯氢的方法之一,反应为CH4(g)+H2O(g)⇌CO(g)+3H2(g)。在不同温度下,向a、b两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均通入1.1molCH4(g)和1.1molH2O(g),测得容器a中CO物质的量、容器b中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容器a、b的体积为2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两容器达到平衡时,b容器中CO的体积分数大于a容器C.a容器前4min用CH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5mol/(L∙min)D.a容器达到平衡后,再充入1.1molCH4(g)和1molCO(g),此时v正<v逆【答案】C【解析】已知在a、b两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相同量的甲烷和水,生成氢气的计量数是CO的3倍,结合图像可知,b为H2(g)的图像,其转化为CO(g)时,物质的量为0.6mol;a为CO(g)的图像,a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比b段,则a的温度高于b,升高温度,CO的物质的量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分析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说法错误;分析可知,b表示H2(g)的图像,其转化为CO(g)时,达到平衡时,物质的量为0.6mol,a容器中两容器达到平衡时,b容器中CO的体积分数小于a容器,B说法错误;根据图像,a容器前4min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用CH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5mol/(L∙min),C说法正确;a容器达到平衡时,再充入1.1molCH4(g)和1molCO(g),K=>Qc=,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D说法错误;答案为C。10.利用现代传感技术探究压强对2NO2(g)N2O4(g)平衡移动的影响。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条件下,往针筒中充入一定体积的NO2气体后密封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分别在t1、t2时迅速移动活塞后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测定针筒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t1时移动活塞,使容器体积增大B.在B、E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v(B)>v(E)C.图中除A、C、F点外,其他点均为平衡状态D.在E,F,H三点中,H点的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t1时移动活塞,针筒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说明针筒的体积增大,故A正确;针筒内气体压强越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由图可知,B点压强大于E点,则对应的正反应速率:v(B)>v(E),故B正确;由图可知,除A、C、F点外,G点也没有达到平衡,故C错误;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E,F,H三点中气体的质量相同,由图可知,t2时移动活塞,针筒内气体压强迅速增大,说明针筒的体积减小,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则E,F,H三点中,H点的气体物质的量最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故D正确;故选C。1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和,发生反应,所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编号温度/℃起始起始平衡①300②500③500A.上述反应的B.时测得①中,则内C.5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D.实验③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小于20%【答案】D【解析】由实验①和实验②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减少,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选项A错误;D是固体,故不能用D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选项B错误;500℃时,由实验②可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C)==0.04mol/L,c(A)==0.16mol/L,c(B)==0.01mol/L,K=,选项C错误;实验②与实验③的温度相同,容器的容积相同,而实验③反应物的用量恰好是实验②的一半,即相当于减压,减压使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所以实验③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实验②(实验②中的平衡转化率为20%),选项D正确。答案选D。12.温度为T1时,在容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充入一定量的M(g)和N(g),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min0510n(M)/mol6.04.0n(N)/mol3.01.0A.T2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64,则T1>T2B.0-5min内,用M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mol∙L-1∙min-1C.该反应在第8min时v逆>v正D.当M、N的转化率之比保持不变时,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列三段式:,再结合10min时的数据可知温度为T1时,反应在5min时已达到平衡,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由此解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进行,平衡常数增大,已知T1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8,T2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64,故T1>T2,A正确;根据三段式可知,0-5min内,用M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B错误;根据分析可知,反应在5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故在第8min时v逆=v正,C错误;根据反应方程式M、N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二者的转化率之比始终保持不变,是个定值,故D错误;答案选A。13.工业上,用天然气处理废气中的发生反应为
△H。某小组在刚性密闭容器充入lmol(g)和2mol(g)在不同温度下仅发生上述反应,测得的浓度()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温度05min10min15min20min25min℃1.000.700.650.600.600.60℃1.000.800.700.650.500.5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温度T:B.℃下,若开始加入催化剂,则平衡所用时间小于15minC.℃下,20min时充入少量,则平衡转化率增大D.℃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答案】D【解析】观察表格数据,其他条件相同,℃下,浓度变化较快,速率较大,即温度较高;观察平衡时浓度知,℃→℃时降低,平衡时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时平衡常数增大,A项正确;加入催化剂,反应加快,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B项正确;达到平衡时充入,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平衡转化率增大,C项正确;℃下平衡时,,,,代入数据可计算,D项错误;故选D。14.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进行的前3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3mol/(L·min)B.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答案】B【解析】根据图1所示可知反应进行的前3min内,X的浓度减小了△c(X)=2.0mol/L-1.4mol/L=0.6mol/L,则用X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X)=,A错误;根据图示可知:在反应过程中X、Y浓度减小,Z浓度增加,反应进行到3min时三种物质都存在,且它们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其中X、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在前3min内X、Y、Z三种物质的浓度变化分别是0.6mol/L、0.2mol/L、0.4mol/L,三种物质的变化变化的比为3:1:2,故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3X(g)+Y(g)2Z(g),B正确;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根据图2可知温度:T2>T1。升高温度,Y的体积分数减少,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C错误;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但各种物质的含量不变,说明化学平衡不移动。由于反应3X(g)+Y(g)2Z(g)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则改变的条件应该是使用了催化剂,而不可能是增大体系的压强,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5.体积为1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B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X表示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B.25~30min内用A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C.气体总压不随时间变化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A的浓度【答案】B【分析】10min内X变化量为0.6-0.2=0.4mol/L,Y的变化量为0.6-0.4=0.2mol/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X为A,Y为B;【解析】根据分析可知曲线X表示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故A正确;25~30min内,,A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故B错误;该反应是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的反应,当压强不变了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A瞬间增大,B是连续的点,所以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A的浓度,故D正确;故答案为B。16.向密闭容器中充入S2Cl2、Cl2和SCl2,发生反应,S2Cl2与SCl2的初始消耗速率(v)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点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v(SCl2)随温度的变化曲线B.该反应的ΔH<0C.200℃下反应一段时间,S2Cl2的物质的量增多反应达到平衡后向体系中充入氦气,平衡不移动【答案】C【解析】图中A、B点处于平衡状态,由方程式可知,v(SCl2)=2v(S2Cl2),则a为v(SCl2)随温度的变化曲线,b为v(S2Cl2)随温度的变化曲线,故A正确;图中A、B点处于平衡状态,继续升高温度,SCl2的消耗速率大于S2Cl2的消耗速率的二倍,则平衡逆向移动,从而得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故B正确;200℃下,SCl2的消耗速率小于S2Cl2的消耗速率的两倍,反应还没有平衡,反应继续正向进行,反应一段时间,S2Cl2的物质的量减小,故C错误;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向体系中充入氦气,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D正确;故选C。1.(2022·辽宁卷)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有关数据如下:时间段/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0~20.200~40.150~60.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时,Z的浓度大于B.时,加入,此时C.时,Y的体积分数约为33.3%D.时,X的物质的量为【答案】B【解析】反应开始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逐渐减小,则内Z的平均生成速率大于内的,故时,Z的浓度大于,A正确;时生成的Z的物质的量为,时生成的Z的物质的量为,故反应在时已达到平衡,设达到平衡时生了,列三段式:根据,得,则Y的平衡浓度为,Z的平衡浓度为,平衡常数,时Y的浓度为,Z的浓度为,加入后Z的浓度变为,,反应正向进行,故,B错误;反应生成的Y与Z的物质的量之比恒等于1∶2,反应体系中只有Y和Z为气体,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Y的体积分数始终约为33.3%,C正确;由B项分析可知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生成Z为,则X的转化量为,初始X的物质的量为,剩余X的物质的量为,D正确;故选B。2.(2021·广东卷)反应经历两步:①;②。反应体系中X、Y、Z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c(X)随t的变化曲线B.t1时,C.t2时,Y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D.t3后,【答案】D【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反应X=2Z经历两步:①;②。因此,图中呈不断减小趋势的a线为X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呈不断增加趋势的线为Z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先增加后减小的线为Y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X是唯一的反应物,随着反应的发生,其浓度不断减小,因此,由图可知,a为c(X)随t的变化曲线,A正确;由图可知,分别代表3种不同物质的曲线相交于t1时刻,因此,t1时,B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t2时刻以后,Y的浓度仍在不断减小,说明t2时刻反应两步仍在向正反应方向发生,而且反应①生成Y的速率小于反应②消耗Y的速率,即t2时Y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C正确;由图可知,t3时刻反应①完成,X完全转化为Y,若无反应②发生,则,由于反应②的发生,t3时刻Y浓度的变化量为,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Z的浓度的变化量为,这种关系在t3后仍成立,因此,D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3.(2021·河北卷)室温下,某溶液初始时仅溶有M和N且浓度相等,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M+N=X+Y;②M+N=X+Z,反应①的速率可表示为v1=k1c2(M),反应②的速率可表示为v2=k2c2(M)(k1、k2为速率常数)。反应体系中组分M、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30min时间段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6.67×10-8mol•L-1•min-1B.反应开始后,体系中Y和Z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C.如果反应能进行到底,反应结束时62.5%的M转化为ZD.反应①的活化能比反应②的活化能大【答案】A【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30min时,M、Z的浓度分别为0.300mol•L-1和0.125mol•L-1,则M的变化量为0.5mol•L-1-0.300mol•L-1=0.200mol•L-1,其中转化为Y的变化量为0.200mol•L-1-0.125mol•L-1=0.075mol•L-1。因此,0~30min时间段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min-1,A错误;由题中信息可知,反应①和反应②的速率之比为,Y和Z分别为反应①和反应②的产物,且两者与M的化学计量数相同(化学计量数均为1),因此反应开始后,体系中Y和Z的浓度之比等于,由于k1、k2为速率常数,故该比值保持不变,B正确;结合A、B的分析可知因此反应开始后,在相同的时间内体系中Y和Z的浓度之比等于=,因此,如果反应能进行到底,反应结束时有的M转化为Z,即62.5%的M转化为Z,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生成Z较多、生成Y较少,因此,反应①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小,在同一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xx电缆工业品辐射加工项目建议书
- 年产xxx直驱风力发电机项目建议书
- 年产xx洁牙机项目建议书
-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植被
- 糖尿病1型和2型鉴别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4.6常见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
- 幼教女性培训专题
- 大班美术教案:我给你画张像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认识厘米(5)-人教版
- 私募基金销售培训
- GB/T 3952-2008电工用铜线坯
- 好书推荐-《一千零一夜》
- juniper防火墙培训(SRX系列)
-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大全
- FZ/T 14014-2019莱赛尔纤维印染布
-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课件
- 中小学教务如何让学员家长续费-课件
- 招投标知识培训
- 医生三基三严测试试题库含答案
- 华为IPD实施 全纪录
- 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