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3(共244题)_第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3(共244题)_第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3(共244题)_第3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3(共244题)_第4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3(共244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3(共9套)(共244题)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3题,每题1.0分,共23分。)1、根据国外学者的主张,下列选项中不属评价行动研究的效度的是A、结果效度B、程序效度C、民主效度D、内部效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动研究的评价。国外学者主张评价行动研究的五个效度标准,分别是:结果效度、程序效度、民主效度、催化效度和对话效度。结果效度是指采取的行动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程序效度是指行动研究各个阶段所使用的程序的适宜性。民主效度是指行动研究在多大程度上与和研究的问题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合作进行。催化效度是指行动研究在多大程度上重新定位、关注和激励研究参与者、使研究参与者对有关自己实践的现实有一个新的认识。对话效度是指研究者就研究结果的形成及对研究结果的解释与同事进行信息交流和评议的重要性。内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而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2、在资料整理的步骤中,旨在保证资料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步骤是A、审核B、分类C、编辑D、汇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料整理的步骤。资料整理的步骤有三项:(1)审核;(2)分类;(3)汇总。因此,C项排除。在这三个步骤中,审核是对研究资料进行审查与核实,目的在于保证资料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分类就是对资料进行分组、归类,资料分类的标准决定了分类是否适宜、正确;汇总是在资料分组、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分组、分类的标志和数目,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编和编辑,将其分别归入各组各类之中,从而集中、简明地反映文字资料的概况。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3、下列选项中描述统计的是A、积差相关B、参数估计C、t检验D、方差分析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定量分析的方法。定量统计的方法有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两个方面。描述统计包括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地位量数、相关系数。推论统计包括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本题中的A项积差相关是相关系数中的一种,因此是描述统计。本题中的C、D项是统计检验中的一种。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4、研究者在某小学进行阅读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经测验得到:三年级(1)班(25人)的平均分是85分,三年级(2)班(29人)的平均分是87分。问三年级的平均分是A、85分B、87分C、86分D、86.1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在已知各组平均数和各组频数的基础上,求得的总的平均数就是加权平均数。总的平均数=(85×25+87×29)/(25+29)≈86.1。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5、某大学生某课程期中得分为75分,期末得分为85分。期中、期末成绩的比为3:7。该大学生学期总平均数是A、72B、86C、82D、80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算法。加权平均数是不同比重数据(或平均数)的平均数。本题的加权平均数=(75×3+85×7)/(3+7)=82。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6、现有一列数据:11、11、11、11、14、14、14、17、17,它们的中位数是A、14.0B、12.5C、13.66D、13.83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中位数,又称中点数、中数、中值,符号为Md或Mdn。中位数就是按顺序排列在一起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一组数据有无重复数据以及数据个数的奇偶影响中位数的求法。一组数据如无重复数据或重复数据出现在非中间的位置时,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显而易见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数;如果数据个数是偶数,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数,也就是中数位于中间两个数的中间。当一组数据的中间的数和它附近的数重复时,要根据重复的个数将其均等地分开。例如,在本题中,14位于中间,且14有三个,此时要将14均等地分为三部分,即分别是13.5~13.83(就是13.66);13.83—14.16(就是13.99);14.16~14.49(就是14.32)。本题中,中位数是第一个14,因此,该组数据的中位数就是13.66。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7、以下一组数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17、15、14、12、11、10、9、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11B、12C、11.5D、11.5125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位数的算法。中位数是依一定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中央位置的数值,各有一半数据大于及小于这一数值分布着。用Md表示。如果一组原始数据大小依顺序排列,若总频数为奇数,就以中央的数为中位数;若总频数为偶数,则以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为中位数。题目中的这组数据为偶数数据,因此,中位数为中间的12和11的算术平均数为中位数,即Md=(12+11)/2=11.5。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8、现有一列数据:3、3、5、3、5、5。这列数据的平均数是A、1B、3C、4D、5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根据平均数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平均数为4。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9、现有一列数据:6、5、7、4、6、8。这列数据的标准差是A、6B、226C、1.67D、1.290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标准差的计算方法。根据标准差的公式s=(其中∑x2=∑(x—x)2),可计算出标准差为1.29。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0、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是A、中数B、密集数C、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集中量数中的众数。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是众数,又称范数、密集数、通常数。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1、在正偏态分布中,下列各数值最大的是A、平均数B、中数C、众数D、Q1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在正偏态分布中,平均数大于中数,中数大于众数;在负偏态分布中,平均数小于中数,中数小于众数。也就是说,中数始终在中间,正偏态时,平均数与中数之差为正数;负偏态时,平均数与中数之差为负数。在正偏态分布中,第一四分位(Q1)显而易见小于平均数。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2、一组数据的个数为100,离均差平方和是100,那么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分别是A、0,0B、0.32,0.1C、10,100D、1,1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据标准差的公式s=(其中∑x2=∑(x—x)2),可以计算出,标准差为1,那么方差也等于1。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3、某班期末考试英语的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8,小智得92分,则小智的标准分是A、1.12B、1.37C、2.13D、6.52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标准分数,又称基分数或Z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标准分数的公式是z=(x—μ)/σ(其中x为某一具体分数,μ为平均数,σ为标准差)。由z=(92—75)8=2.125,得知与本题最接近的答案为选项C。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14、在某次考试中,小美的语文成绩为80分。已知全班语文平均成绩为65分,语文成绩的标准差为10。小美语文科目的标准分数是A、1.5B、一1.5C、2/3D、15%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标准分数,又称基分数或Z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标准分数的公式是z=(x—μ)/σ(其中x为某一具体分数,μ为平均数,σ为标准差)。因此本题中小美的语文科目的标准分数是1.5。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5、关于相关系数描述正确的是A、相关系数的取值在一1.00到+1.00之间,常用小数形式表示B、仅从相关系数值的大小来看,相关系数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密切C、当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达到1时,说明一个变量决定另一变量的大小D、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值是两个变量共变的比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取值在一1.00到+1.00之间,它是一个比率,常用小数形式表示。在不考虑样本量的大小、变量之间是否是线性关系等因素的情况下,仅从相关系数值的大小来看,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密切。当相关系数是正值时,表示的是正相关,是负值时,表示的是负相关。相关系数的大小仅能表示两个变量的关联程度,不能表明两个变量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相关系数的平方而不是相关系数本身可解释两个变量共变的比例。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积差相关的使用条件的是A、两变量均是由测量得到的连续变量B、两变量所来自的总体都应是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的单峰对称分布C、变量必须是成对的数据D、数据要大小排成等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表明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的量数,如积差相关、等级相关、质量相关(点二列相关、双二列相关)等。其中积差相关又称积聚相关,皮尔逊相关,是求直线相关的最基本的方法。其适用条件有:(1)两变量均是由测量得到的连续变量;(2)两变量所来自的总体都应是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的单峰对称分布;(3)变量必须是成对的数据;(4)两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7、某教育实验结束后测量出学生成绩数据一组,另一组数据是标明参与测量的学生是否来自实验班(1:是;0:否)。计算成绩是否与教育实验有关所应使用的相关系数是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二列相关D、二列相关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关的运用。表明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的量数,有积差相关、等级相关、质量相关(点二列相关、二列相关)。其中点二列相关的适用条件是一列变量为正态连续变量,而另一列数据为二分称名变量,如性别、婚否等。二列相关要求两列数据均是正态连续变量,其中一列数据被人为地划分为二分变量。表示这两类变量的相关,称为二列相关。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8、试卷质量分析(难度、区分度)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教学诊断的重要依据。教育统计中的相关计算与分析方法是进行试卷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对客观性试题,难度用试题的通过率来表示,用来计算区分度的是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二列相关D、二列相关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关系数的应用。分析试卷质量,有难度和区分度等指标。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题目对学业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对客观性试题,难度用通过率来表示,而区分度则常常用点二列相关来表示。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19、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时,总体参数所在的区域距离是A、置信界限B、置信区间C、置信水平D、显著性水平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区间估计是指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这一区间范围就是置信区间,或称为置信间距。置信区间的上下两端点值称为置信界限。显著性水平是指估计总体参数落在某一区间时,可能犯错误的概率,用符号α表示,有时也称为意义阶段、信任系数等。1一α为置信度或置信水平,也就是可靠程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20、区间估计所依据的原理是A、样本分布理论B、抽样原理C、小概率原理D、真分数理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区间估计的原理是样本分布理论。在计算区间估计值,解释估计的正确概率时,依据的是该样本统计量的分布规律及样本分布的标准误。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21、从某地区的10岁儿童中随机抽取男生60人,身高平均为135cm,抽取女生65人,身高平均为133cm。据以往资料可知该地区0一12岁男童和女童身高的标准差。现要以本次抽样的结果对该地区八岁儿童身高的性别差异进行检验,应该使用的统计方法是A、χ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经验,儿童的身高分布是正态的,现已知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因此可使用Z检验考察该地区10岁儿童的身高是否具有性别差异。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22、穆勒提出了“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这种方法是A、因果分析B、归纳分析C、比较分析D、系统分析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因果分析、归纳分析、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穆勒提出的这5种方法是分析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23、小张通过对20余位专家的访谈得出了“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的误区、问题、对策建议,并将其总结为五点。他从专家访谈中得出五条建议的方法是A、因果分析B、归纳分析C、比较分析D、系统分析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因果分析、归纳分析、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其中因果分析是分析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归纳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加以对比,从而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的方法是比较分析;系统分析是把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的资料作为一个系统,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和比较、归纳法,对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4题,每题1.0分,共24分。)1、有关大脑神经递质如何影响学生记忆的研究属于()。A、比较研究B、基础研究C、应用研究D、预测研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科学研究方法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的是()。A、自然科学B、心理学C、社会学D、大教学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还从自然科学中引进了“实验方法”,使教育研究方法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3、下列研究假设中,不符合研究假设表述规范的选项是()。A、灌输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B、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的教学效果存在明显差异C、人均受教育年限越长,人口出生率越低D、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工龄和工作压力呈正相关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下列选项中不是依据假设的形成所做的分类的是()。A、归纳假设B、研究假设C、演绎假设D、预测假设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依据假设的形成所做的分类主要有归纳假设、演绎假设与研究假设。5、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的基本原则是()。A、需要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创造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需要是进行研究的动力,同时也是进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6、以所掌握资料中的参考文献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这种检索文献的方法是()。A、顺序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又称为文献检索中的跟踪法。A、逆查法B、顺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引文查找法,又称跟踪法,是以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8、某研究者为了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活动,到某小学开展了分时段分项目课程教学的系统观察。这种观察属于()。A、参与性、结构式观察B、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C、非参与性、结构式观察D、非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在自然情境下的较灵活且适用范围较广的观察方法是()。A、教育实验观察B、严格控制的观察C、全结构式观察D、教育现场观察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现场观察法的优点之一是比较灵活。10、用于核对某些重要行为是否呈现的记录法是()。A、描述记录法B、取样记录法C、轶事记录法D、行为检核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行为检核表主要用来核对重要行为的呈现与否。11、在测量调查中,用“1”代表男性,用“2”代表女性,这一测量属于()。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从理论上讲,具有最佳区分度的试题的难度值是()。A、1.00B、0.75C、0.50D、0.25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问卷的主体部分是()。A、指导语B、问题C、注释D、结束语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问题及供选择的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14、下列不属于问卷调查特点的是()。A、调查过程的标准化B、调查形式的匿名性C、调查的范围广、效率高D、调查具有直接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问卷法是间接地获取资料的一种方法,有时无法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一些具体情况。15、在教育实验中,研究者试图控制师生的“实验情绪”对实验结果的消极影响,应采取的措施是()。A、双盲控制B、纳入处理C、重复验证D、随机取样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可以操纵变化自变量,但对无关变量不能控制的实验是()。A、准实验B、真实验C、前实验D、假实验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前实验是最原始的一种实验类型,它是对任何无关变量都不进行控制的实验。17、实验过程中,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唯一区别是控制组()。A、引入实验因子B、不引入实验因子C、学习条件不同D、学习内容不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18、教育行动研究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恩四个基本步骤组成。它的提出者是()。A、勒温B、萧恩C、斯腾豪斯D、凯米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下列关于教育行动研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能严密控制条件B、致力于解决教育行动中的实际问题C、实践性差D、为了理论建构而进行研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育行动研究关注的不是学科中的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教育决策、学校校长、教师们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20、某初中三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学科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下,其中中平均数的代表性程度最高的学科是()。A、语文793B、数学852C、英语904D、物理755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某班期末考试语文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8分,小明得92分,则小明的标准分数是()。A、1.12B、1.37C、2.13D、6.52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和资料分析的首要工作是对资料进行()。A、分类B、审核C、归纳分析D、演绎分析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资料整理的第一个步骤是审核。所谓审核,就是审查核实研究所获资料的真伪,删除错误的结果,保留合理的结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缺失的结果进行补充,以保证研究结果的质量。23、总的来说,数据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A、假设检验B、数据计算C、数据集中D、判断正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当需要判断两个样本的统计值之间的差异是来自相同的总体(随机差、抽样误差),还是来自不同总体(系统误差、实质差异)时,即差异是否存在于两个总体之间时,需要对样品的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这种检验就叫做统计检验,或称假设检验或差异显著检验。24、学术论文一般包括()。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与讨论、注释与参考文献等部分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C、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D、题目、前言、正文、结论及附录等部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规范性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标题、内容摘要、序言、正文(本论)、结论与讨论、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二、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25、教育研究为什么要遵守研究对象的伦理原则?简述该原则的基本内容。标准答案:原因:(1)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为了保护人的基本权利,必须遵循伦理性原则;(2)教育研究作为专业性研究,为了保证教育研究的权威性,必须遵循伦理性原则。内容:在方法的使用上,要以人为本,尊重被研究者或者被试。如访谈时,要坚持双方的平等对话,要尊重对方的选择,要替对方保密,等等,避免研究过程中对对方身体和心理的伤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简述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性。标准答案: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性有:首先,教育研究方法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第二,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第三,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也就是说,要以充分的科学事实和一定的数据作为依据形成结论,防止胡乱抽取个别的典型例子下结论,作判断。第四,强调方法的科学性。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因此,方法本身是可辨认的,运用过程和研究结果是可检验的。研究结果要回到实践中检验。第五,创造性。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是研究的最重要特性。此外,教育研究方法,还有它自身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独特特性:第一,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第二,研究的周期较长。第三,针对性、实践性强。第四,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简述教育文献的三种等级。标准答案:根据加工程度不同,文献可以分为三种等级:(1)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使用价值,但贮存分散,不够系统。(2)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理论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3)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这类综述性文献全面、浓缩度高、覆盖面宽、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等特点。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简述教育观察的类型。标准答案: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如下:(1)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可以将研究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以把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将观察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4)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按观察实施的方法可以将观察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即根据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可将观察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简述教育调查的类型。标准答案:关于教育调查的类型,目前存在着不同的分类方法。(1)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普遍调查也叫全面调查,是对某一范围内所有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如对当前学生厌学情绪的情况调查。这种类型的调查的优点是具有普遍性,能全面地反映教育的许多现象及其变化发展情况。搜集的资料比较全面。但是调查所得到的材料往往比较肤浅和简单。有些问题无法深入了解,同时由于调查范围广,往往耗资大费时长。抽样调查,即从被调查对象的全体范围(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特征值推断总体特征值的一种调查方法。抽样调查的特点是:按随机原则抽样:样本推论总体;抽样误差可以控制;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个案调查,即在对被调查的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其中选择某个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进行调查与描述。(2)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依据调查内容,可以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现状调查,即对某一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现状进行调查。如当前学生厌学情绪的情况调查。这种类型的调查,其时间特征是“现在”或“当前”,是进行“现在状况”“当前情况”的调查。相关调查,主要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的性质和程度,分析与考察它们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否互为变量,目的是寻找某一教育现象的相关因素,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发展调查,即对教育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以找出其前后的变化与差异。预测调查,主要揭示某一教育现象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与动向。这类调查难度较大,其结果相对来说准确性不是很高。(3)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依据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将调查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问卷调查,又称问题表格法,指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或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试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访谈调查,指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搜集资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测量调查,指用一组测试题(标准化试题或自编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况,从而搜集数据资料进行量化研究的一种方法。调查表法,指通过向相关的调查对象发放研究要求设计好的各种调查表格来搜集有关事实或数据资料的调查。调查表主要用于搜集各种形式的事实资料,尤其偏重于搜集数据资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简述教育实验的基本特征。标准答案:教育实验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因果关系的探讨区别于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和相关研究,实验研究可以系统地变化条件。以观察因这些条件变化所引起的事物相应变化。从而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历史研究是研究过去发生的事件。调查研究以搜集、分析存在的客观事物或材料为直接认识任务,是对现状的认识把握。相关研究寻求假说命题,相关研究说明事物发生、发展过程诸要素的相互关系。“表明两个事物之间有联系”。只有实验研究,才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若A则B”的正确性,说明“为什么”,推论因果关系的逻辑性。(2)自变量的操作教育实验是为了变革现实、探索和创新,是要索取而不是消极等待研究现象的自然发生。因此,必须主动操纵自变量的变化。自变量,即变化的措施、条件。自变量的操作,是指研究者人为地去干预、控制现象发生的条件和进程,有意识地变革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的条件,从而得到自己所要的结果。(3)控制无关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也叫控制变量。指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教育实验中,为了探索因果关系,证实确实是自变量X导致因变量Y的变化,就必须排除其他无关因素的影响。使实验的其他条件保持恒定。否则,就无法显现假设中提出的因果关系,实验也不可能有效度。“控制”在教育实验中主要含有三层含义:研究对于外部因素和实验情况的控制能力,包括各种无关因素的控制;研究对于实验所操纵的自变量的控制程度:研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控制成分。即研究如何通过实验的设计控制无关变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31、论述教育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标准答案:教育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有:(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学术论文的中心是创新,能反映作者在研究探索中获得的新见解、新理论,从而区别于教科书。创新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础。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实事求是,观点明确、清晰、系统。(2)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即要求选材不应按研究者主观意愿任意“裁剪”取舍,而要符合一定的要求:针对问题,分清主次;选取典型、材料的量和质把握得当;鉴别真伪,真实准确;生动新颖。(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在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中,必须正确处理借鉴吸收别人研究成果与自己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不能自,片高傲,故步自封,无视前人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不能为介绍而介绍,对所引用的观点及文献只述不评或者任意引申发挥。(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研究报告和论文的语言文字要准确、鲜明、生动。准确,是指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切忌浮华夸张。既不能以日常生活语言代替科学术语,也不能以生造词语造成理解上的歧义。鲜明,指无论要点、要义或要据,都要清楚明白。生动,即要求语言讲求文采,富于句式的变化。文字上要做到“信、达、雅”,就需要对论文进行反复推敲修改。通过删繁就简、字斟句酌、精雕细琢,使论点更加突出,论证更加严谨,文字更为简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第3套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范式(其他书上的。一般首师大会出,其他学校少见o)标准答案:研究范式是在一定研究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体系。当代教育研究中受不同方法论倾向影响,出现了几种典型的研究范式,主要有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社会批判研究范式、复杂系统研究范式等四种各具优势和弊端的研究范式。目前,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呈现出综合、辩证的趋势。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单随机抽样标准答案:这是以随机原则为依据的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均等,而且个体之间彼此独立。适用条件:适用于总体异质不是很大,且样本数较小的情况。当样本规模小时,样本的代表性差一些。优点:简单易行,可以保证全部标识的代表性,能够确定抽样误差的理论值。缺点:一是总体数量较大时,将每个个体进行编号就会费力费时;二是总体异质性较大时,会导致较大的抽样误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引文查找法标准答案:引文查找法又称为跟踪法,即以已经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文献涉及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资料方便迅速,并可不断扩大线索。这种回溯过程往往会找出有关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丰富的原始资料。缺点在于易受原作者引用资料的局限性及主观随意性的影响,资料往往比较杂乱。因此,要注意文献的可靠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非结构式观察标准答案:非结构式观察则是对研究范围目标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与观察步骤不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方法较灵活,但获取材料不系统完整,多用于探索性研究,用于对观察对象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差异量数标准答案:差异量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差异情况或离散情况的统计量数,它反映数据分布的离中趋势。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是相辅相成的。集中量数的代表性如何,是要由差异量数来表明的。差异量数包括全距、平均差、四分差、方差、标准差等,常用的有标准差和方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单选题(本题共17题,每题1.0分,共17分。)6、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A、继承B、创新C、经验描述D、整理知识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的最后一环是()A、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B、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C、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D、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学校地理分布影响7年级学生对学校态度的研究的因变量是()A、学校地理分布B、学生性别C、学生对学校态度D、学生情绪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因变量是因为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自变量和因变量是相互依存的。9、以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文献的方法是()A、顺查法B、逆查法C、跟踪法D、综合查找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反映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文献的数量和质量B、文献的类型C、文献的可靠程度D、文献的来源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教育家是()A、查理斯.达尔文B、裴斯泰洛齐C、提德曼D、普莱尔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如果要分析教育活动的内部因果关系,最适合采用的方法是()A、自然情境观察B、实验室观察C、直接观察D、参与式观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能够将访谈过程中的随意性降到最低,进行比较标准化操作的访谈调查类型是()A、结构性访谈调查B、非结构性访谈调查C、重复性访谈调查D、集体访谈调查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下列不属于问卷调查特点的是()A、调查过程的标准化B、调查形式的匿名性C、调查的范围广、效率高D、调查具有直接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测量的最高层次是()A、比率测量B、定距测量C、定序测量D、定名测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具有绝对零点的测量是()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定比测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下列有关教育实验的陈述错误的是()A、教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科学实验活动B、教育实验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C、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D、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教育程度”属于()A、类别变量B、中介变量C、属性变量D、主动变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你的这个实验很成功,但是不知道换一个环境能否得出相同的结果。”这个人是在怀疑这一实验的()A、信度B、内在效度C、外在效度D、敏度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下列关于教育行动研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能严密控制研究条件B、教师是教育行动的当事人C、实践性差D、是为了理论建构而进行研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从个别性的前提推论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B、演绎C、分析D、综合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在教育调查报告中,不是放置于前言中的是()A、调查的问题及缘由B、调查工具的原文C、取样和调查的方法D、本次调查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23、对于教育科学研究选题的来源,你有何建议?标准答案:(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4)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的问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简述教育观察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标准答案:教育观察是一种科学观察,是研究者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按照预定的计划,对于观察对象范围、条件和方法作出明确选择,有目的地直接观察处于自然条件下的研究对象的言语、行为等外部表现,搜集事实材料并加以分析研究从而获得对问题的较深入认识。进行教育观察通常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目的性。②客观性。③自觉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简述信度与效度的关系。标准答案:效度是指测评信息的准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其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与稳定性。低信度的测评必然会导致低效度,但低效度的测评却可能是高信度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影响教育研究外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标准答案:(1)测验的敏感性作用。前测与实验处理发生作用,并导致结果不能推广到未经过前测的群体中。(2)被试取样不具代表性。表现为取样偏差,被试取样没有代表性。(3)实验安排的副效应。指实验情境措施对被试的影响,比如霍桑效应。(4)多重实验处理的干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2题,每题1.0分,共22分。)1、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的选项X和选项Y的被选率都是35%。研究者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把符合其意向的选项X表述为“高迭35%,而把不符合其意向的选项Y表述为“仅占35%”。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公共性原则D、伦理原则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转弱,行为随意性强,自我控制水平低,在对其进行研究时,较适宜采用()。A、实验法B、访谈法C、观察D、问卷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定量研究主要是揭示事物的()。A、数量特征B、质量特征C、符号特征D、分类特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定量研究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往往用数字描述。4、教育研究假设的表述应当避免使用()。A、陈述句B、疑问句C、全称肯定判断D、全称否定判断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在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首先取决于()。A、研究时间B、研究目的C、研究对象D、研究内容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在教育研究的方法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哪一种或哪几种研究方法对实现研究目的最有效。就选择它。6、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最重要的工作是()。A、选题B、写出论证报告C、文献检索D、制订课题计划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之一是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7、以下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B、文献综述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C、文献综述是对文献资料的简单摘录和拼凑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对过去和现在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指出目前的水平、动态、应当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文献综述不是对文献资料的简单摘录和拼凑,而必须是研究者在对文献内容评判性阅读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从总体上对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概括性的叙述和评价。8、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是()。A、教育调查法B、历史研究法C、观察法D、实验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9、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教育家是()。A、达尔文B、裴斯泰洛奇C、皮亚杰D、卢梭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日记描述法最早是由裴斯泰洛奇采用来研究儿童的行为。10、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教育观察可以分为()。A、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C、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D、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群体和活动中去,非参与性观察不要求研究人员站到与被观察对象同一地位,而是以“旁观者”身份。11、李老师将儿童的阅读能力划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进行测量调查。这种测量属于()。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下列对于调查访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B、在访问时,调查者可以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C、在访问时,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D、访谈者应以谦虚、平等的态度,诙谐、亲切的语言争取被访者的合作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座位的安排对于形成访谈者与访谈对象之间轻松和谐的气氛非常重要。13、对我国办学体制的发展前景的调查,应该用()。A、现状调查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预测调查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预测调查。主要揭示某一教育现象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与动向。14、对同样的试卷组织两次评分,评分结果相差不大,这表明测验的()。A、可信度高B、效度高C、适中D、区分度好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信度就是测量可靠性的度量,它能鉴定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如用同一量表测量一被试,前后的结果是否一致,这便是信度问题。15、按实验研究的目的划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A、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B、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C、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D、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按实验研究的目的划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16、“你的实验很成功,但是不知道换一个环境是否能得出相同的结果。”这个人是在怀疑这一实验的()。A、信度B、内在效度C、外在效度D、敏度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研究结果是否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的程度。17、凯米斯倡导的教育行动研究类型是()。A、理论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B、技术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C、反思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D、批判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下列关于教育行动研究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最初由美国的研究者提出B、教师在研究中属于从属地位C、研究人员由专职研究人员、行政领导和第一线教师联合构成D、适应性和灵活性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师是行动研究的主体。19、在教育研究的数据分析中,某统计量为-1.5,该统计量最有可能是()。A、标准差B、方差C、标准分数D、相关系数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某班一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是:72、80、56、87、61、94、76、9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76B、78C、80D、82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定量分析就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从()方面进行分析。A、数量B、性质C、质量D、因果关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所谓定量分析就是指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处理和分析研究所得的量化材料,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揭示事物的数量关系、数量特征、数量变化,从而确定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22、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一般包括()。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注释等部分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C、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D、题目、前言、正文结论及附录等部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二、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23、简述教育研究的类型。标准答案: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教育研究分成不同的类型。(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寻求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发现新事实、新规则、新原理,或者是探索某一类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它旨在认识世界,增加科学知识本身,不必考虑研究成果能否付诸实践或者能在何处付诸实践,它不一定会产生直接有用的结果: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开发应用途径。它旨在改造世界,解决特定的实际问题,为实践者提供实际有用的知识。(2)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将教育研究分为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价值研究要回答因为什么、为谁、为什么目的、许诺什么、有多大风险、应该优先考虑什么等问题。价值研究的基本目的是确认某种目的是否值得,采取的手段是否能被接受以及改进系统的结果是否良好。价值研究的前提是:在人类系统中价值观是所有行动和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事实研究要回答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事实研究描述、观察和测量事件、事物、关系和相互作用等等。事实研究要求研究者把尊重客观事实放在首位,必须排除各种干扰和主观因素,尤其是不能依据个人或上级的价值观念或利益臆造事实。(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根据研究问题中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和数量的侧重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不符的特征或变化。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往往用数字描述。定性研究是着重于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和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定性研究侧重于且较多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象征和隐喻的描述和理解,往往用文字来描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简述教育研究选题的基本要求。标准答案:选题的基本要求有:(1)问题新颖,有研究价值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从未解决或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问题提出要有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即选题要有科学性和现实性。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以事实为依据,这是选题的实践基础。选题的科学性,表现在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充分发挥教育科学理论对选题工作的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这是选题的理论基础。(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清晰,范围要小,不能太笼统。韩非子指出:“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就是说,要从小处入手解决问题。(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所谓可行性。指的是对某问题进行研究存在现实的可能性。可行性包含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二是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三是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访谈调查的特点。标准答案:访谈调查的特点如下:(1)灵活性强与其他调查方法相比,访谈调查的最大优点是灵活性强。访谈员可以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灵活控制问题的选排、重复或解释。另外,访谈者可为不同访谈对象准备与之适合的一套问题,所以访谈调查较其他方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2)能够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提纲由于有访谈员作为访谈对象的指导者。尤其是那些受过良好训练并富有访谈经验的访谈调查员,他们可以利用一些问卷或访谈提纲了解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3)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访谈调查是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直接地面对面地交流,所以调查者能直接从研究对象口中获得最直接的、不通过任何形式转换的信息资料。同时,调查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方法来评估资料的真实性程度。调查者还可通过进一步的访谈,或者调换访谈对象等方式来重新搜集资料。(4)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由于访谈调查是采用口语方式,调查者与被调查对象之间的互动生动流畅,所以调查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减少了理解上的障碍。(5)容易进行深入调查访谈者可以根据需要就某个问题补充询问或追问,使自己对资料的掌握更全面深入。同时,访谈还可以通过彼此的交流了解到被调查者的内心世界,获取有关研究对象的更有价值的、深层的心理特征方面的信息资料,有助于研究的深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试列举教育实验设计的三种类型,并写出相应的格式。标准答案:(1)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不相等控制组设计模式)基本模式:G1O1XO2G2O3O4(2)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格式基本模式:RG1XO1RG2O2(3)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基本模式:RG1O1XO2RG2O3O4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简述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标准答案:教育实验中无关变量很多,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实验者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方法。教育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方法有:(1)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消除被试个体之间的差异,因而采用随机方法来选择和分配被试能有效地控制被试间的各种差异。(2)设置控制组。在实验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控制组,对两个组同时进行因变量的观测(包括前测和后测),能较好地排除或恒定成熟对实验中因变量的作用。(3)采用“双盲法”。所谓双盲法,即研究者在实验中既不让实验的主试也不让被试了解实验的真实目的和意图,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主试的态度、被试间自变量的扩散等方面的无关变量。(4)使无关变量保持恒定。对这些难以完全消除的无关变量,研究者可以设法将其恒定,即在实验的各个组别、各个阶段使其保持不变。(5)提高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在设计中根据对无关变量控制的需要来设计操作自变量的具体方法、设计实验程序、进行时间分配。这能较好地进行无关变量的控制。(6)控制资料统计过程。研究者按照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并规范程序统计和结果处理,能减少统计误差,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简述资料整理的意义。标准答案:资料整理是为了便于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具体来说,资料整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资料整理使研究者把握研究的主导方向。(2)资料的整理保证材料的可靠性,为进一步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取得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3)资料的整理形成可以进行深入分析的材料,初步把握研究对象的整体情况,从中发现某些初步的规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9、试论述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标准答案: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个:1.顺查法按时间范围,按照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发展顺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多用于范围较广泛、项目较复杂、所需文献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课题以及学术文献的查找。2.逆查法与顺查法相反,又叫倒查法,是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查找方法。多用于新文献的搜集、新课题的研究,不太关注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易漏检。3.引文查找法又称跟踪法,是以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这种方法搜集的文献涉及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资料方便快速、可不断扩大线索,往往能找到有关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丰富的原始资料,但由于查得的文献资料受原作者引用的局限性和主观随意性的影响。往往比较杂乱。4.综合查找法就是将各种方法综合加以使用以达到检索的目的的文献查找方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论述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标准答案:教育观察的实施程序如下: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要明确在观察中要了解什么情况、搜集哪方面事实材料,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也就是要回答为什么观察和如何观察的问题。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对观察客体要进行明确的单位分类,对所观察的事物要确定最主要的方向,观察提纲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防止有效信息被遗漏。3.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的观察,通过检索资料,专家访谈等,搜集有关观察对象的文献资料,并进行阅读分析,做好记录。4.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第5套一、单选题(本题共19题,每题1.0分,共19分。)1、下列关于内在效度、外在效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内在效度越高,其结果越能确定是由实验处理所导致B、外在效度越高,其结果的推论范围就越大C、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D、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外在效度一定高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在效度、外在效度的关系。实验的内在效度愈高,其结果愈能确认是由实验处理所导致;而实验的外在效度愈高,其结果的推论范围就愈大。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内在效度高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而且内、外在效度有时会互相影响。因此,实验设计必须重视这两种效度。但是,在实际情形中,要同时兼顾两者是很难做到的。一般来说,基础研究比较重视内在效度,而应用研究则比较重视外在效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2、下列选项中的说法不能提高外在效度的是A、被试取样具有代表性B、实验情境与教学情境尽量接近C、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重复实验D、控制好无关变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在效度。提高外在效度的根本措施在于使被试取样具有代表性,使实验情境与教育教学环境尽量接近,可以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进行重复性实验。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3、下列选项中,不是教育实验研究中“控制”的含义的是A、对外部因素和实验因素的控制能力B、对实验所操纵的自变量的控制程度C、研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控制D、研究样本的取样方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变量的控制。“控制”,在教育实验中主要含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对外部因素和实验情境的控制能力,包括对各种无关因素的控制;二是研究中对于实验所操纵的自变量的控制程度;三是研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控制成分,即研究如何通过实验设计控制无关变量。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4、让同样的被试先后接受几种不同的实验处理,被试自身以及实验顺序造成的练习、适应和疲劳等无关变量效应在先后轮换过程中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提高实验精确度。这种方法是A、消除法B、抵消法C、恒定法D、平衡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有效方法有:消除法、平衡法、抵消法、恒定法、随机法。抵消法是让同样的被试先后接受几种不同的实验处理,被试自身以及实验顺序造成的练习、适应和疲劳等无关变量效应在先后轮换过程中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提高实验精确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5、不是单组后测设计特征的是A、可以在处理前提供有关被试的某些信息B、只有一个被试组,且不是随机选择,无控制组C、仅一次实验处理D、有前测、后测,前后测的差大于零来作为实验处理效应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单组前后测设计的特征。单组前后测设计的特征有:(1)只有一个被试组且不是随机选择,无控制组;(2)仅一次实验处理;(3)有前测和后测,用前后测的差大于零来作为实验处理效应。因此,本题答案为A。6、最基本、最典型的实验设计是A、单组前后测设计B、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C、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D、所罗门四组设计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也称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典型的实验设计,其特点是:随机分组;仅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两组均进行前后测。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7、下列关于“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局限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很难找到同质被试B、可能产生前测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影响外在效度C、不能对被试的缺失加以控制D、没有控制组做比较,不能控制历史、成熟及统计回归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设计的方法的局限性。在本题中,A项是所罗门四组的缺点。C项是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缺点。D项是单组前后测设计的局限性之一。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8、下列选项中,内外效度都比较高的理想的实验设计是A、单组前后测设计B、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C、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D、所罗门四组设计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所罗门四组设计的基本特点。所罗门四组设计是把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与只有后测的设计加以组合(a与b),将有无前测这一变量纳入实验设计之中,将变量所造成的差异数部分从总变异数中排除出去,以检验实验处理所产生的影响是否显著。所罗门四组设计内外在效度较高,是一种较理想的实验设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9、行动研究的旨归是A、理论工作者指导实践工作者B、解决教育实际问题C、由理论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进行D、由实践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工作的参与者与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共同合作,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0、下列选项不是教育行动研究可以应用的范围的是A、教育行政管理B、课程C、教学D、教育科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应用范围。教育行动研究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教育行政管理、课程、教学中。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1、行动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广泛使用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产生与发展。行动研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大放异彩;20世纪80年代兴盛于澳大利亚。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2、行动研究在美国非常流行,尤其是在——领域。A、教育行政管理B、课程C、教学D、教师培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应用领域。行动研究在20世纪40、50年代广泛使用后在美国的应用就少了,因为“研究”一词被理解为基于实验室的实验和统计显著性检验。20世纪70、80年代,在英国、澳大利亚复兴。如今,在美国越来越流行,尤其是在教师培养的教育者当中。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3、“所有教育上的研究工作,经由应用研究结果的人来担任,其研究结果才不致浪费”,这句话出自《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这本书的作者是A、科利尔B、科特.勒温C、科瑞D、斯腾豪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产生与发展。科瑞在《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一书中,第一次系统地将行动研究引进到教育中来,使行动研究法很快影响到教育实验。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4、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有“为教育行动而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由教育行动者研究”三个特点。其中“为教育行动而研究”体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A、研究的目的B、研究的情境C、研究的方式D、研究的主体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特点。教育研究的特点有“为教育行动而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由教育行动者研究”。其中“为教育行动而研究”是研究的目的;“在教育行动中研究”侧重的是研究的情境、方式;“为教育行动而研究”体现了研究的主体。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5、下列选项中对行动研究的质量影响程度最小的是A、使用设计缜密的手机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B、对研究者和同事之间的合作的促进C、为教育的知识基础所做的贡献D、对研究者的实践的影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行动研究的基本内涵。行动研究不依赖于严格的数据整理。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6、行动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的实现因素通常是A、实践者对阻碍实现工作目标的阻抗因素的分析B、阅读教育文献C、系统的需求分析D、向局外人咨询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动研究的基本内涵。行动研究的研究结果是通过研究者对实现工作目标的阻抗因素的分析实现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7、下列教育行动研究的类型中,由凯米斯倡导的是A、理论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B、技术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C、反思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D、批判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类型。凯米斯倡导的是批判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勒温一科利模式”的是A、计划B、调查C、实施D、反思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模式。教育行动研究的模式有三种:一是勒温一科利模式,具体包括“计划一调查一实施”。二是凯米斯模式,具体包括“计划一行动一观察一反思(评价)”。三是七步骤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反思在行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具体步骤为:①确定问题;②进行研究设计;③选择研究参与者;④收集数据;⑤分析数据;⑥解释和应用研究结果;⑦报告研究结果。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9、教育行动研究在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行动研究的是A、教例研究B、问题研究C、合作研究D、改进研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应用。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行动研究的应用,教育行动研究可以划分为:教例研究、问题研究、合作研究。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二、简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0、列举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主要因素。标准答案:内在效度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主要有8个:(1)历史;(2)成熟:(3)测验;(4)工具;(5)统计回归;(6)被试选择;(7)被试缺失;(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教育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因素。考生需要理解并能灵活掌握影响教育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主要因素。21、列举影响教育实验外在效度的主要因素。标准答案: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性、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研究结果是否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主要有四个:(1)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2)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3)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即霍桑效应)。(4)多重实验处理的干扰。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外在效度的影响因素。考生需要理解并熟练掌握影响教育实验研究的4种外部效度。22、简述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标准答案: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有:(1)消除法。即把无关变量排除在实验之外,尽可能不让这些因素影响实验结果。(2)平衡法。通过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使所有无关变量都以同一水平同时作用于这两个组,使之对两个组的教育效果的影响相同,以此平衡无关变量的影响,再来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教育效果的差异,从而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3)抵消法。这种方法是让同样的被试先后接受几种不同的实验处理,被试自身以及实验顺序造成的练习、适应和疲劳等无关变量效应在先后轮换过程中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提高实验精确度。(4)恒定法。恒定法是指使无关变量效应在实验前后保持不变。(5)随机法。随机是指在选择被试、安排实验处理顺序等许多实验环节上不受实验人员主观意图的影响,随机安排决定,它是教育实验中唯一有可能控制所有无关变量的方法。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控制”在教育实验中主要含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对外因素和实验情境的控制能力,包括对各种无关因素的控制;二是研究中对于实验所操纵的自变量的控制程度;三是研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控制成分,即研究如何通过实验设计控制无关变量。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有:消除法、平衡法、抵消法、恒定法、随机法。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思考的是“控制”。三、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慕课(MOOC,大规模在线课程)风靡全球,有学校也想进行实验研究。于是在英语学科上进行MOOC实验。取样来自这所学校的高一(2)班作为实验班,其他2个班级为对比班。实验前后都对所有班级进行了难度相同的测试。高一(2)班前后测成绩的差异将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1)写出该研究使用的抽样方法的名称。(2)写出该实验的研究假设。(3)写出该实验设计的名称、格式以及缺点。标准答案:(1)整体随机抽样法。(2)本实验研究的假设是:MOOC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能够促进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3)实验名称: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格式为:O1XO2O3O4O5O6(4)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一,不是随机取样分组,选择与成熟交互作用可能会降低实验的内在效度;第二,前后测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的情境中,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要慎重。要尽可能从同一总体中抽取样本,以避免被试差异所带来的实验误差。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教育实验设计中的非随机分派控制组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生需要知道4种实验设计的基本格式、特征、优缺点。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高校通过研究来促进本科生教学。从法学专业的二年级四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实验班。又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对照班。实验前后对两班学生的研究能力做了统一的测试。实验开始后,两班使用相同的教材、保持相同的进度,但两班的作业不同,实验班均为研究型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对照班为记忆性作业,或不留作业。一个学年过后,用统一测试的方法测出实验班在研究能力(搜集资料、设计研究、研究报告的写作)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班。(1)该实验研究采用了何种研究设计?(2)该实验的研究假设是什么?(3)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是什么?(4)该实验设计有哪些优点、缺点?标准答案:(1)非等组前后测设计。格式为:实验组:O1XO2对照组:O3O4(2)研究假设为:研究型作业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研究能力。(3)自变量:研究型作业。因变量:大学生的研究能力。无关变量: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4)优缺点:第一,优点。由于有控制组,有前后测比较,因此可以控制成熟、历史、测验、工具、统计回归等因素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被试的选择偏差,从而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第二,局限。其一,不是随机取样分组,选择与成熟交互作用可能会降低实验的内在效度;其二,前后测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的情境中,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要慎重。要尽可能从同一总体中抽取样本,以避免被试差异所带来的实验误差。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教育实验设计中的非随机分派控制组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生需要知道4种实验设计的基本格式、特征、优缺点。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某中学为提高物理课堂的实效性,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在该校高二年级读书的900人中物理成绩排名后90的学生参与实验。并用配对法将学生分为两个班,一个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