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挫折概述
第二节大学生的挫折反应
第三节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及其培养第一节挫折概述一、挫折的概念和种类(一)什么是挫折心理学认为,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导致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挫折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1.挫折情境挫折情境是指人们的需要不能获得满足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等情境因素。2.挫折认知挫折认知是指人们对挫折情境的认识和评价。挫折认知既可以是对实际遭遇的挫折情境的认知,也可以是对想象中可能出现的挫折情境的认知。例如,有的人总是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他在心理上因此而产生了与他人关系不和睦的想法。另外,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挫折情境所产生的主观心理压力也不尽相同,个人的知识结构也会影响其对挫折情境的判断。3.挫折反应挫折反应是人们伴随着挫折认知,对于自己的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常见的有焦虑、紧张、愤怒、躲避或攻击等。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三者同时存在时,便构成典型的心理挫折。如果缺少挫折情境,只有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这两个因素,也可以构成心理挫折,这是主体认知不当的缘故。所以,在挫折三要素中,挫折认知是最重要的因素,挫折情境与挫折反应没有直接的联系,其关系要通过挫折认知来确定。所以,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二)挫折的构成条件挫折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必须有需要、动机、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行为,有挫折情境和人们对挫折的知觉、体验等。(1)具有必要的需要、动机和目标。需要是制订目标的前提,动机是实现目标的条件。如果只有强烈的动机,而没有实际有效的计划,则遇到挫折的可能性最大。但是,假如一个人既没有必要的需要,又没有明确的目标,也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当然也不会有明显的挫折感。(2)要有满足动机和实现目标的实际行为。目标再高远,动机再强烈,如果只是停留在空想上,即使有挫折感也是想象中的。只有当满足动机和实现目标的实际行为受到阻碍时,才会产生真实的挫折感。(3)要有挫折情境发生。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不能克服的阻碍,就会发生挫折情境,这种阻碍一般来讲应是真实的、实际存在的,对于有的人来说,也可能是对想象中的困难、阻碍所产生的挫折情境。(4)挫折必须被知觉。个体实现目标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挫折时,必须有所知觉,即必须被认知。如果客观上阻碍存在,但主观上并无知觉,当然也就不会有紧张情绪产生,也就构不成挫折情境了。(5)必须有对挫折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一旦被认知,一般都有相应的反应,只是表现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如果没有任何反应,就很难确定是否遭受了挫折。(三)常见的挫折种类挫折的类型非常复杂,一般可进行如下划分。1.实质性认知挫折和想象性认知挫折按照挫折是否实际存在,可将其分为实质性认知挫折和想象性认知挫折。实质性认知挫折是指个体对实际遭遇的挫折事实和挫折情境的认知,是实际存在的挫折。而想象性认知挫折则是指个体对想象中未来可能出现的挫折情境的预测和认知。显然,实质性认知挫折有实际的情境表现,当事人可以做出有效处理,他人也可以给予有效的帮助;而想象性认知挫折并不存在挫折事实,只是当事人对受挫折情境、后果想象的认知,因而难以做出具体、有效的处理。想象性认知挫折往往不被他人所理解,一般难以得到他人有效的帮助。2.一般性挫折和严重性挫折按照挫折的严重程度,可将其分为一般性挫折和严重性挫折。一般性挫折是指日常生活中在一些常见的不太重要的事情上遇到的小挫折。这些日常琐事虽然也会引起心情不快,但很快就能过去,对人的影响一般比较小。严重性挫折是指在某些与自己关系密切或意义重大的问题上遭受的挫折。这些事件对人的内心会产生巨大的震动,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同时,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度的,有时挫折虽不严重,但接踵而至或同时出现也会构成严重性挫折。3.意料中的挫折和意料外的挫折按照对挫折是否有心理准备,可将其分为意料中的挫折和意料外的挫折。意料中的挫折是指当事人已有察觉或已有了一定戒备后遇到的挫折。意料外的挫折是指当事人在毫无心理准备的状态下突然遭受的挫折,如遭遇车祸等。一般而言,意料外的挫折比意料内的挫折对人的打击要大。4.事业性挫折和生活性挫折按照挫折的性质和内容,可将其分为事业性挫折和生活性挫折。事业性挫折可以具体分成工作挫折、学习挫折、理想挫折等。工作挫折主要是指工作环境中或工作过程中所发生的挫折,如工作环境的突然恶化,工作条件的突然改变,工作成绩不被承认,晋升、提薪方面受到压制等。学习挫折是指在学习和智力活动中遭遇的挫折,如上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记忆力衰退、考试失败等。理想挫折是指当事人自己原来确定的奋斗目标虽经努力仍未达到的挫折,如研究生考试失败等。生活性挫折可以具体分成家庭挫折、婚恋挫折、交往挫折等。家庭挫折主要是指家庭遭遇了变故,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如邻里纠纷、父母离异等。婚恋挫折主要是指在婚姻恋爱方面产生了变故,使正常婚恋生活产生障碍,如失恋、离婚、第三者插足、婚恋受到家庭干涉等。交往挫折主要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当事人交往的需要和动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挫折,如好朋友因误解而友情变淡,遭人诽谤、妒忌、猜疑等。5.短暂性挫折和持续性挫折按照挫折持续的时间,可将其分为短暂性挫折和持续性挫折。短暂性挫折是指挫折持续时间较短,是暂时性的,这种挫折即使是比较严重的,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消失,如一次考试没有取得好名次、高龄老人的自然死亡等。持续性挫折是一种长期的挫折状态,可能是持续的,也可能是接二连三的,由于导致挫折的条件和情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往往使人长时期、持续地处于紧张状态和挫折感中。持续性挫折使人产生的情绪反应往往会改变人的性格,而且多为焦虑不安、压抑、回避、萎靡不振,有时也会有攻击、粗暴等表现。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挫折形成的原因出发,把挫折分为内部挫折和外部挫折、主观因素挫折和客观因素挫折、自然因素挫折和社会因素挫折等。二、引起挫折的因素引起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既有内在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一)客观因素引起大学生挫折的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四个方面。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按照自己的固有规律发展着。人们一方面不可能穷尽对自然界所有事物的认识,另一方面,即使认识了也不可能绝对地征服自然。因此,作为每个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人,必然会受到自然因素制约,产生种种挫折。自然因素是指非人力所能控制的一切客观因素。对于大学生来说,疾病、家庭遭受自然灾害导致贫困等都可能导致挫折。2.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影响表现为当今社会变革的影响与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竞争机制的引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现代西方各种思潮汹涌而来,人们面临传统观念的变革、价值体系坐标的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适应等一系列问题。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时代,但社会阅历浅、心理应对和承受能力普遍较弱,而且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各种各样的社会刺激如果在短时间内连续不断地以激烈的方式作用于青年学生,又缺乏引导和解脱,则极易引发青年学生心理与行为的严重失调。当前社会腐败问题、职工下岗问题、社会治安问题、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等都会对青年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在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入使长期积淀下来的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形成文化移入压力。文化心理学家霍兰威尔提出:在某些情况下,文化移入压力对心理健康具有非常有害的影响。这是因为,当一种文化移入另一种文化时,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滥,会造成价值体系的重新认知和整合。青年学生身处东西方价值观并存且互相冲突的复杂环境中,难以依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合理而又准确地选择和认同一种社会价值观念系统,从而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也容易产生心理失调和挫折感。3.学校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的偏差与思想教育的滞后。学校文化作为亚文化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直接而深远。近年来由于学业负担的加重和就业压力的加大,校园文化出现气氛不浓、品位不高、频度不足、质效不佳的现象,许多学生社团组织名存实亡,校园人际关系也变得庸俗化和难以协调,特别是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认同层次较低,直接导致学生对自身要求的降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使不少学生心理难以平衡,产生心灵的孤独感、寂寞感与强烈的不适应感,导致挫折的出现。4.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表现为家庭生活经历的失败与角色转换的冲突。家庭是人才的启蒙学校,可以说,一个人心理的奠基阶段就在于幼时的家庭教育。家庭的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态度与内容、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亲疏,对青年学生的心理状况都有重要影响。有关研究表明,青年学生的不少心理问题都是与家庭生活的不良背景、早期不良家庭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人数占据大部分,他们在家里被视为掌上明珠,受到父母过分的纵容和溺爱,长期接受“包办制”服务,大多生活自理能力缺乏,自我服务意识淡薄,依赖他人的惯性过强。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实践磨炼,在由接受他人服务向自我服务、服务他人的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他们大多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好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极易陷入极端的苦恼和矛盾冲突中。此外,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心理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上学缴费制度的实施,使本来家境贫寒的农村家庭陷入困境。即使是城市家庭的学生,近年来由于国有企业不景气,政府机构改革,下岗职工增多,家庭的经济同样受到很大的压力。(二)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指大学生自身能力与认识的方面引起的因素。青年学生在由不成熟趋向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两面性和两极性的特点,造成心理上的不平稳状态,因而他们常常强烈地体验到内心所发生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我国心理学家张增杰把这些自我矛盾归结为:闭锁性导致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愿望、幻想与当前现实的矛盾。这些矛盾统一的方向将决定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但青年学生在出现这些心理矛盾和冲突时,会感到极大的不平衡和痛苦,长期的内心矛盾或内心矛盾冲突的强度过大,缺乏必要的疏导,就容易心理失衡,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个体条件因个体身高、容貌、体力、智力、能力、情绪、意志、性格、疾病以及某些生理缺陷(口吃、色盲等)等个人条件因素引起的挫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因受个体条件差的制约和限制不能达到目标。第二,可能因个体条件卓越的影响而给大学生个体带来挫折感。2.需要冲突需要是个体生活中感到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有机体自身或外部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形成需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个体感到缺乏什么东西,有不足之感;二是个体期望得到什么东西,有求足之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某种需要和实现人生某种追求。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阻碍,人们需要的满足和追求的实现总是很有限的。当需要不能满足时,就会使人产生沮丧、失意、焦虑等消极的情绪反应,这就产生了挫折。需要越强烈,越迫切,它所产生的行为动力也就越大,遭受挫折时的反应也就越强烈。反之,需要比较微弱,也不太迫切,它所产生的行为动力也就比较小,受挫折时产生的反应也相应较弱。3.动机冲突动机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出现两个或多个目标互相冲突,或者两个或多个彼此排斥的愿望造成的矛盾状态。譬如,周末跳舞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这会占用学习时间,影响学习竞争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选择,满足一方面动机的同时就会使另一方面的动机得不到满足。如果这种心理矛盾持续太久、太激烈,就可能引起痛苦、焦虑和不安。从实际生活经验看,动机冲突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1)双趋式冲突,即个人在一定的活动中,同时有两个并存的目标,而且个人对两个目标具有同等的吸引力。在“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形下,必须取舍一个目标时,心理上自然会产生一种难以抉择的冲突状态。(2)双避式冲突,即两个目标同时对个人具有威胁性,而且受条件限制,个人必须选择其一才能避免另外的威胁。(3)趋避式冲突,即同一个目标既能满足个体的需要,对个体有吸引力,又会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威胁,对个体有着某种伤害性。这时趋近这一目标和逃避这一目标的动机同时存在,并且相互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有两个目标与个体发生联系,而每一个目标既可以有益于个体,又会有不利于个体的时候,就会出现双重趋避冲突。在大学生活中,动机冲突是经常发生的。动机冲突也是选择的冲突。人的一生始终处在选择中,小到购物、游玩,大到择偶、就业、确定生活道路。选择时所面临的冲突常使一些大学生犹豫不决、左右徘徊,尤其是那些有重大意义或原则性意义的矛盾,人们往往会经历激烈的动机斗争,从而产生内心紧张和焦虑不安。如果作用强度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引起生理、心理的不良反应。4.抱负水平所谓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对自己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或标准,即自我要求的水平。一般来说,确定的目标或标准高,则抱负水平高:确定的目标或标准低,则抱负水平低。这个自定的目标或标准,仅仅是个人对自己所达到的成就的一种愿望,与从事该活动后的实际成就不一定是符合的。5.心理承受力个体的挫折感与其心理承受力大小有很大关系。所谓心理承受力,是指个体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变动在心理上的可接受性、适应性与耐受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挫折的承受力受其身体的健康状况、个性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受个体过去挫折的经历以及对挫折的主观认知与判断的影响。一般来说,身体强壮的人比身体瘦弱的人更能忍受挫折;具有胆汁质型气质的人遇到挫折易沉不住气,而具有黏液质型气质的人对挫折的承受力要强些;性格开朗、乐观、坚强、有自信心的人对挫折的承受力强,而性格孤僻、懦弱、心胸狭隘的人对挫折的承受力低,往往经不起挫折,在挫折面前易失去应对的能力;虚荣心强的人对挫折的知觉敏感性高,承受力低;待人处世斤斤计较的人比豁达大度的人对挫折的承受力要小些;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的人,对挫折的承受力要高于那些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缺乏理想和信念、对人生持消极态度的人;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对于挫折的承受力强于事业一帆风顺的人。第二节大学生的挫折反应一、大学生常见的压力与挫折来源(一)与就业压力有关的挫折几十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竞争一个工作岗位,有一个即将工作的大学生陈述:“我感到很迷茫,也很害怕,面对别人对我挑剔的眼神,让人感到这个社会多么残酷,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该怎么办?我想知道,你们都是怎样经历这一阶段的,请给我一次你们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二)与学业问题有关的挫折有很多大学生是中学时期的佼佼者,而大学是人才辈出、精英汇集的地方,这种反差让那些对陌生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的同学无法找准自己的位置,会暂时出现迷茫期。一般来说,发生这种情况的都是一些平时成绩较好、对自我要求比较高、喜欢追求完美的人。因为现在在大学里,考试成绩的好坏与就业、奖学金、评优、入党等有着密切联系,如果太过看重这些,就容易造成紧张心理。(三)与人际关系有关的挫折人际关系紧张是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人际关系,有的同学因为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有的同学因为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过大,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更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常被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四)与恋爱问题有关的挫折与恋爱有关的挫折包括单相思、恋爱动机不端正、恋爱中的感情纠葛等。爱情错觉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成悲剧,最终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三角恋爱,父母的反对,周围人的非议,恋人之间的矛盾、误解和猜疑,这些恋爱中的感情纠葛也会导致挫折的发生。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是人生中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能及时得到化解,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二、大学生心理挫折形成的原因心理挫折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正处在长期的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大潮正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各项改革打破了沿袭多年的陈规旧俗;社会开放使各种西方思潮源源涌入,中西方文化碰撞使人们在观念上发生了改变。面对社会转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结构的升级,社会治理的创新,科技教育的进步,文化软实力的增强,生态文明的建设,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震荡,容易使自己心理失衡。这是当今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因素。(2)经济上的困难。有的大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其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困难,父母无法满足他们在“生活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其中有些人不甘于艰苦朴素的生活,羡慕“高消费”,心理长期不平衡必然会演变成挫折心理。(3)学习上的过度紧张。有的大学生忙于正常学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及向更高一级学历冲刺,学习负担仍然较重,学习压力也比较大。因此,他们由于神经系统过度疲劳而导致功能失调,常常夜不能眠、食不知味,也会产生挫折心理。(4)卷入家庭矛盾的漩涡。有的大学生父母感情不和,纠纷迭起,自己也卷入了家庭矛盾的漩涡,并为此而苦恼;有的大学生从小父母离异,家庭破裂,生长过程长期缺乏父爱或母爱,内心苦闷,但又只能把苦闷压在心底,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挫折心理。(5)人际关系不良。有些大学生由于自我评价不恰当,或自命不凡,目空一切,骄傲自满;或极度自卑,畏缩不前,性格孤僻;或自身修养较差,将个人利益看得过重,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又不能正确认识,致使在群体中不受欢迎。这些都会导致大学生无法与他人和谐融洽地相处,人际关系极度紧张,并由此产生孤独之感以及挫折心理。(6)行为表现太差。有的大学生纪律观念淡薄,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有的大学生考试作弊,多门功课不及格;有的大学生恋爱越轨;有的大学生行凶、盗窃。这些行为受到学校的警告、留级、留校察看等处分,挫折心理也会由此而产生。(7)某些不良习惯及不健康心理。有的男生吸烟、酗酒,有的女生在穿着打扮上过分追求“高档化”,致使他们在经济上难以承受,并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困惑;有的大学生自尊心、嫉妒心太强。这些不良习惯和不健康心理也极容易导致他们产生挫折心理。(8)个性心理品质太差。有的大学生缺乏韧性,情绪不稳定,容易急躁、不自信等。这些不完善的个性心理品质极易产生挫折心理。(9)期望值过高,理想追求受阻。有的大学生在入党、评“三好学生”或奖学金、报考研究生、就业等问题上,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难以实现预期目标时,往往会产生较强烈的挫折感。总之,大学生挫折心理的产生,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结果。第三节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及其培养一、挫折承受力挫折承受力标志着一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挫折承受力,不仅能使人意志更加坚强、人格更趋成熟,而且有能力应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社会。(一)挫折承受力的含义所谓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能否摆脱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亦即个体适应、抵抗和应对挫折的一种能力。挫折承受力的大小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许多人的心理问题是由于遭受挫折而又不能很好调适造成的,增强挫折承受力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二)挫折感和挫折阈限所谓挫折感,是指个体在目标行为过程中,认识并感受到自己的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个体是否受挫,不取决于旁观者的意见,而在于当事人对自己的动机、目标与结果之间关系的认识、评价和感受。如对某人构成挫折的情境和事件,对另一个人则不一定构成挫折。因此,挫折感实际上是当事人对干扰、阻碍刺激的一种主观感受。心理学上用感觉阈限的值来说明人的感觉能力,即人的每一种感觉都是在适宜刺激作用于特定的感受器官时产生的,如果刺激强度太弱或过强都不会产生感觉。心理学把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程度叫作感觉的“下阈”,将那种即使继续增强也不能使感觉进一步变化的刺激程度叫“上阈”。同样,挫折感也有范围,把挫折感的范围叫作挫折阈限。将刚刚能够引起个体产生挫折感的最小刺激量叫作挫折阈限的“下阈”;而将个体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承受的挫折感的最高限度叫作挫折适应极限,即挫折阈限的“上阈”。一般来说,挫折本身的性质和分量与挫折感程度和分量成正比,即挫折本身的性质越严重,挫折感就会越强烈。绝对挫折阈限的高低,不能单纯地取决于挫折本身的刺激量,更主要取决于个体对挫折情境、挫折事件的主观认知与感受。二、挫折承受力的影响因素 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的程度,又称耐挫力、容忍力。挫折承受力的大小往往直接决定个体能否经得起挫折打击。一般来说,挫折承受力较强者,往往挫折反应小、挫折时间短、挫折消极影响少;而挫折承受力较弱者,则容易受挫折的不良影响,容易受伤害,甚至一蹶不振。挫折承受力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一个人的耐挫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生理条件身体强壮的人比体弱多病的人更能抵抗挫折。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身体健康者更能抵抗恶劣的外部环境。(二)生活经历饱经风霜,阅历丰富,有过成败、苦乐、得失、顺逆等种种体验的人,更能承受挫折。而涉世未深、原先生活道路较平坦的人对挫折的反应往往比较强烈,应对挫折的能力亦较差。(三)思想基础有崇高的生活目标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的人更能适应挫折;然而,缺乏理想和信念,对人生持消极看法的人,往往会遇难而退、遇难而败,甚至遇难而死。可见,积极的人生观是耐挫力的核心。(四)个性特征胸怀宽广、意志坚强、乐观开朗、独立性强的人,往往比那些心胸狭隘、意志薄弱、消沉抑郁、盲目依赖的人更能适应挫折。(五)挫折准备有挫折心理准备,将遭遇挫折视为正常的人,比对挫折毫无防备的人更能接受挫折。大学生中被挫折打得措手不及的人,往往是那些过去一直很顺利,对挫折缺乏心理和能力准备的学生。(六)期望水平对目标期望水平越高,目标达不到后所感受到的挫折也就越大。(七)挫折判断对挫折情境有正确认识、对挫折损失做客观评价的人,往往比那些对挫折判断失误、认识偏颇的人更能把握和应对挫折。(八)防御机制能及时、适度地运用积极的防御机制去应对挫折的人比那些反应迟缓或总是运用消极防御机制的人更能承受挫折。三、提高挫折承受力的必要性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想要成就大业的人,必须先经历种种痛苦、磨难、挫折才能有所作为;反之,那些一遇到小小的挫折便怨天尤人,整天被焦虑、忧伤的阴影所笼罩而不能自拔,前怕狼后怕虎,自暴自弃,甚至走向绝路的人注定一无所成。因此,能够忍受挫折的打击、保持正常的心理活动,既是大学生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一)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是出生于21世纪初的一代,他们没有父辈们那样艰辛生活的磨炼经历,学习和生活环境相对优裕。由于他们的父辈们饱受了生活的苦难,不想让儿女再受累吃苦,经常有意或无意地保护他们免受困难和挫折。一方面,这在为他们提供较好成长机遇的同时,又在客观上减少了他们面对挫折与承受挫折的机会。另一方面,升学的竞争压力在相当程度上迫使当代大学生放弃了应有的轻松与快乐,甚至连节假日正常的娱乐也减少至最低的限度。这种现状使不少学生心理的成长缓慢而单一。踏入大学校园后,他们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学生们必须独自面对复杂的环境,必须按照自己的价值尺度和认知能力做出自己的选择与判断。在这种新的环境下,那些心理成长缓慢的大学生往往无所适从,稍遇挫折就消极逃避,推卸责任。(二)大学生成才的需要与相对稳定的校园环境相比,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社会环境将是充满竞争、风险和挑战的市场经济环境,他们要挑起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任。当代的大学生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社会发生较大变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方面,他们获得了比前几辈大学生丰富得多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保障,接受了比前几辈大学生优越得多的小学、中学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特殊的爱,他们往往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应有的抵抗挫折的能力,并且容易产生脱离现实的虚幻想法,将生活过于完美化,稍有挫折便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导致情绪恶化或厌世。在当前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里,如果大学生们没有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抵抗挫折的能力,将很难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寻求发展。(三)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竞争的时代,从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来看,其实质是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管理员培训
- 《眩光开头动画》课件
- 公务员面试培训课件
- 《电路参数及其提取》课件
- 《瓦锡兰柴油发电机》课件
- 3桂花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习作故事新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年产xxx低压配电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说明)
- 年产xxx防爆物防护器材项目建议书
- 新建LOW-E镀膜玻璃基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积极心理学(第3版)》 课件 第11章 宽容、篇终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与展望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模拟测试卷(湘教版)
- 职业素质养成(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5.5《方程的意义》(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 2024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新教材)
- 运用PDCA管理方法,推进三甲复审工作课件
- 【新教材】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6章全册教案设计
- 物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2024年中考语文专练(上海专用)热点练14 议论文阅读论据位置判断及分析(含答案)
- 2024年04月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选聘15人笔试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解析
- 2024年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重点题库附完整答案【易错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