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西柳州市柳江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广西柳州市柳江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广西柳州市柳江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广西柳州市柳江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广西柳州市柳江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广西柳州市柳江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而开展的最重要的外交活动是A.宣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中苏建交和毛泽东访问苏联C.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光绪元年四月二十六日(1875年5月30日)清政府确立了加强海防与建立海军的方针,任命直隶总督李鸿章和两江总督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这一举措表明A.中国海防空虚局面根本上扭转B.清政府的海防意识显著提升C.中国军制现代化改革开始起步D.国防战略调整到以海洋为主3.19世纪40年代,中国平均每年白银外流1000万元左右。到19世纪50年代,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发生了变化,整个50年代白银净流入达1.5亿元左右,扭转了白银的流向。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进口关税税率的降低 B.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C.鸦片走私活动的减少 D.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4.以下关于的诗句,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②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③汪辜会谈开先河,二老共创新关系④窃喜战功归祖国,更欣光复到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5.1872年,在上海创办了近代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中文报纸是A.《申报》 B.《时务报》 C.《苏报》 D.《民报》6.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它包括生产组织变革、技术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变革。下列与之对应最具代表性的是A.工厂…蒸汽机…工业资产阶级B.工场…蒸汽机…产业工人阶级C.工场…珍妮机…金融资产阶级D.工厂…飞梭…中小资产阶级7.明代徽州经济交往频繁,民事诉讼案件随之增多,在内容上涉及田宅、婚姻、继承和债务等各个方面,当事人包括官僚、乡绅、地主、农民、商人、佃仆及地痞无赖等各个等级和阶层,民俗健讼。这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B.商业发展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C.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了传统伦理道德 D.商帮出现冲击了政府管理秩序8.中华民国初年和近代英国均出现过责任内阁制,其共同点是A.以君主作为行政首脑B.限制国家元首权力C.依据成文宪法而确立D.存在时间均较短暂9.毛泽东在某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先生逝世)二十四年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大地向前发展……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和基本的经验,就是两件事:(一)在国内,唤起民众(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及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该文章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思想产生 B.严格遵循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C.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论准备 D.阐明了团结盟国抗战的重要性10.“1870年以后,在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中,……如果得不到贷款,工厂的扩大或现代化往往就无法实现。这时,银行通过提供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这说明A.金融家经济地位发生变化B.垄断资本获得发展C.工业资本代替了金融资本D.资本主义性质改变11.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材料反映的是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徐州会战 D.淮海战役12.有学者指出:“西周的各地诸侯国是周室分封的,一开始即与周王维持着从属关系、君臣不平等的关系。周王对各诸侯有巡狩等权力,诸侯对周王有贡赋、朝聘等义务,这种联系一直不断。所以,后来才产生一个地大物博的、统一的东方中华大国。”该学者意在说明①分封制体现了等级差别②西周时代蕴含着大一统因子③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④分封制遏止了分裂割据势力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3.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之初,只有那些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导致英国选举资格变化的原因有①社会经济的进步②议会改革的推动③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④工人运动的发展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4.如图是1943年的宣传画《向吴满有看齐》。画中人物吴满有是延安的贫苦农民,他于1935年分到70多垧荒山,经过艰苦奋斗,努力耕种,成为富农。该宣传画反映了A.土地革命的深人发展 B.新生活运动有序推进C.根据地建设现实需求 D.农业合作化成效显著15.清御史何元烺曾上奏建议“酌改军机处名目”,嘉庆帝批驳他说:自军机处创设以来,“一切承旨书谕及办理各件,皆关系机要,此与前代所称平章军国重事相仿,非专指运筹决胜而言。”由此可知,嘉庆帝对军机处的定位是A.负责监察百官 B.承办全国军务 C.办理军国机要 D.封驳审议诏令16.明万历年间,苏州“城中机户数千”,雇工“数千人”。乾隆时,苏州东半城更是“专其业者不啻万家”,“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这反映当时江南地区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民营丝织业得以较大发展C.雇佣劳动趋于普及 D.政府鼓励民间丝织业发展17.如图是某学者关于英国历史的著作目录的局部残缺部分。下列历史事件有可能出现在第三章的有①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被美德赶上②制造阿姆利则惨案,引发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③分别与法、俄签订和约三国协约正式建立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8.自1964年起,中国政府开始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随着“三线建设”的开展,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三线建设”实施的国际背景是A.朝鲜战争爆发,威胁沿海安全 B.增强战略纵深,提高备战能力C.调整工业布局,提升经济实力 D.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局势紧张19.这部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想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下列表述属于这部宪法且论述正确的是A.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B.规定议会采用两院制,众议院有权否定参议院通过的法律C.规定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D.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涉等20.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文明结构的扩大和强化,古代世界分散的点状文明逐渐发展为较大范围的区域文明或文化圈。其中由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A.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 B.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C.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 D.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21.19世纪末的湖南维新派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崇孔教。在其《时务学堂学约》中专列“传教”一项,说“今设学之意,以宗法孔子为主义”。这反映了A.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B.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性C.维新志士以大众传媒开启民智D.中体西用是维新派的宗旨22.《国语·楚语下》记载:“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诸侯祀天地、三辰及其土之山川,卿、大夫祀其礼,士、庶人不过其祖。”这表明西周A.政治专制国家集权 B.礼乐社会等级鲜明C.物质丰富国力强盛 D.社会转型礼崩乐坏23.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推出国防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把公路作为躲避洲际导弹袭击时城市疏散的通道。在此背景下,美国文学领域出现了公路叙事文体,它们以自由驰骋和漂泊流浪表达对传统的挣脱,对主流价值观的逆反。这一文学现象A.具有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特征 B.突出了战后美国民众的理性思维C.说明民众对美国干预政策不满 D.反映了冷战导致美国社会的焦虑24.让北宋中期统治者忧叹“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的“二虏”是指A.辽和西夏 B.辽和金 C.金和西夏 D.金和元25.19世纪后半期,股份公司大规模发展,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股份公司的分布范围从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向钢铁、机器制造和商业扩散,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这一“发展”客观上反映了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B.科研与生产的直接结合C.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D.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要求26.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A.分散的自然经济 B.贵族拥有世袭特权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D.王室日益腐败27.如表甲、乙二人对史料的不同解读说明A.文献史料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解释要以事实为依据C.人们无法了解事实原貌 D.历史解释受价值立场影响28.《礼记·王制》规定: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A.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 B.保证了周天子的专制统治C.宗法血缘色彩极其淡薄 D.有效限制了地方诸侯权力29.恩格斯曾说道:“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由此可知,恩格斯认为A.鸦片战争是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B.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鸦片战争失利C.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D.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并扩大开放30.经济学家李斯特曾说:“一个人当他已经攀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步登高时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随上来。亚当·斯密学说的秘密,英国执政者世界分工论的秘密,也就在这里。”这主要说明李斯特A.旨在批判自由主义经济理论B.主张自由贸易推动经济发展C.否定自由主义存在的合理性D.认为工业革命深化世界分工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32~1854年,俄、法、英、美、波等国先后研制和开发了石油产品、设备与油田。1859年,美国钻出第一口现代工业油井,标志着近代石油产业的开端。1861年,一船煤油从美国抵达英国伦敦,打开了石油贸易的大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汽车、飞机等新产业兴起,欧美各国在政府支持下大力发展石油产业,极大带动了石油业的成长。1900年,世界石油总产量为2100万吨,到1940年猛增至3亿吨。美孚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等众多石油公司涌现出来,迅速扩张规模,垄断了炼油工业与销售市场。1920年至1945年,美国16个州发现油田,美国石油发明并产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南美与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也得到开发,并形成剧烈竞争。——摘编自王才良《世界石油工业140年》材料二中国近代石油业起步于19世纪后半叶,经过多年发展,基础仍极其薄弱。1904—1948年,旧中国累计生产原油仅278.5万吨,而同期进口“洋油”2800万吨,被西方讽为依赖“洋油”过日子的“贫油国”。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石油工人以主人翁姿态努力工作,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50年代末,我国已初步形成玉门、新疆、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主要石油产品自给率达到40%。1960年春,数万石油大军在大庆展开了一场石油大会战,依靠“铁人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仅用三年半时间就高速度高水平拿下了大油田。1963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648万吨,石油已可以基本自给。此后,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等相继建成,炼油工业也得到发展。到70年代,我国原油产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不仅能满足自身需要,而且可以出口石油。——摘编自申力生《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第二、三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世界石油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石油业薄弱的主要原因,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石油业发生的巨变。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6到18世纪,国内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以粮食为主,棉布次之。应当指出的是,16世纪以前,粮食的长途贩运虽然也有相当的数量,但是,粮食流向一是流向歉收区,这种流向是不固定的;二是流向人多地少的缺粮区。而在16世纪以后粮食长途贩运的流向,虽然也存在从地多人少的余粮区,流向人多地少的缺粮区,但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从四川、湖广、广西等以农耕为主地区流向江苏、广东等以种植经济作物、水果种植业以及手工业发达地区。……除粮食外,棉布成为流通量最大的手工业产品。——《16至18世圮中国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及其社会经济效应》根据材料归纳16到18世纪国内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33.中华民族”——从自在发展到自觉联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齐、鲁、晋、郑等文化先进的中原诸侯自称为“中国”、“诸华”或“华夏”,居住在中原外缘的秦、楚、吴、越乃至于燕等,则被称或自称为“夷狄”。随着秦、楚、吴、越等参与中原的争霸,不断交融,至战国,七雄并称“诸夏”,同列“中国”。与春秋时代以前“夏夷之防”、华夷贵贱尊卑的的观念不同,当梁襄王问孟子何以安定天下时,孟子答曰:“定于一”。荀子也提出“四海之内若一家”。《史记》“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十二本纪”记载的是从五帝(黄帝——华夏始祖、颛顼、帝喾、尧、舜)夏商周秦到汉武帝。司马迁将原属戎狄之秦纳入“本纪”,让蛮夷之楚、吴、越进入“世家”,为蛮夷之“匈奴”、“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等立传。《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材料二甲午战后,华夏中心主义衰落。维新派号召保国、保种、保教,主张“满汉平等”,“合举国之民心”;立宪派主张“合族救国”。1902年,梁启超首次引入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现代观念,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将“驱除鞑虏”转变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希望“仿效美利坚民族的规模,把汉、满、蒙、藏、回五族同化成一个‘中华民族’,组成一个民族的国家”“使世界强国不敢轻视中国”。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40年,毛泽东提出“对外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求中国各民族间的平等”。(1)依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华夷观”的内容,分析其“华夷观”形成的背景。(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概括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新中国旗帜鲜明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为此中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并且毛泽东访问苏联,故B项符合题意;宣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是中国的外交原则,不是打破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外交活动,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提出的外交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但也不是打破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外交活动,排除C项;参加万隆会议在中苏建交之后,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2、B【解析】中国近代海防空虚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故A项错误;清政府确立加强海防和建立海军的方针说明海防意识的增强,故B项正确;近代海军的创办表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起步,但是材料只是体现出政府的意向,还没有付诸实践,故C项错误;此时国防战略仍然以陆地为主,故D项错误。3、B【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50年代中国白银的大量流入主要得益于丝、茶等出口的激增,这反映了当时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因此B选项正确;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与出口关税税率的降低有关,不是进口关税,A选项错误;近代鸦片走私活动并未减少,C选项错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D选项错误。故选B。4、A【解析】

①是康熙帝对收复的描述;②是对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的描述;③是在1993年汪辜会谈的描述;④是对1945年收回的描述,因此正确排序是①②④③,A正确,BCD排除。故选A。5、A【解析】

《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故A符合题意;《时务报》1896年8月在上海创刊,《苏报》于1896年创刊于上海,《民报》于1905年创刊于东京,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A【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蒸汽动力和机器生产是主要的技术变革,产业工人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要阶级,因此A选项正确。工场是在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组织形式,B、C选项错误;D选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珍妮纺车的创制,而飞梭是在1733年发明,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7、A【解析】

根据材料“经济交往频繁,民事诉讼案件随之增多”“商人、佃仆及地痞无赖等各个等级和阶层,民俗健讼”等信息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经济交往的增多,民事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人们通过法律方式维护权利,人的维权意识增强,说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民事诉讼案件的增多,没有体现社会流动性,B项错误;市民阶层在宋朝时期发展壮大,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市民阶层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瓦解作用,C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商帮信息,无法得出商帮出现的影响,D项错误。8、B【解析】

责任内阁制的行政首脑为内阁首相,且中华民国没有君主,故A项错误。在责任内阁制下,国家元首不掌握实权,真正大权掌握在首相和议会手中,通过这样限制了国家元首的权力,故B项正确。中华民国初年的责任内阁制依据《临时约法》确立,英国责任内阁制并没有成文的宪法规定,故C项错误。中华民国初年的责任内阁制很快被袁世凯破坏,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则一直保留至今,故D项错误。9、C【解析】

根据孙中山逝世的时间推断可知文章应该发表于1949年,因此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是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论准备,故选C;新民主主义思想的产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有本质不同,排除B;1949年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排除D。故选C。10、A【解析】

依据材料“如果得不到贷款,工厂的扩大或现代化往往就无法实现”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发生新变化,出现了金融资本主义,金融对工业发展作用重要,金融家的经济地位发生变化,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垄断资本,包括工业资本、金融资本等,但材料侧重说明的是金融资本的发展;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工业资本已经离不开金融资本,不是工业资本代替了金融资本;D选项错误,金融资本的发展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性质,这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又一局部调整,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变。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1、D【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内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并结合三大战役可知,淮海战役使南线国民党军的精锐主力基本被消灭,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处在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崩溃。D正确;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地区,A错误;平津战役发生在北京、天津一带,B错误;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组成部分,发生在山东、江苏一带,C错误。故选D。12、A【解析】

各地诸侯国与周王维持着君臣不平等的关系说明分封制体现了等级差别,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义务联系“一直不断”才有了后来“统一的东方中华大国”说明西周时代蕴含着大一统因子,①②正确,A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并不能遏止分裂割据,③④错误,与之组合的BCD三项错误。13、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7世纪后期严格限制公民权,到1969年真正实现普选,推动其民主化进程发展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经济进步、议会改革推动、思想解放潮流影响和工人运动发展等,①②③④说法正确,D选项符合题意;议会改革和工人运动等体现了政府改革和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则是英国民主进步的根本原因,忽略①②④的分析,都不符合题意,ABC三项错误。14、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抗日战争期间贫苦农民吴满有因为中国共产党分给其土地而致富,宣传吴满有与当时抗日根据地受到日军的封锁,中共提倡自给自足的大生产运动相吻合,故选C;延安土地革命的时间是1947年,A错误;新生活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倡导的,主要在国统区进行,不符合题意,B错误;D是新中国建立以后,排除。15、C【解析】

根据材料,嘉庆帝认为军机处承办事务“皆关系机要,此与前代所称平章军国重事相仿”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嘉庆帝对军机处的定位是办理军国机要,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供军机处负责监察事务和封驳审议诏令的相关信息,AD两项不符合题意;嘉庆帝认为,军机处“非专职运筹决胜”,所以对其定位并不是承办全国军务,B选项错误。16、B【解析】

根据材料,苏州“机户数千”,雇工“数千人”,“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民营丝织业得到了较大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A选项错误;苏州一地手工业者增多,不能反映江南地区雇佣劳动趋于普及,C选项错误;明清时期政府依旧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手工业者增多不能反映政府鼓励民间丝织业发展,D选项错误。17、B【解析】

根据第三章目录“1918年:受到威胁的帝国”,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时,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被美德赶上,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建立,①③正确,故选B;1919年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排除②,排除AC;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④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紧扣关键时间区间1870-1918年分析解答。18、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64年,国际局势动荡,战争因素急剧增长,美国扩大越南战争,直接威胁中国安全,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国防安全建设迫在眉睫,故D项符合题意;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1953年,排除A项;B项为我国战略决策层面,并非国际背景,排除;C项为“三线建设”的影响,并非国际背景,排除C项。故选D。19、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一宪法是君主派和共和派妥协的结果,这符合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一宪法规定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选项D正确;选项A是美国1787年宪法,排除;选项B表述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参议院可以否决众议院的法律,排除;选项C是德意志帝国的宪法,排除。20、D【解析】

根据题干“由西向东”的区域文明或文化圈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世界文明由西向东排列是欧洲基督教文明、中东伊斯兰文明及东亚儒家文明,故D项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1、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维新思想家在宣传近代西方民主的同时,又主张推崇孔教,说明其没有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使得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充满了复杂性,B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C不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D不正确。22、B【解析】

材料反映了从周天子到庶人祭祀的礼仪和规格,体现的是社会的等级森严,故B正确;周代没有专制,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物质丰富,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礼乐制度的推行,而不是礼崩乐坏,排除D项。23、A【解析】

通过材料“把公路作为躲避洲际导弹袭击时城市疏散的通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通过材料“以自由驰骋和漂泊流浪表达对传统的挣脱对主流价值观的逆反”可以看出美国文学体现出对冷战现象的不满,说明此时美国公路叙事文体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A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美国民众的理性思考,排除B;材料信息体现的不是民众对国家干预政策的不满,而是对冷战思维的不满,排除C;材料信息未体现出美国社会焦虑特征,排除D。24、A【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宋中期与北宋并立的两个朝代分别是辽和西夏,故选A项;金建立于北宋末期,排除BC项;元是灭亡南宋后建立,排除D项。故选A。25、A【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B、C、D在材料中没有明确反映;根据“股份公司的分布范围从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向钢铁、机器制造和商业扩散,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结合所学可知,这与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关,因此选A。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详解】26、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在周灭商后,实行分封制以藩屏周,在统治形式上构筑了统一的形式,但因为诸侯拥有世袭特权,其结果是诸侯国王侯地位世袭具有独立性,由此造成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故答案为B项。西周时期属于集体耕作的方式,尚未出现分散的小农经济,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贵族有土地所有权的问题,而是强调贵族拥有世袭特权才是造成西周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王室日益腐败的问题,而是强调贵族拥有世袭特权才是造成西周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D项错误。【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27、D【解析】

材料表明对刘濞的同一件事,产生了不同的评价。依据甲乙两人的解读来看,甲是站在统治者的方面来看的,而乙是站在人民角度来看的,表明历史解释受价值立场影响。D正确;材料反映的价值立场对史料解读的影响,而不是史料本身的确定与否,A错误;历史解释要以事实为依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人们可以通过史料记载、文物的出土等来了解历史史实,人们无法了解事实原貌的说法过于偏激,C错误。故选D。28、A【解析】

材料“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体现的是周王控制着诸侯国部分大臣的任免权力,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选项符合题意;西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选项排除;西周时期对权力和财产继承上十分重视血缘关系,C选项排除;事实证明分封制下诸侯最终成为对抗中央的重要力量,D选项排除。29、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在陆地和海洋均战败,被迫签订的《马关条约》将商埠开放到内地,清政府为解决财政问题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没有体现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排除A、B、C项。30、A【解析】

材料“一个人当他已经攀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步登高时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随上来”体现的是政府对经济的放任不管不利于社会发展,说明李斯特对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持批判态度,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主张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选项排除。材料并未完全否定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材料认为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C选项排除。认为工业革命深化世界分工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特点:①石油工业迅速发展,石油产量迅速增长,石油贸易日益兴盛;②石油资源开发及产业分布由欧美扩展到南美、中东等更多地区;③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②欧美各国政府的支持;③世界市场的扩大及垄断组织的形成;④美国的崛起与扩张。(2)原因:①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经济与科技落后;③“洋油”倾销(外国经济侵略)。巨变:①由依赖“洋油”到实现石油自给;②从“贫油国”变为产油大国。【解析】

(1)特点:依据材料一“先后研制和开发了石油产品、设备与油田,标志着近代石油产业的开端,打开了石油贸易的大门。”“世界石油总产量为2100万吨,到1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