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疆哈密市石油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A.消除了世界各地区间的民族差异B.有助于形成世界性的利益共同体C.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均衡发展D.推动了世界性阶级斗争不断深入2.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有史实结论A1954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B1980年,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C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成为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宣言书D联合国向世界推广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成功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A.A B.B C.C D.D3.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上,把传统的信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集会结社自由改为新的“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表明罗斯福A.主张社会财富应当平等分配 B.意图限制公民的政治权利C.否定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 D.关注到社会弱势群体的诉求4.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筑”层出不穷,面对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徽宗时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宋朝A.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B.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C.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杂税D.商业发展不再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5.1878年,为解决轮船招商局的燃料问题,清政府成立了直隶开平矿务局,每月出煤五六百吨,除分供各厂、局及中外轮船之用外,兼可顾民用。这一时期,各省兴办的煤矿在十处以上,以基隆、直隶门头沟等地较具规模。据此可知,当时A.重工业成为民族工业的主体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C.发展商品经济成为社会共识 D.洋务企业助推了经济现代化6.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中枢机构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政治的突出特点是A.分权制衡 B.君主专制 C.中央集权 D.家国一体7.观察下列示意图,按照正常时序,“?”处应填入A.辛亥革命 B.宋教仁遇刺案 C.护国运动 D.伪满洲国建立8.抗战期间漫画家丰子恺创作了《儿童与捷报》的漫画。右下角的落款是“廿七年儿童节”(注:民国时期的儿童节为4月4日)。上述“我军大捷”应发生于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9.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卷十二》中,对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位的相关数据统计(见下表)。这些数据反映出时间1840—1895年1895—1911年1911—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1945—1949年国家英国英国日本美国美国美国数量(万元)802633955696271196926209647918比重(%)82.528.144.237.375.568.1A.近代英国在华投资额不断下降B.近代美国在华投资额不断增长C.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占据第一D.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10.有学者认为“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这一创造的作用体现在A.确保了宗法制的实施B.容易造成君权的高度集中C.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1.如表引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据此可知,这时期的中国1873—1930年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情况(注:出口合计100)A.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B.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丧失C.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D.丝茶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弱12.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C.“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D.“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的“西进运动”将芝加哥周边的“大西部”开垦为田地。雨量充沛时,这块处女地的作物产量惊人。但要将丰收的物产运到东海岸或海外的城市消费者手上,要靠铁路网和运河将位于大湖区、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更西边地区的零散农田连接起来,这问题才解决……麦考密克将他所发明的收割机引进芝加哥,并在1847年在该地开设工厂。他的公司进一步改良该收割机,谷物产量跟着收割机销量一起提高……于是,美国的家庭农场花钱购买这省力机器降低生产成本,为美国东部和欧洲的饥饿人口提供便宜的粮食。——摘编自(美)彭慕兰等《贸易打造的世界》材料二中国东北地区由于大豆及其大豆制品在国际市场上走俏,大豆种植面积急剧扩大,1910年大豆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0%o1927—1929年,南部大豆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3.2%,北部占34.5%o中东铁路沿线西起萨尔图,东至牡丹江,南至宽城子,北达松花江支流旺河,几乎遍地都是大豆,已经很少见到高粱。东北传统农作物供自己食用的主粮高粱和玉蜀黍,种植面积从1910年占总种植面积的60%减少到1930年的45%。——摘编自李占才《铁路对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大西部”地区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世纪中期美国“大西部”相比,20世纪前期我国东北农业的特点,并简析东北农业变化的影响。14.(20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联盟体系始于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缔结两国同盟条约之时。盟约旨在保护德国免受法国人的攻击,因为法国人想收复其在1871年失去的阿尔萨斯一洛林地区。条约还旨在保护奥匈帝国免受俄国人的攻击,因为俄国人在巴尔干半岛同奥匈帝国不断发生冲突。1882年,两国同盟因意大利的加入而变成三国同盟。在法国和俄国看来,三国同盟是一个控制欧洲,使法、俄孤立并易受攻击的势不可挡的集团。1894年,法俄同盟缔约成立,目的是反对三国同盟和抵制英国对殖民地的争夺。随着1904年英法协约和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法俄同盟成为三国协约。所有强国这时都已加入两大敌对的联盟体系,这给国际关系带来了种种灾难性的结果。每当发生重大争端时,两大集团的成员即使对争端持怀疑态度,也不得不支持其各自直接参与争端的盟国。否则,他们就担心同盟的瓦解会使自己陷于孤立而遭受危险。因而每次争端往往都会扩大为重大的危机,而两大联盟的所有成员国则不论愿意与否都将被卷入其中。——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联盟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联盟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材料“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知,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形成世界性的利益共同体,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不是民族差异的消失;C选项错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获益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各地区不是均衡发展的;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阶级斗争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B【解析】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选项B正确;1956年八字方针提出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选项A排除;中国改革开放的宣言书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选项C排除;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尚未解决,排除D。3、D【解析】
根据题干,罗斯福对传统的“四大自由”有所调整,突出了“免于匮乏”“免于恐惧”这两个内容,这体现出了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罗斯福关注到了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贫民的诉求,D正确;“平等分配”不符合罗斯福新政的根本出发点——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排除A;从材料中得不出限制公民个人权利的表达,排除B;罗斯福只是把传统的自由主义进行调整,因此不能说是否定自由主义思想,排除C。4、A【解析】
由材料“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等信息可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故选A;材料并未体现市在时间上的突破,排除B;材料中政府的做法是必要的城市管理措施,而不是巧立名目收取杂税,排除C;宋代依然固守重衣抑商政策,商业的发展依然受到封建政府的限制,排除D。5、D【解析】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都属于洋务企业,根据“兼可顾民用”、“各省兴办的煤矿在十处以上”等信息可知洋务企业助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故选D;重工业始终没有成为民族工业的主体,排除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排除B;“成为共识”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故选D。6、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汉代的中朝制度,它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产物,故B项符合题意;中朝没有体现分权与制衡,排除A项;中朝加强的是君主专制,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家国一体,排除D项。7、C【解析】
根据“二次革命”“洪宪帝制”可知均是与袁世凯当皇帝有关的事件,那么在袁世凯称帝后,孙中山组织讨袁世凯的护国运动,故答案为C;辛亥革命是1911年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运动,而袁世凯称帝是在1915年,不符合题意,A错误;B是二次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排除;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为傀儡政权建立伪满洲国,与1915年的洪宪帝制没有关系,D错误。8、C【解析】
依据材料中“廿七年儿童节”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民国二十七年是公元1938年,1938年春,徐州会战中,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因此C选项正确。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8月至11月,国民政府并未取得胜利,与材料信息不符,A选项错误;太原会战发生于1937年9月至11月,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错误;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6月至10月,国民政府并未取得胜利,此时尚未发生,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9、D【解析】
材料看不出英国不断的下降,只能看出到辛亥革命之前是有下降趋势,A错误;材料只能看出从1927年以后美国的投资额不断增长,不能概括整个近代的特征,B错误;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并没有占据第1位,只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占据第1位,C错误;从1895年到1911年英国的投资额比重明显下降,丧失了绝对的优势,D正确。10、D【解析】
材料“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排除A;周代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C。11、B【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1873—1930年间中国出口货物中农产品的比重大大增加,手工半成品和制成品的比重大大减小。这说明,中国传统的手工业优势地位在丧失,即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丧失,故B正确;材料数据不能说明自然经济解体,故A错误;材料数据不是强调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错误;材料没有强调丝茶等产品,故D说法错误。12、B【解析】根据题干和解读选项可知,A项是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与题干意思不符,排除。B项是指尖兵利器这些不祥和的东西,不是君子所常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与墨子提出的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主张意思相近,正确。C项是韩非子的以法治国主张,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是指军事问题是国家的重要问题,他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不可以对军事问题忽略,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原因:西进运动,政府鼓励西部开发;“大西部”自然条件适宜农业;西部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农业机器的发明和运用;工业革命发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加。(2)特点:种植注重结构发生变化;以个体小农分散经营为主,机械化水平低;农产品市场受列强控制。影响:积极方面: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加速了自然经济瓦解;密切了中外经济联系;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消极:东北农业资源遭受掠夺,难以摆脱落后,无法独立发展【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近代中美两国农业发展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中的“西进运动将芝加哥周边的‘大西部’开垦为田地……靠铁路网和运河……美国的家庭农场花钱购买这省力机器降低生产成本”等信息可以得出原因有:西进运动、政府鼓励、自然条件适宜农业;西部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农业机器的发明和运用等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以联系到工业革命发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加等方面。(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中的“……几乎遍地都是大豆,已经很少见到高粱。东北传统农作物……占总种植面积的60%减少到1930年的45%。”等信息可知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联系到:以个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务公司会议合同范本
- 2025年金华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大全
- 公司保险担保合同范本
- 农民养车用车合同范本
- 佣金制合同范本
- 公司资产入股合同范本
- 代理签订协议合同范本
- 养殖木船出售合同范本
- 公司部分收购合同范本
- 产品独家使用合同范本
- 申论公务员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案例教程》教学教案
- 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 钳工工艺学(第6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DB11T 1035-2013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消耗评价方法
- 2024新能源光伏电站运行规程和检修规程
- 供应室课件大全
- 有机化学完整版本
- 银行存管三方协议书
- 2024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
- 2024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