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实验专题复习_第1页
中考实验专题复习_第2页
中考实验专题复习_第3页
中考实验专题复习_第4页
中考实验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实验复习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中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是考察学生科学素养和能力考察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中考实验专题复习一、陕西中考第30题的特点与分析二、陕西中考第31题的特点与分析三、陕西中考第32题的特点与分析四、中考物理实验复习的注意事项五、中考物理实验考察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启示中考实验专题复习一、陕西中考第30题的分析与预测1、统计近5年30题考查的高频考点例1.(4分)按要求完成填空。(1)图-1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头发丝承受最大拉力的实验,此时示数为_____N。(2)图-2为调节托盘天平时指针偏转情况,要使天平平衡,应向右调节________。(3)图-3所示,将纸条的一端按在嘴唇的下方,向前吹气,会看到纸条飘起来,该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4所示实验中,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A、B两容器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的关系2、第30题考查的特点:

图片主要来源于教材、在考察学生观察能力同时考察基本仪器的读书、使用、工作原理、和基本实验规律、实验现象的总结;一般有4个空、涵盖知识章节较广、涉及有力热光电声,多为书本中的演示实验,并且每年考察的知识点都不同;通常前两个空考察仪器的读书和使用;后两个空考察根据现象探究结论或根据图片推断实验。3、第30题复习的对策和方法:(1)测量仪表的使用和读数对于测量工具的使用一般注意以下几点:选、调、放、测、读、记。温度计、刻度尺、秒表、托盘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能表

对于这些基本仪器,都要做到使学生会熟练使用,在复习中,可引导学生将仪器或器材的共性与个性进行归纳总结,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便于加强记忆。例如可以从结构、作用、读数方法、测量范围、分度值、调零、使用规则等方面进行比较。对于象天平、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仪器除了上面所述外,还要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的步骤及注意点等。如果学生不能熟练的使用这些仪器,就谈不上用它们进行正确的测量,更不可能去设计实验。因此,对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的掌握是实验复习中最基础的一部分。例1、物态变化(2)关注简单的演示实验例3、压强

例4、电磁转换例4、电磁转换(3)根据实验特点对实验进行对比汇例、不同实验说明同一物理道理例:同一实验能说明多个物理道理(开放性)例:注意相似实验的区别二、陕西中考第31题的分析与预测1、统计近5年各题型考查的高频考点(4)小球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第31题考查的特点本题是常规实验、经典实验题的考察,近五年来这5道试题主要为:欧姆定律、测电阻、测功率、测密度、测平均速度等重点实验,而且一般不重复。本题分值为8分,一般为4个小问,涉及实验的原理、实验图连接、实验的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误差分析等;3、第31题复习的对策和方法:(1)注重新课标、中考说明的研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测定性实验:4项●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探究性实验:9项27.小明为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在实验室进行了探究实验,根据测量结果他画出了相关图像,如图a、b所示.

(1)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_____.(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c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此时实验室的大气压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在图a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___________2、注重经典实验、关注复习要点实验原理(计算公式)、需测物理量、测量工具(所测的量不能超出测量工具的量程,也不能小于分度值)、如何减小误差(①测量步骤顺序要合理;②是否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设计记录表格、会分析、推断实验结果、能得出相应的结论;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等.例1.(2014年广西北海)小张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1)闭合开关前,应向

端(选填“A”或“B”)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在开始测量时最小.(2)测量过程中,某一次的电流值如图乙所示,则电流值是

A.这时,灯丝突然烧断,则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相同规格的灯泡,重测的数据如下表格,并绘出U﹣I图象如图丙的A所示.(3)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小张求出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你同意这种做法吗?说出你的由

.(作出判断并说出理由)(5)“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

的实验.(4)另外一组同学用相同的器材和电路图也做这实验时,由于接线错误,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出的U﹣I图象如图丙的B所示.你认为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例2.某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①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

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

,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③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

g.④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的读数为

mL.⑤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花生米的密度.(2)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

.(3)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即

.三、创新实验(陕西中考第32题)的分析与预测1、统计近5年各题型考查的知识点2、创新实验探究题的特点:创新实验探究题,是陕西中考的特色。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和学习背景出发,在全新的物理情景中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全新的过程、真实的数据;给学生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最后落脚为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3、第32题的复习策略和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科学探究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七个要素)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8/15/202434(1)陕西省对科学探究环节的考察(2)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3.转换法4.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2.等效替代法5.类比法6.物理模型法(理想模型法)1.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5.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6.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7.探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8.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关系;

9.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即欧姆定律)。10.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的关系使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将某个物理量用另外一个物理量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2.等效替代法:1.由于作用效果相同,而相互取代,如用合力取代分力、用总电阻取代分电阻等。2.由于平衡等原因而出现两个同类的物理量有等值关系,从而可以相互取代,如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测石块密度时,石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1、测量不规则小块固体的体积时,用它排开水的体积等效固体的体积;

2、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时,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得拉力,从而得知摩擦力的大小;

3、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等效的方法测定大气压的数值;

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5、求多个用电器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效替代法的例子

在研究看不见的物质或现象时,可以通过研究该物质现象或所产生的可见的效果,由此进一步分析物质或现象,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注意:

“等效替代法”虽然也包涵有转换法的思想,但其研究主体已发生转移,而转换法则是通过研究主体所产生的效果来上朔其原因的一种研究方法。3.转换法1、利用小球的振动来判断发声体在振动;2、根据苹果落地的现象证明重力的存在;3、利用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4、根据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远近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5、利用纸片的飘动来判断气体压强的变化;6、根据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现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7、通过扩散现象研究分子的热运动;8、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9、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可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是否转动来判断;10、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通过它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确定。

转换法的实验例子四实验加推理法

有一些物理现象(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会怎样运动?),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如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可以永远运动下去、真空不能传声等结论,都是这样得到的。这些结论实际上是推理得到的,不可能用实验验证,因此,这种方法也称为“科学推理法”、“实验推理法”、“实验+推理法”等。实验加推理法课本上的例子1.真空不能传声实验(因为我们不能得到绝对的真空)2.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因为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5.类比法

所谓类比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从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较复杂的实验和较难的物理知识。类比是一种推理方法,不同事物在属性、数学形式及其他量描述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就可以来用类比推理。类比法是提出科学假说做出科学预言的重要途径,物理学发展史上的许多假说是运用类比方法创立的,开普勒也曾经说过:“我们珍惜类比推理胜于任何别的东西”。使用类比法的例子1.用水波类比声波2.用水流类比电流用水压类比电压3.在研究分子的作用力时,用弹簧的作用力进行类比“理想模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摒弃次要条件,突出主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从而方便对物理本质的研究。在物理学中,常常把实际研究对象或实际过程抽象成为“理想模型”。6.理想模型法:1、光线__在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时,引入光线;2、磁感线------在研究磁场的分布时,引入磁感线;3、原子结构-----在研究原子的组成时,引入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使用理想模型法的例子物理学中的科学研究方法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大家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比较有效的物理思想,是能力形成的标志.近几年中考常考到的几种科学研究方法列表如下:方法教材中方法的运用说明等效法(1)在力的合成中,若干个共同作用的分力可以等同于作用效果相同的一个合力;相反,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作用效果相同的若干个分力(2)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可以等效为一个合适的电阻,反之,如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想(3)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块等效替换大象,效果相同(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在物理学中,将一个或多个物理量、一种物理装置、一个物理状态或过程用另一个物理量、一种物理装置、一个物理状态或过程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这样的方法称为等效(替代)法,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所要研究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理想模型法

(1)匀速直线运动,就是一种理想模型.在生活实际中严格的匀速直线运动是无法找到的,但有很多的运动情形都近似于匀速直线运动,按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大大简化了难度,得出的结果又具有极高的精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与实际相吻合

(2)杠杆也是一种理想模型,杠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受力的作用,都会引起或大或小的形变,可忽略不计,因此,我们就把杠杆理想化,认为它无形变

(3)汛期,江河中的水有时会透过大坝下的底层从坝外的地面冒出来,形成“管涌”,“管涌”的物理模型是连通器

(4)光线、磁感线都是虚拟假定出来的,但它们却直观、形象地表述物理情境与事实,方便地解决问题.通过磁感线研究磁场的分布,通过光线研究光线传播的路径和方向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摒弃次要条件,抓住主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构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这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在建立起理想化模型的基础上,有时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所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还需要引入一些虚拟的内容,借此来形象、直观地表述物理情景.控制变量法

(1)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之间的关系

(2)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与压力和受压面积的关系

(3)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4)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5)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6)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7)研究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即欧姆定律

(8)研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9)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0)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的关系

(11)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的有关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注意】在很多探究性实验中经常用到此法.实验推理法

(1)研究牛顿第一定律

(2)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3)“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这一重要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来的实验推理法它以大量的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形,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转换法

(1)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即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判断

(2)分子运动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但可以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它

(3)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是否转动来确定

(4)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确定在物理学习中,有时需要研究看不见的物质(如电流、分子、力、磁场),这时就必须将研究的方向转移到由该物质产生的各种可见的效应、效果上,由此来分析、研究该物质的存在、大小等情况,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转换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也时常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应用到.类比法

(1)研究电流时用水流比作电流

(2)用“水压”类比“电压”

(3)用抽水机类比电源

(4)研究做功快慢时与运动快慢进行类比等为了把要表述的物理问题说得清楚明白,往往用具体的、有形的、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来类比要说明的那些抽象的、无形的、陌生的事物.通过类比,使人们对所要揭示的事物有一个直接的、具体的、形象的认识,找出类似的规律.

从近年来陕西中考探究实验的命题特点可以看出、通常是根据图表或图像信息、分析总结结论、在解决这类图表信息实验探究题时要做到从粗到细、由浅入深;先定性分析,再定量分析;最后处理好个数据段的细微差别得出特殊性规律;这类题一般都要用到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重视实验数据的分析

(4)实验反思与评估

(1)测量工具能否准确测量(被测量不能小于分度值,也不能超出量程);(2)实验操作或顺序是否有利于减小测量误差(是否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3)探究与某一因素的关系时,其它影响因素有没有控制不变;(4)探究规律时,有没有改变条件,多次实验,分析多组实验数据得出普遍规律(5)实验误差的分析(次数)31.(8分)(2014•永州)“五一”节,小李骑自行车到我市蓝山县参加了了“探湘江源头揽源头胜景”的旅游活动.活动中他经历了停放在烈日下的自行车车胎自己爆裂的事故,小李分析后猜想: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气体压强与温度有关.根据猜想小李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用压强计中的水银柱在烧瓶中密闭一定质量的空气.将烧瓶放入水中,给水槽中的水加热,水温上升.每隔一段时间同时用温度计和压强计测量水的温度值(即为瓶中密闭气体的温度值)及密闭空气此时的压强值.在每次测量时都使压强计左侧水银液面保持在图中A点的位置不变,各次测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根据小李上述实验过程可知:每次测量时都是压强计左侧水银液面保持在图中A点的位置不变,其目的是保持一定质量密闭气体的

不变.(2)分析上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一定量的气体,在

保持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

.(3)在炎热的夏天,载重汽车在盘山公路下坡行驶时,要不断往车上喷水,主要是通过水的汽化吸热使轮胎内气体的

来减小轮胎内气体的压强,防止爆胎.32.(10分)(2014•永州)小燕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实现,影响行车安全.为今后安全行车,小燕根据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晴”不同的多种情况做以下探究:【提出问题】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与光源的强度有关;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m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关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下表.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W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下表.(1)小燕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

(选填“1”、“2”或“3”);(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

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3)你认为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还与

有关(至少写一个因素),你说的因素在小燕上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