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9/08/wKhkGWa9s9OAMGL4AAHywxmTSXw990.jpg)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9/08/wKhkGWa9s9OAMGL4AAHywxmTSXw9902.jpg)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9/08/wKhkGWa9s9OAMGL4AAHywxmTSXw9903.jpg)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9/08/wKhkGWa9s9OAMGL4AAHywxmTSXw9904.jpg)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9/08/wKhkGWa9s9OAMGL4AAHywxmTSXw99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历史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完成国家统一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2.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的人工水道(下图)。这一伟大工程(
)
A.中心是①——长安 B.最南端到达②——今天的扬州C.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 D.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3.当你看到“及第”“进士”“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 D.行省制4.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5.唐代前期十分流行的中亚胡旋舞。“禄山胡旋迷君眼”“贵妃胡旋迷君心”的诗句也透露出这种舞蹈在当年的风靡。材料反映出唐朝(
)A.朝廷戒奔从简 B.尚武风气流行C.文化兼容并包 D.妇女地位提高6.日本学者木宫泰彦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中指出,唐朝300年间,由于学生、学问僧学习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这说明,当时日本的前进主要得益于(
)A.鉴真东渡 B.遣唐使来华C.玄奘西行 D.戚继光抗倭7.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 D.靖康之变8.为避免武将专横导致割据分裂局面的出现,北宋统治者确立的国策是(
)A.休养生息 B.重农抑商C.南北分治 D.重文轻武9.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C.民族矛盾的缓和 D.民族文化的交融10.蒙古汗国没有年号纪年的传统。忽必烈继位后,建年号曰“中统”,以儒家经典《春秋》《易经》为洪范,以此实现寰宇一统、天下一家。这一举动根本目的旨在(
)A.维护元朝统治 B.实现民族平等 C.形成尊孔之风 D.推行汉化政策11.下面文本框中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某项科技成就。与此项发明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李清照 B.毕昇 C.徐光启 D.李时珍12.《明太祖实录》: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效率 B.造福子孙 C.加强皇权 D.限制大臣13.英国人加文·孟席斯在2002年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书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中国探险家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这里的“探险家”是指(
)A.鉴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14.这部著作详尽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15.在面对与外国的贸易纠纷时,乾隆采取的政策是缩减通商口岸,由多口通商变为一口通商并受到行商制度和海关制度的严格限制。这说明乾隆()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加强了君主集权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20分。答案请按要求写在答题卡上。16.发展经济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地区朝代西汉(2年)西晋(280年)唐代(742年)宋代(1080年)北方965149493459南方11165257830(1)据材料一表格,指出我国人口在宋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材料二:宋代随着商业需求增长,宵禁和固定市场交易地点被取消,各种店铺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甚至有些店铺“通晓不绝”……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店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摘编自杭侃《中华文明传真》(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发展的影响。17.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举出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材料二:“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由于双方关系恶化,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为元代杂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中国民族史纲要》(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两宋时期民族交流的主要领域。材料三:大事年表时间事件1653年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1713年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3)据材料三,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1.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581年,隋朝建立,589年,灭亡陈,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统一全国,故A符合题意;唐朝是继隋朝之后建立的统一王朝,故B不符合题意;宋朝没有实现全国统一,故C不符合题意;元朝结束了宋夏金分立局面,实现全国统一,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南到余杭,以洛阳为中心,故AB表述错误,不合题意;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故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大运河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政治经济的交流,故D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隋朝大运河”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3.C【详解】根据题干“‘及第’‘进士’‘状元’”可知,这是科举考试的功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度诞生,唐太宗完善了科举制度,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C项正确;郡县制是秦朝设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是唐朝的中央机构,排除B项;行省制是地方行政机构,排除D项。故选C项。4.B【详解】根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及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出自唐太宗。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B项正确;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出现文景之治,排除A项;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排除C项;清朝出现康乾盛世,排除D项。故选B项。5.C【详解】根据题干“唐代前期十分流行的中亚胡旋舞”可知,中亚的胡旋舞在中原流行。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唐朝与少数民族以及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反映出唐朝文化兼容并包,C项正确;题干描述的是舞蹈在当时风行,并不能说明朝廷戒奢从简,排除A项;题干舞蹈的盛行得益于唐朝文化兼容并包,与尚武风气流行无关,排除B项;胡旋舞传入中原直接反映的是文化的交流互鉴,不能推断出妇女地位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6.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由于学生、学问僧学习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对周边国家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从而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前进,因此当时日本的前进主要得益于遣唐使来华,B项正确;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但是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7.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755—763年,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隋炀帝在位时开凿的,C项是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项是发生在北宋时期。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8.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避免武将专横导致割据分裂局面的出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D项正确;汉朝初年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排除A项;重农抑商是指重视农业发展,抑制商业发展,与题干反映的重文轻武政策不符,排除B项;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因此南北分治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9.D【详解】根据题干“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出现汉族人饮茶的方法,反映了汉族与契丹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最能证明宋辽时期民族间文化的交融,未涉及农业生产、海外贸易和民族矛盾缓和的相关信息,因此,ABC项与材料题干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10.A【详解】根据“忽必烈继位后,建年号曰‘中统’,以儒家经典《春秋》《易经》为洪范,以此实现寰宇一统、天下一家”可知,元朝建年号曰“中统”,尊崇儒学经典,以实现寰宇一统、天下一家,目的在于强化元朝国家认同,维护元朝统治,A项正确;元朝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排除B项;“形成尊孔之风”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推行汉化政策”并不是根本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11.B【详解】根据题干“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己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可知,胶泥刻字,更互用之等信息。结和所学,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北宋匠人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B项正确;李清照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明代徐光启的主要代表作是《农政全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明代李时珍的主要著作是《本草纲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2.C【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分析可知,朱元璋此为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皇权,稳固统治。明朝时期,明太祖为了强化封建皇权,稳固统治,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3.B【详解】根据材料“英国人加文·孟席斯在2002年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书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中国探险家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和所学可知,加文·孟席斯在《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中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探险家郑和在其下西洋的航行中,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郑和是明朝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他在1405年至1433年间七次下西洋,航行范围广泛,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B项正确;鉴真是唐代高僧,戚继光是明代抗倭名将,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军事家,都与中国探险家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14.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项正确;《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排除A项;《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药物学著作,排除B项;《农政全书》是徐光启所著,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排除C项。故选D项。15.C【详解】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在对上关系上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交往。因此乾隆采取的政策是缩减通商口岸,由多口通商变为一口通商并受到行商制度和海关制度的严格限制。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1)变化: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原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来大批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宋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经济繁荣,人口增加;南方政局相对安定。(2)表现:店铺遍布大街小巷,经商时间不再受到限制;运用广告宣传产品。影响: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戏剧表演兴盛;宋词盛行。【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可知,宋代时期北方户数为459万户,南方为830万户,因此发生的变化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原因:结合所学南方户数超过北方的原因,可从北民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人口和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来大批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宋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经济繁荣,人口增加;南方政局相对安定。(2)表现:根据材料二“各种店铺遍布城市大街小巷”可得出,店铺遍布大街小巷,经商时间不再受到限制;根据材料二“有的店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可得出,运用广告宣传产品。影响:结合所学宋朝商业发展的影响,可从市民阶层、文化、戏剧表演、宋词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戏剧表演兴盛;宋词盛行。17.(1)办法:民族平等,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史实: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2)领域:政治;经济(生活);文化。(3)方式:武力平叛;册封宗教领袖;设置管理机构;颁布法律;制度化建设。(任答其中两点)作用: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任答其中两点)【详解】(1)办法:据材料一“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是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寒假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 2025年橡塑改性弹性体项目合作计划书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 志愿书和申请书
- 申请继续留任的申请书
-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
- 电梯安装与维修工理论过关检测练习题大全附答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竞赛练习例题大全附答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计算质量测试训练题带答案
- 党史大学生创业项目
-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 栾川光伏扶贫发电项目部qc成果
-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PPT
- 道路硬化施工方案
- 2023年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市场运行态势、产业链全景及发展趋势报告
- DB4420-T 7-2021 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
- 四年级上册100道口算题大全(通用版各类)
- 食品安全蔬菜水果
-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STRANGE CASE OF DR.化身博士
- 四川省成都市2023年中考数学真题卷+答案
- 《一起长大的玩具》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