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名师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名师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名师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名师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名师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名师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利用DNA指纹技术进行亲子鉴定具有极高的准确率,下列不能作为该项技术的科学依据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不同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C.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中的核DNA是相同的D.子代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2.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B.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最适pH是8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3.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F1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结论: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A.“方法1+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B.“方法1+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C.“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D.“方法2+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4.取某雄果蝇(2N=8)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培养至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精原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子细胞中都有8条核DNA被3H标记B.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3H标记的染色体共8条C.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2条含3H的Y染色体D.减数分裂完成后,至少有半数精细胞中含有3H标记的染色体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环境适应,种群基因频率将不发生改变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可导致某大肠杆菌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生物多样性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密切相关6.某二倍体植物(AaBbCcDd)一条染色体上的4个基因的分布和表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A.这4个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B.酶4与精氨琥珀酸结合后,酶4的形状发生改变C.该二倍体植株自交后代中能产生精氨酸的个体所占比例是3/4D.这4个基因之间能发生基因重组7.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然后观察相应变化,相关结构关系如图甲所示,测得有关的生物膜面积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图甲中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B.图甲中细胞器③能首先观察到3HC.细胞核内可能出现3H标记D.图乙中c对应图甲中的④8.(10分)下列有关生物膜及其所含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中催化丙酮酸分解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B.溶酶体膜蛋白经过修饰,不会被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水解C.叶绿体中催化NADPH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载体蛋白种类密切相关二、非选择题9.(10分)油菜属于二倍体植物,具有两性花,其育性正常和雄性不育这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其显隐性关系为A1>A2>A3。油菜的育性杂合植株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其油菜籽产量远高于育性正常品系,但这种优势无法在自交后代中保持。现有少量育性正常品系1、雄性不育系和育性正常品系3三个品系的种子,基因型分别为A1A1、A2A2、A3A3,回答下列问题。(1)请以上述三个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A1、A2、A3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_________。(2)去雄是杂交育种的关键步骤,但人工去雄耗时费力,在生产上不具有可操作性。利用上述雄性不育系(雄蕊异常,肉眼可辨)进行杂交育种制备可育杂交种子(YF1)的大致过程如下。①让上述雄性不育系与品系3杂交,获得F1全为雄性不育株;再让F1与品系3杂交,获得F2;然后继续选择F2中雄性不育株与品系3杂交,获得F3;如此连续杂交n次,获得大量种子。②将最后获得的上述种子种成母本行,将基因型为_______的品系种成父本行,用于制备YF1。③在油菜刚开花时,拔除母本行中具有育性正常的植株,然后父本行与母本行杂交,获得兼具两种品系优良性状的可育杂交种子YF1,供农业生产使用。结合育种过程分析回答:a.步骤①中,连续杂交获得的Fn中雄性不育株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b.步骤②中,父本行品系的基因型为________。c.步骤③中,若不拔除育性正常植株,得到的种子给农户种植后,会导致油菜籽减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的可育杂交种子(Y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3)上述育种过程中拔除育性正常植株,只能在油菜刚开花时(传粉前)通过观察雄蕊发育情况加以辨别,且操作时间短,易出现错辨漏拔等问题。有人设想:“利用油菜植株开花前长期、稳定表现的某一直观性状,对雄性不育植株加以辨别”,请用控制该性状的基因(E)及其与A基因的位置关系,展示此设想_____________。10.(14分)蓝莓富含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视力、软化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某同学尝试用蓝莓来制作蓝莓果酒和蓝莓果醋。(1)制酒中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取样后可用__________观察该微生物。发酵时一般要先通气,通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酒过程中可在酸性条件下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检验后颜色变成__________。(2)为鉴定蓝莓果醋是否酿制成功,除可以通过观察菌膜、尝、嗅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和比较发酵前后的__________作进一步的鉴定。(3)酿制蓝莓果酒时,并不需要对蓝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这是因为在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4)酿制成功的蓝莓果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分析其原因是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的环境条件是糖原__________(填“充足”或“缺少”)。11.(14分)酸雨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来研究酸雨对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用硫酸和硝酸混合配制成pH分别为7.3、2.3.4.3的模拟酸雨,用自来水(pH5.6)作为对照,对茶树全株喷淋66天后,获得部分数据如下。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pH值叶绿素a(mg/g)叶绿素b(mg/g)类胡萝卜素(mg/g)pH5.67.79±6.636.94±6.676.33±6.67pH4.37.27±6.666.93±6.676.33±6.62PH2.37.74±6.696.86±6.696.49±6.64pH7.37.47±6.686.52±6.676.47±6.67(7)茶树叶中含量最多的色素呈__________色,其作用包括捕获__________光中的能量。(7)pH=7.3的环境中,茶树叶片光合速率大幅下降,一方面,从表中数据可知,由于__________明显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减少;另一方面,pH过低导致细胞中__________降低,从而使光合速率显著降低。(2)研究发现,茶树在pH=4.3环境中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组,试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12.2019-nCov是2019年在武汉首次发现导致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世卫组织将其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回答下列问题。(1)2019-nCov能和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结合从而入侵细胞。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方面分析,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2)2019-nCov入侵机体后,引发机体产生_____细胞并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3)病愈后的病人在短期内一般不会再被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制备出的该病毒疫苗不一定能发挥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DNA的结构、来源及与染色体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因为组成DNA的碱基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故DNA具有多样性;特定的DNA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故DNA又有特异性。【详解】A.无论是否有亲子关系,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在染色体上都呈线性排列,不能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A符合题意;B.不同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故DNA具有特异性,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B不符合题意;C.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是有丝分裂而来,故核DNA是相同的,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C不符合题意;D.子代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即核DNA一半来自于父亲,一半来自于母亲,携带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故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需注意本题要求选择不能作为该项技术的科学依据的选项。DNA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不同生物的DNA不相同,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的核DNA相同,每个个体均含有来自双亲的遗传物质,这些均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2、B【解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影响酶活性的两个因素,即温度和pH,其中温度在30~3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温度为35℃时,酶活性最强;温度在35~37℃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但在不同的温度下,酶的最适pH都是8。【详解】A、识图分析可知,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增大后降低,A错误;B、由图可知,在不同的温度下,酶的最适pH都是8,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不变,B正确;C、反应物剩余量越少,说明酶的活性越高,可见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5℃,C错误;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特性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酶的特性,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图示曲线中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酶的特性结合题意解决问题。3、C【解析】

分析题意:方法1为正交,则方法2为反交,亲本均为纯合子,如果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若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则基因不在X、Y同源区段,在X染色体上。【详解】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与隐性纯合雄性:

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

②雄性个体表现不可能为隐性性状,②结论错误;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结论错误;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④结论错误。

因此,方法1和题中的4个结论均无法完成此探究实验;

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与纯合显性雄性:

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相关基因;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结论错误;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④结论错误。因此,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故选C。4、C【解析】

DNA分子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DNA复制成的新DNA分子的两条链中,有一条链是母链,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子链。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出现染色单体,到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且每条单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在间期时DNA复制1次,所以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得到的2个子细胞都是每一条染色体的DNA都只有1条链被标记。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将继续完成减数分裂过程。【详解】A、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在间期时DNA复制1次,所以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得到的2个子细胞都是每一条染色体的DNA都只有1条链被标记,A正确;B、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在间期时DNA复制1次,每条染色体中只有1条染色体单体被标记,因此每条染色体被标记,B正确;C、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只有一半被标记,即只有1条含3H的Y染色体,C错误;D、最后得到的细胞中含有3H标记的染色体的有50%-100%,D正确。故选C。5、A【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详解】A、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等,因此若环境适应,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改变,A错误;B、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人为条件下大肠杆菌也可发生)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正确;C、出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正确;D、共同进化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生物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D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D【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详解】A、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故这4个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A正确;B、题意显示,酶4能催化精氨琥珀酸转变为精氨酸,故酶4与精氨琥珀酸结合后,酶4的形状发生改变,B正确;C、图中的四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可看成是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可推知该二倍体植株自交后代中能产生精氨酸的个体所占比例是3/4,C正确;D、图中的四个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则这四对等位基因之间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D。7、B【解析】

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题图分析,图甲中①为游离的核糖体,②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③为内质网,④为高尔基体;图乙中a为内质网,b为细胞膜,c为高尔基体。【详解】A、由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可知,图甲中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A正确;B、图甲中细胞器①和②核糖体上能首先观察到3H,B错误;C、细胞核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当3H标记的亮氨酸参与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中之后,会使细胞核出现3H标记,C正确;D、由分析可知,图乙中c对应图甲中的④,D正确。故选B。8、A【解析】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为葡萄糖酵解,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为丙酮酸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是还原氢和氧结合形成水,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光反应的产物是NADPH、ATP和氧气。【详解】A、线粒体中催化丙酮酸分解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A错误;B、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经过修饰成为特殊结构的蛋白质,不会被自身水解酶水解,B正确;C、NADPH是光反应的产物,形成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故叶绿体中催化NADPH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C正确;D、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主要与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也与磷脂双分子层有关,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让品系1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子一代表现为育性正常说明A1对A2为显性;雄性不育系与品系3杂交,子一代表现为雄性不育,说明A2对A3为显性。综上分析可知,三个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1>A2>A3A2A3:A3A3=1:1A1A1母本行中会发生育性正常植株A3A3自交、A3A3与A2A3杂交,产生种子无杂种优势且都分雄性不育,种植后产量低于杂合种子,导致油菜籽减产A1A2和A1A3将E基因插入A2基因所在的染色体,通过判断植株是否表现出E基因决定的性状而对A2A3和A3A3加以辨别。或用示意图展示设想:雄性不育株【解析】

该题的题干中表示,“育性正常和雄性不育这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其显隐性关系为A1>A2>A3”但并不明确A1、A2、A3与性状的关系,后续给出各品系的基因型,可以推测A2决定雄性不育,A1和A3分别决定育性正常。且复等位基因之间遵循分离定律。【详解】(1)该实验设计为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已知,且给出的各种品系均为纯合子,一般验证显隐关系可以使用杂交的方法,因此实验设计为让品系1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子一代表现为育性正常说明A1对A2为显性;雄性不育系与品系3杂交,子一代表现为雄性不育,说明A2对A3为显性;(2)品系2和品系3杂交,所得的后代全部为A2A3,为雄性不育个体,让其与品系3再次杂交,获得A2A3和A3A3的个体,比例为1:1;由于要获得兼具两种品系优良性状的可育杂交种子,此时应该选择父本为A1A1,使得控制不同品系的优良基因集合到一个个体中;母本行中育性正常的植株为A3A3,其可以发生A3A3自交、A3A3与A2A3杂交,产生种子无杂种优势且都分雄性不育,种植后产量低于杂合种子,导致油菜籽减产;拔出之后,母本行只剩A2A3个体,与A1A1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1A2和A1A3;(3)若需要用另一性状来帮助辨别雄性不育性状,则需要考虑基因的连锁关系,需要E基因与不育基因A2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具体如答案所示。【点睛】该题的难点在于对实验目的的理解和把握,实验中育种要求制备兼具两种品系优良性状的可育杂交种子YF1,需要学生猜想出该个体可能的基因型,同时结合实验步骤进行进一步验证才可。10、酵母菌(光学)显微镜酵母菌可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灰绿色pH(醋酸含量)缺氧、呈酸性30~35℃缺少【解析】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醋酸菌是原核生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详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取样后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该微生物。制作蓝莓果酒时一般要先通气,通气的目的是酵母菌可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液泡中的蓝莓果酒会释放到发酵液中,使果酒颜色加深。制酒过程中可在酸性条件下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检验后颜色变成灰绿色。(2)由于醋酸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醋酸使pH逐渐降低,因此在鉴定蓝莓果醋是否酿制成功的过程中,除可以通过观察菌膜、尝、嗅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3)在无氧条件下,酿制蓝莓果酒时,产生了二氧化碳,使得环境pH值呈酸性,在该条件下,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所以发酵过程不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4)醋酸菌发酵的适宜温度是30到35摄氏度,比酒精发酵的温度高,且醋酸菌是好氧菌,所以蓝莓果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定位】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点睛】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大量能量;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少量能量。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11、蓝绿色蓝紫光和红光光合色素(或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H]、ATP酶的活性模拟酸雨增加了土壤中的N、S元素含量,促进了光合作用【解析】

光合色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色素的含量将影响光反应的速率,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酶活性受外界温度和PH等条件的影响。【详解】(7)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不同PH值下,茶树叶中含量最多的色素为叶绿素a,叶绿素a呈蓝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7)pH=7.3的环境中,茶树叶片光合速率大幅下降,一方面,从表中数据可知,pH=7.3的环境中光合色素明显减少,吸收的光能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生的[H]、ATP减少,使C2的还原速率减慢;另一方面,pH过低导致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从而使光合速率显著降低。(2)在pH=4.3时,可能是模拟酸雨增加了土壤中的N、S等元素含量,使光合色素含量增加,且接近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最适pH值,因此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组。【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