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 第一节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_第1页
微生物学 第一节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_第2页
微生物学 第一节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_第3页
微生物学 第一节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_第4页
微生物学 第一节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

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籍助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1一、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sortsanddistribution)

1.非细胞型微生物noncellularmicroorganism

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只能在活细胞内增殖;是最小一类微生物.(病毒是典型代表,还有比病毒更简单的类病毒和朊粒prion)。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karyotes

核呈环状裸DNA团块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种类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等。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es

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真菌属此类。2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植物是有益的,而且有些是必需的。正常情况下,寄生在人类和动物中微生物是无害的正常菌群(normalflora)

。氮的循环

3

少数微生物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病害.

病原微生物(pathogen);

有些微生物,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conditionedpathegen)

。Smallpox

4荷兰,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1632-1723)

1674年自制270倍的显微镜。首次发现各种形态的微生物,对微生物的存在给予了肯定的客观证实。

微生物的发现5法国,巴斯德

LouisPasteur(1822-1895):曲颈瓶实验证实微生物引起有机物的发酵与腐败。

6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巴斯德灭菌法首次研制了炭疽疫苗、狂犬病疫苗。自此微生物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微生物学奠基人

7

德国,郭霍

RobertKoch(1843-1910)

创用了固体培养基,细菌染色技术,使得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成为可能。

实验动物感染(

Koch\spostulates,1884)

发现了炭疽芽胞杆1876年、结核分枝1882年和霍乱弧菌1883年.190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8郭霍法则Koch’spostulate确定某种细菌引起特定传染性疾病的验证标准9Tobaccomosaicdisease,causedbythetobaccomosaicvirus.病毒的发现1892年,俄,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汁过滤后仍有传染性。10(二)免疫学的兴起

英国琴纳:牛痘预防天花法国巴斯德:鸡霍乱、炭疽和狂犬病疫苗

德国贝林格:被动免疫治疗

澳大利亚伯耐特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对免疫机制的认识1116世纪我国用人痘预防天花英国,琴纳EdwardJenner,

(1749-1823)创立用牛痘预防天花。于1979年正式宣布消灭天花。疫苗的发明及应用12(三)化学疗剂和抗生素的发明

艾利希:治疗梅毒的砷凡纳明、新砷凡纳明

弗莱明:青霉素

瓦克斯曼:链霉素随后,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等相继发现,使许多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和传染病得到控制和治愈,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13德国

艾利希

治疗梅毒的砷凡纳明、新砷凡纳明14三、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一)医学微生物学在技术上的发展

分子克隆单克隆抗体研究微生物的核酸杂交生命特征、致病

PCR与免疫、诊断与防治

15

(二)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

目前,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多种传染病仍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疾病中居第一位,全球每年死于传染病有1700多万人。

新现(emerging)和再现(reemerging)的微生物感染不断发生(非典,BirdFlu.,EV71,SwineFluH1N1,Ebola暴发流行,

……

);迄今仍有一些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未发现;某些病原体致病和免疫机制还未阐明;

大量广谱抗生素滥用,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drug-resistancebacteriaorsuperbacteria)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