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版块五 第十六单元 第57讲 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含答案_第1页
2025高考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版块五 第十六单元 第57讲 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含答案_第2页
2025高考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版块五 第十六单元 第57讲 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含答案_第3页
2025高考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版块五 第十六单元 第57讲 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含答案_第4页
2025高考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版块五 第十六单元 第57讲 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版块五第十六单元第57讲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含答案第57讲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主题概览1.中国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既保证赋役征发,又维护社会稳定。中国古代建立起较为固定的救济制度,其中政府救济以救灾为主,民间救济侧重于对日常生活的赈济。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2.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中古时期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西方出现自治市镇和社区组织,现代西方以社区自治为主。近代西方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1.历代户籍制度演变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有户籍、宗室籍、宦籍和市籍等汉朝西汉时,百姓编户入籍后,便形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定期进行人口调查。东汉末年,户籍散乱隋朝“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元朝按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朝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清朝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2.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基层组织①秦汉: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②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③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2)社会治理①特点: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②演变秦汉:建立什伍组织,互相监督;唐朝:实行邻保制度,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制;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清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3.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社会救济背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承担者政府是主体,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措施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意义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2)优抚政策①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②唐朝及以后: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③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④明清时期: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3)特点①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②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1.图解·关键知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作用2.阐释·核心概念[“诸色户计”]“诸色户计”是元代各种人户的总称。元代户籍制度十分复杂,政府根据全国居民承担的不同义务以及职业、民族、宗教和社会地位的不同等情况,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人户,称为“诸色户计”或“诸色人户”。3.思考·学术情境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上述材料反映了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官方参与基层管理组织;宗法关系作用重要;经济功能明显。4.阐释·核心概念[乡里制度]指中国古代县以下的各级基层行政区划的制度。以对全体乡村居民进行什伍编制为起点,以“什伍相保”“什伍连坐”为基本组织原则,拥有编排户口、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等职权。[常平仓]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知识点二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1.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1)古代希腊基层治理①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②村社实行自治,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2)中世纪欧洲基层治理①庄园是主要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主持庄园法庭审判、裁决纠纷。②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获得特许状后,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行会和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③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3)近代欧美基层治理: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基础上,加强对基层治理的管理。①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②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③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④工业革命后,各国社区组织开始形成。(4)现代欧美基层治理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强调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共同作用的同时,社区承担了更多政府功能,基层治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西方保障制度建立与发展①17世纪初,英国颁布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②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③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全民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此后,瑞典、挪威、法国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其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①苏联:1977年,苏联实行全民社会保险制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致继承了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②中国: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起来。1.警示·易错易混中西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1)西方:其实质是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一种分配方式,其根本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稳定资本主义制度。(2)中国: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满足人民基本生活的需要,其根本目的是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2.思考·社会情境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制度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负,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摘编自《世界文明史》根据材料分析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及其局限性。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局限性:政府财政赤字增大,经济增长放缓。

主题一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视角1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材料中国古代的乡里制度,在唐宋时期实现了由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变之后,随即开始了由唐宋以前的乡官对基层社会的全面控制向元明清时期的民间自我谋求发展的蜕变,以期达到与职役制相辅相成的效果。而封建统治者为了对土地和人口进行更有效更直接的控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基层的权力,对县、州、府级进行直接干预。职役制的推行是以选官上重财力标准的轮差制为表现形式的,这就直接导致了基层行政组织职权的缩小、基层行政人员威信和统治力下降的局面,这些缺漏需要士绅和宗族势力进行填充。——摘编自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封建社会乡里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其影响。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特点:①历史悠久,不断发展。②治理与教化并行。③依靠地方精英的力量。④经历乡官制到职役制的重大转变。(2)影响: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专制统治。②有利于保证政府财政收入。③有利于维护地方稳定,促进地方发展。④后期出现的职役制导致基层统治力下降,促使士绅和宗族势力发展起来。视角2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材料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民办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输纳,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减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摘编自张涛《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政府救济与民间救助的不同。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政府救济重点在救灾,物资来源于国家税收,核心在于保障粮食供应,或直接赈济;民间救助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如接济贫苦无依之人,物资主要来源于国民义务输纳、乡绅、商贾的捐助。深化拓展1.中国古代救济制度的特点时间久远,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周礼》中就有“以保息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赈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六条关于社会救助的政策政府救济与民间救助相结合政府主要承担灾害与灾难时的社会大范围救济,民间承担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日常救助,二者相辅相成机构完善并具有法律保障措施政府救济典型地体现了“为民父母行政”的特征,政府设置不同类型与层级的社会救济救助机构,并制定法律予以保障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宣扬“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主张“仁”“仁政”,倡导救困济难,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本质和精神2.中国古代乡村基层治理的特点宗法关系扮演重要角色宗族势力强大,皇权与族权相结合。宗族势力往往得到皇权的认可,乡官里吏在催征钱粮时往往需要族长的配合,有时则表现为宗族家长直接担任乡官里吏,使行政组织与宗族组织合而为一忠孝治理乡村家国意识反映在乡村政治文化中,就是忠孝治村,忠和孝作为两种重要的价值观,维系了乡村的政治秩序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乡绅有限自治政府在乡村选择的管理者,主要是有德行的长者、有名望的乡绅、有财产的地主等,这些人往往都读过书,在知识、智力和财富上占有优势。能够解释乡规民约,用道德感召力维持乡村的秩序。乡绅的身份是双重的:作为国家的代理人,他们要帮助国家做事,而作为乡村的代表,他们又需要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地方自治色彩鲜明主题二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视角1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材料1940-1990年美国社区治理发展一览表时间治理重点治理主体1940—1970年(1)社区贫困(2)社区生活质量(1)政府(2)社区居民1970—1990年(1)就业机会(2)社区吸引投资能力(1)社区发展公司(2)社区居民(3)政府、各方机构和组织——摘编自边防、吕斌《基于比较视角的美国、英国及日本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1940-1990年美国社区治理的经验。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关注社区居民生活;注重社区建设;合理规划社区发展;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发挥自主性。视角2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材料17世纪,英国气候寒冷,谷物歉收,流民增多。英国政府在1600年以来,多次颁布《荒政令》,平抑粮食销售价格,打击谷物商囤等投机行为。同时,政府还采用多种手段,如扩大耕地总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土地利用率和采用农业新技术发明等提高粮食生产。面对社会流民问题,英国政府通过《济贫法》,将济贫与惩贫相结合,明确政府在救济贫民方面的职责。1665年伦敦瘟疫期间,英国政府还出台了卫生立法,建立疫病医院,实行隔离防疫、城市清洁等,并加征了特别税。——摘编自孙义飞《17世纪英国如何走出危机》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社会救助的特点。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实施密集的国家干预手段保障生存资料供应;采取多种手段提高粮食总产量;明确政府在救济贫民方面的职责;国家主导病患医治、卫生防疫制度;国家即时干预与生产的长效调整相结合,初步建立了近代国家治理体系。(2023·广东卷,5)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答案B1.学习情境——汉代的养老制度(2023·重庆沙坪坝模拟)“养老图”画像砖极具地域性,下面两幅图为汉代养老画像砖拓片。据此可知,汉代()四川太平乡出土养老画像砖四川新民乡出土养老画像砖A.普遍重视社会保障问题B.宣传教化成为维护统治的主要方式C.加强对蜀地的社会管理D.养老开始成为四川画像砖的重要题材答案C解析图中汉代的养老图画像砖出土于四川,内容是对养老的宣扬,是通过儒家思想和社会教化,稳定社会秩序,加强社会管理和控制的体现,C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普遍”重视社会保障问题,排除A项;宣传教化是维护统治的重要方式,但不一定是“主要方式”,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养老成为四川画像砖的重要题材开始于何时,排除D项。2.学术情境——地主士绅与封建统治(2023·日照模拟)有学者指出:“传统社会中的士绅在经济上是封建剥削者,政治上是现存封建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文化上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代表者……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者正是‘依靠地主士绅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皇权受到冲击出现下移B.封建社会的剥削基础是士绅阶层C.门阀士族影响国家政权D.士绅阶层延展了国家基层治理答案D解析绅权是封建皇权在地方社会的延续和补充,是控制地方社会的一种需要,不是皇权下移,排除A项;封建社会的剥削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通过土地对农民进行剥削,排除B项;门阀士族不等同于士绅,门阀士族在唐朝时期衰落,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不能说门阀士族对国家政权造成影响,排除C项。3.生活情境——西欧行会的功能(2023·泰安模拟)中古时期,伦敦的木匠行会曾经设立储备金,并作如下规定:“任何兄弟姐妹由于上帝的旨意或疾病而陷于贫困、难以维持生计时,那么,从他生病后的第3周起,他将每周从行会得到14便士,直到他摆脱贫困为止。”当时许多行会都有类似措施。这表明当时的行会()A.是城市行政治理的基本单位B.发挥了社会救济功能C.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D.体现了城市的自治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古时期伦敦的行会通过一定举措,对陷入贫困、难以维持生计的行会成员进行资助,直到其摆脱贫困,说明西欧行会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救济功能,B项正确;行会是中古西欧城市社会治理的一部分,不是城市“行政治理”的一部分,排除A项;近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始于19世纪中后期,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城市自治,排除D项。4.社会情境——德国的社会保障(2023·北京西城二模)1881年,德皇颁布诏书,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进行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随后,政府出台了《医疗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伤残和养老保险法》。据此可知,当时()A.这些举措意在提高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B.德国通过立法方式缓和阶级与社会矛盾C.德国基本实现全民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D.第一国际推动欧洲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以看出德国政府通过立法,促进改善工人阶级的福利待遇,同时也缓和了阶级与社会矛盾,B项正确;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巩固统治,排除A项;“基本实现全民覆盖”表述夸大,排除C项;材料与第一国际无关,排除D项。1.宋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宋代灾荒严重,政府采取了施粥、赈谷、募军等措施来缓解灾荒所造成的严重困难。宋政府十分重视仓储这一预防措施,全国性的仓种就有常平仓、义仓、惠民仓、丰储仓、广惠仓和社仓6种。南宋时期董煟的《救荒活民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荒政的专著,书中归纳出了“劝分、禁遏籴、不抑价”等20种救荒措施。宋代已经设有福田院、居养院等慈善福利机构,同时还有针对儿童、残疾人等的特殊福利措施。针对军队也从厚待留守家属、赏赐受伤军士和抚恤阵亡者家属等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抚恤保障制度。政府除直接投资社会保障外,还鼓励民间有力之家积极参与,赈济灾荒。——摘编自杜伟《两宋社会保障探析》[材料解读]宋代建立了仓储制度,形成了一套救荒理论,建立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机构。[命题方向]概括宋代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表现及社会保障发达的原因。2.西方国家基层治理西方国家发展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社会发展逐渐趋于成熟,经济资源积累也已经到了一定程度,社区建设的重点和目标也在逐步改变。西方国家在促进社区发展管理上,主要采取政府负责规划指导和资金扶持,社区组织负责具体实施的运作方式。美国各级政府主要通过向非政府组织购买服务为居民提供社会化服务,用不着自行兴办和直接管理社会福利、教育、医疗卫生等各种机构。——摘编自何增科《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材料解读]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在西方国家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命题方向]概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基层治理发展的趋势。课时精练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2023·聊城模拟)两汉时期,在户籍管理上,户内有男性成员的情况下,女性也可以成为户主;尊长与卑幼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尊长或卑幼均可能成为户主。三国时期出现了新的趋向,若户内有成年男性,则女性和未成年男子已不能成为户主。据此可知,三国时期()A.国家治理效能显著提高B.户籍制度日趋完备C.儒学逐渐渗入基层管理D.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到三国时期,女性和未成年男子已不能成为户主,户主是户内的成年男性。结合所学可知,汉朝儒学成为主流思想,三国时期伦理纲常逐渐渗入基层户籍管理中,C项正确;三国时期成年男性成为户主,不能说明国家治理效能的提高,排除A项;三国时期户籍管理制度处于发展中,排除B项;女性地位低只能反映材料的部分内容,排除D项。2.(2023·茂名一模)宋代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40%,到1072年,客户比例下降到30%。这一现象将()A.抑制租佃关系发展 B.导致户籍管理失控C.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D.导致自然经济解体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客户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意味着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主户上升,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项正确;抑制租佃关系发展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而不是作用,排除A项;仅从客户比例下降不足以得出政府户籍管理失控的结论,排除B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3.(2023·滨州二模)明中期,政府对社会流民的管理在沿袭“劝归原籍,皆给牛、种、口粮”的基础上,更多地采用“编排户籍附入州县”的办法,在流民聚居地“重编里甲,新造黄册”。这一调整的出发点是()A.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平衡全国人口布局C.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D.革新地方行政区划答案C解析掌握流民情况,加强基层治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项正确;“社会阶层流动”指的是从一个社会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到另一种社会地位,材料的调整不是为了促进阶层流动,排除A项;“平衡全国人口布局”指的是使得全国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平衡状态,地区差异不大,材料所述的调整措施并非出于这一目的,排除B项;调整之后地方行政区划并没有革新,排除D项。4.(2023·秦皇岛三模)清代前期,乐户、堕民、登户与世仆身份的人处于社会最底层,世代从事诸如乐工、抬轿、为人耕地等“贱业”。雍正帝时期,“废除贱籍”“贱民变良民”。雍正帝这一做法旨在()A.治理弊端巩固统治B.放松对民众的人身控制C.统一全国户籍制度D.淡化士族阶层门第观念答案A解析贱民一直生活于社会底层,受到社会歧视,生活困苦,有不少堕民为自身自由,进行反抗与斗争,威胁封建统治,故雍正帝这一做法旨在治理弊端巩固统治,A项正确。5.(2023·唐山三模)《全球通史》关于汉朝有如下表述:“除中央政府之外,还有往下依次管理州、郡、县、乡的地方官僚机构。基层官吏承担如下任务:征收捐税,捉拿罪犯,维护公路、运河和粮仓,提供驿马和一连串的驿站来维持帝国的邮政。”据此可知()A.基层官吏承担主要的管理任务B.汉朝具有较为完备的管理体系C.汉朝的基层管理任务繁杂冗多D.汉朝的中央政府集权不断加强答案B解析汉朝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基层官吏承担相应的任务,反映了汉朝具有较为完备的管理体系,B项正确;州、郡、县官吏承担管理任务,基层官吏并非承担主要管理任务,排除A项;材料涉及基层管理的任务有限,不能反映任务繁杂冗多,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完备的管理体系,没有体现集权体制,排除D项。6.两汉之际,农民军控制关中,“其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长安地区出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等歌谣。自是,关中离心,四方怨叛。这表明()A.政局动荡冲击政府选官制度B.社会舆论推动阶层流动C.古代民众个人意识由此萌发D.地方吏治影响执政效能答案D解析歌谣属于民间社会舆论,它代表了民间的声音,表达了对农民军授爵不当的不满,导致民众离心,社会秩序出现混乱,D项正确;本题中的所授官爵是农民军所授,不是汉朝政府所授,所以体现不出冲击了政府的选官制度,排除A项;社会舆论反映了民众对农民军政权的不满,没有体现社会阶层流动,排除B项;长安地区民众对此种现象产生了不满,但并不能说明个人意识就由此萌发,排除C项。7.(2023·邯郸模拟)宋代救助的对象十分广泛,有救济“孤老贫病”的居养院(民办、官办或官民合办)、助葬机构漏泽园、婴儿局、救助幼儿的慈幼局等机构,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保障涵盖了婴幼儿和老人、游民和贫民、城市的乞丐、鳏寡孤独以及军人等。这些举措()A.源于社会服务观念的转变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C.是政府加强社会控制产物D.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朝建立了各种类型的救助机构,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这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B项正确;救助措施源于被救助群体的出现而不是观念的转变,排除A项;这些救助机构不全部是政府创办,排除C项;材料中的救助机构有民办、官办和官民合办三种,不一定加重政府财政负担,排除D项。8.(2023·怀化一模)清代的政府灾害救助,一般要经过严密的报灾、勘灾、审户和放赈救助程序。在此过程中,募款、司账、运解、发放等环节相互分开,各有专人负责。这种做法()A.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C.规范了救灾赈灾行为 D.避免了官员的贪污腐败答案C解析通过题干可知,清代政府救灾赈济过程中,有一系列的程序性工作,而且各环节相互分开,各有专人负责,这样的划分职责明确,规范了救灾赈灾行为,C项正确;题干涉及赈灾过程中的程序和环节相关内容,不能据此认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完善,排除A项;题干内容与财政负担无关,而且从“募款”可知,赈灾中的款项并非全部由政府承担,排除B项;D项“避免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9.(2023·娄底模拟)12世纪后期,骑士们摆脱了四处征战的处境,在自己的领地上享受生活。骑士文学开始流行,其中的骑士传奇,用罗曼语进行写作,更贴近生活和民众。据此可知,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文学()A.反映了复兴时期的城市生活B.维护了封建基督教会的统治C.是欧洲封建庄园经济的产物D.表现了小生产者的精神特征答案C解析材料“在自己的领地上享受生活”并结合所学可知,最初的骑士来源都是一些富裕农民和一些小地主阶级,他们因为替封建庄园主四处征战,从而得到庄园主们土地和金银的赏赐,骑士阶层在得到土地后,也开始雇佣剥削农奴从而演变成小封建庄园主。骑士文学大多反映骑士阶层的道德和理想,其经济基础是欧洲封建庄园经济,C项正确;反映复兴时期城市社会生活的是市民文学,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骑士文学维护了基督教会统治的信息,排除B项;骑士文学表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的精神特征,排除D项。10.(2023·长沙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瑞典政府积极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社会效果显著,被称之为“福利国家的橱窗”。从20世纪70年代起,巨额公共开支导致国家财政赤字,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失业率上升,这些问题被称作“瑞典病”,久治难愈。这表明()A.社会保障制度需要不断变革B.社会效率与公平难以平衡C.国家干预不能缓和社会矛盾D.福利国家必然出现“滞胀”答案A解析社会保障制度需要不断变革,在提高社会效率和保障社会公平之间搞好平衡,A项正确;“难以平衡”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战后初期的福利国家政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福利国家的本质就是国家干预,排除C项;经济“滞胀”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福利国家政策必然导致“滞胀”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11.(2023·岳阳模拟)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英国在《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中指出: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这种方式会带来()A.政府奉行自由放任 B.居民实现自我管理C.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D.基层治理地位突出答案D解析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是减少政府的直接参与,优化了管理,D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后,各资本主义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非自由放任,排除A项;“实现”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社区组织形成于1980年之前,排除C项。12.(2023·滨州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主要说明我国()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D.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答案B解析通过宪法不断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B项正确;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材料中体现的信息不足,排除A项;中国的公民社会福利水平在不断提升,排除C项;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说法不够全面,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29分)13.(2023·荆门龙泉中学校考模拟)(14分)[基础治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乡里组织,是王朝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延伸,以达到直接或间接控制基层社会的目的,是“下县的皇权”。广泛存在于基层社会的宗族组织(族权)与地方势力(绅权),以及各类民间社会组织,填补了传统国家因受政治资源限制而留下的权力空白,在构建地方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社会权力网络实际运作中,政权、族权、绅权相互联结、互相交融、彼此配合,使得中国古代社会具有不断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机制,国家治理体系更加稳固而难以瓦解。——摘编自杨国安《“天高皇帝远”?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材料二民国时期县下设区进行管理,区逐渐成为县下常设的政区,区下设置的类型不一的组织则类似于以前的保甲管理制度,乡族与近代社团等社会力量并存,华南地区的农民协会、上海的工会以及各地的商会(团)、城镇的自治会(社),使多数人参与协调和解决纠纷、矛盾和冲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时期各种类型的法律更加细化,基层社会治理方面也开始出现配套的法律。——摘编自温建钦《近代基层社会治理出现转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相比,民国时期基层治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8分)答案(1)特点:由乡里组织行使国家权力(维护皇权的社会秩序);政府与民间力量相结合;基层多种力量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具有浓厚的宗族色彩;基层治理具有自我修复功能,长期延续。(2)不同:区成为县下常设政区;体现了近代化趋势;具有民主法制色彩。原因:救亡图存运动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思想的影响;近代社团的推动。14.(2023·石家庄模拟)(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02-1911年,英国、德国政府颁布的部分社会保障法案情况(如表所示)。颁布时间颁布国家法案名称1802年英国《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1844年英国《工厂法》1871年英国《工会法》1883年德国《疾病保险法》1889年德国《老年及残废保险法》1903年德国《童工法》1911年德国《职员保险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英、德两国的社会保障法案”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示例:近代英、德两国的社会保障法案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德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速,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养老、医疗、失业、贫富分化严重和雇用童工现象等,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运动不断高涨,争取经济和政治权益的斗争此起彼伏。在此背景下,英、德政府不断地推出一系列社会保障立法。英、德两国的社会保障法案与时俱进,针对性强,覆盖面广。这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保障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也推动了英、德两国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有利于培育国民的政治认同与国家认同,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英、德两国社会保障立法的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但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综上所述,社会保障立法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手段,人民群众的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

第56讲货币与赋税制度主题概览1.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1)中国:中国古代货币经历了从海贝、金属到纸币的演进过程,明朝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民国时期,货币发行较为紊乱。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2)世界: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拓展,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在19世纪初建立起来,实行黄金自由兑换、自由铸币的金本位制度。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2.赋税制度的演变(1)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经历了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向以土地和财产为主征收的转变,由以实物、劳役为主的征收内容向征收货币的演变。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关税大权掌握在外国人手中,1936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中国直到1931年才开始取消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但在一段时间里,中国不能自主征收国境关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收回国家关税自主权。(2)世界:1799年英国成为第一个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后传播到全世界,个人所得税成为各国广泛征收的税种,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知识点一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1.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1)古代货币时期表现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各国分别使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2)近现代货币时期表现晚清开始铸造银元中华民国建立后以银元为法定货币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实行法币改革,将白银收为国有。在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后又发行银圆券,都以失败告终新中国成立前后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2.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1)金本位制确立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特征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崩溃原因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金本位制崩溃影响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统一的标准和基础(2)布雷顿森林体系①背景: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②形成: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③特点: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④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同时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⑤演变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进入21世纪,美元仍然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1.图解·关键知识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2.思考·学术情境法币政策废除了银本位制,推行信用纸币,这是一大进步。而且法币的实行也为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奠定了基础,客观上有利于充分发挥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摘编自陈新余《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述评》法币政策实施的积极意义是什么?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摆脱了银本位制下世界银价的波动对本国货币的影响,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使纸币发行权、货币铸造权大体被统一于中央政府,整顿了我国货币流通环境和秩序。3.阐释·核心概念[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信用货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总共有三种实现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兑汇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最具有金本位制的代表性。[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指对两国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动幅度不加以限制,使其随市场供求变化而上下浮动的汇率制度,各国央行不再承担干预外汇市场的义务。知识点二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1.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①田赋:秦朝田赋税率极高。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②人头税: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汉朝时,分口赋、算赋,不分男女③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隋唐①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征派力役②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③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宋朝①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②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③王安石推行募役法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明朝①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②明朝后期,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2.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关税①古代:存在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②近现代: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1928年起,国民政府通过“改订新约”的措施,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2)个人所得税①起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民国时期。②确立: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1.图解·关键知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2.警示·易错易混一条鞭法与摊丁入亩的区别:一条鞭法是指赋役合并、折银征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摊丁入亩是将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统一征收,不再另外征收人头税,国家对人身的控制进一步松弛。3.阐释·核心概念[赋税和徭役]赋税是各种田赋和捐税的总称;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主题一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视角1中国货币的演变材料中国货币发展图样思考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货币演变趋势。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趋势: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形状杂乱到形状规范;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手工铸造到机器制造。视角2主要国家本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变化材料主要国家本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变化图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主要国家本币兑换美元的汇率的主要演变趋势,并分析其原因。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趋势:由固定汇率制到浮动汇率制。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美元与黄金比值固定,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放缓;欧洲一体化、日本经济崛起使得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逐步衰落;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深化拓展1.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六大趋势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秦统一中国后,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权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唐高祖李渊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钱文不书重量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铁钱笨重不便,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由手工铸币向机器铸币的演变光绪年间已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区别(1)形成方式不同:战前是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侵略的方式确立;战后是通过会议协商的方式确立。(2)金融中心不同:战前以欧洲为中心,世界金融中心在英国;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世界金融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3)组织形式不同:战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缺乏体系;战后则向着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主题二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视角1唐代赋税制度的调整材料唐德宗建中元年,鉴于租庸调税制极为严重的弊端,实施了两税法改革。两税法实施之前的租庸调,往往较为混乱,征税时间过长,效率很低。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在当地拥有田产,就必须按照田产的多寡来缴纳田赋。而且两税法是以钱计税,然后再换算成实物来缴纳,开了以货币计税的历史先河。——摘编自梁盼《唐代的税制改革》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税法与以前税制的不同之处。简析实施两税法的影响。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同之处:以前按照人丁纳税,两税法按照田产的多寡来纳税;以前是以实物来计税,两税法则是以钱计税。影响:提高了政府的征税效率;扩大了征收对象的范围,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缓和了纳税不公造成的社会矛盾;以钱计税,推动了古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后来税制改革提供了借鉴。视角2中国海关税率调整材料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多年来未有的出超。——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特征:完全自主;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意义:维护了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了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深化拓展1.唯物史观——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直到废除赋税品种由繁到简,税种减少。从田租、人头税、杂税简化为土地税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商业征收重税征税方式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人身控制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2.家国情怀——近代以来中国关税体系的变化及意义(1)变化:①从传统关税体系向近代关税体系转变。②从受列强控制到逐渐关税自主。③从海关、常关并存走向统一的海关。(2)意义:①实现了关税体系的近代化。②维护了国家主权,增加了财政收入。③保护了国内市场,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2023·1月浙江选考,5)明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这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下列各项中,对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前所处的经济状况,表述正确的是()A.白银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B.通过清丈全国土地,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C.美洲等地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明朝府库空虚问题D.商品经济已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答案A1.学习情境——晚唐两税法的实施(2023·临沂模拟)下表是两税法在晚唐行政体系中具体实施的方案,由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行政级别财政来源中央州上供藩镇(节度使、观察使)所辖州的部分税收上缴(称送使)州送使外的留州份额A.削弱了藩镇割据的形势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C.渗透了以民为本的理念D.使中央掌控税收调拨权答案B解析从材料看,两税法的实施建立了中央与地方分级分享两税的关系,调整了中央与地方关系,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藩镇割据形势的削弱,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对百姓利益的考虑,排除C项;这是三级分配,看不出中央掌控税收调拨权,排除D项。2.学术情境——明末白银货币化(2023·唐山模拟)有学者说,评价白银和铜钱到底哪个更适合明朝的中国社会,不能仅仅考虑单位价值的高低,能否提供充足的货币供应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以一种价值高但十分稀缺的金属作为主币的话,这将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抑制作用。这一认识是基于明朝()A.银铜并行导致货币体系混乱B.货币体系严重依赖国际市场C.政府强化对货币铸造的垄断D.在中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认识是对明末白银货币化对中国经济带来风险的反思,B项正确;A、C两项表述与材料“价值高但十分稀缺的金属作为主币”不符,排除;贸易出超和白银内流均有利于中国商品经济发展,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3.生活情境——农民协会与金融监管(2023·南昌模拟)1927年2月成立的湖北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早的农村信用社,由农民协会管理和监督现金的使用,并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货币。据此可知,该社()A.体现中国共产党掌握金融自主权的尝试B.反映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C.使中国共产党取得农民阶级的广泛支持D.巩固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成果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农民协会作用和开展的多项金融服务,可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掌握金融自主权的尝试,A项正确;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是获得土地,排除B项;“广泛支持”表述错误,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尝试办金融,并不是对国民革命运动的巩固,排除D项。4.社会情境——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2023·日照模拟)下表为美国的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单位:10亿美元)。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年份世界黄金持有量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美国尚未偿付的外国银行债务195133.522.98.9196838.710.938.5A.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丧失B.美国政府积极对外输出黄金和美元C.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危机D.“双挂钩”机制有利于美国经济扩张答案C解析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此消彼长,从而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危机,C项正确;当时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霸主,排除A项;当时美国的黄金持有量减少,因此积极向国内输入黄金,而不是对外输出,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双挂钩”机制,在战后初期有利于美国经济扩张,但随着西欧、日本的崛起及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双挂钩”机制导致美国的黄金持有量逐渐减少,排除D项。中国古代纸币在货币体系中地位的变迁交子是世界上第一种由政府发行的纸币,它滥觞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出现的飞钱。当时一些商人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联号,用飞钱来代替通行的铜钱作为交换工具,减轻对铜钱的需求。《新唐书》记载:“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摘编自陈忠海《纸币在中国古代为何难以通行?》[材料解读]唐代“飞钱”是用来异地交换铜钱的。宋代交子等纸币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命题方向]指出唐代“飞钱”功能及作用;概述宋至明代纸币在货币体系中地位的变迁。课时精练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2023·大连模拟)《史记》记载,秦统一后,废除原六国各种形制和材料的货币,推行了统一的铜币半两钱。但《史记》中又有“各随时而轻重无常”的描述,后世出土的铜钱也符合此说;据睡虎地秦简记载,秦朝符合标准的织布也可作货币。这反映出()A.秦朝实际货币政策比较灵活B.《史记》的记载比较混乱C.当时法定发行货币包括实物D.秦朝工商业发展较迟缓答案A解析秦朝虽然推行统一的铜币半两钱,但是半两钱不是唯一的货币,各地货币重量不完全一致,反映出秦朝实际的货币政策比较灵活,A项正确;《史记》的记载比较混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符合标准的织布虽可作为货币,但是并非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秦朝工商业发展较迟缓的信息,排除D项。2.(2023·信阳模拟)宋代民间多有“销钱为器”的现象,将铜钱熔化铸成器皿谋利,“市井逐利者,销钱一缗可为数器,售利三四倍……率以为常。”还有许多人将铜钱作为实物资产来贮藏。这一现象()A.促进了冶铸技术的提高B.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刺激了纸币交子的产生D.冲击了政府的专卖制度答案B解析“将铜钱熔化铸成器皿”属于简单手工操作,并不能促进冶铸技术的提高,排除A项;题干描述现象与交子产生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专卖制度,排除D项。3.(2023·温州模拟)《资治通鉴》记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材料中的赋税制度()A.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助推唐朝统一全国C.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百姓负担D.将人口税彻底废除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赋税制度是两税法,结合所学可知,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项正确;唐朝此时已经统一全国,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对百姓负担的影响,排除C项;雍正时期实行的“摊丁入亩”,使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排除D项。4.(2023·绍兴模拟)隆庆元年(1567),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只许用钱”。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规定“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这些现象表明()A.白银取得了法律上的地位B.明朝货币的使用开始多元化C.中国已开始卷入世界市场D.政府推行并支持白银货币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明穆宗要求值银一钱以上的交易要银钱兼用,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要求使用白银缴纳赋税,这都说明政府支持白银的使用,D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当时白银取得了法律上的地位,排除A项;“开始多元化”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项;材料并不能说明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排除C项。5.(2023·珠海模拟)1861年,清廷一年的关税总收入为白银496万两,只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9%。1894年,清廷的关税总收入竟达2290万两白银,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清朝续文献通考》也曾记载,“近来岁入之项,转以厘金、洋税(海关税)为大宗”。这客观上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A.对外贸易入超发生逆转B.卷入世界市场程度加深C.民族资本企业发展迅速D.关税主权收回进程加快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1894年清廷的关税收入远超1861年,这说明中国与世界的贸易量增加,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在加深,B项正确;关税收入的增长并不能说明中国对外贸易扭转了入超局面,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排除C项;这一时期清廷逐步丧失关税主权,排除D项。6.(2023·深圳模拟)1886年,清政府总税务司署发布通令,补充对进口货物的验放规定。各关在实行进口货物检验时,要求货商到场查看,并亲自搬移货物及拆包开箱,对因查验而损坏的货物,海关概不负责。这一规定()A.利于整顿对外贸易秩序B.加剧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C.强化清廷的市场主导权D.提升中国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总税务司署于1886年发布通令,补充了对进口货物的验放规定,这有利于整顿进口贸易,规范对外贸易秩序,A项正确;材料中清政府的做法不会加剧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排除B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清政府总税务司署履行其职责,并非强化清廷的市场主导权,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正常的进口贸易活动,没有体现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排除D项。7.(2023·佛山模拟)下表反映了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国定税率”后部分进口商品的税率情况。据此可知,这次关税改革()酒、卷烟丝绸、人造丝织物火柴、陶瓷器毛织品、砂糖机械、动力机、车辆50%45%40%35%5%—7.5%A.旨在抵制西方商品倾销B.扭转了中国的外贸逆差C.有利于中国工业化发展D.提高了中国商品竞争力答案C解析此次关税改革有利于国内工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中国工业化的发展,C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保护国内经济,并非以抵制西方商品倾销为目的,排除A项;关税改革有利于改变对外贸易的不利境地,但在当时中国贫弱的状况下,不可能扭转外贸逆差,排除B项;进口关税税率的提高与提高中国商品竞争力无关,排除D项。8.(2023·德阳三模)1945年8月烟台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东海关,对其进行了一番改造:一方面强调海关工作人员的政治可靠性、积极开展“群众路线”式的缉私活动;另一方面,从军队和地方调入人员补充关税干部。这些改造措施旨在()A.更好地发挥人民海关的职能B.巩固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C.将战时经验运用于海关管理D.完善海关人才培养的制度答案A解析人民政府接管东海关并进行改造的措施体现并保障了海关的人民性,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人民海关的职能,A项正确;材料是加强对东海关的管理,不是巩固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战时经验,排除C项;材料不是培养海关人才,更不存在“完善”一说,排除D项。9.(2023·海南模拟)早在1950年,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具体方案就曾有拟定,但直到1980年才有了新中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对此,有人解释说,当时中国个人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着一定的供给制成分。据此,中国长期未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