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2_第1页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2_第2页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2_第3页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2_第4页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

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衙译

《帝国的年代:1875—1914》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思考:19世纪80年代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原因何在?【导入新课】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时空坐标概念解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殖民体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英、法、美、德、意、俄、日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新航路开辟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使亚非拉美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于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通过殖民扩张、文化输出、商品倾销、原料掠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等方式,确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整体。它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

半殖民地:指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受帝国主义国家不同程度控制的国家或地区。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亦即:国家处于卖国政府统治下任由外寇掠夺本国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状态。概念解释: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一)殖民国家及范围(15世纪末-18世纪晚期)1、西班牙:

(1)1496年,在海地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2)16世纪中叶,殖民地范围: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2、葡萄牙:巴西3、荷英法:中南美洲零散地区小部分土地◎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18世纪晚期)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二)殖民方式任务一:根据教材72页第二段,概括殖民者在拉美进行殖民统治的方式。(1)政治:(2)经济:建立总督制度,实行专制统治①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②开采金银矿,掠夺巨额财富③奴役屠杀印第安人④从事罪恶的黑奴贸易⑤垄断贸易,限制殖民地经济发展◎墨西哥的波托西银矿

被称作“地狱的入口”移植宗主国落后政治体制与生产方式。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三)影响任务二:根据教材并结合所学,分析殖民者的掠夺对美洲和欧洲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材料一: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

——教材“学思之窗材料二:欧洲列强海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殖民主义者疯狂的掠夺、榨取殖民地人民的过程,他们通过掠夺和榨取,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原始积累的过程,肥了西欧的资本主义,从而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1)对美洲:①中断了传统美洲文明,给美洲带来巨大灾难,加剧了美洲的贫困与落后。②客观上冲击了美洲传统的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洲的近代化。(2)对欧洲: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增加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1510年葡占领印度东南部港口果阿(东方殖民活动大本营)1498年达伽马船队到印度南部港口卡里库特。1509葡击败埃及和印度,确立印度洋的海上霸权。1511葡占领马六甲16世纪中期获得澳门租住权1564西占领菲律宾1505葡占领锡兰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15-16世纪:西、葡早期殖民活动时间殖民国家殖民地范围殖民方式15-16世纪中叶葡萄牙西班牙亚洲沿海地区(印度的果阿、马六甲、中国澳门)建立商站(殖民据点)控制商路菲律宾直接统治抢夺土地和财富问题探究:为什么无法像在拉丁美洲那样占领更广阔的殖民地?①亚洲国家封建经济比较发达,有一定实力;②西、葡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力量较弱。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在英国失去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后,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聚宝盆的地位从此确定,被誉为“帝国皇冠上最珍贵的明珠”。

——摘编自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下》2.17-20C初:英国、荷兰和法国的殖民活动(1)南亚(印度):英国对印度的征服与掠夺

①经济:东印度公司,掠夺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政治:挑唆内战(印度人打印度人)或直接武力侵略。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印度全境。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殖民国家殖民概况(2)东南亚:荷兰17C初建立巴达维亚殖民地后,后来占领整个印度尼西亚英国法国美国占领缅甸和马来半岛大部分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印度支那地区)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菲律宾(美西战争:1898)。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瓜分奥斯曼帝国(3)西亚:殖民国家殖民概况英、法、俄英、法、俄瓜分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英、俄控制伊朗经济与内政,划分势力范围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4)东亚:殖民国家殖民概况列强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1910年吞并了朝鲜半岛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问题探究:列强殖民扩张方式的变化以及原因18世纪中后期,英国加紧了对印度的侵略,蚕食土地,抢掠财富,扩大殖民地。1757年,克莱武指挥英国殖民军队侵占了孟加拉,放手让部下抢劫,他自己一人就从当地土王的金库中抢夺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

——《中外历史纲要(下)》

到19世纪中叶农村村社基本上瓦解了,英国价格低廉的工业产品很快占领了印度市场,传统的手工业部门被冲垮,印度也由棉纺织品的输出国变为输入国。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庚子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

——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1)变化直接掠夺财富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2)原因①17、18世纪时殖民扩张以寻求黄金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为主。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以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为主。③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资本输出为主。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图1(15世纪末-17世纪上半叶)图2(1876年前)图3(1914年)思考:概括指出欧洲殖民势力在非洲扩张的空间演进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特征:最初在沿海建立少量殖民地,后来侵略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基本上把非洲瓜分完毕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图1(15世纪末-17世纪上半叶)图2(1876年前)图3(1914年)思考:概括指出欧洲殖民势力在非洲扩张的空间演进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港口和城镇),进行奴隶贸易

工业革命后:殖民者逐渐放弃罪恶的奴隶贸易,转而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商品输出:市场和原料)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掀起瓜分非洲狂潮

(资本输出和海外市场)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地区概况北非埃及苏丹其他非洲腹地背景侵略计划柏林会议英法争夺重点:埃及英法控制苏伊士运河,进而控制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整个埃及英国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英国:“2C”计划—南北纵贯

建立纵贯非洲南北的英属殖民帝国法国:“2S”计划—东西横贯

建立横跨非洲东西的法属殖民地德国:西南非—东非斜跨非洲

连接赤道两侧东非和西南非的已有殖民地思考:观察地图,图中非洲国家分界线有什么特点?反映了什么问题?给非洲带来的影响是?特点:分界线几乎是直线,没有考虑当地的地理面貌和土著民族的情况问题:欧洲列强瓜分非洲,无视非洲国家主权,在地图上人为划定疆界影响:造成土著部落、民族的分离,破坏当地政治传统、经济及人文结构,给非洲国家间的边界、种族等冲突埋下隐患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第三十四条: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或迄今没有这类领地而即将获得这种领土的国家,以及将要承担保护权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申述自己的要求。

第三十五条:本议定书签字国承认有义务在他们占领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的领土上确保建立一个足以保护他们的既得权利,又在必要时根据为贸易和过境运输的自由而订立的条件保护贸易和过境运输自由的政权。——《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国际条约集(1872-1916)》1884年英、法、德等国召开柏林会议(“地图上作业”)“有效占领”原则: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实质:承认各自既得利益,相互提供便利,以共同占领非洲“地图上作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柏林会议的召开和有效占领原则的制订“标志着欧洲在非洲的扩张从此有了国际法”。(争夺殖民地要遵循的前提:他国的承认)

——高岱《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1884年英、法、德等国召开柏林会议(“地图上作业”)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地区概况北非埃及苏丹其他非洲腹地背景侵略计划柏林会议英法争夺重点:埃及英法控制苏伊士运河,进而控制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整个埃及英国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英国:“2C”计划—南北纵贯

建立纵贯非洲南北的英属殖民帝国法国:“2S”计划—东西横贯

建立横跨非洲东西的法属殖民地德国:西南非—东非斜跨非洲

连接赤道两侧东非和西南非的已有殖民地背景: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1884年英法德等国召开柏林会议有效占领原则: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

实质上承认各自既得利益,相互提供便利,以共同占领非洲“地图上作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影响: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几乎整个非洲材料三: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材料一:帝国主义者争夺的最大一块骨头还是中国,无论哪个强国对这块骨头都想咬上一口。——【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二:到1900年,非洲面积的90.4%,非洲面积的90.4%,亚洲的56.6%,美洲的27.2%,大洋洲的100%已沦为殖民地,整个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

——曹顺仙《世界文明史》材料四:西班牙竟然规定,它正在生产的产品,殖民地一律不准生产。……葡萄牙在巴西则禁止建立手工工场,只允许小生产存在。——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角色扮演:角色1:欧洲人角色2:亚洲人角色3:非洲人角色4:美洲人从不同角色的角度出发,就“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越来越紧密形成少数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使欧洲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东方从属于西方破坏性:亚非拉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带来灾难与落后;建设性:但在客观上打破了原有经济发展模式,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科技、思想,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近代化进程。从殖民地掠夺到大量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之间扩张与争夺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1.对殖民者:2.对亚非拉:3.对世界: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本课小结开始:15世纪新航路开辟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早期殖民扩张暴力掠夺原始积累武力侵略商品输出瓜分世界资本输出工业时期殖民扩张垄断时期殖民扩张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最终形成: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课后作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互享。面对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方案?查找国际上对“殖民体系“的相关言论,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1.15世纪到18世纪,拉丁美洲逐渐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和葡萄牙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都是封建专制国家,两国都委派了总督管理殖民地,实行封建专制统治。17世纪以后,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移居殖民地的移民一定程度上移植了英国的制度,英国对殖民地基本上采取相对放任的政策。材料从本质上表明()A.殖民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了其在殖民地的统治特点B.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对殖民地分别实行不同的殖民统治C.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方殖民者进行殖民统治的特点是不同的D.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统治促进了殖民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A课堂练习2.西班牙王室对美洲殖民地采取贸易垄断政策,只准许殖民地与西班牙通商,所有货物必须由西班牙的船只装运,严禁其他国家与殖民地进行贸易,并禁止殖民地儿之间直接通商。西班牙采取上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积累财富以维护专制统治C.限制拉丁美洲经济发展

D.满足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B3.“居于这一帝国行政结构顶端的是西印度事务院,它设置在西班牙,受到君主的严密监督。它负责作出一切重要的任命,并对殖民地事务行使一般管辖权。美洲的最高权力是委托给分别坐镇在墨西哥城和利马的两名总督。”这两名总督()A.受西印度公司管辖B.代表西班牙国王管理殖民地C.具有独立管理拉丁美洲的权力D.设置在西班牙,受到君主的严密监督B课堂练习4.“18世纪60到80年代,印度商人被排斥在收购手工业商品的活动范围之外。东印度公司规定,印度织布工人在未完成公司订货之前,不得为其他人和其他市场工作。”这表明印度纺织业()A.商人与工人之间矛盾尖锐

B.在印度国民经济中占据特殊地位C.受到荷兰等殖民国家的控制

D.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5.从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在拉丁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和殖民统治,其统治方式是由国王任命总督进行专制统治与管理;从16世纪开始,亚洲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葡萄牙殖民活动的特点是建立以商站为标志的殖民据点,以控制商路,获取垄断性的商业利润。造成葡萄牙对拉丁美洲和亚洲侵略方式不同的原因是()A.葡萄牙的实力和地位衰落

B.当时亚洲封建经济比较发达C.拉丁美洲的文化比亚洲落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