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策划“向祖国献礼向英雄致敬”国庆庆祝活动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策划
“
向祖国献礼向英雄致敬
"
国庆庆祝活动
—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人文主题分析)
本单元以“革命岁月”为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三篇精读课文和《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两篇略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语文园地中的“书写提示"选取了《游子吟》和《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日积月累”主要是让学生背诵、积累历代圣贤的爱国名言,进一步呼应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整个单元有鲜明的价值导向,虽然反映的是不同革命斗争阶段的事情,但其表现的精神主旨都是统一的。
(语文要素分析)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点面结合”是文章写作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一般用于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中。“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既有整体,又有局部,就能表现出人、事、景物真切的形象状态,将思想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旨在让学生体会文章描写场面时,既注重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阅读要素与习作要素的指向是一致的。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练习过写游戏,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要素是“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与四年级相比,本次习作要落实的表达训练重点不一样,写出来的作品,带给读者的体验效果也不一样,四年级只是让读者看清活动的过程;这次要有所发展,强调要写出印象深刻的重点部分,要能让读者看到活动的场面和场面表现出的特点,并且在关注整个场景的同时,也要描写个体的表现。课文的场面描写既写出了宏大的场面,也写出了群体与个人的表现,对学生的习作起到了引导作用。这次习作安排在“交流平台"的学习之后,会更有利于学生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学习任务群定位)
从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及以上的解读可以看出,本单元在课程内容上从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
()
()
第二单元
本单元围绕“革命岁月"这个主题编排了五篇课文,整个单元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三学段学习内容中“阅读、欣赏革命领袖、革命先烈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及表现他们事迹的诗歌、小说、影视作品等,感受革命领袖、革命先烈伟大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认识生命的价值"的观点相符合。本单元的课文在描写场面时,既注重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表现出人、事、景物真切的形象状态,将思想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核心目标非常契合。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品位。此外,单元习作也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描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尝试创作文学作品,与本任务群的核心目标相关联。
这本身符合读写结合理念,从读到写,这与任务群“文学阅读到创意表达"的逻辑关系相符合,也符合学生实际。
(学习主题)
基于以上的单元解析,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革命岁月”,创设的情景任务是“策划‘向祖国献礼向英雄致敬’国庆庆祝活动"。本任务将课文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整合在“我是开国大典小主播”“最美童声诵长征"登上革命故事演讲台”“多彩活动成果展"四个学习任务之中。在策划国庆节多彩的活动中,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感受国庆期间那难忘的一幕幕。做个小主播,说说开国大典热烈庄严的场面;读读诗歌,读出磅礴的气势;登上演讲台,讲讲心中的革命英雄故事。在多彩的语文活动中,重温革命岁月,感受革命先辈浴血奋战、勇于牺牲的大无畏气概。在丰富多彩的国庆活动中,不忘先辈的追求,感受新时代的强盛,立下自己的志向。
(学习目标)
1.能用楷体正确书写“律、崖”等33个生字,会写“日寇、奋战"等39个词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能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和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革命先烈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体会课文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培养爱国情怀。
3.通过观看视频、结合生活经验、小组交流等方式,理解什么是演讲,并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能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4.结合生活和阅读学习经验,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写出活动中的体会,具备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
语文六年级(上)
(任务框架)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等级
识字与写字能自主识字学词,丰富语言积累。能用楷体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词,做到正确美观,熟练运用。☆☆☆
阅读与鉴赏能读出诗歌的磅礴气势。背诵《七律·长征》。☆☆☆
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和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革命先烈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能体会课文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能结合“阅读链接”,把握内容,体会情感。☆☆☆
表达与交流能理解什么是演讲,并能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能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姿态大方。☆☆☆
能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能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能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梳理与探究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革命时期英雄人物或事件的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为演讲作准备。☆☆☆
第二单元
任务一:我是开国大典小主播
(学习目标)
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19个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课前准备)
1.主题阅读:师生共读《铁道游击队》《闪闪的红星》,学生在此基础上自选少年励志红色经典进行阅读,了解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
2.实践采风:通过寻访革命英雄、参观革命纪念场馆、观看革命影片、街头随手拍、网上查阅资料等方式,通过短视频、日记等形式记录国庆节的一幕幕场景,作好寻访笔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国庆节的一幕幕
(一)走进“开国大典”。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国庆节)1949年的10月1日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之日)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我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板书:开国大典)
2.齐读课文题目。提问:“开国大典"是什么意思呢(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大典:隆重的典礼)
3.播放视频。引导:我们一起去看看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
(二)想象场景,体会情感。
1.课文是如何向我们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的呢请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学习发现,认读识字。
(1)指名认读,纠正字音。
(2)全班齐读。
(3)区分词义。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4.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的(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
(三)进入会场,感悟“盛大”。
1.请借助情节图,按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的时间顺序,将各个场面串联起来,简要说说大
语文六年级(上)
典的过程。
交流:从群众入场到举行游行,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用“"画出相关语句。根据相关语句,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场面。
(1)指导学生概括场面。
①教师示例: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群众入场)
②学生交流。
③按时间顺序排列场面。
(2)交流:自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试着画出会场的示意图。
3.指名读第4自然段。思考:课文是怎样点面结合写群众入场这一场面的
4.学生交流。
(1)用“”画出写“点"的句子。
(2)合作朗读:女生读写工人的句子,男生读写农民的句子,全班齐读写“面”的句子。活动二:这个场景我讲最精彩
(一)聚焦典礼,感受盛况。
1.回顾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了解了课文是按照大典进行的顺序描述群众入场、举行典礼、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四个盛大隆重的场面的。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开国大典中最隆重的“举行典礼"的场面中去看看吧!
2.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方法,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中同样运用了这样的写法。请自由读第5~10自然段,找出这三个小场面中对“点”和“面"的描写,用“”画出
“点"(,)学“”出。“面"。
(2)指名读写“点”的句子,全班齐读写“面"的句子。
读了这些描写“点”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在写毛主席)读了这些描写“面"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写三十万群众)
(3)引导思考:在三十万人中,有人民群众,也有众多的国家领导人,作者重点描写毛主席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毛主席是开国大典中最重要的人物,是这三十万人中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点”。
(4)师生合作朗读课文第5~10自然段:指名读写毛主席的句子,全班齐读写群众的句子,教师读其他部分。
(5)引导:文中写群众反应的部分用到了几个“一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二)聚焦阅兵,发现写法。
1.教师引导性问题:自由读第11~13自然段,说说这个场面描写了什么内容。交流:这个场面写了“检阅部队—各兵种行进—群众欢呼”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单元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阅兵"这个场面的
(1)提示:按各方阵行进的顺序来写。
(2)提示:点面结合写“阅兵”的场面。
交:用流“:作者"”"场,用面““面“点”"。写了哪些“面”
点: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
面:受检阅部队的整体情况;群众的表现。
③指六名学生轮读写“点"的句子,思考: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阅兵式的庄严学生交流。
④教学小结:各兵种的描写角度不同,各有特点。
⑤合作朗读:分6个小组接力读写“点”的句子,全班齐读写“面"的句子,读出场面的庄严、壮观。
3.对比举行典礼的三个场面的点面描写和阅兵式中的点面描写,谈谈你的发现。
(1)学生交流。
①举行典礼场面中“点”的描写分散,阅兵式场面中“点"的描写更加集中。
②举行典礼场面中“点”的描写是一点一面,阅兵式场面中“点"的描写是一次性罗列多个点。
(2)小结:点面结合的写法中,不仅点的选择要有代表性,点面结合的方式也要富有变化。(板书:一点一面多点罗列)
(三)口语表达,播报场面。
1.挑选课文中的一个场面,以记者的身份向大家现场报道场面状况。
2.小组内练说。
3.播放开国大典视频片段,指名解说。
评价标准评价等级
活动过程讲得清楚☆☆☆
点面结合讲得生动☆☆☆
语气恰当,富有感染力☆☆☆
任务二:最美童声诵长征
学习目标
1.会写“律、崖”等4个字。
2.通过自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
3.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
查找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毛泽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语文六年级(上)
(教学过程)
活动一:画画长征路线图
(一)走进红军长征。
引导性问题:八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你对长征有哪些了解
1.学生交流。
2.教师补充:红军长征路线图及长征相关背景知识,简要介绍长征。
3.齐读题目,教师设问:“七律"是诗体名,它有什么特点打开课本,数一数,这首诗总共有几行每句有几个字
4.简要介绍“七律”:“七律"就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行,每句七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韵可不押韵,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
(二)初读感悟诗文。
1.引导性问题:如何在把握整首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读准节奏,读出诗歌的磅礴气势
(1)出示诗文,配乐朗诵诗文,读准节奏。
(2)学生自读。自由朗读这首诗,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与同桌互读互听,互查字音。
(4)全班齐读。
(5)词语理解。
读“逶迤”,猜意思。
引导性问题:“逶"迤”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走之底,同学们你能猜出“逶迤"的意思吗
教师引导:课件出示“逶迤山形图”,“逶迤"就是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2.指名试读:请一个学生把全诗读给大家听,其他学生发表意见。
3.提示朗读停顿节奏。
4.齐读诗歌:注意读准节奏,读出气势。
(三)了解诗歌大意。
引导性问题:联系教材上的插图,结合注释以及查阅的相关资料,想一想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什么。
1.默读诗歌思考问题。
2.小组交流:说大意,提出疑惑并尝试解决。
3.汇报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提出疑惑并尝试解决。教师引导:哪两句诗概括了整首诗的意思
师生合作朗读诗歌,边读边领悟诗意。
(四)绘制长征路线图。
1.根据搜集的资料和理解绘制长征路线图。
2.小组讨论交流并进行完善。
(五)指导观察,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字的结构特点。
2.着重指导学生书写本课难写的字。(其中“律”和“崖"两个字中的横画较多,不要多写或
第二单元漏写,还要注意不同位置横画的长短不同)
3.教师示范写,学生书空,强调书写姿势。
活动二:这样诵读有气概
(一)重温红军长征。
1.引导性问题:结合资料,长征和红军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诗中的哪两句诗概括了整首诗的意思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理解诗眼,指导朗读。
①理解“等闲”。
②理解“万水千山":这两句诗中的哪个词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哪些山、哪些水呢(五岭乌蒙岷山金沙江大渡河)
2.引导性问题:红军长征经过11个省,翻越座座大山,跨过多条大河,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诗人为什么只选这几座山、这几条河来写呢
(1)学生活动:出示长征资料袋,学生朗读。
(2)指名回答。
(3)学生朗读诗文。
(二)感悟诗歌诗情。
1.品读第三、四句。
引导性问题:漫漫征途中,红军战士把哪些“难”视为“等闲"之事呢诗中哪几个画面形象地描绘了远征之难
(1)出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两句诗,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对五岭和乌蒙山有更直观的印象。
①指导朗读:读出五岭连绵不断的感觉,读出乌蒙山高大、巍峨、高耸入云的气势。
②引导想象:红军在翻越五岭和乌蒙山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山高林密、天寒地冻、腹背受敌等)
③师生合作朗读。
④指导朗读:透过这些夸张、对比,你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体会融入诗句并读出来。
(2)面对艰难,红军是如此的毫不畏惧、从容不迫!难怪诗人这样赞叹—(齐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品读第五、六句。
(1)如果说翻越五岭、乌蒙山展现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自然的困难,那么渡过金沙江、大渡河,则展现的是红军克服战斗的艰难。
(2)课件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引导质疑:读了这两句,你有什么疑问(云崖为什么会“暖"铁索为什么会“寒”)
②听故事感受“暖":课件出示金沙江图片,教师讲“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③读出“暖"之欢:尽管金沙江地势险要,又有敌人重兵把守,但红军战士凭借非凡的勇气和智慧,顺利渡江。想一想:此时此刻,红军战士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这种心情,诗中用了一个字来形容,这就是“暖”。
④看视频领悟“寒":(课件播放电影《勇士连》中飞夺泸定桥的片段)看到这段视频,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场战斗
语文六年级(上)
⑤读出“寒”之悲:这是一场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殊死搏斗,这是一场激烈、残酷的战斗!战斗结束后,看,这泸定桥的铁索上似乎还残留着硝烟、弹痕和战士们的鲜血。看到这铁索,你的心情怎么样这种心情,诗中用了一个字来形容,这就是“寒"。
学生活动:学生朗读,读出两种不同的心情。
3.品读第七、八句。
(1)过渡:红军经历了“五岭逶迤”“乌蒙磅礴"水拍云崖”“桥横铁索"这样的重重难关,但漫漫长征路还有最后一个难关。现在,让我们走进“岷山千里雪”的画面中,感受长征途中最艰难、最悲壮的征程之一。
(2)课件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出示岷山天险的资料,感受翻越岷山之难。
②简单介绍红军长征翻越岷山的背景。
③指导朗读:经历了无数的艰险,只要再翻过岷山,长征就胜利结束了,红军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个个笑逐颜开。
学生活动:齐读诗句,读出红军的欣喜之情。同桌之间互相朗读,并进行评价。
4.拓展延伸。课件播放电影《四渡赤水》片段,出示毛泽东《七律·长征》的书法作品,学生欣赏。
(三)感悟诗歌情怀。
1.课件出示“阅读链接”中的《菩萨蛮·大柏地》。
2.简单介绍背景。
3.齐读诗词,进一步感受毛泽东豪迈、乐观的革命情怀。
任务三:登上革命故事演讲台
(学习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会写20个词语。
2.能列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并能结合关键词句,体会英雄气概。
3.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点面结合)。
4.能理解什么是演讲,并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态度大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心中的革命英雄
认识革命英雄—狼牙山五壮士
(一)了解背景,初识壮士。
1.出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图片,引出要学的内容。
第二单元
导入: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图片就是位于河北易县狼牙山山上的五勇士纪念塔,这五位壮士做了些什么,值得我们纪念他们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来了解英雄故事,感受英雄精神吧!
2.齐读课题。
3.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的读法和写法,并对词语做好积累与运用。
4.读第1自然段,了解事件背景。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引导学生结合教学资源,理解“晋察冀根据地"游击战争”的意思。
5.提问: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五壮士"分别指哪五位吗
(二)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再次默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意思是什么(教师归纳: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3.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请同学们试着给每部分内容拟一个小标题,突出每一部分的重点,完成填空。
[教师归纳: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三)抓细节描写,悟英雄气概。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字词。从这些字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2.仿照第2自然段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写法,想象生活中的场景,写出几个同学的不同表现,注意写出他们的动作和神态。
(四)分层剖析,体悟壮行。
1.默读“引上绝路”部分,思考:
(1)摆在战士们面前的是两条什么路他们是如何选择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2)班长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是什么态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3)战士们与班长的想法一致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读“顶峰歼敌"部分,你从哪里读出了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
3.自由读“英勇跳崖”部分,思考:这一段话是怎样描写五壮士的壮举的
4.课文叙述时对五位英雄的称呼由“战士"改为“壮士”,称呼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5.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6.引导性问题:自古以来,我们民族涌现出了无数爱国人士,他们中的许多人为守护国家和民族,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你能背出哪些能体现他们爱国主义精神的诗句呢
学习提示:结合“日积月累"部分的内容,能将名句进行迁移运用,并再积累一些爱国诗句。
(五)聚焦重点,再谈壮行。
1.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壮士,面对着巍然屹立的英雄纪念塔,你想说些什么请动笔写下来……
2.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他们的名字传遍了大江
语文六年级(上)
南北,他们的名字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斗志,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永放光彩,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
认识革命英雄—郝副营长
(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1.动情述说:每当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便是灯光。灯光下,人们散步休闲;灯光下,人们享受着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快乐歌唱……今天,让我们同作家王愿坚一起,去了解一个关于“灯光”的动人故事。
2.介绍作者:王愿坚是当代著名作家,他于1945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曾任报社编辑和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是《闪闪的红星》电影编剧之一。
(二)自读课文,梳理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引导:这是一篇写往事的回忆性课文,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的,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现实1~2→回忆3~11→现实12)
2.浏览课文,说说作者的回忆是以什么为线索的。
小结:整篇课文以“灯光"为线索来写,以“灯光”引起回忆,再回到“灯光",采用倒叙的方式开头,首尾呼应。
3.文中哪句话反复出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点拨:“多好啊!”这句话也是这篇回忆性课文的线索。
4.默读课文,用“"画出课文中写到“灯光”和“火光"的句子。
(三)研读“灯光”,感悟深意。
1.读一读课文中描写“灯光"和“火光”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灯光"和“火光”的(想象奇特)
2.研读:书上插图中的灯光。
(1)指导读句子。
(2)教师引导:郝副营长在默默地沉思着什么
(3)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郝副营长的语言,学生读其余部分。引导:“多好啊!"从这两处对灯光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郝副营长崇高而伟大的理想)
(4)小结:课文里书上插图中的灯光代表了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3.研读: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1)指名朗读第9、10自然段。
(2)想象画面:读这两个自然段,你的脑海里会浮现怎样的画面
(3)小组讨论:你觉得这是一星什么样的火光试着说说理由。
(4)指导朗读:读出郝副营长为了给部队寻找突破口,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牺牲的壮举。
4.讨论:三者之间的联系。
(1)出示阅读提示: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二单元
(2)小组讨论。
(3)小结: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是郝副营长和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革命理想,而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代表这种理想变成了现实。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是战场上那微弱的火光架起连通两者之间的桥梁,而这桥梁是千千万万的战士用生命铸就的。
5.引导性问题: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
小结: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都与题目“灯光”相关,“灯光"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认识革命英雄—邱少云
(一)走进课文,认识英雄。
1.同学们,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2.教师补充背景资料:1952年10月11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朝鲜391高地反击战前夜,邱少云随部队潜伏,以待次日傍晚配合大部队进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同桌两人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组互相交流:你感觉邱少云是一个怎样的人
(1)课文主要写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争中,“我”和邱少云在391高地执行潜伏任务,通过“我"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活动,记叙了邱少云同志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严守纪律,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烈痛苦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本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邱少云是个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年轻的伟大战士。
(三)研读语段,品悟写法。
1.根据阅读提示,同桌互学:默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场面的地方。
(1)聚焦“面”,交流反馈。
①学生交流反馈,谈感受。
②指导朗读环境描写的场面,读出环境的险恶及危险。
(2)聚焦“点",关注写法。
①朗读第12、13自然段,比较两个自然段的异同。
内容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第12自然段
第13自然段
②小组讨论,发现异同。
相同之处:都抓住了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不同之处:第12自然段抓住了“我”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烘托了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危险处境和“我"的痛苦心情。
第13自然段通过对邱少云虽烈火烧身但纹丝不动的描写,直接表现出邱少云的人物特点。
③小结:特写镜头,就是“点”的描写,不仅要关注整个活动场景,更要注意主要人物的表现,可以通过心理、神态、动作描写来展现。
④重点批注,朗读指导,体会英雄气概。
语文六年级(上)
⑤小组合作,分别读“点"和“面”的描写。
2.小组交流,总结写法。
提示:如课文通过点面结合,多点罗列的描写方法,描写战士们潜伏的山沟环境,这是场面描写中的“面";描写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仍纹丝不动,这是对个体的聚焦,是场面描写中的一个“点”;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是聚焦典型,也是场面描写中的一个“点”。对于“点"的描写,可以通过抓住主要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描写来展现。
三个英雄人物故事学完后,学生谈感受,教师总结。
活动二:这样讲才动人
(一)观看视频,明确话题。
1.播放优秀的演讲视频。
2.学生交流观看的体会或感悟。
3.师生交流:谈一谈自己演讲的经历和感受。
4.小结导入:演讲就是围绕一个话题,用讲述的方式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别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学写演讲稿,在班上开展一次演讲活动。
(二)确定话题,拟定题目。
1.教师引导性问题:你对上面哪个话题比较感兴趣拓展:除此之外,你们还有没有感兴趣的话题
2.指导拟题。
(1)在写演讲稿之前,要根据选择的话题以及演讲内容,拟定演讲的题目。你准备拟定一个什么题目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3)出示题目范例。
3.你们觉得这个题目好吗为什么(题目完整,观点明确)
小组交流:拟题目时要注意些什么呢(题目表达的主题要具体,题目要完整,观点要鲜明)
4.学生修改自己的演讲题目。
(三)梳理方法,写演讲稿。
1.教师引导性问题:这是一位同学围绕“读书”这个话题写的一篇演讲稿,谁来读一读
(1)指名交流。你们觉得这篇演讲稿怎么样能说服你吗为什么
(2)什么样的演讲稿才有说服力呢
①观点要鲜明。
②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引用名言警句。
③要有感染力,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
2.学生根据自拟题目,试写演讲稿。
(四)练习演讲,互动评价。
1.教师引导性问题:同学们的演讲稿写完了,怎样讲才有感染力呢请听听小伙伴是怎么说的。
①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②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2.学生自主练习。
3.组内练习演讲,填写评价表。
第二单元
演讲者:_________演讲题目:
评价标准星级我的建议
语气、语调适当。☆☆☆
姿态大方。☆☆☆
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4.小组推荐代表全班展示。
教师引导评价:你觉得他的演讲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你有什么建议
5.观众评审团评议,评选“最佳演说家"。
6.教师点评,评价颁奖。
任务四:多彩活动成果展
学习目标
1.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
2.欣赏作品,能做到规范书写,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
3.朗读并背诵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
4.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并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5.进一步体会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法,并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忘不了的那一幕"展演
(一)回顾课文,梳理写法。
1.课文回顾。
(1)出示课文中两个场面描写的片段,学生自读,思考:两个片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2)提问:这两个片段是如何通过点面结合来写场面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交流)
(3)出示“交流平台”第1自然段内容,全班齐读。
2.拓展交流。
在平时的阅读中,你是否也读到过这样的场面描写(学生交流)
(1)展示典型片段。
(2)引导交流:这个片段从整体上是怎么写的写了哪几个“点"
教师小结: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有利于我们把场面描写得更吸引人。
语文六年级(上)
(二)发现规律,学习表达。
1.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
(1)自由读句子。引导:请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出示对比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男女生对读。提问: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②小结:反复的写法可以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使表达的感情更鲜明,语言更有感染力。
(3)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
(1)学生自读句子,提示:注意提示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指名交流自己的发现。(写人物说话时,没有用“说”来表达)
(3)提问:这几个句子是怎么表达“说"这个意思的(前两个句子中分别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后面两个句子不用这样的词语,也能表达“说"的意思)
(4)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
(三)欣赏作品,练习书写。
1.引导观察: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书写作品。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好在哪里
预设:竖幅的作品从右往左写,署名在左下角;横幅的作品从左往右写,署名在右下角。
2.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写好一幅作品呢
(1)指名交流。
(2)齐读教材上的“书写提示”。
3.练写作品:选择一首诗竖着写,或选择一段话横着写,做到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4.自我检视:学生根据书写要求进行自我检视。
5.评价展示。
(1)小组交流,推荐优秀作品在班上展示。
(2)评选“小小书写家"。
(四)读读背背,积累名言。
1.学生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想一想:这些句子中有没有自己熟悉的词语
3.理解意思:你们能说说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吗
4.交流汇报。
引导:“位卑未敢忘忧国”是陆游爱国精神的写照,由此你联想到了陆游的哪首诗
5.引导发现:这3句名言都与什么有关
6.学生交流:这些句子让你想到了本单元课文中的哪些人物说说理由。
7.背诵摘抄。
活动二:记录精彩分享感动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展示图片,唤起回忆。
导入:(课件出示一组学生活动的图片)大家看看这些图片,是不是很眼熟这几张图片中
第二单元
大家笑得可真开心,而这一张图片中大家的表情看起来可真严肃。再看看这张,这位哭得稀里哗啦的同学又是谁呀看着这些图片,老师仿佛又回到了参加这些多彩活动的那一刻,你们呢
2.叙说多彩,导入主题。
(1)小组交流:生活中的哪些活动让你印象深刻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和同学交流。
(2)指名交流。
(3)小结板书:活动是多彩的、丰富的,我们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来写。(板书:多彩的活动)
(二)回顾活动,理清过程。
1.回顾记录:现在就让我们回到参加活动的那一天,补全思维导图,回顾活动的过程。
2.小组交流:依照上图有序交流活动的过程。(板书:过程清楚)
3.述说体会:一次活动想要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除了要写清楚活动的过程,还要写清楚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板书:活动体会)
提示:有让我们得到锻炼的……有让我们收获友谊的……
还有让我们感受到集体温暖的……
4.引导讨论:你觉得自己的活动体会可以在什么时候写
5.教师小结:在活动的过程中,只要自己有所感受,不论是活动前、活动中,还是活动后,都可以写。
(三)搭建支架,学写场面。
1.选取精彩场面。
(1)教师引导:在这次活动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2)填写思维导图,列举场面。
(3)选取场面,说一说你最想把哪个活动场面写下来。
2.学习场面描写。
(1)回顾课文:出示课文《开国大典》阅兵式的部分,提问:你还记得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
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计划表
- 《粉末冶金成形》课件
- 妇科医疗质量分析
- 小学二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同步监控口算题
- 医疗产品说明
- 《汽车新式装备》课件
- 微课如何撰写岗位说明书之基本信息财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
- 特别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方法记录内容
- 《员工安全技术教育》课件
- 《儿童脑瘫康复》课件
- 2020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防治专家共识课件
- 蓄水池防水施工方案
- 隧道的衬砌计算(85页清楚明了)
-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全册课件PPT
- Q∕GDW 10202-202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
- CNAS-CL01:2018(ISO17025:2017)改版后实验室首次内审及管理评审资料汇总
- 护理不良事件-PPT课件
- 商业银行两地三中心数据容灾备份方案建议书
- 审核评估报告(课堂PPT)
- 体育运动中的二次函数
- 烹饪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